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分数的意义教案大全(21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大全(21篇)

时间:2023-11-24 08:37:11 作者:GZ才子分数的意义教案大全(21篇)

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一些实用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可以作为您编制教学计划的参考。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习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平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 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 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为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1.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分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1.同学们,数学课当然离不开数,看这个数认识吗?(幻灯片出示1)

2.这可是大名鼎鼎的1,它能表示生活中的许多事物。

3.瞧!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个正方形,一把尺子…

4.你会用1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吗?

5.学生一一列举。

6.能说完吗?是呀,说也说不完!的确1是万能的,不过听大家刚才说的,一个,一个,好像小朋友们也能说得出来,谁能说点高级点的1,像我们五年级的`水平。

7.学生一一列举,适时点评,他说得与刚才同学说得有什么不同?

8.是呀!刚才大家说的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他说得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1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9.谁还能接着说,能说完吗?同样也说不完。

:同学们,看来自然数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由许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其实这个1在我们数学上还有一个更加专业的名字:单位“1”。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自然数1入手,体会数字1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应用,通过用数字1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字1的应用范围,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从而揭示这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单位“1”,每一种新事物、新名称的学习我们都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中自然地引出单位“1”,水到渠成。

分数的意义教案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3.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

3.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正方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

1.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饼的个数怎样来表示?它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3.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出示课件

说说每个图下面的分数是:

(1)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表示这样的几份?

2、小组共同合作交流

1.出示4个苹果,6只熊猫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结合小组汇报出示课件,展示结果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4个苹果、6只熊猫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3、(1)概括意义。

学生试说,教师板书。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4、巩固练习

课本62页做一做,填在书上,学生汇报

5.学习分数单位。

(1)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它们都有计数单位,分数有没有计数单位呢?”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分数单位的定义,并能举出例子。

(2)说一说课本62页做一做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分数单位与哪个数有关?

让学生观察分数单位,从中发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四、总结

1、想一想,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一份)

一些物体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科书第3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1.使同学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同学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笼统、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引导同学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动脑考虑,自主探索,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启迪同学考虑。

教学光盘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局部。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同学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发明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假如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 教学“试一试”

同学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和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同学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各图中的涂色局部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是怎样想的。

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先让同学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

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3.做练习六的第3题

照样子说说题中每个分数的意义。

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4. 做练习六的第4题

先让同学看图指一指直线上从几到几的这一段可以表示单位“1”。再让同学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各分数。然后让同学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5. 做练习六的第5题

同学独立完成后,说说所填写的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分数都是把12枝铅笔看作单位“1”平均分后得到的;第一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第二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

教学反思:分数意义的归纳鼓励同学用自身的语言说出,切实做到了淡化概念,注重实质。使同学建构的过程得以凸显,内化的知识得到外显。特别是“若干”一词,扣得很有价值,让同学做到了真正理解,使同学在新情景中实现迁移,举一反三。

早在三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本课主要让同学弄清“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

2、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同学的练习中,“‘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的分数意义”一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个别同学仍有一定困难。

分数的意义教案

1、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知识要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引探教学法教具

通案个案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百分数展示给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纶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数真不少,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让学生交流已经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会读百分数、会写百分数……

2、教师示范“%”和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3、让学生写出几个喜欢的百分数,并读出来。

4、小组交流认识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百分数呢?生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师解释: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项是一种固定的数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讨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5、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联系是:都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即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区别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数,表示数时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6、练习:下面的这些分数哪个能写成百分数。

(1)六一班的同学中男同学的人数占48/100。

(2)一个苹果重27/100千克。

(3)一堆煤重87/100吨,运走它的32/100

三、巩固应用熟练掌握

(1)完成p78“做一做”(2)在规定时间内写出10个满意的百分数,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实际写的个数是规定的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

五、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2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3、一杯牛奶重25%千克。( )

4、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 )

(二)选做题

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2% 15% 120% 100% 0、0001%

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

2、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会达到( )

