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2023年居民生活情况调查报告(案例19篇)

2023年居民生活情况调查报告(案例19篇)

时间:2023-10-22 17:17:12 作者:琉璃2023年居民生活情况调查报告(案例19篇)

整改报告的撰写过程需要准确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原因,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避免相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下面是一些备受好评的竞聘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下面是一篇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由为您提供,欢迎阅读参考!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5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监督政府将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为低保家庭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我办在新年伊始,利用一周时间对我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听取区民政局的工作汇报,分别到湖西和红旗等街道社区进行实地座谈、调查等形式,对我区低保工作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全区低保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关系全区安定团结大局的大事来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政府年初财政预算都要优先安排低保资金,确保低保金全额到位,区财政和审计部门实行联审制度,保证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为保证低保工作运行顺畅,落实到位,政府建立了由常务副区长直接负责,区民政局具体操作,各街、镇民政科长、民政助理、社区主任、低保专干分工把关的低保组织体系,上下联动,目标明确,责任清楚。社区低保评议小组定期召开低保工作会,了解辖区内低保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力求为低保户解决实际困难。政府领导重视,工作支持,为我区低保工作顺利、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组织保障。

(二)以人为本,适应形势,低保工作尽量缓解受保人员的生活压力。

(三)低保干部,迎难而上,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我区现有低保专干79人,多数是下岗职工、4050人员,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和登记工作。为了全面摸清我区低保户的真实情况,为规范低保工作掌握可靠、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低保工作人员不顾低保对象居住偏僻、情况复杂、不便沟通等困难,深入到每户低保申报家庭进行调查走访。对虽然没有申请,但生活确实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主动帮助其进行低保申请;对没有达到低保标准的申请人,认真耐心地做宣传、说服工作,取得理解,争取支持。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低保干部对低保标准和相关政策都能够熟练掌握,对分管辖区内的情况了解细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并重残、孤儿、孤老等重点照顾对象的低保金,都由低保干部送到家中。低保干部的工作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低保户对低保干部更是充分肯定,全区低保干部真正发挥了替党和政府为弱势群体送温暖的连接纽带作用。

(四)健全制度,动态管理,积极构筑城市低保救助体系。

区政府在开展低保救助工作中,注重创新,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低保工作制度,优化低保工作方式、方法,促进低保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区民政部门以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为主要手段,从规范低保户档案管理,建立全区低保信息化网络入手,完善和健全各项低保工作制度。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严格按照低保户申报评议公示制度、低保资金管理使用制度、资金拨发三联单制度、监督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和民政部门优质服务承诺标准等执行,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时,政府还充分考虑到低保家庭在看并上学等其他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大病救助和慈善助学、低保对象结对子等救助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42名低保家庭子女获得慈善助学金3.96万元;88名孤老、孤儿、优抚对象、病残人员获得慈善医疗救助金7.4万元;500户低保对象结成帮扶对子;为35名低保对象重新找到了工作。此外,还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为他们回馈社会提供机会。红旗街道建工社区的低保人员齐永富是一名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社区干部和低保干部的帮助下,病情有了很大好转。为回报社会,他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并主动为其他低保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低保救助使他从一名精神病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区的城市低保救助体系正日益健全,功能正日益完善,低保工作正以良好的发展势头向更高水平迈进。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我区低保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提高城区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我区低保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街、镇差异还比较大,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农村低保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起来。

二是低保干部的工作压力较大,但办公经费有限,工资福利等待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保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待于妥善解决。

三是低保干部队伍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综合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应进一步提高。

为巩固我区低保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为稳定社会,低保工作要进一步向农村延伸。目前,三镇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十分困难,这部分弱势群体也要得到社会关心、关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救助标准。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民低保,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要标本兼治,帮扶并举。既要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又要积极同劳动就业、残联等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多角度、多层面开发适合低保人员就业的岗位,通过重新上岗,劳动自救,使低保对象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回报社会。

三、要进一步加强低保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低保管理人员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意识和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责任意识,尽快造就一支责任心强、思想作风正、业务精通、勤奋刻苦的低保干部队伍。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尊敬的领导:

你好!

我和我的丈夫都是**县**区**乡**厂的职工,现寄宿在**社区**公寓,**年双双下岗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工作,也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加些具体家庭情况))幸好,我听说我们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们的家庭于水火。于是商量之后,我夫妇二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月**日。

贫困居民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201*年5月在我市范围内开展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5月13—17日,调研组深入右江区、田东县、靖西县、凌云县的计生局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部分乡(镇)计生办和计生服务所、村计生服务室、企业,并走访了部分计划生育户和计划生育贫困户,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进行现场调研。通过采取实地查看、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听汇报、专题询问和现场走访计生奖励扶助户等方式进行调研,实地了解当前我市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领导重视,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十分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强化落实措施,细化工作责任,加大责任追究,确保各项计划生育贫困家奖励扶助政策落到实处。并且把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兑现落实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和绩效考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人口计生目标责任管理,健全了党政领导、相关部门、人口计生“三条线”考核机制,有力促进了人口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各县(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并且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一系列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帮扶措施。市人口计生委、扶贫办、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门也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给予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相应的优惠政策倾斜。目前,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了涵盖“奖励、扶持、优惠、救助、保障”等多层次、多元化的计划生育贫困家奖励扶助政策体系。

(二)广泛宣传,为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我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报纸、标语、电视、广播、节庆、歌圩、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宣传,广泛深入宣传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重大意义,让人民群众及时、全面、准确了解国家的奖励扶助政策,形成实行计划生育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广泛宣传,使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传统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可喜转变,激发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增强了群众响应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号召的自觉性,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扎实工作,推动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

我市家庭总数995517户,其中计划生育家庭户660714户,占总户数的66.37%。全市贫困家庭432270户,占总户数的43.42%;计生贫困户282544户,占贫困户的65.36%。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我市扶贫对象有169.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48.6%。其中,计生贫困家庭人口107.6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63.48%。到20末,全市落实专项扶贫项目的贫困家庭158565户505707人,其中落实专项扶贫项目的计生贫困家庭为135308户464669人,分别占落实项目户和人数的85.33%和91.88%;落实专项扶贫项目资金34929.29万元,其中落实计生贫困家庭扶贫开发项目资金31297.76万元,占89.60%。据统计,年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20.34万人,减幅12%,其中计生家庭减少贫困人口18.42万人,占全市减少贫困人口数的90.56%,减幅17.11%。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是落实了以下几项政策:

1.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2005年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实施以来,全市通过层层动员,严格审核把关,强化监督等方法,按照自治区制定下发的相关奖励扶助实施方案,从调查摸底到三级公示,逐级审批,入网,办理证件,发放存折等程序,尽量做到奖扶对象不漏不错。至2012年12月止,全市共确认奖励扶助对象14596人(国家政策8806人,自治区政策5790人),奖扶资金1395.71万元。

2.较好地落实人口计生优惠政策。为切实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全市加大投入,保障经费,保证了独生子女保健费、非财政拨款企事业单位和无业计划生育家庭退休后享受提高待遇人员经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扶贫项目资金及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代缴新农合经费等各项经费的兑现。2012年,全市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60172户(农村38720户),投入经费722.06万元(农村464.64万元)。年度兑现非财政拨款企事业单位和无业计划生育家庭退休后享受提高待遇人员5884人,金额516.30万元。为100609个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321949人代缴新农合1931.69万元。年内享受扶贫项目的计划生育贫困家庭135308户464669人,项目资金达31297.76万元。

3.各级各部门较好落实对计生家庭奖励政策。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实施各项惠民政策中,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或诚信计生户进行优先优惠。如,2012年,市林业部门把对计划生育家庭或诚信计生户的帮扶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在举办的20多次林业技术培训班中共培训计生贫困家庭或诚信计生户共1300多人次,占培训总数1600多人次的81%;帮助20多万户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林下经济,补助珍贵树种120多万株给诚信计生户;安排1800多万元给7200多户计生贫困家庭或诚信计生户建设农村能源沼气池。市教育部门除了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就学优惠政策外,2012年对全市高中3898名诚信计生户女生发放每人1000元补助金。为210人普通高校本科学历贫困家庭每人资助5000元,其中诚信计生户190人。市扶贫办年内协调金融部门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亿元,共7000多户,其中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户6300多户。完成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3000人次,其中诚信计生贫困户2900多户。完成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197人次、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2802人次,分别惠及诚信计生户1900多和16000多户。市民政局对诚信计生贫困家庭给予享受低保优惠政策,独生子女保健费、计划生育奖励和扶助金均不计入申请低保救助的家庭收入,全市享受低保的计划生育贫困户8334户共22246人。市人社局在就业创业援助行动中加强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的援助,共培训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群众7309人,并拿出10万元作为流动人口创业项目扶持金,帮助计划生育流动人口贫困家庭创业。市扶贫办、市妇联、市人口计生委在联合实施“广西扶贫巾帼励志班”活动中,将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子女作为重点,750名学生中有686名学生是诚信计生家庭子女。2012年新招生400人中有375人为诚信计生家庭,委托百色农校招收的男儿自强班学生400名,有360人是诚信计生户子女。

贫困居民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此的看法和满意度也是不同的。同时,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然后进行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并结合相关学术理论,着实了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反应与满意度是如何的,这样有利于为国家进一步的发展和为人民服务提供更加有利的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是有目共睹的,甚至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都感受到了中国经济为其带来的巨大压力,这说明,我国正在向着实现社会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大步前进。但是在最近几年国民幸福指数调查中发现,国民的幸福感指数和经济发展速度没有成正比,正在急剧的下降。这一调查结果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思。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决定了我国的发展程度。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居民生活日益舒适,然而,我国城镇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却有所下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的调查分析。

