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金匮要略的心得体会(通用16篇)

金匮要略的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时间:2023-11-05 17:25:21 作者:灵魂曲金匮要略的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心得体会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动力,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下面是一些写得不错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指导和思路。

读金匮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内容丰富、精华纷呈。读完金匮要略后,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悟到人体形体构造和生理生化过程,还可以学习到中药治疗的相关知识。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读金匮时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第二段:关于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相传由汉代著名医师张仲景所著。该书共分三部,包括了中医诊断、病理、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内容涉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中药配伍等内容。金匮要略成书于数千年前,但因其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内容实用而备受中医师和学生的推崇。

第三段:金匮带给我的收获。

在我的学习中,金匮要略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医的知识。例如,我从书中了解到了中药的配伍和熟知的中药方剂,这对于我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中药治疗十分有益。同时,书中介绍的疾病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也使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总的来说,金匮要略带给了我更为领域、系统的医学知识。

第四段:深度剖析。

读金匮,不仅是理解中医相关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金匮要略中的医论,有着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和深度的中医认知方式。它们往往通过挖掘病机,抓住决定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寻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些思维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考视角,激发了治疗某些复杂疾病的创造性思考,为我今后成为一名专业的医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结语。

金匮要略带给了我很多收获,它对我的学习和成长都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读《金匮要略》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耐心和毅力。但是,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我们才能真正地领悟其中的奥妙,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我相信,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将会在中医领域中获得更多的成就。

金匮的心得体会

金匮,取自古代医书《金匮要略》,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以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医疗经验和治疗方法而著称,被誉为“医经之王”。在研习《金匮要略》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和前辈医家对医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学习《金匮要略》,不仅对中医的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治疗疾病的实用经验。以下是我对《金匮要略》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我对《金匮要略》篇章的细致入微感到钦佩和敬佩。《金匮要略》以针对性强的疾病分类为主线,将治疗方法、方剂配伍、用药规律等做了详细的论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治疗技巧。我深感前辈医家费尽心思,将自己的丰富经验化为了铿锵的文字,不仅为后人指明了治病的正确方向,也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其次,我被《金匮要略》对于审查用药的讲究以及对病情细致入微的观察所打动。在研读中发现,前辈医家们在用药上注重首战告捷,即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而非仅追求短期的效果。他们强调观察病情细节,并细心留意病人的言行举止,以便从细微的症状中发现问题。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悉心辨析让我深受启发,感受到了中医在用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独到见地。

另外,我在学习《金匮要略》时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独特的辨证施治思想。《金匮要略》中指出:“善用针刺禁则察於气结。”即通过观察气机的变化和体察脉象等方法来确诊疾病。这与西医以疾病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进行诊断的方式截然不同。中医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等外在症状,询问身体状况和病史,诊断疾病的所在。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不仅包含了对病人病情的全面考虑,也融入了中医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治病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

同时,我也感悟到《金匮要略》中包含的精神力量对于医者的重要性。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医者需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用真诚的爱心与病人沟通。只有在患者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医疗效果才能发挥到最大,病情才能更好地有所缓解。这些深入人心的观点使我对做医生的责任感以及所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金匮要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医学的瑰宝,也是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金匮要略》,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医的信心,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医的重要性和它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医学学生,我将更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深入研读《金匮要略》,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素养,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匮要略血痹病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重要的经典之一,其中关于血痹病的治疗,深受中医界的关注。血痹病是指因风寒湿邪侵袭,导致关节、筋骨、肌肉等组织出现疼痛、肿胀、起节、弯曲等症状的疾病。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学习,谈一谈《金匮要略》治疗血痹病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二段:诊断要详细。

治疗疾病要先了解其病因、病位、病情。针对血痹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须要对病人的证候、舌象、脉象以及特殊体征进行仔细的辨别,以正确的方法治疗。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治疗方案。

第三段:治疗方案要个性化。

《金匮要略》有很多针对血痹病的方剂,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适合同样的方剂。因此,治疗方案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适合该患者的方案,充分体现“因人而异”的原则。

第四段:注意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血痹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均衡、营养丰富的饮食来辅助治疗疾病。血痹患者忌食寒凉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姜、蒜等刺激性食品。建议多吃富含营养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第五段:心理调节很关键。

与其他疾病一样,血痹病患者也需要多方面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另外,心理调节也很重要。血痹病经常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困扰,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适当的心理调整可以起到积极助益的作用,促进治疗疾病。

总结:

中医治病强调个体化、整体化、系统化的治疗原则,治疗血痹病也不例外。《金匮要略》中所提供的方剂、治疗方法,本身就是个体化、整体化、系统化的代表。在治疗中,医生应该根据实践和研究,结合上述几点,灵活运用,多方面施治,以期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金匮要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是一部古代医学经典,被誉为“中国医学经典巨著”,是中医中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文献之一。《金匮要略》涵盖了大量的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在医学领域的深度发展当中,我们不仅需要熟知西方医学理论,同时也需要掌握中医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金匮要略》的重视也日益提高。

第二段:《金匮要略》的特点。

《金匮要略》可以说是医学家们的宝库。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中医诊疗、临床用药、药物方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在治疗上,《金匮要略》最为突出的是它对病人个体差异的重视,这对于为病人量身定制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同时,《金匮要略》在对药物治疗的运用上也表现出了其独特性,它对于各种药物的性质和作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对于药物的配伍、用量和顺序等方面的要求,严谨且独具医家风范。

第三段:《金匮要略》的现实价值。

《金匮要略》所涵盖的医学知识无论在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医学发展史上,一直都处于重要的地位。现代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中、西医学结合起来,以期完善医学体系,提高临床效果。中医学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理论、诊断和治疗方法,特别是中药疗法。而《金匮要略》便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诠释,不仅对于中医学的理论做出了阐释,同时也对中医药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程序作出了重要的订阅,这些独特特点在现代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验证。

第四段:《金匮要略》对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影响。

除了对于临床用药、药物配伍等内容的讲解,《金匮要略》还对于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在诊断方面,书中首先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比较全面的评价了病症。在治疗方面,书中特别重视病因,而对于以往的治疗方法,其疗效可能不佳。在《金匮要略》之中,所有的药物治疗方案都是基于个体特征,针对病因的。其实,现代医学也是采取了个体医学、以病因为中心的治疗方法,这与《金匮要略》所提倡的方法是高度吻合的。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金匮要略》作为一部中医经典文献,对中国的中医药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对于中医深入研究,掌握中医诊疗和中药方面的知识有着重要的帮助和启示。同时,由于其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全面性和优越性,在当今医学领域内仍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过益性。

金匮要略血痹病心得体会

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经典之一,其中的血痹病专论更是医学界的重要指南。在临床中治疗血痹病,我们需要遵循金匮要略中的治疗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在实际临床中,我不断总结经验,逐渐领悟其中的治疗要领,下面就我在治疗血痹病时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第一段:了解病证特点,把握治疗原则。

血痹病是一种常见的风湿类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关节的疼痛、僵硬和肿胀等。在治疗血痹病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病情的特点,明确治疗原则。在金匮要略中,明确指出:“治欲取其血分,调和营气”、“处高枕,取慢穴”等,这些都是指导治疗血痹病的重要原则。此外,还需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比如在寒湿痹证中,要注意祛寒散寒,祛湿化浊,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通畅关节之目的。

第二段:辨证施治,灵活运用药物治疗。

对血痹病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有一位患者出现了急性风湿热的症状,全身肌肉关节非常疼痛,又伴有高热和乏力,这是一种血痹病的寒湿痹证。此时,我选择使用金匮要略中所列举的药方“桂枝加附子汤”,效果非常好,令患者得到了快速的缓解。此外,针对不同的症状,我们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种适宜的药膳和中药贴敷等方法,这也是中医治疗血痹病的优势之一。

第三段:运用针灸疗法,刺激关键穴位。

针灸疗法在治疗血痹病中具有非常突出的效果。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曾经治疗一位患者,患者感到下肢疼痛、酸软、不能正常行走,经过我采用的针灸疗法,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恢复了患者正常的行走能力。此外,在治疗血痹病时,针灸不仅可以刺激身体的关键穴位,还可以改善人体气血的循环,促进体内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有助于治疗血痹病的症状。

第四段:合理运用物理疗法,促进病情康复。

除了针灸疗法外,物理疗法在治疗血痹病中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我曾经治疗一位年迈患者,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老年肌无力、关节疼痛等症状,这是一种肌肉痹证。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运动疗法来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注重维持适当的运动量,通过适当的力量练习,缓解了患者肌无力的症状,增强了肌肉和关节的运动能力。

第五段:强化膳食治疗,保持饮食健康。

在治疗血痹病过程中,食疗也非常重要。在金匮要略中,明确指出:“治病必先饮食”,因此,我们需要结合饮食治疗,改善身体机能和血液循环。比如,针对湿热痹证,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加速身体中湿气的排除。同时,饮食中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也应该根据个人病情情况灵活调整,适当控制油脂和糖分的摄入,保持饮食健康。