3、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

《分数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6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六相关习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三年级下册,学生有学习了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堂课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例1中首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然后分两个层次:1、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的,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2、再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完整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

2、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理解、抽象出单位“1”。

课件。

一、导入: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后班内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渐展示板书。

提问:第四个图与前三个图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幅图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出示2/3。

提问:把()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猜测:可能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追问:在这几个图里,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提问: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2)操作:铅笔、硬币、钟面、桃子图案。

提问:你能用手中的物品表示2/3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合作用提供的物品表示并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概括单位“1”后,通过操作丰富单位“1”的表象,理解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数量都不同。

《分数的意义》教案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

3、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

以上复习题可以指名回答。

教师出示5个半块月饼的教具,提问: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怎样列式?得多少?

(2)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教师出示两块半月饼,将它们平均分成5个半块月饼。要求学生按照教具的演示过程列式、计算。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多少人?

教师让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教具演示,再列式计算。

教师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3道题中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再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算式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已知两个因数:和5,求出它们的积为;用乘法计算。)。

(2)第二个算式呢?(已知积是和一个因数是5,求出另一个因数是,用除法计算。)。

(3)第三个算式跟上面哪一个算式是类似的?(跟第二个算式是类似的,也是已知积是和一个因数是,求出另一个因数是5,用除法计算)。

教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跟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不一样?(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做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出示例1:把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教师:根据题意需要用什么运算来求出得数?并列出算式。(应该用分数除法来做,算式是2。)。

教师:这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米是几个米?应该怎样计算?试试看。(表示把米平均分成2段。米是6个米,实际上是把6个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教师板书)。)。

教师: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教师:把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算法来算?(把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米?可以看作是求米的是多少米?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把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计算。(让学生自己计算,指名两个学生板演。)。

做完后,让学生讨论,就这道题来说,哪种方法可行?哪种方法不可行?为什么?

《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科书第1~3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1~4题。

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2、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黑板。

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1)学生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1)出示麻辣烫火锅配料成分,根据百分数信息分析麻辣原因。

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

教师:知道火锅为什么这么麻?这么辣吗?

分母100表示什么?45呢?

45%是什么数与什么数比较的结果?

(3)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的意义又该怎样理解?

小结:如果把火锅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份,辣椒占了其中的45份,花椒占了38份,其他成分仅仅占了17份,难怪它又麻又辣!

2、结合身边的实例分析,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出示某市学生近视率的信息。

(3)情感目标教育渗透。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刚才我们了解了每一个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那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1、招聘“学校新闻小记者”的活动。

教师:寻找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

(1)在某市学校附近的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是30%。

(2)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

(3)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

2、汇报自己手中收集的百分数。

(1)百分数该怎么写呢?(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教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时要注意什么?

(2)书写比赛。(让学生在20秒的时间内写百分数,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如果老师要求完成的任务是写10个,能用一个百分数表示自己完成的情况吗?

教师:如果写11个,能用百分数表示吗?

4、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1)百分数跟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小组交流)。

(2)判断。下面哪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510080100kg。

小结: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果分数表示具体的数量时,它的后面就可以写单位;如果表示倍数关系时,它的后面就不写单位。

6、百分数联想风暴。

观察格子图,你能快速地联想到哪些百分数?(涂50个黑色格子,6个红色格子,44个白色格子)。

教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百分数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吗?

