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大全15篇)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大全15篇)

时间:2023-10-16 09:08:50 作者:薇儿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大全15篇)

知识点总结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继续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师总结的成功经验和写作技巧,供大家参考。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一

早产儿的存在不仅在普通家庭,连明星也常有早产发生,范玮琪、谢楠、徐若瑄的孩子都是早产儿,连孙俪的女儿小花也是早产出生,面对早产儿,吴京感叹:脆弱而强大的力量!

11月17日“世界早产儿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举办了一场关注早产儿群体“快闪”活动,来自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呼吁全社会关注早产儿群体,这些幼小生命期待更多爱心浇灌。也以这种积极向上的方式鼓励广大女性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降低死胎和早产率,从而实现优生优育。

“世界早产儿日”,是全世界早产宝宝的节日。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降生的万新生宝贝中,早产儿占到5%-15%,即100万至300万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每年出生早产儿2000名左右,其中救治成功最小早产儿孕周25周,出生体重660g。

最能帮助早产儿健康成长的,便是母乳!

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母乳库负责人韩树萍说:“对早产儿来说,母乳不仅是食物,更是治疗的良药。母乳喂养不仅能降低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也能降低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败血症的风险。”

好孕妈妈全媒体一直致力于推广母乳库,助力早产儿活动。我们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普及母乳库的概念,推动我**乳库建设的的每一步!不仅如此,今年8月,好孕妈妈携手广州母乳库共同承办了第二届国际母乳学组研讨会,希望更多早产儿能在母乳喂养下获得更健康的明天!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二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在我国每年约有180万名早产儿出生。为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世界早产儿日活动的号召,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早产儿问题,帮助更多早产宝宝健康成长、优化早产宝宝的生存质量、了解早产儿父母的心路历程,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于11月17日下午在门诊楼二楼成功举办了“世界早产儿日”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着“呵护早产儿,共创美好未来”的主题进行。新生儿科徐发林主任携全科医护人员为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做了充分准备,在活动现场徐发林主任向前来参与本次活动的早产儿及家属表示欢迎,对近年来我院收治早产儿的状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对早产儿相关知识进行精彩的讲座;儿内科主任贾天明、新生儿科一病区主任吉玲和护士长姜方就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识别、心理行为、出院随访、早产儿护理及出院后照顾,分别做出了详细的解读和答疑。

来自郑州、新乡、开封、济源、驻马店、安阳、濮阳等地的近50个早产儿家庭前来参加了此次活动,均为曾经在新生儿科救治的27周至32周的单胎、双胎及多胞胎宝宝,并由多胞胎家长及900克宝宝家长做为代表进行发言,分享了早产儿艰辛的养育历程和家庭护理经验,道出一片肺腑之言,现场产生了强烈共鸣。此次活动开设了育儿讲堂、分享养育经验、萌宝互动等环节,着力营造促进早产儿优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具有高危因素的准妈妈也一并参与了本次活动,了解了早产儿的相关知识,增加了待产的信心。

“世界早产儿日”旨在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早产儿问题。这次活动为早产儿家长提供了沟通与学习的机会,大家欢聚一堂,分享经验、解疑答惑、互动游戏、收获快乐,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更多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三

2012年who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早产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社会更多关注早产问题,加强相关研究,采取有效行动,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今年的世界早产儿日的宣传主题是“拥抱、护航早到的天使”。

据报道我国早产率在3%--15%之间,每年新增约180万早产儿。在我国当前的医疗保健环境下,3/4的早产儿经过系统强化干预后,拥有和正常儿童一样的健康素质。温州市妇幼保健所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近3年每年约有4000名早产儿出生,早产率在4-5%之间。

今年温州市参与国家第二周期早产儿干预项目,通过连续保健的双路径降低早产负担,尤其要关注早产儿出院后的系统保健,开展定期随访和健康检查,评价和指导生长发育。我市在国家早产儿干预项目的基础上,将早产儿干预进一步延伸拓展,于今年6月启动推广温州市“早产宝宝助推项目”,提出0-3岁早产宝宝以家庭为中心、社区早期发展指导室为基础、县级妇幼机构高危儿门诊为阵地,市高危儿干预中心为技术支持的.干预模式。项目联动市、县、乡三级儿童健康服务专业机构,以全市妇幼健康服务分级管理为依托,以基层社区儿童全程健康管理为基础,指导家长掌握基本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将以往大型、专科医院承接的儿童康复干预延伸到基层,使评估为低发育风险的早产儿童在家门的社区医院即可享受到便捷的专业健康服务。

