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小班小白游戏教案 小班游戏教案小白兔乖乖(优质8篇)

2023年小班小白游戏教案 小班游戏教案小白兔乖乖(优质8篇)

时间:2023-10-15 04:51:55 作者:笔舞2023年小班小白游戏教案 小班游戏教案小白兔乖乖(优质8篇)

高中教案的编写要求教师注重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这些小学教案的实例可以帮助教师们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小白游戏教案篇一

1.感受歌曲的优美,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唱歌。

2.会用动作表现雪花落下的轻柔和“飘在乎里不见了”的情趣。

《小雪花》歌曲磁带、录音机。

小雪花的头饰一个。

小雪花的胸饰(跟幼儿人数相等)。

1.发声练习:北风吹。

1 2 | 3一| 3 2 |l―|

(教师)北风吹,(幼儿)呼呼呼。

2.学唱歌曲。

放《小雪花》的音乐,教师随音乐歌唱。

提问:歌里唱了谁小雪花飘的时候像什么

教师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提问:小雪花飘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飘在手里哪去啦

幼儿贴上胸饰边听音乐边学念歌词。

幼儿跟着老师轻轻唱歌。

幼儿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3.“小雪花”们跟着音乐,边唱边创编动作,表现雪花飘落的姿态。

念最后一句旁白:“咦!哪里去了!”时引导幼儿念出雪花在手里不见了的情趣。

喜欢创编动作模仿小雪花跳舞。

小班小白游戏教案篇二

1、引导幼儿练习挺胸、双肩打开,两臂上举的动作。

2、能根据音乐的`提示,来表现小兔跳、采蘑菇、笔直的松树等情节。

3、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参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1、人手一把椅子。

2、《小兔和狼》的音乐磁带。

3、蘑菇若干个。

4、松树林场景。

1、“我做兔妈妈,你们做兔宝宝让我们听着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吧!”

“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兔小兔起得早,跟着妈妈来做操,要把身体锻炼好!点点头、点点头,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转一圈、转一圈,蹦蹦跳、蹦蹦跳,一二一二往前跳,拔出一个萝卜,切萝卜、切萝卜,啊呜啊呜真好吃,我是快乐的兔宝宝。”

2、听音乐做动作。

1、兔妈妈带领兔宝宝来到松树林:“今天妈妈要带宝宝们来到了松树林采蘑菇,这里的蘑菇又又嫩,你们想不想去?”“松树林里到处都是松树”“可是我听说最近松树林里有一只可怕的灰狼,经常去吃小白兔,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不被灰狼发现?”

2、练习动作

(1)“在松树林,当灰狼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学做一棵小松树来保护自己,不被灰狼发现。”

小班小白游戏教案篇三

1、引导幼儿练习挺胸、双肩打开,两臂上举的动作。

2、能根据音乐的提示,来表现小兔跳、采蘑菇、笔直的松树等情节。

3、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参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1、人手一把椅子。

2、《小兔和狼》的音乐磁带。

3、蘑菇若干个。

4、松树林场景。

1、“我做兔妈妈,你们做兔宝宝让我们听着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吧!”

“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兔小兔起得早,跟着妈妈来做操,要把身体锻炼好!点点头、点点头,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转一圈、转一圈,蹦蹦跳、蹦蹦跳,一二一二往前跳,拔出一个萝卜,切萝卜、切萝卜,啊呜啊呜真好吃,我是快乐的'兔宝宝。”

2、听音乐做动作。

1、兔妈妈带领兔宝宝来到松树林:“今天妈妈要带宝宝们来到了松树林采蘑菇,这里的蘑菇又又嫩,你们想不想去?”“松树林里到处都是松树”“可是我听说最近松树林里有一只可怕的灰狼,经常去吃小白兔,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不被灰狼发现?”

2、练习动作

(1)“在松树林,当灰狼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学做一棵小松树来保护自己,不被灰狼发现。”

小班小白游戏教案篇四

本活动中,我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幼儿喜欢的小白兔、兔妈妈和灰狼的头饰,我根据歌曲中内容巧妙地将情景游戏纳本活动中,我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幼儿喜欢的小白兔、兔妈妈和灰狼的头饰,我根据歌曲中内容巧妙地将情景游戏纳入语言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环境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会唱歌曲,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胆的说话的能力。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理解歌曲内容,会唱歌曲、指导幼儿在集体面前胆说话的能力。

《小兔子乖乖》的音乐磁带,小白兔、兔妈妈及灰狼的头饰若干个。

1、讲述小白兔和灰狼的的故事。

2、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小白兔乖乖》的内容。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妈妈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3、指导幼儿唱歌曲。

