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美术校本课程纲要(通用17篇)

美术校本课程纲要(通用17篇)

时间:2023-11-15 07:08:51 作者:LZ文人美术校本课程纲要(通用17篇)

范文范本的作者经过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下面是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的总结范本,对于写作一定会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开发教师】董文贵。

【课程性质】艺术类。

【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一课时;10课时。

【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喜爱绘画、创新的孩子。

【课程背景】。

美画板不仅可以单独勾画出无数的自然景观、生活场景、寓言故事、古诗情景。还能与“智力七巧板”整合运用,其拼组空间就更加变化莫测、奥妙无穷、表现内容更加广阔,画图更加生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创造能力、绘画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

1、通过有层次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智力美画板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开展美画板与想象作文、数学图形、音乐剧编排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意识。

根据学生需求、发展目标共安排。

1、通过对号入座多个图画的分解、对应,初步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认识美画孔在绘画中的“特殊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

2、绘制简单的美画板图案。

3、对号入座就是依据所出示图画和确定的几个基本图孔、要求学生能把组成图画的各个单元与所用图孔一一对应起来,以逐步熟悉美画板各个基本孔形特征及所表达事物形状的组成部分。

4、能够进行美画板图案的简单组合。

1.课时安排:每周一学时,每学时。

分钟,共15个学时。

2.教学实施过程的选择:

讲授、演示、实践。

3.教学的组织形式:

集体讲授,个体操作。

4.场地设施:美术教室一。

5.教学用品:美画板、彩笔、纸张。

【课程评价】。

通过综合创作,直线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团队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

《素描》校本课程纲要

——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彩画。

学科:

素描。

编者:

周丽凤、胡海林。

目录。

一、教学目的:

素描几何模型教学教案。

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三、知识要点1.观察方法:

“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素描大师揭示了这个观念问题,即素描不是再现形体,而是表现形体,表现对形体的看法,是代表着作者对物象的观察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

(1)概括地观察:把复杂的物象概括在简单的几何形里,把不规则的边线概括成直线,感受物象的整体大形。

(2)立体地观察:素描是一种造型艺术,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或多维的立体形象,正确分析立体物象的边线透视方向,表现在平面上时要理解其中的空间关系。

(3)联系地观察:每组物象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都有着内在的联系,物体相邻近的边线,对应的边线都需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才能分辨,比较就是联系地看。只有反复地比较才能准确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2.透视原理:

(1)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投影透视,4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

(2)强调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

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它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统称为“五调”。

3.写生中物体的分解。

当看到组合石膏几何体的时候,我们须把这个组合体分解一下,如圆锥组合几何体我们把它分解成圆锥和圆柱这两个几何体来画,四棱锥组合体把它分解成四棱锥和长方体来画,等等。这样有助于我们把复杂的形体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画准每个几何体。

四、插入视频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

例如:一组石膏几何体写生方法步骤。

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把握好整体构图,包括比例,特征还需要经常退远看。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及大体明暗,一般来说就是先找明暗交界线,然后画出背光面。

3.深入阶段是一幅用时最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一方面把塑造全面推向具体化,另一方面要画出丰富明暗调子,使整个画面具有旋律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画所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还要画出对象的质感以及对象所处空间。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

六、课题作业。

1.简单几何形体单个及组合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数量:2--4张学时:6--10学时2.单体自然物象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数量:1--2张学时:6--12学时。

七、优秀作品赏析。

素描静物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这个重要画种的发展。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理解素描在艺术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与意义等等。使学生透彻的理解本门课程的具体含义,为接下来的素描静物实践训练作理论指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介绍素描的含义。2.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3.理解素描在艺术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与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作业练习实践法、直观演示法(画稿示范、作品赏析)。

第一部分素描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

(一)何谓素描。

1.素描(drawing),运用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写法亦称素描。2.用线条描写或单色、不加彩色的绘画。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研究绘画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3.素描是对物体用黑白灰三色将物体的亮面,阴影,投影画出来。在二维平面的纸上,勾勒出一个三维立体的物体。

(二)素描的重要性。

1.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2.素描是其它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浮雕)。3.素描是画家工作的最后成果,也可以作为复制或摹写的基础,但以它的性质而言,它是独特的。虽然各种艺术不一定都要先绘出素描稿,但素描却是一切观赏艺术的基础。

(三)素描工具。

1.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如铅笔、钢笔、炭笔、毛笔等。

2.素描作品尺寸与工具有很大关系:大幅作品适宜用木炭来画,对于轮廓、照应等可经长久的时间细细研究、分析;铅笔适合较小尺寸绘画;而钢笔画的作品尺寸则更小了,往往在插画上用得较多。

(四)素描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构图完整,画面没有凌乱的感觉,同时形体要准确。2.基本色调要准确到位,这里的色调包括光影和物体的固有色。

3.要注意物体质感和份量感的表现。质感即物质感,就是物体材料的属性,比如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是金属的,玻璃的,还是陶瓷的等等;份量感就是物体在视觉上产生的重量,而不是物体本身的重量。

4.空间感的塑造是绘画的重点。空间感就是说整个画面的深度,这就包括物体和物体之间的视觉距离,物体和背景的视觉距离。

(五)素描经常出现的几个错误。

1.“灰”:画面发灰就是指在塑造明暗时没有把黑白色调拉开,“黑的不黑、白的不白”,用一种色调或相近的色调画了所有的物体,就容易出现灰的状况。

2.“花”:发花的原因是所有的物体在刻画的时候,都用了很深和很浅的同样色调去表现,缺乏过度的中间色调,只单个描绘物体,没考虑物体之间的明暗差异,或者该虚的暗部没有“藏”起来。

3.“脏”:脏往往是因为在修改的过程中,遗留下来不干净的色块和色斑,没有统一到全幅画面的整体中去。

4.“腻”:腻的主要原因是在刻画过程中对素描的“黑白灰三大关系”、明暗交界线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表现出来这些素描的要素。

(六)常用的素描用语。

1.明度:色相明亮或沉暗的程度。

2.比例:一部份跟另一部份或整体在量或尺寸方面的关系。3.构图:各部分物体在画面之中的协调安排。

7.五大调子: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8.立体感法: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以创造实体形式的错觉效果,使物体有三度空间的立体特质。

第二部分素描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一)素描习作方法与步骤的理论阐述。

素描习作的方法与步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构图、打轮廓、塑造大关系、深入刻划、整理完成。

1.观察。

首先应该真正地学会观察实物,这几乎是极其必要的和相当困难的一点。而许多初学画的同学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像这样认为画的成败主要靠手头表现功夫,或者依靠数量积累的认识与方法是十分有害的,逐渐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毛病。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结果。

因此,在素描习作中就不仅仅是要求训练具有自如的动手绘画功夫和准确敏锐的眼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训练有素的整体意识——整体的观察方法。整体的观察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对素描习作练习所要表现的对象整体面貌有一个全面的感受认识。

2.构图。

当我们把观察对象感受转换为具象画面时,就需要通过构图在素描纸上将它们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恰当的布局安排组合。确定出最佳的构图方案并开始动笔起稿定位的时候,一定要看出并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上下左右(或三角形构图法)形体最突出部位点,然后根据你所感受观察到的对象基本大形特征的这四个部位点(或者三个点),在画面的上下左右(或上左右三点),用笔轻淡笔触长直线构图确定下来。