为引导社会加强关注早产儿发展,11月22日(本周日)温州市卫生计生委、温州市妇幼保健院举办“拥抱、护航早到的天使”为主题的早产家庭亲子医教互动活动。来自全市早产项目推广地区的儿童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和早产家庭齐聚一堂,为早产儿优化发展共谋新篇。活动开设育儿讲堂、分享养育经验、还有萌宝互动等环节,着力营造促进早产儿优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四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门诊大厅进行“提倡母乳喂养,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义诊宣传。

医院儿科主任马建丽介绍,不到37周出生的新生儿,医学上称为早产儿。我国早产儿占新生儿的8%左右。每10个死亡的新生儿中,7个是早产儿,并且可能有近一半存活的早产儿有远期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瘫、脑发育迟缓、行为及情感异常、视觉及听觉损害、癫痫等问题。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很重要,早产母乳中的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如蛋白质含量高,利于早产儿快速生长;母乳喂养为早产儿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御,提供保护性物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感染风险较大,他们比足月的婴儿更需要母乳。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五

的时候,刚上临床实习不久,在新生儿科遇见一个29周的早产儿,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早产儿。

娇小的身躯像只小猫咪,皮肤薄而娇嫩,可以依稀见到皮下的血管,四肢瘦弱不堪,成年男人的手掌足可以覆盖他的整个身躯,当时并没有觉得他的可爱而是好奇这么小的生命如何坚强的存活下去。

入院后宝宝的呼吸越来越快,出现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表现,医生很快就给他气管插管用了呼吸机治疗,记得那时主任说他需要补充一种肺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来让肺更成熟。

但当时这种药最近也需要到上海才有,而且特别昂贵,家属由于经济原因没能购买这种药物,这个早产宝宝在机械通气后2天由于病情没有改善最终家属放弃了治疗,由于经济和医疗资源的限制这个早产宝宝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真的非常可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早产儿的出生率逐年升高,报道美国早产儿的发生率是12.7%,同年我国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由原来的5%上升至8.1%。

who组织发布的《全球早产儿报告》中通过统计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全球早产儿发生率平均为10%,该报告还表明早产儿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这次报告第一次提出早产儿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20中国新生儿协作网统计报道:中国不同地区早产儿的发生率平均为9.9%。早产儿发生率的提高也使得各地nicu早产儿的病人越来越多,而且胎龄越来越小,体重越来越低,对医生及医疗水平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早产儿病人的增多,医生对早产儿管理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20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分会整理了《早产儿的管理指南》在中华儿科杂志发表,各地区对早产儿的管理也更加规范化。

不同胎龄及不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住院时间是不同的,一般胎龄越小体重越低住院时间越长,费用越高。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六

××年3月3日是第××次全国“爱耳日”。为进一步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做好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特将××年第××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我科在自治区残联倡导及带领下开展了此次 “爱耳日”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准备、加强协调

活动前一周,主任围绕“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活动主题拟定了活动方案,并主动与医院、新闻媒体等部门进行了协调沟通,抽调了工作人员和医疗技术人员参与活动。同时,我们制作了主题标语和通俗易懂的宣传展版、宣传材料,保证了此次“爱耳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二、开展义诊、广泛宣传

3月3日,我们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二楼大厅悬挂了主题标语,在医院张贴了“爱耳日”主题宣传单,我耳鼻喉一科医生为广大就诊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发放预防耳鼻喉疾病知识宣传单。广大患者及家属对有关听力损伤、耳病预防及其他疾病的发现、康复和治疗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经统计,“爱耳日”活动当天,共诊治108人,包括耳、鼻、咽喉疾病,免费听力检查20人,接受咨询50多人,登记需住院治疗的有2名,分发宣传单500多份。同时多家报社参加,主任当天中午应邀在广播电台做节目,就此次爱耳日主题意义做了深入地阐述。