(二)调查目的。

当前我国经济上的`发展使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了了解人们对此的反应如何,是否满意或适应当前的生活方式变化,故在假期做了这份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以便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和为人民服务提供更加有利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对象。

西安市、大同市、固原市、内江市、商洛市、怀化市、葫芦岛市等。

地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四)调查方案的设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几个市进行发放调查问卷和回收,共发放了600份,回收了500份,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五)调查问卷。

贫困居民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城市青年研究关于城市青年的界定具体描述为:生于1978年-1981年,现在年龄在23岁-26岁之间的青年;包括:大学生、研究生、已参加工作人群等等;在所在的城市至少居住三年,并且以后长期在城市生活。之所以对城市青年进行这样的界定,并把其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提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是由于这个群体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而且他们即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他们是一个孕育社会未来的群体。

参与此次调查的1040人中,年龄分布均匀,男性为53.8%,女性为46.3%,其中独生子女占57.8%。从就业情况看,80.4%的人有固定工作,6.1%的人有临时工作,有5.1%是学生,还有8.5%的人没有工作。从收入看,34.6%的人月收入在元以上,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占24.1%。人生价值观传统和独特兼有调查显示,当代城市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既有传统的一面,又有其独特的一面,一方面,约有83.4%的人同意“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85.2%的人认同“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68.9%的人同意“奉献与索取应该是平等的”;但在涉及个人价值和利益关系时,当代城市青年就表现出利己的价值观,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欲望,42.9%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38.4%的人同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观点,63.2%的人认同“人生应该及时行乐”的观点。

当下社会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一直是全社会呼吁和鼓励的。此次调查问卷中显示出多数青年人责任感还是比较强。在被询问对“如果周围有人做违法的事情,只要不危害我的利益,可坐视不管”这一观点的看法时,只有7.69%的年轻人表示完全同意,比较同意的占19.90%,而不同意也不反对的占31.06%,而比较反对和完全反对的比例达41.35%。年轻人要学习把人生价值观生活化xx大学教授张颐武对青年人人生价值观既有传统的一面,同时又有独特的一面,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说明年轻人明白抽象的道理;另一方面,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具体事件时,眼前的生活经验常与他们原有的理论脱节,他们选择的结果会背离原来学到的道理。这是价值观和日常具体事物两个层次的问题,体现出年轻人的人格两面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出现了很多新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青年用原来学到的理论无法解释的。比如在市场经济中,利益经常成为人与人建立关系的基础。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一直抽象地教育学生,忽视了把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当这些离开学校的年轻人遇到新问题时,就会把原有的道理忘在一边,他们还无法很好地掌握抽象与具象间的平衡。对这种脱节不必过分紧张,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习把人生价值观生活化,弥补人格的裂痕。具体的方式很多,比如现在正在开展的礼仪教育,我们就可以从恰当掌握身体接触的距离着手,通过掌握规则,把这些东西内化成为自身的精神。青年人压力主要来自工作青年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在这一时期往往面临许多来自内外部的压力,能否适应压力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总的来看,当代城市青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经济方面的压力。其中,选择工作压力的人为437人,比例为42%;选择没有压力的人为269人,比例为25.9%;选择经济压力的有161人,比例为15.5%。压力能够激发斗志,也可能威胁人的健康,关键在于如何去应对压力。

调查中可看出当代城市青年对压力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同时,他们面对压力多数人能够主动寻求社会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去调节自己,缓解压力。面对压力,八成人能够主动寻求社会支持,采取有效措施调节自己,缓解压力,而不是选择向社会发泄的方式解决不满;但在遇到困难挫折时,11.4%的青年选择退缩逃避,17.3%的青年束手无策。加强社会的支持系统减少工作压力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工作成为年轻人主要压力与问卷调查的人群有关。因为参与调查的人,大部分是刚上班或工作年限很短。对这群人而言,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工作会一直是他们的主要压力。从目前看,几种就业压力在现在聚合了:一部分是新增就业人口,也就是说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现在已经开始就业,另一部分是城市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第三部分是农村流动人口也需要在城市中找到位置。因此可以说,今天的年轻人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而且这种压力长时期内都不会有大的缓解。既然压力是存在的,如何缓解压力应是我们关注的话题。年轻人自身可做到的是要不断完善自己和充实自己,适应社会的选择,甚至具备一定能力后可赢得更多的机会。但缓解压力更主要的需要全社会整体运作。我一直强调应加强社会的支持系统。街道、学校、社区、社会团体、政府都应加入支持系统中,通过系统我们可以监控各地的就业情况,实行有效疏导,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对缓解年轻人工作压力是最有效果的方法。毕竟青年人自我充实只是个人行为,全社会行动起来,才能给予年轻人最有力的支持。“有兴趣”成为择业最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有兴趣”成为青年择业时的最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当今青年择业的主要标准,依据被选率从高到低排序的前5项分别是:有兴趣(62.4%)、收入高(59.7%)、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41.6%)、有挑战性(40.9%)、福利好(28.2%),而稳定(17.7%)、靠实力晋升快(17.5%)则排名靠后。这说明,青年们择业的最高目标已不再停留在谋生的初级阶段,而进入到寻求发展的阶段。这说明当下年轻人更加注重开发潜能,实现自身价值成为促使青年择业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稳定的重要性则大大降低。

在未来角色设定方面,最受当代城市青年关注的角色有高级管理者/经理人(17.6%)、行业/技术专家(16.3%)、教师(12.2%)、自由职业者/自主创业者(11.9%),从这一点来看,城市青年对于未来的设定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择业理想化和现实化存在矛盾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调查结果体现出,当下青年择业的最高目标已不再停留在谋生手段的初级阶段,而进入到了寻求发展的更高阶段。注重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价值,已经成为支配青年择业的重要因素。归根到底,这是中国从温饱型社会进入到小康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在温饱社会,人们更多考虑的是生存而不是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青年对于职业的“社会地位高”、“稳定”、“有权力”这三个因素的考虑排序不高,说明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很少有那种传统的对单位依赖的心理和官本位观念。这表明,随着人们独立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增强,“铁饭碗”意识逐渐减弱,青年更注重的是职业所能提供的个人发展前景,而不是守护着一份牢固的工作本身。应该引起注意的一点是,虽然兴趣成为青年择业时的最重要因素,但最受当代城市青年关注的角色却是高级管理者和经理人。这说明什么呢?前者测量的是青年人的价值认同感,后者测量的是青年人的实际选择。测量结果说明虽然青年人非常理想化,但还是要面对现实。将兴趣和金钱结合起来的工作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很多人现在还无法实现。无法实现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达到一定程度。如果我们的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如果可以将兴趣和金钱结合,可能这种择业理想化和现实化的矛盾就会减少很多。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享乐取向当代城市青年具有独立的消费能力,每月平均的总支出为1274元。其中有30%的人每月支出在1000-1499元这一范畴,每个月消费在1500-元之间的占16.8%,每月消费在2000-2499元之间的占11.6%。由于多数人刚开始工作和社交,所以,在消费上以吃喝玩乐为主导,而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开支几乎微不足到。在消费支出中,餐饮消费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1.3%;用在化妆品和服装上的消费排名第二,所占比例为12.1%;用在娱乐、交际和影视方面的之处为10.9%。而学习和书籍报刊杂志的消费则比较低,所占比例分别为4.3%和3.4%。城市青年的消费观念具有时尚和理性的特点,一方面他们追求流行,喜欢名牌,重视产品质量,喜欢独具风格的产品。如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的比例达52.9%,喜欢追求流行和时髦的占35.7%。同时,重视品牌和产品质量也是这批青年共同的消费特征,61.6%4的人愿意多花钱购买高质量的物品。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开销有所控制和把握,不会随意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愿冲动性的消费。40.2%的被调查者每月都有储蓄,47.2%的人能达到收支平衡,只有5%的人经常借债。加强抵制消费主义文化的教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石绍华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消费主义文化借助商品、广告、媒体正向全世界渗透,中国已出现了消费主义文化。今天年轻人的支出主要用于吃喝玩乐,他们受消费主义文化观念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这一点很重要,而具体的消费比例相对不那么重要。很多人对消费主义进行了思考和批评,如“构成了价值的`等级秩序的制度保证”,“掩盖了收入的不平等”,“带来环境恶化”等,这些是有关社会、环境、道德伦理的;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对个人的影响也是消极的。我们曾对未成年人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发现,消费主义倾向越高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越不愉快: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的消极情绪较高,对他人较不信任,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也有问题。不论从大局看还是从个人看,在年轻人中加强抵制消费主义文化的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对生男生女不再关心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91.5%的人表示以后会要孩子,而且33.9%的人认为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比较合适。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对生男还是生女不再关心,调查显示,年轻人对女儿的喜爱超过儿子,13.6%的选择喜欢女儿,11.9%的人选择喜欢男孩,74.5%的人认为男女无所谓。他们认为生育孩子的主要目的是增添家庭的生活情趣、拥有爱情的结晶、使自己成熟。赞同“养儿防老”观点的只有不到20%。青年中有60%的人愿意自己抚养孩子。他们对子女的养育问题十分关注,认为教育孩子不再是女人的事(62.4%)。与父辈相比,他们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86%的人认为“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同时,他们表现出对子女“过度关注”的倾向,约40%的人认同“父母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调查结果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父母必读》杂志的主编杜廼芳造成城市青年对生男生女不再关心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重男轻女”的观念是和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的。在生产力低下、劳动方式落后的年代,人们主要通过高强度的劳动获取生活资料。因此,男孩就是家希望。现在,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一代父母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可能更注重后代本身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选择、生活方式,更关注他们是否快乐,将来能否实现个人价值等等。子女早已不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而且,就当代城市青年目前的切身感受来说,男孩女孩已经不是他们家庭幸福和家庭生活水平的决定因素。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后代能否全面健康的成长,个性能否得到发展,是否能够得到更多人性化的关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调查反映出的结果和目前的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贫困居民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

