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人教版高中数学微课教案设计(精选17篇)

人教版高中数学微课教案设计(精选17篇)

时间:2023-11-10 07:03:04 作者:QJ墨客人教版高中数学微课教案设计(精选17篇)

2.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教师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高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高中数学微课教案模板

胡建礼。

科目。

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继续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教学目应用题。标通过观察、类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内容趣味数学:

教具。

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小黑板等。

教师活动引导观察。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计算。

数学年级。

七年级。

课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回顾旧知。

例题赏析。

温故知新。

1.路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路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题型:

提出问题。

例1: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45分钟后,一列快车也从该站出发,与慢车同向而行,如要1.5小时追上慢车,快车每小时需行多少千米?过程展示:

讲解分析。

走进生活。

巩固练习。

导入题目求解。

开拓发展。

若二人同时同地反向跑步,经几秒后首次相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困惑?

拓展提问完成学案中其它练习。

计算。

观察思考。

计算。

合作交流。

思考讨论解答。

思考解答。

小结。

作业。

思考。

总结。

教后记两种基本题型展开,着重分析等量关系,在讲解追及问题的特例---环城自行车比赛问题时,我设计了动画演示使学生轻松得到了相等关系。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讨论法,将一些较难问题如求火车长放手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将问题轻松愉快地解决,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但在一些个别问题的处理上,我有些急于功成,不能大胆的放手给学生;题目形式的设计过于单一,各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今后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并及时改进。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讲授了《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在教后我体会很深,现结合这次课程培训,将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在本节课中,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探究-----应用”的物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我比较恰当的把握学生的经历水平、反应水平、领悟水平。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三讲三不讲,注重了规律、思路、技巧和方法的教学。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方法上,注重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理论推导,又用实验验证结论的可靠性。结果是异曲同工,从而使得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此外,我觉的在各个环节的过渡上基本做到了衔接紧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相对轻松,能从兴趣出发,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组内积极讨论,做到在交流中学习,在实验操作中认真谨慎,分析论证结论比较准确。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是成功的,但仍有不足之处:

1、在制作课件上不够完美。

2、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应给学生再多一点时间,充分让学生进行展示。

3、在知识的应用,特别是拓展应用-----液体压强的传递这个环节,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或老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素材。

4、在有些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练。

5、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在处理连通器和帕斯卡原理时时间比较紧张在授课时将本节课分为两节课,我自己觉得对这一部分处理的不太好。

努力的方向:

如果再让我讲这节课,我会进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更贴近的感知水平出发,设计更合理的教学环节,在教授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主高效,多维互动”的开放式创新性课堂教学体系;删去无效课堂环节,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因材施教;使师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更默契。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创设更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例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再利用所学知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发散,使之学习、掌握、应用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做到“授之一渔胜过授之一鱼”;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轻松气氛中学习;注意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文档为doc格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

二、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

2、区别山谷、山脊。

五、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二)授课:

教师拿出模型,与同学一起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助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谷、山脊;联系瀑布的形成,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一、教师自评:

《地形图判读》这一节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以自制模型为载体,以海拔的认识——等高线图的判读——山地部位名称作为教学主线,较好地演示了等高线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知识,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较好地强调了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获取知识。但是在帮助学生辨析山谷和山脊时,我比较着急,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较少,这对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些困惑;还有如果语言的表达能更简短精确、风趣幽默,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还要继续努力。

二、学生反馈:

教师语言通俗易懂,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用的模型直观、形象、生动,让我们似乎身临其境,并且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也是依照模型绘制的,让人一看就明白。

三、同行点评:

1、备课充分,教材处理得当,教学目标清晰、科学性强,教学重、难点突出。

2、运用自制模型并结合小黑板,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

四年级上册“计数问题”

知识点名称:

数线段的个数。

学科类型:

教学环节类型:

新课讲授。

教学活动类型:

讲授。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快速准备的数出线段(角)的个数。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资源与环境:

电子白板,录屏软件。

教学过程:

1、给出一个图,让学生先试着数线段,提出问题:怎样快速又补充不漏的数出来。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

2、从一般到特殊,讲述数线段的技巧。

3、给出问题,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5分钟。

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课件出示4时)。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粗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师: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边说边拿实物钟演示)。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动手拨小闹钟。

2.认识整时。

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出示2时的钟面)。

生:2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生3: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时。

师:咱们同学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手指大屏幕的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这时的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我们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小组讨论讨论。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是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

生:想。

师:拨一个8时,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注意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你拨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

师: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拨一个3时。

生:拨钟。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教师及时给以奖励。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生:独立完成填空,有同学小声说:“怎么两个都一样?”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1:两个一样,都是9时。

生2: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干什么吗?