通过爱耳日各项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和普及了居民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加强了居民听力损伤与耳聋的防治、康复;提高了全民爱耳护耳的意识;推动了防聋治聋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关爱听力与言语残疾人群,推动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七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举行“更多的关爱,拥抱呵护早到的天使”大型公益活动,为数十名经该院成功救治的早产儿宝宝进行健康检查,并为家长们进行健康讲座和咨询。

据悉,湘雅医院20xx年以来救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达1000多例,最小胎龄为24周,最小体重为600 g,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500g)的救治成功率从20xx年的86%逐渐达到20xx年的98%,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000g)的救治成功率达80%,标志着该院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治疗能力已达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湘雅医院医务部副主任丁宗烽,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和新生儿学组组长、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岳少杰教授,新生儿科44病室护士长李文等出席活动。

据估计,每年有1500万出生的婴儿是未能完成37周妊娠的早产婴儿,其中有100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中国早产儿发生率正逐年提高,20xx年调查结果显示早产发生率高达9.9%,也就是说,1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是早产儿。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是继肺炎之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研究显示,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也将面临终生残疾,包括学习障碍和视力、听力问题。

活动现场,2岁半的双胞胎姐妹花平平(化名)和安安(化名)活蹦乱跳,谁也看不出来她们胎龄仅28周就出生了,其中平平出生体重仅700克;胎龄仅26周的糖糖(化名)出生时仅900克,现在也是一个大胖小子;拉着护士姐姐不停合影的彤彤(化名)出生时也只有25周,体重仅650克……为表达感激之情,早产儿糖糖和皮皮的家长向湘雅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赠送了锦旗。

“早产儿由于过早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的各个脏器都发育极不成熟,出生后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像妈妈宫内一样的环境,以满足他们生长发育需要。在他们生命最初的日子里,我们和这些弱小而又非常珍贵的早到天使们一同闯过了他们生命里最初的,也是最难的一个又一个关卡:包括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岳少杰教授在活动中作了“为早产宝宝保驾护航,撑起爱的蓝天”的专题讲座,与早产儿父母分享宝宝的喂养与护理知识。此外,岳少杰教授还与李文护士长同早产儿父母进行了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所有宝宝们都免费接受了健康检查,智力和体格发育均正常。

据岳少杰教授介绍,湘雅医院新生儿科已形成了一整套针对危重新生儿治疗的有效机制。实施分娩“监产”机制,确保每个宝宝出生时“黄金1分钟”内得到新生儿科医师的最佳处理;畅通“绿色通道”,确保高危新生儿生后从产房或手术室直接进新生儿病房行进一步处理;强化“鸟巢”式护理,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实施模拟宫内环境,减少光源、声源对的高危新生儿影响;推进“生命岛”建设,添置了世界最先进的床单位基础配备(100万元/单张床位配置),能满足各种危重新生儿全方位治疗。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八

10月26日,德阳妇幼保健院顺利开展“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主题是“有爱、有未来”。活动当天,儿科住院部护士长王勉在我院保健大楼5楼健康教育科宣教室,向22个家庭讲解了新生儿日常护理、新生儿脐带护理以及宝宝沐浴洗澡、早产儿喂养技巧等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活动,准爸爸准妈妈基本掌握护理新生儿的技巧,认识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早期和适宜的围产期保健。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九

11月17日是 “世界早产儿日”,今年的主题是“有爱,有未来”。为进一步宣传普及早产儿相关知识,动员全社会给早产儿更多的爱与呵护,促进其健康成长,当天上午,娄底市中心医院在门诊六楼举办了“亲亲我的宝贝”主题宣传活动,特邀请从该院新生儿科治愈出院的50多个体重在1.5公斤以下的早产儿及家属,来院参加免费体检、儿童健康成长讲座、有奖问答、亲子游戏等活动。该院副院长谭华清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词,该院新生儿科、儿童康复保健中心、院团委等科室和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孩子一起打造了一场联欢盛宴。

早上九点,该院门诊六楼会议室就聚集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宝宝,有了卡通人物、彩色气球、玩具礼品等的陪伴,小朋友们仿佛来了游乐园,随后的体格检查、抽血化验等一系列的检查都很愉快地完成了。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宝宝,该院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守护,才换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活动现场,家长们和医务人员亲切交流,为他们共同呵护的宝贝感到自豪和高兴。