总之,治疗血痹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但是,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同时,饮食也非常重要,应该在治疗过程中注重饮食的调整。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法,我相信血痹病患者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愈合。

金匮要心得体会

近日在读历史文章《金匮要略》时,深感其中蕴含的医学知识真是丰富而珍贵。由于该著作篇幅较长,笔者只就其中部分篇章进行了解和阅读。在这里,笔者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

一、了解《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晋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它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古代医学理论,总结了众多医疗实践经验,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的代表之一。《金匮要略》分为上、中、下、外四部分,包括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学习古代医学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金匮要略》的医学价值。

《金匮要略》反映了古代医家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方法,这些都是历经千年的宝贵财富。作者张仲景以其深厚的学问和临床治疗的经验,从病证分析、方剂组方的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许多常见病、急症、内、外伤、妇产科疾病以及许多顽症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这对于古代医生和现代医生的医疗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三、《金匮要略》的理论价值。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总结了古代医学理论,提出了以“治未病”为基本原则的医学思想。他认为,人体有机脏腑互为关联,疾病的形成是由于人体之间的协调失调而引起的,因此,治疗疾病同样需要维持身体相对平衡。这一理论对于现代医学中维护人体内环境协调平衡的思想有着启示意义。

四、《金匮要略》的文化价值。

《金匮要略》是一部与时间和伦理价值具有密切联系的文化著作。它被誉为古代最精湛的医学典籍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五、《金匮要略》的启示。

我们可以从《金匮要略》中学到许多东西,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强调的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即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不同的患者,作出个性化的调整,给每个患者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这一医学思想,对我们现今的临床治疗实践具有启示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念和方向,为我们更好地发展现代医学事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医学经验。

总之,《金匮要略》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医学著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古代医学实践和理论出发,提出了许多传承至今的宝贵医学思想和经验,为现代医学实践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在今天,我们更应当认真研究、深入领会、深化应用并且传承好《金匮要略》这一活珍文化继承,为推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匮的心得体会

金匮是古代药学经典著作,《金匮要略》被称为金匮之宝,是医学界瑰宝中的瑰宝。研读金匮,不仅可以深刻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也能让人得到很多的启发和提升。通过阅读金匮,我深感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从中获得了很多心灵的滋养和智慧的启示。

第一段:探寻金匮之谜。

金匮象征着瑰宝,金匮之书一直为许多从事中医药学的世代所推崇。然而,对于金匮的心得体会,不仅反映了对中医药学的理解与解读,也能从中窥探作者的智慧与品性。通过阅读金匮要略,我发现其中包含丰富的中医理论与实践,深深吸引着我的心灵。

第二段:治未病的智慧。

金匮要略中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善治之于未病者,藏精气于内,以候时人,使之发于未有之病而先取之。”这句话表达着中医重视治未病的理念,即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精神等方面,预防于未然,以达到保健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这一智慧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学的独特价值,也激发了我更深入研究中医药学的动力。

第三段: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金匮要略中,在论述疾病的成因时,提到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认为人体健康与环境和谐密不可分。这使我对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思考产生了更深的体悟。人类与自然,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系统,只有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达到身体健康和内心平静的境地。

第四段:审视现代医学的局限。

金匮要略中所蕴含的智慧与知识,使我审视了现代医学的局限性。现代医学重在治疗疾病,往往忽视了疾病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导致了许多病因未能得到从根源上解决。而金匮要略,则对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不仅关注疾病症状的治疗,更注重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这让我深感中医药学的独特价值和巨大潜力,也对现代医学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第五段:坚持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

读完金匮要略,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也从中获得了心灵的滋养和智慧的启示。金匮要略教会了我如何从整体上看待健康和疾病的问题,更加了解中医药学所强调的个体差异与整体平衡的观念。在现代医学追求效率和技术的时代,金匮要略不仅提醒着我们“治未病”的重要性,更教会了我们如何走出困境,开启中医药学的新篇章。因此,我们应当坚持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将其智慧与价值传承给后世,并继续拓展中医药学的边界,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

《金匮要略》的水气病篇学习中有很多难点,因为其中讲述了大量病机、病理,而且很多是通过脉法来进行讲解的,篇中提到了水肿的很多不同表现,把水肿分成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五种。但是有一些病现在争论的也比较多,比如说黄汗,它到底是什么病?里边有很多问题未解决。譬如说这里边治疗“气分”病,两个方子,一个是“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另一个方子是枳术汤方,“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两个方子治的是同一类证,一证二方,怎么去认识它们?另外还有一些方子,比如说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后世应用也很多,在治疗水肿、肾炎中都是很常用的。

现对其中的几个方证进行探讨,这些方证是我们临床中常用到的,如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水肿、心源性水肿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的水肿等,现将个人平时读书的一点心得和临证的体会进行总结。

一、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的临床应用。

我们首先看一下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应该说我对这方子特别感兴趣,为什么呢?因为搞不清它真正的机理,不理解仲景当初为什么会设立这方子。从这个方子的药物组成来看,五味药,很简单。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从药物组成及处方用量看,此方的重点一定在石膏和麻黄上,而且石膏和麻黄的用量都是非常大的,麻黄用到六两,比我们常规的发汗剂麻黄汤中的三两增加到了六两,而石膏相当于大青龙汤中石膏的剂量,所以说越婢汤和越婢加术汤它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奥妙在里边?这也是我一直探讨的问题,因此,看书时对这个方子也格外留意,出现这个方子的地方也会引起特别关注。

说到越婢汤这个方名,大家公认度比较高的还是成无己说的“越婢者,越脾也。”婢是脾之误,为什么呢,他说麻黄配石膏组成的这个方,它是发越脾气、布散津液,这个提法到目前为止认知度是比较高的,当然也有不同意见,20xx年的时候,出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越婢汤”当为“越痹汤”再证”》,从文字、文献的角度入手分析,作了一些考证,认为是治疗痹症的一张方子,比如麻黄和石膏的配伍是治疗热痹或寒热错杂的痹症,中间也讲了很多,当然最主要的是从医理的角度证实越婢汤就是越痹汤。因为《内经》讲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以在内之五脏六腑和外之皮、脉、肉、筋、骨,都是表里相合的,在《内经》也有详细的论述,包括五脏痹和五体痹,在《金匮》中也提到了很多,比如说肺痹、血痹、胸痹、骨痹等等诸多病症。

越婢汤中,麻黄、石膏的量非常大,就从水气病篇来看主要是治风水,治疗风水的方子里边有两种重要的观点: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这个方子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是一个发汗剂,除了治疗风水外,在后世《千金方》中,就是越婢汤加白术和附子,不过仍然叫越婢汤,这是治疗一些关节疼痛、下焦脚弱的祛风剂。《外台秘要》中在越婢加术汤的基础上加了附子来治疗,“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下焦脚弱实际上指的就是下焦痿弱无力,厉风气包括一些肌肤痹痛等,包括《外台秘要》中的西州续命汤(麻黄、石膏、桂心、甘草、芎藭、干姜、黄芩、当归、杏仁),其实从组成来看就是越婢汤,治疗或痹不仁,四肢急痛,说白了就是麻黄和石膏的这么一个配伍,后世也是用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甚至加附子来治疗一些热性痹症,而且往往症状比较重的时候,用以上的一些方子。比如说神经科常用的小续命汤,治疗中风或类中风的一种病证;还有风引汤,里边有很多石头的药物,和干姜等大热之品,那么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附汤是治疗热性、重症痹症的常用方,其组成让人想起非常有名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所以说越婢加术汤完全可以用于痹症的治疗。

《金匮》里面还有一张方子叫木防己汤,在痰饮咳嗽篇有相关论述,“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里是它的一个主治,它的组成是:木防己三两,生石膏十二枚如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叶天士、吴鞠通在用这张方子时,做了一下加减,去人参、加入三仁汤的一些组成,杏仁、薏苡仁、白蔻仁、通草、滑石,海桐皮、蚕砂、姜黄等,名为加减木防己汤来治疗一些湿热的痹症。其实木防己汤中主要的成分是石膏和桂枝的一个配伍,越婢汤是石膏和麻黄的一个配伍,再加上白术或苍术,因而以之治疗痹症是完全可以说得通的,所以在搜集文献时,发现很多用越婢汤加减来治疗热痹、寒热错杂的痹症,这是一个很好的配伍方法,值得研究,也是越婢汤在后世的一个运用。

我特别喜欢这个方,像水肿、湿疹、肾炎都是可以运用的。越婢汤或越婢加术汤临床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来治疗湿疹,包括一些风疹、痒疹,其实在《金匮水气病篇》提到了这一问题,比如在条文中,见到“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泻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这里面就讲到浮为风,风气盛则往往表现为隐疹,浑身瘙痒等一系列症状。比如说越婢加术汤是治疗风水的一个主方,那么它完全可以用来治疗这个“风气强”的隐疹,用开泄的方法来发越水气,汗出以后则热得泄,那么身体的瘙痒等一系列症状都可以解除。包括《伤寒论》中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都可以通过微汗法用于身痒、隐疹等的治疗,现代文献中也有很多用越婢加术汤治疗水疮湿疹的报道。

