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大全8篇)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大全8篇)

时间:2023-10-16 12:48:30 作者:HT书生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大全8篇)

小学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教师清晰地传递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阅读这些大班教案范文时,大家可以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改编和创新。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篇一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篇二

1、初步了解和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赏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发对测量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

2、测量的表格、笔和纸盒

一、提问引发思考

师:教师里面的桌子、椅子、黑板,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宽有多长么?

师:那如果我想知道他们的有多长有多宽,谁可以帮助我呢?(幼:尺子)

师:现在请你观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尺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尺子呢?

教师小结:尺子上面有数字、有刻度,是一格一格的;尺子是能够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二、演示和操作

师:请你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现在请你来数一数直尺上面的`小格子(就是刻度),数完以后请你尝试测量一下铅笔盒的长度。量出请闭合的长是几个小格子,宽是几个小格子,并把你量出来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师:现在你已经量好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来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

教师小结:测量时尺子和被测量的物体起点要对齐,要及时做记号,继续测量。要记住原来量了多少格,然后把你几次测量的数据加在一起,最后结果就是物体的测量长度。

三、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师:下面请你们讨论一下为什么小朋友测量的铅笔盒的长和宽是不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小结:铅笔盒的大小不同,他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不同。)

师:现在你可以用你的尺子,和刚刚老师教你们的那种方法去测量别的物体了。

四、问题迁移,欣赏各种尺(直尺、三角尺、卷尺等),并了解作用。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篇三

幼儿在这个年龄段对数和量的认识是很敏感的,在一次区域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在数学区域中玩的孩子很多,很投入。于是为孩子们设计了这节课。

1、通过数方块比较面积大小。

2、能数数并写出数字。

3、激发幼儿对数量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按物计量

活动准备

幼儿挂图、幼儿用书

一、出示幼儿挂图观察并提问:

1、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2、你能告诉看到了哪些动物?

3、它们又在做些什么呢?

三、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的方法是什么?

四、教师出示实物让幼儿进行判断

五、分组议论

六、个别发言

3、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做到多让幼儿分组讨论,个别发言以及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篇四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篇五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篇六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篇七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活动过程:

一、激发用脚测量的兴趣。

二、幼儿感受用脚测量的乐趣。

(1)请个别幼儿练习跨步测量。

想试一试吗?我请一个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前面的大椅子要跨几步?我们可以边跨边数。

(2)请男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现在我请男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黑板要跨几步?

(3)请女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看,女小朋友也等不及了。我们也来试一下从你的小椅子到黑板要跨几步呢?

三、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记录的方法。

四、幼儿在情境中练习用脚测量,并进行简单记录。

(1)练习用脚测量,进行简单记录。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动物朋友,看一看有谁呀?小朋友要去小动物家,还必须有一张邀请卡,就是让小朋友知道从你的小椅子到小动物家要跨几步,然后到前面的桌子上找一个相应的数字贴上去。那如果我们要去第二个小动物家,应该还是从哪儿出发?现在邀请卡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请你们从椅子底下拿出来。请小朋友看一下,你第一个去谁的家?第二次呢?好,现在我们开始吧!

(2)通过提问,幼儿得出测量结果。

你去了哪个小动物家?用了几步?谁来说说你到哪个小动物的家近,到哪个小动物的家远?

五、幼儿自主选择测量的距离,并进行记录。

小朋友,想想看,还可以从哪些别的地方开始吗?谁来试一试,我们把这个结果也记录下来。现在我们都来尝试一下,你从哪个地方开始到哪个地方结束,把它量一量、画一画,并在纸上记录下来。刚才,我们都是在教室里面量的,那现在我们带着纸和笔去外面量一量、跨一跨吧!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反思篇八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活动建议: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优秀9篇)
    环保标语可以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保护环境、珍爱地球的重要信息。环保标语的语言要言简意赅,字句间的搭配要谐音美观。美丽地球,需要大家共同爱护。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 10-16 2023年食品专业自荐书(汇总8篇)
    感恩是一种回报,让我们奉献自己、报答社会。感恩总结应该具备哪些特点?我们可以在总结中用真诚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感恩
  • 10-16 最新幼儿园迎新年活动策划方案(优秀19篇)
    年会策划的成功离不开周到的组织和精心的安排,以及对员工需求和心理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如果你对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方案感到困惑,可以参考一些案例和经验,争取取得更
  • 10-16 最新升职求职自荐信(汇总8篇)
    公益活动不仅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要写一篇完美的公益总结,首先需要梳理所参与的公益活动的背景和目标。下面是一些公益活动的
  • 10-16 2023年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宝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蛋宝宝(模板18篇)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设课堂活动和教学资源,使得教学更加有条不紊。推荐一些小学教案的相关资料,供教师们学习和借鉴。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宝宝篇一1.说一
  • 10-16 2023年趣味教学设计十三课时(精选15篇)
    就职是一个机会,不仅是开始一段新的工作,更是展示自己专业能力和职业潜力的时刻。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就职总结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意义。在下面,我们将为大家
  • 10-16 最新厨师食堂年终总结成本节约(实用13篇)
    军训总结是一种对军事训练活动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训练水平和能力。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学习者的总结风格和思考角度,希望对你的学习有
  • 10-16 珍爱生命严防溺水演讲稿全篇(模板11篇)
    三分钟,是赛场上的最后争夺时刻。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它代表了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也是民族的象征。珍爱生命严防溺水演讲稿全篇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 10-16 ×米接力运动会加油稿(大全15篇)
    岗位职责是组织机构对员工在特定职位上所作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的明确规定。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对岗位职责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岗位职责范文9:协助上级领导完成各类报表和统
  • 10-16 2023年升学宴教师致辞有文采致辞 高考升学宴教师致辞(实用8篇)
    即兴是一种在临场发挥中展现自己才能的方式,它要求我们保持灵活和敏锐。试着进行一次即兴绘画或即兴演奏如何?即兴表演的关键在于放松心态,找到自己的创作灵感和个性风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