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2023年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优质8篇)

2023年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优质8篇)

时间:2023-10-17 03:33:39 作者:笔舞2023年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优质8篇)

感恩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激的心灵,让我们对生活更加有期待和希望。在社会中,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公益事业,回报社会,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感恩范文,希望从中能够找到写感恩总结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一

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4.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5.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6.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7.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 杜甫《曲江对雨》

8.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杜甫《腊日》

9.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0.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 戴叔伦《苏溪亭》

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春晓》

2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二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春雨贵如油 。

3、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4、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5、立春: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6、雨水: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7、惊蛰:惊蛰闻雷米似泥

8、春分:春分有雨病人稀

9、清明: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

10、谷雨: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三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 徐俯《春游湖》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

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四

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欢乐;

春天是一个优美的舞蹈,让世界充满微笑。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五

春天的成语

【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春回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事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鸟语花香】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秋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枯木逢春】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桃红柳绿】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蓬勃兴旺的景象。

春天的诗句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晓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六

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 风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红衰翠减 鸟语花香

满面春风 春光无限 四季回春 绿草如荫

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七

1.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成群结队的蜜蜂,呼扇着黄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采蜜;那五颜六色的彩蝶,也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

2.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像喝了蜜一样。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万物呈现一片生机,形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

3.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气。

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5.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甘美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想针见一样细,像线一样长,像筛子筛过一样密密地向大地飞洒着。

6.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到了

7.到处都在唱着春天的歌。

8.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10.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闹上枝头,梨花争奇斗艳……。

11.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12.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13.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杏、梨对应的颜色红、粉、白)花里带着甜味,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5.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闹上枝头,梨花争奇斗艳……。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春天来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八

中国古代虽有劝民植树的说法,但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则是现代的事。1914年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创办人斐义理先生,曾将美国植树节的推行办法,建议当时的农林部希望中国政府仿效。1915年7月31日中国政府规定每年农历清明节时为植树节,届时全国各地举行植树典礼,组织造林活动,后来因故没有正式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2月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从此,义务植树作为一项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被付诸实施,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国持续开展了26年。全民义务植树26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论工作有多忙,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都认真履行公民应尽的植树义务。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中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04亿多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92亿多株。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生态状况的改善。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02.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2%。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森林植被状况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自1981年12月以来,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中国正在实施“ 三北 ”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52 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