3.打轮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形,在画纸上多采用比较长的直线,概括地画出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为了能更好的捕捉到正确的大形,有时可以借助类似几何形的概括方法去认识把握,使你能单纯的看到并画出对象整个形体的最基本特征,例如确定出对象的基本形是由呈什么形状的:是圆的、方的、三角规则还是不规则的等等什么形构成的,它的大动态又是如何的等等。在大的基本形体、比例、动态关系确定出来以后,一定要将画面放置到远处进行检查修改,力争做到生动准确。

4.塑造大关系整体地铺设大的黑白灰素描关系,把全幅画面当成一个整体,所有物体的所有暗部,进行铺绘,并有区别的画出最黑(如最黑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次黑、深灰、浅灰„等层次。对于初学者来说,忌讳单个物体进行局部刻画,要养成整体观察和把握整组静物的习惯。

5.深入刻划。

在这个阶段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是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深人;第二是怎样深入。

“画眼”和“最精彩的部分”,是深入刻画时,重点刻画和深入的入手点。从整体感受中获得的最突出、清晰、对比强烈,一下子就抓住并跳人你眼帘进人视觉,使你产生强烈表现欲望的部位开始,让这一个或者几个部位成为整幅画面的“领头羊”,刻画走在前边,其它次重点部位依次展开来。

深入刻划的过程,不仅是要求将塑造大关系时,表现出的概括的体面关系,逐渐由各种形状细小的转折体面来衔接过渡,使相对简单的形体本身与相互之间的来龙去脉关系丰富具体化;同时,也要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来描绘表现出对象特有的气质性格、质感、份量感、光感与空间感。

6.整理完成。

整理完成的过程也就是调整大关系的阶段,它是我们进行素描习作的最后一个程序。

在前边作画的过程中,尽管我们也不断地强调整体意识,但因为每个过程中有其具体地重点倾向和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深入刻画阶段,由于能更好更具体详细地塑造出对象,理解分析的因素自然比较多,所以难免会暴露出顾此失彼或影响整体感的问题和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素描完成前对整个画面做一次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检查与调整。

首先,为了保证有清理的头脑和良好敏锐的感觉以便顺利地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最好能暂时离开画面几分钟到室外看看远处.放松一下大脑并使眼睛得到休息.。因为长时间地观察.理解分析与作画会使感觉和思维判断能力因疲劳而迟钝麻木,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自然是很难发现问题而进行调整工作的。

(二)素描习作写生的具体步骤。

1.《有倒着的罐子的静物》写生步骤过程。

过程步骤一:观察。

过程步骤二:构图和打轮廓。

过程步骤三:塑造黑白灰大关系。

过程步骤四:深入刻画。

过程步骤五:调整完成与原实物比较图2.《有玻璃杯的静物》素描写生步骤图。

3.《衬布上的苹果》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图。

4.单个静物(苹果)的画法。

5.素描静物的构图。

6.视频: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图(见附件)。

(三)实践写生或作业布置。

1.课堂完成一幅素描静物写生作品。要求如下:

造型准确,刻画生动、深入,黑白灰关系明确响亮;时间为6课时;纸张大小为4k素描纸。

2.素描静物二。

3.有香蕉的静物。

4.水壶和苹果。

5.有罐子的静物。

6.有砂锅的静物。

7.有玻璃杯的静物。

8.砂锅和盘子。

9.有香炉的静物(结构素描)。

10.素描静物三。

11.有不锈钢锅的静物。

12.有高脚杯的静物。

13.有水壶的静物。

14.有篮子的静物。

15.素描静物四14.有八个瓶罐的静物。

15.有水果刀的静物。

16.素描静物五。

17.有铜喇叭的静物。

18.素描静物六。

19.有向日葵花头的静物。

20.有铜火锅的静物。

21.有石膏像的静物。

第三章素描头像教学教案。

头像(男老、女老、以男青、女青为主)。

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运用较好的观察方法,并通过对头部结构关系、明暗关系地理解归纳,从而能准确恰当地描绘对象的形和调子关系。

一、头骨、肌肉结构训练(一周时间):强调对结构的理解、记忆、熟练掌握(解决结构盲点)。

讲座安排:

1)头骨、肌肉结构的特点(比例、形状特征、位置点的把握)。2)头骨、肌肉结构之间的联系。3)与真人头像结构的联系。

4)与静物描绘的联系(结构、调子的规律性)。训练方式、内容:

1)头骨写生(局部、整体结构的理解、描绘)。结合讲座,约一个半小时。2)头骨默写(根据真人半默写、全默写)。

3)肌肉结构写生(局部、整体结构的理解、描绘)。结合讲座,约一个小时。

4)在头骨上加肌肉训练(默写)。

二、头像训练:强调对各结构特点的深入理解,强调结构的准确性,调子的有序、合理把握。

训练方式、内容:1)结构训练。

强调对头像结构的完整理解把握,面与面转折的连贯衔接,以及对头像结构的关键处的归纳、选择。约两到三张作业。

此处安排示范讲座,用以提高对头像的结构构成规律的认识。详细讲解头部五官及其它部分的结构关系特点、透视关系。约三个小时。

2)调子训练(明暗关系)。

强调结构和调子的严密结合,能主动归纳出画面的调子属性(高、中、低调)使画面调子关系秩序化、整体化。约三张作业。此处安排示范讲座,讲解调子和结构的规律,头像整体的调子特点,局部结构的调子特点。与静物联系。

3)步骤训练。

强调按作画五个步骤的方法严格进行(1观察、2构图造型、3抓结构关系画大的调子关系、4塑造、5整体调整)。注意各个步骤之间的连贯转换。约一星期。

按步骤内容安排五个针对性讲座:a.如何观察把握头像。b.如何构图造型。

c.如何抓结构关系画大的调子关系d.如何塑造e.如何进行整体调整总体结合对静物的认知。

素描头像容易出现的问题。

素描头像教学一直是整个素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有衔接几何石膏、静物素描的作用,又是半身带手与全身人像基础。因而,教好它与学好它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就高考美术而言,素描头像是我们每年经常碰到的考题。相对于半身带手、全身人物像,它是简单得多;但尽管如此能够切切实实画好的为数仍然不多,而存在的问题倒是方方面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如下几方面:

诸如此类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1.调整观察方法,先观而后察,看形不看线,显然有的人通常是看线不看形或只是看形的边缘变化而不看形的大特征。2.看形要花时间去比较线,找出大小、长短不一的正确比例关系。3.固定焦点透视的变化,观察形体时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位置。比如,画头像时自己位置的左右移动,就可能导致画面中鼻子、嘴、眼睛的方向与头部的方向可能不一致。这些毛病的出现都是因为画者作画时没有注意到形体整体关系与透视变化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绘画进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基本形不准时,我们就应该马上停下来,从画面整体性把握的角度,来认真思考,反复分析基本形大动态的变化,以及形体整体调子的轻重变化。

解决它的办法也有两方面:1.铺暗部调子时用笔一定要均匀,不要留太多的白色空隙,在逐步加重调子的同时要注意与结构相结合。2.如果亮部的斑点过多就用橡皮把它轻轻擦掉。如果暗部过多则可以用手指轻轻的揉,以使得它的调子更趋于统一。3.就是作画时必须避免盲目用线,注意到线条一定要表现到形体、体现到结构的转折。

三、“腻”与“木”也是我们画面中常犯的错误。腻是指脸部找不到明显的形体转折面,到处都磨得光光滑滑的而且还没有色度变化,木跟腻的画面效果恰恰相反,它的毛病在于过分夸张形体的转折面,好像是用由一块块被割成的木头组成的。

