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历史文学论文(模板24篇)

历史文学论文(模板24篇)

时间:2023-11-26 13:29:07 作者:翰墨历史文学论文(模板24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的构思、结构和语言运用,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范文范本,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现代文学与历史论文

从文学自身的价值出发,文学与道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学的道德属性是文学的社会属性之一,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亦是文学突出的功能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现代文学与历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古以来,文学与历史便具有深刻的联系与渊源。许多重要的历史典籍同时也是优秀的叙事文学,比如《史记》与《左传》等。史学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发展,小说不断地从史学中汲取营养而发展演变。史传对中国小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春秋笔法及纪传体叙事技巧的运用。文学师法历史,在历史的大背景下生存发展,这是历史对文学单方面的影响。与此同时,文学对史学家的叙事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口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不但善于吟诗作赋,而且在作文方面尤为擅长《史记》不仅具有温润的语言而且在叙事方面张弛有度,且富有诗意与饱满的情感。从司马迁开始,我国史学著作中叙事一般都采用纪传体的叙述方式。

在这一叙述方式中,文本是以某一人物为叙事中心,围绕这个人物展开叙事讲述这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种富有文学精神的叙述方式。历史作为过往事件的记述,在时间方面保持线性发展,在叙事方面则是事件的客观再现两者交织发展,构成历史叙事的时空构架。纪传体的叙述围绕着人物展开,由于人具有主观性,因而叙事过程中时间与事件则置于人物的描述范围内。

以鲁迅小说桩人日记为例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新的历史语境,文学以其独特的话语进入历史的叙事中,共同参与着历史的叙述。在现代,中国发生了历史转型,新的历史主体代替旧历史主体走上历史舞台,采用符合历史形势与文化语境的文学话语,以显现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便是诞生于动荡的“五四”时期,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了新历史主体话语权争夺的要求,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契合了当时的历史语境。

(一)文学对历史的解构行为

鲁迅在小说中借助狂人之口把中国历史喻为一部吃人的历史。其中叙述主体即狂人所叙述的事件几乎都是对这一历史观的现实反映。不但赵家的狗表现出吃人的信号,而且周围的人都在设法陷害“我”,亲人包括哥哥与母亲都吃过人,最后发现自己也吃人,推测是不是孩子也吃人。小说通篇的叙述都是对吃人这一历史的叙述,构成了对历史的解构行为。解构历史是为了重构历史,探寻一种崭新的历史叙事话语。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这一叙事人称内蕴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内涵。第一人称叙事首先是对个体意识的张扬。个人声音的出现意味着摆脱了以往文学叙事中中允、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中国文学中开始出现了一个响亮的个人的声音,这个声音能够大胆地坦陈自我的内心,在诉说着、呐喊着这个作为个体的、独特的我的想法、愿望以及各种情绪与欲念,这在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个足以令人兴奋的变化。

中国历史上人们惯于压抑个人的声音,将个人的个性与心理隐匿在群体之中。而小说中狂人的声音则象征着新的历史主体出现他能够在这一历史舞台上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作为叙述者,主宰着新的话语,也掌控着叙述文本的发展,这意味着新的历史主体同样具有这些对历史话语的主宰权与掌控权。这位叙事者具有清醒的头脑,能够看清历史的真正面目,富有怀疑精神,敢于自我解剖,信奉进化论,相信历史发展的进步性,文明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总有一天这个世界“将容不下吃人的人”。这位叙事者是一位走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家与启蒙者。狂人作为小说的叙事者,是叙事的`主体,也是可以代表新的历史主体的中心人物。

(二)启蒙者的历史叙说

这一叙事主体兼历史主体,以解构历史为立论依据,叙述历史上的种种吃人表现。小说中主要采用日记体的方式来进行叙说,以内心独白的形式为主。内心独白是一种自我言说,是自己与自己对话,但是在小说中,以自我言说的方式分明试图在向他人表达,语言与叙述的指涉对象是外部而非内部。小说中具有一些体现出这种对外表达意图的句子,诸如“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或者“救救孩子”等。这些句子缺少主语,是一种启蒙者的言说方式。这个启蒙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思想。他对历史的看法远较一般人更为深刻,不但可以看透历史上吃人的真相,可以穿透其他人的虚伪表象看到内在本质,而且对自己也有极为勇敢与透彻的认识与剖析,清醒地发现“我也吃了妹子的几片肉”。最后,这位启蒙者将历史的真正面目揭开,让所有人看见这一真相,并斩断了人们在精神上的退路。

小说以独白的言说方式表现启蒙者的思想,以内敛的叙述方式展现一种独特的历史叙事显示出了鲁迅小说艺术技巧的高明之处,同时也是现代启蒙者高超启蒙策略的成功。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双重叙事手法

《狂人日记》采用双重叙事的手法,一是狂人日记式的白话文叙述言说,一是文言小引式的叙事。在日记体的前面,有一段文言文形式的引子表明叙述人发现日记手稿,表面上增加了小说叙事的可信度,从而构成了这篇小说的双重叙述。因此,小说便有了双重的叙述人,一个是文言文之“余”,一个是白话体之“我”,双重叙述人之间构成了一种叙述的张力,大大地增加了叙述文本的丰富内涵与深刻意蕴“余”与“我”的叙述,建构了一个清醒的世界与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疯狂的世界,这两个文本构成的世界是相互对应并相互对峙的,使得整个叙事呈现出一种复调的关系。这两个叙述世界是整体叙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其中之一而忽略另一个世界都会造成对文本叙述的误读。在前面的文言叙述中,关于狂人已经病愈并赴某地候补的记述,是对后文精神世界的一种对峙与终结。这段文言叙事似乎在暗示,无论狂人多狂思想有多么深刻,终究都被现实所“治愈”,成为一个正常人,为功名利禄而奔波。这种叙事方式似乎在暗示启蒙者的命运。

—以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为例当代文学依然沿袭了与历史的复杂关联,以小说的叙述言说着某种历史的景象。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文学叙事中的历史图景也在发生着某种改变。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呈现了一个与之前不同的历史图景。苏童将控诉封建淫威的题材建构出一种不一样的文学景象与历史言说。

(一)文学叙事中历史图景的转变

《妻妾成群》中,文本叙述者围绕着颂莲这一关键人物进行叙事,呈现出一个日渐颓败但却充满了诱惑的旧家庭景观。这个即将没落的旧式大家庭中充满了各种利益的争夺、工于心计的争斗、欲望的挣扎与煎熬。历史被作者推到了文学的背后,作为一个故事展开的大背景。作者故意忽略当时一些富有政治与历史意义的人物与事件,而把笔墨倾注在一些对主题表达有价值的事件上。叙事者采用了聚焦的手法,并且这种聚焦是多层次的,即存在焦点的转移。叙事中的聚焦在对某些人事提高重视的同时,也忽略了对其他一些人物与事件的表现。聚焦的焦点在一些人与事之间进行转换。这不是局限于叙事学方面的转换,而是延伸到社会文化领域意味着一些可能非常重大的历史景观在叙事中遭到忽略,而另外一些不那么明显甚至不为人知的历史景观则在叙事过程中得以凸显出来。小说叙事通过叙事焦点的变化表现出这种历史的转变,呈现出一幅独特的历史图景。

(二)小说叙事与历史图景的审美距离

小说中的历史图景呈现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渐渐发展,最终促进了市民社会生活图景的产生。在这一历史图景之中,启蒙话语与政治话语都不再作为一种主流的言说,经济利益与欲望及权力的争斗则占据历史发展的中心地位《妻妾成群》以一种独特的文学话语方式再现了这种历史图景的一个侧面,但同时又与这一历史景观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与其保持了一种文学的审美距离。文本中对这一历史景观的书写,是以一种诗意或审美的态度进行的。比如文中出现的“井”的意象,便是一种象征,暗示着这种生活图景中暗藏的危险性,让人们对其保持警惕之心。陈佐千则象征着一种“古旧文化的历史记忆”他试图从年轻女子身上获得新的生命力,使其生殖力得以保持下去。陈佐千这种意图的落空意味着某些古旧的历史存留依然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与延续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小说展现出了一种历史颓败的图景与陈旧事物没落的命运。

20世纪文学叙事中既包含对既往历史的解构行为,又具有对历史形象的重新塑造,充分展现出文学与历史相互缠绕与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文学叙事中建构了一幅幅多姿的历史图景,背负着种种历史赋予的责任,起到或启蒙、警示,或娱乐的使命。文学正是在与历史的纠葛与缠绕之中,保持着自身的艺术立场与审美距离,介入历史并言说历史,以文学的话语呈现出历史的图景。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摘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提出和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给我国的体育教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马斯洛的理论原理,分析体育教育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中,以学生为参照物,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后,社会需要激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参加体育活动自觉性,并能进行有效学习,使学生真正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创新体育教学终身体育。

putforwordnewrequestinourschoolphysicaleducationinsuchrespectsasteachingorganizationform,teachingcontentandteachingmethodetc.

thearticletriestoanalyzetheschoolp.e.coursegoalandteachingarrangementundernewsituationthroughthedevelopmentofphysicaleducation,andhowtopromotethestudentstobeengagedintheactivityoflifetimephysicaleducation.

1前言。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的角色,“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安排中,应建立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应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理念,建立以传授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一切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论,使学生在校形成终生从事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能力。

2分析传统学校教育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与实施,“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学校体育作出了重大改革,但从总体上还没有突破性进展。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尝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体育课理论基础上适当增加加人文知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但回到教学中,教学方法仍以竞技运动训练为依据,新的理论、新的模式的实施仍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学目的'仍旧回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仍是以授课为主,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淡薄,体育健身知识匮乏,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已日渐显露。

2.1培养的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差,学生健身知识匮乏。

现在有很多地区初中升高中,必须进行体育加试。其中有一项是排球,学生在考试时可以在一分钟内轻松垫七八十个,体育课不用想象,一切围绕排球中的垫球。考入高中,教师在排球中仍以垫球为主要内容,甚至到了大学还把垫球作为考核标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很少再去练排球,偶尔碰一下排球也只是作为“工作小插曲”。这仅仅只是一个小例子,但反映出如果再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安排,朝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和方向发展的话,将来的终身体育将引人深思。

2.2以技术为中心忽视体育健身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发展。

现在体育教师队伍中,约有90%以上是“正途出身”也就是说从体育学院毕业后专门从事体育教育的。而这些教师在大学的学习中实际学的也是竞技运动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即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一拿到教材,想的是自己怎样去教给学生,而不是考虑学生想要学什么;教师之间主要谈技术问题,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是“外行”;在一些学校引成开口训练,闭口打比赛的习惯。所以新的教学安排无法正常实施,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发展,更不用谈终身体育。

2.3教育的创新意识差,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会毫不费力地去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因为这样可以不必动脑筋去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担任何风险,再说我们许多老师自己也没有学过,就很少考虑增加新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以传授体育健身、文化知识、体育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兴趣,才会经常参加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更新观念,树立新的“体育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并通过人来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服务。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发展的需要,人要求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配合德育、智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就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

体育应该刻在人的心中,给学生应施以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促进他们的身体,朝正常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要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新观念,不能只着眼于上好一节体育课,而忽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体育健身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外,应考虑“终身体育”的要求,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着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能够使体育成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并逐步内化为一种品格。

3.1丰富学习内容,加强理论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人有七个不同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较高级的需要,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比较低的需要之后才能出现。所以可以看出体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强身健体的基本需要,还能满足学生社会交往,人格尊重,愉悦身心,实现自我价值等各种更高级的社会性需要。

教师就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与爱好,引导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加强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能力;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变化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各种正当需求。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后,社会需要激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参加体育活动自觉性,并能进行有效学习,使学生真正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3.2认真贯彻新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往往是在认识学习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一个教育,首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学,学习体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今后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明确总的学习目标,如整个中学或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某一学年的学习目标,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帮助他们设置和明确符合他们自身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真正把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在排球课让一个无法扣球的学生确定一个月后能够扣球的学习目标,第一周进行教师抛球,学生原地起跳扣球的小目标,然后降低网高,来进行扣球,再逐渐上升网高的目标,随着一个个阶段性小步子目标的实现而达到最终目标,这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身心能量,使学生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增强自尊和自信,从而不断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强度和持续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3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快乐体育也好,成功体育也好,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喜爱体育的内驱力,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体育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是以活动为主体。根据“能者为师”及“三人行必有吾师”,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角色互换,提高教学艺术性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同时教法的生动、变化、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编体育游戏、体育舞蹈,适当使用音乐伴奏,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和活动,才能慢慢提高兴趣,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兴趣,才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最后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版。

[2]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1版。

[3]白凤瑞.新形势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j].

