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课外阅读指导论文(热门22篇)

课外阅读指导论文(热门22篇)

时间:2023-11-08 03:34:24 作者:文锋课外阅读指导论文(热门22篇)

通过学习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常见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方法。这些范本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灵感。

小议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也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有几点浅见。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的做法如下: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松鸡和乌龟》的故事,当我讲到乌龟们为了让松鸡能整天呆在洞里陪它们玩耍,便在松鸡的同意下把松鸡的羽毛全部拔光。这样松鸡没法飞走了,它们的目的也都达到了。可是有一天正当它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黄鼠狼窜进洞来,扑向松鸡,一口咬住松鸡的脖子……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3、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结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我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又比如,我们学习了《我和企鹅》之类的课文后,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三、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3、开展活动进行阅读。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4、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阅读为标准。坚决杜绝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学生中传阅,造成种种不良影响。

四、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总之,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带领学生“跃马平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小议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

有一种说法,叫快乐学语文,但作为学生来说,如何打开快乐之门,如何走进语文天地,笔者认为,让学生学会阅读,是一个不错的办法。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不仅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是幸福的,阅读是快乐的,阅读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认为目前部分中学生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中学生全面、均衡、科学地发展。

(1)有些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全面的阅读方法。没有能很好地将阅读与学习有机结合,遇到阅读时凭感觉回答问题,不能客观、全面、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阅读质量不高。对阅读不感兴趣,即使感兴趣,也没有有意识地把它与我们的教学阅读联系起来,不能解决在教学与考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工具书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没有养成学会学习、科学学习的习惯。遇到生字生词,凭想象注音解释,从而造成对文中含义不能做到正确理解。如部分学生将溺(n1)爱注为(nu6)爱,将辍学(chu6)注为(zhui)学,将司空见惯解释为不是寻常所见,这样不能够准确概括出言简意赅的正确答案来。种种错误迹象表明:大多数中学生没有认真查字典或相应的工具书,不注意平时词汇的积累,导致词语的注音和解释错误。因此,不能对词汇做到正确的理解,也就不能准确理解文章大义,从而导致阅读质量的不高。

(3)部分中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不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欠缺,导致阅读质量的低下。由于对文中含义的模糊理解,致使遇到问题没法下手,不知如何解决。有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题目就是作者的观点,作者采用归纳论证的方法,通篇采用举例子,作比较、讲道理的方法,将自己的论点,逐层排出,论证极为严密,论点极为鲜明,实为一篇很好的范文。但可惜的是,面对如此好的一篇模范文章,学生们却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将文章内容与所答题目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快速,准确应答。因此,要改变学习的方法,就必须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质量,抓住文章关键部分进行重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如何去阅读,从书本中获取有效信息,那么他的阅读也无异于一次空读过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阅读教学一定要教会学生必要的阅读技能。技能必须纯熟而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这其间确实不免必要的知识性的艰苦而略显枯燥的训练,苦学和乐学就是这样融为一体,学生智力增进的快感也是艰苦学习的深层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这些阅读的必要能力,一定是阅读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学习的。学习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一定就是枯燥、让学生乏味的试题。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深入到学习中去,乐学、好学、在阅读中让自己的思想逐步成长呢?我教导他们将阅读与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来促进自己的学习,推动基础知识的提高,建议他们要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质量,注意积累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有选择性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让学生阅读经典,以我的理解,校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同的意义,作为校内阅读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因为经典,都是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变化,经得住考验的,是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点。引导学生从经典阅读入手,可以培育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从人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经典阅读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精神的发展。也许经典的阅读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扶助,其实这也正是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与阅读的好方法。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以良好的阅读动机和正确的阅读方法为基础的。只有阅读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才能减少阅读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2)举办一些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探索能力。阅读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中发现适合自己生存和生活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与现状,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指导性的阅读讲座。比如可以邀请著名文学家、文学评论家或资深的语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定期开展优秀文学作品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文学欣赏的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

(3)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阅读,探究阅读,愉快阅读。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启发他们的思维,开发他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建设与环保”“建筑与文化”“科学与生活”。让学生从阅读的自然世界过渡到社会生活的人文世界。让阅读与文本联系、与自我生活经验联系、与自我情操和价值观联系。阅读教学成为一个辐射源,学生智力的触角,在它的触发下,敏感地伸向各方。

(4)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影响下,抓住机遇,重视学生的学习氛围建设。要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对阅读活动的重视,注意观察生活现象。要在全社会至少在全校形成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阅读教学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文本”解读的过程,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文本提升和升华了经验世界的无意识,使它自觉纳入学习者的有意识的规律性的认知领域。同时阅读者也可以发现自身信息的短缺、理解力的薄弱,唤醒再学习、再积累的需要。

(5)强化重点,让阅读带着欣赏和提升能力的目的去做,而不是为了应对目前的考试或种种急功近利的要求。知识与技能仍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阅读反思中孩子们可以学会生活反思,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已有的结论,用敏锐的目光、批判的精神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在反思中,获得高质量的人生感悟。

当然,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我们作为初中教师,认为可教、需要教的东西还很多,这里所说的“教”并不是通常意义的“传授”,可以理解为“培育”,阅读教学中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重要。对于感悟力强的人来说,没有经过阅读教学的训练,可能也可以获得阅读能力,不过要走一些弯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确而恰当的阅读教学是他们获得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

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四步曲论文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现代人学识与素养积累的一种经典。古代诗词的赏读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高考的一个重要得分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学习起古典诗词来总觉得吃力,高考得分不高。鉴于此种现象,经过反复思考和实践,我个人认为,要想学会赏读古代诗词,就要由浅入深地层层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鉴别意象,归纳整理。

古典诗词通常是由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凝炼性、抽象性的意象组成。赏读诗词,首先赏读的就是意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意象进行鉴别与归类。

鉴别意象,关键在于弄清一首诗词里面包含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中,那些可以归为一类,那些是具有特别文化内涵的,那些是实,那些是虚。那些是客观描述,那些又是主观描绘的。而归纳整理则是在鉴别意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弄清楚意象的构成要素及种类,并把它们按一定的类属加以整理,以期能让学生逐步判断诗词中每个意象的差别,达到解读意象的目的。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尝试把意象大致分为自然类,社会类;再把自然类又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等小类。

二、组合意象,活化诗境。

诗词的语言顺序常因表情达意或格律的限制而与我们平常的口语表达习惯相异,如果我们不弄清楚诗词的表达与口语表达之间的差异,就难以理顺诗词所要表达的意思。而组合意象,就是在弄清意象之后把这些意象按照我们自己的认知模式加以重新组合,形成一组组我们能理解的画面。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一句,就需要我们把其中的意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组合。构成一组我们可知可感的画面,那就是,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一条只有)桅樯(的)——(小)舟——独(自停泊在)——夜(色中)。

意象组合完成后要弄清楚画面蕴含的意义就得想方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在动态中把握其中的景物变迁、情感变化,这就是活化诗境。