解决的办法是:1.人物都是有骨有肉、有方有圆的形体,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时,该方的画硬一点,该圆的画软一点,亮部转折轻而准确,用笔用线得当,其毛病是可以克服的。2.作画的过程中,如果不是为追求某种形体转折风格的话,还应是提倡正确的处理画面的“前、中、后”三度空间。

以上是我们在高考素描头像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学生存在的常见毛病,尽管它们随着教学的深化能够逐步得到解决,但是,这里仍希望部分学生特别是初学者认真对待。

素描头像教案。

教学目的:在较段的时间内用简明扼要的表现技法迅速将自己感受到的形象简要明确地描写下来,并得到生动的表现。通过素描头像的训练,使学生们对头部的体面,结构,透视,比例线条等一系列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初步的的训练对画面空间,虚实线条等一些表现方法的掌握,同时强调学生对表现对象精神状态的把握和刻画能力。

重点:1.形象的了解与掌握。

形象的了解与掌握,要求我们从形象的结构特征出发,对人物形体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

2.表现手法:线条和明暗。

难点:人像面部结构特点和五官的造型特征。

为准确生动的画好这些部分,不仅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理解五官由于面部表现变化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不注意五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表现就不自然。

导入新课:想要画一副完整的素描人像,除了对人物形象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线条的运用和明暗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线条:线条是一种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能直接的,概括的勾画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随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表现。

线

美的造。

型。

明暗: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的表现对象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的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知觉效果。同一个物体虽然由于不同的角度的光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的明暗变化,但是光线不会改变对象的结构,因为对象的结构是固定的,而光线是可变的。

第一课时。

了解人的面部特征。

眼:眼睛是有瞳孔,角膜,眼角组成球形嵌在眼睛窝里,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上下眼睑的边缘长有睫毛,呈放射状。上眼睑,睫毛较粗长向上翘,下眼睫毛细而短向下弯。

鼻:鼻隆起于面部,呈三角状,有鼻根和鼻底两部分组成。鼻上部的隆起是鼻骨,它小而结实,其形状决定了鼻子的长,宽等。鼻骨下边连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软骨,鼻侧软骨和鼻翼软骨,鼻翼可随呼吸或表情张缩。脖子的形状很多,因人而异,有高的,肥厚的,也有尖细的或扁平的等等,都是形象特征的概括。鼻孔的形状随鼻形而变化,特别与鼻翼有很大的关系。

嘴:嘴,就形状来说,是由覆于上、下颅骨和牙齿之上的双唇所决定的,颌骨和牙齿形成的弧度直接影响双唇的曲直。嘴形的不同,就是有颅骨和牙齿的弧线所定型的。嘴唇由口轮匝肌组成,上下牙齿生在半圆形的上下颅骨齿槽内,外部是呈圆形的体积。上唇中间皮肤表面有条凹,称人中。嘴唇的表面的唇纹,各人的唇纹形状不同。上、下唇的活动十分灵活,彼此呼应,不仅对发音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表情也有很直接的影响。

耳:耳朵有外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耳垂组成,是软骨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形似水饺。耳朵稍斜长在头部的两侧。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的结构外,还应注意它的体积。

头部的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较复杂,我们应以研究造型为目的,为更好的理解头部的体积,将人的头部予以几何的归纳。头部骨骼是头部造型的本质所在。它是处在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圆球或立方体或楔形之间的复合体。用立方体概括头部,便于掌握头部的空间结构。头骨有几个突出的点,我们叫它骨点。这些骨点通过棉布肌肉显示出来。从额头的额结节到眉弓,颞线、颧骨结节和下颌结节骨点的连接,便构成了头部不同面的转折。由此可以看出眉、眼、嘴出处在一个面沙锅,耳朵是长在两个侧面上的。[头骨图][头部几何概括图]头部的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态特征各有差异,这是前人概括的头部的基本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正面看人物头部,从发际到眉毛,从眉毛到鼻头,从鼻头到下颌等距离的三段为三停。两只耳朵中间的距离为五只眼睛的长度。成人眼睛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儿童和老人略在三分之一以下。眉外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缘,三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两耳在眉尖之间的平行线内。这些普通化的头部比例只能作为写生开始时的参考,最重要的是在时间中灵活运用,正确区别不同的形态结构,才能体现所描绘对象的个性特征。

素描头像。

形是评价一副素描的重要内容之一,形不准,深入刻画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树立正确的造型观念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般说来,造型的手段是用直线来起形,找出形体构成的趋势、整体比例怪系及大体面转折关系等。先从大体入手,不要顾及过多的细节;其次是有意识地确定主要结构骨点、高点(端点)的位置,其位置主要体现在额结节、眉弓、颧结节、鼻梁、鼻头、下颌结节、下颌角等处。对象棱角线的起止点、尖角凸起点,包括内外眼角、左右嘴角的点都是重要点的位置,这些点将制约形体构成及五官形象。除了把握主要的骨点、端点相互距离的比例关系外,特别要注意弄清它们的垂直和水平关系。不妨把画面理解为无数水平线和垂直线构成的坐标图纸,任何一点都有自己特定的坐标方方位,并和其他的点产生或垂直或水平的联系。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不仅要和相近的各点比较,还要根据垂直线和水平线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地在整副画面内进行比较,这样这个点才能被确定。主要点找准后,再来寻找内外轮廓线,把形象轮廓引向更深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层次。一副画应该有一个视觉中心,也就是最能引起观者兴奋、最引人注意的部分。

高考素描头像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大的基本形特征”总是把握不住。

原因:1.两眼的视线不统一,观察头像不整体,其距离画得过宽必然会拉宽脸部基本形,过窄脸部的基本形就会变瘦。

2.五官画得过小,脸部就会挤成一团,造成脸部臃肿;五官过大,脸就会相对变小,从而使得她容不下五官,因此头像会看起来畸形。诸如此类问题还很多。

解决方法:1.调整观察方法,看形不看线,有些同学通常是看线不看形或知识看形的边缘变化而不看形的大特征。

2.看形要花时间去比较线,找出大小、长短不一的正确比例关系。3.固定焦点透视的变化,观察形体时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位置。

二、“花”与“乱“。

原因:1.过于刻画局部,没有顾及到其他部位的相互关联造成的。2.铺调子的色度不够均匀,第一层色度画不均匀,用线过于凌乱:第二层色不均匀,还没第一层的色重,这样不均匀的色度多次重叠会出现许多黑斑或光斑,因此“花”和“乱”便出现了。

解决方法:1.铺暗部调子时用笔一定要均匀,不要留太多的白色空隙,在逐步加重调子的同时要注意与结构相结合。

2.如果亮部的斑点过多就用橡皮把它轻轻擦掉。如果暗部过多可以用手轻轻的揉,使得它的调子更趋于统一。

3.作画时避免盲目用线,注意到线条一定要表现到形体、体现到结构的转折。

三、“腻”与“木”。

原因:画面光滑找不到色度变化;过分的夸张形体的转折面。

解决方法:1.在作画过程中,该方的画硬一点,该圆的画软一点,两部转折轻而准确,用笔用线得当。

2.正确处理画面的“前、中、后”三度空间。男青年人像写生步骤:

