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专业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案例13篇)

专业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案例13篇)

时间:2023-11-03 06:02:12 作者:雅蕊专业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案例13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昔日金碧辉煌的圆明园,现在竟只剩下几根残柱。

19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是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因此我想问几个问题?

为什么清政府要让这写强盗抢走能工巧匠们花了150多年造成的'圆明园?

难道清政府不心疼这150多年才建成的建筑吗?

可见当时清政府是多么腐败物能,所以我们要振兴中华,不忘国耻。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圆明园的毁灭》读完这篇课文我不仅恨侵略者,还对当时的中国人民的腐败无能感到无奈。

可是,这样举世闻名的建筑却在1860年10月6日被无情的,可恶的侵略者给肆意毁掉了。

读到这里我决定好好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祖国争光,不让外来的外来的侵略者,再来毁坏中国的历史文物。同时也向大家呼吁:“好好学习吧,为祖国争光。”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叙述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化为了灰烬。他们在园内任意抢烧、肆意掠夺,而我们的清政府视若无睹,更没有采取任何挽救措施,眼睁睁地看着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仅仅用了三天三夜就化成乌有。真是惨不忍睹啊!

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的蛮横与疯狂,也毁于清王朝的腐败与无能。圆明园之火,既是帝国主义野蛮摧残人类文明的见证,也是文明古国落后了就会挨打的见证。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愤怒。

圆明园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瑰宝。里面结合了中西建筑和华夏的建筑。却被英法联军的一把火下烧毁了。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的肺都气炸了。

我们国家150年的精华就这样破坏了。这让我感到:落后就要挨打。我必须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突然间发现中国非常的弱小,一点也不强盛。特别是清朝政府,很是腐败,非常无能,就让圆明园被毁了。

可是英法联军也是非常的`可恶。把园内的所有东西都抢走了,又放火把圆明园所有搬不走的东西烧了,让人无法容忍。可还有一件事,更是让人火山喷发——它们竟在现场把所有的东西都拍卖了。

我认为,只要当时的清朝政府不那么腐败,中国就不会这么惨了。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干净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所幸的是这时还未伤及建筑。

19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不出数月,火劫后的残余建筑,连同满园古树杂木,便荡然无存,这被后人称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木劫”。此时的圆明园惟剩山石湖泉了。

石劫:卖石头也能发财。

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做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

后人称此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石劫”。石劫中遭受损失最大的是西洋楼景区的欧式建筑。坐落在圆明园西北角上的安佑宫,是清代皇家在园中的祖庙,气魄宏大,尤其是殿前的两对华表,雕琢舒朗精美。历经数劫之后,安佑宫和周围牌坊林木尽失,惟余两对华表。

1925年初,燕京大学翟牧师私拆华表,其理由是:“我看圆明园内石柱系属古物,恐有人拆毁,故运至本校保存。如中国用时,即可退还。”现在这对华表依然耸立在北京大学西门内教学楼前。而另一对华表,则成了民国时城内新建的仿古式图书馆门前的装饰。在这前后,修建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甚至筹建香山慈幼园,都以“正当”的理由,在园内拆走珍贵文物。华表尚且可以公开拆运,至今犹存的远瀛观的残石断柱绝不是人们手下留情、想给后人留下一点可供政治教育的最后“教材”,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式样太怪异,实在难以派上用场。

土劫:在皇家园林开田种稻。

圆明园还要经过最后更为彻底的“土劫”。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经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后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遂面目全非。

“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法军和英军向圆明园挺进。晚上7点左右,法国人到达夏宫圆明园。历史学家皮埃尔·德·拉戈斯这样描写那个时刻:“大家以为大敌当前,殊不知只是一场《一千零一夜》之梦。据说,面前这个闻名的宫殿,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普通欧洲人见过。还有不确切的传闻说,那里面尽是奇珍异宝。”卡斯塔诺大夫写道:“对这座宏伟建筑,大家没有任何概念,心境都是怪怪的。”

10月6日晚,圆明园这座大清国皇帝的宫邸,几乎未遇抵抗就被法军占领了。惊叹不已的孟托邦将军10月8日给朗东元帅的信中说:“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这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