4、分角色盼演小白兔、兔妈妈和灰狼,表达歌曲内容。

5、和幼儿一起游戏,带着头色,随着《小兔子乖乖》的音乐节奏边唱边跳。

6、根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用自己的智慧分析事情,增强幼儿的防范意识。

7、和同伴说说小白兔的表现,再在集体面前胆说说。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特别喜欢小动物小白兔的特点,我设计了小白兔、兔妈妈和灰狼的头饰吸引小朋友,在本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较浓,注意力集中,在活动中,我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我巧妙地将情景游戏纳入语言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培养语言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但在本班的实际中(有十多个不满3周岁),有部分幼儿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内容,有少数幼儿不敢在集体面前胆的说话。

小班小白游戏教案篇五

1.感受歌曲的优美,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唱歌。

2.会用动作表现雪花落下的轻柔和“飘在乎里不见了”的情趣。

《小雪花》歌曲磁带、录音机。

小雪花的'头饰一个。

小雪花的胸饰(跟幼儿人数相等)。

1.发声练习:北风吹。

12|3一|32|l—|

(教师)北风吹,(幼儿)呼呼呼。

2.学唱歌曲。

放《小雪花》的音乐,教师随音乐歌唱。

提问:歌里唱了谁小雪花飘的时候像什么

教师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提问:小雪花飘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飘在手里哪去啦

幼儿贴上胸饰边听音乐边学念歌词。

幼儿跟着老师轻轻唱歌。

幼儿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3.“小雪花”们跟着音乐,边唱边创编动作,表现雪花飘落的姿态。

念最后一句旁白:“咦!哪里去了!”时引导幼儿念出雪花在手里不见了的情趣。

喜欢创编动作模仿小雪花跳舞。

小班小白游戏教案篇六

1.喜欢唱歌、表演

2.愿意和同伴分角色来表现歌曲

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唱准旋律、激发幼儿喜欢参加表演。

难点是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要分角色来扮演灰狼、小兔子、兔妈妈,并且尝试用不同的表演来表现歌曲。

1.“小兔子乖乖”的录音磁带

2.小兔子、兔妈妈、灰狼的头饰

3.小房子一座

小班幼儿的歌曲多是具有表演性的,在边唱边表演中幼儿展现的是个体的表演。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他们对一些歌曲之中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理解,让幼儿在和同伴分角色的基础上表现角色,能提高幼儿的表演兴趣,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欣赏创造表现

1.欣赏

教师可按排多种途径提供幼儿欣赏作品,如图书、音乐欣赏、看教师表演。其中在指导音乐欣赏时,尤其是要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熟悉旋律。

2.创造

让幼儿在角落活动中尝试分角色来表演歌曲。

这一创造活动可在角落活动中按排二周左右,引导每一位幼儿都来尝试与同伴合作,都要尝试表演。

3.表现

(1)教师可利用每一次角落活动的讲评,作为幼儿表现的舞台,让参与表演的孩子有表现的机会,让没有参与表演的孩子有欣赏的机会。

(2)利用集体活动让幼儿共同尝试分组分配角色参与表演,这样教师也可以在这一时间里给予孩子一些共性问题的指导:如根据情节根据歌词用不同的声音刻画不同的形象,如激发幼儿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自的形象。

(3)教师即兴表现歌词,利用孩子们中间的“闪光点”分角色表现歌曲,让幼儿进一步体会,激发再尝试的欲望。

小班小白游戏教案篇七

1.感受、区分不同乐曲的性质(活泼和抒情)。

2.尝试听不同乐曲进行游戏,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

:能根据乐曲的不同进行游戏。

木偶小兔一个,音乐录音《小白兔捉迷藏》。

1.引起兴趣:

“我是小白兔,我和你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2.欣赏a段乐曲:

“小兔在干什么?”

教师示范小兔跳,鼓励幼儿学做小兔跳。

教师随着乐曲有节奏地做小兔跳。

幼儿学习随着乐曲有节奏的兔跳动作。

3.欣赏b段乐曲:

“两段乐曲有什么不同?”

“这段音乐里,小兔在干什么呀?”