1.用虚线在画面上轻轻定出从头到下颌的位置,根据头部的基本形体,用长线淡定出了大的轮廓,注意头、颈、肩的穿插关系,构图不宜过满。

2.画出大体色调关系,从眼睛交界着手,胆子要大,注意虚实变化,表现的不能简单处理,要随形体的变化而变化。

3.深入刻画是在完成大体色调的基础上,从明暗交界线开始逐步向亮的推移,注意中间色的微妙变化,控制浓淡和调子的互相衔接,以及面部的结构穿插。4.刻画完以后,退远观察一下整体的效果,努力追忆最初的感觉,对明暗、结构、透视、神态等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并予以适当调整,再进一步深入刻画,但不可处处都改,影响整个画面的艺术效果。

如何掌握男性肖像作画要点。

鼻子:对鼻子的机构进行分析,可见鼻骨比较硬,鼻头肉比较多,是脸部最高的部分,所以画时应注意把结构和体积交代清楚,表现要充分。鼻孔要画得透气,不能画得黑。

嘴:嘴是表现任务表情变化的重要部位,要注意两个嘴角,上下嘴唇的变化以及嘴唇的质感。老年人嘴唇的颜色偏重,缺乏光泽,所以在处理时要注意和脸部颜色有所区别。

耳朵:耳朵的变化比较多,也可以画的比较丰富。耳朵的主要结构有耳轮,耳屏,耳等。处理耳朵时,应注意虚实关系,相对于脸部要画地虚一些。

头发:老年人的头发花白,稀少,质感柔软,蓬松而少光泽,处理时应特别强调虚实变化和疏密变化。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纲要

2、主讲教师:赵阳。

3、材料:ppt、视频、及借阅图书。

5、授课时间:9月――12月。

6、授课对象:五六年级墨香斋文学社学生。

(二)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三个纬度、学习水平)。

(1)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怎样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文学名著。激发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有意义的图书、名著。

(2)通过对经典名著的诵读积累好词好句、重点佳句。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

(3)能诵读大量的课外古诗词及部分名篇段落。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选择与设计)。

(1)师生共读名家著作,并在阅读中体会和学习作家的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手法。

(2)能复述你所阅读过的名著的主要内容。

(3)在摘抄本上摘抄名段佳句以便积累。

(4)背诵学习名家著作中的佳作片段。

3、课程实施建议(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规模等)。

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的积极性。一定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2)课时安排:每周两个课时。

(3)场地:五二班教室。

(4)设备:借阅图书、幻灯片、视频等。

(5)规模:20人左右。

4、课程评价建议(学业成就的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1、评价内容。

(1)学生对名片佳句或你喜欢的段落的背诵程度。

(2)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和阅读情况。

(3)通过写读书心得进行评价。

2、评价形式。

(1)小组评价:小组对小组之间的评价。

(2)组内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对成员发言程度、参与及回答问题。

准确性的评价。

(3)教师评价:课采取小组之间竞争合作制,小组内评选最佳成。

员以红旗的方式展现在评价台上。

(4)以卷面检测的方式进行有效评价,通过教师出试卷,成绩来。

检测对已有知识掌握的评价。

出话剧、小品、相声等。

《素描》校本课程纲要

主讲教师:宋远明。

教学材料:《大师教你下象棋》、中国象棋一副。

课程类型:棋类。

课程性质:选修。

课时安排:每学期16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二班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学生的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直接作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都是通过智力因素获得的。开展象棋活动,学生在下棋过程中要想赢棋,离不开对棋局变化的把握,对棋局变化的把握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力,要眼观六路才能应对八方,观察力是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能力。要想提高棋艺,对局结束学生要复盘,复盘必须有较强记忆力,与棋手多盘对弈重要的是记忆力,知识的获得靠的是理解和记忆。想象力在提高棋艺中更为重要,象棋棋子的形象能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象棋活动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下棋着子的每一步,都要经过缜密思考,要巧妙利用对手的失误,力避重蹈对手覆辙;要洞观全局战况,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离不开严谨的逻辑思维,成功的人才都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象棋经典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部分学生对象棋兴趣非常爱好,俗话说“棋道虽小,棋品最尊”。棋,通过方寸天地的拼搏,胜败各半,胜者不骄,败者不馁。所谓“棋如人生”,学生在下棋的过程中,人生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凡事要成功,都得付出努力,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下棋有输有赢,人生亦有沉浮„„这些道理,学生虽不能立刻明白,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

1、开发学生智力,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2、在学校棋类活动中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育质量的功能和途径。

3、培养学生胜者不骄,败者不馁,端正的棋风及持之以恒的意质品质。

三、课程内容简介。

1、本课程分为:象棋历史与文化、象棋入门、战略战术三部分。分别适用初级和提高级两种棋艺水平的学生。

2、棋类活动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棋类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习的进步、落实素质教育。

3、处理好学校棋类活动与文化课教学的关系,使其在功能上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4、研究以棋为媒,加强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

四、课程实施建议。

1、每学期能够开展一次象棋比赛,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

2、学生保证按时参加活动、遵守活动纪律、保持活动室的卫生。

3、争取社会各界对开展棋类活动的支持,与家庭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响应。

4、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5、活动对设备要求不高,方法容易掌握。一张桌子、二只凳子、一副棋子就可摆开阵势,展开对弈,而要对学生的智力有所促进,则需要反复锻炼,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课程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合作及探究意识、情感态度、象棋能力。终结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对象棋基础知识的了解及象棋对弈水平。

美术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1、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领会其内涵,明确对学生的培养方向。

2、对新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领会教材结构体系和设置目的。

3、进一步推进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使美术教学的特色推动学校教学的发展。

4、对全组人员的基本功训练要长抓不懈。

5、多完成一些教学工作的总结性论述。

1、将集体备课活动真正落到实处,集体备课就是我们研究教法、学法,探讨教学理论的一个平台。

2、每一次备课都设立专题,就每一课、每一课型进行教法、学法的研讨,使教学活动更轻松有效。

3、继续学习有效教学理论。

4、深入学习《点击陶行知》,希望教育家的理论能够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5、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2、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自评、互评、师评,这会令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正确地给自己定位。

3、多选取图片。利用网络资源,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开阔他们的眼界。

4、组织开展我校一年一度的五月美术作品欣赏月活动,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延伸,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素描》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源于英文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因人不同会存在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或许可以表述如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程或教学单元。”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开发课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实用性为目的。

童谣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内容主要来自于学生自创的佳谣,在整个课题过程中,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内容是学生喜欢的,有实效的,并探索出一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新路径。在琅琅上口的童谣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当学生创作的童谣再回到学生的手中,他们诵读,传阅,再创作,育人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深化。

(二)体现以生为本。

课题的开发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都是些学生喜欢乐见的东西,丰富有趣,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实际,不仅不会当成一种负担,相反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活泼校园的气氛,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学生创作的过程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对生活的再认识,新童谣来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不失为一条创新思路。

(三)贯彻学生主体性。

课题主体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只是组织、指导和调控,解决一些学生不能解决难题,保证了课题有序、有效性。除了确保学生主体性,更重要是使用中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学生既是开发者,又是享受者。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以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给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全新的创意。

(四)突出课程的持续发展。

课题坚持生成发展观,做到无形无本是前提,有形有本不定型。童谣内容上涉及安全、卫生、礼仪等各方面,每月确定一个主题,随着征集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开辟新的主题,不断补充丰富已有主题的内容,开发挖潜促使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不断生成,促使课题动态发展,滚动前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创编童谣的基本知识,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初步掌握学习、观察和探究身边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且将这种观念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学生自觉的内在道德,指导他们的行为方式。

