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优质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汇总18篇)

优质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汇总18篇)

时间:2023-10-30 02:38:17 作者:琴心月优质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汇总18篇)

在制定实施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的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施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

本人近期有幸参与了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线上研修活动(高中英语)。研修过程中听取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来自韶关的王锦霞老师所作的“区域高三英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讲座。现就王老师的讲座浅谈几点个人的收获总结。

一、将课标理念与高三复习完美结合。

新课标自20xx年发布以来,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课标里的各种理念也可以说都或多或少能够深入人心,但如何在日常实践中很好地践行却一直是一线教师在不断研讨当中。特别是在高三复习中,如何将课标理念与高三复习完美结合起来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平常经常看到的高三复习教学很多都是词汇语言点教学、语法复习、专题训练等,这些教学方式与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大相径庭的。然而,王老师的讲座却给我带来了新的启示。在王老师的教研整改下,新课标的理念已经能够很好地与高三复习完美地结合了,如她将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理念贯彻到高三复习的日常操作中。

二、将前沿教学理念与高三复习结合的大胆尝试。

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我还发现她将很多前沿理念有机地与高三复习进行了大胆尝试,比如群文阅读。在王老师所展示的四节高三复习典型课例中,她介绍了在阅读课中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高三阅读教学。该课例中,授课老师选用了一篇高考真题,一篇新教材的阅读文章和一篇旧教材的阅读文章。这三篇文章都是基于同一主题选择的,而且文体也都是说明文。本节课例中,第一个文本和第二个文本进行对比阅读,有效地实现了阅读技能的迁移,第三个文本作为拓展作业又再次巩固了阅读技能。

三、将区域学情与高三复习结合起来。

王老师除了把新课标和前沿教研的理念融入到高三复习中,而且还扎根于区域学情特点,把高三复习教学做实做到位。在王老师提供的四个课例当中,每个课例都是基于相对薄弱的学情开设的。这是非常接地气的做法,因为高三复习针对的群体绝大多数学生的学情并不是特别乐观。提供大量支架支撑学生有效地学习便是最大的基于学情的体现。以写作课为例,写作教学除了教授写作策略外,该课例中授课老师还提供了很多主题词、句、段的支架,而且这些支架也都是循序渐进,完全没有太多的违和感。

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育人为本,注重实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坚持加强省级统筹、强化市县保障、学校具体实施,结合各地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安排和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实际,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培训、示范引领、监测督导等工作机制,完善经费投入、师资配置、专业研究、设施配备等保障机制,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

2018年底完成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上半年开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训工作,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整体提高,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专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高中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转眼间已经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五个年头了,从一无所知到逐步摸索,从反复思考到大胆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教材及课程标准确实有着她独特的魅力。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在经历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洗涤和升华,正逐步形成科学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

我们学校在本学期也开展了多次新课程改革培训,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有所学,有所获,有所感,有所悟,并有所改,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经过培训后,我校的很多教师的工作都在发生着变化:张华芳老师的趣味课堂、彭秀峰老师的小组合作课堂、张艳老师的生动有趣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堂、向安彪老师的研究式课堂……越来越丰富、有效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快乐的学习方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孩子们的学习态度正发生着前所为有的改变:“我最喜欢我们班的语文课,一堂课下来,大家不仅玩得开心,也学得轻松!”“英语课真有趣,还学到了知识。”“以前我们学语文最怕的就是作文,现在啊,我们都迫不急待上作文课呢。”

虽然我们在改革中取得了很多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仍然成为阻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拌脚石。

如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感受和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如何创新处理教学资源;有效教学手段的更新;观注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继发展等等各方面问题急等解决,再加上我校处于吉首市苗族集中的偏远地区更加深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但我仍坚信,只要长期的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们的业务水平,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会成为一项艺术创作,而全面发展的学生便是这项创作中的艺术品。

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20xx年暑假开始了新课程改革,所有高中任课教师就参加了高中新课程的通识培训,主要学习新课标。2008年暑期又参加了新课改通识培训以及各学科教材教法的培训,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关于课改的许多信息。新课程改革不只是课程的改革、教法的改革,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它在给老师教法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怎样加强班级、学生、教学、教师的管理工作,怎样使年级的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课改的进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只能在原有的管理方式的基础上,一边摸索一边前进,一边总结一边创新。

首先,是对教师和教学工作的管理。新课改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每个老师都应该是一个教育家。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各科教师是直接参与教改的主力军,他们的战斗能力与战斗热情直接关系到教改的成败,所以,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热情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开学初,学校和年段就召开高一全体教师大会,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以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教育,不断增强教师开展教改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同时,由于教改工作任务重、持续时间长,各科教师都是在学习摸索阶段,备课时也不像以前那样轻松,加上大量的教学研究工作,无形间便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在工作上要不断地给教师关心、鼓励,或者是心理上的平衡乃至听取教师偶尔的宣泄,都是必须且重要的,年段应及时地把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反映。另外,还需要各种方式来增强团队凝聚力:课改是一项工程,不是哪一个人能独立完成了的,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团结协作性才可能使课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更大的进展。