暑假期间我利用在家的时间在当地民政部门以及贫困生家庭做了以下调查,贫困生入学难的问题在经济本不发达的农村成为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学费也成为了农民肩上的又一负担,使农村贫困生问题又与农民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正文:

一、高考之后的困扰。

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但这也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个挺活泼的人,很健谈。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业大学读书。

“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

林青在大学的成绩不错,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林青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据林青的母亲说,林青的父亲在外务工,她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块钱。除掉家里的日常开销,根本就无力供两个孩子读书。林青在无奈之下只好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农村似乎家家户户都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种赚钱的方式,没事的时候就摸锡纸,据说一打锡纸大概有一千多张,可以卖10元,平均一下,一张锡纸还不到一分钱,一天下来摸的熟练的也就一百来张。不光是这样,夏天的时候锡纸由于高温,常常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林青的母亲没事的时候也就靠这个赚点钱,另外还制作一点香找人代销。就是这样也还不能满足林青的大学学费,更不用说生活费了。林青在大学里,不光要学习,还要做兼职。

“我这个学期带了两份家教,勉强能够安排好时间,使学习与工作能够同时进行。“。

对于林青这样的学生来说,学费问题是家里的主演负担。但他总算是金榜题名,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状况不好,学习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二、进入大学之后的困扰。

过去,助学贷款政策为解决贫困高考生的大学经济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经济越困难的家庭越愿意选择贷款,但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于贫困声问题的调查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意外地发现,贫困高考声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状”分布:

分析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的学生更需要社会的资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还贷款能力更强,对还贷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申请助学贷款。而对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贫困学生来说,上大学后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费或者学费的选择更为突出,毕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该群体中相对较强。

报告披漏的一组数据让人感到吃惊。调查显示,截至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余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然而,截至20底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约为11.4%,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南方周末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就业如镜花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

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

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的历程,堪称壮举。

如此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后遗症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在西部贫困地区症状更为明显。

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贫困毕业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只能靠自身奋斗;免得不菲的就业成本,背负着个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因此,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笔者对华中地区10所高校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应届毕业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

六、小结。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农村,大学的学费支出。

成为了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而与农民问题又联系在一起;贫困大学生在将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学费来源以后,从而又引发的助学贷款的申请的问题,进而涉及到整个贷款体制的问题;贫困大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又会引起以后的助学贷款的发放问题;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学业的完成上又将面临与常人不同的困难,有些贫困生过于看重奖学金,从而忽略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引起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贫困不仅仅给大学生带来的是经济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大学生犯罪也息息相关。贫困大学生问题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帮助,同时,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贫困大学生应该要一个健康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人穷志不穷”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庭。

参考资料:

《西部贫困大学生调查:透支35年收入上4年大学》:南方周末,2005年5月25日。

《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中南民族大学。

《南方周末》:考上大学与一位父亲之死。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国是全球人均能源保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多,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到20xx年底,中国的电力缺口已剧增至15%0目前火力发电是中国电力的最主要来源(约占75%),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但中国已由原来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转变为进口国,电力成本将因此不断上扬。随着电力的普及,即使接近亚洲市场的平均电力使用水平,也都会使中国的电力供应不堪重负。

在这样的背景下,采取电力节能势在必行。那么,我们老百姓对电力节能的认识和行动怎样呢?所以,我利用暑假对自己居住的村子40户家庭展开了专题调查,目的是唤起更多人的节约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希望更多的家庭自觉选择节能这样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调查的情况及分析。

我在走访的同时,就下面8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您家天天用电饭锅煮饭吗?(a.是b.不是)。

家用电器使用完毕后您会及时拔掉插头吗?(a.会b.不会)。

您家使用节能灯吗?(a.是b.不是)。

您家使用节能冰箱吗?(a.是b.不是)。

您对节约用电的态度是(a.能省就省b.非常有必要c.看收入多少而定d.不需要考虑)。

冬天或夏天您家24小时开空调吗?(a.是b.不是)。

年您家用了多少钱电费?(元人民币)。

您知道我市目前每度电费是多少钱?()。

我对调查结果做了统计:

天天用电饭锅的占80%;家用电器使用完毕能拔掉插头的占70%;48%的家庭有节能电器;认为节电能省就省的占51%,节电非常有必要的占60%,看收人多少而定的占8%,只有4%的住户认为没有必要节电;知道我市目前电费价位的仅与62%0在调查中,我还发现2015年家庭电费支出在1001500元的占52%,501000元的占36%,500元以下的和超过1500元的各占12%0数据显示,居民虽然有一定的节能意识,但家庭用电浪费现象还是比较普遍。

我还发现,相对面言,年轻家庭比老年家庭浪费多一些,家电多的家庭比家电少的家庭浪费多一些,收入多的家庭比收入少的家庭浪费多一些,很多家庭知道节电的方法,但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认为电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高。

点点滴滴,看来微不足道,但正是家家户户点点滴滴的累积,使能源浪费现象显得相当突出。

调查后的思考及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看病难、看病贵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上午公布的上海居民医疗、健康状况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排队时间长、检查过多和开贵药排名上海主要医疗服务问题的前三名。

排队时间长最受诟病。

此次调查显示,去年一年里从未去医院的居民比例为38.7%,偶尔(1-3次)去医院的占42.0%,有两成居民经常去医院看病(3次以上),这表明八成居民健康状况良好,很少看病就医。

居民遭遇的医疗服务问题中,以排队时间长(38.6%)最严重,其次为多做检查(19.2%)和开贵药(16.2%),医生不耐心(13.4%)和多开药(12.7%)情况也比较明显。上海社科院分析,排队时间长,与外地来沪就医人数过多、部分居民喜欢去大医院、好医院有关,反映出分级诊疗制度的必要性;多做检查、开贵药,可能与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利益挂钩,反映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医药分离制度的必要性。

年龄越大看病越勤。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本地户籍居民经常看病的占22.8%,非本地户籍居民经常看病的占6.8%。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以上的居民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分别为5.7%、11.9%、17.4%、33.4%、65.6%,这表明,年龄越大的居民,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越高。数据显示,收入最低者经常看病比例高。年收入3万元以下、3-5万元、5-7万元、7-10万元、10万元以上的居民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分别为30.5%、23.6%、13.0%、11.6%、17.3%,这表明收入越低的居民,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越高。

综合多项数据可知,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本地居民,需要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越高。上海社科院建议,未来医疗改革应着力降低药价和看病成本,让低收入者看得起病。

一成人买药治小病。

当出现一般疾病(如感冒、发烧、咳嗽等)时,近四成居民会首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地段医院(社区医院),有近三成居民选择区县级医院(二级),近两成居民选择市级或国家级医院(三甲),另有一成居民选择不就医,自己买点药吃,另有极少数人选择私人诊所或私立医院或不就医,硬挺着。

年轻人更愿自己对付。

面对一般疾病,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以上居民首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地段医院(社区医院)的比例分别为26.20%、34.00%、39.90%、49.10%、57.00%,这说明年龄大的居民更愿意去社区医院,而年轻人更不愿意去社区医院,60岁以上居民的比例是30岁以下居民的两倍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不就医,自己买点药的比例,30岁以下居民占20.5%,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7倍多。

家庭健康保健投入少。

近一年,本市居民家庭用于健康保健的支出(如保健品、健身设备、健康保险等)在1000元以内、1001-3000元、3001-5000元、5001-10000元、超过1万元的比例分别为55.10%、28.60%、13.20%、2.50%和0.60%。

年纪越轻、教育程度越高,个人年收入越高和职业阶层越高的居民,其年家庭健康保健的支出超过1000元的比例越高。

年度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我区自2020年开展城市低保工作,2020年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水平逐年提高,城乡低保工作由点到面、由量力施保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城市低保标准由2020年90元每人每月调整到380元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标准由2020年800元每户的年补助标准调整到255元每人每月。2020年,区财政累计拨出低保资金203.49万元,争取上级低保资金1107.55万元,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困难群体社会保障中的主渠道作用。截止2020年底,全区享受低保家庭有2270户,共4913人,其中城市900户1823人,农村1370户3090人,基本达到应保尽保要求,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建设和谐海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区政府和民政部门始终把抓好低保工作做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工作职责明确,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的管理体制。结合我区实际,先后下发了《海州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海州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低保政策,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定期举办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2、制度完善,操作规范。在开展城乡低保工作中,区政府和民政部门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优化低保工作方式、方法,促进低保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区城乡低保对象实行一户一档分级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在具体管理上,规范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在今年开展的复审中,有81户因生活条件改善等原因而被取消了低保。