生1:小红7时起床。

生2: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在钟面上拨出来,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师: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示时刻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时。

生2: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奖励给他一块奖牌。说的非常好,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当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电话显示器上。

生2:电视上。

生3:手机上。

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生:练习。

师:谁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写法?

生:积极要求表现自己。

师:(大屏幕显示8时)8时和3时用这种表示方法,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在练习本上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写。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看大屏幕,时间老人还给我们送来2个钟面,你能准确地说出现在是几时,并说说这时候你该做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能试着用两种方法把这两个时刻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6时和12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2.师:猜谜: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时整?

生:6时整。

师:谁有补充?

生:早上的6时整。

师: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3.手势游戏:由老师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老师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3时、6时、9时、12时)。

4.下面,我们来玩个拨钟表的游戏,同桌两人一人在钟面上拨针,另一个人说时刻,交换练习。

5.我们来玩个小品好不好?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几个动作,你猜他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闹钟拨出时刻,谁最先拨好就上好闹钤。

(1)洗脸:拨的时刻有6时,6时半,7时,9时理由是晚上睡觉前洗脸。

(2)睡觉: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1时理由是午休。

(3)读书: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

(4)吃饭;拨的时刻有7时吃早饭,12时吃午饭。

四、全课总结。

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不同学时设计不同性质微课笔者按微课学习时间先后,把它分为课前预习微课、课中学习微课、课后巩固微课、阶段复习微课几种类型,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选用,不同学时设计不同性质的微课。

1)课前预习型。传统的课堂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回家作业,遇到问题要等到第二天教师批改完作业后再统一解决。微课教学的出现对传统教学进行了颠覆,微课可以用于学生新课的课前预习。微课内容是教师把本该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技能整合,做成一段段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初步学习。等到上这堂课时,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得差不多了,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

2)课中学习型。学生课前利用微课预习知识点,上课时先了解学生微课预习效果,在检查反馈的同时,梳理学生的疑难点,剩下的时间则用来答疑解惑,利用课中微课强调重点,甚至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把知识点延伸出去展开深层次、多角度的探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思辨能力等。数学学科比较枯燥乏味,有些学生很不喜欢数学。但使用微课,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每天看视频就能学到新知识,弥补学习的遗漏,上课的时候还能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降低学习难度,改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

3)课后巩固型。针对各章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把一堂课最精华的内容提炼出来制成微课,上传到班级共享网络平台,课上没听懂的学生可以在家多次观看,直到弄通、弄明白为止。

4)阶段复习型。每周周末也可以做微课,帮助学生回顾一周学过的知识,学生借助微课的学习对本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整理。有了这一学习方式的帮助,促使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培养自我整理能力。

微课呈现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课有其独到的特点:教学效果好,直观、清晰,细节知识点讲解非常到位、透彻,便于理解。要发挥好微课的独特优势,制作形式灵活多样的微课,为教学服务。可以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课件、习题测试、教师反馈等,也可以是课堂或作业中疑难问题的解答。有时也可以从一道题入手制作不同微课,或一题多解,面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和思维训练;或精讲多练,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细化讲解和巩固训练,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也可以构建学生需要的微课程资源库,放到班级共享平台“微课超市”上,向学生开放。

微课还能在数据后台的支撑下以进阶作业的形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观看微课,完成自学报告单,上传至班级共享,以便教师能够及时看到反馈信息,进而以学定教,进行二次备课。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要简单化时间“微”——时间不超10分钟,5分钟左右为宜;内容“微”——一个微课把握一个知识点;要求“微”——每次启发一点,量变引发质变。由于时间短,因此微课的内容一定要设计好,要重点突出,简练精致,正确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避免庞杂和空洞,尤其在导入环节和收尾环节要做到恰到好处,不拖泥带水,导语切入课题要快速,收尾要画龙点睛、新颖独到、引人注目。

