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实用8篇)

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实用8篇)

时间:2023-10-15 12:42:20 作者:HT书生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实用8篇)

在辩论中,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争论能力和论证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其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分析辩论的话题,查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以便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辩论,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成功的辩论案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目标1.学习夹叙夹议,对比的写作手法。

2.体会新老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3.教育学生不忘过去,珍惜今天。

4.叙议结合的手法。

重点难点1.体会新老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2.理解前几段的记叙描写与主题的关系。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案

【自学指导一】:

一.导言:我们的父辈、祖辈,凡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都对榆钱饭、荠菜、苣荬菜等有着特殊的感情,而我们却对这些不屑一顾甚至反感,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这种差别呢?《挖荠菜》这篇课文会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二.介绍作者

张洁:当代女作家,生于1931年,196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在经济管理部门工作。1978年发表《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这篇处女作和后来的《谁生活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都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奖。她的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曾改编为电视剧。1981年创作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此外,还有中篇小说《方舟》《七巧板》《祖母绿》等。

1、重点字词注音:

2、词语解释:

坦然:

和煦:

凶神恶煞:

漫不经心:

3、再自由默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请你概括主要内容,自由抒发阅读感受。

合作探究案

1.作者在开头说她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特殊的感情”指的是什么?

2.第二段不讲荠菜,却从“馋”字说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是不是离题?

3.孩子们把挖荠菜看作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是出于对“我”的“迁就”;吃荠菜时,他们“懒洋洋”的,“漫不经心”,带着“迁就的微笑”。说说作者运用这些词语的深意。

5.你如何品味文章最后一段话?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收获小库存】:你在和同学老师的合作学习中学到了什么?请写下了。

【知识小窗口】:

古代诗词中的荠菜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古风》

秋菰出水白於玉,寒荠绕墙甘若饴。----陆游《晚秋》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

达标检测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挖荠菜》是一篇叙事散文,叙中有议。b.本文的作者是张洁。

c.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教育今天的孩子们要热爱生活;两代人要多谈心,做心心相通的朋友。d.“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的孩子没钱买零食,所以特别馋。作者写这句话是为了指出自己小时候的不是。

2.文章开头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句话的含义是:()

a.由于解放前饱受饥饿和屈辱,而唯有荠菜是我聊以充饥的食物,因此对荠菜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b.只有在解放前受过饥饿和羞辱的人才有这种特殊感情,而今天“我”仍然怀念荠菜,则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和热爱。

c.解放前,在人间地狱里,只有挖荠菜时,“我”才感到一丝自由和舒畅,这美好的记忆一直保留到今天。

d.旧社会,荠菜帮助“我”抵抗那可怕的饥饿。只有在挖荠菜时,“我”才感到生的欢乐与自由。

二.按要求回答问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

(1)荠菜()(2)蔷薇()(3)呱呱()(4)咩咩()

(5)隔膜()(6)童稚()(7)和煦()(8)怪僻()

2.成语填字,并解释所填的字。

(1)_____不经心()(2)风和日_____()(3)凶神恶_____()

(4)_____华富贵()(5)广阔无_____()

一、自学指导

二、预习展示

(充分利用课前预习的时间,结合导学案对课文进行预习。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熟悉文中的情节,找出勾画自己不懂的生字词。)

三、合作探究

(结合问题,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自主完成问题。)

四、达标测试

(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李晓刚

[挖荠菜导学案设计(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篇二

《李凭箜篌引》学案设计(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从内容上感受了诗歌的美妙,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分析诗歌美妙的原因,感受李贺对音乐描写的独特手法,同时比较一下李文与白文的不同。

二自主学习展示

三合作交流

1说说你欣赏的语句及原因

2这首诗歌在描写音乐的美妙上面采用了一些什么方法?

a开篇写吴丝蜀桐仅仅为了表明箜篌构造的精良吗?

b开篇即从乐器,声音写起后推出主角,为什么?

c听众云集身份多样,真的有这么多的.听众吗?这些听众怎么来的啊?

d直接写音乐的只有两句,其他句子是写什么啊?

3尽管都是描写音乐,都享有盛誉,李诗与白诗有何不同?

四拓展探究

1对于难于描写的音乐,你有什么写作方面的体会了?