为此,学校尽可能创造有利的条件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克服困难创造有利的教学硬件设施。如随时通报各校之间听课交流学习的情况,鼓励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到外校交流;加强集备组工作,加强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交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反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与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但是,不可否认,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工作的主渠道,因此,加强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求集备组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并且要在每次集备时多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上课时发现什么方法对学生学习更有好处,要及时在组内互通经验。集备组内的老师互相听课评课,要对教材内容和课堂教法进行调整,打破授课的固定形式,根据各位教师的不同特点、各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安排,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将与课本联系密切、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鲜活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思维潜质,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在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希望,通过良好的集备活动的开展,能够形成一支团结协作、素质不断提高的教师队伍。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所体现的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参加实践、应用理论、获得经验、提高素质、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一个教育平台,因此,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也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我们要求各班主任在学生档案中对于每一位学生参加的活动、取得的荣誉都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也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参考,如运动会、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都是学生发展个人爱好的舞台,他们在这些方面获得的任何成绩或表现都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选修课和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先由教师定课题,学生选题,做好课题申报工作,拟定研究计划,进行开题报告会,按计划安排分组上课,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安排阶段小结和评价,最后指导学生做出结题报告。由于所选课题既是课内知识的延伸,又是许多学生从来未曾接触过的知识,他们对这些课题感兴趣,便大大提高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愿望和能力。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学生也在个人研究与团体合作中寻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对他们自主学习课内知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起探索新课改之路,希望能够真正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看到学生的素质真正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年段工作也将侧重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协调,师生之间的沟通反馈,资料的搜集整理,信息的发布,更好地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高中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杨丽娟。

高考结束后,我们便参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训。为期三天,我们听了主讲教师的授课,观看了视频,每天在网上发布作业。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大。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世界潮流,也是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所必然。为了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国必须从应试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从一切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严酷现实中走出来,从一切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分数、成绩、升学率为唯一硬性指标的误区中走出来。还教育一片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向善向真向美,是使受教育者个性中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或不良行为得到纠正,不健全的灵魂得到重塑,使其成为一个心智健全,品德高尚,有文化,有素质,热爱科学敬畏自然,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而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却悖离了教育的这个宗旨,悖离了它应走的道路,已经异化为对人个性的`遏制甚至扼杀的“被教育”。这种“被教育”完全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死记硬背那些在社会实践中没有用处的过时陈旧的知识来获取高分并由此进入高等学校,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正如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大学幼儿园化”。这是指我们的教育现在只讲考试,只讲成绩。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而大学却在行为习惯与为人处事的基本常识等方面“补课”。在一些学校,公然张贴有“用分数说话,拿成绩发言”的大幅标语。这是告诉我们的学生,你除了把成绩提高以外,你可以不管其他,或者说你可以为了成绩而不择手段。我们的教育应该对人的全面发展负责而不只是对他的智育负责。话又说回来,即使是抓得如此之紧,现行的应试教育也只能把入口成绩好的学生作一些提高,而大部分入口成绩一般或稍差的学生出口还是一般或稍差。

新课程改革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没有现成模式,也无可以上升为理性总结的经验。以四川省高中语文新课程为例。从两本教材变成了三本,执行新教材的还是原来的那些教师,(本网网)教法还是原来的那些方法,或者说有一些变化。这样的改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同时也说明新课程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

通过学习,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育观念应该是融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把教育看作是心灵塑造工程而不只是课堂教学,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不转变,那就什么都谈不上,要把教育看成是一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宏伟工程,而不是每年的升学率。

其次,我认为那些讲课的教师都讲得很好。比如诗歌教学的美感熏陶,又比如作文教学写心灵,审题立意等,但恕我直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些东西却根本推不开,也无法实行。我们高中语文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很多重点大学在他们的自主招生考试中都取消了语文考试,更有甚者,在一些重点高中的自主中考中,也取消了语文考试。许多中学的校长都认为语文课无关紧要,可以临时突击。而在高考分数下来后,却又惊叹语文还是可以将学生的总分抬高的。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要艰难前行。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把课堂的主体换成学生,把满堂灌变成金手指,对学生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作一点拨。

语文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他们在普遍重理轻文的影响下,语文基础知识都很不牢固,文学素养也差,许多中外文学名著不要说读就是听都没听说过。某些学生在复习文学常识时,只是死背一些文学名著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他们连书的封面都没见过。新教材增加了高中生的阅读量,也选了大量的名著选段,这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再次,要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这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要长期坚持的。自主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合作学习是要发挥学生各自在知识的不同点上的长处,取长补短,吸纳优势。这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亟待总结。

总之,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前途光明,我们作为参与者,更应该身体力行,把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621700四川省江油中学)。

高中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我们利用假期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培训,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进一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及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的学情是推进教师教情的。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老师的两堂课要注重学生的思、做、说、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地位,老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课堂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大胆的想象,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到教材中去感悟和品味内容。通过引导使学生形成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和交流。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加强,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的研究课堂调控艺术。

随着高中课改试验的深入,广大教师对课标内涵的理解及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科学、高效地使用教材,恰当处理好“用”与“教”的关系,已成为教师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教材不再束缚学生思维、禁锢教师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变更教学顺序,更换呈现方式。依据课标编写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的.建立、素材与案例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还是内容呈现方式的确定,都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教学中应充分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及评价方法的变化等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对教师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即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开放、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只有加强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才能正确选定研究课题。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8月26日、27日,我按时参加了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新课程、新教材音乐教师网络全员培训。本次培训的内容可以说是去年新教材培训的提炼与补充,包含了音乐教材修订总体情况的介绍、音乐鉴赏修订介绍与教学建议、歌唱修订介绍与教学建议、合唱教学法指导、音乐与舞蹈舞蹈表演教学法指导、戏剧表演教学教法指导、音乐与戏剧模块课程简介与教学实践,以及刘梦颖老师的《第十交响曲·江雪》,何佳洋老师的《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乡村音乐》,还有薛晖老师的对这两节课的专业点评。