3、资金到位,统一发放。区财政每年将城乡低保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民政部门想方设法积极向上争取低保补助金。为了加强对全区城乡低保资金的发放管理,我区财政统一设立低保资金专户,低保资金由财政部门按民政部门核准的数字,将低保资金拨付到指定的银行,统一打卡发放,低保资金发放效率得到提高,低保资金管理更加规范,确保了低保资金的安全和专款专用,杜绝了挤占、挪用、克扣等现象的发生,政府信誉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是申请对象多,收入核实难。低保范围均以家庭收入为标准,家庭收入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低保工作人员不可能完全准确核实申请人的家庭收入,这也是容易造成低保对象不准确的制度性根源,同时也为人情保、关系保提供了滋生的空间。

二是低保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部分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对低保政策了解不够,运用低保政策不够熟练,在执行中容易出现偏离或违背低保政策的现象,从而造成一些不好的社会影响。

三是少数人思想认识存在误区。针对低保对象的优惠待遇越来越多,少数人把低保当成永久性福利,当做养老保障,造成就业不如吃低保等现象。

城乡低保工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是保障民生、维护民利、稳定民心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区城乡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城乡低保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干部群众中广泛、深入宣传低保法规、政策,提高全社会对低保工作的认识。要改变落后观念,积极引导群众由主动申请低保向积极走出低保的转变。通过宣传,不断提高政策公开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从而降低上访率,推动城乡低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2、强化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与低保相配套的救助制度,把低保与医疗救助、子女入学、廉价住房等配套政策结合起来,完善以低保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就业部门要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就业培训,努力促进低保对象就业,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逐步退出低保。二是加强对全区城乡低保对象的跟踪调查核实,力求动态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要根据低保家庭收入变化进行核审调整,根据具体情况取消或降低补助金,对低保对象做到进出有序。

3、夯实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低保工作水平。基层低保管理工作力量薄弱是影响低保工作顺利开展的突出问题。要根据工作需要,选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低保工作队伍中来。同时,要加大对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低保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在培训中突出理论与实际结合,注重工作经验交流,不断强化低保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业务能力,增强责任意识,确保城乡低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贫困居民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但这也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个挺活泼的人,很健谈。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业大学读书。

“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

林青在大学的成绩不错,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林青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据林青的母亲说,林青的父亲在外务工,她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块钱。除掉家里的日常开销,根本就无力供两个孩子读书。林青在无奈之下只好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农村似乎家家户户都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种赚钱的方式,没事的时候就摸锡纸,据说一打锡纸大概有一千多张,可以卖10元,平均一下,一张锡纸还不到一分钱,一天下来摸的熟练的也就一百来张。不光是这样,夏天的时候锡纸由于高温,常常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林青的母亲没事的时候也就靠这个赚点钱,另外还制作一点香找人代销。就是这样也还不能满足林青的大学学费,更不用说生活费了。林青在大学里,不光要学习,还要做兼职。

“我这个学期带了两份家教,勉强能够安排好时间,使学习与工作能够同时进行。“。

对于林青这样的学生来说,学费问题是家里的主演负担。但他总算是金榜题名,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状况不好,学习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样的情况在我身边就有很鲜活的例子。

储娜(化名)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她比我低一个年级。

她现在是宿州师范专科艺术系的一名学生。读高三时,她的父亲由于乙肝,最后演变为肝硬化,治疗无效死亡。父亲去世之前,家里的主要开支除了用在两个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外,大部分用在了储娜父亲的治疗上,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仅就是储娜母亲经营的一家小鞋店。05年高考储娜没有达本科线,在高中时储娜学的一直都是艺术,所以高考的时候她参加的是艺术类的考试,分数下来以后,储娜没有达本科线,但是她也不想从此就失去读书的机会,于是她报考了一所大专院校的艺术专业。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一直很高,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储娜每年的学费接近8000元,真不是我们这样的家庭能够承受的,不光是储娜,还有储娜的弟弟,他今年读高二,下半年他也要读高三了……”

“毕业以后也不知道就业情况怎么样……”

在高考这种体制和氛围下,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填志愿,还是招生人员的一个小小选择,决定的却是一个人的一生。这份名为《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的公益调查结论显示,,有6成贫困高考生凑不齐学费。报告称,包括生活费在内,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学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们的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位官员尖锐地指出:“如果说高考是进入大学校门不可回避的门槛,那么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大学学费则是另外一道不可逾越的隐性门槛。筹措学费的困难,甚至远远超过高考的困难,现在,6成顺利通过高考的学生正面临这道比高考更难跨越的隐行门槛。大学新生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超越教育范畴的社会问题。”

二、进入大学之后的困扰。

过去,助学贷款政策为解决贫困高考生的大学经济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经济越困难的家庭越愿意选择贷款,但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于贫困声问题的调查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意外地发现,贫困高考声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状”分布:

分析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的学生更需要社会的资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还贷款能力更强,对还贷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申请助学贷款。而对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贫困学生来说,上大学后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费或者学费的选择更为突出,毕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该群体中相对较强。

报告披漏的一组数据让人感到吃惊。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余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然而,截至2005年底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约为11.4%,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的提供总量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缺口.”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

通过分析研究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中提出,第一学期学费能否解决决定着贫困大学生大学梦圆或破碎.

在获得调查数据并根据既有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认为,在目前的贫困学生中,民族院校的贫困声比例最高,国家补贴院校贫困生比例较高.

报告显示,12.7%的贫困生因交不起大学第一年学费可能放弃大学;6成贫困高考生不能凑齐大一第一学期的学费,大量考生高考前最担忧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

进入大学后,正如前面所说的,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是贫困声考虑最多的问题,许多贫困生也就将助学贷款作为自己的学费来源.但是问题是,不是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也不是每一个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人都是贫困生..贫困生在学费来源上得到解决后,所谓民以食为天,围绕贫困生的不仅仅是学费问题,还有生活问题,首先他们必须在学校里活下去,只有生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份贫困生问题调查报告中,据凋查,从家庭收入来看,这些贫困生家庭的平均收入在4100左右.庭收入不到400元的占三分之二.而现在平均每个学舌功能每年学费就在5400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日常生活费.

据调查,贫困生的生活费每月只有217元,在大城市,这217元只能满足学生吃饭等基本需求,一半以上贫困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在101----300元之间,还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贫困生周围的同学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开支在300----700元之间,平均576元左右,是贫困生的两倍.

三、贫困对于大学生的严重危害。

考上大学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面对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穷孩子和家长们却乐不起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贫困生弃学打工、家长自杀的悲剧。南方周末就曾报道过这样的事情(《考上大学与己位父亲之死》儿子考上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父亲却惭愧于无力替孩子凑齐学费。他曾经向老板索取工钱,未果;借款,被拒。在尊严和现实面前,父亲选择了——从七楼跳下)。

贫困已经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校收费致贫困生激增,三成贫困生无钱回家过年。原因是路费不足或打工凑下学期生活费。今年春节前后媒体的报道令人揪心,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由于贫困,不少贫困大学生只好选择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数职来“拯救”自己。贫困大学生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窘迫和由此带来的心理尴尬,往往是外人很难感受到的。

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生活、学业,损害其身心健康发展。调研表明,贫困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吃饭穿衣问题都甚为严重,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在贫困生中很普遍。贫困生的生活常常被描叙为“五个馒头过一天,一星期买一次菜,军训服装穿四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而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

成都高校一位辅导员表示,她的班上就有七八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每到吃饭时,总不情愿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一块就餐,常常单独一个人随便买些饭菜对付了事,有的甚至省到长期不敢吃肉。她说,社会上的贫富悬殊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深深在大学生身上显现出来。

而许多高校轰轰烈烈的捐赠、助困活动,或在书本封皮标注“贫困生”,或请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场面虽热,却使一些学生越发难过。一名女生愤然道:“我就是借钱,也不愿意接受贫困捐助”。进入寒假后,为了省钱,更为了避开同学就餐高峰,她以方便面度日。来自大学校园的调查不时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贫困生都是勤奋而富有才华的,但因为贫困,他们在奋发学习的同时必须忍受生计的煎熬。他们有的连每天在食堂吃素也要精打细算,由于缺少冬衣,我们时常见到他们在寒风中发抖的身影。最近媒体报道,在许多地方有不少农民家庭“因教致贫”。孩子上学就像赌博,为供养一个大学生,贫困的农民们四处借债,学生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笔债务将让他们一生都难以偿还。武汉中南财经大学的一位家境困窘的女大学生,经常到学校食堂捡别人吃剩下的馒头,而且一捡就是两年。她来自农村,她的餐卡消费明细表表明,,她才花了八块三角五分钱。在南京也发现同样的事情,结果引起网站众多的跟贴,社会舆论哗然。

在给贫困生带来身体问题的同时,贫困也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他们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习造成了不少影响。2601%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31.9%的贫困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间的家庭占26.1%。

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时常陷入窘境,乃至连学习用品都难以保证。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6%的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的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大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面队如此大的压力的同时,贫困生的学习目的大部分都是为了拿奖学金,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他们就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以后的就业中,又多了障碍。

贫困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乃至走向犯罪——。

从经济条件、地区差异、社会风气等方面客观地看待贫困生的心态,可分为乐观型、焦虑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由于贫困生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因而他们有的有心理障碍,有的没有。贫困生也有自己的心理优势,培养自尊、自强的意识;调整认识,重构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学校和社会应扩大和完善贫困生的支持网络,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地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地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家庭富裕的同学出手大方,交友广泛,而贫困的大学生生活拮据,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今昔个更多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另外,贫困生在社会上也由于“寒酸”而倍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

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和群。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每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南方周末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就业如镜花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

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

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的历程,堪称壮举。

如此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后遗症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在西部贫困地区症状更为明显。