活化诗境需要我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把我们组合后的画面一点一点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出来;并在叙述中在脑海里勾勒出这一段一段的经历。同样拿“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来说说,带着一丝丝冷意的微风吹拂着岸边枯黄的小草,小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一条只有一根高高的桅杆的小船顶着风缓缓前行,夜色渐渐浓了下来,小船不得不在这荒凉的地方孤独地停泊靠岸。就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我们面前,正是这一“活化”过程让静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脑中虚拟的活动之景。

三、置身画面,融入诗境。

有道是,人因景生情,景因情生色。诗词的意象通过组合活化为一幅流动的画面后就带上了赏读者的感情色彩,要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就需要我们把自己完全地投入其间,放开身心品味整幅画面带给自己的心灵的感悟,让自己彻底地迷失于诗境之中,自问在其间产生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化虚为实,倘佯其间;随其境,悟己心,品己情。

又道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相同之景,不同之情。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体悟,这源于各自面对这一事物时不同的心境,源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赏读者在明悟了自己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后并不意味着对这首诗词的解读完成,这只是赏读者个人对他人作品中描绘的意境的一种自我解读,要明悟创作者的真实情感、意图就需再进一步。

四、设身处地,品味诗情。

化为古人,我就是他,方能真正地品出他的诗中之情,词中之意,意中之志。

析象(分析意象)、活化(组合意象,活化画面)入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替代悟情(化身古人,明悟其旨)既是古代诗词的教学方法,也是古代诗词的学习方法。赏读古代诗词要做到入得诗,出得诗。正所谓:随他癫,与他狂,跟他一起共彷徨;爬千山,涉万水,古今共醉哭一场。

小议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可见,课外阅读指导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段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对于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这个目标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完成这个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老师的任务并不轻松。

经过一年的专门课题研究和平常经验的积累,我把自己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大家交流如下:

1、结合语文教材推荐好书。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我们课本当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会使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趣味性与重要性,而要获取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如:学习《回声》时,我与学生谈到了大自然的神秘现象,告诉学生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读书来获得,比如《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就可以让你知道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大自然的秘密。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都纷纷捧起了《十万个为什么》,在之后的交谈中,我经常会听到学生不时地提到自己通过读书获得的知识。学生读书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他们渴望通过阅读书籍去探求知识。

2、亲子共读一书。

阅读首先培养的是阅读的兴趣,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孩子会非常喜欢,当孩子发现,父母对读书没有兴趣的话,那么孩子有也会认为读书应该是一件没有意思的事情。而家长渐渐地和孩子一起阅读,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我非常重视亲子阅读,我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在课外阅读上达成一致,发动家长和孩子共读一书,在阅读中,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读书的快乐,一起积累语言,一起谈论感受,使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

3、班级读书交流会。

为了鼓励孩子多读书,我组织学生每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开展了读书故事会、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古诗大比拼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评出了读书之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了自信,培养了兴趣。这些活动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读书效果,还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4、摘抄绘本。

“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在学生阅读时,我要求学生做摘抄笔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不会进行摘抄,我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摘抄,刚开始,我让学生每次阅读摘抄5个好词语,一个好句子,一个学期后,我让学生自主摘抄古诗、词语、句子,单纯的阅读和摘抄,时间久了学生就厌烦,于是,我鼓励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摘抄中画上插图,做成摘抄绘本,相互之间还可以把摘抄绘本交流阅读,从中不光积累语言,还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学生的阅读、摘抄的积极性更高了。

5、好书漂流看。

每学期开学,每个学生都会带一本他们喜欢的课外书来学校,这些书汇集后,由老师挑选出50本最适合每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好书,分发给班上的学生。一个孩子阅读完手上的书后,再传给下一位同学读,以此类推,一学期里这50本书基本上能让所有学生都阅读一遍。进行好书漂流看活动之后,学生阅读的范围更广了,阅读的效果也更好了。

通过我的逐步指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逐渐地,读书已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策略

新世纪已经来临,在新的世纪里,国力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喜欢阅读人间求生存、征服开发大自然的紧张惊险故事或传记故事。但现在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文学优秀作品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即使有一点时间来阅读,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最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是像《蜡笔小新》《老夫子》等,学生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被这些书占满了,很可惜。

随着珠江三角州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没有高学历,今后子女的就业竞争力将明显不如人,因此许多家长都重视了子女的学习情况,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大笔的资金,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但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完全消除影响,家长给子女购买了大量的课本练习、答案、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请家教帮助子女提高考试成绩。家长们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子女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考试成绩上。近几年来媒体上登载的子女因学习成绩达不到家长要求而被责骂,子女把父母杀死的事例屡见不鲜。学校放学后送子女学钢琴、学画画……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外如果有那一点儿时间进行阅读,也自觉不自觉地阅读优秀作文选,没有时间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大多家长认为作文能否得高分是他们是否读书的要求,所以与家长谈起学生阅读习惯、课外阅读的内容及指导,家长自然就说为提高他作文水平,我已经给他买了很多作文选,他就是不愿意读。

教师一边抱怨学生作文差,没有阅读习惯,不愿意读有益的图书,要求学生多读书,希望学生的作文能写好,一边却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随着新大纲的深入学习,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强了,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作业,但大多仍是有关的作文选集。虽然阅读优秀作文集是课外阅读,但毕竟范围太窄,阅读层次浅,而且不能满足他们求知、求新、求奇,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的欲望,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低。

在教师或家长影响下,学生自然而然地选择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之类的作.文书,而且缺乏正确的指导。在11月下旬,为了解学生对学校《学生读书.计划》的意见,曾对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答卷中,老师布置读怎样的书?对读书提了什么要求?学生毫不例外的填每天读作文选,摘录好词好句子。家长对读课外书有什么意见,鼓励你读怎样的书?学生第一个就填作文集。12月,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曾在语文活动课时间,对五六年级学生办理市图书馆借书证或阅读证情况进行调查,办理了两证的约有5%(学校曾在读书.计划中提出要求),可见学生大多不会利用图书馆等等来扩大阅读面。

电脑的普及,互联网迅猛的发展,上网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小龄化。网上信息量大,金子与泥沙俱有。中高年级学生好新奇,缺乏辨别能力,受网上不良读物影响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加强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仅节约时间与金钱,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一生发展大有裨益。

(一)运用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中年级可以朗读,高年级进行默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大纲语).在小学语文教材(新人教版)里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和读写例话,它要求掌握什么阅读知识,怎样阅读课文,是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的纲。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新人教版)第四组的导读有如下指引:“这些课文描写的古今中外的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都很有特点。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透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读,导读提出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领悟掌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是文字优美,在语文活动课或适合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报刊书籍的积极性,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

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获得较大的提高,而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二)教会学生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籍分为五等,主张按等选择读物。书“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查之书。”唐彪的这个分类是极粗略的,但对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有选择进行阅读: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教材有选文的原著,课文作者或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如读了《火烧赤壁》,指导读《三国演义》。第二是经典作品,名家短篇佳作、童话寓言、科普读物是当看之书,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第三是属于字典、辞典的书,这是读书工具,要让学生熟悉它们,并善于运用。中年级以教师为主选择读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成套读物,到了高年级,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图书分类指示和检阅图书报刊的基本方法,便于他们学会利用校图书室、市图书馆自由选择读物。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确立阅读的内容和题材应广泛多样、活泼有趣的指导思想。学生阅读的面宜广,不但阅读的内容要广,阅读的题材、风格也要广。正如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里说的那样,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三)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小议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行为动机进行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必需的东西,真正实现变“要我阅读”为“我要阅读”.