体育与科学,2001年5月第3期。

浅论我国历史上影响人口的文化文学论文参考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数已近13亿,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在这个基数上每年净增约1000万,当时的世界人口约60亿,平均每4.6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这是一个惊人的现象。中国的人口优势并不是在18世纪以后才形成的,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根据金斯利·戴维斯等人的测算,他在《文化的起源》里说:“从国家首次出现到基督教开启的四千年中,世界人口从8700万上升到22500万,新人口的总数中近五分之四的人在罗马帝国、中国汉朝和印度古普塔帝国的疆域中生活。”据历代官修史书记载,18世纪以前我国古代人口最盛时达到6000余万,其间在长期战乱之后,人口有时损耗到1000余万,但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很快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由于户口隐匿、虚报和人口流亡、疆域变动,这些数字的可靠性在立志复原人口数量的人口史学家那里曾产生过极大的怀疑,但是如果由此说中国在世界上长期保持了人口大国的地位,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如何理解如此旺盛的生殖力?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口史研究中影响人口的很多因素已被揭示了出来,其中自然因素如人口自然增长率、水旱蝗灾、瘟疫疾病,社会因素如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政策、赋税徭役制度、婚姻习俗、财产继承制度、养老、宗教信仰、性别比例、战争等等,阅读这些文献时我们发现这项研究存在两个倾向性问题,在思想方法上由于接受了某些现成的理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先验之见,在材料分析上由于对中国文化缺乏系统的理解显得杂乱无章。请先从思想方法说起。

关于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至今最流行的解释是生产力理论,如杨宽谈到战国人口状况时说:“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人口逐渐增加。”路遇、滕泽之也说“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被应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人口的发展。”王育民说:“战国时期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急速上升,出现了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人口增至二千万。”持这种历史观的学者似乎认为只有在社会准备好充足的生活资料时,新增长人口才能降生。人口与生产力孰为因,孰为果也许并不如此简单,更为常见的是当社会财富应付不了人口压力时,开辟新的生产力才成为必要。在地广人稀的条件下,解决人口过剩的办法首先是迁徙。马克思曾说:“部落人口的增长使他们彼此削减生产所必需的地盘,因此过剩人口就不得不进行那种为古代和现代欧洲各民族形成奠定基础的、充满危险的大迁徙。”他的论断是有历史依据的,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开篇写道:“居住在莱茵河和多瑙河北岸一带地方的居民,由于那个地区既富饶又有利健康,从而繁殖很快,常常因为人口太多,一部分人被迫迁离乡土到别处寻求居住之地。每当一个地区不得不解除人口过多的负担时,往往采取如下办法:把全部人口分成三部分,每部分当中的贵族、富人和穷人的数目都相同,然后抽签,抽到签的那三分之一人口,就要寻找新的居住地区,其余三分之二留下占据原有乡土。”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访问巴西印第安人的'民族志里也说波洛洛人虽然过定居生活,但“实际上存在的村落难得在同一地点存在三十年以上,因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在那段时间内就变得贫瘠”。南比克瓦拉族拥有“一块面积象整个法国那么大的地方,其中四分之三未被人探险过,只有一小群土着在里面迁移不定。”我国夏、商、周三代先民往来迁移、不常厥居的情形与此大致相同。人类的生活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如无处可迁时才肯采用新的谋生手段。这时他们面临的选择一是改变生产方式,由狩猎采集或畜牧转变为农耕,二是实行强化生产,由园圃农业转变为集约农业。据我的理解,我国先秦时代的经济模式也经历了一个狩猎、采集、畜牧规模不断缩小,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漫长过程,而战国生产力提高的第一推动力仍然是人口的增长。陈独秀在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时很早就说过“人类底人口递增固然是事实,食物随着递增也不是空想”。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内容摘要】国家行政与公共行政是不同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行政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同时,国家行政的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在变化。传统的命令服从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行政的需要,行政指导是在行政管理事务日趋专业化、复杂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行政行为。

行政指导(administrativeguidance)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之行为。简言之,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

第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6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行政指导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行政管理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法学界对行政指导的研究远远不够,对于行政指导的性质,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行政指导是“权力性的事实行为”;有的学者将其界定为“非权力行为”;也有学者称行政指导是“不属处分的行为”。笔者认为,行政指导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运用,是因为行政指导制度是“对独立、平等、民主、宽容、责任等最具实质意义的人文精神因素的认同”,充分体现了现代行政的发展趋势。简言之,现代行政的发展决定了行政指导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探讨作为现代行政重要管理手段的行政指导的性质,应该首先明确国家行政在现阶段的发展特点。

本文尝试从国家行政的演变角度,对行政指导的性质作界定,认为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为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的一种“新型行政行为”。

一、国家行政与公共行政。

行政是组织的一种职能,任何组织(包括国家),其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执行和行使管理职能(行政职能)。行政是指社会组织对一定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它存在于所有的社会组织之中。

[1][2][3][4][5][6]。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中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混同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对史学的自律性构成了挑战;其实,史学与文学无论在文本上还是逻样上都有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时蕴涵着历史学的性质问题,时此问题的回答是且只能是矛质的: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论文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教育质量质量评价质量控制。

一、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

为什么从后现代主义起笔?原因在于,20世纪后期以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学术和社会思潮,在文学与史学的关系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推进了对历史理论、史学理论的研究,同时构成了对历史学独立性、自足性的挑战。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流派,而是一种内部包含不同思想重心和价值取向的思想潮流。本文不想去涉及后现代主义的复杂背景及其内部主张,只是试图从一个特殊的批评视野,即史学与文学相比较的层面作出分析,尤其是从史学与文学各自的特异性分析,回应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所提出的挑战。

大体说来,后现代主义的这一挑战主要通过20世纪中后期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显示出来。在对历史及史学的认识上,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承认历史事件的存在,但由于他们认为这样的事实即使存在,对现在、对今人也没有什么意义,因而他们的主要关注点不是历史实在或“客体”,而是对“客体”的解释和叙述,认为历史的意义取决于对历史的解释,而历史解释不能不依托于历史叙事。总之,其目光聚焦于历史的书写,即历史叙事。

叙述主义的历史哲学以海登・怀特为代表,将叙事作为历史学思考的重心,认为历史学家不可能在叙述之外把握历史,而叙述中对结构形式的选择有不同的情节效果。值得肯定的是,怀特对历史叙事的探讨.面向和注重的是整个的文本,因而提出了一些理论创建与洞识。

问题在于,由于史学与文学都离不开“叙事”,怀特的思想立足于史学与文学都依托于“叙事”的基点,并无不当,但又站在文学的立场上分析和看待历史写作,把历史写作文学化了,由此提出了史学等于文学的极端性主张。客观上,怀特以其对历史叙事的自由性阐释,对历史与文学的融合作了有力的发挥。但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贬抑了历史学的科学性,弱化了历史实在与历史叙事之间的关联,而且混同了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由此,构成了对史学的客观性、自律性的挑战。

然而,史学与文学的根本差异本来就不存在吗?还是现代学科与学术的演进导致了这种分野的消失?抑或分野虽然存在,但不再具有什么理论与实践意义呢?皆非也!在后现代话语流行的当下,史学与文学的差别依然存在。只是在时下,这种差别及意义被种种话语所遮蔽,以致于在人们的视野中湮没不彰,因此需要理清。

二、史学与文学:同中之异。

在考察史学与文学时,往往首先要涉及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在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分类中,文学作为艺术门类,与神学、哲学、美学等一样,被列入了社会意识形态,并认为意识形态具有自由构造性。关于文学的自由构造性,韦勒克、沃伦有这样的说明:“小说、诗歌或戏剧中陈述的,从字面上都是不真实的,它们不是逻辑上的命题。”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相当的意义上,尽管有自由构造性,文学也能反映历史。年鉴学派的开创者之一布洛赫曾发出断言:“在我们的艺术,在不朽的文学名著中,都激荡着历史的回声”。这就是说,历史“进人”了文学。由此,产生了“历史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类型。在反映现实上,历史文学的价值可能是难以估量的。恩格斯曾在一封信中说,他从《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甚至比他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李到的东西还要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恩格斯会认为巴尔扎克所叙述的表层故事为历史所实有,而应该是指巴尔扎克之作所象征的史实是真实的。顺着这一思路,可以认为,优秀的历史文学,其历史真实性往往高于普通的历史著作。

一方面,文学与史学共享一些相同的再现与表现手段。中国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的传统,表征着二者在历史上有不解之缘。如果把历史视为由权力支撑的“话语”,文本作为话语的产物,可以发现历史学与文学的一个相同点,就是它们都不免借助于人的想象。对于历史写作而言,想象对历史的建构未免就是不真实的。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在谈到如何写作历史时,尽管主张将“想象”限制在所发现的史料上,以免损害其真实性,但还是肯定了想象对历史写作的意义所在:“一个完美的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足够的想象力,才能使他的叙述既生动又感人。后来,20世纪符号学的代表人物巴特对历史学中想象的强调更进一步了,指出:“历史的话语,不按内容只按结构来看,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或更准确些说,是想象的产物。

对于文学写作而言,想象就显得更为重要,甚至于更为根本。在现代,基于符号学、信息学的观点及对文学本体的分析,有人认为写作是作者“内省的符号化过程,亦即指示自身的一种信息”。这种内省,更凸显了想象对写作的意义。

另一方面,遵循黑格尔不仅要认识事物“异中之同”,更要认识“同中之异”的要求,我们看到,尽管文学与史学共用一些基本的表现手段,但二者仍有原则性差别。它们都既可指向一种写作活动,也会产生一种活动的成果:文本,所以可从两个层面剖析这种差别。

首先,从写作看,史学与文学遵循的逻辑明显不同。历史写作是从“特殊”到“一般”。这种逻辑的含义在于:对历史中普遍的东西,所谓本质、规律等等原理性的知识,是在总结特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后才被发现的。按照现代历史解释学的观点,史家的思考角度、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构成“前理解”的东西、背景性的东西,会对他认识历史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怀特把同一史实纳人不同的布局中,明显是受文学叙事模式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并不能称为这里所说的“一般”。这是因为,历史学家在对其处理的历史资料进行叙述之前.的确如怀特所认为的.那样.必须在心中预先形成一种叙事情节和修辞结构,用这种结构去梳理组合纷繁复杂的事实,这就是所谓“诗性预构”。但是,“诗性预构”是一种写作中的行为,并不是历史中的基础事实,更非历史自身的本质与规律(“一般”)。

与史学不同,文学写作是从“一般”到“特殊”。即写作者先有一个普遍模式、一般观念,如某种善恶观念,爱情观念、人与自然观念等等,然后再随机地赋予一定文学形式,如诗歌、小说、戏剧等。它遵循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对文学写作而言,难点并不在于形成某种观念,因为一般人都可能随机产生某种观念,而在于为这种观念找到一种独特的形式,这就是文学的创造性问题。

其次,从文本看,二者的对象有所不同。即史学描述个别事件,文学描述一般事件。关于这一点,亚里斯多德的经典之语依然有效:“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是可能的事。诗人与历史家的差别不在诗人用韵文而历史家用散文……真正的差别在于历史家描述已发生的事,而诗人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史学面向“己经发生的事”,“已经发生的事”不能不是真实的“个别事件”,尽管事件的意义可以是多重的、甚至是变化的,但事件本身却不能虚构,所得出的蕴涵也受制于事件的制约。文学,因为它属于艺术,具有各类艺术所共有的本质:象征。在具体特征上,文学是根据‘一类事实’来想象、虚构特殊事实。在深层意义上,这种特殊事实正是一般事件的“象征”,正是“象征”这一本质反映出文学描述的是“一般事件”。正因如此,文学甚至可以不拘泥于真实对象,即纯粹出自虚构。毕加索说:艺术不过就是说真话的谎言。因此,表层的虚构完全可以象征真实的现实与历史,艺术的谎言中包涵着真实。当亚里斯多德说“诗比历史更近于哲学”时,实际上已深刻地揭示了史学与文学的这种细微然而又相当重要的区别。顺便说明,在亚氏时代,还没有“文学”的概念,因而他所谓“诗学”实际是广义的文学。

例如,《史记》描述的是个别事件,其中的每一篇文本都有很强的艺术性,因此鲁迅赞之曰“无韵之《离骚》”。但从异质性看,《离骚》是文学,《史记》的“无韵”之说,道出了《史记》的弱文学性。金圣叹在比较了《史记》与《水浒》后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这一表述,正是从创作的角度对历史和文学所作的区分。

因此,史学与文学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借用钱钟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史学与文学“不尽同而可相通”。差别的存在体现出它们各有不同的学科规范。英国当代历史哲学家沃尔什也坚持历史学的独特性和自身的规范,他在《历史哲学导论》中写道:“我们应该把历史学想象为一种特殊的游戏,如果我们要想好好的玩它,我们就必须按规则来玩。……真正的与假的相反历史学家是会承认某些客观规则的(尊重证据就是一个例子),那是他进行论证所必须遵守的,而且他就可以由于坚持这些规则而被人所识别。

三、史学的双孟品格。

对史学与文学关系的分析,实际上也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在盛行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的今天,这个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常常被提出来。围绕着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回答。

其实,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前者来源于历史客体的先在性、既定性、客观性,后者源自历史认识、历史写作的自由性、创造性,受制于史学主体的意识形态。从对客体的反映看,史学要以基本的历史事实为前提。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曾说:“历史包括一个确定了的事实的主体。历史学家可以从文献、碑文等等获得事实,就像获得鱼贩案板上的鱼一样。历史学家搜集它们,把它们拿回家,按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加以烹调,摆上餐桌。这种观点指明了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加工,但并未否认历史事实的存在,在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保持了一种张力。

