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最新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 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大全8篇)

最新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 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21:19:38 作者:碧墨最新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 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大全8篇)

初一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提供支持。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实用且有效的初中教案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篇一

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篇二

加减混合

1、通过观察摆放p75例题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

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理解掌握计算顺序

一、激趣引入

1、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

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

1、播放动画

看:湖里有几只天鹅?

演示:又飞来3只

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

演示:又飞走2只

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整图意

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

2、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

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练习 p76做一做

1、演示:地上有7个球,抱走3个,又抱来4个

2、课件演示小鸭图

3、游戏:把小动物找家,你能找出哪把钥匙开哪座房子吗?

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语:同学们,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看,老师带来两组算式。

(想一想:算式中有那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电脑演示】

第一组:5+7-310-5+2

第二组:1245235

出示,学生回答后。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我们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种类型的计算掌握得真不错!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算式。

师问:这两个算式中还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呢?(生答)

二、新授

1、师语言描述:小军和小晴星期天到文具店购买文具。期中小军买了两样东西(电脑出示:笔记本的单价和书包的单价)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他算一算:

出示问题: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齐读】

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来吗?试试看,(生做,师巡视)

2、交流明理,明确顺序。

(1)生说师板书:

a、分步35=15(元)这一步算的是什么?(生答)你们同意吗?

15+20=35(元)这一步算的是什么?师:回答的真不错!

b、还可以怎样列式?生答师板书综合算式:35+20(这位小朋友真聪明把两个分步算式并成了一个综合算式)

师:同学们,大家一起来看,这里面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该怎么算呢?

生答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生答。

师总结:先算乘是因为先要求出3个笔记本的价钱

3、书写格式指导。

师:同学们,这种算式我们采用递等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板书:35+20

=15+20

=35(元)

边板演边说:从第2行开始等号写在算式的左面,把35的结果写下来,没有算的移下来;算完了吗?再写一个等号和上面对齐,算出结果。

4、同学们再看老师这里的一个算式?板书:20+35也能求出一共的价钱?生答师问:先算什么?为什么?先在等号后写下15,这样行吗?(不行)对不行,要把20先写下来。

5、师:一起来看这两个算式,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对,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运算的时候,不管乘在前还是乘在后,我们都是先算乘,再算加。(板书:先乘后加)

1、你会用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题吗?试试看(会,生列算式)

2、交流,板书。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什么?(画)为什么?(生算)一人板演。

3、小结:刚才是乘和加的混合运算,现在呢?乘法和减法先算什么呢?

板书:先乘后减

4、总结: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有乘法加,也有乘减,都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相机板书(乘加,乘减,先乘后加减)

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篇四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1、教学天鹅例题1。看:湖里有几只天鹅?演示:又飞来3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

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3)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

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

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2、教学天鹅例题2。

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

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

(1)做课本67页“做一做”题。

[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

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

(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学生说计算过程。]

1、练习十五的第2题。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算式。

2、练习十五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加减混合运算应怎样计算?

我首先用丑小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然后演示天鹅飞来又飞走或飞走又飞来的过程,让学生形象的感知加减混合算式的具体含义,从而掌握了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和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篇五

1.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手段

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演示加连减的竖式计算(投影片演示,或用多媒体设备演示)

(1)演示54+26+15=的计算过程

(2)问(演示完54+26+15=的计算过程后):哪一种计算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2.复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演示动画加减混合]

(1)开始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准备进行观察对比.

(2)复习各种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问:这几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每一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印证学生的回答.

二、新授

1.教学例

3、例4

(1)出示例3和例4两道例题

(2)问:谁来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区别:1.上节课学习的题目不是连加就是连减,题目中的运算符号都相同.2.上节课学习的题目都不带小括号.

(4)学生独立试做例3和例4(教师行间巡视,随时请不同做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5)在学生们试做的两种方法中,对比,择优.引导学生选择省时省力的算法.

(6)问:例4有没有简便写法?为什么?

(7)师:谁来说一说,做像今天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1.抄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因为把数抄错出现计算错误;

2.在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看清运算符号;

3.在计算之前要先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运算顺序错了,题目就该算错了.

2.对比小结

3.巩固练习

要求:做题速度比较快的学生可以按顺序将四道题目依次做完,做题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可以从每个做一做里任选一道题计算出结果.

4.归纳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百或是需要说明的问题吗?

(3)除了同学们想出的方法以外,谁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今天学习的题目吗?