“我以后一定要学医,到中心医院来当医生,我还要认王燎原医生做干爹……”这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心声。原来,6年前,涵涵才在母亲子宫里待了6个多月就忍不住想出来了,28周早产的他体重仅1.3公斤,他是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接收的第一个需要上呼吸机的宝宝。由于父母都是残疾人,涵涵家庭条件困难,爷爷奶奶恳求王淑莲主任、曾艳护士长和当时涵涵的管床医师王燎原一定要想办法救救他。在医务人员和涵涵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涵涵最终得以康复出院。一直以来,爷爷奶奶都十分感激医务人员的救助,嘱咐他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心医院救回来的宝宝。于是,小涵涵从小就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树立了要当白衣天使的目标。11月17日是星期四,读小学一年级的涵涵在接到医院的电话通知后,特意请假一天,由爷爷奶奶陪伴来到医院参加免费体检,同时看望那些曾经把他当自己宝贝一样的照顾的“爸爸妈妈”。

方玉是一个初为人母的“新妈妈”,活动现场,她作为家长代表与所有早产儿家长分享了小苹果的救治经验。今年10月1日出生的小苹果,出生时体重仅980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超低出生体重儿……一系列的诊断完全打破了方玉一家迎接新生命的喜悦。随后,小苹果在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与医务人员一起攻克了呼吸、营养、感染、黄疸等一个又一个难关,住院35天后,小苹果的身体指标基本达到了正常的新生儿水平。方玉感激地说道:“感谢上苍让小苹果来到我的身边,感谢娄底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是他们的精心救治才有小苹果今天的健康和我们全家的欢乐。”

在儿童健康成长讲座现场,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的刘冰雪医生向广大家长朋友介绍了早产儿的喂养和健康成长等知识。该院团委的志愿者们还组织孩子和家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亲子游戏。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医院每年都能组织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大家学到知识,让宝宝接受了免费检查,还能让宝宝玩得尽兴。

据悉,早产是指妊娠不足37周的分娩现象,此时娩出的新生儿即早产儿,他们身体许多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出生后需要特别护理。早产是一个全球性的危害人口健康和人口质量的问题,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之后,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例早产婴儿,且这一数字仍在上升。在中国,每年早产率约为10%,自去年“全面二胎”政策开放以来,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随之剧增,因高龄孕产妇生育能力相对下降而引发的早产频发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是湘中地区设备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新生儿专科,年门诊量7200余人次,年出院病人达20xx余人次,其中危重患儿占50%。20xx年以来,该科成功救治孕32周以下、体重1500克以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3000余例,救治率达99%,其中,最小胎龄为26周,最低体重仅670克,整体综合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该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拥有全市经验最丰富的儿保专家和康复技师,配备了一大批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承担了省市残联一系列儿童康复项目,在儿童保健、康复治疗等方面经验丰富。

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淑莲教授提醒广大家长,早产儿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近期和远期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率,产前检查是关键,孕期一定要进行规范的围产保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生出健康的宝宝。同时,家长们要更加关注早产,对早产儿实施全面干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共同呵护,才能给早产儿一个美好的未来。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十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今年的主题是“有爱,有未来”。为进一步宣传普及早产儿相关知识,动员全社会给早产儿更多的爱与呵护,促进其健康成长,当天上午,娄底市中心医院在门诊六楼举办了“亲亲我的宝贝”主题宣传活动,特邀请从该院新生儿科治愈出院的50多个体重在1.5公斤以下的早产儿及家属,来院参加免费体检、儿童健康成长讲座、有奖问答、亲子游戏等活动。该院副院长谭华清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词,该院新生儿科、儿童康复保健中心、院团委等科室和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孩子一起打造了一场联欢盛宴。

袖珍宝宝,我们要给你加倍的呵护

早上九点,该院门诊六楼会议室就聚集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宝宝,有了卡通人物、彩色气球、玩具礼品等的陪伴,小朋友们仿佛来了游乐园,随后的体格检查、抽血化验等一系列的检查都很愉快地完成了。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宝宝,该院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守护,才换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活动现场,家长们和医务人员亲切交流,为他们共同呵护的宝贝感到自豪和高兴。