2听一首乐曲,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下你所听到的。

五归纳整理

1可以整理你的收获,疑惑。

2可以记录你的感受

六课堂检测

1背诵这首诗歌

2见学研案

七教学板书

李凭箜篌引

写作特色侧面描写想像奇特,神话色彩浓郁开篇先声夺人

比较阅读描写角度不同----李多侧面白多正面

风格色彩不同----白诗作者与奏者情感相融

陈晓妹

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篇三

学习目标: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

2.评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今义: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古义::今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今义: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义::今义:

2、一词多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既克,公问其故

民弗从也

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

其吾视其辙乱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忠之属也

之公将驰之

何以战

以必以情

必以分人

二、课内初读

1、曹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请见的?

2、他为什么要“请见”?

3、对“何以战?”一问,鲁庄公提出哪三个条件?分别是对谁而言的?曹刿的态度怎样?

4、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三、深入阅读

1、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2、本文记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

四、人物解析

1、你认为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有哪些?

2、你眼中曹刿的形象是怎样的?

五、我的小结

六、达标测试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词语解释:

未能远谋()忠之属也()

公问其故()一鼓作气()

2.句子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曹刿认为作战的根本是什么?

4.在齐军败走之时,曹刿为什么反对马上乘胜追击?

5.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

达标测试答案:

1.谋划;类;缘故;振作。

2.尽了自己本分一类的事,可以凭此作战;第一次击鼓可以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3.取信于民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5.取信于民;详察敌情;上下一心;指挥得当;等等。

侯晓旭

[《曹刿论战》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品味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行为。对普罗米修斯这位人类的朋友、英雄产生赞美、钦佩之情。

2、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

1、重点学习英雄受难环节,抓住第18自然段中重点词句感情朗读和发表见解。

2、通过朗读,品味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甘愿受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行为。

教学难点:

1、能发挥合理的想象,想象出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所承受的苦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回顾课文。

1、激趣,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举世注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运动会举行之前有一项规模较大的活动--圣火传递,那么你知道圣火源自哪个国家吗?(学生若不知,由教师告知)

就是古希腊。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火是一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带给人间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天神,了解他的故事。(板书课题引领学生关注课题,熟悉课题,读好人名)

2、认识课文中的人物

出示金钥匙:同学们,外国人的名字一般比较难记,有时影响阅读速度。精读课文时,我们要把重要的人名挑出来反复读顺,不重要的人物名字可以整体认记。

老师这里还有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名字,谁能准确的来读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抽生读后全班读)

普罗米修斯宙斯赫利俄斯海格立斯

二、品读、感悟

(一)面对惩罚,决不屈服

1、认识了课文中的人物,我们也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了解到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的天神。他是为了帮助人类,才受到宙斯的惩罚的。那课文哪几个段落在具体写普罗米修斯遭受的惩罚呢?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吗?(生汇报:18、19自然段)

2、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两个自然段,看看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惩罚。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18、19自然段,在文中画出写普罗米修斯受惩罚的句子,找关键词体会并想象他忍受了哪些折磨,可适当的做些批注。最后带着你的感受读读你画的句子。(学生自学18、19自然段后小组交流感受)

3、汇报

学习“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

(1)抽学生读句子,说说是从哪些关键词语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受到了怎样的苦痛。(抓住“终日”“敲打”“尖叫”“撕裂”等词,用做动作,换词等方法谈感受)

(2)老师相机出示课文插图(师指图创设情境):你看,这是宙斯派来的大鹰,它们都有长着钩子的嘴和长长的利爪。就是它们盘旋在普罗米修斯的周围,在他耳边发出可怕的尖叫,用尖利的嘴一口一口地啄食他的肝脏。发现了吗,那只最凶狠的大鹰它的嘴上正叼着从普罗米修斯身上撕下来的一块肉,而我们的普罗米修斯已经是血肉模糊。白天,他的肝脏被啄光,晚上又长出来。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读一读这个句子。

(3)然而,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苦难就只有这些吗?我们读书,还得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去感悟,因为文字背后往往藏着更丰富的内容。大家想象一下:他还可能遭受怎样的痛苦呢?(课件出示相关提示,学生想象)

当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天空时,他……;

当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他……。

(4)大英雄受难,我们心如刀绞,让我们用朗读表达这种感受吧!

