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最新姥姥的作品 姥姥的红樱桃散文(通用8篇)

最新姥姥的作品 姥姥的红樱桃散文(通用8篇)

时间:2023-10-14 02:47:45 作者:灵魂曲最新姥姥的作品 姥姥的红樱桃散文(通用8篇)

众志成城,共铸辉煌。真实可信,体现价值观探索成功团队的关键因素,让我们一起学习。

姥姥的作品篇一

姥姥的樱桃熟了的时候,便会把我接过去住上一阵子,一是帮姥姥照顾樱桃园,二是能够享受姥姥亲手培植的酸甜可口的红樱桃。

樱桃熟透了非常好看,小一巧一玲一珑,晶莹剔透,况且果实丰厚,富含营养,肉质酸甜适中,使人馋涎欲滴。姥姥却说那红红的樱桃是人的心,不能掺半点假,青的有光,黄的发亮,红的能照人影影。其实人的心要能跟红樱桃一样多好!原来姥姥把这小小的樱桃当作一种寄托,难怪姥姥伺候樱桃像伺候自己的儿女一样认真。

姥姥多子多女,子女们出嫁的出嫁,成家的成家,做事的做事,偌大个家庭只剩下姥姥自己和这片樱桃园,我人虽小却是姥姥唯一的伴儿。姥姥裹一着一双粽子似的小脚,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每天除了繁重的家务外,便是给樱桃树浇水、施肥、治虫,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

樱桃最大的天敌是花喜鹊,花喜鹊专拣熟透了的樱桃啄。姥姥最恨花喜鹊,原因却是一句“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民谣。姥姥知道儿子娶了媳妇把娘忘了,便不是好儿子,因此花喜鹊不是什么好“鸟”,樱桃就是烂在树上也不能让它吃了。可是,任凭姥姥拿根长竹竿拼命地一抽一打、吆喝也不顶事。扎个稻草人放在樱桃树上,花喜鹊仍就我行我素,姥姥便用一块大纱布,缝成袋子,像穿衣服一样整个地套在樱桃树上,才算挡住了花喜鹊。姥姥高兴地摘一大串彤红的'樱桃让我吃,表示庆贺,谁知花喜鹊禁不住红樱桃的诱一惑,便从空中俯冲下来,硬从我手中叨走了那串红樱桃,并且啄破了我的小手,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大哭,姥姥望着逃窜的花喜鹊,骂一声“该死的东西”后,赶紧把我隐蔽起来。

后来,姥姥已不能再摆一弄樱桃园了,便把自己亲手培植的樱桃树苗送给已经长大了的我,让我栽上。姥姥说她已经老了,不中用了,以后自己要好好管理,早晚不能让樱桃馋着,并教我怎么施肥、剪枝等。我一一记下,并用感激的心情含泪送走姥姥,把那棵樱桃树当作姥姥的“传家树”栽了下来......

姥姥的作品篇二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种面食品。制作过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颜色焦黄,配上绿叶鲜菜,黄绿相间。吃起来又绵软又有劲,越嚼越香。炒疙瘩的创始人是北京和平门外臧家桥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儿。

炒疙瘩的做法

材料:青豆50克、胡萝卜75克、黄瓜75克、青椒75克、红椒75克、面粉150克、酱油一小勺、植物油适量。

制作过程:

1、面粉加适量水揉成面团,后揉成长条,揪成见方的小疙瘩,撒上面粉抖撒。青豆洗净,胡萝卜,黄瓜,红椒洗净切丁备用。

2、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然后加入抖散的小疙瘩,煮熟捞出备用。

3、锅中放油烧热,放入胡萝卜,黄瓜、青椒、红椒翻炒至熟,放入煮熟的小疙瘩,加少许水,适量酱油翻炒至料熟即可。

小贴士:小疙瘩面要和的硬一些,这样更好炒。为了避免煮熟的小疙瘩粘连,煮好后放入清水浸泡,炒之前捞出沥干。

炒疙瘩的制作指导:

配料中的蔬菜可根据季节不同选用各季节的时令蔬菜菜品口感此小吃滋味醇香,淡雅美观。

炒疙瘩的饮食特点

炒疙瘩色泽深黄,黄绿相映成辉,食之绵软柔韧,醇香可口。

姥姥的作品篇三

不知什么声音将我从睡梦中吵醒,窗外已下起了小雨,嘈杂的雨声与我心情是一样复杂的。望着那连绵不断的雨,心中满是伤感,脸颊竟划过几滴泪水。雨,下大了,像我眼睛一样,泪流不止。雨,不停的落,落在我心头。我的目光呆滞了,脑海中唤起了曾经那小小少年与姥姥的美好回忆。

