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汇总8篇)

2023年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汇总8篇)

时间:2023-10-16 03:49:55 作者:琴心月2023年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汇总8篇)

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包括言谈举止得体、尊重他人的空间和隐私等。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文明礼仪总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工作场合展示文明礼仪的实用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篇一

为了有效预防实验室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侵害;

3.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有危险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化学危险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专库,对于剧毒化学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5.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

2.建立检验科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安全事故有关的人员伤害应立即报告。

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1. 对实验室安全事件综合评估

1.1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1.2 对污染的物品、区域、侵害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1.3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有毒有害化学品、放射源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2. 现场控制措施

2.1 根据实验室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或实验区。

2.2 对于受到实验室安全事件影响的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点。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

3.对于查明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物品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

4.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

5.样本、菌(毒)种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单位的主管部门报告。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必要进行人员疏散。

3. 追踪监测

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 上报与部门协调

及时上报,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对于受到侵害事件的实验室人员,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1. 一般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1.1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在工作人员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再根据毒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

1.2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工作台面或地面,先用抹布或拖布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或时用中和试剂进行中和后用清水冲洗。

1.3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立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行实验室。如果发生吸入毒气,造成中毒应立即抢救,将中毒者移至空气良好处使之能呼吸新鲜空气。

1.4 经口中毒者,要立即刺激催吐,反复洗胃,洗胃时要注意吸附、微酸和微碱中和、水溶性和脂溶性以及保护胃黏膜的原则。

1.5 微生物感染性标本,菌种,菌种保存液泄漏时,先用吸湿材料吸干,在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1小时以上后,再按常规清洁。

2、严重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按照《中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第二章第四节急性化学性伤害调查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置。

1.技术保障: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强化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2.人员培训:加强对涉及实验室安全的监测与预警、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培训。

3.监督检查:实验室要定期自查,建立实验室检查制度。

4.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工作每两年不少于1次。演练工作应根据性质的不同分类进行。

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篇二

为在危化品突发安全事故后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黄山中学危化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是学校事故处置工作的协调决策机构,事故发生后,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一)事故应急处理指挥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职责:xx

1、对危险化学药品万一发生火灾、泄露、丢失等意外情况,指挥中应视具体情况迅速组织各相关人员成立应急小组,制定相关措施。

2、保障各种应急物品、器材及所需资金。

3、全面负责各种突发事故的处理;协调各小组的工作,人员配备、监督、检查小组职责落实情况。

4、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知识,明确各小组的职责,不断提高成员防范应急能力。

5、紧急呼救电话:巡警110急救120火警119

6、市教体局安全科电话:xxxx。

(二)抢救组

组长:xx

成员:xx

职责:xx

发生大的事故后,要保障对外界的联络畅通,并掌握所有成员的通讯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做到上通、下达,同时应做好救灾组织与预先人员之间、救灾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同时当通讯系统被破坏时做好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联络的可能性。发生事故后对伤势较重的人员要做好与附近医院的联系,并保证急救药品和设施的齐全与良好,同时对危险化学品的物、化性质要逐一了解,并对可能造成的伤害要有相应的抢救措施。

在实验室中发生人身中毒时,必须采取急救措施,应先行急救,再送医院治疗。

(1)吸入毒气:将其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冬天注意保暖),让中毒者昔日新鲜空气,如轻度中毒者会较快恢复正常,如果发生昏迷休克,可给中毒者做人工协助呼吸,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2)消化道误服中毒应立即洗胃,使中毒者呕吐。常用的洗胃液是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氢钾溶液或1:50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能太浓,防止灼伤胃粘膜)。洗胃液要大量喝,边喝边使中毒者呕吐。如果没有洗胃液,可以引用大量温开水,冲淡毒物并使中毒者呕吐。洗胃药反复进行多次,直到洗胃中基本没有毒物,然后再服解毒剂。常用的有生蛋清、牛奶、淀粉糊、面汤等。主要毒物的毒性症状及其急救措施。

(一)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涉及的人员和事故的性质进行全面的调查,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并向上级有关部门呈报。

(二)动员各种力量,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稳定受伤者家人的思想情绪,会同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善后处理方案。

(三)对受伤者进行全面彻底的治疗,务求对受伤者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召开事故分析会,研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