“我以后一定要学医,到中心医院来当医生,我还要认王燎原医生做干爹……”这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心声。原来,6年前,涵涵才在母亲子宫里待了6个多月就忍不住想出来了,28周早产的他体重仅1.3公斤,他是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接收的第一个需要上呼吸机的宝宝。由于父母都是残疾人,涵涵家庭条件困难,爷爷奶奶恳求王淑莲主任、曾艳护士长和当时涵涵的管床医师王燎原一定要想办法救救他。在医务人员和涵涵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涵涵最终得以康复出院。一直以来,爷爷奶奶都十分感激医务人员的救助,嘱咐他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心医院救回来的宝宝。于是,小涵涵从小就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树立了要当白衣天使的目标。11月17日是星期四,读小学一年级的涵涵在接到医院的电话通知后,特意请假一天,由爷爷奶奶陪伴来到医院参加免费体检,同时看望那些曾经把他当自己宝贝一样的照顾的“爸爸妈妈”。

方玉是一个初为人母的“新妈妈”,活动现场,她作为家长代表与所有早产儿家长分享了小苹果的救治经验。今年10月1日出生的小苹果,出生时体重仅980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超低出生体重儿……一系列的诊断完全打破了方玉一家迎接新生命的喜悦。随后,小苹果在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与医务人员一起攻克了呼吸、营养、感染、黄疸等一个又一个难关,住院35天后,小苹果的身体指标基本达到了正常的新生儿水平。方玉感激地说道:“感谢上苍让小苹果来到我的身边,感谢娄底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是他们的精心救治才有小苹果今天的健康和我们全家的欢乐。”

在儿童健康成长讲座现场,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的刘冰雪医生向广大家长朋友介绍了早产儿的喂养和健康成长等知识。该院团委的志愿者们还组织孩子和家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亲子游戏。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医院每年都能组织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大家学到知识,让宝宝接受了免费检查,还能让宝宝玩得尽兴。

关注早产,为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据悉,早产是指妊娠不足37周的分娩现象,此时娩出的新生儿即早产儿,他们身体许多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出生后需要特别护理。早产是一个全球性的危害人口健康和人口质量的问题,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之后,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例早产婴儿,且这一数字仍在上升。在中国,每年早产率约为10%,自去年“全面二胎”政策开放以来,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随之剧增,因高龄孕产妇生育能力相对下降而引发的早产频发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是湘中地区设备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新生儿专科,年门诊量7200余人次,年出院病人达余人次,其中危重患儿占50%。20以来,该科成功救治孕32周以下、体重1500克以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3000余例,救治率达99%,其中,最小胎龄为26周,最低体重仅670克,整体综合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该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拥有全市经验最丰富的儿保专家和康复技师,配备了一大批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承担了省市残联一系列儿童康复项目,在儿童保健、康复治疗等方面经验丰富。

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淑莲教授提醒广大家长,早产儿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近期和远期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率,产前检查是关键,孕期一定要进行规范的围产保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生出健康的宝宝。同时,家长们要更加关注早产,对早产儿实施全面干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共同呵护,才能给早产儿一个美好的未来。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十一

××年3月3日是我国第××次“爱耳日”,根据中国残联等15各部门下发《关于开展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相关要求,我院仅仅围绕今年的活动主题组织了一支由五官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护理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到××镇××村开展义诊活动。

此次活动开展包括:一般体格检查、眼耳鼻喉检查、测血压、心电图检查,送医送药,卫生保健常识宣传等项目。场面热烈,前来检查和咨询的村民络绎不绝,医务人员认真进行各项检查,热心解答群众的疑问,并为前来的村民送上保健药品,派发卫生保健宣传资料,加强卫生宣教,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高村民自我保健能力。活动持续近4个小时,服务近2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活动被广播电视录制成节目播放。

此次“爱耳日“义诊活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工作人员用真心、真情的服务赢得了村民的好评,弘扬了积极奉献的文明新风,展现了新时代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为满足农村基层群众卫生健康知识需求,提高农村基层群众健康素质和农村卫生水平,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幸福作出了新的贡献。

【扩展阅读:爱耳日成立背景】

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949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