选题是关键聚焦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微课,这些知识点是传统教学中不能很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要突出“解惑”功能,简单易懂的知识不必。究竟哪些知识适合使用微课?教师要深挖教材,确定内容,然后搜集素材,写出相应的微教学设计。另外选题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肯定不理想,也许使用传统教学效果更佳。

体现学生为本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微课程的内容。通过微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悟、探究、自主构建与能力提升。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讲究实用围绕教学任务展开,而不是单纯为了炫技。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调动一切教育手段,去掉花里胡哨的技术,力求讲究实用,不浮夸,切不可舍本逐末,追求画面干净,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文字上去,才是正确的选择。对微课程要有一个理性的期待,它不是灵丹妙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是众多研究方式的一种,如果一个微课能给学生带来一点点收获和启发,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做到精细化要想做出好的微课,根本上还是要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熟练掌握授课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熟悉微课的制作特点和制作技巧,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恰当的微课形式来制作。因此,这需要教师长期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学习,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毅力。在微课制作完成后,课前还需要多次练习操作,不合适的地方及时修正,力求学生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应用自如。这样才能将微课的优势发挥得恰到好处,更好实现使用目标。如果对微课流程不熟悉,制作技术不熟练,学生使用起来就效果不明显。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以其简单化、实用化、多样化和智能化备受师生欢迎,具有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它对于辅助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与自身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冷静的思考,参与微课的应用与实践研究,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的“隐形翅膀”,叩开自主学习之门。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的性质。

(3)能利用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1。理解的定义,初步掌握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通过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的研究,使学生能把握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的定义,把握图象和性质。

难点是认识底数对函数值影响的认识。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研究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

1。6。(板书)。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与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米,试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学生回答:。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

一。的概念(板书)。

1。定义:形如的函数称为。(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

2。几点说明(板书)。

(1)关于对的规定: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若学生感到有困难,可将问题分解为若会有什么问题?如,此时,等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对于都无意义,若则无论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且。

(2)关于的定义域(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当指数为无理数时,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的定义域为。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

(3)关于是否是的判断(板书)。

刚才分别认识了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

(1),(2),(3)。

(4),(5)。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情况作点评,指出只有(1)和(3)是,其中(3)可以写成,也是指数图象。

最后提醒学生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就必须在形式上一摸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有了定义域和初步研究的函数的性质,此时研究的关键在于画出它的图象,再细致归纳性质。

3。归纳性质。

作图的用什么方法。用列表描点发现,教师准备明确性质,再由学生回答。

函数。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截距:在轴上没有,在轴上为1。

对于性质1和2可以两条合在一起说,并追问起什么作用。(确定图象存在的大致位置)对第3条还应会证明。对于单调性,我建议找一些特殊点。,先看一看,再下定论。对最后一条也是指导函数图象画图的依据。(图象位于轴上方,且与轴不相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列表,描点了。取点时还要提醒学生由于不具备对称性,故的值应有正有负,且由于单调性不清,所取点的个数不能太少。

此处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列表描点,给出十组数据,而学生自己列表描点,至少六组数据。连点成线时,一定提醒学生图象的变化趋势(当越小,图象越靠近轴,越大,图象上升的越快),并连出光滑曲线。

二。图象与性质(板书)。

1。图象的画法:性质指导下的列表描点法。

2。草图:

当画完第一个图象之后,可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第二个?它是否具有代表性?(教师可提示底数的条件是且,取值可分为两段)让学生明白需再画第二个,不妨取为例。

此时画它的图象的方法应让学生来选择,应让学生意识到列表描点不是的方法,而图象变换的方法更为简单。即=与图象之间关于轴对称,而此时的图象已经有了,具备了变换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对称,教师借助计算机画图,在同一坐标系下得到的图象。

最后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可能有两种可能性,若学生认为无需再画,则追问其原因并要求其说出性质,若认为还需画,则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再画出如的图象一起比较,再找共性)。

由于图象是形的特征,所以先从几何角度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教师可列一个表,如下: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齐的,教师可适当提出观察角度让学生去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将几何的特征,翻译为函数的性质,即从代数角度的描述,将表中另一部分填满。