课程目标可细化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层次的目标。

(一)基础目标:

1、通过传唱童谣,儿歌获得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2、亲近、欣赏和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良好行为规范。

(二)提高目标:

1、了解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哪些行为规范,发现身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习惯;感受各行行为习惯或规范对人们生活和学习产生的影响;通过观察加以总结。

2、在认真观察、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编童谣,掌握创编童谣的技巧,并通过传唱童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体验目标:

1、学会观察,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激发观察生活的兴趣和动机。并且能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开展创编和传唱童谣的活动。

(一)童谣教学活动的研究。

设计和开展童谣诵读和童谣创作指导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童谣,初步掌握童谣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在读童谣写童谣唱童谣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三)开展童谣操的创编。

创编童谣操,使学在日常的做操过程中,内化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本童谣选编创作。

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逐步积累童谣素材,形成富有特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童谣集。

(五)加速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学素养,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和整合能力的研究型师资队伍。

四、教学建议。

1、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生活环境,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和不良现象。

3、根据搜集的资料,尝试用童谣的语言进行描述或总结。

4、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评价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提出改进设想。

5、观察学校周边的环境,发现环境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等。

6、通过手工制作、广告设计或编小报等方式,汇集童谣创编成果。

7、围绕发现的重点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其原因、结果、设想解决办法并通过童谣形式进行叙述。

8、通过表演、漫画、制作标语等方式在校园、社区展示童谣创编成果。

9、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

10、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12、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五、课程的实施。

(一)第一轮:课题研究第一阶段:第一轮实验。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童谣收集活动;

继续充实整理图书室的书籍,建立了童谣书籍专架,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和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共同收集童谣,在收集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和认识童谣,对童谣产生兴趣。

2.童谣朗读活动。

教师对收集到的童谣进行分类整理,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童谣的诵读活动。在诵读积累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童谣,感知童谣的语言、韵律、特点、内容、形式,为创作童谣打下基础。(1)保证时间,每天的早读为童谣的诵读时间,加强检查,给予保证。(2)保证数量,每周背诵两首童谣。(3)建立童谣诵读记录本,首先建立班级童谣记录本,每个教学班有专用记录本由专人负责。此外,中高年级学生每人一个专用记录本,抄录童谣,积累童谣。

3、在诵读的基础上开展童谣创作。

(1)建立由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与的立体创作队伍。

(2)全面展开童谣创作指导课的教研,编写出高质量的童谣创作指导课教案。(3)上好童谣指导课,为学生每周开设一节童谣课,采取游戏、节目等多种方式,将新式童谣传教给学生。

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月一个大主题一周一个小主题,一周一小结,每班一周出一版童谣专刊手抄报,一月整理一本班级童谣。引导学生进行新童谣的创作。

(4)使用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和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结合,开辟“童谣快报”栏目,激发学生的投稿热情;童谣创作和班级评比挂钩机制,每周评出童谣创作优胜班,和每周童谣新星;举行各种形式的童谣发布会,班级发布会,个人发布会;评选童谣创作新星和童谣创作优秀家庭;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

(5)做好童谣的收集整理,每周编写的童谣,由教师负责收集整理,择优汇集成册。

4、推广传唱童谣。

课内传唱童谣,如学习习惯、文明礼仪方面的童谣;课间游戏传唱童谣:同学们将童谣编排成皮筋舞、跳绳操等课间游戏,在课间进行活动。

5、督促落实行为习惯的养成。

(1)配合学校大队部设立的红领巾监督岗,班级中也配有相应的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建立值日班长制,设有班日志,《学生园地》上开辟“表扬栏”等。

(2)、审核评定。在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教育训练后,即开始考核评定,考评工作做得细而实,针对争章的细则,哪几条小队长评,哪几条由老师评,哪几条由家长评,事先均安排好,要求大家评得公平合理,最后由中队委审核通过。

(3)、表彰。

表彰是对学生鼓励的一种手段,表彰形式多样,我们采用的是颁发小红旗的形式,每争一面旗,将它展示在教室墙上的活动阵地上。达标争旗活动使全体队员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起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产生一股奋发向上的合力。同时,大队部每月还进行一次优秀中队的评比,只要达标都能评上。

6、成果收集。

这一轮的研究中学生创作的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教师研究初步整理出相应资料。把学生创作的童谣优秀成果装订成册,编成使用教材,分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边使用,边创作,边共悟,并由学生带入家庭和社会。

(二)、课程开发持续滚动的开发研究(1)、第一轮童谣集的使用研究。

对于第一轮已编写成册的童谣使用教材,怎样使用好,发挥其最大效应,力求跳出学科教材的使用形式发,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调查和研究。形式可以诵读比赛,小报展览,节目表演,开主题班队会等。

(2)、已有主题的在创作再研究。

根据季节变化的不同,重大节日文化传统,学校阶段性工作重点,学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等,确定新的创作主题,进行新内容童谣的创作。

(4)、形成以旧带新以新促旧的循环体系。

原有主题的再创作,新的主题的确定又促进了原有主题的深化,形成了螺旋上升的创作体系,使整个内容纵横深化发展。

(三)、第二轮开发研究成果的总结(1)、将首轮开发成果整理归类。

对首轮开发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对使用中的新童谣,新主题创作的童谣整理成册。

(2)、对子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归类,交流小结。

由各子课题研究组的成员对子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整理资料,归类小结,将结果整理成册。

(3)、举办成果论证和展示活动(4)、研究成果编撰印刷修订成册出版。

六、课程的评价: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二、课程目标。

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材剪、刻、撕等艺术加工,采用镂空、折叠、套色、衬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纸表现技法,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本课程的安排从学生的的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

1、认知领域。

了解剪纸的发展过程,剪纸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及特点。对剪纸的剪、刻、撕等技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形成剪纸作品的基本知识。

2、技能领域。

通过剪纸课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剪、刻、撕等基本剪纸技法,结合中外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领域剪纸有富有民族性和民间的艺术性,通过对剪纸的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学生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

4、应用领域。

在学习剪纸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并让学生善于把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到诸多方面。如:独幅画、连环画、小电影、广告设计、书祯设计、邮票、藏书票、图案设计、报头装饰等方面,拓展知识面。

三、课程内容。

1.剪纸的历史。

2.中国剪纸的特点。

3.剪纸的造型方法。

4.剪纸的创造方法和形式。

5.剪纸的表现方法。

6.剪纸的工具材料和技法。

7.花鸟剪纸。

8.动物剪纸。

9.吉语剪纸。

10.剪纸作品欣赏。

11.剪纸作品装裱。

四、课程实施。

1.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整体课时安排,开课时间为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2.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及学生实践相结合。

3.组织形式:组织初。

一、初二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授课,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4.场地设施:美术教室。

5.制作材料及工具:以美工刀为主,剪刀为辅,自备彩色纸张、垫板等。

6.班级规模:根据学生兴趣报名参加,40人左右。

五、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注重基本剪纸步骤方法的同时,根据学生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意为主,进行自评、互评。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看发展,看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就感。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习学习的过程、方法,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课程类型:选修。

教师:熊勇珍。

规模预设:30人。

学习时限:每周一学时,共十学时。

场地设备:地理专用教室、教室。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研究方。

法和体验;进而培养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交往能力、与人合作的意识、态度及团队精神。

3、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并培养学生具有旅游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程说明: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学会如何欣赏更美的旅游。