分数的意义教案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3)什么是单位“1”?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者()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的意义。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认知、实践操作能力。

b、在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说出分数的意义。

c、知道每个分数中的分数单位。

d、在实际生活中学会用分数表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

2.认识单位“1”,知道分数单位,使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物体,一些物体,计量单位等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

3.知道分数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会用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会应用分数解决问题。

1.导入。

2.提问。

1.出示例1: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结合生活实际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或画一画)。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概括分数的意义。

3、找个别学生说,后师总,齐读。

4、出示1/8、2/3、3/4、7/10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单位1,说一说议一议。

5、师总。

6、看图结合实际,说说哪些可以看做单位1。

7、学习分数单位,过程(略)。

8、学生举例说明:a、分数的意义,b、单位1,c、分数单位。讨论交流。

1、出示图(小黑板)学生看图完成练习。

2、拓展。

3、复习分数单位。

4、练习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5、举例生活实际说说分数。

a、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b、师总。

p63页1、2、4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对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单位“1”这个概念的理解上进行了微调,将原先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这项内容调整为比较符合认知习惯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常用单位‘1’表示”。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

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材第60页的内容。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米尺,挂图,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

学生通过回忆说出已学过的分数知识。

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2)以为例,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分数?(用图、线段或正方形来表示分数。)请你用线段图表示。

把正方形纸平均分后,画出阴影,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1、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老师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西红柿的个数怎样表示?(1÷2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

3、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最初,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4、资料介绍。

请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同学们相互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材第69页例1、例2,以及70页“做一做”。

1.我能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2.我能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掌握假分数与整数的互化。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思考:(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哪些假分数不能化成整数?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真分数____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或分子和分数________,假分数____1。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

(1)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真分数:( );

假分数:( )。

(2)完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做在书上)

《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科书第45,46页内容。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当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绳子等。

教具:课件,磁扣。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四分之一。

学生思考回答、

2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于以前学过的知识记得还挺清楚,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请和老师一起半数课题。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1、操作探究。

老师:请拿出你们准备的学具,认真阅读屏幕上的活动要求,开始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2、反馈交流。

老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四分之一的?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你们刚刚完成的.这些作品,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在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相同点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不同点是分得东西的总体和东西的数量不同。

老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都平均分了什么?对了,我们平均分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板书)我们在平均分时,把这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都看做了一个整体(板书)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这个整体我们也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

老师:以前我们认识分数时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怎样更新分数的定义呢?学生自己归纳,并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做单位一?

4、再次研究四分之一,四分之三。

老师;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图,可以用来表示四分之一,课件出示。

现在大家能看到的正是这幅图的四分之一,你能猜到这幅图的整体是什么样子吗?

5、研究几分之几。

老师:看来你们都理解了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的含义了,接下来就请你们任意写一个人数,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分数?(用分数的意义说)。

老师:同学们都说的很不错,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本46页完成做一做。

课件出示统一订正并出示分数单位的含义。

出示几个分数,让学生或说他的分数单位。

四、练习。

1、48页6,7题。

2、课件拓展练习。

六、总结。

分数的意义教案

1、使学生初步认识掌握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能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组织学生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使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点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热情,同时有效的避免了教材中的不平等抽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出示:

糖水重量。

第一杯80。

第二杯75。

第三杯100。

谈话:根据唐老鸭提供的数据,我们大家能帮助它解决问题吗?(不能)。

那还应该知道什么呢?(糖的重量)。

(2)接着出示投影:

糖水重量糖的重量。

第一杯8020。

第二杯7515。

第三杯10021。

算一算、比一比:

(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统一一种你们小组的解决方案。生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汇报:

1、算出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进行比较了。第一杯:20÷80=1/4。

第二杯:15÷75=1/5。

第三杯:21÷100=21/100。

集体:通分。

根据汇报板书:

第一杯:20÷80=1/4=25/100。

第二杯:15÷75=1/5=20/100。

第三杯:21÷100=21/100。

大家帮助唐老鸭解决了难题,它的好朋友们终于喝上了糖水。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唐老鸭开门一看是小猫,看着气喘嘘嘘的小猫想是一路跑来的。唐老鸭赶紧为小猫冲了一大杯糖水。

同时投影出示:

糖水重量糖的重量。

第一杯8020。

第二杯7515。

第三杯10021。

第四杯20045。

小猫边喝边说,我的这杯糖水可真甜啊。一旁的米老鼠不服气的说,我的糖水才甜呢。两人争执了起来,唐老鸭又犯难了,同学们你们来帮着平息一下这场风波吧。

第四杯:45÷200=9/40师:能比较吗?那咱们是不是所有的数再重新通分呢?(不必要,45÷200=45/200,也就是22、5/100。)。

可是22、5/100好象不太符合分数的写法,用彩色粉笔来板书吧。(板书:22、5%)。

1、要想知道哪杯糖水更甜,只要算出每一杯糖水中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

2、最好再将这些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这样比较起来很方便。

〖点评:第四杯糖水的比率是22、5%,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了百分数在统一分母进行比较时的优越性。体现了探索新知的价值之所在。

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小于100,也可以等于100,还可以大于100。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比率关系,它的分母是一个固定的数100,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数。

练习巩固初步认识。

〖点评:让学生自己小结,教师提炼得出百分数的定义,可谓水到渠成,真实而自然。

写法:示范百分号的写法。

读法:25%读作百分之二十五(注意为了区别与分数的读法,25/100读作一百分之二十五,而25%则读作百分之二十五)。

意义:说说22、5%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第四杯糖水的糖占糖水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五)。

(1)将五组数分类引入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区别和联系。

(3)练习巩固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辨一辨、说一说)。

〖点评:这一组练习将学生推到了不可回避的矛盾冲突面前,有效的对比了分数与百分数异同点。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口的7%,可我国的人口却占世界的22%。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7%。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5%。

地球总储水量中只有3%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可以直接饮用的只有0。5%。我国水资源污染明显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十全十美100%、事倍功半50%、一箭双雕200%、百发百中100%)。

愉快占()%紧张占()%。

遗憾占()%满意占()%。

〖点评:这一组练习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及重要性。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在生活中百分数还有哪些应用?

你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教师让学生说,说到关键、重点的内容进行强化。

送一句名言。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爱迪生。

《分数的意义》教案

课本第75―76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我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准备3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展示动手操作。

2、自学教材7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通过例1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2)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3)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五年级下 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4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者()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84~85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88页练习十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求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投篮次数投中次数。

李星明2516。

张小华xxxx。

吴力军30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1、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

2、引入百分数。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提问: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呢?

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教师示范64%的读写方法,再让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后面的两个百分数。

1、指导完成“试一试”。

2、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先让学生读出题中百分数,再说说百分数的具体意义。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写出百分数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百分数后自己的想法。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说说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

6、说说自己的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板书设计:(略)。

《分数的意义》教案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理解分数的意义。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具:、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教法与学法: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老师会理解老师,你一语道破老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 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现在老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 ?两个 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平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么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自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老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 的方法,现在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老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 。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 的。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 的。

师:嗯?你的 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面同学样表的示的 都是1部分,怎么这次的 却是2个了呢?

生: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是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 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不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 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 ,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孩子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 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书: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同,分的物体的总数不同。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平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 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 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

《分数的意义》教案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图片“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图片“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 若干份 一份或者几份 分数)

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10个半块月饼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

3.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

以上复习题可以指名回答。

二、新课。

教师出示5个半块月饼的教具,提问: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怎样列式?得多少?

(2)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教师出示两块半月饼,将它们平均分成5个半块月饼。要求学生按照教具的演示过程列式、计算。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多少人?

教师让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教具演示,再列式计算。

教师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3道题中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再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算式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已知两个因数:和5,求出它们的积为;用乘法计算。)。

(2)第二个算式呢?(已知积是和一个因数是5,求出另一个因数是,用除法计算。)。

(3)第三个算式跟上面哪一个算式是类似的?(跟第二个算式是类似的,也是已知积是和一个因数是,求出另一个因数是5,用除法计算)。

教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跟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不一样?(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做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教师出示例1:把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教师:根据题意需要用什么运算来求出得数?并列出算式。(应该用分数除法来做,算式是2。)。

教师:这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米是几个米?应该怎样计算?试试看。(表示把米平均分成2段。米是6个米,实际上是把6个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教师板书)。)。

教师: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教师:把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算法来算?(把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米?可以看作是求米的是多少米?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把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计算。(让学生自己计算,指名两个学生板演。)。

做完后,让学生讨论,就这道题来说,哪种方法可行?哪种方法不可行?为什么?

