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通用8篇)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通用8篇)

时间:2023-10-16 06:31:32 作者:笔砚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通用8篇)

奋斗是一种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在奋斗中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以便有条不紊地前进。王阳明,明代思想家,他坚信人人都有圣贤之心,只要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能实现真正的奋斗与成就。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一

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巧用体验移情朗读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二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三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通过知识迁移、图片、生字的偏旁进行生词的学习,为以后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奠定基础。

3、品读课文,通过“绚丽多彩”,通过“向……向……向……”等词语所在的句子,感受民族小学的美丽。

一、课题导入,引导链接

1、出示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读读课题,通过预习,你能说说这所学校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抓重点词语:民族)

2、根据我们所学的,你能说出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吗?

傣族、白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德昂族

识记“傣、昌、昂”

注:“昌”在古诗背诵的时候,有学生把“王昌龄”的“昌”读成了“冒”,所以可以根据这个进行知识迁移。

3、那你们知道这所学校在哪里吗?

这是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4、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所学校。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3、生字词学习

摔跤、穿戴、粗壮、孔雀舞、坪坝、蝴蝶、铜钟、凤尾竹

(1)自由读生词,读准字音。

(2)识记生词,理解词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生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坪坝、蝴蝶、铜钟”三组词语,有共同的偏旁,理解词语。

借助插图,认识“凤尾竹、铜钟”。

4、再读课文,说一说,这所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美丽的、团结的、快乐的)

完成:这所民族小学是一所()的学校。

三、品读课文,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丽。

1、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美丽?

2、交流: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课文里写什么“绚丽多彩”?

各民族的服装都是怎样的呢?教师检查预习,看看你都能认识哪些民族的服装?瞧穿戴不同(借助图片,对穿、戴进行理解),语言不同,却在了同一所学校。

你能想象一下这所“绚丽多彩”的学校是怎样的?

青青的草地上,()的裙,()的裙在飞舞;白白的墙根下,()的衣,()的衣在追逐;绿绿的枝叶间,()的帽,()的饰品在闪动,真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象。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为什么你能从这些里面体会到美丽?(美丽的景色,文明的行为)

读读这个句子,你能发现这个句子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向……向……向……)

第一段中,还有个句子,跟它很像,你找到了吗?(从……从……从……)

完成:

同学们从(),从(),从(),捡起了很多垃圾,学校很快变干净了。

放学的路上,我向(),向(),向()。

3、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四、指导书写

坪坝、戴、招、铜、粗、尾

练写“戴”,注意它的结构,右上角还有一点。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四

1、复习巩固生字,练写两组词语“蝴蝶”、“孔雀舞”。注意“蝶”、“舞”两个难写的生字。

2、从句子出发,品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感受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的有趣、团结、美丽。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小练笔,培养爱校的情感。

4、积累课文优美的词句。通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感悟和体验优美语句。

一、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1、听写

2、说一说第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哪些句子让你想要背给大家听的。

二、品读第三、四段,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精彩

2、朗读第三段和第四段。

3、交流:

(1)这是一所有趣的学校。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b、把你自己当做一种小动物或者小植物,读一读这句话。

c、是啊,这就是在边疆的民族小学。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a、你觉得这里有趣在哪里?(孔雀舞、摔跤)

b、是啊,这些表演是少数民族的人们他们所擅长的。有在(民族)小学,我们才能看到这些表演。

c、松鼠、山狸,你能读出什么?这些动物在哪里你才能看到。(体会边疆)

(2)除了美丽和有趣,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团结?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重新回归整体。)

(3)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出示句子: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树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朗读,多美的句子啊,背诵下来吧!

朗读这个句子,说说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吗?

假如,你就在这所学校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吧!

这段话写的真美,边疆小学就这样留在了我们的印象中,让我们也用两句话来写写我们自己的学校的特点吧。

我们的学校是。。

学生交流评价。

三、写字

1、出示:“蝴蝶”、“孔雀舞”

介绍“孔雀舞”

书写两组词语,注意“舞”

3、学生练写

四、交流上一课时阅读的《火把花》

1、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深刻,想要推荐给同学的?

