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立冬的散文 立冬随想散文随笔(优秀8篇)

最新立冬的散文 立冬随想散文随笔(优秀8篇)

时间:2023-10-14 06:38:48 作者:XY字客最新立冬的散文 立冬随想散文随笔(优秀8篇)

青春是热血澎湃的阶段,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如何度过难忘而充实的青春呢?青春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书写精彩的篇章。青春是宝贵的资源,需要我们珍惜和利用好。青春是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和积累。青春是开拓自我的机会,需要我们敢于挑战和突破。青春是追寻梦想的阶段,需要我们坚持和努力奋斗。青春是建立自信的时刻,需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青春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代,需要我们秉持真善美的原则。青春是锻炼意志和坚韧的时期,需要我们坚持理想信念并勇往直前。青春是体验生活和拥抱世界的时间,需要我们去探索和体验不同的事物。请大家参考以下的青春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你们的写作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立冬的散文篇一

在冬天,正好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另一种美妙。于是,我便去找几个朋友,分成两队,各自搭建可以阻挡雪球的堡垒。堡垒做好后,我们开始正式打雪仗。

激战开始了,我迅速地扔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雪球,“砰”的一声,那个雪球竟然飞到对方队长的头上。这一球可打坏啦!对方开始报复,猛烈地向我们扔雪球,弄得我们队全不敢露面。不一会儿,另一边的攻击停止了——原来是对方已经没有雪球了。我们立刻发起新一轮的攻击,把另一方打得屁滚尿流。我们又一次战胜了对方。

我们还去了冰雪大世界,里面有很多美丽的冰雕,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艘船。船身看起来坚固无比,桅杆也像利剑一样指向天空,就连救生圈看起来也闪闪发光……冰雪大世界里还有冰灯和各种冰雪建筑——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冰雪大世界当然也少不了娱乐项目,有高山雪圈,冰滑梯,冰爬犁……

我最喜欢玩高山雪圈了。刚开始,我在较低的雪山滑也是闭着眼睛,然后再慢慢睁开,发现没什么可怕的,我就再去更高的地方……后来,我慢慢的开始抢着去最高的雪山。再后来,我就开始自己一个人去最高的雪山玩儿了。我越玩儿越来劲,玩儿到了晚上六点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里。

我爱冬天!因为有了冬天,就有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立冬的散文篇二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今年11月7日,立冬便到来了。立冬,指冬季从今天开始了,就是冬季的开始,农民把农作物收藏起来。

“冻笔新诗懒写,寒露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瞧,诗仙李白笔下的立冬真是诗情画意,李白可真是斗酒诗写百篇啊!虽然立冬如此寒冷,但坐在暖炉旁,又有美酒相伴,仍是感到了温暖。

李白笔下的立冬十分寒冷,那一定是北方的立冬,那里水已结冰,地也开始冻了。而我们南方的立冬却仍是“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我们上完体育课后,可热了,大家相继脱下外套,有的还脱的、得只剩下一件棉毛衫了呢!我们却丝毫感受不到一丝寒冷,反而还冲进卫生间不停地用水泼脸呢!

立冬,冬天的开端,养生的开始,祝大家立冬快乐!身体健康!

立冬的散文篇三

看,太阳底下的地球多温暖啊!有溪水,有欢笑,有欢笑,还有……总之,一切都是那么温暖。

啊,好美!

我和她手牵手走在校园操场上,听着书和歌,真的很想珍惜这美好的小学生活。

我说:“明年我们就要分开了,在这面红旗下。”

“嗯,我真的希望时间就这样停下来,不要失去它。”她看着梧桐树飘落的叶子,遗憾地说。

“是的,我不希望它通过。这里有那么多的朋友和同学,有我可敬可亲的老师,有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我把她的手握得更紧,她也会紧紧握住我的手。

她说:“如果我们初中不在一起学习,你会忘记我吗?”

我看着她热切的眼神,坚定的说:“不,你是我这辈子第一个朋友,也是影响我一生的人。怎么能忘记呢?”

