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8篇)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8篇)

时间:2023-10-16 09:22:30 作者:翰墨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8篇)

一分钟,可以让我们做一次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压力。如何在一分钟内处理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名人在一分钟内分享的人生智慧和感悟。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一、课文理解:

课文写了旧社会农村的.一个穷苦的孩子以挖野菜为乐,表达了对荠菜的特殊

感情,含蓄地反映了旧社会贫苦农民的孩子对自由的向往,也从侧面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小学语文第九册课程辅导——16、我盼春天的荠菜。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课题“我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接着写“我”小时候馋是因为肚子饿,具体记叙了“我”因饥饿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遭到财主家的人凶狠地追赶的事,既反映了旧社会财主欺压穷苦人家孩子的罪恶,也是“我”对荠菜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课文最后写出春天带给“我”的希望。文中“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学习重点:

1、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当段落由多个自然段组成时,经常

用到自然段段意归并法。阅读时,先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每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接着联系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哪几个自然段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取主去次,归纳出完整的段落大意。

《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二段(第2、3自然段)段意的概括(详见课本第六单元单元学习提示)。“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难点在于对各自然段的段意根据主次关系进行取舍。在概括时应反复阅读体味才能确定,有时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去概括。如课文第3大段(第4---8自然段),在对各自然段段意串连起来时,对语句进行加工,使之完整通顺。这段段落大意可这样概括:“我”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广阔的田野上。

2、课文第9自然段“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蓝天上白色的云朵”,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程辅导——16、我盼春天的荠菜》。读这段话,要这样去理解:1、劳苦的人家辛勤劳动了一年,秋天收起来的粮食大多被财主剥削去了,家里一点粮食,不够一家人生活,冬天只得挨饿。2、穷人盼望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可以挖野菜来充饥。3、“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多好吃了”。这样的食物只有穷人孩子才感到好吃,因为它比挨饿好受多了,所以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4、为什么“挖野菜时会有那种坦然的心情”,而且感到是一种享受呢?这更是对荠菜有一种特殊感情的反映。因为如今去挖荠菜时,可无忧无虑,不必担心财主家的人拿粗木棍凶狠地追赶,还可以自由自在地看天空的小鸟、树上的杏花、天上的白云。

三、难点分析:

【难句理解】“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在

那个社会里,要是妈妈知道这件事,怎么会不哀愁呢?因为担忧自己的孩子遭到财主毒打,担忧财主会借此向父母敲诈、逼债。我怎么忍心看着妈妈再苦上加愁呢?孩子怕失去相依为命的父母,所以说“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四、参考资料:

荠菜,一种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裂片有缺口,花白色,嫩叶可以吃。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了解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由于课文所写的事情发生在旧社会,距现代生活较远,学生体会该文的思想情感有一定难度,我运用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分析,披文入情,读中悟情。

一、初步感知课文,提出问题,自行探究。

1、审题激疑:小女孩为什么要盼春天的荠菜?

2、运用自学方法,熟悉课文,了解内容。

3、提炼主线,围绕“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条主线初读课文,探讨课后题:“我”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从那些词句中看出来?采用变式教学,学习9—10自然段。

人人参与,默读课文,圈圈点点,说说读读议议。总结出两点理由:

a、荠菜味美。b、挖荠菜时坦然的心情是一种享受。

4、再次设疑,根据a和b提出有关问题。小组交流评价,全班交流评价,充分研究讨论后,在罗列的问题中取舍归纳出最值得研究的三个小论题:

(1)、荠菜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真的很好吃吗?那到底是一种什么菜?旧社会里的人们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有图片说明更佳。

(2)、为什么说挖荠菜是一种享受?财主是怎样的一种人?

5、指导学生做好课外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完成简单的研究报告。

(1)、研究方式:或单独,或与同学合作。

(2)、搜集途径:群众调查,报刊,书籍(《上下五千年》《知识百科全书》)、上网。

(3)、研究成果:合作或独立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以备在课堂上交流。

二、运用研究成果,师生共创情境,体验思想情感。

1、探讨问题

1:荠菜真的好吃吗?它到底是一种什么菜?

(1)交流研究成果。

(2)既然荠菜味涩难咽,那为什么作者认为“别提有多好吃”呢?