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篇三

1.1 编制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根据“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保障车道畅通”为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与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充分整合现有的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快速、救援有力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体系。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4 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通过高管中心所属收费站运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站长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征稽股是事故处置职能部门,办公室是事故处置日常管理部门,收费站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2.1 征稽股职责:

(1)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等威胁人身安全事件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

(2)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组织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及善后工作的物资及车辆供应。

(4)当危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2.2 日常管理办公室职责

(1)明确本应急预案修订周期,日常检查。

(2)组织对本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3)发生事故(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4)定期检查收费现场灭火器、消防箱、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是否符要求,如发现不符合的应立即更换。

(5)建立经常经过收费站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台账(车牌号、所装物品、如何处理)。

(6)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1、定期组织针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进行培训和模拟演练。

2、预案的培训

3、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实施内容和方式。

4、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熟知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5、熟练掌握器材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6、熟知灾害现场的危害、危险特性,配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模拟演练。

8、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且存在大量有毒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模拟演练。

9、发生同时具有火灾、爆炸、有毒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的模拟演练。

2.3 应急通讯:

领导、现场组织人员应急电话号码:

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应急电话号码:

报警电话:110

医院门诊电话:

2.4 危急事件的表述

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是火灾爆炸、泄漏,易燃化学品的泄漏处理不当,随时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而火灾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的蔓延而扩大。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易造成多人中毒事故发生。

2.4.1 当有装有化学危险品车辆经过收费站发生大量泄漏或火灾情况时,当班人员根据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保障车道畅通”的原则采取紧急避险措施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上报站长和职能部门。

2.4.2 撤离事故现场时应迅速戴好防毒面具(每个收费亭内都有)往上风、安全处撤离。

2.4.3 职能部门收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并报警。

2.4.4 根据司乘人员提供的情况(车辆装载何种物品、多少数量、如何抢救)或与车辆所属单位联系后根据所取得的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合理措施组织抢救。

2.4.5 当车辆发生火灾时,根据司乘人员提供的情况(车辆装载何种物品、多少数量、燃烧后是否会发生爆炸、如何抢救)或与车辆所属单位联系后根据所取得的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合理措施组织抢救。

2.5 危急状态消除,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应急行动

2.6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宣布现场工作是否继续。

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篇四

现有重点危险化学品两种,乙炔和汽油

首先制定乙炔安全管理办法,确保乙炔保管及运输安全。

乙炔库安全管理办法

1、乙炔库严禁储存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

2、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打和撞击,并妥善加以固定,同时必须排列整齐。

3、乙炔库十米以内禁止明火作业和堆放可燃物资;

4、乙炔瓶要求三年进行一次技术检验,有怀疑的钢瓶,应提前试压,乙炔瓶应喷白色油漆。

5、乙炔库严禁动用电焊,电路设施如有损坏,必须有专门电工停电修理。

6、库房内乙炔瓶应直立储存;空瓶与实瓶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7、严禁用装其它气体或液体的钢瓶代装乙炔。

8、对乙炔瓶的零配件,必须加倍爱护,如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理。

9、乙炔瓶应无泄漏,安全状况完好,检查设备、导管、阀门是否漏气时,必须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10、乙炔库内严禁闲人出入,库内外消防器材必须齐备,不准挪用。燃油库安全管理办法

1、燃料库由专人管理,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禁止携带火种、爆炸物和穿钉子鞋进入库区。

2、各种在库设备、设施、器具、清洁工具等均应实行定置管理,使用后就各位,摆放整齐,标志明显。

3、燃料库十米以内禁止吸烟和明火作业。

4、燃料库内装设防爆灯、排风扇及设立醒目的警戒标记,并定期检查其状态良好,不得随意拆除和非法占用。

5、仓库保管员作业时需做到安全操作,防止漏油、溅油。

6、雷击时应停止加油或卸油作业。

7、燃料库严禁动用电焊,电路设施如有损坏,必须有专门电工停电修理。

8、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查出隐患,要及时整改和上报。如发现不安全的紧急情况,应先停止工作,再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9、库内外消防器材必须齐备,不准挪用。