孙红成博士指出这次湖南版教材的修订是根据课标的修订展开的,课标中指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建构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以此为依据,设置了高中音乐新课程,即由六个基础课性质的必修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及与之关联的拓展课性质的六个选择性必修模块(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还有以校本课程为主的选修模块构成。孙老师以音乐鉴赏中的《1812年序曲》、歌唱中的《绒花》、合唱中的《茉莉花》、《茫茫云天》、合奏中的《爱我中华》、音乐与戏剧中的《主角与配角》等课为例,从框架结构、内容选材、问题导向等方面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湘艺版新教材,让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新教材结构清晰、选材经典、贴近实际等特色、特点。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音乐教研员薛晖老师,就《音乐鉴赏》和《歌唱》两个模块的有效实施入手,为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对音乐的感悟、审美和评价能力等有效策略。音乐鉴赏模块中,薛老师从初高中音乐教材的对比与关联、目标的定位、教材教法、各单元编写意图、教学实施建议等方面讲授,并结合各单元有代表性的课例,如《音乐与时代》、《古典与现代》、《巴洛克音乐》、《绚丽多彩的汉族民歌》、《梨园百花》等,最终为我们总结出高中音乐鉴赏的实施策略,即紧靠单元主题组材、明确教学目标、凸显音乐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表现、多运用比较欣赏的方法等。薛老师的精彩讲授与解析、引导我们紧跟其思路,学到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方法,课例中的教学思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是值得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借鉴的。

歌唱模块中,薛老师从目标定位、教学策略、存在问题、歌唱模块中的“欣赏体验”、发声指导、各单元框架结构及设计依据、演唱的方法及风格特点、情感的表达、舞台的表演实践、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讲授,结合经典课例《情韵悠悠——感受民族唱法的魅力》,还加入多个小视频、自身的示范演唱、流行唱法的尝试等内容,让我们了解了《歌唱》模块的实施只有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材内容与拓展内容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歌唱教学,逐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

魏伟国老师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法指导》讲座,讲到了找到拍点、左右手的配合、各种起拍(整拍起拍《对花》、后半拍起拍《让世界都赞美你》等)、不同情形的收拍,总谱的读法、以及以实际作品为例引导我们学习了各种拍子的打法,如二拍子《太行山上》、《渔歌子》;三拍子《沃尔塔瓦河》、《神圣的战争》、《卖花生》;四拍子《本事》、《大海啊故乡》、《凤阳花鼓》、《蒙古人》……魏老师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我再次领略了指挥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训练学生、指挥手势、歌曲处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跟着视频学习、练习,切实纠正、解决了自己很多的问题,受益匪浅。

熊康老师的《音乐与舞蹈、舞蹈表演的教学法指导》讲座,为我们呈现了《音乐与舞蹈》教材修订前后的对比,通过视频展示教材内容,确实可以感受到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按照舞蹈学科自身的结构进行了很精细的调整。她为我们推荐了当代舞《士兵与枪》、现代舞《也许是要飞翔》,展示了自己学校排演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片段、《十八岁的天空》,通过熊老师的系统讲解,我们感受到新教材重新构建了以音乐舞蹈文化为主线、融合舞蹈作品欣赏、舞蹈表演实践以及舞蹈创编为一体的内容体系。《舞蹈表演》模块是必修课程《音乐与舞蹈》的拓展与延伸,注重的是舞蹈表演,突出的是实践性。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湖南师大附中这一模块的开设情况,包括选修的要求、创作的历程、学生的编创和展示,教学测评模式(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戏剧表演是把戏剧理论和表演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模块。孙成洪老师的《戏剧表演教学法指导》首先引导我们对教材进行了整体的了解。这一模块的上篇以理论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对经典戏剧作品赏析,理解音乐在戏剧中的地位,认知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了解戏剧的品种、特点。下篇则以表演实践为主,用灵活多变的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艺术的表演与创编。下篇出现的小品、配乐朗诵、课本剧等都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对上篇的学习,已经对戏剧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基础上的。教学案例一《千斤话白四两唱——坐楼杀惜赏析》,既有理论的准备,又有实践的参与,最后的模仿,更是让这节欣赏课提高了一个层次。教学案例二《角色与七声音阶游戏——戏剧表演基础》,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唱熟音阶,唱出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表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学案例三《爱的二重唱——配乐朗诵诗两首》,配乐朗诵可以说是戏剧模块中最容易上手,也最能让学生体验到表演的成功与快乐的艺术形式。孙老师亲自示范,激情朗诵,让我们知道了教师既要做一名有经验的指导者,更应该是一名身体力行的参与者。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始终应时代之需而有所突破。罗月恒老师的《音乐与戏剧模块经验简介与教学法实践》着重为大家分享了长沙一中的“音乐剧体验式课程”。刘梦颖老师执教的《第十交响曲·江雪》,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交响乐队与古琴的结合、不同行当的吟唱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中西方音乐结合的魅力、不同行当唱腔的特点,以及现代音乐的特点、表现形式。何佳洋老师执教的《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乡村音乐》,通过动、唱、奏、听等一系列学生活动,由《什锦菜》到乡村音乐,由点到面,一步步落实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各位专家老师的讲解,让我收获了很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真的是受益匪浅,在此,感谢各位专家和老师的辛苦付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依托课标,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合理利用新教材,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尝试积极开展多个模块的教学。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我们也应继续加强音乐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勇于创新,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构筑更好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机会。

高中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在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时听到几个频率较高的词语:新课程意识、评价方式的转变、要给学生减负增效......