2、或者你能仿着写一写其中美丽的句子,特别是比喻句吗?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五

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拼读"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表达的效果。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读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讲民族团结的故事。

教学过程

(二课时)

步骤设计

教学互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

课前展示

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的服装有什么不同(观察第5页图片)

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服装不同。

二,初读课文

2,提出要求:边读边识字,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3检查识字情况。

猜一猜三个形声字:蝴,蝶,铜,提示"傣"读"dai昌"读"chang","戴"半包围结构,"舞"最后笔画。

5,讨论:

(1)美丽鲜艳的民族服装把校园装点得绚丽多彩。

(2)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在同一间教室学习都成了好朋友。

(3)同学门上课学习,下课玩耍,都有小动物来观赏。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比较民族小学的特色。

2,要达到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让学生能抓住民族小学的特点,学生穿着不同的民族服装,生活习惯不同,但团结友爱,充满欢乐,他们与动物友好相处。

三,再

读课文

1,填空:课文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写(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点题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

四,细读课文

1,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作者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那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自豪,赞美)

从……从……从……

有……有……有……还有…….(美丽的花朵,绚丽的服装)

b,向……向……向……(友爱,小鸟,尊师,看图)

c,那声音真好听!怎么好听为什么窗外十分安静想象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的情景。(倾听,思考,举手)

d,跳……摔……做……招引……

e,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2,读最后一段:讨论,同学们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

a,美丽,绚丽多彩;b,团结,互相友爱;c,祥和,充满欢乐;d,古老,历史悠久

1,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重复出现,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养成词语积累的习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说话,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让学生了解写安静是突出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神,读得有声有色。写小动物一是更加突出地表现边疆民族小学的特色,二是突出孩子们读书认真专注,小动物们不忍打扰了,引得小动物羡慕,突出学生幸福。

二,交流收获

1,抓住特点写:写出了美丽的特色,小路上的花儿美,学生的不同民族服装美;写出了欢乐团结的特点:语言不同,习惯不同,都成了好朋友;写出了欢乐祥和的特点:小动物好奇,凑热闹。

2,按顺序写:上学——上课,下课——总结全文

3,排比句用得好,表达了一种自豪,赞美之情。

4,会用窗外的安静衬托窗内的认真,用小动物看热闹衬托操场上欢乐的气氛。

课后作业:

看拼音写词语:pingbachuandai……

听写生字词(课后)先指导写字,再听写。

摘抄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校课上,课下赞学校

穿戴不同:绚丽多彩学习,读课文这就是

语言不同:成好朋友那声音真好听!

(窗外十分安静……

跳,摔,做……

赶来看热闹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六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预设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一组教材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状语前置,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呈现画面的能力也更强。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这样的设计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以“一石击水”之势,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2、交流,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指名读,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再次理解课题:出示民族小学随机提问:在这样的学校上课,感觉怎么样?奠定情感基调,顺利进入下文学习。

理清思路:上学的路上上课下课

1、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感受到小朋友的快乐。

2、学生自由读

3、交流

重点交流: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4、想象训练: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一情景引导学生围绕“当同学们碰见小鸟时会怎样向它们打招呼?碰见老师又是怎样问好的?经过国旗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这些问题展开想象,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这里的拓展想象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宣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

1、引:上课了,校园里一下子变得(),快读课文,你从哪儿都知道校园很安静?

2、引导学生在书中边找到相关的语句边读边把它划下来,再通过我的引导,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读出安静的味道来后,紧接着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校园里这么安静?”

3、过渡:是呀,多么安静的校园呀,下课后的校园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学语文,留下什么?杨再隋说得好,留下语言印象。这里,我通过扎扎实实读文字,品文字,悟方法,努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语言印象。

1.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戴”、“舞”、“蝶”、“雀”字的写法。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4.评价:自评、互评

板书设计:我们的民族小学上学的路上:快乐上课:安静下课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七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初步了解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识字。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

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

a、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b、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c、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3、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

a、同桌互读。

b、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复习生字

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板书设计:我们的民族小学

民族小学(美丽)

各民族学生团结(好学)

教学反思: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激发了同学们对了解各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兴趣。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八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读写“坪坝、穿戴、摇晃”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民族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2.通过反复地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及说话能力。

3.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体悟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重点】通过反复的阅读能够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和体会小学的美丽。

【难点】通过理解文章内容,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多媒体教学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并播放相应的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的民族。

同学们都了解一些民族,也知道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那今天我们就走进民族小学去看一看那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板书标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1.教师进行配乐范读,边听教师朗读边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师强调生字:“傣、昌、昂、跤”。

3.再次朗读课文,看看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钟声,上课,下课,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到表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个别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重点引导体会“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两句的画面感,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把民族小学的“美丽”读出来。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里描写了什么?(板书:钟声)

4请一位同学阅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里都描写了哪些场景?(板书:上课——书声、下课——游戏声)

5.那上课的时候,民族小学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窗外又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小组讨论)

6.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

7.下课了,民族小学的学生又在做什么呢?同学们你们下课会做什么呢?

8.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本文的情感。(我们的民族很和谐。大家的生活很美好。学校的景色很美丽。)

让学生动笔画一画这所民族小学的人物和景色。

课下搜集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下堂课我们进行交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