学习“一年又一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普罗米修斯一直被捆在那里。”

(1)这样的惩罚,我们的普罗米修斯又忍受了多久呢?谁在开始的学习中找出了相关的语句,告诉大家。(课件出示第19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普罗米修斯忍受惩罚的时间之长。)

(2)然而,普罗米修斯除了肉体上遭受的痛苦外,真正可怕的还有什么?(失去自由,精神上的折磨)

学习“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

(1)面对如此严厉的惩罚,我们的普罗米修斯是怎么表现的呢?谁能来读读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语感受出来的?并把感受读出来。(抓住“不哼一声”、两个“决不”体会,并板书“决不屈服”)

(3)创设情景再读句子

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普罗米修斯--(生读句子)

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普罗米修斯--(生读句子)

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普罗米修斯--(生读句子)

(二)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

1、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普罗米修斯能够忍受这样的折磨,决不向宙斯交还火种呢?他是为谁取的火种呢?(板书“帮助人类”)

2、学习“他发现人们住在山洞里,饥寒交迫;他们被野兽捕食,甚至彼此猎食--他们实在是一切生物中最可怜的了。”

(1)你是怎么理解“饥寒交迫”的?

(2)你还从这个句子中读到,感受到些什么?

(3)全班读句子,读出人类没有火的可怜来。

3、学习“人类必须有火。”

没有火,人类的日子比野兽还要坏。所以,普罗米修斯下定决心要帮人类,改变人类饥寒交迫的生活。(课件出示,全班齐读并板书)

4、学习“有了火,人们赶走了寒冷,拥有了温暖;有了火,人们学会了吃熟食;有了火,人们走出阴暗角落,到户外阳光下生活;有了火,人们学会了抵御林中野兽的侵袭;有了火,人们学会开采矿石,冶炼铜铁,铸造工具和武器。有了火,人们的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幸福了。”

人类终于在普罗米修斯的帮助下有了火。然而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帮助就此停止了吗,他又做了什么?谁来把下面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句子,抽生读)

5、是啊!自从有了普罗米修斯和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取回的火种,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类伟大的朋友,这个曾经把火带给人类,使人类脱离了苦海,教会了人类怎么生活的伟大英雄,如今却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遭受着严厉的惩罚。(齐读普罗米修斯受难的句子。)

6、但是,当他在高加索的最高峰上,看到人类生活得很幸福时,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决不屈服。(读普罗米修斯下定决心的句子)

7、此时此刻,你们心中也一定对普罗米修斯有了一份情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呢?请你用你的笔把你想说的,想赞美他的写在课文插图的右边吧!(生写后汇报,并板书)

(三)普罗米修斯获救

1、好人自有好报,普罗米修斯的壮举不仅感动了人类,也感动了天神,太阳车的神驭手来看望普罗米修斯了。(女生读第20自然段)

2、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普罗米修斯解除苦难的一天终于来了,一位名叫……(男生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拓展

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帮助人类面对惩罚决不屈服

伟大的朋友伟大的英雄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学案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篇五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左传》的有关常识

2.掌握本文言文难懂实、虚词及用法,语法结构,做到正确翻译;

3.抓住人物语言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4.理解全文大意,做到顺畅背诵;

5.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凭借工具书,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注释疏通文意;

2.通过诵读,加强对全文的熟悉与理解,帮助课文背诵;

3.理清全文脉络,了解本文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认识人民群众对国家生存的重要意义,做到利为民谋、取信于民。

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篇六

1.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进一步培养利用工具书自觉学习的习惯;养成理解品味语言的习惯。

2.学习曹刿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爱国精神,理解战争取胜的原因。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品简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4)。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选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二、背景介绍。

鲁庄公十年(前684),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述曹刿向鲁庄公献策,终于在长勺之战中使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的进攻,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本文义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

三、教师范读、

正音。刿()又何间焉()鄙()弗敢专也()小惠未蹋)玉帛()小信未孚()公与之乘()辙()夫战()轼()旗靡()

四、课文探究。

1.听读理解。

(1)曹刿为什么要去求见鲁庄公?

(2)交战双方是哪两个国家?获胜一方由谁指挥的这场战争?