为有效开展聋儿康复和预防工作,1988年,聋儿康复工作作为一项抢救性工程列入国家计划,系统实施,中国共有聋儿康复机构1422个,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为技术资源中心,以省聋儿康复中心为龙头,以市级语训部为骨干,以基层聋儿语训班(点)为基础,社区家庭为依托的聋儿康复工作体系,截止1998年底,全国已训练7岁以下聋儿11.2万名,其中15.73%进入普通小学和幼儿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xx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规定了30种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标准,指导医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减少和避免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

中国新生聋儿数量多,康复需求大,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只能达到年训2万名的能力。因此,除采取必要的康复手段外,积极开展预防,防止耳聋发生、控制新生聋儿数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此,中国残联、卫生部等十个部门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并于20xx年3月开展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这对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20xx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十二

为了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11月17日,在“世界早产日”当天,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东院开展“有爱,有未来”的主题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更多关注早产儿健康成长。

活动现场,该院新生儿科、妇产科、儿童保健康复科等医疗专家,为前来咨询就诊的病患家属及市民就早产儿预防、早产儿疾病防治、早产儿康复、早产儿喂养及营养等医学常识进行答疑解惑和义务诊疗。

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40份,义务询诊43人次。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 ,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相关专家预计,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中国在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同时,由于新生儿基数的变大,再加上拼二胎的高龄孕妇早产发生率更高,早产儿的数量或将在未来的1-2年出现阶段性增加。

专家介绍,“早产儿”是指不到37周出生的新生儿。在10个死亡的新生儿中,7个是早产儿,并且可能有近一半存活的早产儿有远期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瘫、脑发育迟缓、行为及情感异常、视觉及听觉损害、癫痫等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专家提醒,夫妻双方在孕前要高度重视备孕保健,怀孕后要及时规范进行孕期筛查,并过早干预防治。一旦发生早产,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系统化治疗,并提倡母乳喂养,为早产儿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御和保护性物质,将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降到最低。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十三

11月12日上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举办的“世界早产日”公益活动在重庆万有康年酒店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用心守护,用心关注”。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30多名专家、治疗师、营养师、护士等参与此次活动,为到场的近100个早产儿家庭答疑解惑。

活动中,新桥医院儿科的专家们就早产儿疾病、营养、护理及早期教育等家长们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专业讲解,以打消很多家属的顾虑,树立他们对这些突然降临的早产宝贝们的信心。同时,医护人员和治疗师还将对早产宝宝的体格生长、神经发育进行免费评估,为保障早产宝宝的健康成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最后,还举行了亲子游戏(抬头比赛、翻身比赛、独坐比赛、爬行比赛等),并分设各级奖品,此举旨在鼓励宝爸宝妈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确的引导,促进宝贝健康成长。据悉,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早产儿数量居全球第二,每年有117万早产儿出生,而重庆地区的早产发生率约为1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研究显示,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也即将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世人更多关注早产问题,加强相关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

对此,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在20xx年就成立“早产儿联盟”,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儿科的优势,集新生儿、儿童保健、儿童康复、常规儿科等学科专业人员为一体,创立适合早产儿发育特点的规范化的评估系统及随访体系。实现了从早产儿出生后产房保障、院内救治、出院后随访、早期评估、早期干预和康复为一体的“无缝连接”,通过专家门诊、家长指导、专题讲座、qq群医患交流,严密监测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手把手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对早产儿进行必要的训练、对有发育迟缓问题的早产儿及时进行集中康复,有效地减少了后期伤残的发生。

据统计,在两年多时间里,共为500余名早产儿提供了专业指导和训练,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十四

关注早产,为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欢迎来到本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医院“世界早产儿日”主题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为了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11月17日,在“世界早产日”当天,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东院开展“有爱,有未来”的主题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更多关注早产儿健康成长。

活动现场,该院新生儿科、妇产科、儿童保健康复科等医疗专家,为前来咨询就诊的病患家属及市民就早产儿预防、早产儿疾病防治、早产儿康复、早产儿喂养及营养等医学常识进行答疑解惑和义务诊疗。

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40份,义务询诊43人次。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 ,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相关专家预计,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中国在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同时,由于新生儿基数的变大,再加上拼二胎的高龄孕妇早产发生率更高,早产儿的数量或将在未来的1-2年出现阶段性增加。