实地旅游。

课程评价方式:学生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各占50%的记分制。

美术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学校综合性办学实力的重要因素。学校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为,用人类创造的先进文化激励人、鼓舞人、引领人主动健康地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环境文化的简称,主要包括学校的物化硬环境与人际软环境。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学校“引领师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我校作为实验中学所承载的历史性任务,就是要致力于教育改革的实验和研究。即,积极探求中学的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学;积极探求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中学生发展规律育人。所以,求是文化是我们学校文化的底色。校园文化建设要彰显“引领师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崇实、求是、合作、共赢”的学校精神,使“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的校训深入人心,成为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要体现出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活其发展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时代要求。

(一)物化硬环境目标。

(二)人际软环境目标。

学校各级各类人员要在促进学生、教职工与学校主动健康发展过程中,践行“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校训,营造出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师生间要建设起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融洽、为人师表的新型关系;教师间要建设起切磋研讨、探求规律、优势互补、合作成功的新型关系;干群间要建设起尊重事实、坦诚相待、沟通理解、信守承诺的新型关系。

(一)物化硬环境文化建设的措施。

1、校舍共有两座楼,一为主楼,一为实验楼。主楼的主体是教学区,侧面是办公区。实验楼的一、二层是理化实验室,三层是音乐教室,四层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区。学校整体建筑颜色统一协调,突出稳重、明快、多彩、和谐的基调。

2、学校东侧是体育锻炼运动区,建有足球场、篮球场、300米跑道、田径区和联合体育器械运动区,满足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发展的需要。

3、校园绿化:三季有花,四季见绿。

4、户外宣传展牌文化。

5、主楼楼道环境文化。

一楼:七年级班级特色展示,动态文化展示。

二楼:八年级班级特色展示,动态文化展示。

三楼:九年级班级特色展示,动态文化展示。

6、实验楼楼道环境文化。

一楼:化学学科文化。

二楼:物理学科文化。

三楼:音乐学科文化。

四楼: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突出积极心理学特点。

7、班级教室环境文化:小组合作学习文化。

8、网站及现代化设备文化:现代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改革。

(二)人际软环境文化建设措施。

1、师生日常沟通交流文化。

2、学生发展特殊需要辅导文化。

3、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文化。

4、学科组研究活动组织文化。

5、科研先导促教改活动文化。

6、教师学习、考察、交流活动组织文化。

7、教代会审议学校重大事项组织文化。

8、校长报告学校工作制度。

(1~3是关于师生关系的,4~6是教师间关系的,7~8是干群间关系的)。

在xx年9月我校迎接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检查之际,乘势而上,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制定xx学年xxx学年北辰实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分步实施,积极推进,为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而奋斗。

八一路小学校本《课程纲要》网友来稿

2、主讲教师:赵阳。

3、教学材料:ppt、视频、及借阅图书。

4、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5、授课时间:9月――12月。

6、授课对象:五六年级墨香斋文学社学生。

(二)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三个纬度、学习水平)。

(1)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怎样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文学名著。激发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有意义的图书、名著。

(2)通过对经典名著的诵读积累好词好句、重点佳句。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

(3)能诵读大量的课外古诗词及部分名篇段落。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选择与设计)。

(1)师生共读名家著作,并在阅读中体会和学习作家的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手法。

(2)能复述你所阅读过的名著的主要内容。

(3)在摘抄本上摘抄名段佳句以便积累。

(4)背诵学习名家著作中的佳作片段。

3、课程实施建议(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规模等)。

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的积极性。一定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2)课时安排:每周两个课时。

(3)场地:五二班教室。

(4)设备:借阅图书、幻灯片、视频等。

(5)规模:20人左右。

4、课程评价建议(学业成就的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1、评价内容。

(1)学生对名片佳句或你喜欢的段落的背诵程度。

(2)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和阅读情况。

(3)通过写读书心得进行评价。

2、评价形式。

(1)小组评价:小组对小组之间的评价。

(2)组内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对成员发言程度、参与及回答问题。

准确性的评价。

(3)教师评价:课采取小组之间竞争合作制,小组内评选最佳成。

员以红旗的方式展现在评价台上。

(4)以卷面检测的方式进行有效评价,通过教师出试卷,成绩来。

检测对已有知识掌握的评价。

(5)通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纲要过课堂观察以及教师提问和学生间讨论,学生自由结合演。

出话剧、小品、相声等。

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开发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模式。

1.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只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校本课程开发,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

2.使教育体现出时代感,具有地方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性、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适合社会发展需要.3.有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首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民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

其次,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方位教育。这也就是说,要打破“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态度、动作技能、社会交往等其它方面的发展的不良现象。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数集中于体验型、表现型、实践型、操作型和探究型的课程领域,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4.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自主规划、自我负责。这十分有利于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和教师,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并能集中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中某些方面的优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只有共性、缺乏个性”的课程体系所造成的“千校一面”的现象。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并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4.增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关心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等。

第三部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的互补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地方的课程计划,并对国家、地方课程过于强调统一性、缺少灵活性的现状进行弥补。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注重改变传统学科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注重改变传统学科过于强调学科独立、缺乏整合的现状,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注重改变传统学科偏重书本知识、结论性知识,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强调与社会发展、学生生活的结合,强调与学生经验和兴趣的结合;注重改变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发现,强调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强调建立指标多元、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2.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原则。校本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3.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汲取学校在以往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发挥资源优势,挖掘学校、教师、社区的潜能,给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氛围,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

4.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以达到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能力的目标。

5.立足长远发展的原则。确定教育内容与标准时,一定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但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负责,还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

校本课程框架。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原则,我校将校本课程分解为可供学生选择的六大类选修课程。具体类别、课程目标及课程方向如下:

a类:品质教育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品质。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评价系统。涉及学科:科学、思想品德课等学科。拟开课程方向:

b类:文化素养教育。

课程目标:

1.使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地方乡情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情怀。

2.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比,培养学生历史与现实对比的观念,学会比较,学会鉴别。

涉及学科:文学、历史、科技等。拟开课程方向:中国文化知识选讲c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课程目标:

1.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关爱自然的意识。2.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学科:科学、社会、地理等。拟开课程方向:

江河周边环保问题调查、环保知识介绍、环保主题活动设计d类:科学发展与科学精神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认识科学发展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和思考人类生存的意识,培养学生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涉及学科:数学、科学、社会、地理、信息技术等。

e类:生活技能与健身、艺术教育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2.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习惯和一定的体育技能,认识健身对人生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人生的作用,培养艺术素养。

涉及学科: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等。拟开课程方向:

f类:学科特长训练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与方法。

第五部分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及保障措施。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质量的保证。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的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发展。

(1)课程的评价目的:

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2)评价方法:

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我们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方法是:参与互动、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

a.观察:学生是这一课程学习的主体,是具体的实施者,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进行综合评价。b.交流:通过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习的收获写成心得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体会进行评价。

c.社会评价: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把学校的学习拓展到社会,根据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请家长参与评价。

d.自我评价:由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知识的多少,探究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1)提高认识。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现有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是新生的事物,教师对此还不熟悉,为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课改文件,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的理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初步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2)领导重视。我校的开放、民主、着重参与的管理特征,在进行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校长非常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发展。基于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校长鼓励教师自行设计教材,这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且校长经常参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在校长的带领与直接参与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良好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实施和开发小组,制定了开发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在理论和实施两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3)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之间合作是研究的需要,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在学期初,许多教师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和学校校本课程纲要的要求,在承载着基础性课程艰巨的教学任务和压力的同时,认真查资料、做实验、联系社会实践、设计教案„„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为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4)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自任组长,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全面负责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5)经费保障。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开发和实施,确保校本课程研发的顺利进行。

