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数学教案-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一(优质8篇)

2023年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数学教案-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一(优质8篇)

时间:2023-10-16 06:48:48 作者:HT书生2023年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数学教案-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一(优质8篇)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锻炼文字表达能力。写作范文需要注意选材和立意,同时要注意语言的优美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写作示范,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篇一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4.完成26页的“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

4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

三、巩固发展

1.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七第1题,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3.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学生独立做练习七4题,集体订正结果。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题、3题。

六、课后记事:

七、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篇二

例1解:设原有的为x千克。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第一步:弄清题意,找出

x-5×7=40未知数,并用x表示;

x-35=40第二步:找出数量之间的

x=35+40相等关系,列方程;

x=75第三步:解方程;

答:商店原有75千克饺子粉第四步:检验,写出答案。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篇三

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1.口头解下列方程(小黑板出示)

x-35=40x-5×7=40

15x-35=4020-4x=10

2.出示复习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答

(3)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4)集体订正: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通过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中涉及到“原有饺子粉、卖出饺子粉和剩下饺子粉;原有饺子粉重量去掉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等于剩下的饺子粉重量。根据理解题意的过程教师板书: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教师启发: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等号左边表示剩下的重量,等号右边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5)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直接给了吗?应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回答:卖出的饺子粉重量没有直接给,应该用每袋的重量乘以卖出的袋数)把上面的等式改为:

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6)启发学生把已知条件在关系式下面注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的问题用x表示即设未知数,教师说明怎样设未知数。

(7)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8)让学生分组解答,集体订正时板书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9)引导学生自己看118页例2上面一段话,提出问题:你能用书上讲的检验方法检验例题1吗?引导学生自己检验。之后请几位学生汇报结果。都认为正确了再板书答语。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1)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付出”、

“找回”等词的含义。

(2)提问: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汇报解答过程。汇报中引导学生讲解题思路,注意照顾中差生。

(6)教师总结订正。如果发现有列:2x=6-0.4和2x+0.4=6两种

方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那种方法简单,并强调用较简单的`

方法解答。

3.学生自己学26页上面一段话,回顾上边的解题过程,总结列

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总结后投影出示: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篇四

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

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

杨树比柳树多120棵

杨树比柳树少120棵

3、出示线段图:梨树:

桃树:

从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

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

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

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

(1)齐读。

(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

(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

(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

(5)交流。

(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吗?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校对板演。还可以怎样求桃树的棵树?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

2、教学想一想。

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吗?(出示改编题)

一生板演,其余齐练。

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4、小结。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

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哪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

2、只列式不计算。

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

(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3、选择正确的解法。

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 x+3x=56

(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 x+3x=56

(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只。 x+3x=56

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 3.6x+x=26

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

       练习二十一/2—5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篇五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解简易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利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上完后,感觉有不少问题存在。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学生从具体的数过渡到抽象的用字母表示数,从用算术解决问题过渡到用方程解决问题,是认知学习方面的一个大转折。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探究学习外,教师还要找到学生接受知识的关键点,从关键点切入,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让学生顺利地过渡这个转折。下面是本人的几点粗略看法:

一、围绕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的,初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学生,还停留具体的数的层面上,运算的结果也还停留在具体的数字结果上。要用字母表示数,要用字母表示运算结果,一时还不适应。因此,初学用字母表示数,用等量关系切入,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二、抓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用方程解决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方法上的一大转折。学生从算术解决问题转向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学习认知方面产生一定的障碍。在思维方面,受算术解决问题的影响,在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又会回到算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因此用方程解决问题,要抓好二个关键点。

第一:分析题意,找出问题中的主要数量。分析主要数量是找“等量关系”的前提,因此弄清题意,找主要数量很重要。

第二:根据主要数量,找等量关系。“等量关系”是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依据,是学生列出方程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三、教给方法,寻找“等量关系”

1.依据题目意思找“等量关系”

2.在关键句中找“等量关系”

3.在计算公式中找“等量关系”

四、抓方法比较,促进解决问题方法的分化

初学方程的学生,一开始算术解决问题干扰用方程解决问题;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之后,又回头干扰用算术解决问题。因此,学生用方程解决时,要善于进行算术解与方程解的比较,目的在于分化巩固算术解决问题,分化优化方程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理解方程的顺向思维。

总之,教师除了应该向学生讲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基本方法,从可直接言传的角度向学生展示解方程应用题的过程,使学生能仿此形式解决问题,表述问题;还应该间接地,从改善学生审题过程的心理品质出发,培养学生正确进行题意内化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难点,努力实现以培养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方针。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篇六