其实,每次一听到这些词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我们的做法上符合这些吗?这里我就讲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同行们探讨,更恳请大家对我见解的批评与斧正。

1.我们来谈谈减负增效的问题。其实减负增效不应该只说是对学生,一定要对教师是一样的做到才能够真正做到。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新课改,那么,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到减负增效了呢?对学生来说,首先从课程学科的设置来看:在课改之前,高一的新生只有8个学科,就是没有生物学科,其实就是在课改前,学生想真正将8个学科都学好已经不容易了。当然我还是发现,高一的学生的确将8个学科都学得较好的,这不仅要学生有较高的智慧,更要有相当好的方法。然而,新课改之后,学生的学科变成了9科。不少的学生真的就是照顾了这科无法照顾其他学科。我所遇到的学生,无论他又多优秀,都给我的答案大同小异:总感时间紧,每天就在不断的赶作业。其次从每个学科的内容设置来看,我是教数学的,我这里就以数学学科为例来加以说明。数学课改前的第一学期的内容就是三章:《集合》、《函数》、《数列》。至少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总还感觉到:这些内容能够在一学期中可以完成的。然而在课改以后,第一学期的数学内容明显增加了,内容有:《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四章内容,当然还要感谢市教科所的领导们非常了解情况,为大家减轻负担,把《三角变换》没有列入全市期末统考的范围。同时在函数部分还新增加了《幂函数》的内容。在其次是四川的高考在命题上怎么命?没有谁能够明确的告知的事情。所以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就还是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在课堂上、课后的作业指导上,没有真正贯彻课改的理念和意识。从这样的一些层面分析:所谓课改的减负问题还真成了有的老师说的减负就是加正的了。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在减负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改变自己的理念,当然理念不是说改就改的,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和时间。正如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教师王春易的“讲和不讲”的问题一样。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和改变,我们的学生不能象成七那样,讲不讲都没关系。教师理念要慢慢改。我们面对的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群体。初中教师那一种填鸭式教学没有改变,就会影响高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换句话说:中学的.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只是改变高中教师的理念是不现实的。

其次,高中教师在不能改变更多的现实的情况下,应该做到的,还是要多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解读》,从中找到改变课堂的要素,尤其要找的是:我们再教学中要如何操作,才能够体现我们的课改的真正精髓。

再次,教师们要发扬合作与团结精神。真正做到充分的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活动中不仅要多进行理论的学习,同时还要做到集体认真研究课本,对教学起好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第四,对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的研究,教师要洞察高考的方向和趋势。不仅在备课组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同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还要不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搞清楚每一堂课中的,讲、如何讲、讲多少等的问题。这就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在指导学生时,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高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阔别一年后,在20xx年的xx月,因着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政治科教师新教程培训,我又回到了广州,在这个城市,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广州以其37度的高温让我感受她的热情。

华师变得更吸引人了,在校道上,我感觉好象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让我对此次培训之旅也多了一分感激。这份心情伴着我度过在多少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三天。

在华师培训的三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们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次课改借鉴了国外与港台地区高中公民、社会学科的改革经验,教材内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致力于学生社会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技能的形成,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它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现状,注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应用价值,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认识规划的能力培养。

按照这个思路,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部分设置为四个模块:

经济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经济头脑的人);。

政治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政治觉悟的人);。

文化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

生活与哲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思维的人)。

在这里,文化生活是新开设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玛雅文化之谜、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内涵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野观察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个模块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强的。

哲学与生活模块课程通过生活化的安排,体现哲学方法论的魅力。它以生活逻辑为基础,从活生生的事实、生活出发,寓哲学原理于生活之中,使原理不会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魅力。同时也加强了历史的眼光,在教程中渗透一些中外哲学史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选修则设了六个课程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本次课改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由于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每一学年在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的学分,目的在于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修课一般设在高一至高二,每学期开一门必修及相对应的一门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各开设一门选修)。

其次,本次课改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力求淡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学总量(每个模块只有36课时,只相当于现行教材的一半)。那么,在淡化概念的情况下,学生考试时是否还需要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呢?就这个问题,本人请教了经济生活教材作者、华师政法学院副教授陈友芳,陈教授非常肯定说在新一轮课改中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不下定义,不要求学生掌握,在考试中不要求使用政治术语,只要学生能做相应描述,即可给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脱出来。