(6)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同类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把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了解国内外及本地区的先进经验,转变观念,提高科研水准。

(7)认真组织研讨活动。研究期间每学期要组织课题组内交流、学科组内研讨、校级观摩等活动,使培训与开发有机结合,通过反复的实践、观摩、研讨、碰撞,提升开发能力。

(8)建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制度。评价机制的建立是校本课程开发有效运行的保障。要做好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体系的研究。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教材《中国画》

李爱华老师主持本次会议,大连教育学院鲁毅老师和王述海主任分别讲话。艺术家常庆利先生举办了《中国无骨写意花鸟画》讲座,担任首次6周的专家训练。

今天,国内有影响力的实力派画家常庆利先生担任这次中国画校本课联盟的专家领导。常老师以观物澄心为主题,以数十年的绘画和人生经验为线索,带领老师们擦亮眼睛,用心感受世界的意思。常老师学习古人无骨法融合新时代精神,崇尚写生,熟读诗歌,体验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绘画风格融合南北自成一派。在整个讲座中,老师传达了人生的态度和坦率的品格,接受了3小时以上的训练,与会老师们凝聚精神,听取和感悟,打开了中国画学习的新阶段。

金普新区中小学美术学校本科联盟包括中国画学校本科联盟、民间艺术学校本科联盟、陶艺学校本科联盟、综合材料学校本科联盟。四个校本联盟整体负责全区中小学美术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展览出版成果。其培训形式是通过各中小学申报加盟校本联盟,各联盟以专家培训师资、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师生艺术展四种形式,推动校本联盟区域性各项培训工作和成果展示。

中国画校本课联盟启动大会拉开了金普新区中小学美术校本课联盟的第一幕。全区42所学校申报中国画校本科联盟,占中小学总数的45%。首次申报中国画校本课联盟的老师共计115人,占美术教师总数的60%。在传播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的感动下,中国传统艺术今天值得美术教师深入学习和继承,真诚地受到喜爱。

金普新区美术学校本科联盟的设立有助于提高新区一线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拓展新区美术学校本科课程和教室的新整合,探索美术教研的新模式,促进同体地区美育的新发展。

2010年,香岩小学将国画教育作为学校的第二个特色项目,开始了教育活动。学校开设绘画第二课,低段以蜡笔画、水彩画为基础,进行兴趣培养,高段以国画教育为重点,开展特色培训和培养。每堂课的认真和坚持都倾注了老师的用心和孩子们的努力,现在有了优秀的作品!几年来,学校绘画首次取得成效,9人在全国中小学绘画中获奖,其中每人获得明星奖和特等奖,多年来宁海县天寿杯书画比赛也获奖。在2016年的美丽县共建征文招画绘画比赛中,张媛媛和张颖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不断创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已经走出了传统的研究模式,学校开始了特色创新和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2014年上半年,学校写意国画特色项目列为县级学校特色项目,为了让更多学生在学习国画中学习更系统的绘画技能,掌握更系统的绘画笔法、章法、理法,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学校自己写意国画开始丛书。2017学年,学校开始尝试将国画和古诗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为了在校园内增加国学氛围,美术组老师和语文组老师也在不断尝试。美术组的老师也着手研究这方面的课题。

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教材写作旨在陶冶情操、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多彩香岩、彰显艺术魅力。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道路。

俗话说,越是民族,越是世界性的。中国画作为中国强大的民族传统绘画,在中西文化融合渗透的今天,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方式发展变化。从古至今,画家们在探索和实践中也有了新的领域和突破,她通过线条和颜色的语言,结合了书法、篆刻和诗词的意境,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中国画这一传统绘画艺术创新学习无疑是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

我们中国的孩子应该好好感受祖先留给我们的辉煌文化,这些都流入我们的血液中,舍不得也不断。不必担心孩子们不理解国画。因为这种文化,这种艺术形式的渗透已经足够了,我们也不能指责孩子的进步太慢。拿起中国的笔,用中国的墨水,描绘中国的纸,年纪小,他们开始继承中国的文化。

2021年5月14日,小学美术教育中纸文化实践探索、中小学教育选题、学科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和小学美术区级在线精品教育活动由开发区国际学校小学美术团队承担。

本次教育研究展示活动,围绕美术纸艺教育展开。活动展示了我校美术教师在纸艺美术教育中的尝试探索。本次教研活动包动包括小学低、中、高三个不同教育段,重点探索纸艺教育的文化价值和适合学生操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创造思维、核心素养、纸艺技能等综合能力。本次教研活动一方面突出以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纸艺的形式和内容开展纸艺的教学研究,考虑学生如何以纸艺的形式更好地进行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用纸文化浸润师生生活,滋养其心灵,促进其发展。活动一方面是研究文化与纸艺融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艺术思维的最佳途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消化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我校美术教学团队注重教学科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青年教师敢于创新,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精心准备教研活动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展示也精彩。教研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纸艺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儿童对纸艺的兴趣、认同和归属感,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开发潜力,愉快身心,促进儿童感情、认知、能力等协调发展。活动表明,我校美术组拥有具有纸艺特色文化素养的指导教师队伍,可以实施课程开发课程,促进我校纸艺文化的发展。开发研究纸艺教育,使纸艺文化成为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推进我校文化建设,提高我校办学品味和竞争力。全体教师在活动中得到启示,进一步反省和总结,继续努力推进新课程的研究深入发展。

浅谈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小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把本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土资源,就是指学生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本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通过调查学生的作文现状,发现学生怕作文,愁作文,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现实生活的不真事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写作起来更是闭门造车,内容空洞,情感缺乏,不会从身边选材,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写作,对作文的写法认识很朦胧,习作存在很多问题:作文语句简单,大多只有寥寥几句话,没有细节,不知道如何写具体。抓不住写作重点,偏离写作的主题。语句不通顺,不连贯。语句形式单一重复,堆砌,太多重复,太多口水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校通过“农村小学利用本土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并在新课标习作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年级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不断调整作文教学,解决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出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积累素材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有趣的写作内容,让学生乐意交流,乐意写作。因此研究利用本土资源积累素材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赋予农村作文教学生活的灵性,让学生作文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要求教师要突破“教材就等于资源”的传统认识,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根据大语文观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因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生活实践是学好语文,特别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利用本地资源,开发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和视野,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或相关的专题性综合性学习,联系生活进行作文教学,既“导流”,又“开源”,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生活的体验,以此优化作文教学。

素材指导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整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口音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人文素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大语文观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利用本地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资源”的理念,引导教师突破“写作方法的传统认识,善于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以本土资源指导为切入点,尝试把课外资源指导以及教学有机结合整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人文素养。通过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素材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形成案例与教材,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2)利用家乡现有的信息技术收集素材;依靠横向联系法解决农村阅读积累不足的情况;(3)依拓人人都具有的课本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等。学会积累素材,通过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习作时有材可用。解决学生作文“没话可说”的问题。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年级特点,提高教师理解小学生作文心理的水平。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其习作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已经生成:课程资源的整合、生活作文、网络资源的运用等给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带来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让学习者自己收集素材,积累材料。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在指导中不是机械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而从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入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结合本土资源,指导学生因地制宜的利用已有资源,开展素材积累研究,努力开发学生写作素材资源。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整体素质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的原则。