我们俩一起转过头,然后面面相觑,笑了。

“那你会忘记我吗?”

“不,当然不是。”她几乎没想过。

她还说她哭的时候我安慰她;给了她目标和信心,在她的恐惧和恐慌中;当她最孤独的时候,她和她在一起。她一说话眼睛就湿了,我回想起她说的那些场景,傻傻的笑了笑。

“那我们不要忘记对方……”我们几乎同时转过头,同时说了这些话。“还有这段美好的回忆!”

立冬的散文篇四

秋到山乡

当人们从日历上撕下“今日立秋”那一页的时候,就意味着秋姑娘已经到来了,何况现在中秋佳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依依眷恋地已经过去?!秋天来了,秋姑娘的使者——秋风裹着丰收年成的喜悦徐徐畅亮的吹来了,吹来了,吹到了田野阡陌,吹进了山乡村民的心坎里。听哦,“秋风吹来稻花香……”这是多么动人的旋律啊。

是啊,这欢心喜悦可是来之不易的啊!人们对于那些并没有经过困难曲折而轻易得来的东西可不一定投于赞美的.目光,而对于历经千难万苦,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丰硕果实,心里可要唱上几支赞美的歌哩。瞧,眼下的景色是多么的动人哟:那一片片已抽穗的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扬扬的禾花芯儿在那儿上下翻飞,组成了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那一垄垄、一排排茂密郁葱的甘蔗林,在微风吹拂中轻轻摇曳,波浪起伏,交会着大海的辽阔壮观。那一丛丛、满山遍野的柑桔树,象一个个壮实的少妇在晨曦晚霞里含笑点头,含情脉脉……啊,这画,这图,这景,多么令人神往哟!当你站立在田头地边,伫力在山坡果园,在清晨的霞霭里作一次深呼吸,一阵阵沁人肺腑的芳香就会迎鼻扑来,这又是多么醉人的流苏哟。但是,曾知否,就在前两个月的日子里,这里正遭受着旱魔的煎熬哩,那片片禾蔸朝天的稻田正等着耕翻栽插晚稻;那一根根黄枯打蔫的甘蔗渴望着甘霖;那一棵棵张着叶嘴喘气的柑桔盼望着水的滋润……可是没有水,一个多月粒雨未落地呐,地里旱得裂开了口子,山上干的焦烟直冒,怎么耕种呢?怎么浇灌呢?人人都担心哪……在这关键的时刻,是党啊,是党组织,是人民政府及时凝聚了民心,制定了抗旱措施,布置了抗旱战斗。于是,县里的水利部门送来了电力抽水泵、供电部门及时架设好了抽水电线、国土管理部门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乡村干部带领村民们日夜奋战在抗旱保苗第一线……终于降伏了旱魔,赢得了丰收的保证。

啊,“秋风萧瑟”,这可是古人对秋天的悲凉凄怆的寄托,这是当时人们冷落惨伤之生活的写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秋天再不是那等败兴!看,“春华秋实”“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这一句句赞美的词句,真正地给了人们以蓬勃向上的力量。赞美秋天吧,秋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在一阵阵的稻花芳香里和桔香蔗甜的沉醉中尽情地新生活的甜美吧!

啊,秋在祖国的怀抱里诞生,秋在山乡村民辛勤的汗水里收获……

立冬的散文篇五

这两天已经到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大雪了,气温骤然下降 零下八度,零下十二度……今天竟然下降到零下十四度。

早晨,我起了床感觉凉丝丝的,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厨房的瓷砖上有很多水珠。我吃了饭,马上穿上厚厚的棉袄,戴上帽子、口罩、手套 真是全副武装啊。

出 门后,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飞扑来,不禁让我打了一个 寒颤。从嘴里哈出的气飘到了眼睫毛上,形成了水珠,一眨眼水就到了眼里。大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显得冷冷清清。前几日小鸟还在树上“叽叽喳喳”出来觅食, 今天也许是怕冷似的躲得无影无踪。更不别说那些冬眠的动物了早已在洞里睡大觉。只有凛冽的西北风肆无忌惮地“呼呼”刮着,把那些塑料袋吹得满天飞舞。有的 甚至挂在电线杆上。

终于来到了学校 ,同学们的小脸通红,小手发紫,赶紧凑到暖气边,老师进来想关心地说:“这几天气温下降,同学们一定要多穿衣服,还得多锻炼身体,健康快乐地度过冬天。”天无情,人有情啊!