(3)研读课文2—3自然段。

交流:因为作者非常饿。请找出文中有关句子体会体会她饿到什么程度?

点拨:a、从吃的样子看狼吞虎咽:“一……就……”“一把把”“塞”“更别说”

b、从吃的食物看都是未成熟的野菜野果:“青”“嫩”“才”

c、小女孩为什么会这么饿?(贫穷)

d、请运用研究成果,说说那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请学生将搜集的图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讲解,交流成果。)

师补充图片讲解:翻开人类的史册,我们才知道不管在昨天还是今天,饥饿仍然威胁着人类。这是在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里,一个孩子已经衰弱得无法移动去寻找食物了。他快要死去的身体已经成为大群苍蝇的美食。你能想象他此刻最需要什么吗?同样,在炮火纷飞的阿富汗、巴勒斯坦,还有许许多多的儿童像文中小女孩一样饱受饥饿的折磨。谁能饱含感情地读读这两小节呢?指导课文朗读。

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女孩看到春天的荠菜才会如此高兴。你能有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里的这些句子吗?出示:“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别提有多好吃了。”

2、探究问题2:为什么说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可以称得上一种享受?

(1)交流研究成果。

(2)研读4—8自然段,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为饿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追赶跳入河里,游荡在田野上。)这件事除了“我”还出现了那哪些人物?(财主家的人、妈妈)请结合文中有关句子,淡淡你对这些人物有的评价?组内讨论,全班交流反馈。

师点拨:a、“那家伙立刻拿着粗木棍紧紧追来。”“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喘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冷酷的笑声。”

引导学生在读中求悟。抓住“立刻”“紧紧”“冷酷”,说明财主家的人十分凶残冷酷。那财主又是怎样的人?结合搜集的材料谈谈,加深对那个黑暗时代的认识。

b、“我怕妈妈知道,并不是怕妈妈打,而是怕看见妈妈那双哀愁的眼睛。”

理解“哀愁”。妈妈为什么而哀愁?身为一个母亲,却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饿、挨打,却无能为力。

c、于是,我一个人游荡在田野上,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啊?(配上哀愁舒缓的音乐)师感情范读第八自然段。

d、想想,文中写了哪些景物?(羊儿回圈,鸟儿归巢)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景物?抒发了作者此时什么心情?配乐学生有感情朗读。

e、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女孩,你会对村口呼唤你的妈妈说些什么?此时你最盼望什么?(向往能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f、所以“我”才会格外珍惜挖荠菜时的坦然心情。(出示)谁能有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中的这些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3、总结全文:

(1)请选择最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虽然我们生活在幸福的今天,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痛苦的过去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今天。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今天的世界还有战争和饥饿,还有许多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世界美好的明天要靠大家去创造。

三、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新方法:自然段段意归并法。

1、自学单元提示,说说运用归并法的步骤:写大意,分主次,取主舍次或归并。

2、小组讨论概括出第一和第二段段意。

3、全班交流评价。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1、初识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2、采用变序法学习课文1、2、3、9、10自然段。

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的方法。

4、学习部分生字新词,并巩固运用。

学习课文的9、10两个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掌握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一般步骤。

1、课前谈话

这是一种略带苦味的菜!既然是这样一种菜,应该是不太受大众喜欢的。但有人却对荠菜怀有一种深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三课《我盼春天的.荠菜》,来了解一下其中真正的原因。

2、揭示课题

(1)多媒体打出课题。

(2)我们看题目,我盼春天的荠菜。先看这个盼是什么意思。(盼望、渴望)。那题目的意思就是我盼望春天的荠菜。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看屏幕)——我为什么要盼望春天的荠菜?第二个问题,我对荠菜有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特殊)读一读。

大家看一看,老师给大家上课,与你们老师平时给你们上课有什么不同?

那你们的心情怎样?这就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既然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那课文的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先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3)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一幅图。(多媒体打出图),想想看,课文那一节是描写这幅图的。(第九自然段)

3、指导阅读9、10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用————划出。

(2)提问,指名回答。

(3)归纳:别提有多好吃了。最喜欢荠菜;心情坦然。是一种享受。

(4)玉米面糊糊里,放上荠菜,味道真那么好吃吗?(为了填饱肚子)

(5)坦然是怎样一种心情?请一位同学念一念这句话。(教学坦然一词)

从文章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心情的坦然?(一是从人物的动作、心情:向田野奔去,不必担心,可以不时的看一看;二是从景物的描写中,侧面衬托出我当时的心情:荠菜用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吱吱喳喳的小鸟,绽开的杏花、白色的云朵。)

(6)此时此刻,我们应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呢?