1.全体发展的原则。强调”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综合教学过程中,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地参与到写作中来。在研究中,把学生看作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让他们经历知识的探求过程,创造自我发展、互相交流、评价的机会,着眼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主体实践的原则。“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写作也不例外,素材的积累与写作综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素材积累活动中自主创新、乐于创新;自主写作、乐于写作。

3.有序开放的原则。首先是写作教学内容的有序开放。根据“大语文”教学观,实施以读带写,由吸收而表达。同时,关注自我,自然与社会,关注多学科的融合探究。其次是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学双方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善于进行角色的转变,要以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出现在课堂上。

(二)、研究的方法。

1、用文献法进行理论基础的搜集和学习研究;

2、用行动研究法对理论与方案进行探索、实践;

3、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的认识、体会及外地、外校的有关经验及时进行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及步骤。

(一)、主要措施。

1、抓理论学习,夯实理论素养。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著作,学习他人成功的教改经验;积极外出观摩、学习,或邀请教研室同志前来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抓课堂实践,深入研究探索。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相关理论,观摩教学课堂,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外阅读与写作综合教学”的课题的课堂教学上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始终是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综合教学的主旋律。要求课题组教师要将每一节写作课作为自己的“实验田”,要把理论学习付之于实践,平时只要有什么新的思路,新的点子,就要进行实施,进行研究探索。

3、抓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总结是课题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课题组成员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使本课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2.4—2012..6):研究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对农村小学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课题成员理论学习。选取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课题的申报。

年美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1、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智慧精髓需要传承。

2、明德学校致力弘扬传统古典诗词,形成“明德”的办学特色。

3、寄宿制学校教育更多地要从学生生活领域开发教育,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为规范学生日常生活行为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4、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诵读、感受《弟子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陶冶思想情操,积累文化底蕴,形成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为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程教学理念。

1、加强诵读,引导想象: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直面经典,真心接触: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资源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

3、课堂开放,学科融合: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用绘画、文字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

4、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辨证吸收。

四、实施建议。

根据《弟子规》校本课程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基本方法可确立为“四化”即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

1、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

2、情境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用优美的古典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音乐可选择《渔舟唱晚》、《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中国古典名曲,配乐诵读。

3、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4、生活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更好的生活,让生命更有价值。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

五、评价建议。

1、评价主体多维化:指导学生自评、生生、师生互评、请家长评。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让学生来讲讲《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运用;夸夸自已哪些规范做得好,找出自身哪些不足需加以改进。老师更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受到学生的监督。

2、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评价背诵,还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行为变化。

3、评价过程动态化:注重平时的、过程的评价。

4、评价形式多样化:可以通过演讲德育故事、现身说法、经典诵读、课本剧、相声、吟唱《弟子规》、《弟子规》书法比赛等形式检验《弟子规》的教学成果。

六、保障措施。

1、教学时间保障:每周周一、周三早午诵读,校本课间周一节。

2、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3、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学生有读本有成果记录本。

4、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绩效工资上予以一定的倾斜。

5、组织的保障。

组长:周伟建。

副组长:史兰陈镇江。

成员:全体班任、语文教师。

5、具体实施本方案的人员。

教学评价:谢莹莹李鹏飞。

学生评价:史兰朱芳芳。

年美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本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激发其艺术灵性,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经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为:

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2、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3、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二、课程开发安排。

美术校本课程:漫画、设计、国画、素描、美术字及应用。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小组,校长是决策者,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全面负责。教务主任具体负责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工作,成员由各类课程的开发教师担任,具体落实好各门课程实施工作。

(2)制定形成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起草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经学校审议通过后,各课程的开发老师根据方案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实施计划,目标明确。其次是课程内容的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联系学生的实际及课程资源的情况来安排。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的教材;怎样组织这些内容,准备哪些教学用具或教学资源;在课程上如何设置等问题,然后是课程实施预设:涉及课程实施方法、如何组织教学,课时安排,场地的安排、人数的要求等内容,最后是课程评价建议:如何对教师自身和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涉及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

(3)加强校本课程的培训。“艺术教育校本化”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它柔和温情,附着到每一个发展主体上,延着主体的个性特长润湿、蔓延,甚至深入到主体的骨髓中去,使主体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为了将研究细化求得实效,我们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编写教材,付诸实施。把对学生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工艺制作等方面要达到的要求与基本途径罗列于上,各开发教师再根据本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化基本途径,选择合适的教材来充实校本教材,并付诸实施。第二阶段:积累材料鼓励创新,及时交流经验,鉴定经验的可取可行性,鼓励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第三阶段:完善校本化体系,展示成果。制定完善我校艺术教育校本化体系,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汇报观摩课,展示学生才艺各类研究成果展示。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2、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我们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1)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方法有课堂记录、案例评析。

(2)对学生成长的评价。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将建立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长廊”,允许孩子们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画、一副手抄报、一个小制作……)放到艺术长廊中,可以想象几年之后,当孩子们再去看哪些作品时,会发现自己又长大了,或许这些作品将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四、保障的措施:

1、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2、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3、组织的保障。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组如下:

组长:贾利民。

成员:李占宇、陈连华、赵福民、付德才、张福义。

授课教师:和明明。

论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甘肃地方艺术的开发论文

【引语】: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从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科研的神秘殿堂走进了广大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尤其是全国几千万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的视野里,不再是新鲜事物。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当数校本课程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评价者。基层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转换角色与发展自我的问题。

一、我国教师角色的现状。

[1][2][3]。

年美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本学期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题,面向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为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发展学生的舞蹈艺术特长,陶冶美好情操,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标。

以舞蹈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一二三四年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舞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舞蹈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其身体协调性、柔软性、灵活性、稳定性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二、基本训练内容。

1、基本动作。

(1)儿童舞基训: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方位。

(2)中国民族舞蹈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

相关范文推荐
  • 11-15 如何写项目实施方案(优质14篇)
    实施方案的制定应该注重具体的细节和可行性,同时要考虑到整体的目标和战略。实施方案的范文展示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经验和做法,让我们受益匪浅。对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政府
  • 11-15 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5篇)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学生实践经验的概括,有助于学生反思和提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根据学校的要求,年八月我到了基层人民法院――省
  • 11-15 托管春季开学通知(热门14篇)
    通知的发布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程序,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通知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快快乐
  • 11-15 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总结汇报(实用20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安全意识的提升,安全工作总结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愈发重要。安全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公司、学校或社区的安全状况和安全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概述和总结的一
  • 11-15 合作报告的格式及(热门19篇)
    合作可以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要选择合作,下面的合作案例可能能给你一些启发。尊敬的领导:四号字体,顶格。称谓。首先,
  • 11-15 政治谈话情况报告(优质20篇)
    情况报告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层面,包括企业、政府、教育等,适用范围广泛。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情况报告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根据《中畦中学谈心活动方案
  • 11-15 小学生课间游戏方案(优秀19篇)
    优秀学生热爱学习,主动追求知识,积极思考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学生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1、游戏名称:挑小棒游戏
  • 11-15 起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报告(优质16篇)
    撰写报告范文是提升自己学术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了解报告范文的特点和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省、市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部署,我
  • 11-15 纸船和风筝评课稿大全(19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风格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 11-15 食堂运行情况报告(专业16篇)
    情况报告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准确描述所汇报的事项,避免主观色彩的插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情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