兴趣是习惯的前提,习惯是兴趣过程的累积。要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就要先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每天都要在学生面前看“课外书”,让学生觉得书是好东西。教师给学生讲故事时,讲到故事精彩处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局在哪本书上,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到课外书中去寻找结果,让他们品尝到自己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也是如此,除了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外,还要有丰富的.书刊报纸可读。教师应该不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为班级图书角购置一定数量的优秀课外读物作为班级藏书,无条件地向每个学生开放。还可经常到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借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做到常借常新。鼓励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看书;推荐学生到书店以及社会上的图书馆去看书;也可以到互联网上去寻找各种资料。

贝尔纳说过:“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要取得阅读的良好效果必须有好的阅读方法。

1.引导学生读中勾画。

内容可以是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从未见过的表达方式(排比、顶真、对偶等)、成语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好的开头结尾等;方法可以是用“横线”“波浪线”等不同的符号画出优美的词句,用“圆点”等自己喜欢的标志标出重点字词,用“?”标注此处有疑问。

2.鼓励学生读后剪贴。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有时会遇到大量感兴趣的知识,此时圈画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阅读兴奋感了。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可能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感兴趣的图片或内容剪下来,收集在一起,有序地粘贴在设计好的纸片上,配上插图和注释,制作成独具个性的图画书或百宝书,这就是教师们通常所用的“采蜜本”.孩子在整个阅读、制作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阅读在没有形成习惯的时候,是需要在别人的强制下形成的。教师在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扮演的就是“强制者”的角色,直到习惯形成。

“君子不可一日无书。”教师要规定课外阅读的时间。首先,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其次,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消机械重复的家庭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还特别规定:每天早上读古诗十分钟,还把每天中午的12:50-13:20作为雷打不动的自由阅读时间。充足的阅读时间能使学生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星期举行一次“故事会”,轮流讲,三星期全班轮回一次。学校通过红领巾广播,开辟了好书推荐栏目,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有意义的图书,介绍给大家。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节日庆典等活动,举行学生才艺表演,给学生阅读成果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小议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

摘要: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是课内阅读必要的补充和有机的延伸。初中生课外阅读应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巧设体验阅读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促就阅读传授方法指导阅读培养习惯巧设平台。

大量阅读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必要的充分和有机的延伸,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落实好“广泛阅读”这一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初中生课外阅读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促进阅读。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深信:现在初中生缺少的就是那种没有占据自己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爱读书,这样他们才会多去读书,才会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学习的语文知识。

教师可结合课内学习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就向学生推荐《中周百科全书》,学习了《蚊子和狮子》后就让学生读《伊索语言》等。或给学生介绍一些童话寓言故事书,还可以组织“向你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再进步就让学生看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并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的阅读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使他们充分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二、传授方法。指导阅读。

要读得更好、更有成效,就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精思熟读”也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精思”就是强调独立思考,要反复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的'巧妙之处,做到“嘴念心诵,融会贯通”。“熟读”就是对重要的文章经过几遍几十遍地读,达到滚瓜烂熟、倒流如水的程度,“使其言皆若出与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2、选读法。

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书报的有关篇章或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确哪些作品、书籍要重点读,哪类作品可略读、浏览,提醒学生不要面面俱到。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在阅读读物时,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只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4、积累法。

积累包括“脑记”和“笔记”两种方式。一般对经典文章或精彩片段,我都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贮存脑中。这样促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名言名篇,而且在背诵的过程中,他们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在平时说话和作文时就会根据需要自然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习惯,坚持阅读。

从课内到课外,广泛阅读,持之以恒,学生的语感经验和语言能力就会逐渐增强,见识不断增长,认识不断提高,文化底蕴也一定能愈加深厚。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很容易导致学生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教师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比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如举办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断增强其课外阅读的白觉性和持续性。同时,在班级内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从整体上得到提高。

四、巧设平台,体验阅读。

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不能像课内教学那样死板,要为学生创设好多种平台,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检验了阅读的效果和督促了阅读习惯的养成。

首先,经常围绕课外阅读展开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如开展“讲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同阅读成果,使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

其次,教师也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检查和评价。教师只有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检查,才能了解学生阅读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指导,并起到督促作用。教师要经常采取谈话、检查读书笔记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可以把检查阅读情况和班级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和同学交流通过阅读获得的信息、知识,做到资源共享。

再次,要给学生多创造练笔的机会。在班内设立“奇思妙想大舞台”、个性感受展示栏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反应,发表不同的见解,不仅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有所知,更要使学生有所感。同时,倡导仿写。仿写的的过程是读与写相结合的过程,通过仿写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长久训练,语句会变得新颖,表达会变得生动,段落会更有条理。让学生从仿写句式、仿写段落、仿写结构、仿写写作方法等。使学生从仿写的过程中领会阅读文本的内容、写作方法,进而化为自己的修养和写作能力。

变化的语词、丰富的语言是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载体。而阅读是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写起文章来才能文思泉涌。好的文本要熟读、精思,让它们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千方百计找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使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让学生感到你在倾听他的感受,在接受他的观点与他一起体验着阅读带来的喜悦,分享阅读带来的收获。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方面的潜能很大。如果经过科学的训练,人的阅读潜能就可以得到若干倍的发挥。阅读能力的提高也iir以使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的敏捷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易于形成。当然,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不叮能一蹴f酊就,教师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成为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的源泉,并伴随学生一生。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社殿坤编译。

[2]《河南教育》史道祥主编。

小议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

摘要:课外阅读对于低年级学好语文尤其重要,而让低年级学生学会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打好基础是关键。主要可从以下几点培养:1、讲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2、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3、推荐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适宜书籍;4、利用课外活动和奖励措施进一步调动阅读兴趣;5、让家长和我们一起重视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欲望阅读环境适宜书籍。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吕叔湘先生早已指出了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的重要性。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由此可见,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那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呢?根据在教学中的摸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讲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低年级的孩子生性好动,为了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讲故事入手,每天利用课外时间,总是选取精彩生动的小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他们听。孩子们是很喜欢听故事的,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发光,听得津津有味。我却故弄玄虚,在他们听得入迷时嘎然而止了,每天的故事不是讲不完整,就是讲头留尾……一个个悬念,吊起了学生的“胃口”。看着孩子们那焦急的眼神、急于了解全局的样子,我就将故事的出处有意无意地透露给孩子们,而他们则会回家后央求父母买来书,或想尽办法找来书去仔细地读。第二天,他们会神气活现地告诉我故事的全部内容,并在同学们的.簇拥下讲述故事的结局。就这样,孩子们有了阅读的欲望,读书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有了。