(7)因此,作者要发出一份发自内心的感受:荠菜,我亲爱的荠菜!

4、过渡:荠菜它只是一种野草,味道并不好吃,但作者却说别提有多好吃。这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饿!)

5、教学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

(2)指名读这一句话。(无奈的心情)

(3)正因为我饿,所以造成了什么后果?下面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我小时侯很谗)

(4)从财主的胖儿子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从他的胖看出什么,他吃什么?我又吃什么?)

(5)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很饿?(青………………)

(6)这些青的东西我都吃的津津有味,这说明我的确是——饥不择食。

(7)带着同情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两节。

(8)那么下面我们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2、3两个自然段的意思呢?

投影出示:1、因为我小时侯饿,所以我谗。

2、我小时侯谗,是因为我饿。

(9)这就是归纳段落大意的一种方法: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它的一般步骤:

1、先写出每个段落大意的意思。

2、再看看它们的意思是不是主要的,我们舍去次要的,抓住主要的。

3、最后进行归并。

4、用这种方法来归纳段落大意是比较有效的。在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将进一步运用。

6、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先将1、2、3、9、10这五个自然段的词语进行集中学习。

7、教学词语

蔷薇枝 映山红 青枣 青豌豆 财主 丫头 马齿苋 野葱 盐花 吱吱喳喳 绽开

1、齐读一边

2、男女同学竞读

3、说话练习:分析词语,用3词造句、用上4词造句

8、总结本节课

盼 特殊的感情 最喜欢荠菜

饿 谗 饥不择食

饱 胖 恶语嘲讽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29个新词。

2、初步学会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

3、懂得旧社会财主的罪恶,穷苦人家生活的艰苦。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10自然段。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题,激发动机:

1、出示实物荠菜,教师和同学一起谈谈自己对荠菜的认识。(从生长季节、生长地点、形状、味道等方面展开)

2、揭题后解题,质疑:

(1)揭题:我盼春天的荠菜(板书)

(2)读题,你觉得课文重点会写什么?课题重点词是什么?

(3)质疑:据题你会认为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你有什么疑问?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到底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

(2)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难问题

3、这个故事发生什么年代,从哪里看出来?

师简介旧社会穷人生活有关情况(如同学谈话中涉及此问题即穿插进去)

4、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9、10自然段)

课文其它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5、再读9、10自然段,简单回答作者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

(板书:好吃坦然的心情是享受)

师引: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与她的经历有关。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吧!

三、导学--探究,学习新课

1、研读第二段:

(1)分节指读,归纳节意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全段。

2、研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2)指名再读,其他同学闭目再次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师在此告诉大家这种读书方法叫“初读想象画面”)

要求对照文中句子,分析品读,体会感情,先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集体交流(分两方面-财主家人残酷和“我”心里害怕,可怜)

a、第一方面:研究财主家人残酷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那家伙立刻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追来。

b、冰凉的河水呛得我透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阵冷酷的笑声。

想象说话:财主家人当时的语言、神情

c、我实在没有勇气回去找,可又不敢回家。(为什么会没有勇气?)

b、第二方面:研究“我”心里害怕,可怜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纵身跳进那条河里。(“一切”在这里包括哪些,“不顾一切”说明什么?)

想象说话:当时的气候环境和“我”此时的心理

b、河水没过了我矮小的身子。我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

c、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假如妈妈知道这件事,她心里会怎样想?会哀什么,愁什么?)

d、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应……

师述:是啊,羊儿咩咩地叫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而“我”独自一人在空旷漆黑的田野上,有家不敢回,有家不能回,“我”的命运真是连羊儿、乌鸦也不如啊!“我”心里有许许多多的害怕,这样的生活真是受罪!(板书:心里害怕是受罪)

(5)说话训练,激发感情:

(6)配音朗读全段

四、作业练习

简要复述第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简要复述第三段

二、导读--探究,学习第四段

1、接上引读

2、从哪里感受到“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急切心情?朗读

3、理解“我”盼春天的荠菜的两点原因:

(1)用关联词把描写原因的两个句子联接起来

(2)荠菜真的那么好吃吗?这句话怎么理解?