填好后,让学生仿照此例再列一个的表,将相应的内容填好。为进一步整理性质,教师可提出从另一个角度来分类,整理函数的性质。

3。性质。

(1)无论为何值,都有定义域为,值域为,都过点。

(2)时,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时,为减函数。

(3)时,,时,。

总结之后,特别提醒学生记住函数的图象,有了图,从图中就可以能读出性质。

三。简单应用(板书)。

1。利用单调性比大小。(板书)。

一类函数研究完它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后,最重要的是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3)与1。(板书)。

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数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由学生指出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再追问根据这个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联想,提出构造函数的方法,即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函数的函数值,利用它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然后以第(1)题为例,给出解答过程。

解:在上是增函数,且。

1,。

解决后由教师小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1)构造函数的方法:数的特征是同底不同指(包括可转化为同底的)。

(2)搭桥比较法:用特殊的数1或0。

三。巩固练习。

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板书)。

(1)与(2)与;。

(3)与;(4)与。解答过程略。

四。小结。

1。的概念。

2。的图象和性质。

3。简单应用。

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

二、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

2、区别山谷、山脊。

五、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二)授课:

教师拿出模型,与同学一起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助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谷、山脊;联系瀑布的形成,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是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自主学习,对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是一种方便科学的优质学习资源。

微课特点是微,即短而精,以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的突破,不追求全面的诠释,不追求内容的完备,而在于突出一个点,从某个点出发,阐述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既能帮助教师加强专业的素养,又能帮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微课和课件、课例又有明显区别,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优秀学习资源。微课把传统的教学场地从课堂拓展到电脑、手机、ipad等;教学时间从课堂上拓展到学生的可能空余时间;知识传授方式由课堂上一师对多生改为一师一生。现在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较好适应了不同的个体需求。

微课体现的是“先学后教”。教师设计微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师只起组织、指导、启发作用,放手给学生,微课学习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再根据学生微课学习情况进行问题解惑、讨论总结、巩固提高。

人教版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

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

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

难点:对赏石文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精选实例进行知识讲解,讲解中不断设疑,促使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最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一、导入:

展示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

提问:

1、你认识它吗?

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吗?

通过提问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讨新知:

(1)初识赏石文化。

奇石的概念:又称“观赏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图例)。

(2)提问:你知道清朝乾隆曾经为哪种奇石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吗?

“发现之旅”——探寻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其审美特征。

(灵璧石的成因很复杂,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灵璧石的种类也很多,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石种稍作讲解;灵璧石的审美特征更是牵涉到许多美学概念。本微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引领到赏石文化的门前,学生还需自己迈进门槛,做进一步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奇石的命名。

先举例说明命名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为奇石命名。

(4)小结:

灵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含蓄。

三、课后拓展:

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爱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南唐后主李煜不爱江山爱美石的传说等等。

如今,赏石逐渐成为国际潮流。除了灵璧石,还有许多著名的石种,请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赏石知识。

思考:你对赏石文化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继续探索大自然馈赠我们的奇美,请参考中国灵璧石网。

(通过欲扬先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提供相关网站,作有效引领。)。

测试题:

1、奇石又称(abcd),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a、观赏石b、巧石c、石玩d、雅石。

2、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是灵璧石、(ad)、昆石。

a、太湖石b、雨花石c、大化石d、英石。

3、清朝乾隆曾经为(a)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

a、灵璧石b、太湖石c、英石d、昆石。

4、灵璧石种类很多,主要有(ac)、五彩灵璧、白灵璧等。

a、磬石b、吕梁石c、龙鳞石d、菊花石。

5、灵璧石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形、(abcd)等方面。

a、声b、色c、质d、纹。

进阶练习:

1、搜集1—2首描写、评价灵璧石的诗词。

2、搜集1—2个历史名人与灵璧石的小故事。

3、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其它观赏性奇石。

用数学教案设计人教版教案设计

教科书第58页的“用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展台,屏幕,练习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同学们,鹿老师组织了一个旅游团要到大森林里去游玩。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了。(放音乐;火车开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律动)。

出示课件:美丽的大森林。

师:瞧,美丽的大森林到了,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今天小动物们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去他们中间玩,你们谁想去呀?