正是基于史学的科学性立场,黑格尔认为历史学不外乎是“以外在形象反映概念自身发展过程的科学”。在具体表达上,历史学尤其是历史写作可以通过文学的一些手段获得表现,从而可以在历史文本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审美关系,但历史学并不能归结为文学。

峥世纪的马克思史学和20世纪年鉴学派也都认同一点:人们对历史可以进行科学的分析。由于年鉴学派对马克思史学有一定继承关系,我们不妨着重审视马克思的历史和史学的观念。尽管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歧见纷呈,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伟大的社会历史哲学。受18,19世纪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马克思在多次场合下把历史看成一种科学。就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一生大部分精力用于探索资本的现象与规律,作为探索成果的《资本论》同时也是对资本的历史学分析,其科学性不仅为19世纪的历史事实,也为20世纪的历史事实所证实。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因而其品格是矛盾的。由于这一矛盾性,沃尔什把史学比作数学函数。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史学这种矛盾的品格似乎是永恒的。优秀的史家在运用科学理性的同时又富有一种人文主义的情怀,将科学性与艺术性融人一体。后现代主义的一大问题在于:对史学的分析,更多地指向了史学的艺术维度和艺术品格,由此使历史与内在于历史的人的思维之间的分裂扩大化了。至于它对历史学之影响的利弊,我们不妨引用一位当代西方学者的一个看法,以供我们借鉴―当代史学史研究的权威学者伊格尔斯明确指出,虽然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批判地审视启蒙运动的历史哲学,但如果而因此放弃理性主义,则会流向“野蛮主义”。

广西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对于中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国内高校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针对以往注重知识积累的弊端,为适应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提出要以培养人文素养和提高应用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二是教学内容,针对以往重史和重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要读文本、读经典、重本轻史;三是教学方法,探索了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学界基本是在宏观上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教材)体系与模式、课堂改革、教师风格化教学等不同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加以研究和尝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然而,这些改革,总的来说,效果并不是很好。

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整理归纳利用,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这一问题,以期在微观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然目前已有之研究,基本停留在微观层面,即主要探讨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诸种意义和作用,论述也较为简单。

总的来说,对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学界的研究仍是尝鼎一脔。因此,本文试图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结合起来进行实践考察,以解决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这一难题。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的“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等要求,广西高等教育应将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融合到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中,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确立培养“创新文化人才”的教育理念,发挥高校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大学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价值观念的变化,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很多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一样,在现代高校教育中日益“边缘化”,课时也在不断压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普遍存在“学习古代文学有什么用”的疑问,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学生的学习目的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因此,学习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学生中不仅对于古代优秀的作家作品不甚了解的大有人在,如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而且他们对于地方文化特质和文化名人等更是茫然不知。这样的现状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此外,当前广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但是文化建设相对不足,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进行广西地方历史文化的教育,将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广西文化建设。尤其是,自 2012 年以来,广西重点培育打造“14+10”产业体系,全面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国家战略,推进广西—东盟经济圈的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是文化的建设,广西需要大量从事文化传播工作、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的人才,这就要求广西高校培养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探讨地方历史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教育界只注重古代文学的基础课功能,而忽视了它的文化传播功能。众所周知,文化和文学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故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进行了重新定位:既强调其基础课的功能,又要突出其文化传播功能。因此,古代文学这一门课程,应该改变以往的定位,而重新定位为要为广西培养适合的文学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以服务于广西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外,广西各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中心,若以学生身边的地方文化为突破口,将容易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将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而且,作为传统课程的古代文学得益于传统而又囿于传统,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普遍遵循的套路是注重重点词、句的解读,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而从教学手段来看,也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因此,课程改革极易流于形式。而若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古代文学的教学任务中,将地方文化作为古代作品理解的图释者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承载者,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怀,教学改革则较易操作,而且也符合高校目前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的时代趋势。

总的来说,古代文学在教学中引入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这是改变古代文学教学中只重“史”之文学历程,而忽视古代文学史之空间地域特色之弊端,让学生从时空两维度立体了解古代文学的重要途径。古代文学教学与广西地方历史文化的结合,既让古代文学教学更具实践性与现实性,又让学生参与地方历史文化宣传与保护,对推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无疑有着示范作用。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学改革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虽然今日中国高校众多,教材繁杂,然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大致还是延续写作背景、作家生平以及作品介绍等教学模式,这就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探索该课程教学改革,应主要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转变观念,引入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从教材、课程、教法上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材改革

目前的古代文学教材普遍使用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及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很难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有学者指出“教学研究的变革,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它需要理性思维的力量,它要求研究者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编写一本题为《广西历代作家作品选》的纸质本教材。该教材当是一本既能体现广西地方文化特色,又能培养人文素养的作品选读教材。教材编写的主要内容如下:

1. 选择作品的标准要能体现广西地方文化的特色,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及适应教学的需要,选择具体标准有:(1)与文化名胜古迹有关;(2)为广西历史文化名人所作;(3)能彰显地方文化特色;(4)具有乡土情怀。

2. 作品的编写体例拟遵循以下原则:(1)作家传记类资料。主要包括作者列传、传主与广西有关的论述以及后人的若干评价等。(2)文本原文。通过查阅地方志、地方诗文词集、地方民俗文化、地方历史文献等,精选经典作品。(3)研究资料。提供学界不同学者所撰写的关于作品或作家的论文,一篇作品选择二、三个不同的代表性看法即可,以为教学提供多元理解的资料。(4)思考与练习。选择某篇作品,涉及几个主要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理解作品;练习的形式多样,包括读书笔记、文学评论、文学创作、文学采风等等。(5)作品数量控制在 100 篇以内。不限于广西籍作家的作品,与广西有关的作家或作品均可入选。

(二)课程改革

1.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设置广西地方文学教学的专题版块。依照《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等著作,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渗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如讲述先秦神话传说时,可引入广西壮瑶等族的'“布洛陀”、“莫一大王”、“一幅壮锦”、“百鸟衣”、“盘瓠王”、“密洛陀”等民间故事;又如讲述唐宋代文学时,可重点讲述客桂文人的文学活动,如柳宗元、李商隐、苏轼、秦观、黄庭坚、范成大等;又如在讲述明清文学时,可重点介绍桂籍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如蒋冕、戴钦、吴廷举、岭西五大家、临桂词人群体等。

2.重新设计实习实训环节中的“文学创作与采风”的课程。通过与广西各地景区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前往实习,以宣扬广西地方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学采风与创作,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转为实地考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调研、作业检查等方式,丰富古代文学教学方式。

(三)教法改革

古代文学的教学历来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环节。以往的古代文学史的教学,是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应转变观念,在教学方法上跳出传统模式,从单纯的讲授型教学转变为研究探索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能力,提高授课效果。具体改革措施有:

1.在教学环节中实现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相融合。主要形式有:

(1)将“寻找古代文学中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如唐宋文人与桂林山水)”以作业任务形式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及地方文化名胜,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局面,促进学生的创新型、主动型学习。这样,课外学习古代文学与文化便从“规定”变成“需要”乃至“必要”,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具体的作家作品分析”中,让学生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的形式,在广西地方文化典籍、广西历史文化名人、广西地方文化程的一种娱乐,“听”“、说”进而被忽略。认知评价理论注重学生的内在激励,即内部动机的形成,强调满足个体的自主、能力和归属需求来达到内在动机的形成。在认知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将学习动机的培养纳入课堂,通过教师对课堂的操控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以此增强学生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上的参与动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此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这为当前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机遇,同时也存在新的挑战。

历史教学论文

嘉祥一中是我的母校,我和我的很多同事曾在这里走过了三年高中生涯。如今在县委县政府“三校合一”的大背景下,她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因为学生的成分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一个集体学习,各种问题凸显出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依据苏联巴班斯基的“可接受原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符合学生实际,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差异性的原则组织教学,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教学是解决教育史上由来已久矛盾的有效方式。

分层教学本质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依据学生不同个性而进行的教育。公元前五世纪,万世师表孔子就实践了分层教学,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第六》)。在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东西方都是个别教育,但是随着西方文艺复兴的兴起,班级授课制和因材施教存在着矛盾,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围绕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学生的不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其素质得到发展,打破原来班级授课制的一次备课一劳永逸的局面。

二、分层教学是解决嘉祥一中大融合后的必由之路。

山东嘉祥一中建于曾子书院旧址,文化底蕴丰富,人文积淀厚重,儒风浸润深远,是一所传统的县域普通高中名校,建校六十余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已发展成为全省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是当地教育的一面旗帜。2011年9月,新校区正式启用,原二中、三中并入嘉祥一中,实现了县委县政府“高中进城”“三校归一”的`宏大目标,并为全县普通高中发展均衡教育扫清了障碍。目前,学校一校两区,每个校区一级两部,层层竞争,12个教育科,教职工近千人,204个班,学生12000人,规模极其庞大。但是,新的起点总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高中进城,嘉祥一中一统嘉祥普通高中教育,这种近乎理想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了校舍、设施、生源、师资大均衡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科教师优劣搭配,一个班级的各学科任课教师极不均衡;学生优劣搭配,每个班内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有的班级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中考录取分差达到28分,54名学生成绩呈陡立阶梯排列。这种状况令教师感到上课无所适从,讲深一点中后进生因不理解睡一大片,讲浅一点优等生早已厌倦,课堂效率低,家长意见大,很多教师感到异常困惑。与此同时,每个班内师资和优质生源被稀释,难以出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高校学生,优等生被学困生所困扰,同时给班主任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庞大的学校规模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和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些情况,如果我们正确运用分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具体落实上、评价机制上都得到客观落实,达到稳定优秀生,提高学困生,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高中文科历史的分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学生分层坚持宏观分层与微观分层的有效结合。

1.宏观分层原则依据学部的现在分班编制,所有的文科班大面上分三个层次:科技班、普文班、特长班。科技班侧重于拓展广度,提升高度,加快进度,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挖掘出学生个性的、有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在优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普文班侧重于落实“双基”,讲练结合,少讲多练,以练促学,强化技能。特长班重在抓实课本知识,抓好正常进度。重点难点内容要反复讲,反复练,达到熟练自动化,使大部分学生能做好低档题。2.微观分层原则把学生高一、高二两次期末考试、高三入学考试五次考试的历史成绩相加后取平均数,排好顺序,然后按3:4:3的比例分为甲(上)、乙(中)、丙(下)三个小组。丙组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弱的“学困生”,即能在教师和甲组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乙组是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缺乏刻苦向上的精神,成绩忽起忽落不稳定,但潜力较大的中游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能独立完成部分练习题;甲组是智力和非智力素质均好,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知识扎实,整体素质较高的优等生,既能够独立学习新的知识,完成作业以及老师的补充题,又可以通过协作帮助后两组同学解决疑难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可将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目标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是甲乙两组同学需要达到的中级目标,而“运用”则是甲组同学所达到的高层次目标。

(三)教学内容分层。

四个层次,基础、方法、能力、情感。其中,“基础”层次是甲、乙、丙三组同学均要熟练掌握;“方法”“能力”是乙组、甲组要求达到的目标;“情感”虽然是高级目标,但不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要求甲、乙、丙三组同学都要达成。

(四)辅导分层。

辅导具体的基础知识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想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就必须从精神理念、方法、动力上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把教师解放出来,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另外,还可以动员优等生去辅导学困生,让二者达到双赢的效果。

(五)考试类型分层。

题型层次分为选择题和材料选择题;能力层次分为基础题目和能力题目;考查类型分为背景类、概括类、评价类、认识类、变化类、比较类、特点类、开放类八大类。总之,分层教学可有效解决班级授课制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问题,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嘉祥一中实现大融合之后面临问题的各种思路。落实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成长,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在我们迎来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之际,又送走了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麦克卢汉当然不可能见过乔布斯,而从乔布斯的言行来看,对麦克卢汉想必也很陌生。然而,时或空都没有交集的学术重镇和商界领袖之间,却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

“媒体即信息”又一参考个案:手机。

虽然麦克卢汉有着“媒介即信息”之类的断语,但国内媒介环境学当仁不让的译介大师、深圳大学的何道宽教授坚持认为麦克卢汉不是“技术决定论者”。不过,曾经给莱文森留言否认自己是“媒介决定论”的麦克卢汉应该自己都会承认的是:他的确认为,技术对文明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手机的出现,无疑是其中之一。国内有论者甚至给手机加上了“第五媒介”的称谓(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虽然这种称谓在学术上未必能完全成立,但它所代表的那种“重要性”是确然的。

乔布斯不是手机的发明者,但正如他在iphone第一代上市时所宣称的:“我们将重新发明手机”,乔布斯和他的苹果,让手机这样本来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的东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面这张图来自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kpcb(凯鹏华盈)于今年1月份发布的报告,根据它的调研发现,人们今天在手机上只有32%的时间是用于所谓“传统的”功能的:打电话和发短信(图中的skype是一种通话软件,本质上也是打电话),而有9%的时间用在收发电子邮件上,12%的时间用于web式应用,47%的时间则在其他各种原来想都不会想到的功能上:地图、游戏、社交网络、各种工具,等等。

虽然这张图所描绘的时间分配是泛指所有手机,但很显然,几乎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从业者都同意,正是因为iphone的横空出世,才推动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前行――从谷歌的安卓系统,到微软的wp7,甚至逼迫诺基亚放弃了自己的塞班系统。iphone已经俨然成了“智能手机”的代名词。同时,也让手机不能再被简单地称为“移动的电话”,而真的成了“手上的机器”――也是人们最重要的几乎片刻不离身的数码设备。

但是,苹果的辉煌,乔布斯的巨大成功,和早已故去的`麦克卢汉,又有什么关系呢?