其实我个人也曾经治过一个这样的患者,并且留有非常深的印象。患者女性,是某食堂的员工,到了端午节食堂自己包粽子,加工过程中像粽叶、米、枣都是需要用水浸泡,工作量也是很大。到了第二天她从手指头,也就是指甲缝部位出了很多小水泡,开始并没有太留意,后来两手都起了水泡,沿着胳膊最后到颜面,继而全身都出现了水肿,并且后来挠出来很多皮屑、疤痕,看了很多家医院,都是考虑过敏,应用了抗过敏治疗,口服氯雷他啶、静点葡萄糖酸钙、甚至激素治疗,但是时好时坏,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之后经朋友介绍来到我们这里,她的这个症状从中医讲就是湿气在表。该患者四十多岁,身体挺好的,经过辨证,用到了越婢加术汤,用量也是比较大的:麻黄18g、生石膏60g、苍术15g,生姜、甘草、大枣常规用量。结果用完药后,皮肤瘙痒的症状明显好转,渗出也改善很多。后来又陆续来我这里看了几回,说是外边药房不给她抓药,因为麻黄量太大了。最后一共吃了二十多副,水肿、皮损均完全好转了。

我们回过头再去看《金匮》中的一些内容“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洪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所以说越挠皮损越严重,形成痂癞。“气强则为水”出现了颜面等部位的浮肿,这样用越婢加术汤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自此以后,个人的一个体会就是,很多类似的皮肤病要想到中医的溢饮、风水,用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大小青龙汤,可能对这种隐疹、水肿、水泡、水疮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当然这也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和体会。

还有一些水肿,包括最常见的肾性水肿,往往表现为开始的颜面、眼睑的水肿,也有一些人,可能受到一点风气之后继而出现了全身的浮肿。《治验回忆录》中有这样一个医案:有个患者在被雨淋之后全身湿透了,回家之后换了身衣服,没有太注意。但是几天之后便出现了发热、头痛、恶寒、身重等一系列不适,用了发散药,微汗以后再没有继续服药。过了几天竟然全身浮肿,一按便有凹陷,怕冷、身痛、无汗,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用五皮饮、五苓散多一些,但是这些方子并没有明显疗效。包括苏叶、桂枝等发散药也配合应用,效果仍不理想。最后用到的就是越婢加术汤。那么这个方中最大的看点是什么呢?就是麻黄的用量,麻黄用到了45克。当然这个患者25岁左右,身体基础可能还是很好的。相信我们现在临床中麻黄很少能用到如此大的剂量,其他就没有太特殊的了。石膏30克、苍术12克、生姜少许。结果患者服完药后盖被躺床上便汗出如洗,换了好几次衣被。肿一下子就消了。再吃一副,这个水肿的症状便完全消失了。所以这里边值得注意的一个就是麻黄的用量。

后世很多人对越婢汤作了一些探讨,有人讲这里边最主要的药是麻黄和石膏。吴鞠能称麻杏石甘汤是一个辛凉重剂,其实越婢汤也是一个辛凉解表的方子,因此,有些文献就将越婢汤列为辛凉解表剂。我们对这个方子比较感兴趣的是该方加上白术或苍术之后,它就变成了一张发越水气、消肿、散肿的方子。如果加上半夏就是我们呼吸科常用来治疗肺胀的主方,重要的是方中加上白术或半夏之后,它的治疗方向就不一样了。同样若加上附子又变成了一张治疗痹症的方子,仅仅一味药的变化就能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所以这个方子有很多内在的韵味值得大家去探索。

这张方子在后世也有一些变化,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讲到用小青龙汤和越婢汤同时来用,以开太阳治疗痰饮病。但是我们发现叶天士在用这张方时往往把麻黄给去了,加上桂枝,变成了桂枝和石膏的配伍。对于这种配伍方法,从我个人的角度更加推崇麻黄和石膏的这么一个配伍关系。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用桂枝石膏的配伍来治疗一些温病、温疫的一些方法,这个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和探讨的,毕竟麻黄那么大的量可能真的会有一些风险。而桂枝石膏的配伍,我们每一个人都敢用,这也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另外,越婢汤和麻杏石甘汤也有很大的不同,在麻杏石甘汤中麻黄四两、石膏半斤,配伍是1:2的关系。前两年在广州的一篇论文中探讨的就是麻黄石膏的配伍关系。比如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是1:1好,还是1:2好,还是1:3好,最后还是仲景原方中1:2的配伍关系是最贴切有效的。越婢加术汤治疗其他的病症,比如呼吸科出现的心源性水肿,肺心病出现的右心衰竭。我们引用一下西苑医院原来的一位老大夫赵锡武,有一篇文章介绍他以真武汤配合治水三法治疗充血性心衰。真武汤是这里边一个主方,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另外治水三法就是《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到的“开鬼门,洁净腑,去宛陈莝”。“开鬼门”就是汗法,通过宣肺透表使肺气宣发,营卫调和,最后达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的效果,水肿自然会消除。赵老师开鬼门的方法便是真武汤,配上越婢汤或越婢加术汤。“洁净腑”我们都知道是加一些利尿药。“去宛陈莝”主要是讲活血法。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一下开鬼门的方法。赵老师有几个医案,比如说有一个病人:56岁女性,气短、心慌、咳嗽三个月,吐白痰、不能平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音减弱、水肿。用的方子是这样的:附子9克、芍药12克、生姜、甘草、大枣,里边还有麦冬、党参、五味子,量不是很大。最主要的是里边用到了石膏15克、麻黄5克,这就是一个开鬼门法的配伍,在他的方中经常会出现这一配伍方法。

二、黄汗及桂枝加黄芪汤。

在《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想搞清楚而一直没搞清楚的,就是黄汗。到底黄汗是什么病?至今没有完全说清楚,但是在《金匮》中有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等一系列治疗黄汗的名方。桂枝加黄芪汤中黄芪的量并不是很大,其实它仍然是一种汗法,在方注中也提到要温覆取微汗,这就是一种用汗法治疗黄汗的的方法。什么是黄汗?“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后面还有相关论述,其实主要想表达的是身体汗出色黄时用桂枝加黄芪的用法。另外在黄疸病篇中仍用到这个方子。“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所以此方的重点还是在于汗解,而非用黄芪来固表,所以黄芪的用量并不大。

对于什么是黄汗,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看法,比如说有学者讲到黄汗是因为当时人们服用丹药,比如铅、汞、砷中毒后所引起的,虽然当时炼丹成风,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有条件服丹药。张仲景的方不是说是他自己创造的,更多的是将春秋、战国、包括一些汉代的方收集了起来,那么我们就不知道在汉之前是不是已经盛行服丹药了;第二,这样铅、汞中毒就会出现黄汗吗?好像也很难肯定,再一个就是服用丹药者相对来说是一些高层、士大夫之类的人,而张仲景所面对的平民百姓是很难有这条件的。所以这种说法有点靠不住。

另外在张仲景条文中是这样论述的:“黄汗从何得之?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所以这也说明黄汗的发生与服用丹药没有关系,后世认为黄汗则是一种汗腺的炎症,是由于细菌侵袭皮肤所引起的,但是这种观点虽然合仲景之“汗出入于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但是谁会跑到污水中去洗澡呢?这种说法可见也不是十分可信的,不过黄汗病我至今没有遇到过,而治黄汗病的桂枝加黄芪汤曾经用过一回。这是一个支气管扩张的女性患者,比较矮胖,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穿着羽绒服来找我,说浑身上下出汗,而且特别粘,极其怕冷,舌厚腻微黄是一个热的表现,湿热闭阻阳气,看了之前别的大夫的方子,如当归六黄汤、三仁汤等,但是对这个患者没有效果。想了半天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用了桂枝加黄芪汤,因为有汗出,怕冷,用上黄芪心里比较踏实一点。桂枝10g、生黄芪15g左右,加了一点茯苓、苍术、泽泻等化湿的药,大概两周后症状好转很多,汗出见好,羽绒服也脱下去了。所以这算是自己的一点体会吧。

有人讲单用桂枝汤会怎么样?另外黄芪用在一个湿热证的病人身上,会不会出现敛邪或助湿的可能?其实汗出、水肿,包括我们用防己黄芪汤时,患者的舌苔也是厚的,湿热的可能也是存在的,所以说黄芪完全可以用于湿热的病证中,再加上一些清热利湿的药物,并没有助热助湿的可能。在水气病篇还有两个方子--防己黄芪汤和防己茯苓汤,黄芪均是用来治疗汗出,水肿的问题,所以说用黄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三、气分病二方的认识。