冬天真是太冷了!

立冬的散文篇六

在我心中,山乡的秋才是真正的秋。我爱那山乡秋色的明媚、秋气的清爽、秋花的烂漫和秋林的绚丽,更爱那由收获带来得沉甸甸的喜悦感受,在秋风摇曳着一个个成熟季节时,“万木已清霜,山乡村事忙”,山乡的人们开始了这个季节里的忙累并快乐着陶醉其间!

山里的秋,是比城里早到的。城里人感受秋天,是从街道旁渐黄着的树叶上,是在清晨和傍晚添加着衣物时,可当那炎炎的夏风还未来得及全身而退时,山村即开始涌动着秋的气息了。你看,家里主事者的身影,早早地就转悠在自家的地里田间。到晚上,那烟袋锅发出的嘶嘶声中,手指一掐,自是胸有成竹地盘算开,怎把那陆续成熟着的地里庄稼,树上果实,一一错时地倒腾回家。毋需多日,整个山村也接着喧哗了起来,人们起早贪黑着忙碌着,那清晨啼啭着美妙歌喉的鸟儿和忠诚效主看家的犬儿,也随着人们作息的改变,错开了平时的司职时辰;那袅袅萦绕着山梁的村烟,更是一改舒缓轻盈的`舞步,被扰的乱了章法。好一派紧张地秋收气氛,好一派忙碌的山村收秋景象!

最先收进家的,当然是那屋后坡上,种得最早且不惧贫瘠的灿灿谷子了。那谷穗,贪婪地吮吸了春风送来的甘露,又经受了绵绵夏雨的洗礼,直到丰满得直不起腰来,还随着初秋的霜风,频频向人们点头示意,似乎在炫耀着饱满的孕育,又似乎在述说着过往的奋斗,或者在表达对主人辛勤耕作的感恩之情。

随后,人们就盼着一场及时秋雨,来叫醒那与栗树相伴睡眠着的落花生。明明学名叫作花生,却为什么叫了落花生呢,却原来是从一句:“落花生,落花生,落了花,果就生”的农谚里衍来的。据说,栗树下间种落花生可是一对最佳组合。在那嫁接不久的幼树急需养分滋润时,如果空闲着长了荒草,是要与其争夺营养的。种下落花生,可就不一样了,落花生根上长根瘤菌,根瘤菌可是栗树最喜欢的美味――氮肥大餐啊!出花生应该是个收秋中的累活计,大多数人家都是请人帮工的。乡里乡亲的,今天你去我家,明天我到你家,几个壮劳力在雨后湿润的地里忙上一天,基本上就完成了收花生的第一道工序。接下来,就是容在家慢慢作功夫的摘花生了。这活儿基本上都由老人和妇女们承包了。在那家长里短的闲唠中,在那嘻哈诙谐的玩笑间,摘花生的过程很是让人享受,这或许是那收秋中最轻松的活呢!不过,看似简单的摘花生,却也有着技术含量:不会摘得,眉毛胡子一把把地乱揪,再看看篮子里,花生系把儿、败叶、土坷垃掺杂其间,太狼沆了,后面还须费工夫仔细地进行挑捡;会摘的,一只手把一撮秧子拿起,如有泥土,就在地上摔哒几下,再轻松地抖几下,那藏匿在秧根里的花生果,就听话的一顺儿头朝下垂下,另只手攥住花生果用寸劲一y,一棵秧子就被摘得干干净净。这看似简单的庄稼活,里面的窍门还真不少,不然在生产队挣工分时怎么留下这句话“庄家活里看把式,十分七分有分析!”。