二、应急预案

在储存、搬运过程发生乙炔爆炸后,现场操作人员立即避险,迅速撤离现场,并立即通知安全生产调度科救援,并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在救援人员到达后,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在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情况下,立即用灭火器扑救。救援电话:0317-7966901(还是119)

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篇五

为了加强新龙县中学化学药品管理,积极应对化学危险品可能对师生伤害事件的发生,有序地组织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控制事故扩大。根据上级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新龙县中学危险化学品管理和防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物品、压缩气体、易燃易爆物品、氧化剂、有机氧化物、有毒品、腐蚀性物品等。

2、化学危险品管理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符合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学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3、使用或者处臵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必须接受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各类型危险化学品必须远离教室,食堂、宿舍。避开可能有物体坠落的地方和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单独分类存放。

2、存放地必须有围栏,存放房要门、锁齐全。并必须要有相应类别的安全警示标识。

3、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

1、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领用制度。做到每班领多少用多少,没有用完的要及时交回仓库保管。

2、使用时,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如:眼镜、手套、口罩、防护服装等。

3、调配、使用时应将作业现场有可能发生危险的范围内的杂物、易燃易爆、可燃性物质清理干净,配备相应的防护器材和急救器材。疏散人员,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使用现场必须有专人进行现场监护。

4、调配、使用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

组长:蔡仁国副组长:罗顺英成员:高建军、雷春江职责:

1、组织学校各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进行处臵,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学校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最高指挥机构。

2、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学校统一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

3、在本学校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等,事故后应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4、有危及学校和人员险情时,及时沟通情况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5、做好稳定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6、全面负责各种突发事故的处理;协调各小组的工作,人员配备、监督、检查小组职责落实情况。

7、向上级领导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原因、责任、结果及处理意见。

8、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知识,明确各小组的职责,不断提高成员防范应急能力。

下设工作组:组长:登真年扎成员:张燕、阿聪

1、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情况收集和报告工作、承办具体处臵事宜。

2、负责检查和监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人员:巡警110急救120火警119。

3、牵头负责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4、协助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勘察、取证工作。

5、发生大的事故后,要保障对外界的联络畅通,并掌握所有成员的通讯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做到上通、下达。

6、应做好救灾组织与预先人员之间、救灾组织与上级领导和救治单位之间的信息,同时当通讯系统被破坏时做好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联络的可能性。

(一)防火发生原因:

1.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酒精喷灯使用不当。

2.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乙醚、苯、丙酮、氢气、乙炔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着火燃烧。

3.能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作用而燃烧。

4.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5.电路故障

预防措施:

1.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臵。

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臵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4.使用酒精喷灯前应先检查盛酒精的筒有无酒精外漏,酒精蒸气出口处有无局部阻塞。

5.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不得把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入废物箱内。

6.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7.实验室内经常备有砂桶、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8.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处理方法:

1.迅速移走一切可燃物,切断电源,关闭通风器,防止火势蔓延。

2.如果是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抹布、砂子盖灭,或用灭火器扑灭。如果衣服着火,立即用湿布蒙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衣服的燃烧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使火焰不致向上烧着头部,同时也可使火熄灭。

3.扑灭化学药品、试剂造成的失火要注意以下事项:

(1)比水轻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烃类、醚等)着火,切勿用水扑救,对于这些物质的燃烧用细砂覆盖或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2)比水重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3)与水发生剧烈作用的化学药品着火,如金属钾、钠、镁、铝粉、电石、三氯化磷、五氯化磷、过氧化氢、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等切勿用水扑救。这些物质小范围的燃烧可用细砂覆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若燃烧范围较大时,应用干粉灭火机扑救。

(4)如果在烧杯、蒸发皿或其它容器中着火时,可用玻璃板、磁板、金属板甚至木板覆盖,通常即可使火熄灭。

(二)防爆炸发生原因:

1.点燃未经检验纯度的氢气、乙烯、乙炔等气体,或在检验纯度时疏忽而引起爆炸。

2.仪器装臵错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热的容器。

3.某些固体试剂混和后研磨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如误把红磷和氯酸钾混和后进行研磨。

4.气体通路发生堵塞故障。

5.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如乙醚。

6.减压试验时使用薄壁玻璃容器,或造成压力突变。

预防措施:

1.在点燃氢气、乙烯或乙炔等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它的纯度。这些气体的发生器应远离灯火。

2.固体试剂应分别研磨。

3.蒸馏时,仪器系统不可完全密闭。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4.在减压蒸馏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到室温,小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

5.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一)所述方法处理。如有人身伤害应送医院治疗。遇到大量出血,应先止血。

(二)防中毒发生原因:

1、接触了有毒物质或吸入有毒气体。

2、对有些试剂的性质不够了解,处理不当。如黄血盐本身无毒性,但若与酸作用,就会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3、制备有毒气体的装臵不合理或操作不熟练。

预防措施:

1、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2、有毒药品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3、使用气体吸收剂来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如氯气可以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或活性炭吸收。

4、有毒的废物、废液要倒在专设的废液桶里,由实验员经过消毒处理后再酌情处理。

5、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

6、手上如沾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

7、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8、处理液溴、氯化氢、氯气、氰化物、甲醇、氯仿、四氯化碳、苯、硝基化合物、苯胺、酚类等药品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要时,可戴防护目镜和橡皮手套。

9、实验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适时通风。在实验室中发生人身中毒时,必须采取急救措施,应先行急救,再送医院治疗。治疗方法为:

(1)吸入毒气:将其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冬天注意保暖),让中毒者吸取新鲜空气,如轻度中毒者会较快恢复正常,如果发生昏迷休克,可给中毒者做人工协助呼吸,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2)消化道误服中毒应立即洗胃,使中毒者呕吐。常用的洗胃液是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氢钾溶液或1:50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能太浓,防止灼伤胃粘膜)。洗胃液要大量喝,边喝边使中毒者呕吐。如果没有洗胃液,可以引用大量温开水,冲淡毒物并使中毒者呕吐。洗胃药反复进行多次,直到胃中基本没有毒物,然后再服解毒剂。常用的有生蛋清、牛奶、淀粉糊、面汤等。

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篇六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一、前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12)3、适用范围;

(13)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运输危化品车辆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翻车、危险品泄漏、火灾爆炸、撞车、坠河等事故。(14)4、意义:

(18)是指有危险的化学品。(19)2、危化品事故

(24)是指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使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5)5、危险目标

(26)指危化品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场所和车载货物。(27)6、直接经济损失

(30)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损失的价值。(31)三、危险目标(32)1、危害种类。

(36)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危规号:81013;un编号:(37)1789;包装分类:ii。

(38)危险特性:腐蚀性物质,导致烧伤,刺激呼吸系统。(39)(2)、氢氧化钠

(40)危险性类别:第类碱性腐蚀品。

(43)危险性类别:第8类腐蚀品;危规号:61713;un号:1791;包装分类:ii;包装标志:腐蚀品。

(44)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腐蚀性烟气。(45)四、事故类别和事故分级

(46)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按交通部《汽车危险货物品名表》执行。

(47)1、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48)组织人员

现场指挥: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度;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7)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政府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组织保护事故现场和数据。

五、应急措施

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在第一时间准确的向当地消防、运管、安监及公司领导汇报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员伤亡等情况,公司“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事故应急救援运营方(预)案”总指挥通知所有应急小组起动预案。

1、事故发生后驾、押运员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1)、驾驶员立即拉紧手制动器,固定车轮,熄灭发动机。立即报警。押运员根据所载货物的性质,釆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疏散事故现场周围易燃易爆物品、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如有着火地点,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分别用灭火器灭火。

(1)、驾、押人员应落实危化品污染事故监测工作。

(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腐蚀品货物发生泄露时用砂土覆盖吸收,对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的,不得用水直接喷射扑救,以防腐蚀物品飞溅。扑救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对散发腐蚀性蒸汽的危化品,必须使用防毒面具。扑救人员应站在上风处。人体被腐蚀品灼伤处,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必要时送医院就诊。

5、翻车的应对措施

a、发生翻车事故,驾驶员、押运员应立即自救,离开驾驶室。b、根据车辆翻车点的地形和车辆重心,就地取材稳定车辆重心,防止车辆继续滚滑,扩大险情。

通知的指定车辆必须在最快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实施抢救。如有人员伤亡,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抢救,当地医院无法救治的要及时地送往上级医院救治,力争把伤亡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