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的产生。

3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学具:水果图片若干,实物(4个苹果),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分数的产生)。

1.出示4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2个)。

2.出示2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1个)。

3.出示1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半个或1/2个)。

这里的1/2是什么数?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常就会用到分数。分数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题)。

二教学新课。

刚才老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2个。(板书:贴苹果图片,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1/2)。

现在老师要让你们随意说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板书:大饼3份1份/2份1/32/3。

指名回答,板书:—————5份1份/4份1/54/5。

板书:4份1份/2份1/42/4。

2份1份1/2。

这里的2/4是几个苹果?1/2是几个苹果?

2/4和1/2表示的苹果个数相同,意义相同吗?(不同)。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单位“1”

看来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拿来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拿来平均分,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取名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谁能说说单位“1”的含义?

(2)完整概念。

什么叫做分数?谁能用一句话表述出来?板书:叫做分数。

(3)练习。

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3题。

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说出各个名称表示的含义。

板书:分数线分母分子。

写分数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用手指描描。

拿出笔来写写分数,任务是8个。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问:你写了几个?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你任务的完成情况吗?请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他人猜其写了几个。

三巩固练习。

1教材74页练一练。

2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一题。

3摘桃子游戏。

(1)把6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请一。

名学生随意摘几个桃子,其他人说摘了几分之几。

(2)师说一个分数,请学生上来摘。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单位“1”?

3分数个部分名称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教学,其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力求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我所选的教学内容,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学生喜欢的苹果桃子等水果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尽量让学生结合各种操作活动,讲透和理解透,让学生多说,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如在教学把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时,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4个苹果,把它放在一个袋里,这里的“一袋苹果”就可以看作“单位1”,这里就让学生很好地突破了这一知识点。这里形象的引导操作使学生非常明了,所以一下子使学生举了好多例子。

3、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在让学生探究分数意义时,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如在摘桃子游戏中,一学生到前面摘桃子,其他学生能根据前一位学生摘的桃子个数很快说出表示哪个分数,且方法多样。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体精神。又如在总结分数的意义时,教师没有把书上完整的概念出示出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归纳、修正、完善概念,也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里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 11-24 我敬佩的英雄(专业18篇)
    优秀作文常常能够用简练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1、致敬逆流前行的勇士,今
  • 11-24 简历自我描述范文(15篇)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简历是一种评估个人能力和背景的重要工具,很多雇主和学校都会要求申请者提供个人简历。为了帮助求职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经历,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
  • 11-24 开学第一次教师国旗下讲话稿(汇总18篇)
    准备国旗下讲话稿需要充分研究相关资料,拿捏演讲的重点和亮点,以及注意演讲语言的条理和流畅度。每一次国旗下讲话都是一次庄重而庄严的仪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
  • 11-2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个人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深化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阅读以下范文时,请大家多思考和反思,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和可借鉴之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
  • 11-24 未来课堂心得体会范文(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回忆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思考和收获。
  • 11-24 新疆考察心得体会(通用19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某个事件或经历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作为中国广袤疆域的一部分,新疆因其
  • 11-24 大学生毕业典礼讲话稿(专业21篇)
    毕业典礼是一个交汇的时刻,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不同的专业,但我们在这里汇聚,庆祝我们的共同成就。在这个告别母校的时刻,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毕业典礼演讲范文,让我
  • 11-24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优质19篇)
    综合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综合实践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11-24 护士长的竞聘报告(实用22篇)
    通过撰写竞聘报告,我们可以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寻找提升之道。在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竞聘报告示例,供大家参考。出于个人理想的追求,出于对医
  • 11-24 数学八年级教案(汇总19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要注重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紧密和有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教材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