以“冷热媒介说”看手机。

让我们从麦克卢汉本人受批评最为强烈的“冷热媒介说”开始吧。

麦克卢汉认为,所有需要人们高度参与才能完成信息接收的,都属于冷媒介;而相对的,无需人们花费太多额外的注意力就能完成的,则属于热媒介。按照他的说法,电视是一种冷媒介,因为电视能够提供的形象不够鲜明和清晰,看电视的人需要尽可能地去深入参与,才能重构一闪而过但又略显模糊的图像。而电影则是一种热媒介,它的图像很完整,以每秒24格画面的速度播放,使得看电影的人远比看电视的人“省力气”。

这个说法后来受到很大的抨击,因为电视作为一种设备而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今天客厅电视越来越像一个“家庭影院”,抨击者认为“冷热媒介”的区分,显得十分怪异和不合时宜。但事实上,麦克卢汉与其说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不如说他是一个预言家(他的预言倒是有那么点十中八九的意味)。冷热媒介并不是一种结论,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索过程。电视和电影究竟是冷还是热的,其实压根不重要。重要之处在于:如果一个媒介且属于人们惯常使用不可或缺的媒介,不需要人们深度参与,它会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而一旦不可或缺的媒介需要人们深度参与了,它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才是麦克卢汉及其身后的媒介环境学所关切的重点。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说,根本上是要引出这样四个问题,也就是他的“媒介四元律”:1.这个媒介使什么得到提升或强化;2.它使什么东西过时或取代了什么东西;3.它使什么过时的东西得到再现;4.它被极端挤压之后产生了什么东西或变成了什么东西。正因为人和媒介之间的互动多寡,才会使得这个四元律变得有其意义。而当我们将智能手机放到这个四元律中,就会出现一大堆有趣的思索和探究。

在乔布斯的iphone之前,智能手机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一个吸引大众眼球的东西。诺基亚是智能手机的第一代王者,但这种王者是建立在本来领域就不大的基础上的。大街小巷的诺基亚手机,基本上还是以“功能手机”为主。它被人们常用的功能只有两项:通话(听说)和短信(阅读)。

音乐手机事实上让我们的参与度更高(虽然听音乐总的来说是一件参与度不高的事,即便麦克卢汉还把爵士乐分为了冷热两种),因为它需要我们动手将音乐复制进去。音乐手机使得每个人的手机或多或少有了些差别:我的手机里放着周杰伦的乐曲,而你的手机则吟唱着帕瓦罗蒂高亢的歌声。

我们现在可以这么说:智能手机是一种冷得不能再冷的媒介了,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去再创造。这类创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有一大批人不断地为智能手机增加新的功能点,这些人被称为“应用开发者(商)”,iphone上今天有40万种五花八门的应用。第二个部分则是大量的使用者去下载这些应用,目前苹果设备上的应用下载已经超过了百亿次的规模。

媒体发展中的两个节点。

在整个媒介史的发展中,在我看来,有两个重要的节点。第一个节点是“介质和内容的分离”。无论是书本、报刊,还是石碑,都是无法分离的东西。而随后出现的电视机、收音机,乃至mp3播放器、电子阅读器,都使得内容得以脱离介质而存在。所谓的“无字天书”只存在于神话中,但“无纸之书”却存在于现实中。

介质和内容的分离,使得内容的传输更有效率。想象一下,把一本书从一个上海人手中转移到北京人手中,势必要发生物体(也就是原子)的位移。而一份电子文档的传输,则是比特式的,无需任何介质的位移。传输效率的巨大提升,伴随而来的,就是信息复制的轻而易举。

而第二个节点就是介质和应用的分离。电视机作为一种介质,虽然里面播放的内容不同,但都是电视机。两户人家的电视机除了大小、色彩有差异外,主要功能是没有差别的。但以电脑为代表的介质和应用分离,使得两台电脑的功能都会出现显著的差异。一个程序员的电脑,显然和一个专业文字作者的电脑,是完全不同的。

介质和应用一旦分离,使得大量的数码设备成为“冷媒介”――但这个冷媒介的意思,和麦克卢汉笔下的,已经有些不同,或者说,延展了麦氏的意思。大量的开发者让媒介设备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功能,而更大量的人蜂拥而至,成为这些设备的使用者。而在这个趋势中,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可以随身携带的一部智能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手机的功用,它和3g网络一起,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对互联网一次根本性的提升和拓展。它也让社交这个古老的行为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无数人通过使用智能手机在各种sns、微博上流连忘返,甚至业界还发明出了“弹性社交”的概念。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整个互联网越来越将“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抛弃。以iphone和ipad为两款重要移动设备为前驱的appstore(苹果应用商店)重新定义了产业界的法则,迫使wintel联盟解体。

过去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出门,必须带上手机、钱包、钥匙。但对于智能手机而言,这三样东西似乎一样就够了。智能手机和信用卡捆绑,能够起到钱包的作用,在机场用手机登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而随着物联网的诞生,用手机开门也不会是什么神话。一部小小的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功用。它已经不再是游离于我们身外的一个配置,有时候,它就是我们自己。

不要忽略麦氏诊断的警告意味。

在媒介环境学的诸位大家中,从极度悲观的芒福德一翼,到极其乐观的莱文森一翼,麦克卢汉其实是位居中间(但稍稍偏于乐观)的。他的很多探索,被误解为热情洋溢的电子媒介鼓吹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有趣的花边信息是,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告诫自己的儿子,少让自己的孙女看电视)。他的名言“媒介即信息”如雷贯耳,但同样我们需要注意到,他还说过“媒介即按摩”(mediaismassage)。用按摩这一词,已经清晰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在电子媒介的按摩中,我们必须警惕迷失自己。

他对冷热媒介的分析,正如前文所说,其实是一种分析媒介对社会影响的“方法论”,本身并不蕴含多少价值判断。他真正的价值判断在于“地球村”三个字。

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体系里,“地球村”指代着一种重归部落化的人类。机械量产时代所造成的面容模糊分裂切割的非部落人,需要重新向部落化回归:一个整体的人。电子媒介能够起到这个作用么?麦克卢汉并没有直接解答(正如他一贯喜欢用警句格言而不做直接判断那样)。虽然电子媒介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非大家都在沉默地阅读着长得一样的报纸,但他自始至终是一名技术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深刻地意识到:媒介对我们的作用,远远超过信息对我们的作用,故而,我们需要像保护环境一样地去保护日益技术化的媒介。换而言之,技术,绝不可被滥用。

很难讲。比如,用手机上微博。这件事今天已经非常流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在饭店中,几个人坐下来并不是交谈或者开始吃饭,而是各自在那里发微博、看微博。我们可以用手机微博填充我们的碎片化时间,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发现,也正是因为移动微博,让我们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了:动不动就想去看看微博上有什么新东西。

智能手机更是存在着一些很暧昧的应用,比如“弹性社交”这个类别。这种应用可以让你和周围不认识的人搭讪、社交。听上去不错,可以拓展我们的人脉圈,加强我们和社会的联系而不是一头扎进数字海洋中不能自拔。但事实却是: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现在被解读成另外一种lbs(locationbasedsex)。我几乎可以断言的是,这绝不是乔布斯自己想看到的。

乔布斯有助于我们咀嚼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曾经说“媒介是人的延伸”,而他那位自称是“麦克卢汉不乖的孩子”尼尔?波兹曼则写道,“机器曾经被认为是人的延伸,可是如今人却成了机器的延伸”。自麦克卢汉以降,一位又一位的媒介环境学学者在呼吁对“媒介这个环境”的人文关怀和保护。同时,媒介技术,也在数字英雄们的努力下,一步步地向前推进。技术的最终走向,不是技术发明者所能掌控的。技术的善恶,取决于我们人类自身的利用。从这个意义出发,媒介环境学,恰恰不是“技术决定论”。

互联网诞生之初,就有所谓的“数字鸿沟”学说。但在摩尔定律(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吉尔德定律(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长一倍)、梅特卡夫原则(网络价值等于节点平方)的效用下,数字鸿沟正在慢慢弥合,越来越多的人接入了数字世界,享受信息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快感。不过,我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数字鸿沟的宽度可能的确在缩小,但它的深度很有可能在增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技术对我们的利弊,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掌控能力。从ipod到iphone再到ipad,乔布斯这一路走来,给我们带来了不断的惊喜,他的成功,正如他一贯念念不忘的,的确在改变着世界。然而,确切地说,他提供了我们改变世界的工具,至于这个世界,究竟如何改变,已然不取决于他。

今天,我们纪念乔布斯,不仅仅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富可敌国的商业组织,更重要的是,他给了我们一个延伸的工具。而至于究竟是工具是我们的延伸,还是我们是工具的延伸,则需要我们更加去缅怀和反复咀嚼麦克卢汉,不仅仅是因为他那些已经成真的预言,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需要看到的是,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一手开创的媒介环境学学派,弥足珍贵的地方。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是关于历史学的教育,而社会科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由此,便可知历史教学与社会科可以发生联系。全美社会科协会对社会科课程的解释为:“社会科是一门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领域进行整合研究的课程,旨在促进公民能力的发展。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运用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材料,以及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恰当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相互联系的,而且又是非常系统的社会研究机会。”[2]从社会科定义的角度可知,历史学可以作为材料为社会科所用,进行综合的研究。在韦斯里的社会科课程“六型说”(包括各科目独立型、非系统相关型、系统相关型、统合型、中心统合型和融合型)中,“中心统合型”便是以历史学为中心的。反之,社会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质的课程,当然也可以为历史学所用。这体现在如果运用社会科的研究视野,当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时,思路就会更加宽广些,研究的角度会更加灵活多变,同时更能够较容易地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当前对贸易协定理论的经济学研究均与博弈论的方法结合,主要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是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认为一国贸易政策制定是为了改善其贸易的外部条件,而根据贸易条件的外部性理论,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通常会使得他国的贸易条件变差。因此,各国在制定单边贸易政策的过程中,会陷入囚徒困境的。贸易协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各国摆脱这样的一种囚徒困境,主要有经济学方法和政治-经济的方法。另一个分支则是从合约的性质出发,认为无论是政府之间的博弈和政府与国内的私人部门博弈的过程中,双方均无从得知对方对于贸易政策的执行,以及之后贸易协定可能的改变等有关的信息,主要有承诺的方法和不完全合约理论。

一、承诺的方法。

承诺的方法认为贸易协定是一种增强信誉的途径,主要研究政府与国内部门之间的博弈。在博弈过程中,政府选择贸易政策,国内各部门则做出相应的生产或投资决策,而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如果随意性太大,就会出现信誉问题。政府是在生产者的决策做出之后才制定其贸易政策,而此时政府会认为其关税选择只会影响消费者决策,这就造成了政府事前和事后关税选择偏好的区别。而当生产者理解政府的刺激意图而改变其原来的生产政策后,会改变其原来的生产政策,这种生产决策的扭曲就是贸易政策随意性的真实成本。承诺的方法实际上的区分了政府的事前偏好和均衡的事后偏好,此时,用承诺的方法来研究贸易协定的基本观点就是,政府根据事后偏好所作出的最优关税决策如果用事前的偏好来衡量,是次优的。因此,贸易协定能帮助一国政府承诺一种能更好的服从其事前真实偏好的关税选择。

麦格吉和诺德瑞古兹对承诺的方法,用效果模型做了解释。把关于贸易协定动机来源于贸易条件改善的理由剔除掉,并且允许两个部门中有一个部门能形成院外活动集团。此时,政府对国民福利和来自院外集团活动集团的捐助进行评估,而出于政治的目的组织起来的那个部门会比其在自由贸易时要大,以至于产生投资于该部门是为了获得他们的捐助所带来的保护。这就造成了对资源配置均衡的扭曲。而反过来,这种扭曲会带给政府一种承诺实施自由贸易的内在动力。因为,对于政府来说,承诺的利益在于投资的扭曲可以被事先遏制,成本是政治租金的损失。因此,政治作用的特殊成果关系到是否决定选择自由贸易的承诺,只有贸易在政府对院外活动集团而言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时是具有价值的。承诺的理论还可以用松山(matsuyama)模型得到进一步的解释。如果一个行业的投资高于足以降低其成本的时候,政府就可能会设法消除对这一行业的保护。当时,私人部门此时往往会以不投资的手段,以此确保政府刺激政策的维持。而其贸易伙伴在政府不撤销保护政策时,往往会采取报复手段。因此,政府基于此种考虑,往往会在投资没有开始时偏向于自由化,而这种选择也会使得私人部门投资决策的合理性。