在水气篇中比较感兴趣的是另一个方子,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细辛各二两,附子一枚炮),首先来看这个方子主要是治疗“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扶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疾;阳不通则恶寒,阴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矢气,虚则遗尿”。这样一个病机,仲景给它一个名字叫气分。气分病如果出现了肿胀为主的症状,“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我们来看这个方,桂枝去芍药,这个方子我们在《伤寒论》21条中就已提到: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为什么呢?去芍药之后就完全是一个温阳通阳的方子,所以桂枝去芍药实际上就是温通上焦的阳气,不管是心气还是肺气。另外,我们很熟悉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它是温通肾脏,发越肾气来助邪外出,而这样两个方子放到一块时,它实际上就是麻黄桂枝和附子细辛,加姜草枣的结构来温上下二焦来治中焦病,所以它叫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这个方中没有什么利水药,如茯苓、白术之类,但又为什么放到水气篇了呢?其实后世陈修园对这方子有体会,他加了一味知母,叫消水圣愈汤,用以治疗心肾阳虚引起的水肿,这个方我也比较感兴趣。赵锡武老中医曾经在治疗心源性水肿时提到这个方子。赵老有一个医案:男性,54岁,咳喘5年,近两天出现咳喘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当时诊断为肺心病、心衰,用药后心衰基本控制,但此次感冒咳喘发作后出现痰多,尿少,肢肿,心下痞满,腹胀不适的症状,患者也表现为一个重病面容,口唇发绀,典型的肺心病表现,后来老先生就给辨证,为心肾阳虚、痰湿阻滞,用温阳利水、蠲饮化湿的方法,方用消水圣愈汤。说的就是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基础上加一味知母,知母为什么加?我们可以看一下张仲景治疗痹证用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吃了这副药之后浮肿很快就消除,所以这也是桂枝去芍药加麻附辛的一个应用。本人也用这个方再加一些辛夷、白芷来治疗一些寒性鼻炎、流清涕等一系列冷证的鼻炎效果非常好。

气分病的另一个治疗就是枳术汤(枳实七枚,白术二两),这个方子结构非常简单,就是枳实七枚、白术二两,在仲景方中,用枳实来消痞,配白术以消食,用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但是到了后世,这个方子有了一些变化,应该是李东垣的老师张易水。他把白术的量明显加大,加上一点枳实,这是张易水的枳术丸,李东垣从这个方中就悟出了很多东西,首先用白术来补脾胃的虚弱,枳实量比较少,关键是用荷叶包上之后蒸饭,把胃气补强,起到一个消食、消痞、强胃的功能,他从这里边也可以衍化出许多名方,比如说橘皮枳术汤、木香枳术汤、曲麦枳术汤、半夏枳术汤以及儿科中常用的枳实导滞汤,这些可能都是从枳术汤中衍化而来的。我们来看枳术汤,不仅是气分病的治疗方法,后世也用以治疗便秘等等。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可治疗心源性水肿、缓慢性心律失常,还有我们呼吸科经常遇到的阳虚外感也可以用来治疗。另外也说到这个方子加上知母以后特别像桂枝芍药知母汤,也有报道说此方加减后可以用于治疗痹证、游走性关节炎,得热则舒,遇寒加重的一类病证,用于散寒祛风止痛治疗风寒性的痹证,这也是一个临床中非常好的方子。

金匮心得体会

金匮心得源自中国古代文化,是一部以医学为基础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金匮心得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医学观点,更在于其对人类心理健康的深刻洞察力。通过研读和了解金匮心得,我从中受益匪浅,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助力。本文将以五段式为结构,分析和讨论我对金匮心得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在金匮心得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注重调理身体的理念。《金匮心要》曰:“故善治病者,必求其禀性情质,治之本术也。”这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提醒人们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还要研究人体的整体状况。这与现代医学中“治未病”的理念有相似之处。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慢性病不断增加。因此,只重视治疗已经出现的疾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注重平时的养生和预防,保持身体的健康平衡。

其次,金匮心得中给出了许多对心理健康有帮助的建议。《金匮要略》中提到:“健忘为有所记,善忘者不可干病。”这一句话给人们提供了改善记忆能力的方法,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记忆,来保持大脑和心理的活跃。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往往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在长期忽视心理健康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产生压力和抑郁等问题。通过倾听金匮心得中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健康。

此外,金匮心得还提供了许多有关饮食调理的方法。《金匮要略》中提到:“伤寒太初,其腹如鼓,其胸如块者,冯其背。”这一句话意味着通过按摩背部来舒缓胃部和胸部不适。这种通过按摩来改善饮食问题的方法,也对于现代人有启示。饮食不当是导致肥胖和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调理饮食,如节制高热量食物和多食用水果蔬菜等。通过金匮心得中的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自己的饮食问题,从而提高身体健康。

最后,金匮心得中的医学知识也对改善睡眠质量有所启示。《金匮要略》中提到:“寸口脉象盛者,寐则腰痛不得正侧,若寝向左,左腰当痛,若寝向右侧,右腰当痛。”这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正确的睡姿可以改善腰痛的问题。对于经常腰痛的人来说,躺在正确的姿势可以减轻腰部的压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影响睡眠的因素很多,例如环境、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等。通过金匮心得中的智慧,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总之,金匮心得作为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医学著作,不仅能提供医学上的知识和方法,还能给予人们更多关于心理健康、饮食调理和睡眠改善的建议。通过研读和理解金匮心得,我深深感悟到了中医智慧的博大精深。通过了解金匮心得中的智慧和方法,我将会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并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建议。在人们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关注自己身体和心灵的需求,通过细致的调理和养生来赢得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

先写太阳病篇,这也是最难得部分。

胡希恕讲完太阳病三篇时有一个总结,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我想就以他总结的这几个方面来对太阳病这三篇进行逐条归类,看看是不是能更有利于学习。

注:这些心得都是给我自己学习用的,这里的认识不代表是对的,今天认为是对的不代表明天也是对的。写在博客里,主要是不管我在哪里,带没带电脑,有了新的理解,都能及时的更新(因为我的记性很差,呵呵,经常忘事)。如果谁看到了,请谨慎参考。

胡希恕是一条一条来解释的,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总结:

1.什么是太阳病。

2.太阳病的类型。

3.温病。

4.太阳病的传变与病愈时间。

5.太阳病治疗的禁忌。

6.桂枝汤适应症、加减及禁忌。

7.麻黄汤适应症、禁忌。

8.并病。

9.合病。

一。什么是太阳病?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是指寸脉浮,我觉得左右手应该都浮,轻取既得,手一放上去就能感觉到脉搏,平常不生病的时候应该是中取而得。不是很懂脉法,只是个人理解。

“头项”是指哪里?头就是头了,《医宗金鉴》里讲“颈者,茎之侧也;项者,茎之后也”,项应该是指脖子后部。“强痛”应该是指整个头痛,后脖子僵硬;“强”是该指僵硬麻木,河南话:板。为啥是脖子后面,我觉得因为足太阳经走的是头后面的缘故。如果是少阳病,那就应该是颈痛,就是两侧,因为少阳经走两侧。

“恶寒”,我想应该是一个对比的结果,这里隐含着是说外面环境没变,但身体因为想要通过出汗祛病,必然要运送津液到体表,体温一定会升高,跟之前比就觉得好像外面的温度降低了似的,身体的感觉是外面冷。

符合这三条的就是太阳病,就可以按太阳病来治,但用哪个方剂,还是要再判断方证。

二。太阳病的类型。

只有2种,中风和伤寒。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中风和伤寒定义的第一句话都是“太阳病”,也就是说,不管中风还是伤寒,前提都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个症状。总的说来就是有这些症状:

“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一定有的。

“发热”,前面讲过,必须的。

“汗出”,说明身体在抵抗,想要出汗而解,但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祛除病邪。另外,出汗应该不多,应该是摸皮肤感觉有点潮乎乎的那种。

“恶风”,汗出,风吹就一定不舒服,物理原理;不仅恶寒,还恶风。

“脉缓”,在浮脉的基础上缓,和紧脉相对应,按着不硬,不紧绷;因为出汗,血管津液少了的缘故。

“中风”,中字是指中于里,汗出后表虚,邪入里,比伤寒深。

简单说:脉浮缓,恶风寒,发热汗出,就是中风。

伤寒有“体痛,呕逆”,中风有没有,应该也有体痛,不过汗出了,痛的轻,呕逆也轻。。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关于未发热,我觉得体内一定是热的,否则不会恶寒。但最终是一定会发热的。或者说发热或不发热,可以不作为判断点。但中风就一定会发热,也就是说一个太阳病,没有发热就一定不是中风。这是从条文上看。

这里没有写汗出,那就是没有出汗。“不汗出”,是伤寒的一个重要判断点。不是说身体没在抵抗,而是能力太弱,或表被阻塞,汗出不来;皮肤摸起来干干的。

“恶寒”,前面讲过,必须的。

“体痛,呕逆”,身体的汗想出出不来,就会有压迫,身体就痛,压迫上冲,就会呕逆。

“脉阴阳俱紧”,按郝万山的解释,阴阳是指寸脉和尺脉;脉阴阳俱紧,是泛指寸关尺之脉皆呈紧象。不知道对否。只能说,因为汗不出,血管液体充满,所以紧。

“伤寒”,伤寒的伤,指伤于表,像擦伤、碰伤。是指病邪浅,反过来说,就是人体的抵抗能力强,病邪不得入内。

简单说:脉浮紧,无汗恶寒,体痛呕逆,就是伤寒。热不热可以不用判断。

中风和伤寒的主要辩证点就是有汗和无汗。当然前提是太阳病,要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症状,然后才是有汗、无汗,这个很重要。