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贫困毕业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只能靠自身奋斗;免得不菲的就业成本,背负着个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因此,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笔者对华中地区10所高校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应届毕业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

——就业地的选择。大多树贫困生迫于生计,往往对争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过高奢望,期望值较低。据笔者多年的工作观察与去年的调查表明: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包括参加省资教行动计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职业的选择。非贫困生在职业的稳定性方面要求教低,他们更偏好去机制比较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青睐外企,中外合资或民营企业。而家庭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毕业生,更倾向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

——求职的行为模式。贫困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方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认为自己无所依恃,早早即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茬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很快提笔签约,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而另一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生,又常常认为一无家长出面相助,又缺求职盘缠资费,加之遭遇用人单位冷脸,此后便不免长吁短叹,甚至坐以待“毕”。

贫困生就业行为心理成因分析。

如果说,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的话,那么,大多数贫困生在就业阶段的弱势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使然。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农村现在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城市谋生。过去作为用人大户的国有企业,现在为适应市场竞争,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接受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在就业形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加之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不能不受到影响,原来的“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就业情形已一去不复返,就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忧心忡忡的第一要务。

——用人单位公正选才方面的缺陷。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为求职择业的学子们所熟悉。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进而使初涉世事、心理准备不足的他们心灵受到冲击和伤害,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与心理。

——“贫困心理”的影响。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况,给了贫困学子以深深的精神束缚,一种是恐惧贫困。由于对品论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少贫困生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害怕到了不理想的单位丢了面子,害怕单位解散或倒闭使自己再陷贫困。二是老实不激进。由于贫困生多年来接触到的是正统教育,面对接济救助,潜意识地认为应“感谢生活”,于是求职时得过且过,偶有所获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与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生们擦肩而过。

五.贫困大学生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国家统包了个人的高等教育与生活费,

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事实存在但未得以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具体来看,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仍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仍欠发达。,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其中一重要体现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这一状况说明,我国的本科生教育不可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也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

在中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也有了免费义务教育的试点。《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170万中小学生将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次免费义务教育的受益者,开学报到一分钱的学杂费都不用带,全部由财政“埋单”。

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尽管教育投入总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却很低。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全国教育投入总量达5480亿元。这一数额,比的4638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8.2%;比的2532亿元增加2948亿元,增长116.4%。19至20,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6.7%。

四、家庭贫困是产生贫困大学生的直接原因。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统计表明,目前高校大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同时,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尽管国家已经尽最大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2002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工人数就为410万人;”现在整个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前两年有所降低,大体上在30%到40%之间”.自1980年代以来日渐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也无可避免地体现在校园里.我国社会中,传统农村家庭和普通城镇家庭占绝大多数,这些家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解决。

第二、教育产业化是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用越来越高,公寓费也日益见长。以来,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并轨,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年缴费用大都在3000元~8000元,一些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则高达万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难支付,贫困家庭则更难承担,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加大。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第三、助学体系尚不完善,难从根本解决问题。

自1987年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够强有力的、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贷学金制度不健全,学生贷款难。面对逐年迅速增长的贫困生总数和奖、助学金等的局限,贷学金本应该成为解决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途径。但遗憾的是,现在对贫困生的贷款比例、数额和次数等都有诸多限制。2002年规定,贫困生的贷款比例不得超过在校学生数的20%,每年可贷款不超过6000元;且贷款手续繁杂,时间、条件等障碍重重,使本已很少能申请的贫困生中往往只有12%~30%的人能够申请成功。而且,在校生只能一次性贷款,如四年学业期间中途突遭家庭、疾病等变故,则不能再次贷款;对于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贫困生,如本科贷款不先偿还,则研究生期间不能再贷,使其学业难以为继。

记者从北京部分高小的学生贷款管理部门了解到,今年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知名高校,大部分学校的助学贷款都处在暂停阶段。高校的贫困生都面临着下学期开学的困难,因为银行都基本上停止向高校学生贷款。尽管老生逃避还贷是直接的原因,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更多。现在银行强行停贷,尽管有其道理,但仍然有欺骗众人之嫌疑。众所周知,中国各银行的呆帐坏帐主要不是学生贷款还贷低所造成的,而主要在于政府的一些官员乱上马形象工程,奸商乘机搞虚浮的房地产泡沫所造成的。试想,学生每年的欠款不足100亿,而一个项目所造成的不良信贷可能高达千亿。

每当要拯救经济危机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将代价最大限度地转嫁到穷人身上。高校教育产业化,增加了求知学习的成本,增加了本不富裕的中国公民的负担——特别是农民学生的负担,可是否加大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否提高了教学水平,是否增加了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是花费在政绩上、贪污上、公饱私囊上呢?现实是残酷的,无论你是否相信,但眼见为实,高校的高楼越来越多,先生们的薪水越来越高,管理者的腰包越来越鼓,学生的脑子越来越空。

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只能满足极少数贫困生的需求。虽然目前国家和学校设有各种奖、助学金,但由于“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未能切实祈祷奖优、助贫的作用,且补助金额只能应急,操作上也不够规范。各种奖学金主要针对学习优秀生,而贫困生却常因经济、身心多重负担而影响学业较大,较难获得奖学金。据统计,贫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10%。如贫困生能获得当年奖学金,奖金数额也仅为150-1000元;各高校尽管尽最大的努力拿出5%~10%的学费作为勤工俭学的基金,尽能为20%的学生提供助学的机会,且每人每月仅50-100元。新实施的国家奖学金制度,虽然额度较其他奖学金大得多,获一等奖学金者6000元/年,二等奖学金者4000元/年,另外所在学校减免其当年的全部学费,但因其级别高、竞争大,对贫困生来说难度则更大。据统计,特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5%。

获得减免学杂费和专门补助的贫困生比例更小,多数学校仅限于5%的特困生。这不仅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要,而且由于所减免的学费要由学校承担,给学校办学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第四,贫困大学生的产生,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一、一些贫困生自立程度较低,技能较差,使靠自立解决部分学费和生活费难以实现。由于校园环境的局限性和高校“打工”岗位不足,勤工助学渠道一直不很畅通,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走出校园,发掘社会资源也不理想。尽管有些贫困生高考成绩并不低,但自立程度、各方面实践能力却较差。

我们羡慕发达国家中很多孩子很早就学会了自立,我国社会也不乏一些边上学边做兼职、读书阶段就赚了一大笔钱的学生。但必须承认的是,在我们周围,更多的是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也许考试时他们各门功课成绩也都不错,但当面临一份只须具备简单专业素质就能胜任的工作时,却只有望之兴叹。

二、某些贫困生学习成绩不佳,影响了其克服贫困的机会。贫困生大多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又未必都如此。我身边就不乏一些家庭确实贫困,学习成绩也确实较差的同学。得不到奖学金倒也无妨,事实是还要常常去交补考费、重修费。“人穷志不穷”,可怜有些孩子似乎连志气也没有了,有时真的让人不解。

三、少数贫困生不尽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剧了其贫困的程度。贫困生大多生活简朴,舍不得花半分钱,也未必都如此。从农村进入城市,在都市的霓虹闪烁、喧嚣绚丽中,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下,一些原本淳朴的孩子也易迷失方向。向往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是正常心理,而没有钱,却依然要去攀比、去享受,却是可怕的事情。有个别学生,家庭条件本就不好,自己偏又迷恋上网络游戏,甚至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偶尔玩一两次尚可,没有抑制地去玩,久而久之,这无疑又是笔不小的消费。

六、小结。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农村,大学的学费支出成为了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而与农民问题又联系在一起;贫困大学生在将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学费来源以后,从而又引发的助学贷款的申请的问题,进而涉及到整个贷款体制的问题;贫困大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又会引起以后的助学贷款的发放问题;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学业的完成上又将面临与常人不同的困难,有些贫困生过于看重奖学金,从而忽略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引起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贫困不仅仅给大学生带来的是经济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大学生犯罪也息息相关。贫困大学生问题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帮助,同时,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贫困大学生应该要一个健康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人穷志不穷”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庭。

更多热门。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监督政府将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为低保家庭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我科在主管主任带领下,九月下旬对我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听取县民政局的工作汇报,分别到xx镇和鼓楼东社区进行实地座谈、调查等形式,对我县低保工作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从开始实行城镇低保工作,到xx年8月,全县现有2336户、3837人享受城镇低保,上述低保对象完全按照《xx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救助,累计发放低保金802万元,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几年来,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这项“民心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目前,我县已经基本形成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配套、运转有序的`城镇低保工作机制。

二、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低保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

县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关系全县安定团结大局的大事来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低保金全额到位,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为保证低保工作运行顺畅,落实到位,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了由县民政局负责,部门配合,乡镇和社区具体操作、分工把关的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上下联动,目标明确,责任清楚的低保组织体系。社区定期召开低保工作会,了解辖区内低保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力求为低保户解决实际困难。政府领导重视,工作支持,为我县低保工作顺利、全面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以人为本,分类施保,缓解受保人员生活压力。

为了缓解低保对象的生活压力,充分保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县政府千方百计为低保户提供帮助,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相关政策。如对低保对象,农村电网低改费一律免费,并在子女入学、就医、电费等方面给予优惠。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工作开展得细致认真,基本能够满足低保对象的正常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对低保家庭的影响。