二、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

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促进他们的阅读兴趣,切忌把阅读当任务扣在孩子们脑袋上。我们的教室里都有“图书角”,每周还有两节阅读课,孩子们可以在平时课余时间去图书角借书,也可以在阅读课上看自己喜欢的图书。每当孩子们高兴地从书架上拿下内容丰富的读物,回到座位上专注地看书时,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看书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把看到的故事和学到的知识进行小组交流,每次每组推选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述,进行全班交流,并选出最优小组和最优学生。

另外,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报等,把一些小故事、小儿歌贴在上面让学生阅读,不定期更换。甚至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有意思的小故事拿来和同学一起分享,由此,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

三、推荐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适宜书籍。

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再结合他们的兴趣导向,为他们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看的书,比如《杨红缨童话系列》、《小海豚心灵成长故事系列》、《感动小学生100个故事》、《上下五千年》,杨红樱校园系列小说《淘气包马小跳》、《四个调皮蛋》、《暑假奇遇》,儿童插图版的《西游记》、《水浒传》等课外读物。这些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书籍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喜欢读书。同时我还让学生自己推荐书籍,把所推荐的书籍的好处与全班同学交流,然后进行推广。这样,不仅那些读书多的同学有了成就感,更加喜欢读书,而且那些读书少的同学也被带动起来了,整个班级洋溢在书的海洋。

四、利用课外活动和奖励措施进一步调动阅读兴趣。

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生读书的热情易激发,但不稳定、不持久。为此,我在班上每周评选“读书小名士”,被评上的同学能得到老师的特别嘉奖,可以得到老师特制的借书卡,拥有这张借书卡的同学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借书。学生们以能拥有这样的借书卡为荣,阅读热情高涨。同时,为了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课外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班中我还开展了讲故事比赛、朗读故事比赛,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所学到的展示出来,使他们有成就感,就会对阅读有进一步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五、让家长和我们一起重视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正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是很容易被父母的习惯所影响到的,孩子是否喜欢阅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是否喜欢读书。建议家长经常利用双休日带孩子逛书店;在家庭中创设读书的氛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带着欣赏的眼光发掘每个孩子身上蕴含的无限潜力,与孩子一起感受浓浓的亲情,分享阅读的快乐;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家庭书橱,为孩子们课外阅读提供物质保障。在布置假期作业时,可让孩子每天读一个小故事,第二天讲给父母听,让父母给予评价,由此亲子活动来让家长与孩子互动。有了这种互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就越来越高了。

总之,我尝试着采用各种方法,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今,我班的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大量阅读中受益匪浅。

小议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

关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育的老前辈都有过重要论述。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里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和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这种阅读就是所谓的应用”。他认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于工作只做了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尤其是在当今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更不应该是游离于语文教育体系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得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甄别力,读物良莠不齐,一项调查显示46.7%的初中生和35.8%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以消遣为目的,在中学生购买的报刊图书中,知识类书刊占55.6%消遣类占44.3%。中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阅读水平的制约,审美能力较差,搞拒诱惑的能力差直接造成了读物的优劣不等。他们读的书大多不是有意识的选择,大多数都是无计划无目的,无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也就很难获得有益的指导;由于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时间,耽误了学习,所以反对或限制他们的课外阅读,使多数学生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课外阅读,更顾及不上阅读的效益和质量,不能充分发挥兴趣阅读的作用。

3.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图书资源匮乏,难以得到优秀读物。这也是制约中学生健康的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真正投资于语文学科的并不太多,大多集中在“习题集”、“题典”上,很多的课外读物是仅仅有几本“作文选”。

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指导。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以指导。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而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少数教师甚至放任自流。因此,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激发兴趣策略,让学生爱读书。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形成也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语文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2.推荐书目策略,让学生多读书。

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任务式阅读,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与范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读书。在书目内涵的把握上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借鉴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有梯度。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联系,内外联动,相得益彰。

(2)结合课程标准推荐。《课文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文质兼美,又结合了学生的学力、智力、心力等实际,要逐步让学生阅读。

(3)结合时尚热点推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开放的世界,愉悦身心。

3.掌握技巧策略,让学生会读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教师要进得方法指导,教会学会开启阅读之门的技能。读书之法,因人而异。但就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仍要把握一些基本东西。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一学年开端就要订立本学年的读书计划,一学期、一个月、一星期读多少书,有个合理的安排。读书须思考。

(2)读书方法点拨。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系统地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点拔,三大读书方法: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相结合,要让学生明白“精读是准备,略读、快读是应用,是人生阅读活动的主体”,课外阅读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着重培养略读和快读能力。

(3)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和再生产活动,要展现阅读主体的本质力量。课外阅读极富个人特点的学习结果,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呈现多元化趋势,事实上,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语文教学效果,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个人的选择、感知、理解和深悟,得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结论。作为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如果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就可能泯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导游,引导我们的学生走进他们富有个性的阅读世界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任宝祥.教育社会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小议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

阅读是语文之本,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显得很重要。教师们可以通过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等途径,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自觉阅读,养成习惯。

小议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论文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法宝。歌德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可是现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很不乐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沟通好家长,让家长支持阅读。

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向学生家长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为学生创设优良的读书环境,做到“三个一”--每天陪学生读一会儿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为学生挑选一批可读性强的书。让家长努力创设条件,鼓励子女加强课外阅读,并能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家长明白:“变聪明的办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通过学校与家庭的运作,学生有书可读,天天可读,阅读习惯才能逐步得到培养。

二、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乐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我们要积极创设有利条件。

首先要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虽说是课外阅读,其实教师也可以用每周一节课作为阅读时间。另外,教师不要布置过重的课业负担,否则学生根本无暇去课外阅读。相信很多语文老师都尝试过,难的是坚持到底。可见,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必须具有长远的目光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其次,要给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在学校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提供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这个空间有软硬之分。软空间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宽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硬空间是一个学校应该要有一个好的图书馆。我们学校就有很好的图书馆,好的图书馆应该吸引学生自己去看书,而不是硬性规定每个学生每个学期要借几本书。

第三,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知识时,做到知识的迁移,把课外的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的渴望。比如在学古诗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唐朝诗词的发展史,及一些著名的诗人和相应的作品,在学生阅读过一些书籍、文章之后,请他们向别的同学讲授自己最喜爱、理解最深的文章或其他知识。这对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课外阅读兴趣、转变观念是有很大作用的。

三、做好读物推荐,扩大阅读范围。

教师要打破学生课外书等同于“作文选”的错误观念。在扩大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做好读物推荐工作。积极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如上完了《三顾茅庐》可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等等。我还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中年级阅读书目:如:《皮皮鲁传》、《小兵张嘎》、《草房子》、《木偶奇遇记》、《伊索寓言》、《爱的教育》、《青铜葵花》等。

四、制定阅读计划,开展实践活动。

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它不仅有利于巩固、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还组织了一次“好书伴我成长”主题队会。