紧接着,那白露进家的核桃,那半树红半树青的苹果,那亦酸亦甜的梨子,还有那长在半腰的玉米,顶在头上的高粱,需要棒棒敲的芝麻,和那边边角角撒种的杂豆,都排着队挤进了家门。

可这些排着队进家的大秋作物,却不是山乡秋收的重头戏,山民们最看重的秋收,当属收栗子这个活儿了!迁西是远近闻名的板栗之乡,那由甘甜濡水灌溉,燕山沃土培育的栗果,由于营养价值极高,口味甘美,倍受中外食客的喜爱。不信,看看你身边随处可见的,吆喝着卖糖炒板栗的大小商家,哪个不是挂着“正宗迁西板栗”的招牌?迁西人为之骄傲着呢!近年来,县里把板栗生产当做强县富农的头等大事来抓,政策频出,资金侧重,技术扶持,牵线搭桥,广开销路,山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板栗收入,已成了山乡许多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可那栗子的秋,却不似别的作物那么好收。栗篷开口笑,栗果往下跳。那毛茸茸的栗子,只在瓜熟蒂落时收捡,才是最好也是最成熟的,可光靠人工来收捡,谈何容易啊!栗树栽培时间不一,品种不一,栗篷的开口笑,也就只能是由着其性子陆陆续续地笑了。为了尽可能集中时间完成这最看重的收秋,收栗子就需采用捡、摇、打,间而有之的方法。这一时段,栗树的主人,精心地一遍遍查看着,捡拾着,寻找着最佳打篷时机,,既怕让那拾秋的拣去成栗,哪怕只一捧,也会造成近两个数的损失;又怕打早了未成熟的栗篷,降低品质而影响销售。哎,真是个急也急不得,放又放不下的牵挂!

听说汉儿庄乡的杨家峪村,就有着与其他村不一样的管理办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村里立下规定,全村统一在某天早晨,才允许去捡那百年栗林成熟落地的栗果,平时是一概不得自行拾捡和打摘的呢,自然也就保证了该村栗果的品质和质量,并由此而成了外商指定的誉名商标――“紫玉”板栗生产的重要基地。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秋色渐浓,栗叶又红,又到重阳登高时,忙忙碌碌的秋收进入了尾声。此时的农家小院里,那红的、绿的、黄的、黑的,俨然一副五彩缤纷的立体油彩画;那山墙上挂着的,屋檐下堆着的,那满院子筐子里盛着的,除了喜悦,还是喜悦!辛辛苦苦的山乡人终于有了喘口气的功夫,倒下尽情地酣睡一场吧,粮满仓,金入行,山乡的晚秋酿着融融的醉意,伴随劳作了一个秋季的主人,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梦里的你,是否在实现着又一个发家致富的理想!

立冬的散文篇七

在我的心里有着深深的立冬情结,总是挥之不去。立冬也叫交冬。所谓交,就是前后交接之意。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交与饺谐音,所以,北方就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在民间,人们习惯认为“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元代吴澄道:“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而且具有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立冬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这一天采摘油茶果的忙碌情景了。

立冬俨然是个繁忙的日子,也是个热闹的日子。在浦城的东乡,这是开放采摘油茶果的日子。据说,到了立冬这一天,油茶籽的出油率才是最高的,这之前,就算相差一天,出油率也会相差很多。所以,立冬之前禁止采摘油茶果。头一天,油茶乡的人们早早准备好采摘油茶果的各种工具,备办好招待亲人或者帮忙者的菜肴、食物,晚上早早就上床养精蓄锐,以便翌日能够早起,到山上采摘丰收果。这个夜晚的灯光也早早就合眼休息了。偶尔,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几声狗吠,或者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渐渐地,山村沉入了梦乡。

