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蜡烛的教案幼儿园(优质13篇)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优质13篇)

时间:2023-10-17 09:45:36 作者:紫衣梦蜡烛的教案幼儿园(优质13篇)

编写教案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分配,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幼儿园教案的案例,看看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的学习和探索。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把握记叙文六要素,概括文章大意。

2、分析老妇人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分析烛光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老妇人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重点语句,分析蜡烛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方法】

诵读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读导读,概括提取关键词。明确:战争

老妇人

苏联红军

蜡烛

瓦砾

地窖

鞠躬

匍匐

闪烁

颤巍巍

迫击炮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主要是记叙成分,默读课文,时间:1944年9月19日(第一段)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第一段)

人物:老妇人玛.育乞西、苏联红军契柯拉耶夫 事件:(起因)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牺牲了。(2—7段)(经过)南斯拉夫母亲不顾危险,安葬了这位年轻的战士。(8—27)

这是一篇记人的记叙文,那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个人物?

明确:老妇人(玛俐.育乞西)

那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这个老妇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请用词语或短语来概括她。(形象及其依据)请同学回答:.....(从哪儿看出来的?)

4、分析一下文中老妇人的行为有哪些让你感动的?感动的是什么? 明确:1)将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15段)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22段)“跪”说明年老体弱,行动艰难(23段)“路并不远,总共不到十步,……”这样细致的描写仿佛情景历历在目,好像连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

3)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25段)“跪到死者旁边”、“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可以看出老妇人埋葬烈士的礼仪非常具体,她把死者当做是她至亲的人,非常感人。4)点在坟上的蜡烛具有特殊的意义。(28段)“跪在……揣在怀里……喜烛……珍藏”这个蜡烛对她意义非凡,然而她却把它点在了苏联红军的坟头。表达了她对烈士深深地敬爱和哀痛。

在掩埋红军的这个过程中老妇人,作者三次写了老妇人“爬”,“跪”,a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b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c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3、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烛光”在文中有什么深层含义?

明确:1)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

2)寄托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五.文章主旨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二

当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便喜欢上了她。春末的夜里,她在微风中轻轻地跳跃着,虽然我没有见过舞者,但是我觉得她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舞者。

第一次见到她,便想起了诗经里的句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连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喜欢上了一个人,竟然还在同一个班上。

我站在与她相邻的位置,可以微微的感受到她的温度。我骄傲地想,我与她是这颗爱心里最优秀的两根蜡烛,因为没有我们,这就不是一颗完整的心。

每次在路上看见她,我都努力地挺起胸膛,让自己看起来挺拔一点,似乎听见室友说,女孩子们都喜欢真正的男子汉。每次在广播里听见她的声音,都驻足细听,每次在宣传栏的海报上看见她的名字与照片,都久久停留,每次上课,坐在她斜后方的位置,都在发呆的间隙偷偷的看她一眼。

我是一根蜡烛,我们这一族也出过几个名气大的,如李商隐的那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那支“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但是我只是一根普通的蜡烛,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夜晚,喜欢上了另外一根蜡烛,可是我不能对她说我喜欢你,因为我只是一根蜡烛,只能是一根在她的侧面默默地注视着她的蜡烛。

从小我就不是个胆大的人,不幽默,不帅气,不优秀,甚至没有一个宽阔的肩膀。上大学的前一天,那个被我当神一样崇拜的男子对我说,你已经成年了,对于事情都该有自己的决定,即使是错误的。你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你的肩膀上背的再也不只是书包。

我下了很大的勇气,去商店买了一大把蜡烛,室友说,女孩子都喜欢浪漫的东西。终于等到天黑了,我在她的寝室楼下用蜡烛摆出了一个爱心,每点燃一根便练习一句我喜欢你,每一根蜡烛燃起的火苗都在我心中燃起一点希望,给我一点勇气。

蜡烛的生命只有那么短短的几个小时,但是我想,我是幸运的,我能在我如此短暂的生命中,遇见一根我喜欢的蜡烛,并且一直以一种挺立的姿态在她边上默默地注视。我努力的燃烧着自己,让她也能感到我的温度。

蜡烛都点燃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点恍惚,明灭的烛光,像一颗颗忐忑的心。我深吸了一口气,掏出了手机。黑夜里屏幕亮的有点刺眼,我没有翻电话簿,开始拨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几声机械的嘟声后,手机震了一下,“喂”,她清亮的声音传来,但是那边杂音很大。我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地说:“你在哪啊,有件事想找你。”

“啊?不好意思啊,我现在不在学校,什么事啊,可以等回学校再说吗?急事?”“哦,没有,就是有点小事想让你帮个忙,没事,我找别人吧。”