读书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四步曲论文

关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育的老前辈都有过重要论述。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里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和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这种阅读就是所谓的应用”。他认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于工作只做了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尤其是在当今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更不应该是游离于语文教育体系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得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甄别力,读物良莠不齐,一项调查显示46.7%的初中生和35.8%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以消遣为目的,在中学生购买的报刊图书中,知识类书刊占55.6%消遣类占44.3%。中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阅读水平的制约,审美能力较差,搞拒诱惑的能力差直接造成了读物的优劣不等。他们读的书大多不是有意识的选择,大多数都是无计划无目的,无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也就很难获得有益的指导;由于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时间,耽误了学习,所以反对或限制他们的课外阅读,使多数学生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课外阅读,更顾及不上阅读的效益和质量,不能充分发挥兴趣阅读的作用。

3.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图书资源匮乏,难以得到优秀读物。这也是制约中学生健康的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真正投资于语文学科的并不太多,大多集中在“习题集”、“题典”上,很多的课外读物是仅仅有几本“作文选”。

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指导。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以指导。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而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少数教师甚至放任自流。因此,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激发兴趣策略,让学生爱读书。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形成也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语文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2.推荐书目策略,让学生多读书。

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任务式阅读,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与范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读书。在书目内涵的把握上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借鉴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有梯度。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联系,内外联动,相得益彰。

(2)结合课程标准推荐。《课文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文质兼美,又结合了学生的学力、智力、心力等实际,要逐步让学生阅读。

(3)结合时尚热点推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开放的世界,愉悦身心。

3.掌握技巧策略,让学生会读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教师要进得方法指导,教会学会开启阅读之门的技能。读书之法,因人而异。但就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仍要把握一些基本东西。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一学年开端就要订立本学年的读书计划,一学期、一个月、一星期读多少书,有个合理的安排。读书须思考。

(2)读书方法点拨。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系统地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点拔,三大读书方法: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相结合,要让学生明白“精读是准备,略读、快读是应用,是人生阅读活动的主体”,课外阅读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着重培养略读和快读能力。

(3)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和再生产活动,要展现阅读主体的本质力量。课外阅读极富个人特点的学习结果,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呈现多元化趋势,事实上,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语文教学效果,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个人的选择、感知、理解和深悟,得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结论。作为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如果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就可能泯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导游,引导我们的学生走进他们富有个性的阅读世界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任宝祥.教育社会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文档为doc格式。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迎兰中心小学孟祥宇。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

三、课前准备:

1、学生版《三国演义》。

2、课件(包括相关故事的动画)。

四、教学过程。

(一),与学生沟通,切入话题。

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籍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

2,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

3,能和老师说一说你们都读过哪些书吗?

4,学生汇报交流。

5,大家读过的书还不少,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为了奖励你们老师送给你们几条关于读书的名言,请看大屏幕,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课件出示名言)。

6,其实,老师也很喜欢读书,我最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

师朗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第一文库网。今天,老师就把这本书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聊三国,引发阅读兴趣。

1,谁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预设:罗贯中。

师:我们就一起走近三国的作者“罗贯中”

录音介绍(罗贯中)。

课件出示交流任务。

(1),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2),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歇后语等?

(3),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说一说、聊一聊。

3,全班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送出锦囊妙计)。

(四),读三国故事,感悟读书方法。

1,过渡: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三国。

演义》的知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国中的一。

个小故事,想知道吗?

学生:想。

播放动画《曹操败走华容道》。

任务:简要概括一下这个故事。

学生汇报:

2,打开《小学生阅读资源》读《曹操败走华容道》故事。完成下列任务。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在这个故事中主要描写了那两个人物?

(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

(3),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4),找出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体会一下。3,学生汇报交流。

言、动作、心里等描写,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理清故事情节、全面了解三国这部作品。

5,课件出示阅读三国的方法。

点:抓住人物特征。

面:理清故事情节。

(五),总结升华,激发阅读欲望。

1,总结: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了三国这部伟大的著作,大。

家有没有信心读一读《三国演义》。

学生:有。

目前,《三国演义》被演绎成了多种版本,我建议同学们先。

读一读学生版的《三国演义》各大书店均有销售,希望大家都能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同时也欢迎同学们读后能与老师交流你们的感受。屏幕上是我的qq号和博客地址,欢迎大家与我交流(课件出示qq号)。

历史的故事以其永久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希望大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读更多的课外书。老师希望大家能终生坚持阅读。

2,课件放映。

阅读,终生的承诺。

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读书有记性、有悟性、有任性,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3,让我们大声朗读以上内容,结束本课。

(六年级)。

教者:孟祥宇。

指导教师:胡秀峰。

迎兰中心校。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浅见: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仅仅依赖教材是不行的。教材固然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如果没有课外阅读这一途径作补充,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难以提高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考试题逐渐能力化、课外化,重视课外阅读已严肃的摆在语文老师面前,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在此谈一孔之见。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尤其如此,新课标明确指出:“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电视、广播、电影、戏曲、广告、电话、书信等,无一不是语文课外读物。面对减负的呼声,我们要将课外阅读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就是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美,也可结合写作,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写起,去发掘其中的意义,养成向生活学习的好习惯。

二、新课标、新教材,加强指导,让学生得到益处。

利用课堂教学,尽可能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学到阅读的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才能最终“得益于课外”。

2.以教科书和《语文课外阅读》为纲,落实训练重点。

与课本配套发行的《课外阅读》是一本很不错的阅读材料,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单元教学重点把课内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更易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作品,就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然,看《课外阅读》也可以结合听说训练来进行。例如,课前三分钟学生谈读书体会,要求学生结合单元教学重点进行评析,使《课外阅读》的文章和单元教学重点真正落到实处。

3.分阶段、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由阅读节选向阅读原著或由阅读课文向相关篇目扩展例如:学了鲁迅的《风筝》一文,可以让学生读他的《朝花夕拾》;学了《金色花》一诗可以推荐学生读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读了冰心的《纸船》,推荐学生读《繁星春水》;学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骆驼样子》等。阅读长篇文学名著可以“不求甚解”,随着年龄和知识的阅历的增长,到了适当的时候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它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生活情趣、思想品德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效果。文学名著正是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经久不衰的。扩展阅读可以让学生由“窥一斑而知全豹”,由学节选到阅读整部经典名著及相关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名人传》等。小学一二年级,可以指导学生读一些文字较浅。故事情节较强的作品,如《伊索寓言》《爱的教育》《繁星·春水》《格列佛游记》等。小学三四年级,可根据鉴赏能力的要求,将读作品和提高欣赏水平结合起来,指导安排阅读《水浒传》《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学六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提高了,但面临中考的压力,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短小精悍的美文。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学鉴赏活动,让学生领略文学艺术的精妙。