(3)读下一个长句子,想象画面,

思考:此时,我的心里没有(),也没有(),非常()。

(4)这样没有担心,也没有顾虑的心情,就是“坦然的心情”。具体找找有关的词句。

b、请大家把这种美好的境界用文字描写下来。

c、交流。

4、师引:同学们,比起冬天偷玉米棒时那种紧张害怕的心情来,现在这种放松坦然的心情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啊,自由,太好了!

让我们也来一起分享一下这种快乐吧,感情朗读全段。

5、配音朗读,试背全段

三、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1、作者说自己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你们说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段意:

1、学习“单元提示”,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一、归纳节意;二、舍次留主;三、进行归并

2、共同归纳第二段段意:

(1)归纳节意:第一节:“我”小时候很馋。第二节:“我”馋是因为饿。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所以这一段的段意归纳为:“我”小时候馋是因为饿。

(4)再次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3、尝试归纳第三段段意:出示课后第三题

读题后选择下面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1)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我在河水中挣扎,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田野上。

(2)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野上。

(3)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后也因害怕,一直不敢回家。

4、自主归纳第四段段意:让学生自主归纳、交流

五、总结全文,再次质疑

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补充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

(特殊感情)

饿好吃

(偷玉米棒)(挖荠菜)

心里害怕—心情坦然

是受罪是享受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我盼春天的荠菜》是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打头课文,作者是我国知名作家张洁。文中描写旧社会农村的穷苦孩子以野菜充饥,以挖野菜为乐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从另一个侧面揭露财主的罪恶。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圈”;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简直”、“可是”、“渐渐”等词语写句子。

2、能根据提示较深入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3、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语言文字和课文情景,通过反复研读,品味分析,了解“我”为什么会盼春天的荠菜,披文入情,读中悟情。

2、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2、感受妈妈疼爱孩子的感情。

3、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学会运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感受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由于课文所写的事情发生在旧社会,距现代生活较远,学生体会该文的思想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感悟的学习情景。

布置学生课前查一查关于荠菜的资料,向老人们询问旧社会时穷人的生活状况。

第一教时

一、导入揭题

导入

投影出示荠菜图片,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吃过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对于荠菜,大家知道多少?(从生长季节、地点、形状、味道等方面展开说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盼春天的荠菜》,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想想词义。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投影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做作业本第一题。做完后交流。

3、四人小组分工读课文。要求:读者尽情,听者尽心。

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难问题

4、这个故事发生什么年代,从哪里看出来?

5、迅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9、10自然段)

课文其它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29个新词。

2、初步学会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

3、懂得旧社会财主的罪恶,穷苦人家生活的艰苦。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10自然段。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题,激发动机:

1、出示实物荠菜,教师和同学一起谈谈自己对荠菜的认识。(从生长季节、生长地点、形状、味道等方面展开)

2、揭题后解题,质疑:

(1)揭题:我盼春天的荠菜(板书)

(2)读题,你觉得课文重点会写什么?课题重点词是什么?

(3)质疑:据题你会认为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你有什么疑问?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到底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

(2)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难问题

3、这个故事发生什么年代,从哪里看出来?

师简介旧社会穷人生活有关情况(如同学谈话中涉及此问题即穿插进去)

4、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9、10自然段)

课文其它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5、再读9、10自然段,简单回答作者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

(板书:好吃坦然的心情是享受)

师引: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与她的经历有关。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吧!

三、导学--探究,学习新课

1、研读第二段:

(1)分节指读,归纳节意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全段。

2、研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2)指名再读,其他同学闭目再次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师在此告诉大家这种读书方法叫“初读想象画面”)

要求对照文中句子,分析品读,体会感情,先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集体交流(分两方面-财主家人残酷和“我”心里害怕,可怜)

a、第一方面:研究财主家人残酷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那家伙立刻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追来。

b、冰凉的河水呛得我透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阵冷酷的笑声。

想象说话:财主家人当时的语言、神情

c、我实在没有勇气回去找,可又不敢回家。(为什么会没有勇气?)

b、第二方面:研究“我”心里害怕,可怜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纵身跳进那条河里。(“一切”在这里包括哪些,“不顾一切”说明什么?)