巴吕作了如下精彩的概括:“当看到这座宫殿的时候,不论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哪个年龄,还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大家所产生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压根儿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与之相比;绝对地震撼人心,为确切表达而说出的话是,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宫殿里的好东西”

怎么处理夏宫里的所有财宝?孟托邦将军写给葛罗男爵的公文中对情况做了扼要介绍:“我于昨天晚上到达中国皇帝的夏宫,它已经被放弃,但无数财宝都留在里面。我已派人通知格兰特将军,请他和额尔金勋爵一起来到这里。我们平分了那些财物。但我们只能拿走其中极少一部分。即便有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那座宫殿里的所有好东西。”

他还写到对一座衣料库的抢劫:“那里面存放的丝绸多得令人难以置信。到了联军手里,这些华丽的丝绸的用场变得很拙劣蹩脚,比如:用来当绳子在营地拴马,做包袱布用来包扎在宫里弄到的东西,剩下的就都丢给跟在部队后边的中国人。”

孟托邦对抢掠储藏中国档案的文书阁尤感遗憾:“档案是由许许多多50厘米见方的画组成,每张画下方都有说明。整个中国历史应该都在这套画上,画的颜色仍然那么鲜亮,就好像刚刚画成似的。”

“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单个行动”

当时20岁的莫里斯·埃里松在26年后写下《一个赴华翻译的日记》,书中用两章讲述对圆明园的大掠夺。他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抢掠方式加以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有个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细节,就是那些士官都带着试金石。”

“炮兵们个个身裹皇后的丝袍”

埃里松这样描写对圆明园宫殿的抢劫行动:“面对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开眼界,忘都忘不了。人头攒动,肤色不一,类型各异,那是世界人种的大杂烩;他们一窝蜂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银财宝扑去,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喊叫着。”“一些人埋头在皇后那一个个上了红漆的首饰匣里翻找;另一些人几乎淹没在丝绸和锦缎堆里;有些人胸前挂满大珍珠串,把些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内衣、军帽里满揣满掖。还有些人抱着座钟、挂钟往外走;工程兵带着斧头,他们挥斧把家具劈开,把镶嵌在家具上的宝石取出来。还有一个人,看见一个漂亮的路易十五时代的座钟,因为表盘上的时间数字是水晶石的,他以为那是钻石,就把那表盘取了下来拿走。时不时有人呼叫:‘救火!’人们慌忙赶过去,东西掉得满地都是,火舌舔噬着宫殿的豪华内壁,大家用丝绸、绸缎床垫和皮货压灭火焰,那真是一场印度大吸食者的幻梦。”“夜幕降临,我回营房时遇见一些士兵,个个都满载着战利品,从银质锅到天体望远镜、六分仪,五花八门,其实他们肯定带不走这些东西。英军军营里人也很多,但一切都极为有序。而在我们这儿,整个就是个化装舞会。炮兵们回来时,个个身上都裹着皇后的丝袍,胸前挂满了清朝大官的朝珠。”

梦魇的一夜。

10月8日,抢掠又开始了,而且变本加厉,大概持续了48小时。下午,大洗劫还在继续,阿尔芒·吕西仍在里面“踅摸”东西。他向他父亲这样描述当时文物遭破坏的场面:“我找到皇家的家具库房,我们的士兵正在那里抢东西,那场面很特别,令人遗憾又感到滑稽可笑。东西几乎完全被砸碎。有几个很漂亮的景泰蓝,我给护下来。但是如何处置呢?我还看见一些非常精致的瓷器被摔得粉碎;还有些很古老的漆器、碎纹瓷、象牙制品、玉器,被砸得碎片满地;有些人拿彩釉花瓶当球耍。看了真叫人难受,为那些东西感到惋惜!”