二、不完全合约理论在贸易协定中的应用。

贸易协定作为一种合约形式的存在,具有合约的一般性质,因此一些学者从合约的角度展开了对贸易协定的研究。首先,wto/gatt作为当前国际贸易体系的核心,其本身就是不完全合约(在贸易协定中既包括许多固定不变的贸易自由化承诺,又存在一些部分受限制或根本没有限制的灵活性政策工具),认为在许多领域的贸易协定,必然均有不完全合约的性质。这是由于成员国政府都是以本国利益为核心,在没有第三方强制执行的情况下,只有在违约成本大于立约成本时,贸易协定才能得到履约。因此,他们认为wto协议在制定中,实际上成为了一种鼓励效率违约,并阻止非效率违约的制度。不完全合约理论认为,贸易协定从结构上看,有对合约国有刚性约定的部分,也给合约国留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而政府在设定国际贸易协定时,也面临着两个困难,一方面要调整当前国内的政策,使本国在国际贸易协定中占据有利位置;另一方面要使国际贸易协定能应对未来可能现在的变化。此时,合约制定的越完美,其成本越大。这是因为完美的贸易协定需要涉及太多的细节,这就使得相关的费用,如由于合约拖延的时间造成的机会成本的增加,律师费用以及多个国家及其相关产业部门和政策制定部门对争议以及突发时间的处理等。因此,在应对贸易条件外部性的问题时,为控制成本,国家往往不会选择签订一个最优的贸易协定来解决问题,而是会退而求其次,签订一个次优的贸易协定。此时贸易协定或者更具有刚性的,或者是给合约国留有更多自主决策权。

三、fta与wto/gatt。

fta之于wto/gatt是一个次优的选择,两者均是以签订贸易协定的方式解决贸易条件外部性的问题,帮助各国走出单边贸易体制下的“囚徒困境”。从承诺的方法来看,政府在签订贸易政策主要考虑与国内部门的博弈。一国加入wto在享受相关出口的优惠条件的同时,也必须开放国内的市场,使得国内的一些产业会面临国际上的相关产业的冲击。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国),会最大限度的利用例外条款,对国内的一些部门提供优惠的政策,以保护和支持国内经济的发展。

这些措施在开放的初级阶段,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些受到保护的产业通常也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受到保护的产业发展到不需要保护政策到时候,这些产业却已经形成了足够强大的场外利益集团,干预政府的政策,使得政府无法取消对其的优惠政策。显然,此时就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垄断造成的国内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同时也会对国际贸易的平衡产生不良影响(贸易失衡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贸易纠纷)。因此,从承诺的方法可以得出,政府是偏向于选择自由贸易政策,以避免上述出现的情况。而当政府决定参与区域自由贸易组织时,政府可以选择与本国产业结构互补或者不相冲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签订贸易协定,那么政府就可以尽量减少本国的贸易保护政策,而且可以利用加入fta的契机,推动国内经济政策的改革,改善国内经济的运行状况。以上论述说明了为什么当前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发展迅速而多哈会谈进展缓慢的一个原因原因。那么从不完全合约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不完全合约理论从贸易协定签订的成本以及违约成本的角度来解读贸易协定。从这个角度来看,wto/gatt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下,为节约谈判成本,达成的协定均给予协定签订国很大的自主权(例外条款),这种形式的贸易协定的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贸易条件均发生较大的改变的情况以至于政府违约收益高于遵守约定时的收益,参与国会越来越多的使用例外条款甚至违约,这就使得最初达成的协定逐渐失去约束性,为了使得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有效,必须进行第二轮的谈判,达成一个新的贸易协定。但是随着参与wto的国家逐渐增多,以及贸易量以及贸易的方式日渐丰富,贸易协定所需要涉及到了内容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为达成一个有效的贸易协定的成本是巨大的。当前多哈会谈进展缓慢,其原因就在由此。

但是对于fta,参与国家的数量较少,而且签订国可以有选择行的与特定国家和区域签订fta,这就使得签订有效的贸易协定的成本较低,因此能相对容易的达成贸易协定,并且在日后对贸易协定再谈判时,面对的困难也较小。

上述的两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了国际贸易多变体制进展缓慢而区域自由贸易发展迅速的原因。用一个不是很恰当的对比,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就相当于计划经济体制,而fta就类似与市场经济体制。以这样的角度来解读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自由贸易,就能较为清晰的理解这类问题。

文学名著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人文历史论文

文化意识的增强,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英国学者泰勒)。而如何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及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则是21世纪的老师所应研究的课题。

1.增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东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对一个老师来说是必备的精神食粮。而东西方的文化名著则是获取正是最好的素养来源。正所谓“腹中有书气自华”。要想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首先拓宽的就是自己的知识面。当然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古训云: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现在各种媒体的“文化快餐”接踵而至,“文化快餐”附以图画,形象而生动,观赏性强但感悟不够;读书则不同,尤其是名著,它用深刻的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像空间。日常生活中波涛的汹涌,绝不会胜过你读王鲁彦《观潮》所领略到的壮美;电影中巍峨的泰山,绝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歌剧othello,绝没有你静读莎士比亚原著的韵味……这些语言的韵味,深厚的人文底蕴,非借读书不能提高。为此,只有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才能造就学识宽厚的大智者,才能带领学生从语言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2.加强对本族文化的掌握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是民族身份的标志。把生动感人的语言文字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中,让学生在感受汉字奇妙人文历史论文,语言壮美的同时,沉浸在与高贵的灵魂对话时的那种纯净,让课堂充满母语的内涵和气韵,让学生的文学素养悄然流淌!“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英语老师同样应该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利用阅读名著去彰显母语的魅力。同时将两种文化进行沟通、融合,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认同感。

1.从方法上引导

面对众多的文学作品,如何让学生学会鉴赏,学会品读?一要强调文本阅读,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概括、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二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以问题的形式促使学生去寻找动情点,引发学生与作品的共鸣。三要引导学生明确鉴赏评论的切入点,并能以文本内容为有利证据,展开鉴赏、评论。

2.从内容上拓展

英语课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阅读来提高阅读能力,既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又可增强认知能力,培养美感,阅读是吸收和积累的过程杂志网。在阅读活动中,对于同一篇作品的理解而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的理解都有自己的个性所在,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所理解的“哈姆雷特”。但是,任何理解都应该是相对理解与绝对理解的统一,相对之中有绝对,差异当中包含共性。因为理解者的个体性差异,不同的理解结果之间也有差异的存在,但都不能游离于文本的本意之外。所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提倡个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达到“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境界。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索金梅也曾表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的灌输,向学生讲述“人生而平等”这样的人文思想,使学生在获取文学知识的同时,思想认识也得到升华。用时代的、发展的眼光读名著,我们才能将名著读活,读出其中韵味。

文化意识是指在文化的知识、理解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文化意识是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才能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根据话题、场景使用得体的英语,才能理解英语所蕴藏、承载的社会文化。才能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这也提醒我们向学生推荐作品时,要更关注作品的经典和代表性,同时也要关注到时代性。

1.文学作品

当今世界,好的中外文学作品千千万,值得我们研究和研读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如莎士比亚,马克.吐温,果,泰戈尔等的作品,以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为例,一般说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即以人为本,歌颂人的尊严和理性,当然也揭示人的缺点乃至弊端。400多年来,莎士比亚作为文学巨匠,语言大师人文历史论文,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观众,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呼吁大家能挤出点时间来回味莎翁作品,重读经典名篇,陶冶情操,加深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人生,对生活更强烈的求知欲。

2.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备了场景以及文化内涵的真实性,能被大家广泛接受,给了观赏者了解各种人物生活的机会。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西方的生活习惯、民族风情、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经典的英文影片不但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有效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在进行着文化的传播,作为语言学习者,观赏西方影片是为了接触地道的西方文化,累积跨文化的意识。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教师穿插些影视的评论,如对语言、作品内容、文化、时代背景及人物的分析等待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欣赏影片时,我们不能单用语言去理解这些文化差异,必须同时运用文化知识,对存在的差异进行深入理解并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中西方的价值取向以及逻辑思维的差别,从而提高西方文化的学习。总之,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样式,它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招牌,承载着文化传播和文化交融的任务,提高语言学习动力,让英语学习更具备实用性。

[1]林红颖.影视欣赏中的英语文化教学[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2.

[2]孙玉红.汲取甘泉烹香茗——找准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角度[j].山东教育,2009,32.

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论文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产权不明晰,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结构,导致高等学校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混乱,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高等学校甚至出现财务危机。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就必须从明晰高等学校的产权入手,建立起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本文从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在产权改革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股权结构,以建立起有效的治理机制,确保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健康有序进行。

一、治理结构的约束机制和我国高等学校的治理效率分析。

股份制自产生之后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中都得到了推广并日益成熟,并被证明是最成功的和最具效率的组织形式,我们应当对规范的治理约束和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治理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股权集中度对治理效率的影响。

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国有产权一股独大的现象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国有产权带有社团产权或集体产权的色彩,但事实上任何公民都不能行使对国有资产的产权权项,国家产权的特性导致高等学校管理者“越位”和“错位”的现象并存,委托代理成本增高,甚至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从而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治理机制。

(二)投资者的性质对治理效率的影响。

高等学校的投资者可以是个人、公司和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性质是对股权结构质的体现,在研究中多用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反映各类投资者的影响。guercio和hawkins通过实证研究后认为机构投资者提交的议案在治理机制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曹廷求和孙文祥认为,如果国有股比重大,出资人并未真正到位,就会形成实际上的内部人控制,同时,由于国有股股东的绝对控制地位,市场潜在竞争者对国有股东形不成威胁,使得治理约束机制中的竞争者约束链条发生断裂,从而影响治理效率。

(三)管理股权对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

从国内外的研究看,管理股权与组织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管理股权使得管理层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即利益趋同),管理股权比例越高,组织的治理效率就越高,绩效就越好,但在我国国家产权占主导地位的高等学校,没有管理者股权或高层管理人员持股的比例非常低,对高层管理者存在严重的激励不足。在精神激励效用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有效合理的物质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严重不足,亦会导致治理机制效率的低下。

二、对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产权改革问题的思考。

建立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产权明晰化。在我国产权模糊虽然表现在民办高等学校上,但重点是在公立高等学校上。这正如企业产权明晰问题不仅存在于私人企业中,而且更主要是存在于国有企业中一样。研究高等教育产权明晰问题更应关注的是公立高等学校,只有这个领域的产权问题取得了突破,才能真正说我们开始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产权制度了。只有将高等学校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潮流中,高等学校才能健康发展。因此,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来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的治理结构,使高等学校政企分开,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才能使高等学校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使高等学校能够良性发展。

(一)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从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结果,是促进并推动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实践表明,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1、国家绝对控股的股权结构。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期,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还不能完全实现以价格为信号的资源配置。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初期,考虑到我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公立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所处的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及其他制度安排的相容性,其股权结构应采用国家绝对控股的方式,这种股权结构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优制度安排。

2、国家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公立高等教育真正转化为现代教育体制,国家绝对控股的制度安排将逐步暴露出其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此时,应当通过国有股减持的方式逐步向国家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转化。

3、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公立高等教育的产权制度改革要兼顾中国整体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性特征和制度突破的最终目标,在中长期改革目标的选择上,可逐步推行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二)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在实现公立高等教育股权结构多元化的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战略投资者,选择时应考虑其投资的稳定性、独立性、实力和信誉,目的在于保持治理结构的稳定。在引进国内外的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上,非国有法人优于国有法人,境外的法人优于境内的法人。通过引进国际化人才,提高高级管理层的国际化程度,以吸引更多的国外战略投资者。

(三)加大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

管理股权使得管理层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即利益趋同),管理股权比例越高,治理效率就越高,高等学校绩效就越好。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是物质激励的手段过于单一,主要以短期激励如工资和福利激励为主,缺乏长期激励手段;二是对高层管理者存在严重的激励不足;三是公立高等学校中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激励现象。对于公立高等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其收益以合同性收益为辅,而以控制权收益为主,控制权收益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的不合理的收入结构是公立高等学校无法摆脱政府干预的主要原因。而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持股,可以使管理层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即利益趋同),减少道德风险,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对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治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股权结构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管理股权和各类投资者性质。本文在对治理约束的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后,从股权结构的构成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治理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高等学校基于股权结构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得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股份制改革应遵循演进主义的方法论,由国有产权绝对控股逐渐向多元化、社会化的股权结构转变,同时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战略投资者。管理股权使得管理层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提高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等学校的治理效率,对于公立高等学校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

记得在儿时的梦里,我每每想像着兵马俑那支曾经深埋地下秦王卫队,又每每盼望着它在重见天光后的壮丽。

在梦里,我抓起一缕时代的光,打上兵马俑的印记……。

说起兵马俑,大家都会想起那神秘的秦陵地宫——在八千强秦兵马俑的守卫下,当年叱咤风云的秦王嬴政就在这里静静的躺着,等待着时代将它唤醒。

在俑坑中,一种扑面而来的豪气与壮丽将你的五官折服,你仿佛游弋在历史的长河中,随处可感受秦帝国的强盛与秦王的霸气。现世的武功让秦王有了超越生死的妄念,于是,一对集豪迈与勇猛于一身的强秦兵马俑,就这样屹立在那个时代的高峰。