想象说话:当时的气候环境和“我”此时的心理

b、河水没过了我矮小的身子。我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

c、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假如妈妈知道这件事,她心里会怎样想?会哀什么,愁什么?)

d、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应……

师述:是啊,羊儿咩咩地叫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而“我”独自一人在空旷漆黑的田野上,有家不敢回,有家不能回,“我”的命运真是连羊儿、乌鸦也不如啊!“我”心里有许许多多的害怕,这样的生活真是受罪!(板书:心里害怕是受罪)

(5)说话训练,激发感情:

(6)配音朗读全段

四、作业练习

简要复述第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简要复述第三段

二、导读--探究,学习第四段

1、接上引读

2、从哪里感受到“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急切心情?朗读

3、理解“我”盼春天的荠菜的两点原因:

(1)用关联词把描写原因的两个句子联接起来

(2)荠菜真的那么好吃吗?这句话怎么理解?

(3)读下一个长句子,想象画面,

思考:此时,我的心里没有,也没有(),非常()。

(4)这样没有担心,也没有顾虑的心情,就是“坦然的心情”。具体找找有关的词句。

b、请大家把这种美好的境界用文字描写下来。

c、交流。

4、师引:同学们,比起冬天偷玉米棒时那种紧张害怕的心情来,现在这种放松坦然的心情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啊,自由,太好了!

让我们也来一起分享一下这种快乐吧,感情朗读全段。

5、配音朗读,试背全段

三、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1、作者说自己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你们说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段意:

1、学习“单元提示”,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一、归纳节意;二、舍次留主;三、进行归并

2、共同归纳第二段段意:

(1)归纳节意:第一节:“我”小时候很馋。第二节:“我”馋是因为饿。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所以这一段的段意归纳为:“我”小时候馋是因为饿。

(4)再次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3、尝试归纳第三段段意:出示课后第三题

读题后选择下面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1)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我在河水中挣扎,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田野上。

(2)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野上。

(3)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后也因害怕,一直不敢回家。

4、自主归纳第四段段意:让学生自主归纳、交流

五、总结全文,再次质疑

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补充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

(特殊感情)

饿——————————好吃

(偷玉米棒)(挖荠菜)

心里害怕————————心情坦然

是受罪是享受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我盼春天的荠菜》是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打头课文,作者是我国知名作家张洁。文中描写旧社会农村的穷苦孩子以野菜充饥,以挖野菜为乐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从另一个侧面揭露财主的罪恶。

1、 学会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圈;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简直、可是、渐渐等词语写句子。

2、 能根据提示较深入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3、 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1、 借助语言文字和课文情景,通过反复研读,品味分析,了解我为什么会盼春天的荠菜,披文入情,读中悟情。

2、 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能力。

1、 感受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2、 感受妈妈疼爱孩子的感情。

3、 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学会运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感受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由于课文所写的事情发生在旧社会,距现代生活较远,学生体会该文的思想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感悟的学习情景。

布置学生课前查一查关于荠菜的资料,向老人们询问旧社会时穷人的生活状况。

1、导入

投影出示荠菜图片,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吃过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对于荠菜,大家知道多少?(从生长季节、地点、形状、味道等方面展开说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盼春天的荠菜》,齐读课题。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想想词义。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 投影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 做作业 本第一题。做完后交流。

3、四人小组分工读课文。要求:读者尽情,听者尽心。

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难问题

4、这个故事发生什么年代,从哪里看出来?

5、迅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9、10自然段)

课文其它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你想读出哪个词语?(盼)盼是怎样的一种感情?(盼望、渴望、期待)

2、分别用这三个词语再次读读课题。

我盼望春天的荠菜我渴望春天的荠菜我期待春天的荠菜

3、可见作者对荠菜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4、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我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910)

1、自由读课文910自然段,把描写作者喜爱荠菜的句子划下来,圈圈点点,读读议议。

2、四人小组交流,读读你划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听听别人的朗读和理解。

3、集体交流

探究主题1:我最喜欢荠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

一、 好吃,咱们来读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真的很好吃吗?