六、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事故发生后,办公室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上级归口管理部门。报告内容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简要情况、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及采取的应急措施。2、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和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并要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件等。

七、请求社会救援的事项

社会救援事项主要包括伤亡人员医疗救护支援和消防灭火支援。一旦事故发生后,有人员伤亡情况时,必须就近拨打当地120急救电话并联系医疗单位请求救护支援。如有火灾情况时,拨打119火警电话请求救援。

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篇七

1.总则

1.1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公司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体系,规范应急响应程序,强化预防、预警、预测机制,进一步增强应对和规范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毁损和华景污染,特制定本预案。

1.2基本情况

天津开发区大野航务有限公司系中德合资公司,在职员工130多人,主要从事国际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及货物运输等业务。我公司从事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为厢式货车,载货量分为2吨,5吨。车况良好,年检合格,各相关证件,资质(手续)齐全。主要运输产品、数量、目的地及行车路线需要根据客户要求确定。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 号);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公路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基本要求和性能试验》

1.4 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运输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特备重大以及重大爆炸、火灾、泄漏等事故,造成人身危害、财产损毁和环境污染所采取的应急处置工作以及协助其他道路道路危险货物事故发生时的应急保障。

1.5事故类别和事故分级

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按交通部《汽车危险货物品名表》执行。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组织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

24小时值班:赵春发 联系电话:13312098669

(2)现场指挥人员

现场指挥:陈跃 联系电话:13032271245

2.2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度;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7)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政府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组织保护事故现场和数据。

应急措施

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在第一时间准确的向当地消防、运管、安监及公司领导汇报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员伤亡等情况,公司“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事故应急救援运营方(预)案”总指挥通知所有应急小组起动预案。

3.1事故发生后驾、押运员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止事故扩大。

(3)、疏散事故现场周围易燃易爆物品、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4)、立即到路口设置警戒标志,并迎接救援车的到来。

3.2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驾驶员和押运员在紧急救援时,要按危险品性质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对周边人员紧急撤离以及撤离方式;在当地救援部门到来后,人员的疏散与撤离决定权移交给政府部门履行。

3.3危险区的隔离

事故发生后,驾押人员应对事故现场周围实行警戒,对无关人员及车辆进行紧急疏散,驾驶员要在危险区域放置“前方危险,车辆绕行”警示牌,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管制工作。

3.4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1)、 驾、押人员应落实危化品污染事故监测工作。

(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a、运输易燃、易爆气瓶发生事故的处理方式。

碰、溜放卸车,注意防止气瓶安全帽脱落,气瓶竖放时必须稳妥。

b、运输易燃液体发生事故的处理方式

轻装容器,有渗漏现象时,应及时将渗透部位朝上,并移至安全通风处,进行粘补和更换包装,已经泄露的物品用纱布覆盖后扫净,发现中毒,应立即将中毒人员移至空气流通处。

《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新》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医院危险品应急预案篇八

为了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保证在事故发生后,尽快组织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由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

二、由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宣传、贯彻国家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组织应急准备工作,参加相关单位举办的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习、练习。

三、如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实验室负责人要及时向学校保卫处和学校化学危险品与放射源管理领导小组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二小时。并在二十四内报出《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卡》。并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对现场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消毒等措施。

四、发生危险化学品丢失、被盗事故时,应当保护好现场,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侦破。

五、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操作人员必须立刻停止实验,注意安全防护,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开展周边人员的撤离。并根据泄露危险化学品的化学特性开展初步急救措施。

六、发生危险化学品人身中毒事故时,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组织,同时采取急救措施,在送医院(或医生到来)之前应迅速查清中毒原因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急救:

1、呼吸系统中毒:如果是呼吸系统中毒,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使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轻者,短时间内会自行好转;如有昏迷休克、虚脱或呼吸机能不全时,可人工协助呼吸,化验室如有氧气,可给予氧气,如可能,给予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

2、经由口服中毒:由口中服入毒物时,首先要立即进行洗胃,呕吐。

3、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皮肤和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要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冲洗愈早愈彻底好。如能涂或服用适当的缓冲剂、中和剂(注意要用稀浓度的)更好。洗净毒物后,看情况请医生治疗。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