“劫掠现场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

阿尔芒·吕西说,经过两天的抢劫,“法国人的军营看上去像个巨大的旧货铺,法军宿营地出现人们所能想象的最奇特最热闹的景象。帐里帐外堆满各式各样的珍稀物品,这是一日之间发的横财,盯着它,寄托着多少梦想……人们看见那些士兵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缺乏远见,生性破坏,考虑不到行军劳苦,把丝绒绸缎往背包里猛塞,就好像只要走那么一程路就能把这些东西送给家乡人似的。后来,气恼时,就把那些带不走的东西砸碎、撕烂或者弄脏。各处都是些豪华家具、丝绸以及皇帝嫔妃们的那些以金丝线绣的裙袍,再就是眼巴巴看着这些东西带不走而挂在脸上的一副可怜相。至于银子,多得几乎不屑一顾,因为那东西分量太重。拿价值四百八十法郎的一块金条去换几瓶烧酒或者苦艾酒,这样做的士兵不止一个两个。”

让我们听听贝齐亚上尉的感叹:“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劫掠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这悲惨的战争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之后,我不禁感到了无比的惋惜和愤怒。

这篇文章主要说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毁灭圆明园的过程。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由长春园、万春园和圆明园组成的。园中不仅有西洋景观,还有民族建筑,它集中了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是古代人民劳动的结晶!可是就在1860年,英法联军冲进了圆明园,他们把圆明园内凡是能拿走的都拿走,拿不走的就故意破坏,圆明园就这样毁于一旦了。

这篇文章使我联想起了圆明园中每隔两小时就喷水一次的十二生肖。这也是属于中国的文物,自从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圆明园后,直到现在,我们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找回了六个,有三个下落不明,还有三个在英国那里。这都是侵略者的罪恶。

今时的圆明园已被掠去了昔日的辉煌,再也恢复不了了,但我希望有朝一日,属于中国的东西要物归原主!既然是中国人就应该宁死不屈!就算死,也要死得光荣,我们中国人不怕死!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侮辱!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再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禁大声的骂到:“死畜!不要胡作非为”!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了。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来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今天,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中,本是有着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着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着各地的名胜,还有着古代的诗情画意。当然,还有西洋景观。园里还有历史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可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了圆明园,把能拿走的统统带走,拿不走的就破坏,还把罪证用大火销毁。

在这其中,有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说明了圆明园面积很大,里面奇珍异宝很多。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心中怒火油然而生,怎么也消除不了,同时,也感到无比惋惜。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清政府当时的软弱无能,不能保护国家的财产。有一句话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才让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把中华劳动人民多少年的结晶都给毁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库就这样毁于一旦。但现在的祖国是多么的繁荣,多么强大。

这一段历史,我永远不会忘记。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全国占地三百五十多余亩,浓缩了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建成。但是,在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后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想想当时的圆明园多么神奇美妙,“漫步在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观赏这个园子就等于游览了天南海北,能看到不同的景象:美丽的亭台楼阁,玲珑小巧;宏伟壮观的殿堂,金碧辉煌。多方便,从这儿到那,就从西湖到了狮子林。随时想去就去的胜地,无忧无虑。

再想想当时的珠宝,“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多么多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喷池里十二生肖的头是铜的,殿堂里又陈列着闪闪发光、耀眼的金银珠宝,这些文物从先秦时代收藏到现在,可在清朝却毁于一旦。抢的抢,烧的烧。就这样入侵的英法联军见银子就抢,见金子扔银子,见珠宝扔金子,最终园中昂贵的奇珍异宝、金银财产被一抢而空。不仅如此如狼如虎的英法联军为挣更多的钱,得到更多宝物,就在圆明园的建筑土地上开了一次拍卖会。他们不知道羞辱的,放肆的大声呼喊。

太可恶了!在中国的国土上拍卖中国人的宝物,比强盗还狠毒!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仓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的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啊!

如今的圆明园已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这些,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了英法联军侵入之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的样子;英法联军破坏过的,满城硝烟、满地残柱的样子,和英法联军对圆明园中奇珍异宝的随随便便,我还从“统统掠走”这个词看出英法联军在我们中国的圆明园中非常放肆。

圆明园中可是有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还有各种文物和珍宝,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中国国宝级别的文物。在周围应该有很多守卫才对啊!怎么英法联军还能闯进来呢?到后来我才知道原因。

原来,当时的大清王朝非常腐败,英法联军来了,腐败的大清王朝没做什么反抗就投降了,就屈服了。英法联军就这样畅通无阻的闯进了圆明园,在里面烧杀抢掠,最后,尽然还一把火把圆明园给烧了。

就不会被英法联军欺负得那么惨啦!中国人要强大起来,这样才不会被别的国家压在身子下面,只有那我们中国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负。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今天,我在语文课上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愤怒和震惊!