1、交流研究成果。

2、既然荠菜味涩难咽,为什么作者认为别提有多好吃呢?(因为她饿)

3、研读课文23自然段。

(1) 谁来读读? 自由读,指名读。

a、刚抽出来的嫩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

b、才开放的映山红,我会一把把塞进嘴里。

c、更别说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了。

(2)你想要说什么?

a、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什么味儿?能吃吗?

b、蔷薇枝?吃下去?

c、映山红?一把把塞进嘴里?

d、从吃的样子看狼吞虎咽:一就 一把把 塞 更别说

e、从吃的食物看都是未成熟的野菜野果:青 嫩 才

(3)真让人辛酸哪!咱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

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青玉米棒子!你还能说吗?

a、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青枣青豌豆!

b、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刚开放的映山红一把把塞进嘴里!

c、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剥了皮的嫩蔷滚枝吃下去!

我们都没有想到,她竟然饿到了如此的程度!齐读a、b、c。

小女孩为什么会这么饿?(贫穷)

(4)说说那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有实物、图片或相关的文字资料则效果更好。)

教师激情演讲,渲染情景: 翻开人类的史册,我们才知道不管在昨天还是今天, 饥饿仍然威胁着人类。在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里,一个孩子已经衰弱得无法移动去寻找食物了。他快要死去的身体已经成为大群苍蝇的美食。你能想象他此刻最需要什么吗?同样,在炮火纷飞的阿富汗、巴勒斯坦、伊拉克,还有许许多多的儿童像文中小女孩一样饱受饥饿的折磨。谁能饱含感情地读读这两小节呢?指导课文朗读。

出示: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别提有多好吃了。 学生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读。

探究主题2: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一、怎么会是一种坦然的心情?(我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木棍凶狠地追赶我)

1、那家伙立刻拿着粗木棍紧紧追来。

粗木棍他要干嘛?(是为了追到了打起来解恨)多可怕啊!

2、我没命地逃,风在我耳边呼呼直响便不顾一切

风呼呼直响说明了什么?

不顾一切,不顾什么?多危险呐!

3、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喘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冷酷的笑声。

谁在笑?

我在河里挣扎,他却在岸上笑,他真

引导学生在读中求悟。抓住立刻 粗 紧紧 冷酷,说明财主家的人十分凶残冷酷。那财主又是怎样的人?结合搜集的材料谈谈,加深对那个黑暗时代的认识。

看,羊儿哗哗地叫着,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按理说(我也应该回家了),而且我也已经听到妈妈在呼唤我,但是我却不敢回家,因为我怕(妈妈知道)。我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5、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妈妈哀什么?愁什么?感受妈妈此时的心情。

身为一个母亲,却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饿、挨打,却无能为力。

6、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女孩,你会对村口呼唤你的妈妈说些什么?此时你最盼望什么?(向往能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7、所以我才会格外珍惜挖荠菜时的坦然心情。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有感情朗读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4、总结全文:

(1)请选择最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只有知道过去,才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

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浅析教材:

《我盼春天的荠菜》共10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点明课题,“我”盼春天的荠菜是“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第2、3自然段中写“我”小时候嘴馋,要吃野花野草,是因为肚子饿。第4————8自然中,写了因饥饿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遭到他家的人拿粗木棒凶狠地追赶而跳进河里,上岸后怕得不敢回家。9、10自然段写“我”喜爱荠菜,不仅因为它好吃,更为重要的是挖荠菜时心情坦然无虑,不必担心有谁凶狠地追赶,是一种享受。

课文写旧社会农村的一个穷苦孩子以野菜充饥,以挖野菜为乐,抒发了对荠菜的特殊感情,反映了对自由的向往,也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财主的罪恶。

本课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学习第1、9、10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第2————8自然段,第三课时:练习分段,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教材特点,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学习字词。

采用变序法学习课文1、9、10自然段,初步感受旧社会穷孩子的苦,生活在新社会的甜。

本节课的重点是:我对荠菜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难点是:课文写的是发生在旧社会,距当今儿童生活距离远,这对学生理解、体会本课思想感情有一定难度。

对教材附件的理解:此文中有幅插图,教学中,结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插图,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