教师指导的同时,可以借助电视、广播、电影、网络等媒体,开展诸多读书报告会、演讲辩论会、朗诵比赛、征文比赛、办报刊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能益智,读书能养性。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配合新课标和新教材,狠抓《课外阅读》和课程标准中推荐书目的落实,遵循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规律。学生在六年中该读哪些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教材的需要,本着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的宗旨,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读书。只有改变随意、无序、低效的阅读状态,才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砥砺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以下是“《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

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

1.聊《城南旧事》题目。

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

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

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

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了。

3.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外貌猜人物动作猜人物语言猜人物。

四、感悟童年。

五、重点学习第二个故事。

《我们看海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起学习《我们看海去》。

1.让生自由读。

2.问:“你们读过这首诗后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3.是啊,老师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故事讲的肯定是英子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给我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出示课件)。

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4.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描写得非常好,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走进厚嘴唇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跳读,光读有关小英子和厚嘴唇谈话的场面。

5.出示问题,让生分析。

6.让学生们试写人物分析。

六、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片段。

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我知道,爸爸。”“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读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父亲与英子的鼓励、教诲和关心)。

七、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英子的善良)。

惠安馆。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人。

请读过书的同学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秀贞这个心爱的人再也没有回来,刚出生的女儿又被父母丢弃的女人,在别人眼里,她只是一个被远离的、被耻笑的、被议论的疯子,而在英子眼里呢?不仅如此,她帮助妞和秀贞逃跑,他、蹲在草丛里和小偷坦诚聊天,约定一起去看海……看出了什么?)。

八、学习表现社会生活。

宋妈这时也向惠安馆里看,正好疯子的妈妈抬起头来,她和宋妈两人同时说“吃了吗?您!”爸爸说北京人一天到晚闲着没有事,不管什么时候见面都要问吃了没有。

我们看海去。

这时剃头挑子过来了,那两片铁夹子“唤头”弹得嗡嗡地响,也没人出来剃头。打糖锣的也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有山楂片,还有珠串子,是我最喜欢的。

你读过后知道什么?

九、学习精彩富有个性的语言。

红花的衫裤,一条像狗尾巴似的黄毛辫子,大大的眼睛,一排小帘子似的长睫毛,一闪一闪的,在想我招手呢!(妞)。

语言稚嫩、活泼,充满童趣。

十、总结:

读书就这样读。

1.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4.品味作品中的语言。

十一、总结阅读方法:

本书中还有《惠安馆》中的妞儿、秀贞,《兰姨娘》中的兰姨娘,《驴打滚儿》中的宋妈,还有整本书的主人公小英子,他们都是真实可感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我们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把这些描写摘抄下来,并附上自己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就是人物分析表了。

十二、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城南旧事》,试着分析妞儿、秀贞、兰姨娘、宋妈、小英子的特点。

2.推荐童年系列书籍“童年”“呼兰河传”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淘气包埃米尔》世界著名童话大师瑞典的林格伦的作品,这部小说以妈妈的日记方式描绘了一个淘气、正直、善良的小男孩埃米尔的形象。埃米尔一年到头淘气闯祸。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要把那个地方弄得鸡飞狗跳,他把猪血扣在爸爸头上,把妹妹小伊达当作国旗升到旗杆顶,用放大镜点燃了教长夫人的头发,把自己的爸爸关进茅厕等等。但是不管别人如何批评埃米尔,他的妈妈她始终认为,埃米尔会长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最后竟然成为了社区委员会的主席,而且是伦纳贝亚村最有出息的男人。埃米尔的伟大举动受到了全伦纳贝亚人的称赞,他的淘气被人们遗忘和原谅。淘气归淘气,正直和善良才是埃米尔的本质!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不过,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此时是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最佳时机。而且他们已能较为主动、积极地学习。

1、激发学生阅读《淘气包埃米尔》一书的兴趣。

2、梳理《淘气包埃米尔》一书的脉络,为学生走进《淘气包埃米尔》,走近主人公“埃米尔”做适度的铺垫。

3、适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激发学生阅读《淘气包埃米尔》一书的兴趣。

难点:激发学生阅读《淘气包埃米尔》一书的兴趣。

一、记忆力测试。

出示:读一本好书,就像和睿智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就像享受了一顿精神盛宴;读一本好书,就像打开了通往智慧的大门。

1、一分钟记忆、背诵。

2、模仿相同的句式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语,它简明的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需要学习训练,需要积累运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所以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背诵关于读书的名言,同时也要求孩子模仿同样的句式说话,达到积累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二、走近主人公。

1、喜欢交朋友吗?希望交什么样的朋友?

2、介绍主人公埃米尔的样子、生活习惯。

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埃米尔”。认识他吗?

他生活在伦纳贝亚村,卡特胡尔特庄园。(板书:指导读好外国名)用一句话吧这三个词连起来说。

3.继续介绍:

他有着一双圆圆的眼睛;他有个红扑扑的圆脸蛋;他还长着一头卷曲的浅色头发。

4.想看看埃米尔的照片吗?出示埃米尔的图片。你觉得埃米尔长得怎么样?

但是,埃米尔不会讲普通话,他只会说伦纳贝亚方言。例如,他想要自己帽子的时候,他不会说:“我要我的帽子。”而是说“我要‘俄的猫子’。”他想要自己枪的时候,也不会说:“我要我的枪。”而是说“我要‘俄的墙’。”

每天晚上睡觉时,埃米尔总是喜欢带着自己的帽子和枪一起睡觉,因此,睡觉前,埃米尔总会对妈妈说两句话:我要‘俄的'猫子’!我要‘俄的墙’!

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埃米尔也会说两句话:我要‘俄的猫子’!我要‘俄的墙’!

每次出门前,埃米尔都会说两句话:我要‘俄的猫子’!我要‘俄的墙’!于是,埃米尔肯定会戴着帽子,背着枪上路。

观察图片,对主人公形成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积累词语的过程。问题简单,学生就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回答,可以把这些表现的机会,给平时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让学生在情绪高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学习技能,不仅是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其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教师寻找容易引起儿童愉快情绪的内容作切入点。从埃米尔的形象图片,再到他的典型方言“我要‘俄的猫子(帽子)’!我要‘俄的墙(枪)’!”入手,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说,他们会乐不可支,会一下子就爱上这位淘气、可爱的埃米尔。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罗姆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的材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变苦学为乐学,不知不觉立足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走进埃米尔的故事。

1、出示原文:在伦纳贝亚村没有一个人,我敢保证,不认识村民中最酷的那个小男孩埃米尔。那个埃米尔淘气、闯祸的次数比一年365天还多,他把村民们吓坏了,所以他们想把埃米尔送到美国去。哎呀,这是真的,伦纳贝亚村的村民募捐,把钱装在一个口袋里,送给埃米尔的妈妈,并且说:

“你们如果把埃米尔送到美国去,这些钱大概够了。”

2、出示图片:埃米尔曾经把头伸进了汤罐子!

3、读原著片段。

4、出示一系列埃米尔淘气的图片。

6、出示一系列图片。概述埃米尔的故事。

学生活动。

1、默读,对埃米尔的淘气特点形成初步认识。

2、猜想;。

可能是怎么回事呢?