(4)今天学习的题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紧接上一课的内容,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因此在教学开始时,便通过一个动画很好地复习了这部分内容。

随后又通过一个动画,形象地演示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通过自主的选择,发现、掌握运算顺序。

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篇六

(一)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6+25+38=70-18-26=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2、口算

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12+8+20=50-30-6=42+8-30=

78-40-6=52-(12+8)=70-(18-8)=

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二)学习新知

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出示例368-29+51=

启发提问:

(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即:

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第一种虽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是有错误的,第一步忘了退位,第二步忘了进位。第二种抄错了运算符号。导致最后结果是错误的。

小结性提问:

(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做一做”的两道题。

(1)56+24-30=(2)67-34+39=

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对第(1)题的第二步能自觉用口算算得正确的同学进行表扬。

2、出示例472-(47+16)=

启发性提问:

(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这道题有简便的书写格式吗?大家试试看。

由学生在小黑板上试做,教师行间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做法,教师先出示正确做法。

重点讨论有没有简便写法,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下面情况。有没有错误,错在哪里?

第一步是正确的,第二步的被减数和减数填倒了,63减去72是不够减的。因此,像这样的题,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独立计算“做一做”中的两道题。

(1)32+(55-46)=(2)76-(13+42)=

订正时,提问:

(1)第(1)题有简便写法吗?为什么可以写成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可在书上填数。

2、对比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

81-52+4870-(23+35)

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做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

(2)口算下面各题

55+30+856-3+9

42-(8+34)81-7-70

35+(10-6)74-(80-6)

由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得数。

3、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第(1)题错,第(2)题对,遇到小括号前面是加号,可以用简便写法。

4、课后练习

练习一第5题和第9题。

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篇七

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一、知识导向:

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新课:

1、知识基础:

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其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

2、知识形成:

(引例)计算:

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

原式

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

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

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

三、巩固训练:

p46.1、2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五、家庭作业:

p471、23

六、每日预题:

如何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对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简化运算?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加减混合教案篇八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5页“加减混合”。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3、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等

多媒体课件、垒球11个、智慧星圆片12个。

一、课前激励、鼓舞人心

今天,程老师带来了一些智慧星,我们一起数一数吧!(1、2、3……10)这些智慧星要送给认真听讲的小朋友,要送给会倾听别人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还要送给爱动脑筋、发言积极、声音响亮的小朋友,有信到吗?(有)好,那就让我们信心百倍地走进课堂。

二、利用旧知、铺路搭桥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数学乐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好看的地方,今天呀,我们就一起到“数学乐园”里玩一玩、看一看。

听,嘀嘀——嘀嘀——,汽车来接我们了!(引出连加算式,说计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数学乐园”到了,下车喽!(引出连减算式,说计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数学乐园”到了,快看看吧!我们首先来到了天鹅湖边。(出示课件“第75页例题图1”)你看到了什么?(4只天鹅)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又飞来了3只)然后呢?(又游走了2只)谁来当当小老师,提一个问题?(现在有几只)我们一起来解决小老师提的问题吧!有4只天鹅,用几表示?(4)又飞来了3只,怎么表示?(4+3)又游走了2只,怎么表示?(4+3-2)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前边学的连加连减算式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加减混合”)

这个算式怎么读?又该怎么计算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比比看,你和同桌谁说的更好?(引出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漂亮的天鹅已经喜欢上一四班的小朋友了,它们想考验考验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第75页例题图2”)。你看到了什么?(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根据图意,你能自己列出算式、独立计算吗?(再次强调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四、快乐练习、学以致用

“数学乐园”里不仅有漂亮的天鹅,还有可爱的小鸭子呢!我们一起轻轻地打开书,翻到第76页,看练习十二的第1题。你看到了什么?(湖里有6只鸭子,又来了3只,又走了4只)现在有几只呢?请你闭紧小嘴巴,把算式填在书上。(订正后,把书合上)

我们欣赏了漂亮的天鹅,看到了可爱的小鸭子,解决了好说数学问题,有点渴了,快摘些苹果吃吧!(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赶快拿出练习本,自己列出算式、独立计算吧!

现在,我们更有了,那就继续往前走吧!好热闹呀,看看去!原来是实验小学的小朋友们在举行“放飞气球、放飞希望”活动。(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引导:放飞了2个气球,那么,原来有几个呢?)

太热闹了,我们找一个安静点儿的地方吧!嘘——剧院里正在进行哑剧表演呢!(在桌子上摆出7个垒球,让一个学生上来抱走3个,另一个学生又抱来4个),看懂意思了吗?把算式写在数学书第75页最下面。(做一做的练习题)

五、全课、再现高潮

刚才呀,我们解决了好多加减混合的问题,大家已经知道计算加减混合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程老师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你们会找到更多、更好的计算方法的。

数一数你们得了多少颗智慧星吧!(1、2、3……8)真了不起,10颗智慧星你们得了8颗,老师再拿出2颗,现在有几颗?能说出来,老师就把它们全部送给你们(10-8+2=4颗)高兴吗?高兴的'话你就大声笑出来吧!

“数学乐园乐无边”!“数学乐园”不仅在我们的课堂里,还在我们的课堂外;不仅在我们修武县,还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请听《北京欢迎你》(放歌)。只有从小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才能把我们修武县建设得更美,把我们的首都北京建设得更美!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孩子们,再见!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