请幼儿用动作表现b段乐曲。

4.完整欣赏a段、b段乐曲。

5.音乐游戏:小白兔捉迷藏:

玩法:当a段乐曲响起时,幼儿随着欢快的乐曲做小兔跳;当b段乐曲响起时,兔妈妈来寻小兔,而此时小兔马上变成一个静止的造型,让兔妈妈找不到小兔,兔妈妈找不到小兔离开时游戏结束。

规则:当b段乐曲响起时,小兔马上变成一个静止的造型,在兔妈妈寻找小兔时,小兔不能动。

活动二:

活动名称:小兔跳彩圈

活动目标:

1.能听口令按照顺(逆)时针方向走。

2.根据色彩的变化跳到相同颜色的圈内。

能向前连续的跳。

小白兔头饰,红、黄、蓝绿彩色板,红、黄、蓝绿彩色圈20个,音乐磁带。

1.教师在场地上画一个圆圈,沿着圆圈边放上红、黄、蓝、绿的彩色圈。

2.教师示范活动方法,幼儿随着音乐在圆圈内顺(逆)时针方向走,看到圈要跳进去再跳出来。

3.教师轮流举红、黄、蓝、绿彩色板,幼儿根据色彩的变化,迅速跳到与板相同颜色的圈内,每个圈内只能跳进一只“小兔”。

小班小白游戏教案篇八

1.知道苹果是水果,观察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

2.学习运用多种感知、认识苹果。

1.幼儿每人一只苹果。

2.提供牙签和小盘。

1、老师这里有一支神奇的笔,猜猜它会什么本领?

2、老师画一个圆形,问:什么水果是圆形的?

1、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1、教师:苹果的外面是什么?苹果的里面是什么?还有什么呢?

2、削去果皮,苹果里面是什么?

3、切开苹果,里面会是什么?

1、问:苹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将苹果切开两半,引导幼儿观察果肉和果核;

问:切开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削下果皮,引导幼儿观察果皮和果肉:苹果的果皮怎么和果肉不一样呢?

1、问:你们喜欢吃苹果吗?苹果有什么味道?那我们来尝一尝苹果的味道好吗?(在吃苹果时要注意什么呀!对注意卫生,那在使用牙签时要注意什么呀?对轻轻地戳,用牙齿咬住苹果就把牙签拿掉,牙签还不能对准别人。)

2、幼儿自由品尝苹果后,引导他们讨论苹果吃到嘴里的感觉。

1.区域活动:给苹果穿衣服。

2.游戏活动:红苹果。

3.家园共育:和爸妈一起认识其他水果。

课前准备,我们请幼儿每人带一个苹果到幼儿园。活动导入环节,我请幼儿说一说什么水果是圆形的?有的幼儿说,南瓜是圆形的。可见幼儿对“水果”这个词不理解,于是我马上引导幼儿:南瓜是蔬菜,水果有苹果、香蕉、桔子、梨子、葡萄。金典马上说:桔子是圆形的;许铭熙说,苹果是圆形的。这样很自然引出主题“苹果”。

在观察苹果的外形特征时,在苹果的颜色上出现了问题。当我拿出幼儿带来的苹果问: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幼儿说,黄色、。我又问,苹果还有什么颜色的?我心里想,小朋友很自然会想到绿色。但是我错了,没有幼儿说出绿色。当我说出还有绿色的苹果呢,小朋友都不相信。看看小朋友带来的苹果也没有绿色的苹果,于是,我马上打开电脑让幼儿观察绿色苹果的图片。最后,一起品尝美味的苹果结束活动。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2023年最经典的四字生日祝福语(模板18篇)
    通过遵循文明礼仪,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友善、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如何处理文明礼仪与个人表达自由之间的平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礼仪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
  • 10-15 最新中医内科医生年度工作总结(优质11篇)
    药师工作总结对于药品使用安全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能为药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司法工作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司法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从而更好地提
  • 10-15 走进小学教案及反思(大全8篇)
    高三教案的编写需要兼顾学科的传承和创新,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些教案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走进小
  • 10-15 2023年高中美术教师教学计划(实用8篇)
    大学规划不仅关乎我们的个人发展,也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可以作为参考,但需要根据学科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调整。高中美术教师教学计划
  • 10-15 2023年二次函数与幂函数知识点总结(优质8篇)
    通过学期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规划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考试总结范文,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观点的拓
  • 10-15 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反思 分式方程教学反思(汇总8篇)
    爱国标语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呼唤和传承。如何用简短的语句唤起国民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下面是一些经典的爱国标语供大家参考。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反思
  • 10-15 2023年幼儿语言类教案小班下学期(汇总11篇)
    在五年级教案中,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六年级教案的编写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 10-15 四年级语文乡下人家教学反思(实用12篇)
    总结是对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及成果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形式。正确运用评价词汇,既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注意语气的把握。这些总结范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 10-15 最新新教师一年工作总结与思考幼儿园 特岗教师满一年的工作总结(模板8篇)
    人力资源评估是指对员工的绩效和潜力进行评估,以确定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发展方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政务总结的要点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新教师
  • 10-15 最新幼儿园幼儿介绍食谱 幼儿园介绍信(精选19篇)
    一份真诚的答谢词可以温暖人心,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感激之情。那么,如何写一篇真诚而贴切的答谢词呢?在写答谢词时,我们应该先确定感谢的对象,然后明确感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