三。温病。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就应该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症状。

“发热”,这也是太阳病的症状。

“不恶寒”,胡希恕解释是,不是不恶寒,也恶寒的,只是热的太厉害了,压制了恶寒的感觉。当然,解释的通不通,只是帮助你理解的,临床还是要看症状的。

“而渴”,这应该是有里热。

因为有个“不恶寒者”,太阳病的提纲就不具备了,那就是说这个温病不是太阳病,放在这只是让我们对照着看,或者提醒我们不要当太阳病治了。

简单说,发热而渴,不恶寒,就是温病。主要的辩证点是“渴而不恶寒”。

那伤寒论讲没讲温病咋治,胡希恕认为讲了,比如白虎汤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就是温病的治法。我觉得不管伤寒论里讲没讲如何治温病,按伤寒论提出的六经和八纲的分析方法,只要对症了,不论是不是温病,应该都可以治。

第6条下面的部分也提出了温病的禁忌:不可发汗,不可泻下,不可火攻。当然也不能吐了。

因为“渴而不恶寒”,“渴”就是表明里有热,发汗泻下等都是伤津液的。那也就提出了治温病的方法,就是清热。那一条条看: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里有热,发其汗,更伤津液,那身体一定会更热。也就是说如果按太阳病治了,就会变成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这个“脉阴阳俱浮”和太阳伤寒的“脉阴阳俱紧”应该是一样了,就是寸关尺都浮;浮主表,同时也主热。

“自汗出”,和中风的汗出应该不一样;中风是机体主动的想排汗驱邪,风温是内有热,逼迫汗自出。

“身重”,金匮要略里讲身重一般都是体表停湿后的感觉。为啥会停湿?有可能内热逼迫津液于体表的原因吧,不是很清楚。

“多睡眠”,不知道。

“鼻息必鼾”,里热上蒸,呼吸应该呼哧呼哧的。

“语言难出”,这应该是热的比较厉害的症状。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下后更伤津液,小便一定会少。

“直视”,这个是津液丧失太多了,比较严重的表现。

“失溲”,应该是肾气虚了,失去收摄能力导致的。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

如果被火攻过,这里的“微”,按上下文,我觉得不是微微发黄色的意思,应该是和下一句对应。就是微怎样,剧又怎样。就是轻的身体发黄,重的就会惊厥,发癫痫,并且经常发痉挛。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如果被火熏过的,一次还可以活几天,再次那就没法活了。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

胡希恕讲完太阳病三篇时有一个总结,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我想就以他总结的这几个方面来对太阳病这三篇进行逐条归类,看看是不是能更有利于学习。

注:这些心得都是给我自己学习用的,这里的认识不代表是对的,今天认为是对的不代表明天也是对的。写在博客里,主要是不管我在哪里,带没带电脑,有了新的理解,都能及时的更新(因为我的记性很差,呵呵,经常忘事)。如果谁看到了,请谨慎参考。

胡希恕是一条一条来解释的,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总结:

1.什么是太阳病。

2.太阳病的类型。

3.温病。

4.太阳病的传变与病愈时间。

5.太阳病治疗的禁忌。

6.桂枝汤适应症、加减及禁忌。

7.麻黄汤适应症、禁忌。

8.并病。

9.合病。

一。什么是太阳病?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是指寸脉浮,我觉得左右手应该都浮,轻取既得,手一放上去就能感觉到脉搏,平常不生病的时候应该是中取而得。不是很懂脉法,只是个人理解。

“头项”是指哪里?头就是头了,《医宗金鉴》里讲“颈者,茎之侧也;项者,茎之后也”,项应该是指脖子后部。“强痛”应该是指整个头痛,后脖子僵硬;“强”是该指僵硬麻木,河南话:板。为啥是脖子后面,我觉得因为足太阳经走的是头后面的缘故。如果是少阳病,那就应该是颈痛,就是两侧,因为少阳经走两侧。

“恶寒”,我想应该是一个对比的结果,这里隐含着是说外面环境没变,但身体因为想要通过出汗祛病,必然要运送津液到体表,体温一定会升高,跟之前比就觉得好像外面的温度降低了似的,身体的感觉是外面冷。

符合这三条的就是太阳病,就可以按太阳病来治,但用哪个方剂,还是要再判断方证。

二。太阳病的类型。

只有2种,中风和伤寒。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中风和伤寒定义的第一句话都是“太阳病”,也就是说,不管中风还是伤寒,前提都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个症状。总的说来就是有这些症状:

“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一定有的。

“发热”,前面讲过,必须的。

“汗出”,说明身体在抵抗,想要出汗而解,但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祛除病邪。另外,出汗应该不多,应该是摸皮肤感觉有点潮乎乎的那种。

“恶风”,汗出,风吹就一定不舒服,物理原理;不仅恶寒,还恶风。

“脉缓”,在浮脉的基础上缓,和紧脉相对应,按着不硬,不紧绷;因为出汗,血管津液少了的缘故。

“中风”,中字是指中于里,汗出后表虚,邪入里,比伤寒深。

简单说:脉浮缓,恶风寒,发热汗出,就是中风。

伤寒有“体痛,呕逆”,中风有没有,应该也有体痛,不过汗出了,痛的轻,呕逆也轻。。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关于未发热,我觉得体内一定是热的,否则不会恶寒。但最终是一定会发热的。或者说发热或不发热,可以不作为判断点。但中风就一定会发热,也就是说一个太阳病,没有发热就一定不是中风。这是从条文上看。

这里没有写汗出,那就是没有出汗。“不汗出”,是伤寒的一个重要判断点。不是说身体没在抵抗,而是能力太弱,或表被阻塞,汗出不来;皮肤摸起来干干的。

“恶寒”,前面讲过,必须的。

“体痛,呕逆”,身体的汗想出出不来,就会有压迫,身体就痛,压迫上冲,就会呕逆。

“脉阴阳俱紧”,按郝万山的解释,阴阳是指寸脉和尺脉;脉阴阳俱紧,是泛指寸关尺之脉皆呈紧象。不知道对否。只能说,因为汗不出,血管液体充满,所以紧。

“伤寒”,伤寒的伤,指伤于表,像擦伤、碰伤。是指病邪浅,反过来说,就是人体的抵抗能力强,病邪不得入内。

简单说:脉浮紧,无汗恶寒,体痛呕逆,就是伤寒。热不热可以不用判断。

中风和伤寒的主要辩证点就是有汗和无汗。当然前提是太阳病,要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症状,然后才是有汗、无汗,这个很重要。

三。温病。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就应该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症状。

“发热”,这也是太阳病的症状。

“不恶寒”,胡希恕解释是,不是不恶寒,也恶寒的,只是热的太厉害了,压制了恶寒的感觉。当然,解释的通不通,只是帮助你理解的,临床还是要看症状的。

“而渴”,这应该是有里热。

因为有个“不恶寒者”,太阳病的提纲就不具备了,那就是说这个温病不是太阳病,放在这只是让我们对照着看,或者提醒我们不要当太阳病治了。

简单说,发热而渴,不恶寒,就是温病。主要的辩证点是“渴而不恶寒”。

那伤寒论讲没讲温病咋治,胡希恕认为讲了,比如白虎汤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就是温病的治法。我觉得不管伤寒论里讲没讲如何治温病,按伤寒论提出的六经和八纲的分析方法,只要对症了,不论是不是温病,应该都可以治。

第6条下面的部分也提出了温病的禁忌:不可发汗,不可泻下,不可火攻。当然也不能吐了。

因为“渴而不恶寒”,“渴”就是表明里有热,发汗泻下等都是伤津液的。那也就提出了治温病的方法,就是清热。那一条条看: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里有热,发其汗,更伤津液,那身体一定会更热。也就是说如果按太阳病治了,就会变成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这个“脉阴阳俱浮”和太阳伤寒的“脉阴阳俱紧”应该是一样了,就是寸关尺都浮;浮主表,同时也主热。

“自汗出”,和中风的汗出应该不一样;中风是机体主动的想排汗驱邪,风温是内有热,逼迫汗自出。

“身重”,金匮要略里讲身重一般都是体表停湿后的感觉。为啥会停湿?有可能内热逼迫津液于体表的原因吧,不是很清楚。

“多睡眠”,不知道。

“鼻息必鼾”,里热上蒸,呼吸应该呼哧呼哧的。

“语言难出”,这应该是热的比较厉害的症状。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下后更伤津液,小便一定会少。