专家介绍,“早产儿”是指不到37周出生的新生儿。在10个死亡的新生儿中,7个是早产儿,并且可能有近一半存活的早产儿有远期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瘫、脑发育迟缓、行为及情感异常、视觉及听觉损害、癫痫等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专家提醒,夫妻双方在孕前要高度重视备孕保健,怀孕后要及时规范进行孕期筛查,并过早干预防治。一旦发生早产,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系统化治疗,并提倡母乳喂养,为早产儿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御和保护性物质,将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降到最低。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举行“更多的关爱,拥抱呵护早到的天使”大型公益活动,为数十名经该院成功救治的早产儿宝宝进行健康检查,并为家长们进行健康讲座和咨询。

据悉,湘雅医院20xx年以来救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达1000多例,最小胎龄为24周,最小体重为600 g,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500g)的救治成功率从20xx年的86%逐渐达到20xx年的98%,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000g)的救治成功率达80%,标志着该院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治疗能力已达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湘雅医院医务部副主任丁宗烽,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和新生儿学组组长、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岳少杰教授,新生儿科44病室护士长李文等出席活动。

据估计,每年有1500万出生的婴儿是未能完成37周妊娠的早产婴儿,其中有100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中国早产儿发生率正逐年提高,20xx年调查结果显示早产发生率高达9.9%,也就是说,1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是早产儿。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是继肺炎之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研究显示,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也将面临终生残疾,包括学习障碍和视力、听力问题。

活动现场,2岁半的双胞胎姐妹花平平(化名)和安安(化名)活蹦乱跳,谁也看不出来她们胎龄仅28周就出生了,其中平平出生体重仅700克;胎龄仅26周的糖糖(化名)出生时仅900克,现在也是一个大胖小子;拉着护士姐姐不停合影的彤彤(化名)出生时也只有25周,体重仅650克……为表达感激之情,早产儿糖糖和皮皮的家长向湘雅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赠送了锦旗。

“早产儿由于过早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的各个脏器都发育极不成熟,出生后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像妈妈宫内一样的环境,以满足他们生长发育需要。在他们生命最初的日子里,我们和这些弱小而又非常珍贵的早到天使们一同闯过了他们生命里最初的,也是最难的一个又一个关卡:包括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岳少杰教授在活动中作了“为早产宝宝保驾护航,撑起爱的蓝天”的专题讲座,与早产儿父母分享宝宝的喂养与护理知识。此外,岳少杰教授还与李文护士长同早产儿父母进行了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所有宝宝们都免费接受了健康检查,智力和体格发育均正常。

据岳少杰教授介绍,湘雅医院新生儿科已形成了一整套针对危重新生儿治疗的有效机制。实施分娩“监产”机制,确保每个宝宝出生时“黄金1分钟”内得到新生儿科医师的最佳处理;畅通“绿色通道”,确保高危新生儿生后从产房或手术室直接进新生儿病房行进一步处理;强化“鸟巢”式护理,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实施模拟宫内环境,减少光源、声源对的高危新生儿影响;推进“生命岛”建设,添置了世界最先进的床单位基础配备(100万元/单张床位配置),能满足各种危重新生儿全方位治疗。

11月17日是 “世界早产儿日”,今年的主题是“有爱,有未来”。为进一步宣传普及早产儿相关知识,动员全社会给早产儿更多的爱与呵护,促进其健康成长,当天上午,娄底市中心医院在门诊六楼举办了“亲亲我的宝贝”主题宣传活动,特邀请从该院新生儿科治愈出院的50多个体重在1.5公斤以下的早产儿及家属,来院参加免费体检、儿童健康成长讲座、有奖问答、亲子游戏等活动。该院副院长谭华清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词,该院新生儿科、儿童康复保健中心、院团委等科室和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孩子一起打造了一场联欢盛宴。

早上九点,该院门诊六楼会议室就聚集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宝宝,有了卡通人物、彩色气球、玩具礼品等的陪伴,小朋友们仿佛来了游乐园,随后的体格检查、抽血化验等一系列的检查都很愉快地完成了。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宝宝,该院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守护,才换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活动现场,家长们和医务人员亲切交流,为他们共同呵护的宝贝感到自豪和高兴。