“哦,那好吧,不好意思啊,那我先挂了,拜拜。”

的女孩子就快出现了吧,很羡慕。下辈子,我想做一个人,能够正对着喜欢的人说出一句,我喜欢你。

在生命的火苗熄灭的那一瞬间,我化作一缕青烟升向夜空,升向我们最后的归宿。最后的那一瞬间,我向地上望了一眼,她也即将到了生命的尽头。也正是在那一瞬间,我发现,其实我们并不是那一颗心里最优秀的两根蜡烛,因为那颗心,缺了任意一根蜡烛都不是一颗完整的心。

电话挂了,我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地上的蜡烛快燃完了,蜡油汇集到了一起,融成一线,像两只终于牵到一起的手。一颗心,就快灭了。我突然想,要是做这样一支蜡烛多好,能在短暂的生命中遇见另一根蜡烛,并喜欢上她,便可以在她身边一直守护着她,用自己生命的温度温暖她,直至成灰,泪干,而在最后的一瞬间,能最终牵到她的手。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三

《蜡烛》以散文章法构筑画面来显现作家的主观情绪。这类小说同样离开了情节的框架,作家精心准备了一幅画面,画面可能是一个人很短时间内的生活内容,透过画面,我们却可以看到他一生的生活状态或心灵状态,体味出作家对叙述对象的主观情怀和爱憎情感。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蜡烛》教案设计。

认知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母亲的眼泪 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 红军战士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四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提示: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1、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五

师: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突出半截)师:这蜡烛不长,只有半截。

生读(突出蜡烛)师:你强调了蜡烛,这可是藏有绝密情报的蜡烛。

齐读。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眼前浮现了哪些画面呢?

生:我看伯诺德夫人四处藏情报的画面。

师:在战争年代,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与德国强盗斗争,多不容易呀!

生:我看到德国军官枪过蜡烛,点燃了蜡烛的画面。.

师:这半截蜡烛系着他们以一家的性命,情况多么危急。

生述(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绝密情报和敌人周旋的画面,那么,你们听到他们分别说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把它划出来。

生读课文,划句子。

师:伯诺德夫人说了什么?生答略

杰克说了什么? 生答略

杰奎琳说了什么? 生答略

师:我们首先来看伯诺德夫人的话。(出示)谁来说一说?

生1说。

师:你说得很准确,也很清楚,一个标点,一个标点,都说出来了。谁再来说。(略)

师: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又一场更大的危机降临了。(课件显示:蜡焰摇曳,时间嘀嗒嘀哒响起) (略)

(课件:时间嘀嗒嘀哒声音继续响着)

师:此时空气仿佛凝固了,时钟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荡着、回荡着。突然,小女儿杰奎林说话了(出示)

师:谁来说一说 (生1说)你再来。(生2说)

师:杰奎林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生:(娇声)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对谁会娇声地说呢?

生:我会对我的爸爸妈妈说。

生:我会对我的爷爷奶奶说。

生:我对我的亲朋好友、长辈们说。

生:我知道了,杰奎林故意这样说,是为了让德国人喜欢她,不怀疑她。

生:杰奎林非常聪明,她是用自己的天真来骗德国人的。同时她也非常勇敢。

师:谁来娇声地说一说?(生1、生2说)

生纷纷:老师,你说错了,是一盏灯。

师(惊讶地):她心里明明想的是那半截蜡烛,怎么说成一盏灯了呢?

生:她不能说半截蜡烛,因为一说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

生:因为妈妈想把蜡烛吹熄,哥哥想把蜡烛拿走,如果她还说半截蜡烛的话,德国军官可能会想他们一家怎么都要着蜡烛呢?莫非这蜡烛理由不可告人的秘密。

师(领悟状):哦,原来是这样。杰奎林是多么了不起的小女孩呀!我们一起娇声地说一说。

生齐说。

师: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过了一会儿,三个德国军官终于离开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此时此刻的蜡烛。(课件:一盏熄灭了的蜡烛)闭起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又浮现哪些画面呢?请你用笔把他写下来,给“半截蜡烛”这个真实的故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六

知识: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情感: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一、导入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出示词语,朗读词语

伯诺德夫人强盗绝密绝妙蜡烛熄灭秘密点燃厄运摇曳

杰奎琳盯住镇定楼梯

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

厄运:困苦的遭遇

摇曳:摇晃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三、理清课文脉络

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写大儿子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作业

1、描红

2、抄写词语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

2、交流

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

3、在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

4、妙在哪儿?

蜡烛的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想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1)、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2)、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3)、办法巧妙。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过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他们一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机智、勇敢)

3、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1)、伯诺德夫人: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万一结束

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2)、杰克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心理: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3)、杰奎琳

语言:司令官先生上楼睡觉吗?