(三)克服困难,深入调查,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我县低保人员较少,其中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4050”人员,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和登记工作。为了全面摸清我县低保户的真实情况,为规范低保工作掌握可靠、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低保工作人员不顾低保对象居住分散、情况复杂、不便沟通等困难,深入到每户低保申报家庭进行调查走访。对虽然没有申请,但生活确实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主动帮助其进行低保申请;对没有达到低保标准的申请人,认真耐心地做宣传、说服工作,取得理解,争取支持。低保人员对低保标准和相关政策都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对分管辖区内的情况了解细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病、重残、孤儿、孤老等重点照顾对象的低保金,都由低保干部送到家中。低保干部的工作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低保户对低保干部更是充分肯定,全县低保干部真正发挥了为弱势群体送温暖的纽带作用。

(四)健全制度,动态管理,积极构筑城镇低保救助体系。

县政府在开展低保工作中,注重创新,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低保工作制度,优化低保工作方式、方法,促进低保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县民政部门以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为主要手段,从规范低保户档案管理,建立全县低保信息化网络入手,完善和健全各项低保工作制度。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严格按照低保户申报评议公示制度、低保资金管理使用制度、监督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和民政部门优质服务承诺标准等执行,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xx年以来,有307户,466人在享受了低保又后走出了低保。而有282户,407人成为新的低保对象。在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县的城镇低保救助体系正日益健全,功能正日益完善,低保工作正以良好的发展势头向更高水平迈进。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持有非农业户口的本社区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元),均可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交最低生活保障申请。

二、具备上述条件,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不在低保家庭保障范围内:

2、家庭成员中有吸毒、赌博等有违法行为的;。

4、采取转移、变卖、隐匿等手段,制造无生活来源或生活困难假象的;。

5、家庭拥有摩托车、小汽车、电脑、饲养大小宠物及非生活高档消费品的;。

6、有私房出租、固定经商摊位或者经营性收入,并高于当地低收入家庭保障标准的;。

7、申请人不愿提供有效证明材料或者不愿接受审批机关调查审核的;。

8、新办、转入本地非农业户口不满两年的;。

9、人户分离的;(指户籍和居住地不在一个社区的家庭)。

10、申请人男于50周岁、女于45周岁的;。

11、民政部门及政府规定其他不符合条件的。

居民小区治安情况的调查报告

xx市平谷区。

为了推动“和谐共存”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区综治办对城区四办的小区治安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从总体看,管理有序,防范得力,安全形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小区混乱不堪,治安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盗窃案件频频发生,根本无安全保证,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从走访的二十余个小区来看,治安状况良好的约占30%,较好的占50%,一般或较差的占20%。一些小区如教工家属院、供电局住宅小区等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治安状况一直良好。还有一些小区虽然硬件略有不足,但由于领导重视,防范严密,群众对安全状况比较满意。一些新建成的小区基础条件较好,但在防范工作中还有些经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据统计目前平谷区城区共有居民区21个,在管理上有以下几种管理模式。

1、小区物业管理模式。

2、小区管理模式(包括南小区,裕龙花园)。

3、黑石头军队大院管理模式。

4、出入无人管理模式。

分析:前两种是封闭式管理,后两种是开放式管理。近年来封闭式管理可以控制一些不法分子进入扰乱小区人民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得到安宁。如裕龙小区率先在三区实行了封闭管理,设门卫站岗,机动车发放通行证,收取一定费用。开放式管理人员比较复杂,不容易管理,然而没封闭的小区盗窃案件明显增多,发生入室盗窃,机动车盗窃,卫生环境差,人员闲杂,引起了小区居民的反感,所以我们希望自己住的环境有所改善,小区内的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明显减少,小区组建了卫生保洁队伍,保证小区环境优美,居民生活稳定,安全逐步达标!

写,有的干脆与安全问题脱离干系,不愿负责任,不想插手治理。从而酿成了两辆汽车被盗的重大案件。

2、治安工作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有时以生命为代价,给予警卫人员一些特殊的岗位津贴,也是合情合理的,只有责权利相统一,才能调动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更好地完成各项防卫任务。然而辖管小区的情况喜忧各半。相反,给警卫人员待遇拖欠、扣留、口惠而实不至的单位,久而久之,形成了精神不振,工作涣散,不负责任,造成防范不力,事情不断。

3、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小区空房向外出租现象十分普遍,且数量不小,这就形成了小。

区内出入人员身份、职业、道德呈现多样化。据了解,这些租房的人员,有外来流动人员,也有本市的常住人口,有做生意的,也有打工的,有非法搞传销的,也有读书求学的,有以收废品谋生的,也有违法犯罪逃避公安机关打击的。总之是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其特点是,居住期一般较短,道德品质不一,监控难度较大,增加了安全防范的难度,造成了小区安全隐患多、案件多。

4、辖区经济欠发达,治安资金投入偏少,这是客观事实。但部分小区目前防范物质基础十分脆弱,门房、围墙、车棚、消防器材、警卫器械等还严重不足,至于高科技防控设施更是欠缺,普及率极低,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小区的安全质量,也使“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治安工作方针难以贯彻落实。

1、明确治安管理主体,形成集中治理的格局。

只有把管理的主体落实了,才能把小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完成好。对于社会型小区来说,应尽快成立物业公司,让其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实现小区的全面管理。对于单位型没有统一管理的小区,通过友好协商,上级行政命令的方式成立唯一的管理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以有利于小区治安防范工作的开展。

2、依托社区居委会抓好社会型小区的治安工作。

社会型小区应由社区居委会抓工作,首先应确立社区居委会对小区的领导地位,这样,才会“纲举目张”,事半功倍,更有效地推进工作。

3、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治安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治安工作中,只有以公安机关为主,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分子,保一方平安。对于小区应确保警务进社区,实现“人员、时间、任务、效果”四落实。

4、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防群治的自觉性。

采取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安全创建人人有责的意识,充分发挥治安中心户长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营造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5、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加大综合性防控力量。

安全工作是一项全民义务,只有建立并完善护楼队、巡逻队、应急小分队等各种群众性防范组织,编织一张横向联合,立体交叉的群众性防范大网,才能有效地保障小区平安无事。

6、以人防为主、加大物防、技防力度。

安全防范工作一定要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在工作谋划上多动脑子,多想点子。在物质上应固强补弱,加大对门房、围墙、车棚、防盗门窗上的投入。同时要搞好技防,提高治安防控的技术含量。运用高科技的防控手段,加大防控力量,提高治安工作的效果。

居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对重庆市城镇居民从到的消费结构进行分项分析,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一)总体分析。

本文搜集了从19到的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和各项消费支出的数据。数据显示,重庆市直辖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涨,从年的5343.06元到20的25216.1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近4倍。而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也是逐年上升,年(17813.86元)是1997年(4403.62元)的4倍多。由此可以看出,直辖,重庆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二)消费结构分析。

根据历年的《重庆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八大类的各项结构如表一:由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

(1)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重庆市城镇居民将收入的大部分依然用于购买食品,食品支出绝对数额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食品支出比重却是呈现波动态势,且在近三年有上升趋势。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质量的指标。根据国际上对于恩格尔系数的通用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我们认为重庆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整体来看相对富裕,较好较快的完成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相对富裕的这一历程。而这三年的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可能是因为居民在食品方面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因,食品消费趋向多样化,侧面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2)衣着消费在八大类的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也较大,仅次于食品消费。衣着消费比重从1997年到2013年大致呈u型分布,所占比重最低,1997年所占比重最高。从绝对数额来看,这些年衣着消费额快速增加。

(3)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比重趋于稳定,历年来都在7%上下浮动。家庭设备用品是每个家庭必须的,且市场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大型家电消费又以更新换代为主,因此家庭设备支出比重变化不大。

(4)医疗保健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重庆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由直辖时的137.15元涨至2013年的1245.33元,增长了8倍左右,为八大类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这说明随着重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们抗病防病、自我保护保健的意识越来越强,购买补品、家庭购买健身机械和体育用品的也越来越多,侧面反映出这些用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医疗保健项的支出增加也与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密切相关。

(5)交通和通讯消费比重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交通和通讯消费是衡量生活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高科技消费对生活渗透的主要领域。重庆市城镇居民此项指标增长迅速,说明重庆城镇居民的生活现代化程度快速提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满足程度较高。直辖以来,重庆市公路运载能力加强,市内交通情况大幅改善,市政建设逐步完善,加之近年来市内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极大程度缓解了交通拥堵情况,方便市民出行,满足居民对于交通消费的需求。而移动电话的普及和家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更是加大居民在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消费支出。

(6)娱乐教育文化和居住的消费支出整体来看较为稳定。两项消费支出的绝对数额都逐年增加,但从时间序列上来看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在娱乐教育文化方面,重庆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提高,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享受和子女教育投资,加大该项支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在居住方面,重庆城镇居民在的居住消费所占比重最高,之后有所下降,得益于重庆市的住房政策,使得人们用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消费支出有所下降,房地产市场稳步合理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直辖以来重庆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和消费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在居民消费支出方面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食品消费比重依然偏大。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重庆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并有进入富裕水平的趋势。但近几年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有反弹趋势,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大。早在1993年美国恩格尔系数就已下降到11.4%,而2013年的全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才35%,重庆还未达到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因此重庆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第二,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以及居住三个方面的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过快,容易抑制居民消费倾向。伴随居民消费体制市场化,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完善,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以及居住这些消费现在均由居民个人承担。从1997年到2013年,这三项的支出分别增长了8.08倍、7.38倍、4.72倍,而城镇居民在此期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72倍,这三项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这三项的消费价格与大多数居民收入相比显得过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完成自身的积累。第三,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差距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近年来不同消费群体的收入差距加大,导致消费差距扩大,市场消费分散化、层次化明显,进而导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影响居民总体消费支出上涨。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一,努力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并控制各消费阶层的收入差距。提高收入水平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重庆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及增长速度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制约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因此应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逐步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各群体的收入差距。第二,培育新型消费热点,把居民消费引向服务型消费,鼓励居民不断提高精神享受消费,真正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因此要加快以卫生保健、娱乐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及家庭服务等方面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要加快产品的结构升级,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努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群体;培育教育消费,让其成为长期的消费热点,不仅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还能带动图书、教育机构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尤其是城镇低收入家庭,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由于低收入群体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原因,人们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导致当期消费不足,阻碍了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升级,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住房、医疗、事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