“直视”,这个是津液丧失太多了,比较严重的表现。

“失溲”,应该是肾气虚了,失去收摄能力导致的。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

如果被火攻过,这里的“微”,按上下文,我觉得不是微微发黄色的意思,应该是和下一句对应。就是微怎样,剧又怎样。就是轻的身体发黄,重的就会惊厥,发癫痫,并且经常发痉挛。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如果被火熏过的,一次还可以活几天,再次那就没法活了。

金贵要略心得体会

金贵要略是一种治学的方法论,强调思维的敏捷和判断的准确。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时常面临着诸多决策和选择,金贵要略的核心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的指导,帮助我们做出明智而高效的决策。

金贵要略的核心观念是“养成一颗机敏反应的心”,指的是我们应该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迅速而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这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三段:如何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观察力的培养。观察力是指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敏感程度,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的方式来提升我们的观察力,培养我们的洞察力。其次,思考力是提升敏锐反应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善于进行逻辑思维,能够快速梳理出问题的主次,将复杂的问题简化成易于解决的几个关键点,从而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判断力是实际行动的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正确地判断问题的轻重缓急,从而采取最合理的行动。

金贵要略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应用在学习和工作上,更可以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处理家庭问题、社交场合,还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金贵要略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困难。例如,当我们发现家庭中出现了矛盾和问题时,我们通过金贵要略的思维方式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能够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做出恰如其分的回应。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将危机降到最低。

第五段:结语。

金贵要略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论,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明智而高效的决策。通过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我们能够成为机敏反应的人,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同时,金贵要略的思维方式也能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运用金贵要略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使自己更加出色和成功。

金匮课心得体会

金匮课是我大学四年里最珍贵的学习体验之一。这门课程以中国古代医学文献《金匮要略》为教材,通过讲授和讨论,使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国家传统文化充满了敬畏之情。在金匮课的学习中,我体会到了中医的神奇之处,也感受到了传统中医的智慧与精神内涵。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医理论的全面认识。金匮课教授的中医理论知识来源于《金匮要略》,这是一部有着丰富内容和复杂篇幅的医学文献。通过对各种病案的研读和分析,我深入了解了中医医案的临床价值和治疗思路。同时,教授还通过分享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导我们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来分析和治疗疾病。通过这门课程,我对中医理论的价值和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金匮课程还让我体会到了中医的神奇之处。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法,与现代医学的症状和治疗相比,中医的疗效可能不那么直接。然而,在课堂上,教授通过详细讲解各种病案的解读和治疗方法,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独到之处。有时一个简单的穴位按摩或一个中药方剂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这使我对中医的治疗手段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信心。

除了中医理论和技术,金匮课程还让我对中医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金匮课程中,教授不仅传授中医治疗的方法,还讲解了《金匮要略》的起源和文化背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中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医学体系,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和农耕文化的元素。这让我对中医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意识到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门文化的传承。

最后,金匮课程还让我明白了中医的精神内涵。金匮课中,教授强调中医医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和医德医风。他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不仅仅要追求病人的康复和治愈,更要关注病人的整体身心健康,关注病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这让我明白了,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关怀和爱心的体现。中医师以其悉心的治疗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了患者心灵的寄托和支持。

通过金匮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对中医理论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对中医传统文化和医德医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金匮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也给了我对未来医学研究和诊疗工作的动力和信心。我希望将来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中医知识,发扬中医精神,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和幸福。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

原先打算,一条一条的写,但写了几条后发现如果前后不对照的话,没法写。原来的条文本来就是比较乱,还是按某种方式总结比较好。不过,加上jt、郝万山的,自己只看了三遍,感觉水平还不行,也不知道该怎样总结。哎,试试吧,开头总是最难的,想哪写哪吧,以后再整理。

1.胡希恕讲座依据的伤寒论版本,根据讲座来看不是桂林古本,应该是宋.林亿等校正的《伤寒论》通行本,并参考成无己本,很多也与《医宗金鉴》对比。

2.胡希恕认为伤寒论中前面的脉法、伤寒例等是王叔和搞的,非仲景所写,所以他不讲这些。我听的伤寒论讲座是直接从“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开始的,包括下面的六经病,有8篇: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辩少阴病脉证并治辩厥阴病脉证并治。

3.每次听的时候都在想,为啥太阳病讲上、中、下三篇,这么长?

六经的条文共381条,太阳病三篇就占了178条,占了快一半;全书方剂112方,太阳病三篇就占了74方,一半还多。目前(以后不一定,呵呵),我的理解是:

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体来说,开始得病时病邪应该都是从外到内影响人体(不是从表到里,少阴病也有表证),也就是说对理论上健康的人,最先得的病应该全部是太阳病!

如果人体抵御能力比病邪能量强,那么在太阳病阶段就可以将病邪排出体外。如果人体抵御能力比病邪能量弱,那病邪就会通过六经往内进行传变。

在通过六经传变的过程中,人体也是在不停的与病邪斗争的,这个过程《黄帝内经》中叫“正邪交争”;比如,在太阳经时,人体会尽量汗出而解;经过人体的抵抗后,病邪在向内传的过程中也会变弱,最终会怎样?我想无外乎3种:

a.病邪最终被排出体外,正气胜,邪气退。

b.人体最终抵抗不了,邪气胜,正气衰。

c.人体正气与病邪势均力敌,病邪没有力量进攻,人体也没能力将它排出去。那病邪就会停留于人体某处,如湿停于关节,就会造成湿痹,如果水停于肺,遇寒就会咳;当然这不是一次就会这样,就像胃寒,都是经常喝冷饮造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知道病邪在哪,并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就可以及时截断病邪的继续侵入,帮助人体将病邪早一点排除出去。仲景的伤寒论,就是告诉我们通过病人的病证、脉证去判断病邪在那条或那几条经上,以及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剂将病邪排出体外。

上面是对理论上健康的人而言的,现在应该没有了;那如果假如人体本身就已经有病邪在体内,或因为这些在里的病邪影响了人体的抗病能力;那在病邪刚到太阳经时,要么直接突破,要么就会与内里的病邪相互作用,这时,就会有很多变数。就像太阳病三篇中大多条文的开头都是:太阳病,,伤寒,,中风,。

我想这就是太阳病篇为啥讲这么多的原因吧,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4.理论上健康的人有没有?

按《黄帝内经》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而且他们知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那个时候,应该有这种健康的人,当病邪比较厉害的时候,他们一开始得病都是太阳病,所以《汤液经》中治太阳经的方剂也非常多。仲景论广《汤液经》而成《伤寒杂病论》,太阳病讲的也就多。

这一点是我胡掰的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呵呵。

金匮要略学习心得

《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属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金匮要略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原先打算,一条一条的写,但写了几条后发现如果前后不对照的话,没法写。原来的条文本来就是比较乱,还是按某种方式总结比较好。不过,加上jt、郝万山的,自己只看了三遍,感觉水平还不行,也不知道该怎样总结。哎,试试吧,开头总是最难的,想哪写哪吧,以后再整理。

1.胡希恕讲座依据的伤寒论版本,根据讲座来看不是桂林古本,应该是宋.林亿等校正的《伤寒论》通行本,并参考成无己本,很多也与《医宗金鉴》对比。

2.胡希恕认为伤寒论中前面的脉法、伤寒例等是王叔和搞的,非仲景所写,所以他不讲这些。我听的伤寒论讲座是直接从“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开始的,包括下面的六经病,有8篇: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辩少阴病脉证并治辩厥阴病脉证并治。

3.每次听的时候都在想,为啥太阳病讲上、中、下三篇,这么长?

六经的条文共381条,太阳病三篇就占了178条,占了快一半;全书方剂112方,太阳病三篇就占了74方,一半还多。目前(以后不一定,呵呵),我的理解是:

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体来说,开始得病时病邪应该都是从外到内影响人体(不是从表到里,少阴病也有表证),也就是说对理论上健康的人,最先得的病应该全部是太阳病!

如果人体抵御能力比病邪能量强,那么在太阳病阶段就可以将病邪排出体外。如果人体抵御能力比病邪能量弱,那病邪就会通过六经往内进行传变。

在通过六经传变的过程中,人体也是在不停的与病邪斗争的,这个过程《黄帝内经》中叫“正邪交争”;比如,在太阳经时,人体会尽量汗出而解;经过人体的抵抗后,病邪在向内传的过程中也会变弱,最终会怎样?我想无外乎3种:

a.病邪最终被排出体外,正气胜,邪气退。

b.人体最终抵抗不了,邪气胜,正气衰。

c.人体正气与病邪势均力敌,病邪没有力量进攻,人体也没能力将它排出去。那病邪就会停留于人体某处,如湿停于关节,就会造成湿痹,如果水停于肺,遇寒就会咳;当然这不是一次就会这样,就像胃寒,都是经常喝冷饮造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知道病邪在哪,并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就可以及时截断病邪的继续侵入,帮助人体将病邪早一点排除出去。仲景的伤寒论,就是告诉我们通过病人的病证、脉证去判断病邪在那条或那几条经上,以及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剂将病邪排出体外。

上面是对理论上健康的人而言的,现在应该没有了;那如果假如人体本身就已经有病邪在体内,或因为这些在里的病邪影响了人体的抗病能力;那在病邪刚到太阳经时,要么直接突破,要么就会与内里的病邪相互作用,这时,就会有很多变数。就像太阳病三篇中大多条文的开头都是:太阳病,,伤寒,,中风,。

我想这就是太阳病篇为啥讲这么多的原因吧,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4.理论上健康的人有没有?