在这里,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兵马俑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兵马俑都富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身处这个历史的奇迹中,你仿佛摇身一变,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员,你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着兵马俑粗犷的气息与豪迈的.脉搏,那秦时生命的繁华与喧嚣都深锁在这一排排整齐而各异的秦俑中。充斥在这地宫里的鲜活的秦俑,带着它时代的使命,与泥土瓦砾一同守候着千年的寂寞,在无数个薄雾氤氲的夜晚,仰望着明月孤云,向大地诉说着一个王朝的命运。

望着这些宁静而生动的陶俑,战场的喧哗仿佛在耳边呼啸,战士的勇猛仿佛在眼前重现。而现在,却只剩下坑前无数的闪光,与坑中凌乱的碎瓦。

我仿佛在这里,乘着历史的光荣,在无边的大地上,驰骋,前进。

而历史,终究被大地湮没,徒留下一片无助地哀叹……。

历史教学论文

高三历史教学既要抓实课堂教学环节,也要充分兼顾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在时间上运用各种间隙时间复习巩固历史学习内容,在方式上相互帮助,借助于互助学习活动增强历史学习薄弱环节的突破以及拾遗补缺效果,还可以在学习技巧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

1、构建立体化目标体系,满足学生发展差异。

进入高三阶段之后,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的差异性已经较为显著,历史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不能再以“一刀切”的教学要求统领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一定要以更为切合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实际的目标组织开展教学,以保护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更好地备战高考。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处置,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理解方面,全体学生统一要求,但是在进一步发掘规律以及横向、纵向比较方面,则体现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对优秀生提高难度,对学困生降低学习要求,保证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基本完成学习目标任务,这也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笔者从教学的不同环节体现对学生的差异性兼顾,适应学生学习差异以及提高教学针对性成效。

2、打造立体化内容梯度,扎实推进教学深入。

笔者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坚持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宏观上把握概念,从微观方面引导掌握历史事件与规律,实现前后连贯、逐层深入,从知识点的掌握、前后的联系到规律的发掘,以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优化促进教学深入开展。具体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属于基础教学,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教学每一个章节与知识点,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立体理念去掌握知识、加深理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要,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为立体化内容检查,将常规的联系转变为多层次与角度的练习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的灵活掌握与形象记忆,同时也符合历史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实现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二层面属于分门别类教学,对立体概念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概括、分类。在对知识点进行提炼与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整体方向灵活开展,如可以将中国古代史细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民族关系以及著名战役、农民战争等类别,每一个类别之中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可以将“经济发展”细化为发展背景、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状况、对外贸易等不同的线索,每一条线索都连串一系列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构建了框架式的教学体系,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复习都可以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目标。第三层面属于内化与发掘范畴,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以及开展横向、纵向对比活动,为迎接高考进行实战演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度改革等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中深刻理解、有效掌握。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纵向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等等。在这一层面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对原有知识点、理解内容上的融合与运用,对于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

3、整合立体化教学资源,增强学生掌握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效,教师应当在抓好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推进。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强调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知识点串葫芦想象记忆法”、“历史人物四步评析法”等,对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理解的深刻性具有积极的帮助。另外,还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和提炼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活动,这对于提高历史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帮助。除此之外,笔者还要求学生组成相互帮助的学习合作小组,寻找历史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习的生动效果,避免学生学习不得法以及学习氛围枯燥等方面而降低历史学习效率。笔者还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将复习要点制作成课件进行播放,对缓解历史学习枯燥氛围、提高学习形象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解的效果。由此可见,构建立体化的历史教学体系,对提升高三历史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加强这一方面的分析研究,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初中历史论文

《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监”条云:“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七学生不率教者,举而免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广文馆的学生与其他六学的学生一样,是被国子监统一管理的,而且唐代广文馆的地位排在国子学和太学之后,在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之上。唐代广文馆创立之初,虽然经历过“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但是并未“自是遂废”,而是一直存在至唐末或许直至唐亡。

一、唐代广文馆创立的时间。

《大唐六典》是“初唐以迄中唐的一部社会制度史”,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书中在讲到国子监的机构组成时,提到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等六学,并未提及“广文”二字。经学者考证,并非《大唐六典》遗漏不记“广文馆”,而是在开元二十六年以前广文馆还没有创立。

在《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唐会要》卷六十六《广文馆》、《唐摭言》卷一《广文》、《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等史籍记载中,广文馆是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秋,在国子监创立的。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所知,初建之时,“国学增置广文馆,在国学西北隅,与安上门相对”。

二、唐代广文馆存在的时间。

唐代广文馆的创立时间已是确定无疑了。接下来,要澄清的是唐代广文馆的存废时间问题。据《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苑传中·郑虔传》记载:郑虔在广文馆中就职,“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又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记载:“廊宇粗建,会(天宝)十三年,秋霖一百余日,多有倒塌。主司稍稍毁撤,将充他用,而广文寄在国子馆中”。广文馆创立之初使用的房屋,在第四年(754)就因天灾倒塌或损害严重而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了。面对没有教学地点的事实,广文馆的命运是“自是遂废”呢,还是继续存在下去呢?正确答案是后者。且看: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的一条史实:“四月二十八日,度支奏:加给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县官每月料钱等,具体如后……国子太学、四门、广文等博士……各十二贯文,国子主簿十贯文;大学广文助教各四贯一百一十六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23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都在继续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德宗贞元四年(788)的一条史料:“中书门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县官,总三千七十七员,据元给及新加,每月当钱五万一千四百四贯六百十七文,……国子祭酒八十贯文……司业六十五贯文……国子博士四十贯文……大学、广文、四门博士各二十五贯文……国子助教、广文助教各二十贯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34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仍在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全唐文》卷548韩愈《请上尊号表》中曰:“臣某言,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沈周封等六百人状称,身虽微贱,然皆以选择得备学生,读六艺之文,修先王之道,粗有知识,皆由上恩……”文章中有“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言,可知,当时广文馆存在于国子监中。此文为韩愈任职国子监领导即国子祭酒时所作。韩愈任国子祭酒之职的时间段为唐宪宗元和十五年至唐穆宗长庆元年,即公元820~8。换言之,至唐宪宗末年或唐穆宗初年,广文馆依然存在于国子监中,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66~67年。

《唐故朝请大夫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范阳卢(就)府君墓志铭》(大中六年二月廿三日),“开成末,李公任宰相,以卢氏甥有嫌,不得为御史拾遗,旬月除广文馆博士”。此墓志铭中记载,卢氏甥在开成末年被任命为“广文馆博士”。“广文馆博士”一职既然在开成末年存在,那广文馆亦存在于开成末年无疑。“开成”为唐文宗的年号,时值公元836年正月至840年十二月。所以,到公元840年左右,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损毁之后的第86年左右。

另外,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乾符013》记载:李推贤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据《新唐书》(卷70上)记载:李彬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唐宣宗李忱于公元846~859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46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92年。

还有,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咸通105》记载:贾洮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据《新唐书》(卷75上)记载:郑顼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唐懿宗李漼于公元859~873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59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1。

另据“张策,字少逸,敦煌人。……妙通因果,酷奉空教,未弱冠,落发为僧,居雍之慈恩精庐,颇有高致。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初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既丁家难,以孝闻。服满,自屏郊薮,一无干进意,若是者十余载,方出为广文博士,改秘书郎”。文中“大盗犯阙”是指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城,时间为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此后,张策奉养父母,避乱田里十多年。大概在公元890年以后即唐昭宗在位时“召拜广文博士”。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被损毁的136年之后。仅仅再过即公元9,唐朝灭亡。

由此可见,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末。

我们进一步讨论。按照现有的研究结论,广文馆之所以在盛唐之时才创立,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中央政府采取的“重诗文轻经学”的政策。这种取士倾向,导致唐代国子监的学生入朝为官的几率下降。为提高国子监生徒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力,换言之,也是为了挽救在国子监读书的公卿子弟们的仕途危机,“亦救生徒之离散”,广文馆应运而生。于是,天宝九年“秋七月乙亥置广文馆于国子监以教诸生习进士者”。唐代广文馆的主要存在价值就在于,它为国子监生徒努力登进士第提供一臂之力。从唐玄宗钦点的第一任广文博士即为诗、书、画皆精妙的郑虔,也可以看出广文馆要教学生的是如何作好诗文而不是如何解析经学中的义理。

《唐才子传》:“裴说,天佑三年礼部侍郎薛廷珪下状元及第。”《唐诗纪事》:“(裴)说与(裴)谐,俱有诗名,谐唐天佑三年登第,终于桂岭,假官宰字而已。”《仙溪志》载陈光义唐天佑三年登第(参《莆阳志》)。唐天佑三年即公元9,也是唐代在历史上将终结的倒数第二年。公元906年二月,裴说、裴谐、陈光义等二十五人擢进士第。这说明,唐代科举制度一直被执行至本朝灭亡。那么,在唐代最后的这17年里,与科举制度命运息息相关的唐代广文馆没有理由被废除。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说,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亡。

参考文献:

[1]孙培青.论唐代广文馆的兴废[j].教育评论,1987,(5).

[2]徐晖.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刘加夫,熊礼汇,闵泽平,霍有明.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历史教学论文

(1)在每节课设置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的学生自主时间。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多专注30分钟。新课改下,全国很多学校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进行了很多尝试。如武汉市十二中的教学课堂是这样的:前一节课结束时,老师会把新课内容印成预习学案,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学校有专门时间,供学生自学预习。上课时,老师只讲15分钟,梳理学生集中提出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题思路。其余时间以学生讲解题目、讨论为主。在课堂最后5分钟,老师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实际情况,我认为在每节课设置10~15分钟(最多不超过20分钟)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现阶段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这个自主时间设立出来,不是随意的,它应服务于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有预期目标,它的内容要由课程需求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归纳总结、提问释疑;也可以是练习、讨论;还可以是演讲、辩论和观看视频等。(2)阅读历史人文书籍,撰写历史小论文。作为人文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一种开放自由、潜移默化的细水长流过程,需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若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文科学习和成绩,是不可取的。除了学有余力的学生外,指导学生利用假期阅读历史人文书籍,坚持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好的.引导方法。此外,充分利用学科的独特优势,在重大事件或周年事件上,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2.课堂教学中的措施。

(1)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历史贴近现实。“学习金字塔”是启发式教学和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依据,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学习方式,学习者在24小时内所接受的信息保存情况的百分数,其中仅听老师讲授、被动获得知识能够保存下来的只有5%;而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和立即向他人教授所学内容所保存下来的知识容量则相对更多,达到了50%、75%、90%。让学生参与课堂,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跟上节奏。如可督促学生坚持“五到”法则,即: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着黑板、看着老师,不能埋头听课;要“耳到”,听课当然要用耳朵;要“口到”,就是要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要“手到”,就是指勾勾画画,把老师讲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笔记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只记重点和最有启发的部分,尽量简略,自己能看懂就行)当前面“四到”都具备的时候,自然也就“心到”了。让学生参与课堂,必须相信学生的能力。如在高二文科教学过程中,建议学生在每节课后自己归纳知识要点和体系,定期检查归纳本,效果很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让历史贴近现实,一些复杂的问题可由老师作专题讲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以史为鉴的重要。(2)教学内容要抓中心。教学实践反复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学面面俱到,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疲于奔命,丧失热情。一节课只能有一个中心。原因何在?第一,从人脑的心理特点来看,人的大脑皮层中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兴奋区域,一课一个中心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二,从学生思维特点来看,高中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一课一个中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来看,一课一个中心,学生围绕中心能将纷繁的历史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教学内容要精整合。新课程反对机械地教教材,提倡灵活地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己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合教科书的内容,二是整合教科书以外的内容。整合教科书内容就是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主干,减少枝叶。由于新教材知识重叠部分较多,有些课目甚至要敢于动大手术、作大整合,这虽然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却是历史新课程教学所必须为之的。(4)教学内容要深探究。探究学习需要依靠问题,但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探究。短短一节课内学生不可能凡事探究,如历史概念、历史名词、历史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课堂上依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教学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应围绕本课的中心,在教学重难点上展开,一般一课有一个深度探究的问题就够了,多了反而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重难点掌握。(5)教学活动要重实效。这里所说的教学活动是指为常规知识传授服务的学生活动形式。这种活动的形式有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又有自由辩论、虚拟情境、角色扮演等等。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也乐于参加。一般来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一节课设计一个这类的学生活动,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类活动若设计多了,课堂反而显得华而不实,冲淡了主题。

历史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文化受其影响,也呈现出了多样性的发展,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多少沉淀于历史中的中国文化瑰宝却被人所淡忘,遗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就拿现在学生们的书写来说吧,书法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蕴含了中国人对美的定义和对它满腔的热爱。可是,你会发现,现在书写较好的孩子绝对已经是稀缺人物,很多孩子的书写连最基本的工整都谈不上。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起到重大作用的书法,其继承者正在逐步减少,字体俊美乃至书写工整成为了少数人引以为傲的.一项“特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对当代的中国人来说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它的博大精深却成了很多人不去接触它的理由。比如,在学校,对于唐诗宋词或者文言文一类的古典文学,大多数学生都只是象征性的读一读,若是能背下来,那便是极好的了,不能背或是不想背,那也只是因为它太“博大精深”了,这么“有内涵”的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好的。因此,他们从来不会认真去品味这些古典文学中所蕴含的文化精华,这中国文化的精髓,现在却无人听它诉说个中欢喜与凄凉。也许,长此以往,我们与古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就将隔断了吧!