生:……(争先恐后地说想去)。

生:行。

师:我们先去看看草坪上的小动物都有什么问题呀?(课件拉近第一幅画面,并演示)。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草地上原来有9只小鹿在吃草,后来走了3只。(课件出示:大括号和9只)。

师:那你能帮助小鹿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草地上还剩几只鹿?(课件出示:?只)。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谁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请你们集中五人的力量分小组研究一下。研究完以后,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然后进行汇报和订正。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研究的结果?

生:我们组列的算式是:9―3=6,草地上还剩6只鹿。

师:谁有问题要问他们?(引导学生提问题)。

生提问:请问你们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生解答:因为原来草地上有9只小鹿,跑了3只,求草地上还有几只就是求还剩几只。这3只小鹿是从9只里面跑掉的,所以用从9只里面去掉3只,就是剩下的6只。

生提问:9-3为什么等于6?

生解答:因为9能分成3和6。或因为3+6等于9,所以9-3=6。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帮助小鹿解决了问题,你们数学学得真好。老师真是太高兴了。

过渡:看着这幅画面,你还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看草地上的`蘑菇)。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生提问: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左边有6个,右边有几个?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解答:8-6=2。

生提问:你为什么用减法?

生解答:因为知道了一共有8个蘑菇,左边有6个蘑菇,从8个里面去掉左边的6个就是右边的2个,所以用减法。

师引导:还有发现不同问题的吗?

2.生提问: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右边有2个,左边有几个?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解答:8-2=6。

生提问:你为什么用减法?

生解答:因为知道了一共有8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从8个里面去掉右边的2个就是左边的6个,所以用减法。

师引导:还有发现不同问题的吗?

3.生提问:左边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师:你发现的问题真好,同学们听清楚了吗?我们再请他说一遍,好吗?

(生说,课件依次出示:6只,大括号,?只)。

师:这个问题我们请同学们分小组来解决,好吗?

请一个小组来汇报。提要求:要说清楚你们小组采用的是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怎样列的算式。

生汇报:我们小组采用的是加法,因为这个问题得求总数,我们只要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就行了,所以用加法。列的算式是:6+2=8。

二、反馈练习,强化新知。

(课件出示鸭子图。)。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不告诉别人,自己把算式写在纸上。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小结:大家帮助小鸭子解决了问题,听它们在谢你们呢?(课件演示鸭子叫)。

课件演示声音:小鸭子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还有问题呢?

师:这是谁的声音呀?(课件出示猴子图)原来是小树林里的猴子们等急了,你们能解决猴子们的问题吗?自己完成。

学生写出算式,然后集体订正。

三、当堂作业,巩固新知。

(一)做题小竞赛。

师过渡: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继续帮助小动物们解决问题呀?

生:想。

学生独立做题。

集体订正。(指名直接说算式,集体判断,最后挑出一个题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对全做对的同学进行奖励。)。

学生随意说。(教师相继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教育)。

让我们开启小火车回家吧。

(二)完成教科书第62页的第13、1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订正。最后集体订正。

(三)请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学生随意说。

四、课堂总结。

师:数学知识真重要呀,他能帮我们解决这么多实际问题,我们一定要学好它。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教案设计

(3)能够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简单的最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由几何图形抽象出基本不等式的过程;。

(2)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悟数学的发展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

(2)体会多角度探索、解决问题。

用数学教案设计人教版教案设计

由该课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导人新课。

二、简介有关文学常识。

1、乐府和乐府诗:概念略。举例:《上邪》《战城南》。

2、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

3、“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三、结合小序简介本文故事情节。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代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四、导读全诗,把握情节和人物。

课文较长,重点引读,理清情节线索,鉴赏人物对话。

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五、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解通读一遍。

解决下列问题:

1、基本解决翻译问题;。

2、理清故事脉络和矛盾冲突的变化和激化;。

3、注意人物对话的特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结合课后练习一理清故事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二、人物形象和对话。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十三能……十六诵诗书”――知书达礼。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坚贞不逾。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既极端的蛮横无理,又一味的独断专行。对焦刘的婚姻强行拆散,对儿子软硬兼施。(对话鉴赏略)。

4、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此人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对话鉴赏略)。

三、文章的表现手法。

1、人物对话的个性化;(见二)。

2、铺陈排比的手法;。

3、起兴和尾声。

四、本文出现的“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

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

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

逼迫兼兄弟:意义偏“兄”