此外,本次课改提出必须对高中学业成绩测验实行改革,并建议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测试加入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是采用等级制评分,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本人认为,这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如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是否客观、采用等级制呈现测试结果是否合理、怎样评定、有何可行的操作程序等等,但如果不敢面对困难,不作尝试,恐怕任何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吧。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高中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是一们基础学科,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它。现在我们已经步入高中,由于高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甚至产生这样的困惑:“我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可现在怎么了?”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正是由于你在进入高中后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的影响,才会造成学得累死而成绩不好的后果。那么,究竟该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呢?以下我谈谈我的高中数学学习心得。

一、认清学习的能力状态。

1、心理素质。由于我们在初中特定环境下具有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能否带到高中学习当中,就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的办法。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应产生畏惧感,面对失败时不应灰心丧气,而要勇于正视自己,及时作出总结教训,改变学习方法。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进入高中以后,不能还像初中时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不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而忽略了真正的听课,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我们在每学习一课内容时,要学会将知识有条理地分为若干类,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重点难点要突出。不要忙于记笔记,而对要点没有听清楚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摞,问题也有一大堆。如果还不能及时巩固、总结,而忙于套着题型赶作业,对概念、定理、公式不能理解而死记硬背,则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在我身边,常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课本,而是偏重于对难题的攻解,好高骛远,重“量”而轻“质”,陷入题海,往往在考试中不是演算错误就是中途“卡壳”。

(4)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卷面书写不工整,格式不规范,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于老师解说的心理,做作业不讲究效率,心思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抓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1)抓教材处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根本依据。教学是活的,思维也是活的,学习能力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同时形成的。我们要通过老师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并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2)抓问题暴露。对于那些典型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而不能把问题遗留下来,而要对遗留的问题及时、有针对地起来,注重实效。

(3)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要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运算过程,抓住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抓思维训练。数学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一个思维的过程,学习能力是在不断运用中才能培养出来的。

(5)抓45分钟课堂效率。我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课堂时间,而寄希望于课下去补,则会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2、加强平时的训练强度。因为有些知识只有在解题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平时要保持一定的训练度,适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题目,弄懂吃透。

3、及时的巩固、复习。在每学完一课内容时,可抽出5-10分钟在课后回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细划分类,抓住概念及其注释,串联前后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最后,还想提出几点注意:

1、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要防止急躁心理,贪多求快,囫囵吞枣。

2、学习知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华罗庚提倡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加强对应用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从长远出发,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有所收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

――谈中学外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建国以来,我国中学的外语教学大纲几经编订。1992年,由国家教委颁发的新《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大纲都突出了交际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思想。1993年开始使用的中英合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jefc),正是这一大纲的集中体现者。它是一套集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好教材。其特点是打破了传统教材中以语法为线索的编排体系,不以语法的需要编句型、课文,而是以交际功能为主线,融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语言的功能、意念和话题为一体编排语言材料,进而达到诸要素间的有机结合。新教材问世使用三年来,给中学外语教学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为教学改革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其间是不乏可喜成绩和赞誉之辞的。但在贯彻实施新大纲、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也注意到,由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处理教材、教法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新大纲、新教材顺利实施的不利因素。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和由此而引发的思考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传统观念的误导。

在外语教学中,多年来我们一直存在着向上看和向外看的通病。向上看,指看红头文件、看考纲、看教本、看教参。向外看,指引用国外的教学理论。其实,看并不错,但以看来束缚自己,唯命是听,这就有问题了。同样,借鉴国外科研成果和经验也无可非议,但无条件地全盘吸收,并试图在教学中证明它的绝对正确性、先进性,这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建国以来,以对我国中学外语教学产生的影响为准,按时间的发展为序,大致有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五种主要教学法被引进到我国。在唯上观、唯洋观的指导思想之下,我们往往习惯于机械执行上面的要求,每当推行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时,我们会把这一阶段以某一语言为母语的人提出来的某种理论和方法奉若神灵,而忽视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度里进行外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及复杂特点,不顾眼前师资、设施、环境和条件是否允许,喜欢轰轰烈烈,一哄而上,而后又冷冷清清,一哄而下。这种不讲实际,盲目尊崇和食洋不化的积弊,势必对当前我们正在贯彻实施的外语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产生如下消极影响:1、对新大纲、新教材的贯彻实施往往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易走极端,喜欢唯新是举,以新贬旧,对以往的教学工作持否定态度;2、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尊崇国外习得教学理论,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强调功能、意念而忽视语法教学;3、在训练中存在一边倒、一刀切。重听说、轻读写;重模仿类推、轻系统知识传授。上述这些由传统观念而导致的教法上的失误,必然给我们的外语教学工作造成损害。

(二)来自交际教学法的困惑。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语法为纲的教学思想在外语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繁琐的语法讲解和操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外语教学的质量。新教材打破了以语法为纲的模式,强调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转变符合我国目前形势下对外语人才的要求。然而,交际教学法也并非完美无缺,包治百病。这是因为:

(1)它打破了语法教学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众所周知,语法知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基本方面,学生只有较为熟练地驾驭一种语言的语法体系,才能真正获得使用这种语言的交际能力。但是由于交际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往往不是语言功能与其语言表达手段的对应物,这就造成功能与功能,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语法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这种杂乱接触语法的方式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交际教学法的本意是弥补结构教学忽视语言运用的不足,然而它所做的往往只限于让学生孤立地记住功能、情景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对应关系,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运用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为语言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一套技巧或创造程序”,而交际教学法所做的只局限于让学生在课堂上依靠模仿和机械重复去习得语言,依赖反复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无论我们怎样在课堂上创设交际环境,却由于缺乏真实语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总和实际存在很大的差距。可见把外语教学目标简单化为教会学生在一个个具体场合下实现一个个具体的交际目的的办法,并不一定实用。这就象把一大堆沙子一粒粒地装进口袋,学生无法通过全面掌握一种语言体系来适应各种无法预料的交际需要,因而远不能真正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来自培养目标上的误差。