古人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中国文化就如同花一般,莫要等到它消亡之时,方才醒悟,只怕真到那个时候,就悔之晚矣。

因此,让我们整装待发,去重新拾起那些沉淀于历史中的中国文化吧!让我们重新找回我们民族精神的根!

历史教学论文

第一步是确定历史教学题目。我们调查的课题是《渭南地区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研究》。首先这一题目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陕西是历史文化大省,渭南自古是关中东大门,历史遗产极其丰富,有充足的素材可供调查。其次我校学生分布于渭南各个市县,让他们调查当地的文物遗存,能激发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培养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热爱。最后是具备实用价值。如历史遗存的保护开发现状,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对保护、开发当地历史文化遗产有重大现实意义。第二步是将学生分组。将同一地的学生分为一组,每组一个小题目,设组长一人,负责本组工作安排,如联系组员假日调查,汇总调查材料,组织分析讨论,总结讨论结果等。分好组后,各小组讨论决定本小组具体调查研究的对象。第三步是教师示范。到附近某处历史遗址进行现场示范。先讲解相关史实,再查看周边环境,或测量,或拍照,或咨询相关管理部门,或周边居民,对其保护开发现状做深入了解。最后分析讨论,发现长处或不足,形成书面材料。这样就使学生对具体调查研究过程有了初步了解。第四步是学生分组活动。先查找文献,初步了解调查对象。再实地调查,汇总材料,写出初步研究成果。这能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笔去讨论、写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使每个组员积极参与,保证调查研究过程的有效性。第五步是成果展示。利用课堂,每小组派代表将本组调查结果、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的解决办法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取长补短,完善本组研究。教师适时引导、点评,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经过展示,每组成果进一步完善,形成最终研究结论。

二、实践结果。

这次历史教学调查由于选题恰当,分组合理,示范充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历史教学首先加深了学生对本地历史文化的了解。有小组调查了白水县的仓颉庙,调查前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古庙历史悠久,但里面纪念的是谁,为何纪念都不甚了解。这次调查使他们对这座古庙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其次使他们发现某些历史遗迹保护中的问题。如有小组调查了某乡镇的唐朝慧照寺宝塔。经过实地调查他们发现,由于当地农民的开垦和年久失修,塔基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最后,对历史遗迹的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例如,韩城小组调查的是司马迁祠。这个遗迹保存很好,旅游价值高,但游客不多。他们对此提出自己的设想:将司马迁祠与当地其他自然、人文景点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将自然风光游与历史文化游相结合,充分展示当地迷人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次扩大宣传,使更多人了解司马迁的丰功伟绩。这些方案有借鉴,更有独创。在对方案教学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社会实践调查课收获很大,但毕竟起步不久,还在摸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待日后不断完善。

历史教学论文

(1)笔者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也注意到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出现学案“问题化”、“知识化”、“大众化”等问题,把学案设计成一本“练习册”,或简单地把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只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思考题设计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做效果会大打折扣。

(2)课堂操作不当。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差比较大,预习的程度也不一样,导致课堂上具体的环节很难把握,从而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3)学习小组效果不明显。在有的班级,学生的探讨和交流是很少的。以前没有上课交流的机会,现在给了这个机会,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用。还有一些学生在思想深处就打上了偏科的烙印,从而对于小科采取放弃或者不重视的.态度。同时,小组评价机制仅仅适合本学科,不少学生对此根本不在乎,导致小组评价如同虚设,这些都会影响到学习小组的课堂讨论效果。

(4)课堂驾驭能力不够。有时候,我们的课堂是不放就死,一放就活,一活就乱。小组的讨论很难展开,又很难收住。有的放不开,导致课堂沉闷,根本就不像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有些课堂过于活跃,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

二、思考与对策。

(1)学案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完成学案就可以了,教师要善于创设历史情境,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把学生关注的问题引入课堂,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新知识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很好奇,做他们感觉是有意义的事情,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2)在使用学案前做好每个板块问题的优化和课堂时间的预设等,设计出更符合自己授课风格的学案教学。可以找个别同学看看,做一做,根据其反映做调整,使学案更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情。

(3)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导者,采取学生感兴趣的鼓励措施,比如小组长轮流坐庄,小组竞赛,评选最佳主持人或表现奖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结语。

笔者认为要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要大胆尝试探索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而学案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它会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达到学习目的,从而使历史课成为学生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程。

论文范文历史

至诚仁慈伦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善于治军,同时在他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也非常注重伦理道德,把“至诚”“仁慈”作为道德原则,提倡团结统一,赞美勇敢,斌于妇女很大的权力与自由。同时按照“君怀巨忠,父慈子考”的封建图式及其观念,建立“天下太平”的统治,其丰富的伦理思想对后世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成吉思汗作为一位空前的草原霸主,他以政治家独有的视野与魅力,在军事征战与巩固王位的斗争中,把自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才干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创造了一位草原霸主的辉煌命运。他改写了草原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依靠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利用蒙古骑兵优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业绩,不仅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他在外交、军事、政治、伦理方面等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东西,也无不包含着朴素的哲学思想。探讨成吉思汗的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与教育意义。

一、成吉思汗伦理思想概要。

(一)在政治上成吉思汗把“至诚”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和根本的政治原则。他不但要求自己的臣民对他自己绝对的忠诚,并且也不允许他的敌手的臣民欺压他们的领主。他经常讲,对自己的主人不忠的人是不能信任的,甚至还说应该让他们断子绝孙!他曾不止一次杀过这样的人。比如一次战斗中有个叫桑昆的人跟成吉思汗打仗,被打败后逃跑途中被他的马夫遗弃于荒原,马夫前来投降时,成吉思汗认为他是乘人之危弃而不顾的不道德的小人,是无情无义之徒。还有个叫扎木合的部落首领虽然与成吉思汗是兄弟,但扎木合多次在蒙古部落内部和蒙古部落与其他部落首领之间挑拨离间。当他的阴谋被暴露,战争中遭到失败,对他不利的时候,他表面上承认错误说好话,保证不会再犯,并请求宽恕,而成吉思汗一方面述说他过去的安答之情,另一方面又揭露其两面派的行为,指出他的不忠诚,以事实教育别人。

成吉思汗以“至诚”作为最高道德原则,是他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决定的。只要分析一下“至诚”应天的思想就可以一目了然。当时的蒙古,不但是处在金、宋等强国包围下的弱小民族,并且本民族也是极不统一,互相倾轧的被压迫民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蒙古族当中,一方面滋长着依强凌弱随风倒的“风派”思想,另一方面在尝够了“风派”之苦的人们当中又滋长着鄙视“随风倒”,而崇尚忠诚的道德思想。这个忠诚在民族、斗争残酷的环境下,最高标准则是忠诚于人民翻身事业。成吉思汗这种重义守信、知恩图报的品德,在蒙古民族中很有代表性。在战争年代,重义守信更显重要。特别是在联合作战时,信守誓约就成了战争胜败的关键。

成吉思汗作为这种被压迫民族的统治阶级的代表,尤其是在以“至诚”争得了部众的拥护,从而也较为顺利地打败那些昏庸的人物轧木合之后,把“民意”看成“天意”,“应天命唯以至诚”的思想观念便牢固地树立起来了。由此可知,成吉思汗的逻辑是:“应天命唯以至诚”。我即“至诚”必承“天命”。我即已承天命,则以“至诚”,顺我者昌,不以“至诚”顺我者必亡。这些观点虽然带有个人很强的英雄观,但是他以“至诚”争得部众的拥护无疑在当时的形势下是极为正确的。

(二)在队伍内部,成吉思汗提倡团结统一,赞美勇敢、忠诚、仁慈,强调个人修养,同时告诫部下要戒骄戒躁。有次部将哲别把白嘴马一千匹送给他时,成吉思汗说:王汗塔阳汗与金国皇帝的失败,都是因为骄傲所致,你可不要忘掉呀。他还经常教导自己的臣民,对敌斗争要像猛虎扑食,而在部落内部则应像温顺的花牛犊。所以成吉思汗的臣民们对外则向敌人拼命进攻,在部落内部则团结和气。这是成吉思汗辩证法思想在道德上的表现。成吉思汗还非常爱护部下,他成了大汗以后,他把战友之情法规化了,在他的法典中规定由九名战士和一名班长组成一个生死与共的团体,他们之中如果有抛弃战友者,会毫不容情的处以死刑。有一次当他在和王汗的战争中处于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他排除众议不撤退,一直等到最后一个战士归队,才下令撤退。他也常常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当国君,不是依靠他的强壮而是靠伟大的上天的仁爱,他之所以能当合罕,不是靠他的勇敢,而是靠伟大上天的仁爱。由于上天的仁慈,他才能够歼灭了外敌。同时他要求人们要绝对地忠顺其主。强调个人修养,要求人们善于自制,做事有度,慎于言行。成吉思汗本人是这方面的榜样,他本人被人评价是个英勇果断,有度量,善于容众,敬天地重信义的人。

(三)在家庭建设方面,成吉思汗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建设者,成吉思汗赋于妇女很大的权力与自由,这在当时亚洲任何地方都没有。妇女们可以自由地监视家产,有权随意出售和交换。他既要妻子相信自己的男人,也要求男人相信妻子,要求妻子努力提高丈夫威望,丈夫有威望,被认为是好妻子的象征。

成吉思汗按照“君怀臣忠,父慈子孝”的封建图式及其观念,建立“天下太平”的统治秩序。他宜称:“人假如有点孝顺之心,天必知晓”,认为天有思想、有意志,并试图把敬天作为他整个伦理思想的基础。他强调指出:“凡一个民族,子不遵从父敬,弟不聆听兄言,夫不信妻贞,妻不顺夫意,公公不赞许儿媳,儿媳不尊敬公公。那么这个民族的伦理纲常就会乱套,从而必定要灭亡。因此,他“严切告诚”臣民们:凡子不敬父敬,弟不率兄教,夫疑其妻,妻件其夫,男虐待其已聘之女,女慢视其已字之男,长者不约束,富贵之家不急公而吝财,若是之人,必致流为匪类,变为叛贼,家则丧,国则亡。这些话在很大程度上是站在道德的角度,强调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的重要性,因为若不能协调并处理好这些关系,就会导致家丧、国亡。他坚信“能治家者即能治国”。

另外他十分重视家庭和睦,特别认为与他人妻子通奸等行为是最不道德之恶行,对这样的人他制裁很严厉。成吉思汗大扎撒》规定:“通奸者,不论有无妻室,都应处死刑。”同时规定如果男方结婚后负义出逃,须向女家偿付一定数量的牲畜。如果女方悔约改嫁,则罚以牲畜和其他财富,并将聘礼如数退还。这些都反映了成吉思汗重视家庭和睦,保护妇女贞操等家庭伦理观。

(四)在人生道路上,成吉思汗还常常教导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决不能畏缩不前,要敢于排除千难万险。成吉思汗始终坚信,依靠天力和自己的力量,能够改变现实。同时成吉思汗指出,人虽长得聪明,不学没有智慧,强调人的道德和智慧要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得来,否则,即使夭资再聪明,也会一无所有。在幸福观的向题上,成吉思汗希望巩固其国家疆土,维护其统治秩序和利益,以保持“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的政治道德要求。实际上这种幸福观,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五)在道德标准上,他把“仁慈“作为最高统治者必须具备的政治美德。成吉思汗晚年为谁继承大汗曾大伤脑筋。他认为长子粗劣,不宜继承王位;次子性烈如火、鲁莽,由他继位也不合适;四子幼弱,唯有三子被大家公认为是具有最高统治者必须具备的“仁慈”,因而成吉思汗让他继承汗位。

在成吉思汗的言谈中,还有“上天阻止我吧”,“上天的仁慈”,“长生天知道”,“不符天意”等说法。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哲学及伦理、政治、宗教、法律的思想基础,也是他具有仁慈的一面。

成吉思汗的“天力论”是以“至诚”为基础的,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客观唯心主义。纵观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他通过自己的审慎筹划和果敢行动,再加上深沉的理性思考,以小胜多,战胜了那些强国和部落,建立了新型的国家。在伦理道德方面,他讲“至诚”与“仁慈”等作为道德原则教育臣民,他本人也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从这方面来看成吉思汗不愧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二、成吉思汗伦理思想对现代杜会的启示。

在现在这个社会人际关系淡漠,见死不救、见义不为的事屡见不鲜;为了金钱、地位置亲情、友情、良心于不顾的不道德现象比比皆是。人们为此强烈地呼唤仁爱思想的回归,社会迫切需要提倡和奖励热心公益、扶危济困、多向他人奉献爱心的人道行为。再如一些企业做假账、提供虚假信息已成为一个公开的“游戏规则”,但作假的企业极少受到惩处,反而还会从不诚信、做假帐中得到实际的利益和好处。一些擅长做假帐、精于做假帐的人,在企业里则被当作“人才”争相聘请。再如,一些地方官员虚报统计数据,扩大政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热心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往往会受到重用,致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一再发生。由于制度方面的缺失,为失信者和弄虚作假行为提供了机会,创造了环境。另外家庭伦理方面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成吉思汗伦理思想分析启示我们,应该在现代社会对公民进行三大公德教育,即加大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另外还得建立诚信道德教育体系,加大对失信者的惩罚和制裁。只有这样社会风气才能好转,人们活着才有安全感。