五、本文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共事二三年:共同生活(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可爱(值得同情)。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没有约束)。

本自无教训:教养(失败的经验)。

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罚)。

便可作婚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

叶叶相交通:交接(与运输有关的)。

六、归纳“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参见有关资料与练习。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精彩语段;。

2、课后练习二三题;。

3、《知识与能力训练》。

八、教学后记。

高中数学三视图教案怎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向量的性质及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例题分析:略。

四、小结:

1、进一步熟练有关向量的运算和证明;能运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应用问题,

2、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切实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

用数学教案设计人教版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口算:

3+74+95+67+812+6。

2、计算:

二、新授。

1、教学例4。

出示挂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指出:对评比牌前面的灌树挡住了,你有办法知道每个班红旗获得情况吗?

2、小组讨论。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看条件。

3、小组汇报。

如:二(2)班16-3=13。

注意:强调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4、问:谁知道二(1)班、二(2)班得几面红旗呢?

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没办法知道。因为被树挡住了。

问:那他们可能得几面红旗呢?

你是在怎么知道的?

三、练习。

1、p23做一做。

2、练习四第1—4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意图文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19页总复习第6、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2.熟练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理解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归纳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只要我们留心它,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湖南汩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10年前初中是2.5%,小学是0.02%,现在小学连续10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流失率始终控制0.2%,近三年的数字是0.18%,0.17%和0.15%.

2.学生阅读文字,感知其中百分数。

3.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

从上面的百分数中中以看出汩罗义务教育实施情况非常理想;运用百分数很能够直观;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二、复习百分率的知识。

1.师:看来,百分数的作用还真不小。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理解流失率、入学率、巩固率的意思,教师指正。

2.复习已学过的一些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3.学习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

完成教材第119页总复习第6题。

学生自学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议一议。

烘干率=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重量×100%。

含水率=(烘前的重量-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质量×100%。

学生试求烘干率和含水率,然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的一般问题。现在大家回顾已学知识,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诉小组的成员。

分组讨论,交流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

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先画线段图加深理解,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找对应关系,写数量关系式。

根据百分数题型结构特征确定解法。

多(少)的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一个数×(1+几%)=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

综合问题结合实际来解答。

四、应用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7题。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方法一:(2622—2476)÷2476=146÷2476≈5.9%。

方法二:2622/2476-1≈1.059-1≈5.9%。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思路方法。

2.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各自的思路.

3.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4、15题。

教师:九折是什么意思?

利息怎样计算?本息又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班上交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百分率=()/()×100%。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多(少)的数/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3)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一个数×(1+n%)=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

(4)售价×几折=实付钱数。

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相关范文推荐
  • 11-10 戏剧绘本培训心得体会(专业21篇)
    培训期间,我充分发掘了自己的潜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第一段:介绍戏剧培训背
  • 11-10 不动产抵押借款协议(精选16篇)
    借款可以是一个人或组织在经济困难时的一种暂时解决方案,但长期依赖借款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借款如何避免陷入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的陷阱?请看以下防范措施。
  • 11-10 扫楼工作方案(专业20篇)
    一个合理的工作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配工作力量和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了秉承我校“厚德远志”的校训,落实我校“让每个人
  • 11-10 数据仓库工程师的职业规划(优质15篇)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路径进行规划和设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职业规划范文,这些范文展示了优秀职业规划者的思考和决策过程。3.和用户沟通洽谈,
  • 11-10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总结(精选19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教师工作总结,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 11-10 纪检监察半年总结报告(优秀21篇)
    半年总结是对我们个人和团队的一个重要检验,也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机会。下面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半年总结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自去年8月颍泉区3个
  • 11-10 职业病年度工作总结(优质20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一个月内自己工作表现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不足之处。接下来,请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
  • 11-10 在家里自我评价(专业17篇)
    自我评价是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范文10】自我评价: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反馈和调整,但需要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强调突
  • 11-10 守时的国旗下讲话(专业15篇)
    国旗下,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国旗下,我们可以看到团结、友爱和奉献的精神,让我们一同领略吧。各位老师、家长、全体同学们:早上
  • 11-10 销售管理岗位竞聘演讲稿(精选17篇)
    通过竞聘,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无论你是初次竞聘还是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士,以下的竞聘范文都会对你有所启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