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突出两点:一是突出主体思想,以学生质疑,探索为主,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鼓励学生提出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二是突出以读为主。这篇课文感情充沛,特别是最后两自然段,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去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故此,可选择讲读法、引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教师导的过程,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以期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此外,适当采用电教手段,加大教学密度,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教是为了不教”,“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九义”小语教学大纲提出:“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可见,做好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尤为重要。本课的教学,着力从三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是继续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能独立应用标号法、笔记法;二是继续交给阅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关键词学懂句子,三是让学生学会“读、思、划、议、写”的读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感,本课时的教法设计和学法选择遵循语思统一原则和以读为主原则。

设计意图。

本课时的设计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求实、求活、求新、求效、,力求紧扣目标,围绕重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第一步:揭题读题,明确目标。

出示课题,让学生自由地读这个课题,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地读。目的是课一开始使学生全情投入。《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我设计的这一程序,读好课题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第二步: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紧接着,我就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让学生思考,这样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全文的情感基调,把握好课文内容,也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这一程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三步:学习字词。

学习字词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可采用各种方法。学字词为下文学课文作了铺垫。

第四步: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手段之一,是实现素质教育核心的重要环节。通过质疑,达到这样的目的:1、弄清这几个问题,也就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2、从学生质疑入手,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利于促进主体性发展。

第五步;变序学习第9、10自然段。

学生产生了疑问,教师抓住契机,指导学生马上学习第9、10自然段。让学生自由地读,找把能看出这种特殊的感情的句子划出来,讨论。

我国语文教学有“熟读、精思、博览”的优良传统,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耳,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本课的第九、十自然段写得非常美,虽然文字浅显,但细细品读,回味无穷,在这一段教学时,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齐读,选择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来读,读得认真,读得生动。

这段教学中学生对文中的理解有一个难点,就“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现在的学生装生活条件好了,会有这种体验吗?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生活相似性体验。“饿时会饿得……”教师的语言有效地强化了与学生原有体验间的联系,感悟不一定借助实景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与共鸣。联系生活,借助想象,学生可以体验到未曾经历过的事。

第六步:总结课文,留下悬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突出读的训练,努力使语言文字训练和熏陶有机地结合,自然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最新美学散步读后感(大全8篇)
    美学散步读后感篇一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
  • 10-16 最新小学毕业生代表发言稿(大全15篇)
    征文是一种培养写作习惯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能够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深度。如何进行适当的思考和构思,使得征文内容更清晰、有层次和有逻辑?这里为大家整理
  • 10-16 最新家长亲自接送孩子承诺书(优质18篇)
    团队标语是团队凝聚力的象征,可以在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团队战绩。如何带领团队迎接挑战的标语有哪些?团队标语范文,用文字凝聚团队力量!家长亲自接送孩子承诺书篇一各位家
  • 10-16 2023年走进端午演讲稿(模板8篇)
    感恩是一把金钥匙,能打开幸福的大门。如果你对即兴感兴趣,可以参加一些即兴工作坊和培训班,那里有专业的导师会指导你。走进端午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
  • 10-16 最新小班寒假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大全12篇)
    小学教案通常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内容,能够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下面是一些针对初二学生的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借鉴和参考。小班寒假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 10-16 最新医保定点自查报告(精选8篇)
    整改报告的撰写需要充分研究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医保定点自查报告篇一为贯
  • 10-16 2023年迁出户口委托书 户口迁出委托书(优质8篇)
    典礼是一种仪式感和仪态的体现,它能够增加活动的正式程度和庄重性。写一篇完美的典礼篇章,还需要注重文字的精炼和深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典礼的意义和价值,避免冗
  • 10-16 2023年运动会开幕式的新闻稿(模板8篇)
    锐意进取,团结拼搏!有效沟通是团队成功的关键。精选了一些团队建设的标语,与大家共享。运动会开幕式的新闻稿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金秋
  • 10-16 2023年采购部门工作总结语言 采购部门工作总结(大全17篇)
    半年总结是在半年的时间里对自己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文稿,它能帮助我们审视成果与不足,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自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
  • 10-16 朋友生日聚会祝福语(实用8篇)
    我相信今天的讨论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正式开始无论是在演讲、会议还是社交场合,开场白都是引领整个氛围的重要一环。朋友生日聚会祝福语篇一1.拥有一份美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