历史论文范文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二选择。

高中历史教师获取史料的途径或许相对偏少,但是我们应该给予史料充分的重视,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真正上好历史课。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印证历史,还原历史,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理念和意识。

历史已经过去,人们必须通过史料才能再现历史。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可见史料是从事历史教学的基础。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些内容和直接的历史结论,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形象生动,也不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用合适精彩的史料,将史料和课本中历史结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与历史进行对话,使学生能更真实地了解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凭借史料的总结整理,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理念,增强其历史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历史课充满情趣与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和最好的老师。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讲授,忽视过程和能力培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造成历史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的困境。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将图片、文字、视频等不同史料展示给学生。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一些生动的、有内涵的史料的呈现,会给他们以内心的触动,给他们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丰富多样的史料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有了血肉,极大地增强了历史课的立体感。同时,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使历史课堂有了深度,有了厚重感。这样的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世界着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习能力培养。高中学生都是以参加高考并且考取高分为主要目标的,如果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不忽视其应试能力,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将史料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引入对某个事件原因、评价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另一方面,通过理解、分析史料及运用史料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阅读史料是利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史料都以文言文形式呈现,所以理解和研究的的前提是理解史料内涵。而最重要的是理解与分析史料。这是我们史料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需要启发学生以所学的基础知识为平台,充分利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信息,慢慢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真正实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最难的是全面分析史料。这是利用史料教学的最后阶段,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深层次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历史思维。比如,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时,教师可同时展示两段对其不同评价的材料,学生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的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可以形成对太平天国的全面评价,既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中的功绩,又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社会发展层面的局限性。这就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待,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传统的历史学习重点在于对历史知识和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而缺乏深层次的质疑。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核心是转换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要想实现这种转变,史料教学无疑是必然选择。新课程改革后,史料教学带给学生多样性课程资源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并且学会质疑。

史料教学改变了教师过去单纯备知识点、讲知识点的领导局面,要求教师将备课的重心放在史料的收集、整合及开发利用上,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引导、训练学生分析史料上。这改变了传统教师角色,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整个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作用变为“导”,而不是“教”,学生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总之,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当然,史料的运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尤其应处理好史料与课堂时间和效果的关系,避免多多益善,使课堂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改革新趋势下,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史料教学,是一线高中教师长期的研究课题。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理想境界。

[1]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2]尚伦岳。新课程改革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1.

历史

一、无文字社会的历史书写。

不过,马林诺斯基仍然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均质、结构不变的社会,个人的生命史也就是群体的发展史,对个人生命史的把握也就足以理解一个群体的大致历史。在《伊隆戈人的猎头》这本书中,罗萨尔多宣称要对伊隆戈人的社会与历史进行研究。伊隆戈社会没有文字,同样是一个人口很少的边缘性群体,罗萨尔多会如何走出前辈学者的困境,书写伊隆戈人的历史?1565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殖民统治,直到1898年菲律宾因美西战争易手,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至少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伊隆戈人的生活就和外界环境联系在了一起,西班牙人、美国人、日本人轮番登场,伊隆戈人的生活世界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萨尔多引入了代际分析的研究方法书写伊隆戈人的历史。伊隆戈社会并没有文字记录其历史,也就缺乏社会制度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即使有也是他者带有偏见的记录。故罗萨尔多认为以往人类学中的历史研究多半出自臆测,形成所谓“伪历史的推测”。

罗萨尔多认为:“马林诺斯基的传记方法强调个人能力、个体能动性,克服了人类学田野工作时间较短的问题;从而展现个人生命周期与其他社会机制的互动,并且增加了社会系统研究的时间长度和维度。不过马林诺斯基的生命史研究方法还算不上民族志写作的终极指南,要将历史过程进一步加入民族志当中……将使用包括生命周期、年龄与性别角色、代际交往,以及家庭周期在内的一系列核心概念,作为个人史研究中社会结构方面的参数。”[1]103通过代际分析能把对整个时代的撰述变为一系列个人传记的集合,并将其与这些个人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背景结合起来分析。罗萨尔多在书中写道:首先,这群人通过某一历史运动,获得了集体认同;其次,他们作为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群体,在社会中长期存在。这群一同成长的人们,随后也一同慢慢变老。通过代际分析,使我们可以了解群体繁衍、延续、变动以及完全改变社会结构的各种发展过程。借助这一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上一代人正逐渐离开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而下一代人正逐渐上升取代他们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注意到产生世代延续,以及每代人独特特征的社会机制。[1]104—106代际分析把当地文化认可的生命周期过程、个体生活的生命史、历史事件对某一历史时段的巨大影响,以及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更替过程,整合在一个复杂的叙事框架当中。

样本量的大小及其样本的`代表性仍然是个问题,个体—群体—整体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还表现在如何通过“量”的累积提高“质”的方面。以研究一个群体的历史来洞察整体的历史的逻辑基础在于“用代表性样本方法来代替全面调查”。[10]对“代表性样本”的选取过程永远只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客位分类,也就无法做到所谓的“洞察”整体的历史。当民族志文本形成之后,读者所看到的仅是作者对“代表性样本”的表述,没有进入样本的其他个体因研究者的“文字暴力”被排挤出对整体的历史呈现过程当中,他们从此销声匿迹。[11]在全书中,读者看不到罗萨尔多任何关于伊隆戈妇女生命史的完整记录。即使出现对妇女的描述,也只是穿插在对男人的描述之中,成为一种注脚。已经形成的民族志文本中缺失了妇女的声音,仅此一点就能成为女性主义人类学者攻击的口实。

二、田野工作时间的“长”与“短”。

罗萨尔多认为,人类学者常常错误地假设他们研究对象的文化是永恒、静止的,这种错误假设的根源在于短时期的田野工作。人类学者过分局限于自己在短暂田野中所获的观察,对他们来说,见到的就可以相信。[1]埃德蒙·利奇也认为:“这种爱好‘均衡’诠释的偏见,源于人类学家所获资料的性质和从事田野工作的条件。”[3]20经过30个月的共时民族志田野工作之后,罗萨尔多摒弃了依靠一段事件的观察构建复杂社会发现模型的做法,而是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揭示更为久远的历史、探寻社会过程发展的轨迹。基于此,罗萨尔多认为:“实际田野工作的短暂对民族志研究造成限制这一点并不属实,只是一种幻觉;或者说,这种局限的确存在于某种类型的民族志调查之中。”[1]通过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就可以克服田野工作短暂的不足。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田野工作,并非与人类学同时诞生,而是在人类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才成为一种不可缺失的研究方法,并逐渐被其他学科所借用,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的发展史中,直到19世纪末,大多数人类学家的研究都是出自于“安乐椅”上的玄想,所采用研究资料依靠探险家、传教士、旅行者或是殖民者的记录。20世纪以来,人类学家对“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所作所为加以批判,认为人类学家依靠二手甚至转手多次的文献与文字所作的研究不过是对历史的臆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走进研究对象的现实生活中,在与研究对象的接触中目睹其生活方式、聆听其故事。在田野工作成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马林诺斯基无疑起了关键的作用。马林诺斯基的田野工作使人们理解了田野工作之于人类学者的重要意义。像马林诺斯基这样卓越的田野工作者,他所做田野工作的时间累计约两年半长,超过了他之前所有的人类学家。[12]马林诺斯基的田野工作时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调查的时间少于一年,就不可能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

初中历史论文

1.分析学生心理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提出的一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其实,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激发的求知欲,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引导作用。历史教学涉及面广,“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正是对历史学的一种最好概括。虽然初中历史教学不必进行太深入的延伸,但在施教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突发奇想,进行由此及彼的关联性思考。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予科学的解答,学生的心理诉求便能得到满足,创新热情便能被激发出来。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新过程中的“得”与“失”

创新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学生应正确看待创新过程中的“得”与“失”。实践证明,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达,创新的难度也与日俱增,要承受的代价也越来越大。面对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教学者应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何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在此过程中,教学者可结合历史长河里各种励志故事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还能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

二、关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关于“发散性思维”概念的研究,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观念,即激励人们寻找多种方法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思维发散的过程中,学生分析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无疑将获得质的提升。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单一性”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根据所谓的“唯一标准”进行学习,限制了个人思考的空间,不能从多角度获得对事物的感知与体悟,这也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例如在分析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事件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多种联想:联想一,“楚汉之争”是以刘邦为代表的农民集团与以项羽为代表的贵族集团之间的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争,刘邦集团的胜利实质是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制度战胜落后的分封制和奴隶制度的`表现;联想二,纵向来看,刘邦汉家王朝的建立为今后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和社会发展轨迹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诸如此类的发散性联想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也应积极指出学生思考中的不足。

三、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1.鼓励学生表达不同意见,提出个性化见解。

“质疑精神”历来都是每个取得辉煌业绩的人所必备的优秀品质,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品质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学习重在交流讨论,其中很多问题尚无定论,一定的交流讨论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例如在讲述三国历史时,有些学生指出蜀国快速灭亡的原因时,强调了地域位置的防御作用。首先,他们肯定了蜀国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然而在研究蜀、吴存在时间长短时提出如果蜀国也拥有和吴国一样的长江天堑,或许还能再存活几十年。此类学生从地域的角度阐述蜀国灭亡原因,虽然有失偏颇,但不失为一个充满个性化的见解。

2.鼓励学生创新求变鼓励学生创新求变,教师应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着手。

在思想方面,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使其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创新的真正内涵。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不要盲从一切,要通过独立的思考形成自我认识。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行为方面,教师可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开设更多的历史实践课,成立“历史小讲堂”、“历史讨论组”,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历史小讲师”,让他们走上讲台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历史观点。初中历史教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中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创新思维,才能更加高效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综上所述,探究初中历史的创新型教学法就是要突出创新的作用,既包括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历史

一块块铜版上,清晰地浇铸着位大屠杀幸存者的脚印,或深或浅,或大或小,它们忠实地记录着历史上令人揪心的一刻,让我们沉重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双脚印中,有朝夕相处的夫妻,有情同手足的兄弟,有拖着一条残腿的孤寡老人,也有赫赫有名的大律师大法官。每一双脚印中间都刻下了他们的名字和年龄,每一双脚印逼真而精细,看锝见每条细微的纹路……哦,这是历史证人的脚印啊!

路的两边,醒目地竖立着两座铜像:一座是9岁时被鬼子的子弹打穿左肩的倪翠萍奶奶,瞧她袒露的肩头上,罪恶的弹痕深深地抠进了骨肉;另一座是0岁时被子弹打穿右腿的彭玉珍奶奶,她正拄着拐杖向人们痛诉鬼子的灭绝人性的暴行!

是的,双脚印记录了个血泪斑斑的悲情故事,浓缩了30万遇难同胞的弥天苦难啊!这些历史证人的脚印告诉我,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轻轻地,走在这永不磨灭的青铜道路上,我年少的灵魂在经受历史风雨的庄严洗礼……。

然而,我悲痛地知道,这一切不可能再现了!当年的血雨腥风早已化着今天无声的誓言,而这些记载历史的青铜脚印,将永远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将把杀人的侩子手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将铭记住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最残暴的一页!

轻轻地,我随着潮水般汹涌的人流,迈步在每一双铜版脚印上,一步一个脚印……。

相关范文推荐
  • 11-26 后爱岗敬业演讲稿(通用20篇)
    爱岗敬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它能够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岗敬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记得小时候,父亲问我:“你长大了
  • 11-26 临床住院医师工作总结(通用19篇)
    总结不仅是为了看到每个月的成果,更是为了发现每个月的不足和改进空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灵感。
  • 11-26 爸爸的快乐(专业22篇)
    作文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它不仅考验我们的逻辑思维,还要求我们有丰富的文字表达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些优秀作文范文,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和经验。父亲节即将来临,
  • 11-26 黄山快乐之旅(优质17篇)
    作文是对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一次综合考验,我们应当努力写好作文。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暑期的第二次旅行
  • 11-26 捉蟋蟀读后感(实用19篇)
    读后感是读者对于书籍中情感和情节的回味,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书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接下来是一些著名作家的读后感,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
  • 11-26 汽车销售的学习心得(实用22篇)
    学习心得的撰写要求详细、准确地描述学习过程和收获,避免流于表面和泛泛而谈。接下来是一些学习心得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20xx年,我进入
  • 11-26 大数据论文大全(24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的参照物,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呈现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借鉴。摘要:大数据和智
  • 11-26 创新创业教育的个人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的思考和感悟的结晶,体现了个体对经历和困惑的理解和思考。这里有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写作的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
  • 11-26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实用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优化自己的行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在
  • 11-26 小学英语读书心得(汇总18篇)
    阅读是一种积累知识和启迪思想的过程,通过写读书心得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几篇优秀的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