第五册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1.口头解下列方程(小黑板出示)

x-35=40x-5×7=40

15x-35=4020-4x=10

2.出示复习题

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饺子粉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答

(3)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

(4)集体订正: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5)针对解法二说明: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通过读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中涉及到“原有饺子粉、卖出饺子粉和剩下饺子粉;原有饺子粉重量去掉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等于剩下的'饺子粉重量。根据理解题意的过程教师板书: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教师启发: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等号左边表示剩下的重量,等号右边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5)卖出的饺子粉重量直接给了吗?应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回答:卖出的饺子粉重量没有直接给,应该用每袋的重量乘以卖出的袋数)把上面的等式改为:

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6)启发学生把已知条件在关系式下面注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的问题用x表示即设未知数,教师说明怎样设未知数。

(7)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8)让学生分组解答,集体订正时板书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饺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9)引导学生自己看118页例2上面一段话,提出问题:你能用书上讲的检验方法检验例题1吗?引导学生自己检验。之后请几位学生汇报结果。都认为正确了再板书答语。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1)读题,理解题意。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付出”、

“找回”等词的含义。

(2)提问:要解答这道题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汇报解答过程。汇报中引导学生讲解题思路,注意照顾中差生。

(6)教师总结订正。如果发现有列:2x=6-0.4和2x+0.4=6两种

方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那种方法简单,并强调用较简单的

方法解答。

3.学生自己学26页上面一段话,回顾上边的解题过程,总结列

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总结后投影出示: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4.完成26页的“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

4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强化解题思路。

三、巩固发展

1.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七第1题,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3.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学生独立做练习七4题,集体订正结果。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2题、3题。

六、课后记事:

七、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1解:设原有的为x千克。

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第一步:弄清题意,找出

x-5×7=40未知数,并用x表示;

x-35=40第二步:找出数量之间的

x=35+40相等关系,列方程;

x=75第三步:解方程;

答:商店原有75千克饺子粉第四步:检验,写出答案。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篇七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2、学生会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析应用题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写出下面各题的式子。

1、比的3倍多15。

2、比的4倍少2。

3、2个与34的和。

4、5个与0.6的3倍的差。

(二)解答复习题

少年宫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

23×3+15

=69+15

=84(人)

答:合唱队有84人。

二、新授教学

(一)导入新课(改复习为例4)

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1、比较:例4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这句话没有变。

不同点:复习题已知舞蹈队人数求合唱队人数。

例4是已知合唱队人数求舞蹈队人数。

2、教师说明:例4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师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教学例4

1、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2、看图思考:舞蹈队人数和合唱队人数有什么关系?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舞蹈队人数的3倍加上15正好等于合唱队人数。

(根据:合唱队人数比舞蹈队人数的3倍多15人)

4、列方程解答。

教师板书:

解:设舞蹈队有人。

答:舞蹈队有23人。

5、思考: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或)

引导:例题的方法最简单,解题时要用简单的方法解。

(三)变式练习

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人数的4倍少8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在学习中你有什么感想?

四、巩固练习

(一)只列式不计算。

1、图书室有文艺书18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20本,科技书本。

2、养鸡厂养母鸡400只,比公鸡的2倍少40只,公鸡只。

(二)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兔25只,比去年养的只数的3倍少8只。去年养兔多少只?

(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多少厘米?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4、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解:设舞蹈队有人。

答:舞蹈队有23人。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篇八

执教人:上海市兴陇中学李炯

教学目标:利用代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思想列方程解应用题;并创设情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知识的综合灵活应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二)正课:

本节课我们将研究一下如何用列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应用题。

例1:在宽为20米长为30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部分作耕地,使耕地面积为375平方米,问道路宽为多少米?

分析:如图1余下部分的'面积375m2是

等量关系。但被分为四块求面积有困难。不妨把道路向两边移,这样余下部分为一个矩形,求面积就比较容易。

解:略。

练习:《考纲》

例2:有一块矩形耕地,相邻两边的长度如图所示,要在这块地上分别挖如图的4条横向水渠和2条纵向水渠,且使水渠的宽相等,余下的可耕地面积为9600平方米。那么水渠应挖多宽?

例3:在矩形abcd中,放入8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求阴影部分面积。

练习:《考纲》p85

思考:在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上要设计改造成为花坛,并要使花坛所要的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诗给出你的设计方案。

小结:我们常用列方程的思想来处理几何图形的计算问题,这种解法也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一种应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