记得小的时候,这一日天蒙蒙亮,我们兄弟就被父母叫醒,睁开惺忪的睡眼,胡乱地洗漱一番,便爬到父亲的手拉车上面,懵懵懂懂地被带往油茶山。雾色中,一队队奔走的人像搬家的蚂蚁似的,带着各种装备,从不同的'大小道上汇集来,车声、脚步声、呼唤声、问候声,交织成一首进军油茶山的交响曲,在乡间飘荡着。到了各自的山上,人们便背着竹篓,拿着竹、木钩,四面散开,隐入雾海深处。你走到近处,也只能看到人影绰约,听到人声喧哗,依稀看到树影摇动。这时节露浓雾重,只一会儿功夫,人们的衣服便被打湿。这样的情况要到上午10点左右才会有所改变。因为那时太阳出来,云开雾散了。期间,不时会有大人或小孩稀里哗啦地摔倒。不过,小孩哭了,大人也没什么时间照应,简单安慰一下,又要顾着去采摘了。有的孩子,摔了几回,也不哭了,说不定还会觉得好玩,边摔边笑起来呢。

山里的孩子总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要么就去找茶梨泡吃,要么就采来一种细柴杆,轻轻一折,小心抽出里面的细芯,就成了一根天然吸管,然后,就对着油茶花朵,小心地伸进吸管,那里面可是装满了甜甜的花蜜哦,撮起嘴美美地吸啊吸,顿时,一股蜜汁经过喉管,源源不断地沁入心脾。吸了这朵再吸那朵,漫山遍野有多少花蜜啊,尽够你过足嘴瘾的啦。大人们一边手忙脚乱地采摘油茶果,一边天南海北地胡侃漫谈,时间倒也过得快。眼见山上,一个一个编织袋都鼓着肚子,歪着、躺着、立着散在各处,一个个大竹筐也满了,等待着主人把它们归位、收集。一个上午,人们也不知道爬了多少棵树,迈了多少步,尽管筋疲力尽,还是要把笨重的担子挑下山,把鼓鼓的袋子驮到路上,然后,装车运回。有的人家油茶树比较多的,一个上午采不完,还把饭食带到山上来吃。或者,几个人轮换着回家吃饭。

记得有好几年,那时还是大集体的时候,我们都是把糯米饭等带到山上吃的。忘了带筷子,便砍来油茶细枝,随便削一下外皮,就拿来扒拉饭食啦。那样的糯米饭的味道,那时的阳光,那时的情景,那番经历,是那样的美好,那般的美妙,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采摘的辛苦一般要持续到傍晚5、6点钟左右,如果这时还没完成,人们也只能打道回府了。剩下的只有等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再来完成了。有的农户甚至要忙到一个月左右才能完成。立冬时节,天色暗得早,不赶紧下山,摸黑就不好走了。因为,你不是空手而归,大包小包,肩背车装,看不清路是很麻烦的。这样的日子,最怕下雨了,哪怕是毛毛雨都是极其不利的。雨水积在树叶上,不管你是站在高枝还是立在低处,轻轻一动,悉悉索索的雨水轻易就从脖颈流到腹背、四肢,那样的感觉不好受,人也极易受寒感冒。

立冬这一天,主妇们在山上忙了一天,回家还得忙着做饭摆酒招待帮忙的客人。

在这个丰收的日子,远方的游子惦记着它,四方亲朋也欢聚着它。这一天,因为采摘油茶果,远方打工谋生的亲人都会打来电话询问忙活的情况。有的人不能回家,就会寄些钱回家,让家里人张罗着请来亲戚朋友帮忙。每家都聚集了很多人参加采摘油茶果的会战。其乐融融的情景,让游子们好生怀念。立冬需要感谢、招待帮忙采摘劳作的客人,也要犒赏家人亲朋。北方人是吃饺子。闽北的浦城首选的就是打麻糍啦。