2.课文解析。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生动突出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的远见卓识的特点,行文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记言名篇。

六、布置作业。

1.熟记书下注释中的实词。

2.背诵课文。

3.完成书后习题。

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篇七

教材分析:

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了“我”寻找修鞋姑娘,然后写了“我”的修鞋经历,表现了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品质。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与善良。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作者的修鞋经历,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从而影响自己的行动。

教学难点:

从“我”对修鞋姑娘态度的变化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根据题目质疑)请你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充分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词多读几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划出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1、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和修鞋姑娘之间的故事,你对这两个人有怎样的认识?你是如何体会到的?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

3、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深入理解语句

着眼重点,诱导突破。

找出文中表示“我”对修鞋姑娘态度变化的词语。从作者的态度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朗读,注意体会感情。

4、“修鞋姑娘,你在哪儿?”作者苦苦寻觅的仅仅是修鞋姑娘吗?他还在寻觅什么?

(小结:作者态度的变化从侧面展示了修鞋姑娘美好的内心世界,抓住作者态度变化这条线索,也就能从根本上理解修鞋姑娘的品质。)

三、回顾课文,总结学习收获。

课文学完了,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提示:把学语文与学做人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从“我”这一角度来谈,也可以从修鞋姑娘这一角度来谈,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感受即可。)

四、领悟本文的写作特点。

默读思考,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得的地方?

学生自读自悟,独立思考。

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课文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为表现修鞋姑娘的品质,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谈谈本文在写作手法上对自己的启发。

五、小练笔。

1、练习写小片段。要求通过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同学某一方面的特点。

2、学生动笔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点评: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修鞋姑娘(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

北师大九年级教学设计篇八

一、知人论世

事先板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课前我们读过文天祥的有关材料,这些材料中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地方?请大家把自己的读后感受跟班上同学交流交流。

从小就仰慕英雄,崇尚忠义;文采出众,曾是皇帝钦点的状元;兵败一路逃亡,历经九死一生的惨境;因为他忠义,敌人很尊重他;写的信很感人,为了国家他历经艰辛,无怨无悔,视死如归,但是妻子女儿却顾不上了,内心悲痛也没有办法;文天祥认为义就是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誓不与贼共存。舍生取义。板书:历经艰辛,九死一生,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2、文天祥的一生,历经坎坷,充满艰辛。

20岁,皇帝钦点为状元,4天后父亲病逝,回家守孝三年。

24岁,回朝做官,满以为可以为国效力,但却遇到奸臣当政,只担任无足轻重的官职。

38岁,元军进攻南宋,他响应太后的勤王(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的时候,臣子发兵援救)号召,散尽家财招兵买马组织500义军,但在对敌作战中因为官员隔岸观火而几乎全军覆没,仅逃出4人。

40岁,太后执意投降。元军提出必须由丞相出城商议,当时的丞相害怕得连夜逃跑,文天祥即被任丞相出城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元军,被扣留。千难万险想方设法逃出,后继续组织;队对抗元军,取得初步胜利后遭遇元军精锐部队的围歼。

42岁,不幸被俘,同朝为官的投降者来劝,被俘的太后和皇帝来劝,投降元朝的亲弟弟来劝,元朝统治者还拿被俘妻子女儿的生命为条件来劝降,拿高官厚禄来劝降,文天祥拒不投降。

47岁,被杀害。

这首诗写于42岁。此时他已被俘,在敌人押解途经零丁洋的时候所作。

二、朗读诗歌

1、这是一首七律。韵脚有星、萍、丁、青。

2、齐读诗歌。

三、品读诗歌。

(一)前三联

1、请同学们从前三联中任选一联,说说从这一联中你读出了文天祥什么感情,从何处可见。

(2)首联:读出辛酸辛苦。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一经:一部儒家经典。起一经:从考中进士开始。干戈:泛指兵器。

寥落:自己孤军奋战的辛酸,也暗含对苟且偷安、贪生怕死者的愤激。

我参加科举考试,被钦点为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尤其是勤王以来,几乎凭一己之力与节节胜利的凶悍元军作抵抗,这种局面苦苦支撑已经有四年了。

回顾经历,辛酸

(2)颔联:读出担忧凄苦。

国家支离破碎,危在旦夕。个人命运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赏析这一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支离破碎,危在旦夕的命运和个人漂泊无依,坎坷浮沉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苦悲哀。

(3)颈联:读出惶恐孤苦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军击败后曾从惶恐滩退往福建,联想到当时兵败后的忧虑惶恐的心情。而过零丁洋,自己已经被元军俘虏了。在满眼是元军的地方,自己作为一个俘虏,想反抗不行,逃走也不行,那种孤苦伶仃的悲凉感觉可想而知。

一语双关,巧用地名,既表现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也抒写兵败后内心忧虑孤苦的心情,自然贴切,巧妙新奇。

2、我们从这三联中体会到文天祥的家国之恨,体会到他的艰危困苦,体会到他的哀痛凄苦,三联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感情。如果我们读了《指南集序》中的一段后会更理解他。男女生分读。

痛定思痛,痛如何哉!