按《黄帝内经》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而且他们知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那个时候,应该有这种健康的人,当病邪比较厉害的时候,他们一开始得病都是太阳病,所以《汤液经》中治太阳经的方剂也非常多。仲景论广《汤液经》而成《伤寒杂病论》,太阳病讲的也就多。

这一点是我胡掰的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呵呵。

先写太阳病篇,这也是最难得部分。

胡希恕讲完太阳病三篇时有一个总结,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我想就以他总结的这几个方面来对太阳病这三篇进行逐条归类,看看是不是能更有利于学习。

注:这些心得都是给我自己学习用的,这里的认识不代表是对的,今天认为是对的不代表明天也是对的。写在博客里,主要是不管我在哪里,带没带电脑,有了新的理解,都能及时的更新(因为我的记性很差,呵呵,经常忘事)。如果谁看到了,请谨慎参考。

胡希恕是一条一条来解释的,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总结:

1.什么是太阳病。

2.太阳病的类型。

3.温病。

4.太阳病的传变与病愈时间。

5.太阳病治疗的禁忌。

6.桂枝汤适应症、加减及禁忌。

7.麻黄汤适应症、禁忌。

8.并病。

9.合病。

一。什么是太阳病?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是指寸脉浮,我觉得左右手应该都浮,轻取既得,手一放上去就能感觉到脉搏,平常不生病的时候应该是中取而得。不是很懂脉法,只是个人理解。

“头项”是指哪里?头就是头了,《医宗金鉴》里讲“颈者,茎之侧也;项者,茎之后也”,项应该是指脖子后部。“强痛”应该是指整个头痛,后脖子僵硬;“强”是该指僵硬麻木,河南话:板。为啥是脖子后面,我觉得因为足太阳经走的是头后面的缘故。如果是少阳病,那就应该是颈痛,就是两侧,因为少阳经走两侧。

“恶寒”,我想应该是一个对比的结果,这里隐含着是说外面环境没变,但身体因为想要通过出汗祛病,必然要运送津液到体表,体温一定会升高,跟之前比就觉得好像外面的温度降低了似的,身体的感觉是外面冷。

符合这三条的就是太阳病,就可以按太阳病来治,但用哪个方剂,还是要再判断方证。

二。太阳病的类型。

只有2种,中风和伤寒。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中风和伤寒定义的第一句话都是“太阳病”,也就是说,不管中风还是伤寒,前提都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个症状。总的说来就是有这些症状:

“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一定有的。

“发热”,前面讲过,必须的。

“汗出”,说明身体在抵抗,想要出汗而解,但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祛除病邪。另外,出汗应该不多,应该是摸皮肤感觉有点潮乎乎的那种。

“恶风”,汗出,风吹就一定不舒服,物理原理;不仅恶寒,还恶风。

“脉缓”,在浮脉的基础上缓,和紧脉相对应,按着不硬,不紧绷;因为出汗,血管津液少了的缘故。

“中风”,中字是指中于里,汗出后表虚,邪入里,比伤寒深。

简单说:脉浮缓,恶风寒,发热汗出,就是中风。

伤寒有“体痛,呕逆”,中风有没有,应该也有体痛,不过汗出了,痛的轻,呕逆也轻。。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关于未发热,我觉得体内一定是热的,否则不会恶寒。但最终是一定会发热的。或者说发热或不发热,可以不作为判断点。但中风就一定会发热,也就是说一个太阳病,没有发热就一定不是中风。这是从条文上看。

这里没有写汗出,那就是没有出汗。“不汗出”,是伤寒的一个重要判断点。不是说身体没在抵抗,而是能力太弱,或表被阻塞,汗出不来;皮肤摸起来干干的。

“恶寒”,前面讲过,必须的。

“体痛,呕逆”,身体的汗想出出不来,就会有压迫,身体就痛,压迫上冲,就会呕逆。

“脉阴阳俱紧”,按郝万山的解释,阴阳是指寸脉和尺脉;脉阴阳俱紧,是泛指寸关尺之脉皆呈紧象。不知道对否。只能说,因为汗不出,血管液体充满,所以紧。

“伤寒”,伤寒的伤,指伤于表,像擦伤、碰伤。是指病邪浅,反过来说,就是人体的抵抗能力强,病邪不得入内。

简单说:脉浮紧,无汗恶寒,体痛呕逆,就是伤寒。热不热可以不用判断。

中风和伤寒的主要辩证点就是有汗和无汗。当然前提是太阳病,要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症状,然后才是有汗、无汗,这个很重要。

三。温病。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就应该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症状。

“发热”,这也是太阳病的症状。

“不恶寒”,胡希恕解释是,不是不恶寒,也恶寒的,只是热的太厉害了,压制了恶寒的感觉。当然,解释的通不通,只是帮助你理解的,临床还是要看症状的。

“而渴”,这应该是有里热。

因为有个“不恶寒者”,太阳病的提纲就不具备了,那就是说这个温病不是太阳病,放在这只是让我们对照着看,或者提醒我们不要当太阳病治了。

简单说,发热而渴,不恶寒,就是温病。主要的辩证点是“渴而不恶寒”。

那伤寒论讲没讲温病咋治,胡希恕认为讲了,比如白虎汤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就是温病的治法。我觉得不管伤寒论里讲没讲如何治温病,按伤寒论提出的六经和八纲的分析方法,只要对症了,不论是不是温病,应该都可以治。

第6条下面的部分也提出了温病的禁忌:不可发汗,不可泻下,不可火攻。当然也不能吐了。

因为“渴而不恶寒”,“渴”就是表明里有热,发汗泻下等都是伤津液的。那也就提出了治温病的方法,就是清热。那一条条看: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里有热,发其汗,更伤津液,那身体一定会更热。也就是说如果按太阳病治了,就会变成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这个“脉阴阳俱浮”和太阳伤寒的“脉阴阳俱紧”应该是一样了,就是寸关尺都浮;浮主表,同时也主热。

“自汗出”,和中风的汗出应该不一样;中风是机体主动的想排汗驱邪,风温是内有热,逼迫汗自出。

“身重”,金匮要略里讲身重一般都是体表停湿后的感觉。为啥会停湿?有可能内热逼迫津液于体表的原因吧,不是很清楚。

“多睡眠”,不知道。

“鼻息必鼾”,里热上蒸,呼吸应该呼哧呼哧的。

“语言难出”,这应该是热的比较厉害的症状。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下后更伤津液,小便一定会少。

“直视”,这个是津液丧失太多了,比较严重的表现。

“失溲”,应该是肾气虚了,失去收摄能力导致的。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

如果被火攻过,这里的“微”,按上下文,我觉得不是微微发黄色的意思,应该是和下一句对应。就是微怎样,剧又怎样。就是轻的身体发黄,重的就会惊厥,发癫痫,并且经常发痉挛。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如果被火熏过的,一次还可以活几天,再次那就没法活了。

提起这个笔呀,心里不知道怎么回事,有无限的感慨说不出来。

中医呀,是个好东西,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领悟的。

现在的人呀,有点浮,真的,不是用真心去做事的,

有时候,我也想呀想,难道制度和人性化是对立而不能容纳彼此的吗,

后来我觉得不是这样的,静下心来想一想吧,

我都不知道怎么来说了,每天的物欲横流,(我写的不好,有好多词,可到了嘴边却想不起来)。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用心去体会这句话吧,

我觉得中医的阴阳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用在什么地方它都是合适的,

在我的思想中,在我学中医的过程中,我总觉得,阴阳是平衡的,但应以阴为本,现在社会提倡以人为本,有好多例子,我却一下举不出来,比如说一个家庭,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就组成一个家了,在这个家里,男为阳,女为阴,男的在外面干活挣钱养家,女的在家里整理内务,使男的在外面更能安心的工作,这不体现了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吗,阴阳互相融合,互相转化,才能家庭和睦,其乐容容呀。男的过一段时间要回家吧,这其实就是阴阳互相转化的过程,但要是男的长年在外打工,不回家,也不给家里寄钱的话,这就说明这个家的阴阳失去转化,阴不能生阳,阳又不能化阴了,那这个家,我看是用不了多长时间了,因为阴阳不能互化的情况下,这个家就完了。

还有一个就是在一个家庭里,以阴为本,就是以女人为本了。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家里的男的死亡或出事了,只要有女人在,那这个家还是个家,但如果一但是女的没了的话,那这个家很快就散了,变成另外一个家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我觉得是这样的,这里不要讨论那些特别的例子,大部分情况都是这样的。