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为交际而使用外语的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新大纲和新教材将其作为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试图改变以往不重视交际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培养的弊端也是无可非议的。然而问题在于在我们努力加大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力度的同时,却在教学中出现了另外一种不良倾向,即忽视中学外语教学目的多元性的特征。以听说来代替读写,以能力来取代知识,并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与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完全割裂开来,这就造成对新大纲、新教材培养目标上的理解、实施上的偏差。

实际上能力的培养应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要求。就交际能力而言,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书面语言的交际能力侧重于读写方面,口头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说方面。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是重要的,欠缺哪一方面都不能算是真正具备了交际能力。除了语言能力外,交际能力还应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因为在交际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其语言、语法、词汇等要素的理解,还要知道这句话应该在什么场合使用。不了解社会文化背景,那培养出来的学生终究只具备“纯语言能力”而缺乏“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是不足以保证人们在现实情景中用外语进行有效交际的。另外,不同的学校和地区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例如培养外语专门人才的大专院校和普通中学就应该有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外语人才的要求上就应有不同的区别。忽视这种差异,在外语能力培养目标上采用一刀割的办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普通中学的外语教学目的是为学生学习外语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上不能顾此失彼,人为地将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的训练分割开来。否则就有可能从“聋哑外语”这个极端又转向“文盲外语”的另一个极端。历史的教训是不能不引以为鉴的。普通中学的外语教学既然是打基础,那么除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外,还应该是一门文化课,具有。

教育,认识、审美等多种功能。通过教学,我们不但要使学生掌握语言本身,还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语言观的教育,以及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等等。如果我们在贯彻实施新大纲、新教材时,只注意掌握语言这一单一目的,而忽视了外语教学的阶段性,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忽视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综合培养,那么我们的外语教学将是蹩脚的,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交际需要。

高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xx月xx日—xx日,四川省高中语文省级骨干教师四川师范大学培训班104名学员参加了我校举行的培训。短短8天时间,他们聆听了10余位学者专家的专题讲座,我校孙雪梅老师和另外两位外校老师就《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课进行了精彩的同课异构。以下是黄燕老师的听课感受。

1月xx日上午,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大阶梯教室里济济一堂,四川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在我校热情绽放。今天培训课题是对语文教学的同课异构,即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去构造同一堂语文课。

冬日的晨雾并没有遮挡住语文课堂的阳光,湿冷的空气中弥散着语文课堂的热情。本次同台献课的有来自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任文川老师,成都七中刘源老师和我校孙雪梅老师。三位老师以其敏捷的才思和深邃的才情给在座的老师献上了三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曾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他们所教授的内容虽然相同,但是三位老师所传递的语文教学之美却是截然不同的:绵阳中学任汶川老师对文本的'深沉探索,七中刘源老师真诚地和学生一起溯游文本,我校孙雪梅老师怀着对历史的深情祭奠让人动容,他们的语文课堂无一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绽放的思维之光。

课堂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让学生怀着沉重的心情去缅怀那段不忍回顾的历史,让孩子们在拥有美好的世界里去追问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让在座的所有老师也随着三位老师的讲述找寻那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语文课堂不仅是传授之乎者也的花园,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们在老师的精神感召之下有一种责任感和反思精神的阵地。

这次培训时间很短,三堂课留给我们更多的思索应是如何在语文课堂里营造更多的美,思想之美和语言之美,人文之美和人性之美。这次的培训不仅仅是一堂堂语文课,更让我们感受到是一场场精神盛宴,让我们向语文教学更深处漫溯吧!

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

回顾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认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也是这么做的,每到下课我就来到班级,融入学生当中,与他们聊天,和他们交流,在这过程中,我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体会,耐心、细心、真心、热心地干好各项学生工作。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创建了良好的班风、学风;了解班级及班级学生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学生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同时还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等,以便与我更好地对症下药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桃李不语,下自成蹊,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一直坚信这一点。我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我的学生们。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使我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创建良好的班风,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班级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扎实有效地加强班级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我结合学校制定的学校一日常规训练,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引导学生参加自主教育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方面,实践活动要求有相应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又提供了应用和锻炼能力的机会。于是,我结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增强班级责任感,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悟自尊、感悟自我。每一次成功与失败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活动的自我组织和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己成功和同伴的成功中体验到了奋斗的乐趣,享受着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感悟着人生的真谛,发展了自我、完善了自我。

同时,我还不失时机地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开展我是班级的一员、我为大家做点什么、我班将为我骄傲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的班级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动机。通过活动,使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加强了自律。

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

本刊记者带着有关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问题,走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负责人。

问:能不能谈一谈有关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情况?

答:教学大纲由国家教委制定、颁布,我们室的同志只是参加了一些起草工作。大纲到现在国家教委还没有审定,这里只能透露一点送审稿的情况。

问:按计划新大纲在什么时候颁布实施?