3、听老师读故事。

4、观察图片,产生联想。

5、思考,对阅读原著产生渴望。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儿童是感性的,具体形象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最能激发他的思考,于是我出示了一段关于主人公淘气的一段话.默读这段话,从这段话中捕捉到了什么信息?静默,才能让每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行文对话的时间,从而让学生从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中去涵咏体味语言,真正与作者达到心灵的融通,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是说,学生阅读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自我感悟的时间,一个自由遐想的空间,让他们潜心会文,沉浸其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介绍书籍,推荐阅读。

1、想知道埃米尔在哪儿吗?

2、介绍作者及其他作品。

1、读作品封面。

2、了解作者及其他作品。

3、阅读目录,初步了解读书的小窍门。

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在课堂上要让他们乖乖的坐上四十分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使小学生在整堂课上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更要随着课堂的纵深发展,调节思路,将学习的兴趣保持下去。这节课我从谈话开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到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从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到问题激发孩子的兴趣,从作者的介绍激发孩子的兴趣,到阅读目录激发孩子的兴趣,以一个“趣”字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强烈的渴望,不仅对《淘气包埃米尔》产生阅读的兴趣,对林格伦的其他书籍也产生兴趣,不仅对林格伦的作品产生阅读的兴趣,对外国儿童小说也产生阅读的兴趣,进而到对儿童小说也产生兴趣,这样语文这个小课堂就和生活这个大世界紧紧地结合起来了。孩子们在课堂上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也达到了目标中激发孩子对书产生兴趣的目标。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孩子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交流。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五、板书设计。

《淘气包埃米尔》。

我会让孩子们把对埃米尔的认识,评价,写在黑板上,和孩子们共同完成板书。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一、巧引兴趣激发读。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

1.了解学生喜欢读什么。

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小学生选择课外书的标准依次为:a.由名作家写的。b.书名有趣的:c.借阅频率高的:d.看过改编而成的电影、电视的。“教师介绍过的”和“语文课本选读过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前面一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在内容上小学生喜欢情节紧张曲折的,或有趣好笑、通俗易懂的;在体裁上受欢迎的是童话、民间故事、少儿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故事、科学幻想小说和惊险小说;从作品的表现手法看,小学生喜欢看叙述、描写的,不愿看议论的,喜欢看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不愿看静止的景物描写:在篇幅上他们喜欢像语文课本那样厚,一两天可以看完的;还喜欢图文并茂的书籍。了解了学生的这些特点,使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做到了有的放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展“活动”激发读。

即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在充分发挥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作用的前提下,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名作选读、文学鉴赏、小品演出、朗读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要闻介绍、信息交流等语文活动,办好校园文化长廊和校班黑板报、学校校报,组织学生撰稿组稿,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网上阅读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长盛不衰。

3.巧借“书本”引导读。

让学生“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语文教学论文)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有效形式:一是扩大式。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采用扩大式,就是要求学生将整本书读完。如学习完《江姐》,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长篇小说《红岩》。二是对照式。对照式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如《小英雄雨来》中雨来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敢会令学生对其产生敬佩之心。此时,教师伺机拿此文与《小兵张嘎》作对比,要求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从比较中受益。三是荐读式。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文章,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其他书籍,可以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的目的。

二、结合实际引导读。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会自觉地进行大量阅读。此时学生往往是什么书都要读,而且读的时候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有的学生一本书读完了,让他说说书中的内容或者印象深的地方往往说不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

1.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趣”“广”“适”

“趣”即有趣,“广”即广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达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目的。“适”即合适。时下,书市上的书,鱼龙混杂,教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指导选择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的书籍来读,诸如低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较低,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读”“思”“记”

“读”,其方法有三: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用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可按照“速读一寻找知识点一摘记”的程序进行。如阅读报刊,引导学生快速阅读,用找标题、找中心句的办法搜寻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并简要摘记。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能适应新知识新信息成倍增长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是品味性的精读。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质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思”,即思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记”,即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一支烂笔头。一是疑问笔记。在阅读的时候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二是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段摘录下来。三是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第二、三两种方法可以教会学生用文摘卡片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四是创作笔记,即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

三、检查评价促进读:“章”“查”“时”

“章”指规章制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个性差异,制定包括数量、书目、掌握阅读方法的种类和阅读习惯的程度等的学期计划及个案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学生也就有章可循。

“查”指检查阅读效果。对课外阅读要经常督促、引导、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

“时”指时间落实。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阅读质量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条件,学校和班级可以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课,列入课表。到目前为止,我们共研究出了以下几种课外阅读指导课形式。

(1)读物介绍课。说明为什么要介绍这本书,教师可简要地介绍书中的内容,有时可朗读书中精彩的片段,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说明阅读这本书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的书籍应是教师希望全班学生都阅读的,并且是准备好供学生阅读的书籍,介绍后马上可以发给学生阅读。

(2)共同阅读课。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读物,教师就所要阅读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启发性讲述或谈话后,全体学生就开始阅读。阅读时可以采取学生轮流朗读,其余学生默读的方式,遇到问题可以质疑、讨论或由教师略加解释。读完后根据所读文章的内容进行讨论。讨论的范围包括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及对他们的评价、作品的中心思想、自己的感受等。材料既可以在一节课中读完,也可以留下一部分,让学生在课外去读。这种方式适合于低、中年级。

(3)读后讲述课。在学生读完书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叙述读物内容。叙述可跟朗读结合起来。形式可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等,也可让学生扮演书中人物进行表演。

(4)读物讨论课。在全班学生读过某本书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范围可以是作品的中心思想、人物评价,也可以是一个情节、一个问题。这种讨论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提高鉴赏能力。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树人小学31)。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开阔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乃至于对整个学科学习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强化课外阅读意识。

一、激发兴趣,使之“乐读”

课外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

1.故事引领――诱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对阅读不太感兴趣,即使是读有时往往也是走马观花,图于形式。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听有趣的故事,针对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益智、有趣等适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但教师讲故事的时候不要一口气讲完,而是留下“悬念”,让精彩的文章缺少结尾,这样悬而未决的情节就会诱发学生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慢慢地他们会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们的精神家园。

2.推荐读物――强化阅读兴趣。

目前市场上各类书籍名目繁多,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自我选择图书的能力受到限制,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他们常常不知如何取舍,如果选择不当,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因此,教育者应做个有心人,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孩子们喜爱、内容健康、教育意义较强的读物,推荐他们去读。由于教师推荐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孩子们定会津津有味地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渐渐地他们也会觉得一本好书会有特别大的魅力,读书是多么有趣的事,自然会自己主动找书读。

二、教给方法,使之“会读”

读书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来源。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1.制订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

学期开始帮助学生制订一份课外阅读计划,包含阅读总量、阅读书籍目录、阅读每本书所需时间以及自己每天运用什么时间、运用多长时间去阅读等内容。有了这样的一份计划,既便于学生时刻对照计划提醒自己要持之以恒地阅读下去,又便于教师、家长随时督查学生阅读情况。