居民假期出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旅游业发展日益红火,各旅行社也此起彼伏的出现,旅游更成了**市居民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事情。

于是,我们调查小组特地对**小区进行了定点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0份,回收了100份,回收率100%。通过这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市居民,尤其是在假期的出行情况,同时也可从中发现本市旅游业的某些不足之处,能为有关部门提供点意见或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市居民双休日、节假日真正出行的人较少,且每次出行时间间隔较长。下面是些有关数据,即可证明:在家基本不外出的(包括在家休息、在家打扫卫生、给自己充电学习)占51.5%,剩下的48.5%包括了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和购物逛街,而真正外出旅游的也只占全部人数的15%。其中39.6%的人已经有1年甚至更多年没外出旅游了。

2.出行目的:如今人们出行目的各异,休闲观光、探亲访友多种多样,至于**市民的出行目的如下图所示:3.出行方式:

据我所知,如今的出行方式主要有两种,跟团出游和自助旅游。当然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而我们74%的市民选择了自助旅游,原因很简单,多数人认为可以省钱,当然时间、路线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不像跟团去那么贵。

在问及旅游形式时,有将近一半的居民选择了传统观光型的旅游方式,这是与出行目的较为符合的。同时,我也发现有30%左右的人选择了野营探险型。这说明,在出行人之中年轻人占了不少的比例。

4.出行的注意点:

在居民的'心中,我们在旅游时通常最担心的还是天气和安全两大因素。这两点直接能导致此次旅游的顺利进行,谁都希望一路顺风而去,满“载”而归,即使累点也无所谓。

当然问到黄金周是否愿意出行时,我所调查的11户家庭绝大部分都说不会,有的则不肯定。因为他们认为黄金周出行的人太多,交通拥挤,给旅游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各种花费也随之上涨,自然不能尽兴而归,还不如其他时间出行更好。

5.对旅游地的评价:

据调查,**市居民除对交通、景点评价较好之外,其余的住宿、餐饮、旅行社、导游服务都认为一般。他们认为**的旅行社报价不明,服务欠好,导游的个人素质也有待提高;同时,**景点少而散,门票价格又高,少特色旅游,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开发。

二、原因:

对本次调查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作为正在全速发展的新兴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自然变快,导致市民们缺乏时间外出旅游;有时间的也多数选择了短线。

其次,那些居民多为工薪阶层,有限的收入支付不起较为昂贵的旅游费用,因此也减少了出行次数或选择了短线。

再次,虽然有着较为久远的文化历史,但开发较晚,景点不多且分散,同时景点又缺少特色,这样一来,又限制了短线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旅游业发展不够完善。**的旅行社个数也不少,为何生意并不红火呢?许多旅行社纷纷打出低价旅行路线,可为何还是少游客呢?这与旅行社发展不健全有关。市民希望跟团去有较为合理的价格,有较好的导游服务,给出行带来方便,而**旅行社在这些方面做得都不到位。

三、意见及建议:

针对上述四点原因,我总结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打造甬城文化,发展特色景点,注重“长短结合”,把**的悠久历史及文化介绍出去。这样文化、景点双管齐下,**才能成为旅游新城。比如我们的梁祝、河姆渡等已小有名气,但浙东大峡谷、天下玉苑等如今还并不出名。所以我们应该在原有的景点上多发展新景点,不但在市区内发展,而且还要在全大市发展,**、象山、宁海等地好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有的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有价值的景点群,形成“长短结合”旅游,不但能吸引本地游人,更能招来外地及国外游客。

当然,这些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推行有利于旅游业的政策,为旅游部门做坚强的后盾。通过市定时定点搞的有影响的大型活动来带动市旅游热潮,以及充分利用两个“黄金周”的效应。因此,像“**国际服装节”这样的活动就是典型。

还有就是旅行社的健康发展的问题。他们可以把自己打造成特色旅行社,适合各个层次市民的需要。在各自发展的同时,注重集体以“诚实守信,热心服务”为宗旨,做到真心为游人,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市场。例如,可以针对市民收入,开辟特色市场,制定合理价格,开展“市民实惠游”游线等。还可以根据我市景点少而散的特点,开专线游车,分别组织长线游或短线游等,这样既能满足游人的目的,也给自己带来收益。当然,对导游素质的提高,对旅行社服务信誉的改善,旅行社也是刻不容缓的。

同时,要想提高市民出行率,调动市民出行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天时、地利、人合”。只有“人合”了,事情才会更好办。

当然,做好这些事需要时间,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不急,慢慢来,发展好了,一步到位,到时候就不怕**市民没有出游地,就不怕**旅游业会不振兴!

居民假期出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地理必修3的问题研究中提到了南水北调,从中我们看出北方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除了气候干旱和异常外,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义马市地处豫西地区,境内河流稀少,水资源不足。近几年,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出现用水特别是饮用水的危机,为此,我们组织了本校学生因地制宜开展水资源利用的调查。

二、课题目的。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义马市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切实认识到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并且使他们把这种认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三、研究方法和任务分工。

1.通过报纸,媒体,网络来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水的现状。

2.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总结水资源利用的情报。

(1)李荣升李建:搜集资料。

(2)黄月张莉:总结水资源利用的情报。

(3)曹慧渊姚俊娟:整理资料,完成报告。

四、活动过程。

1、水资源现状。

水是生命的源泉,动植物离不开水,人类更离不开水。一旦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但是能够饮用的淡水资源日益减少,其中一个原因是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所以,要想有充足的水资源,不仅要保护水资源,还要节约用水。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就等于向死亡加快了脚步。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我市水资源总量仅1612万m3,人均112m3,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24。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增加,需水量不断增大,再加上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

(1)您和您的家人洗脸洗手刷牙时是不是随时关闭水龙头?

a.是b.否。

(2)您和您的家人洗碗筷时是不是不间断地冲洗?

a.是b.否c.情况特殊下时使用d.不使用。

(3)您和您的家人是不是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a.是b.否。

(4)你家是否采用”一水多用”?

a.是b.否。

(5)请问您家里安装了以下哪几种设备?(可多选)。

a.安装了节水龙头b.安装了节水马桶c.安装了”ic卡水表”d.以上都没有安装e.不清楚f.其他(请注明:

(6)如果您知道节水方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您会不会考虑使用这些方式哪?

a.会b.不会c.不知道。

(7)当您看见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在漏水,你会不会主动上前将水龙头关上?

a.会b.不会c.不知道。

五、课题成果。

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

作者:黄月张莉。

我们要为节水工作出一份力,就必须从生活上的细节做起。

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不好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凉水,而白白放掉许多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开玩笑。要经常检查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和水管接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干脆随时用总节门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的水量也会减少一半。

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定得太高,衣服在高水里飘来飘去,互相之间缺少摩擦,反而洗不干净,还浪费水。衣服太少先不洗,等多了以后集中起来洗,也是省水的办法。

你如果觉得厕所的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水箱漏水总是最多,进水止水橡皮不严,出水口止水橡皮不严,就不停的流走水,进水管不停地进水。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清水。垃圾不论大小、粗细,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而不要从厕所用水来冲。

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只有大家都注意节水了,水荒才能远离我们而去,生活才会安定和谐,环境才会优美舒适。我们明白这些道理以后,不但要自己身体力行,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告诉亲朋好友,让大家都来节水。这也是我们力所能及为社会做贡献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居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

调查地点:

北京、上海。

调查方法:

入户访问。

调查时间:

20xx年。

样本量:

1036。

被访者:

城市居民。

调查机构:

零点市场研究公司。

报告来源:

中国经营报。

报告内容: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消费开始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目前的饮料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种不断翻新,品牌不断涌现,饮料消费市场成为典型的买方市场,人们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前一段时间,零点调查与分析公司进行了一次饮料消费调查。调查主要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进行,两城市成功样本均为518个,共1036个。

碳酸饮料当家。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饮料时在类型选择方面存在着地区、性别、年龄上的差异。但相同的是,北京人和上海人均将碳酸类饮料作为饮料的首选,而且上海人对碳酸饮料的偏好表现得更加明显,比例比北京高出近10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分别为39.9%和49%。两地次选饮品均为矿泉水和纯净水;对于纯果汁饮料,北京人显然比上海人有更浓厚的兴趣,比例分别为5.5%和1.7%。从性别角度看,喜欢碳酸饮料、奶类饮料以及茶饮料的女性比别性多,而喜欢矿泉水和纯净水的男性比女性多。从年龄上看,喜欢碳酸类饮料的人的比例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60岁以上的人对茶饮料的兴趣比其他年龄段的人多。

品牌认知度各异。

第一类:碳酸饮料。

在北京,可口可乐独领风骚,高居综合提及率排名榜首,为85.9%;雪碧位居第二,综合提及率为41.7%;而芬达、健力宝、百事可乐、美年达的综合提及率分别为:19.8%、15.6%、13.5%、12.0%。与北京人不同的是,上海人似乎并没有特别偏受哪一种饮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三分天下,共执牛耳,综合提及率分别为:71.4%、64.3%、55.6%;另外,七喜、美年达、芬达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第二类:矿泉水、纯净水。