答:新大纲将于19在局部地区普通高中试验,20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

答:新大纲包括前言、教学目的、教学原则、课程结构和课时、教学内容和要求(能力训练、基础知识、课文)、评估和考试、教学设备、附录等几个部分。

问:新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怎样表述的?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问:对于教学目的,有什么新的提法吗?

答: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目的。

问:大纲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吗?

答:有。有的还作了量化。比如,要求默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600字,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和一般的政治、经济、科普论著,每年不少于50万字,恰当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一般实用文,45分钟要能写600字;高中阶段作文一般不少于25次,文字总量不少于2万,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

问:听说课程结构有变化,是怎样一种情况?

答:新大纲规定,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又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必修课是各类高中生共同学习的,在高一、高二开设。限定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应用,供预备升学或预备就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限定选修课在高三开设。任意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自主选修。活动类课程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说活动等,如组织读书报告会、演讲会、文学社团等。

问:由于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听说课时有减少,现在大纲规定的语文课时是多少?

答:升学预备文科、升学预备理科、就业预备的授课总时数分别为:384、332、332。必修课课时和限定选修课课时的安排,请看这张表:

(附图{图})。

问:还有基本篇目吗?

答:没有了。有两个附录:(1)推荐选文篇目;(2)课外阅读书目。“推荐选文篇目”供编写必修课、选修课、课外阅读教材等自由选择;不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内容。这两个附录的具体篇目现在都空缺,准备待各地推荐,让有关权威机构审定。

问:听说正在编新的高中教材,现行教材什么时候废止?

答:颁布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后,要根据新大纲编写一套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这个工作还在准备阶段,设计编写方案,广泛征求意见。计划从年秋季开始,每学期供应一册,供少数学校试用。待全套书编完,同时也试用过一轮之后,进行修订,然后送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再全面推开。这要到下一个世纪了。大面积使用时,也是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一册册逐步替换现行教材。

问:新教材大体是怎样一个构想?

答:根据大纲要求,教材要有必修、选修和课外阅读等几种。必修教材准备把阅读和写作分开编写。阅读教材中文学作品、文言文的比例加大,按能力训练序列编排。写作教材准备分三个阶段:第一段(高一上),专题训练,培养写作实用文的能力、良好的写作行为习惯;第二阶段(高一下、高二),记叙文、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训练;第三阶段(高三),在继续提高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文科、理科和实科(预备就业)的各具特点的写作能力。因为高三要分科,文科、理科、实科(准备就业),阅读和写作都要分科处理。

答:我们自己也有同感,这一次将尽力做得好一些。但选文是个难事,热诚地希望广大师生给我们推荐好的篇目。可以直接寄给我们,也可以请《中学语文教学》杂志转交。

问:新教材要到下一个世纪才能供普遍使用,对现行教材会不会做一些修订?

答:不会有大的修订,小的修订做了一些。今年秋季使用的高中第三册和第五册都有变动。这个变动情况可请你们杂志发表。

年度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心得【范文】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参加了xx科技大学附中教师“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培训专题研修班。今天我们先后聆听了xx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汪xx主任主讲《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xx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瞿洪明书记《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两位专家的培训,有理论有实践案例,有升华有数据支撑,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在xx省2025年新高考改革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本次培训涉及到选课走班、生涯规划、考试评价、教学教研、学业水平测试等,一系列新高考改革如何做所面临的问题和操作层面上的做法。可以说,非常实用,启发性和指导性很强。忙碌的培训虽然匆匆,但不虚度,专家老师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沉甸甸的,干货满满!通过学习,加上自己的思路,我有以下几点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

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既要研究本学科领域,又要跨界了解其他学科领域;

既能把学生领进学科,又能让学生走出学科;

既是教书先生,又是人生导师。这和以往教师的职业常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从没有如此的密切相关。这才是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学科育人。教师要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模式,让任课擅长的学科领域,同时跨学段兼课成为常态。

二、选课走班是依据中国教育现状、适合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瞿书记的讲座,让我了解了走班制这种模式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称为行政班,但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分层教学思想,实际上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中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是按学科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要求进行的。

“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走班制教学的实行,给每一位同学提供了结识更多老师的机会,在领略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毕竟走班制给同学们带来了强大的学习资源。

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走班制”教育,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学生发展,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培养人才,但一个人的素质、环境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差异,我们必须要按照他的素质、天赋、爱好和特长来加以实施教育,他的潜在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来进行教育。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现在时代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不断创新才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适应教育多样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变革课程体系的核心。

只有课程改变,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层面的课程变革,往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上教与学层面的探索,而忽视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学校更是缺失对三级课程的深入整合,没有形成一套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做到整合各级课程校本化,让其符合国家层面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才是课程变革的“牛鼻子”。同一门课程,给不同基础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学习,使每名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

而找准“选择性”和“计划性”的平衡点,则正是管理智慧大有用武之地的关键。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到我们要面对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我们要在后续工作实践中高效的学习和理解,以及积极适应,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高中新教材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改革,高中新教材在不断的更新和深化。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有幸亲身经历了高中新教材的学习。通过学习新教材,我深刻感受到其带来的变化和提升。下面我将从新教材的内容丰富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四个方面,谈谈我对高中新教材学习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新教材的内容丰富性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学习选择。相比于传统教材,新教材的内容更加多元化,涵盖了更多的学科和知识领域。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可以选择更感兴趣和擅长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而不再局限于一味地填鸭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我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去探索知识的世界,培养了我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其次,新教材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学习体验。随着新教材的推出,学校和教师们开始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更多的实践和探究方法,如实验、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新教材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使我们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新教材中的内容旨在培养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注重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使我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的内涵,提高我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最后,新教材的学习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新教材要求我们在学习中注重思考和分析,培养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新教材,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让我们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更加从容和富有成效。