什么是娇声?(甜美可爱的声音)

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

求时才不会遭拒绝。)

4、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四、请学生表演课本剧

五、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七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提示: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1.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八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1、课件:图片—蜡烛

2、蜡烛若干,玻璃口杯一个。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

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

小火苗会随风“跳舞”。

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

(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1、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2)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

(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2、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1)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

(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2)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3、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

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

本文由妈妈小编编辑整理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九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1课时

1。 预习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1 、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十

: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1 、再读全文, 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十一

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2.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3.通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学习通过反复、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分析蜡烛、炮火的特殊意义。

一、导入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用两个字来表达读后的感受。——感动

(二)理清文章内容

这篇通讯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当时他秋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在这里,我就来扮演西蒙诺夫,让我们通过合理的想象,还原一下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过程。

“你好,可爱的战士们,我是记者西蒙诺夫,你们真的很英勇,我听说在战场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们能给我讲一个吗?”

(请学生复述故事)

“这个故事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因为我要写的是一篇通讯,所以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非常的准确,所以我可以再核实一下这几点吗?”

【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

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

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三)文章主题

(2)“我们出兵南斯拉夫,老人埋葬烈士的深刻意义在什么地方?”

——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老人和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对和平的共同的渴望

(四)写作技巧

(1)“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是我要突出哪些因素,才能达到更为感人的艺术效果呢?”

感人因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

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形烈士非常吃力

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

可以运用反复、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补充说明

(2)“那么,我们给这样一篇文章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吗?”

蜡烛——象征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

“谢谢大家,那我这就回去赶快完成篇文章。”

三、迁移训练

那么,让我们回到课堂,学习西蒙诺夫来设计一篇感人的文章

一个女孩拾金不昧把钱还给失主。我们为这样一个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设计一些感人的因素。

1、天气恶劣

2、女孩需要钱

3、钱对失主来说很重要。

四、结语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十二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朗读法、引导法。

录音机、投影仪。

(学生讲的实在很精彩。)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蜡烛的教案幼儿园篇十三

本班级共有37人,学生聪明好学、活泼,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且能够很好地配合老师开展学习,动手能力强,大胆,敢想敢说,集体荣辱感强。

本篇课文是一篇短小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若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若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若德夫人、杰克、杰奎林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读记本课的“解释”等词语,并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三、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7、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奖你一枚荣誉勋章。)

其它同学演得好吗?(激励:甘当绿叶,演好配角从而反衬出主角的机智、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怎么没人表扬我呀?说明(老师读得旁白和分角色朗读时的旁白一样吗?

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四、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理解。(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6、挑选两组表演。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品品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五、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六、总结延伸。

相关范文推荐
  • 10-17 最新中级经济师人力知识点总结笔记(汇总5篇)
    我们在学习中常常遇到各种知识点,总结是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试总结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级经济师人力知识点总结笔记篇
  • 10-17 2023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总结报告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调研报告(实用8篇)
    在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客观评估团委团支部的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看看下面这些优秀的药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和灵感。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
  • 10-17 朋友生日朋友圈祝福语(实用10篇)
    通过环保宣传,我们能够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采取行动保护地球家园。环保宣传语要注意避免夸大低估环保问题的说法。接下来是一些环保宣传的好处和意义,希望能够让
  • 10-17 护理工作计划(实用11篇)
    通过制定办公室工作计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委党支部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护理工作计
  • 10-17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中班 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汇总8篇)
    高三教案是为了指导高三学生的学习和备考工作而编制的一种教学计划,它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下是一些优秀的高二教案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圆
  • 10-17 最新幼儿园的教案设计理念(汇总17篇)
    定期总结和评估教案的有效性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幼儿园的教案设计理
  • 10-17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对学生评语(实用5篇)
    公司宣传语是用来宣传公司形象和产品优势的简洁和有吸引力的口号。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群体的需求和心理,才能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公司宣传语。请欣赏以下精选公司宣传语,相信
  • 10-17 自我鉴定法律专业(实用13篇)
    发言稿是在特定场合进行演讲时所使用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和表达观点。在撰写发言稿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分段明确,逻辑清晰,以便引导听众理
  • 10-17 2023年活动宣传方案(优质8篇)
    良好的调研方案能够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接下来是一些活动策划总结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活动宣传方案篇一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20
  • 10-17 2023年产品购销合同填才正确(精选19篇)
    合理的婚前协议可以保护个人财产和利益,减少因离婚产生的经济损失。如果你正在考虑制定一份婚前协议,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案例范文,值得一看。产品购销合同填才正确篇一供方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