3、带着这种哀痛凄苦的感情朗读这三联,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4、背诵这三联。

(二)尾联

1、丹心:碧血丹心。为国家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而有的赤诚的心。爱国忠心。

汗青:史册。

2、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高昂有力的。

3、为什么要这么读?通过这样的语调你想读出什么?

读出文天祥宁死不屈、以死明志的决心;读出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正气

凛然;读出文天祥与国家共存亡的一片忠心;读出文天祥身陷敌手对自身命运毫不犹豫的选择;读出一种慷慨悲壮;读出文天祥历经艰辛后仍然不改心志的坚定;读出文天祥崇高的人格魅力。

3、文天祥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当时有很多人投降了,包括太后、皇帝、同朝好友、亲生弟弟,有太多太多变节投降的人。他当时还受着种种折磨,在长期的囚禁生活中牙齿掉落,头发枯秃,最后坐得连臀部都溃烂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能在土牢中抗御土气、水气、疫疠的侵袭,使他在敌人的刑庭上,虽然斧钺加颈而仍然面不改色呢?我们从这句诗中找到了答案,也从他的'遗诏中找到答案。齐读遗诏。读《指南集序》中的一句话。

对国家的一片丹心,与国家共存亡、誓不与贼共存的义,正义感,民族自尊感。

4、读尾联,女生读,读出文天祥与国家共存亡的一片赤胆忠心。

男生读,读出文天祥的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全班读,读出文天祥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人格魅力。

5、赏析: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民族气节。

6、前面种种的悲苦,种种的惶恐,种种哀痛,更反衬出这种舍生取义、以死明志人生选择的崇高和伟大,让人肃然起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听到谭嗣同大笑着说“我自横天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用自己的鲜血唤起国人革命的意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感受到钱学森始终眷恋祖国的赤诚之心。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最新房屋维修的简单合同(精选8篇)
    赠与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备双方的意思表示,合法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合法的形式要求。婚前协议是指在结婚前双方就财产、债务、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的协议。如何制
  • 10-15 2023年二手车转让协议书简单(通用20篇)
    文明礼仪的传承与发展是需要每一个人一起努力的事业。文明礼仪的表达方式因场合和受众不同而略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对文
  • 10-15 2023年仓管员个人总结及工作计划(大全8篇)
    前台工作要求多任务处理能力,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事务。以下是一份较为完整的安全工作计划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示。仓管员个人总结及工作计划篇一在社会实习的这段经
  • 10-15 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方案大班 幼儿园劳动节活动方案(精选13篇)
    活动策划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意外情况。活动策划范例中的案例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活动策划的流程和要点。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方
  • 10-15 最新法律应聘简历 金融与法律专业的求职简历(精选8篇)
    领导者的诚信对组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诚信的领导者,才能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和信任。怎样应对社会信任危机,重建诚信关系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
  • 10-15 2023年餐饮经营合同协议书免费版(通用6篇)
    和解协议的签订需要双方达成真实、公正和合理的交易。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士分享的合伙协议范本。餐饮经营合同协议书免费版篇一甲方:乙方:地址:地址:电话:
  • 10-15 小学音乐对十教案 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初三教案的编写要灵活多样,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小学音乐对十教案篇一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 10-15 2023年领导总结致辞主要包含哪几方面 干部万能会议总结领导致辞(优秀8篇)
    学期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进而对自己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阅读下面的学期总结范文,你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经验和感受。领导总结致辞主要包含哪
  • 10-15 2023年新队员入队发言稿(汇总8篇)
    欢迎词需要搭建起主办方与来宾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友好交流和深入合作。欢迎词可以结合一些个人经历和感悟,增加亲切感和共鸣力。如果你正在苦恼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欢迎词
  • 10-15 最新工程授权委托人(模板14篇)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代表全体工作人员向各位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开场白技巧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