“我以后一定要学医,到中心医院来当医生,我还要认王燎原医生做干爹……”这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心声。原来,6年前,涵涵才在母亲子宫里待了6个多月就忍不住想出来了,28周早产的他体重仅1.3公斤,他是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接收的第一个需要上呼吸机的宝宝。由于父母都是残疾人,涵涵家庭条件困难,爷爷奶奶恳求王淑莲主任、曾艳护士长和当时涵涵的管床医师王燎原一定要想办法救救他。在医务人员和涵涵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涵涵最终得以康复出院。一直以来,爷爷奶奶都十分感激医务人员的救助,嘱咐他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心医院救回来的宝宝。于是,小涵涵从小就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树立了要当白衣天使的目标。11月17日是星期四,读小学一年级的涵涵在接到医院的电话通知后,特意请假一天,由爷爷奶奶陪伴来到医院参加免费体检,同时看望那些曾经把他当自己宝贝一样的照顾的“爸爸妈妈”。

方玉是一个初为人母的“新妈妈”,活动现场,她作为家长代表与所有早产儿家长分享了小苹果的救治经验。今年10月1日出生的小苹果,出生时体重仅980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超低出生体重儿……一系列的诊断完全打破了方玉一家迎接新生命的喜悦。随后,小苹果在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与医务人员一起攻克了呼吸、营养、感染、黄疸等一个又一个难关,住院35天后,小苹果的身体指标基本达到了正常的新生儿水平。方玉感激地说道:“感谢上苍让小苹果来到我的身边,感谢娄底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是他们的精心救治才有小苹果今天的健康和我们全家的欢乐。”

在儿童健康成长讲座现场,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的刘冰雪医生向广大家长朋友介绍了早产儿的喂养和健康成长等知识。该院团委的志愿者们还组织孩子和家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亲子游戏。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医院每年都能组织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大家学到知识,让宝宝接受了免费检查,还能让宝宝玩得尽兴。

据悉,早产是指妊娠不足37周的分娩现象,此时娩出的新生儿即早产儿,他们身体许多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出生后需要特别护理。早产是一个全球性的危害人口健康和人口质量的问题,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之后,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例早产婴儿,且这一数字仍在上升。在中国,每年早产率约为10%,自去年“全面二胎”政策开放以来,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随之剧增,因高龄孕产妇生育能力相对下降而引发的早产频发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是湘中地区设备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新生儿专科,年门诊量7200余人次,年出院病人达20xx余人次,其中危重患儿占50%。20xx年以来,该科成功救治孕32周以下、体重1500克以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3000余例,救治率达99%,其中,最小胎龄为26周,最低体重仅670克,整体综合实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该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拥有全市经验最丰富的儿保专家和康复技师,配备了一大批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承担了省市残联一系列儿童康复项目,在儿童保健、康复治疗等方面经验丰富。

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淑莲教授提醒广大家长,早产儿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近期和远期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率,产前检查是关键,孕期一定要进行规范的围产保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生出健康的宝宝。同时,家长们要更加关注早产,对早产儿实施全面干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共同呵护,才能给早产儿一个美好的未来。

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篇十五

为了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11月17日,在"世界早产日"当天,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东院开展"有爱,有未来"的主题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更多关注早产儿健康成长。

活动现场,该院新生儿科、妇产科、儿童保健康复科等医疗专家,为前来咨询就诊的病患家属及市民就早产儿预防、早产儿疾病防治、早产儿康复、早产儿喂养及营养等医学常识进行答疑解惑和义务诊疗。

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40份,义务询诊43人次。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相关专家预计,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中国在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同时,由于新生儿基数的变大,再加上拼二胎的.高龄孕妇早产发生率更高,早产儿的数量或将在未来的1—2年出现阶段性增加。

专家介绍,"早产儿"是指不到37周出生的新生儿。在10个死亡的新生儿中,7个是早产儿,并且可能有近一半存活的早产儿有远期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瘫、脑发育迟缓、行为及情感异常、视觉及听觉损害、癫痫等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专家提醒,夫妻双方在孕前要高度重视备孕保健,怀孕后要及时规范进行孕期筛查,并过早干预防治。一旦发生早产,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系统化治疗,并提倡母乳喂养,为早产儿提供最理想的免疫防御和保护性物质,将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