每年立冬,浦城一些村庄,村民们在这一天除了进食番鸭、土鸡等,弄些温补的食物来补冬,其中的重头戏便是打制麻糍。有的人家帮忙的人多,有充裕的时间的话,就在中午打麻糍;有的人家,人手不够,或者事情较忙,中午腾不出时间,就选在傍晚进行。首先,农家将10斤左右的糯米浸泡洗净倒入木饭甑,将饭甑放入加了水的大铁锅上,用中火蒸煮40分钟左右。趁热将熟了的糯米饭倒入大石臼中,在糯米饭表面撒上少量的水,然后用一根木锤用力捣。捣一会儿,另一人就上前将整团的糯米饭翻一个身,让执木锤的人接着捣,有时还要将木锤子一端放入凉水中蘸蘸水,然后继续用力捣。打麻糍是男人的体力活,除了需要一个配合蘸水抹臼的人,一般中途还需要换人接过木锤继续鼓捣。那木锤有四五斤重,直径碗口那么粗,捣一会儿手臂就会有酸胀感,时间长了不换人操作怕是难以为继。经过一番鼓捣,随着嘭嚓嘭嚓的敲打声不断传出,原本粒粒分明的糯米逐渐结成黏黏的一团儿。此时,时间已过去半个多小时了。打好的麻糍色如白玉,柔软细腻,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口感很q的。把这些打好的麻糍搓成长条,一粒一粒如小芋子般大小扯下来,放入盛有炒熟捣碎的芝麻拌白糖的盘子里,四周均匀地沾上一层,夹入口中,嚼上几口,慢慢吞下,那种滋味确实妙不可言。据说,立冬这天吃麻糍,特别补。吃下麻糍的当晚就能见效,有的人夜尿频多的,那晚就可以整夜不要起来上厕所,一觉睡到大天亮。立冬吃了麻糍,腰不酸,肾不亏,一个冬天都活得特别有精神,干农活也是特别有劲。

掌灯时分,每家飘出各种佳肴的香气,空气中氤氲着爽朗的笑声,甘醇的酒香,热情的招呼声,人们想到山上、田里的作物都采收回家了,总会长舒一口气,一天的疲劳似乎也被抛到九霄去了。在这个丰收的日子,看着场院里堆积如山的收获的果实、粮食,就好像打了胜仗的战士,看着自己的战利品,能不乐吗?这个特别的日子总是那么让人沉醉,让人难以忘怀。

立冬的散文篇八

冬天静悄悄地来了。这几天,天空阴沉沉的,雾气笼罩着小镇,模模糊糊,朦朦胧胧,一切都泡在牛奶里一样。往日透明得如同玻璃般的天空消失了,冬爷爷仿佛着拿着灰色铅笔,轻轻地在洁白的云朵上涂了一层又一层,阴云密布。路两侧的树,还不停在落着叶子,可它们不是原来那鲜艳的绿色,而是枯黄,有着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落叶再也不是像蝴蝶那样纷飞而下了,一阵刺骨的寒风吹过。枯叶“一窝蜂”地从枝干上棹落下来。

立冬了,雨水增多了。依旧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房子的屋顶上,发出的响声像是电影里的古典钢琴曲。雨水不断冲刷着城市每寸土地的表面,好像把沥青路面上的灰尘洗刷掉了,一个个凸起的小石块,犹如黑珍珠一般散发着光芒。

校园里的桂花香逐渐淡了,那金黄色的小花也逐渐褪色,黯淡下去。它就这样无声地来,无声地去。

路上的行人有的穿上了风衣,有的围上了围巾,有的还戴了口罩,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不让寒风“侵蚀”自己的身体。公园里锻练的人也少了,往日,早上六点就有老人在公园里散步、运动,而现在,公园里几乎是空无一人,只有清洁工人还在坚守岗位,认真地打扫着每一个角落。

冬风就这样无情地吞噬了秋天丰收的色彩和清澈的天空。冬天,就是灰蒙蒙的一片,无比漫长。

立冬了,到处都能看出冬天的气息、冬天的脚步、冬天的身影。冬天就这样默默到来,悄无声息。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