还有一个问题这是我觉得,怎么说呢,就是伤阴比伤阳厉害,伤阳吧,一般像感冒呀,它本身就是一个阳气被郁的一个症状,如果本身阳气盛而阳被郁的话,那就是太阳伤寒之类的了,会有发热之类的,如果本身阳气不盛的话,就是身体不是太好,像书生一类的人,那就会成为太阳中风之类的了,出汗,还发热。但都还过的去,这种病不是太厉害(相比伤阴之类的),那伤阴我在生活中见到的就如中暑之类的,因为暑为阳邪,阳邪盛则伤本阴,病人就会出现混身大汗淋漓,这个时候病人就很危险了,因为体内血汗为阴,而随着阴的流失,那阳气失去依附的载体阴液,阳气就会很快消散的,所以中暑的病人很危险的,像一些休克呀之类的。现在西医来的还是快一点,马上输液,补充体液,在某些方面我觉得西医还是很好的,像外科呀,输液呀之类的,西医比中医来的快。

我是自学中医的,我觉得中医好,它是对病人一个整体的,全面的一种分析,在中医治法里面有“理、法、方、药”四个方面。

理自然就是对病人发病的过程,病人发病的机理等,都要有合理的一种分析,运用阴阳的思路,去看谁轻谁重,也就是中医上说的,重则治标,轻则治本,或标本同治的一个道理。

法,在这里我觉得除了中医上一般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大法能灵活运用之外,还要能够能灵活运用一些其它的方法,如外用的,如熏、洗等和针法等等,要灵活多变,要法无定法,药无定药,那才是医者最高水平。

可是现在的人呀,太浮了,怎么说呢,我这里有一个例子:

唉,现在医患关系是没法说了,太紧张了,好像你得了病,只要找到医生,就一定能治好一样,现在的人就是这样的想法,我想说的是,医生是治病救人的,他不可能把所有的病都能治好的,也不可能让他永不失误,我这样说不是为医生偏袒,我内心却实是这样想的,他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治好病人的病,当然也会有一些医疗事故之类发生的,我觉得那对医生本人是个最大的打击的,你就是不告他,我觉得他这一辈子心里也会有阴影的,这才叫生不如死呀。

没办法呀,这些事情,我不能不说,如果你是太夫的话,你还敢再看病吗,心里呀,不是味。

还有现在的社会,好人好事还敢做吗,我觉得是不敢,

近几年,社会上有好多例子,

一、说是一个老人倒了,至于怎么倒的,那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了,如果一个男的去扶他去医院,最后家属去了却硬说是那个男的碰到老人的,老人也是这么说的,好像老人的几个孩子都挺厉害的,都是什么什么官之类的,那个男的没办法呀。

二、还是一个老人从公交上下车倒了,结果大家都不敢去帮他,这个老人起不来,最后他向身边的人说,是我自己摔倒的,你们帮一下我吧,这下才敢有人去帮他。

唉,怎么说呢,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本来是说中医的,如果却说了这么多的题外话,

不过还有一个例子是在网上开到的,不过我相信应该是真的。

在我们中药里有一味药--附子,说是这个药有毒,可是有记者到其产地去看了看,说是现在的附子呀,其毒远远胜过其本身的毒性,现在都是市场经济,加上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在附子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好多的化学品,说是如果按中药书上说的那种加工方法的话,一斤才出不到五两吧,经过他那种加工办法的话,就会出到七八两呢,这样药农肯定收益高吗,还有其他一些药,如半夏之类的。

在中医里,有“理、法、方、药”,你说前面的你都对了,可是到了药这儿,它就走样了呀,本来剂量是合适的,可是到了病人这儿就不行了,怎么回事呢,是配方的问题,还是药的问题,还是剂量的问题,是不是药的问题呀。唉。学中医呀,是要全面把握的。

在这里我还想插一点有关西医上面西药的问题,有关西药里抗生素的问题,在西药上面它的药纯,如青霉素,它是一个化合物,他有很清楚的分子式,及其性能的测试,他对某些病却有效,但是我们人是一个活物,说的不好听了点,他是不断进化的,再加上身上的病毒也药品也是有抗药性的,反正我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报道就是说病毒抗药性的周期大于人类研发新药的周期,这就说明了人类发明了一种药物去抗击病毒,结果病毒很快就会变异,人类又要去研制另一种抗病毒的药物了。

而中医是用自然之物去治自然之病,如果人体发生变异,那自然之中的药物也会发生变异的,自然之中是阴阳平衡的,是相生相克的,如果自然的阴阳平衡被打破的话,那和人是一样的,都会得病的,一旦阴阳不能平衡转化,或发生阴阳分离的话,我觉得那时候自然(也就是地球)也会病入膏huang(字不会打了)的。那时候真的就是神仙转世也会没办法的。

现在地球变暖的现象是地球人都知道了。那后果是什么呢,呵呵,唉。

我学习中医的目的也不为别的,只要能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就行了,把家人的身体照顾好就行了。

俗话说:没啥不能没有钱,有啥不能有病呀,你如果得了不治之症,纵有千万家产又有何用呢,在这里,我认为钱财为阳,人体为阴,如果人没了,那你的千万家产还不得随风而去呀。有人可以去挣钱,但你有钱却不能买回你的一天阳寿呀。反正在我的身边有好多这样的例子,估计大家网友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吧。

今天说的多了点,心比较静,总之,我这后半辈子就严究中医了,不求能成什么家,但那朴素的真理却是我所追求的。

金匮医案心得体会

金匮医案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其中记录了大量医疗案例和医学知识。通过学习和研究金匮医案,我不仅对中医养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深体会到了中医治疗的独特之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五段式的形式,分享我对金匮医案的心得体会。

首先,金匮医案让我体会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注重的是身体的整体平衡和和谐。在金匮医案中,经常提到“冷热互证”、“表里相应”等概念,这表明中医将疾病看作是人体内外环境的一种变化。通过调整气血、阴阳的平衡,中医帮助身体恢复健康。这种综合性的观念深深吸引了我,我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整,注重平衡饮食,保持身心的和谐。

其次,金匮医案让我认识到中医治疗的独特之处。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即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特点来制定治疗方案。金匮医案中的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不同病人可能出现相似的症状,但治疗方法却可能完全不同。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让我感受到中医的独特之处,并坚定了我对中医的信心。

进而,金匮医案让我了解到中医的辨证施治法。中医重视辨证施治,通过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症状、舌脉等信息,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病位,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金匮医案中的多个案例都展示了中医的辨证思维。例如,在治疗感冒时,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选择温胃散寒的方剂,而不是一味地用同样的药物去治疗。通过学习金匮医案,我也开始尝试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并结合中医的原理进行调理,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

另外,金匮医案还让我对中医药具有了更深的了解。金匮医案中介绍了很多中药的配伍和用量。经过对金匮医案的学习,我了解到中药的配伍是有一定规律的,需要根据药性和功效来搭配使用。并且中药的用量也需要注意,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疗效。通过购买一些中药,并根据需要制作成药膳的形式,我开始尝试使用中药来调理身体的平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中药确实有效,令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

最后,通过学习金匮医案,我也开始关注预防和健康问题。金匮医案中的许多案例都是关于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的,这使我深信“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于是我开始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和调理,每天坚持运动,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等。通过这些小小的改变,我的身体逐渐变得更加健康,也减少了一些常见的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金匮医案是我深入了解中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习金匮医案,我不仅对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中医治疗的独特之处,并学会了中医的辨证施治法,并且开始尝试中药的调理和保健。同时,金匮医案也让我意识到预防和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保健。通过金匮医案的学习,我不仅对中医养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可喜的结果。

相关范文推荐
  • 11-05 国旗下讲话收获(优质16篇)
    国旗下举行的庆祝活动,让人们更加坚定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的爱国主题音乐作品,一起来倾听吧。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和班
  • 11-05 病人护理服务合同(实用17篇)
    服务月的举办可以增加员工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小编整理了一些服务月的心得体会和感言,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思考。甲方:_______
  • 11-05 新能源概述论文大全(19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和词汇量。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常见题材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1-05 单位外汇申请书(优质17篇)
    单位的业务范围涵盖教育、科研、生产、服务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单位工作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尊敬的公司领导:您们好!首先,非常感
  • 11-05 巡察综合报告(专业16篇)
    总结是反思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了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总结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20xx年5月6日至20
  • 11-05 睡觉写的检讨书(优秀20篇)
    检讨书是我们积极改正错误的表现,展现出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负责态度。下面是一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检讨书范文,希望对你们的写作有所启发和提升。尊敬的班主任老师:您好!
  • 11-05 个人财产申请书(通用17篇)
    申请书是一种对自己能力和经历的宣示,通过清晰的文字表达来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目标。小编还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写作指导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申请书写作有所帮助。
  • 11-05 对网络赌博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优秀22篇)
    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让我们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学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第一段:引言(100字
  • 11-05 团员组织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19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请看以下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灵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参加组织生活是我
  • 11-05 食品投诉报告(优质19篇)
    食品在社交场合中也有着重要的角色,它常常成为人们交流与分享的媒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食品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为了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我公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