1860年10月6日,因为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一伙强盗——英法联军闯进了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比如绸缎、珠宝、名人书画、青铜礼器、历史文物等等统统掠走;实在拿不动的比如石柱、建筑物等就肆意毁坏。为了销毁罪恶的证据,在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3天,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殿堂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化成了一片灰烬。这伙强盗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后,带着所谓的“战利品”趾高气昂地回国了。

而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横七竖八的几根残柱,它们孤独的立在那里仿佛在哭泣,在向后人们无声的诉说着侵略者们当年的种种恶行!也在无声的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年不变的真理!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拥有巨大的经济总量,庞大的军事力量和巨大的世界影响力,并且是全球第一个拥有毁灭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国家,拥有动能-2反卫星武器、歼八隐形战斗机、东风-41等各种终极核武器用来维护和平,保护我们不再受欺负........

我真为祖国今天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我们不再弱小,圆明园的历史悲剧再也不会重演!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钻研技术,长大以后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讲了圆明园的毁灭,和英法联军的猖狂、可恨。还讲了中国清朝末期皇帝的腐败无能。

这件事还要从慧家而妞说起,她就是慈禧太后。有一天,她在一家刻石厂里看石雕,慈禧看见龙在上凤在下的图案石板,就问刻石的大爷:“这些图案怎么都是龙在上凤在下的?”

哪位正在可石的大爷停下手中的工作,回答道:“当然了。因为龙是皇上,凤是皇后,因此是龙在上凤在下。”

“要是我做了皇后,我就要凤在上龙在下的图案。”

“那得你做了皇后再说,现在我摆给你,不要钱。”

很快就有了凤在上龙在下的图案。但是她还绝的这还不够,她有要求要龙在下盘旋,凤在上展翅高飞。

很快到了竟选皇后的时候了。在几个月后,慈禧成了皇后。因那是中国已经腐败无能,让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烧毁了圆明园,他们烧毁圆明园的理由是:主人不让他们抢。

那时候的英法联军事多么的猖狂,因此,我们要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相关范文推荐
  • 11-03 实用资金拨付申请报告(模板18篇)
    总之,写好一篇报告范文需要充分准备和细致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下是一些独具特色的报告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新思维。县政府:。安徽省财政
  • 11-03 优质研学旅行心得体会范文(16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回顾所学知识或工作经历,思考自己的成长和不足。下面是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深度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
  • 11-03 最优建设单位承诺书(模板17篇)
    单位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态度有着重要影响。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单位发展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本人承诺:在新河家园工程建设过程中认真
  • 11-03 最热尚书心得感悟范文(1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感受和收获的总结和概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启示。自从两年前开始读《尚书》,我
  • 11-03 精选军工企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19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一次机会,可以评估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及时调整和完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月工作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启示。
  • 11-03 最优教育调研情况汇报(汇总12篇)
    情况汇报的频率和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可以是每日、每周或每月一次的例会汇报,也可以是特定事件发生后的及时汇报。随着技术的发展,情况汇报的方式和形式也在不
  • 11-03 2023年运维工作总结(模板23篇)
    在这个月里,我积极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了重要的项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了解不
  • 11-03 实用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夹包跑教案(汇总19篇)
    幼儿园大班的学习环境丰富多彩,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特意搜集了一些幼儿园大班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有所帮助。引导语:体育活动对于幼儿来
  • 11-03 最新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报告(模板15篇)
    思想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思想的分享和传承能够让我们拥有更丰富的智慧和更广阔的视野。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关于“强化招商引资,推
  • 11-03 优质书记党课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心得体会不仅有助于我们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使我们更加成熟和成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的典型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党课是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意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