综上所述,高中新教材的学习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体验和收获。通过新教材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自主和积极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实际的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知识的实用性使我们能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我们对高中新教材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高中新教材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高中新教材的讲座,回来之后感受颇深。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高中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通过讲座,我了解到高中新教材在知识点的呈现上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结合了当今趋势和时代要求,加强了前沿科技和文化知识的介绍。我深感这样丰富的内容,将会更让学生感到兴趣和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高中教材理念深入人心。此次讲座,讲解教师强调了高中新教材的理念,即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应试机器。这样的理念深入人心,体现了教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努力,也将会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第三,高中教材的多元性和差异化体现。讲座中,讲解教师强调了高中新教材的多元性和差异化体现,通过讲解一些课例,张扬了理科和文科之间、教材和文学之间的差异,也体现了对于学生差异化需求的重视。这样的实践,在未来将会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差异需求,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潜能和才能。

第四,高中教材考试题目贴近学生生活。此次讲座,教师详细分析了一些高中教材考试题目,强调了这些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这样的考试设计,将会让学生更加轻松地面对考试,并更好地掌握知识。

最后,高中教材教学方法多样化。高中新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通过多样灵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未来将会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总之,此次高中新教材讲座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教材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更加体会和领会了高中新教材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希望未来这样的讲座能够更加常态化,让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更好地致力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推进。

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

《全日制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是一个对培养我国21世纪人才非常重要的文件,作为编写初高中物理教材的编者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和领会新大纲的精神,编好新教材。下面谈谈学习新大纲后的一些体会和新教材编写中的一些想法。

一、关于大纲。

(一)注重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既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指出了明确的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大纲注意按照《纲要》的精神,从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将高中物理的教育置于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大目标下,强调高中物理教学应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实现普通高中的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这种注意将单科教学置于整个高中教育之中,放眼世界和未来的教育观点,有助于为我国四化建设培养素质高、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同时也体现了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教育思想相一致的精神。这种教育观点除在教学大纲的开始就明确提出外,在以后的内容选择、能力培养等方面也都有具体体现。

(二)物理课的设置有所变动。

新大纲根据新的课程采取分层次的办法,在高中设置两种物理课程。一种是必修物理课(以下简称1类),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着眼点是为全体学生打下一个以后继续学习科学文化的基本素质。另一种是必修和限选物理课(以下简称2类),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着眼点是为在理科方面基础较好的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矗。

(三)精选教学内容。

新大纲指出:“教学内容应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根据这种精神和两种课的'不同要求,新大纲进一步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并调整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力求使教学内容和要求适应21世纪培养人才的需要。

将新大纲中的2类课内容与1990年大纲必修加选修课内容相比较,新大纲在内容上的主要变化是:1.精简了下列内容:竖直上抛运动;并联电池组;乐音,乐音三要素;声音的共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电磁波的发射,开放电路;调制;电磁波的接收;电谐振,调谐,检波;二级管及其单向导电性;三级管及其放大作用;眼睛,近视眼和远视眼。2.增加了下列内容:力矩的平衡;示波管(1990年教学大纲为选学);超导现象,超导的研究和应用;回旋加速器(1990年教学大纲为选学);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感抗和容抗(定性介绍);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定性介绍);驻波(定性介绍);原子的受激辐射,激光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量子论(选学),相对论(选学)。

[1][2][3][4]。

相关范文推荐
  • 10-30 2023年老师个人自我介绍(模板18篇)
    自我介绍是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身份、背景和特点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建立初步的社交关系。接下来是一些独特的自我介绍样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 10-30 实用教师调查心得体会范文(23篇)
    通过教师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感受到教育教学带来的成就和快乐,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作为一名教师,
  • 10-30 最优网络安全防范知识心得体会(模板16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还可以提高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难忘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思考和启示。
  • 10-30 最新技术开发合同解除(案例21篇)
    技术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高质量的技术合同范文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合同范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10-30 最新软件工程专业概论心得范文(18篇)
    写下心得体会是为了保留那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方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借鉴和应用。在下面的范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 10-30 专业体育老师学期工作计划(通用22篇)
    学期工作计划是一个指导我们学习和工作的蓝图,它能够让我们更明确地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学期工作计划,下面是一些成功学习者制定的范文,希望能给
  • 10-30 专业消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案例12篇)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还需要通过演练和实际应用来测试和验证。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急预案范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医院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
  • 10-30 优秀民航安全体会心得(案例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或某个经历中的感悟和思考的总结。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段落一:引言部分(200字)民航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
  • 10-30 最优蔬菜采购合同简单范文(13篇)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采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接下来是一些专业的采购总结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的采购工作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 10-30 优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九年级大全(23篇)
    编写工作计划书时,我们需要思考清楚工作的关键要点和重要指标,以便更好地达成目标。工作计划书范文的收集和整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工作计划就是对即将开展的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