在北京,乐百氏、娃哈哈位居前茅。综合提及率分别为:61.5%、51.3%;可赛牌也有一定的认知度;另外,崂山、九龙山、获特满、天赐庄、农夫山泉也为一部分北京人所了解。大上海,农夫山泉、正广和、碧纯三分天下,综合提及率分别为:57.3%、53.5%、41.3%;获特满有一定的知名度;娃哈哈、乐百氏、屈臣仅为一小部分人知晓。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的矿泉水、纯净水市场几乎被完全不同的品牌所瓜分,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第三类:纯正果汁。

居民寒假出门情况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旅游业发展日益红火,各旅行社也此起彼伏的出现,旅游更成了**市居民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事情。

于是,我们调查小组特地对**小区进行了定点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0份,回收了100份,回收率100%。通过这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市居民,尤其是在假期的出行情况,同时也可从中发现本市旅游业的某些不足之处,能为有关部门提供点意见或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出行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市居民双休日、节假日真正出行的人较少,且每次出行时间间隔较长。下面是些有关数据,即可证明:在家基本不外出的(包括在家休息、在家打扫卫生、给自己充电学习)占51.5%,剩下的48.5%包括了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和购物逛街,而真正外出旅游的也只占全部人数的15%。其中39.6%的人已经有1年甚至更多年没外出旅游了。

2.出行目的:如今人们出行目的各异,休闲观光、探亲访友多种多样,至于**市民的出行目的如下图所示:3.出行方式:

据我所知,如今的出行方式主要有两种,跟团出游和自助旅游。当然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而我们74%的市民选择了自助旅游,原因很简单,多数人认为可以省钱,当然时间、路线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不像跟团去那么贵。

在问及旅游形式时,有将近一半的居民选择了传统观光型的旅游方式,这是与出行目的较为符合的。同时,我也发现有30%左右的人选择了野营探险型。这说明,在出行人之中年轻人占了不少的比例。

4.出行的注意点:

在居民的心中,我们在旅游时通常最担心的还是天气和安全两大因素。这两点直接能导致此次旅游的顺利进行,谁都希望一路顺风而去,满“载”而归,即使累点也无所谓。

当然问到黄金周是否愿意出行时,我所调查的11户家庭绝大部分都说不会,有的则不肯定。因为他们认为黄金周出行的人太多,交通拥挤,给旅游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各种花费也随之上涨,自然不能尽兴而归,还不如其他时间出行更好。

5.对旅游地的评价:

据调查,**市居民除对交通、景点评价较好之外,其余的住宿、餐饮、旅行社、导游服务都认为一般。他们认为旅行社报价不明,服务欠好,导游的个人素质也有待提高;同时,景点少而散,门票价格又高,少特色旅游,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开发。

对本次调查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作为正在全速发展的新兴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自然变快,导致市民们缺乏时间外出旅游;有时间的也多数选择了短线。

其次,那些居民多为工薪阶层,有限的收入支付不起较为昂贵的旅游费用,因此也减少了出行次数或选择了短线。

再次,虽然有着较为久远的文化历史,但开发较晚,景点不多且分散,同时景点又缺少特色,这样一来,又限制了短线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旅游业发展不够完善。旅行社个数也不少,为何生意并不红火呢?许多旅行社纷纷打出低价旅行路线,可为何还是少游客呢?这与旅行社发展不健全有关。市民希望跟团去有较为合理的价格,有较好的导游服务,给出行带来方便,而旅行社在这些方面做得都不到位。

针对上述四点原因,我总结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打造甬城文化,发展特色景点,注重“长短结合”,把悠久历史及文化介绍出去。这样文化、景点双管齐下,才能成为旅游新城。比如我们的梁祝、河姆渡等已小有名气,但浙东大峡谷、天下玉苑等如今还并不出名。所以我们应该在原有的景点上多发展新景点,不但在市区内发展,而且还要在全大市发展,、象山、宁海等地好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有的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有价值的景点群,形成“长短结合”旅游,不但能吸引本地游人,更能招来外地及国外游客。

当然,这些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推行有利于旅游业的政策,为旅游部门做坚强的后盾。通过市定时定点搞的有影响的大型活动来带动市旅游热潮,以及充分利用两个“黄金周”的效应。因此,像“国际服装节”这样的活动就是典型。

还有就是旅行社的健康发展的问题。他们可以把自己打造成特色旅行社,适合各个层次市民的需要。在各自发展的同时,注重集体以“诚实守信,热心服务”为宗旨,做到真心为游人,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市场。例如,可以针对市民收入,开辟特色市场,制定合理价格,开展“市民实惠游”游线等。还可以根据我市景点少而散的特点,开专线游车,分别组织长线游或短线游等,这样既能满足游人的目的,也给自己带来收益。当然,对导游素质的提高,对旅行社服务信誉的改善,旅行社也是刻不容缓的。

同时,要想提高市民出行率,调动市民出行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天时、地利、人合”。只有“人合”了,事情才会更好办。

当然,做好这些事需要时间,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不急,慢慢来,发展好了,一步到位,到时候就不怕**市民没有出游地,就不怕旅游业会不振兴!

居民生活调查报告

亲爱的居民朋友: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调查!

为了研究社区居民对社区满意度情况,提高居民社区生活质量,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本调查答案没有对错、好坏、高低之分,不会对您本人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旨在通过对居民满意度的调查对社区的相关建设做出改进。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形式,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信息,您可以放心作答。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此次活动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部分:社区基本服务。

q1、据您经历过或了解到的,社区对一些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做得怎样呢?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2、据您的了解,社区对一些老年人的服务方面工作做得怎样呢?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3、您对社区开展的就业帮扶工作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q4、您对社区所提供的一些诉求调解服务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第二部分:社区文体教育活动。

q5、据您知道的或者了解到的,社区是否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教育活动?

很好,经常开展()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偶尔开展()很差,从来没开展()不清楚()。

q6、请问:您觉得社区的文体教育活动场所和设施是否能满足您的需要?

q7、据您知道或了解到的,社区是否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教育培训活动?(访问员注意解释:包括针对育婴指导、健康保健、劳动技能以及其他培训等)。

很好,经常开展()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偶尔开展()很差,从来没开展()不清楚()。

q8、据您的了解,社区是否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

很好,经常开展()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偶尔开展()很差,从来没开展()不清楚()。

第三部分:社区安全状况。

q9、请问:您觉得居住在本社区里让您有安全感吗?

非常有安全感()比较有安全感()一般()不太有安全感()没有任何安全感()。

q10、那您认为您所在社区的一些治安防范措施做得怎么样呢?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11、请问:您对你所在社区警务室的一些工作质量评价如何?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第四部分:社区环境状况。

q13、请问:您对本社区的卫生状况方面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q14、请问:您对本社区的绿化方面的工作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q15、请问:您对本社区一些车辆的停放及管理工作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q16、请问:您认为本社区内的各种噪音及环境污染方面的管理及控制做得如何?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

第五部分:社区民主自治情况。

q17、请问:您对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的组织工作满意吗?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q18、请问:您对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相关事项社区居委会在处理的方式方法满意吗?(访问员注意解释:如召开听证会,召集居民代表讨论商议等)。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20、您对社区目前邻里互助、邻里关系的状况满意吗?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第六部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

(访问员注意解释:社区工作者的界定应是在社区居委会里工作的成员,不包括物业管理及其他非居委会工作人员)。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22、据您了解,您对社区工作者在办事效率上的评价是怎样的呢?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很好,经常走访()比较好()一般()--偶尔走访()从来不走访()不清楚()。

很尽职尽责,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尽职,甚至失职,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第七部分:综合评价。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相关范文推荐
  • 10-22 热门小学生新学期计划表(通用18篇)
    大学规划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对大学规划的经验分享,希望能为你们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启示。
  • 10-22 最新莫言读后感(汇总17篇)
    爱国标语是表达人们对祖国深深热爱之情以及激励国人团结奋进的简短、精准的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引导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应该积极宣
  • 10-22 最新停电应急处理预案大全(12篇)
    1)认真执行巡检制,尤其是夜间巡回检查制,将防冻部位及防冻内容纳入交接班内容,确保水厂冬季安全运行。2)凡是存留有水分的污水和污泥管线、设备均需考虑防冻,防冻的
  • 10-22 最新会议心得感悟大全(15篇)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献资料。下面是一些学习心得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如何进行写作。前言:读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人生
  • 10-22 专业三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模板18篇)
    教师总结可以为学校提供教学改进的建议和方向,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你正在写军训总结,那么这些范文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写作思路。三年级共有4个班,学生209人,
  • 10-22 热门小学生军训方案(模板16篇)
    广告策划需要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体和广告形式,使广告信息更加精准地传达到目标受众。翻开下面的总结范文,你将收获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年会策划
  • 10-22 专业学校后勤管理培训心得(案例19篇)
    工作心得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对于今后的工作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下面是一些培训心得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0-22 热门中学生爱国演讲稿(通用17篇)
    征文可以激发人们对写作和创作的兴趣,增加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实现理想的经验和故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0-22 2023年幸福人生课程心得体会(模板17篇)
    教学反思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每次教学后及时进行反思,并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培训心得是对培训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反思和总
  • 10-22 热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模板19篇)
    读书心得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它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加深对书中主题和观点的理解。在这里分享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