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记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问题,掌握主要内容。对于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就要指导如何精读。即要求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学会对作品进行鉴赏、评价、背诵,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3.学会做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指出了摘抄记录的重要性。教师要求学生不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阅读中,发现有好词、佳句、美段就要进行合理选择,并分门别类地摘抄下来,或者针对感触很深的内容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这样长期积累,终究“厚积而薄发”,既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又可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就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创造条件,使之“多读”

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我们都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可设立班级图书角,努力使学生手边拥有他们感兴趣,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资源;教师还要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公告栏和黑板报来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引导学生阅读生活内容,还要帮助家长,使孩子在家里拥有自己的图书库、小书桌,把书放在孩子随时可以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让孩子置身书的海洋,频繁地与书打交道。这样天长日久,就会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进书的世界。

2.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为了学生在课外有足够的阅读时间,一般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即使有作业也与阅读有关。如,摘抄、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此外,还抓住寒暑假黄金时间,让学生读整本书,全套书。总之,让其有充分的时间提取大量课外读物,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四、积极评价,使之“恒读”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长期的阅读活动,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报告会,如,朗诵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座谈会、读书知识会、辩论会等。以多种能力的培养再现学生课外阅读的收获,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也可以举行读书笔记、资料卡片的展览会,挑选优秀的笔记或卡片展出,让学生的阅读成果得以呈现,既为其他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又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表现欲和阅读兴趣。

当然,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成为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的源泉,并伴随学生一生。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第一小学)。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2]。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鼓励先进,坚持阅读。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信息化时代带给小学生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百变的电脑游戏、精彩的电视节目,等等,这些都比枯燥的文字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因此,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学生往往把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电脑、电视,而很难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品读一本书,长此以往,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空虚、乏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5~6年级学生应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实践证明,课外阅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积累课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小学生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语文课标,让学生摆脱电子产品的诱惑,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多宣传课外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此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兴趣入手,激发阅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使之乐于主动去多读、多看、多品课外书籍。那么,如何来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在班级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我校(此处指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下文同)开展了“书香之班”的评比活动,笔者所在班级也为此成立了一个“小小图书角”,筹集了一批书籍,再加上有些学生主动捐献的书籍,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做足了准备,还设立图书管理员,负责学生的借阅登记以及检查图书工作。班级每周还举行一次“好书,我推荐”的活动,学生自带喜欢的书籍,说说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实现好书的推荐、交流。此外,由于学校图书馆资源丰富,笔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让学生多到图书馆去借书,由此培养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形成学生读书热潮。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调动每一个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群体阅读”风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其学习和成长。

有人说,“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因此,在课外阅读的开展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去寻找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阅读书籍,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巩固学生课堂教学的成果,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语言的有效积累。在教授《海伦・凯勒》一课时,学生们都被海伦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折服,他们都很难想象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是怎样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因此,在讲完这篇课文之后,笔者就顺势推荐学生阅读海伦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海伦,了解这位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的人有多么伟大。

陶行知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调查发现,学生多数心性不定,注意力也很难长时间集中,为了避免“三天晒网,两天打渔”的情况,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的方法多样性。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的教材中,就有一篇专门介绍阅读方法的课文《精读与略读》,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学生推荐几种阅读方法。

1.精读法,就是对书刊中的某些重点文章逐字逐句、精细地阅读,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基本方法。一些课外读物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很适合指导学生精读,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探究文章的写法入手,引导他们掌握阅读方法。例如,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写?这篇文章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如此,把学习课文的方法运用在课外阅读之中,最终达成“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目的。

2.选读法,就是平常所说的“略读”。这种方法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选择性地阅读有关书报,以便学以致用。例如,学习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为了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人火星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就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与此类文章相关的书籍。

3.读写结合,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加深记忆,扩大积累,课外阅读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呈现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圈画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警句格言;也可以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写下自己阅读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长此以往,学生在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同时,不但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学习了许多写作方法,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成果展示,刺激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有比较才会有进步,如果只是让学生多读书,而不去检验他们的读书成果,那么,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就等于“纸上谈兵”。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展示活动对于巩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教师可以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利用活动课时间定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铭言、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摘记等,从而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魅力,并以此评出班级的“小博士”,引导学生读更多的书,积累更多的新知识。例如,笔者就曾在班上组织了一个“阅读之星”的评比演讲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花了很长时间去准备活动内容。在活动时,学生们都拿出了看家本领,使出了浑身解数,除了一个比一个精彩的演讲之外,他们还带来了自己的读书摘记、读书心得展示给同学看,有的还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甚至将自己看过的书籍制成幻灯片,一张张写着作者、书名、内容简介的幻灯片再配上看书时的一些心得体会赢得了台下小评委的热烈掌声。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读书活动,但从中可以看出有些学生真正肯花时间在课外阅读上,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本好书,并且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读后感,这显然是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阅读能力提高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教师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拓宽渠道,努力营造读书氛围,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方法,为他们搭建展示课外知识的舞台,让他们去自主阅读,积极探索,尽情发挥,让他们在书的海洋里自由驰骋,不断地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艳和。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林玉芝。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水平[j].黑龙江教育,,(12)。

[3]汤爱平,张厚粲。课外阅读对儿童阅读的重要影响[j].心理科学,,(5)。

(编辑:朱泽玲)。

相关范文推荐
  • 11-08 下一周的工作计划(汇总24篇)
    拥有一份工作计划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完成任务,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思路和指导。一、本职工作:我会在周老师的
  • 11-08 上半年政府工作总结报告(热门20篇)
    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一个月的成果和收获,让自己更加有成就感和动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月工作总结样本,欢迎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
  • 11-08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优质20篇)
    教学计划的执行应该与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实际相结合,灵活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下面是一些研究性教学计划的范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探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1-08 个人简历格式简单(专业22篇)
    个人简历对于找工作或升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突出我们的优势和特长,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机会。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不同职位的个人简历范文,以及针对不同行业的个人简
  • 11-08 情人节珠宝店活动方案(汇总19篇)
    制定活动方案时还需要合理安排活动的预算和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方案的精心制定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以下是一些优秀范例,供大家参考。活动背景:中国浪漫情人
  • 11-08 银行旺季营销工作总结(精选17篇)
    当我们将工作总结纳入常态化的工作规划中时,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并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提高工作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
  • 11-08 农村人的离婚协议书大全(21篇)
    离婚协议是用以解决夫妻双方在离婚后可能产生的财产纠纷的一种法律文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离婚协议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男方:________,汉族,___
  • 11-08 开学初班会活动方案(热门23篇)
    活动方案的编写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效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活动目的:正值2
  • 11-08 购房协议书换购房合同(专业15篇)
    合同协议可以明确双方之间的权益,减少争议和纠纷的发生。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合同协议的写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值得阅读的合同协议示范。甲乙双方经过有好协商,就
  • 11-08 幼儿园教学计划教案设计(精选20篇)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幼儿园教案的制定对教学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幼儿园教案范文,供您参考。活动目标:1.喜欢汽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