……

“姥姥,我以后要像你对我一样对您那么好,买好多好吃的”稚嫩的声音许下了对姥姥的承诺。

姥姥用她那粗糙得手摸着我的头,微微一笑“等你长大那天姥姥可能都不在了,可姥姥回很开心”,顿了顿,姥姥从口袋掏出什么东西,“这是一颗种子,他会长成大树开满花儿,当姥姥不在了,你把它种着,它就像姥姥一样”

后来一向身体硬朗的姥姥得了高血压。

那年盛夏,您走了,带着花儿一同走了,走的那样悄无声息。

她离开已有三年,记忆中她很坚强,姥爷去的早她一人撑起一家六口人,任劳任怨,对我很好小时候带我玩,给我吃好吃的,她好多舍不得吃的都会给我。

我将泪水轻轻拂去,跑到后花园,小种子如今一长成大树,可不见姥姥所说的花儿。

走到姥姥坟前献上一朵樱花,这花是姥姥在世时最爱的'花,姥姥只告诉我它很美,与姥姥一样吧!

清明雨将我淋湿,我将那一簇樱花插在坟旁,它没有倒下,而是屹立在那片土地上。就让这经历清明雨的花伴着您吧。

那年春天,那颗怀着姥姥对我希望的树开满了花,它是那样的纯洁美丽,那样高尚,如同姥姥一样,美丽动人。

如果花儿开满树,您是否还会摘下一朵赠之与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姥姥的作品篇四

现如今的生活,肉、鱼、禽、蛋早已成了普通人家餐桌上的寻常食物,在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烹煮的同时,还都觉吃得无味。主妇间的闲聊,常会把“发愁下一顿该做点儿啥吃才好呢?”挂在嘴上,并时常感叹:现在是吃啥都没味道了!

这样的感叹我也常有,在烦了桌上菜的油腻、饭的不香后,便惦记着弄点儿咸菜来吃吃。闲暇之余,我从网上搜罗了一些腌菜的方法,找那些简单易学的,自己尝试捣鼓着去腌制。其间虽有失败,却也不乏成功案例。中午吃面时,捞上点儿这腌菜拌了就面吃,口感倒也清爽。虽不及人家餐馆里的小咸菜精致、好吃,却因是自己动手劳动所得,吃着倒也是自得其乐。

前些日子去超市买菜,看到有新蒜售卖,便想起小时候在新蒜上市时节,家家户户腌糖蒜的情形来。

说起腌糖蒜,我只知道家里每年都是会腌,但具体到如何腌制的,我倒记的不十分清楚。可若是谈起吃糖蒜的情形,那记忆倒真真是犹新的。

大人们腌上了糖蒜,便把那腌菜的罐子往床下或是墙角旮旯里一塞,再不管了,只待假以时日,那菜自然就腌成了。大人有那个耐心去等,小孩子却没有,隔上三五日便会掀开那坛口看看,去看那蒜有没有变色,只要其中有一瓣儿稍稍变红,我们便会迫不及待地将它捞出来吃。并不是说那腌的糖蒜就有多好吃,只是那时的孩子们没有零食,玩到半饷觉得饿了就跑回家去,从房梁上吊着的竹篮里摸出块儿玉米面蒸馍啃啃。可那玉米面馍终归是无味的,成年累月的吃,早已经厌了它的味道,可不吃吧,又觉得饿;吃吧,实在是又沙喉咙又无味。只得去那腌菜的坛里摸点儿咸菜搭配着吃,以解心慌。

在腌蒜的时候,大人们通常也会随手在罐里面塞些蒜薹一起腌上。蒜薹细长,相对来说更易入味和腌透,需要腌制成熟的时间也就更短一些。这样,两者搭配着就可以有个先后腌好的时间差,你这厢把腌好的蒜薹刚吃完,那厢的糖蒜也基本上就腌好了。这也算是一种百姓生活中的一点儿小智慧吧。

其实上,不待这蒜薹腌好,我们便已经等之不及,得空便会捞上一根尝尝。未腌好的蒜薹较之生蒜薹更为辛辣,在嘴里嚼着,那生硬的辛辣味道能直直地辣到你的舌根,浸入你的味觉神经。有经不住这种辣味的,甚或都会淌出眼泪来。好在它毕竟还是经了些时日腌渍过,有了些咸味,搭配了那玉米面馍来吃,总归要好得过只干干地吃馍。

蒜薹本是搭配着腌的,通常不会腌制很多。可让我们几个今天一根,明天一根的捞着,不消多少时日,在它尚未完全腌制好时,便已经被我们哥儿几个“消灭”殆尽。

没有了蒜薹,我们便会惦记那些糖蒜。其实说是糖蒜,我从一开始就怀疑这名字是否叫得正确。因为,在我家的糖蒜里,我是从来都没吃到过甜味的,也就不知道这“糖”字又是从何而来。除了未腌好时的色白而味道直辣,以及腌好后的蒜体通红味道爽口,使你根本就感受不到一点儿糖的甜味。所以,直到很多年后的某天,当我真正吃到了那有甜味的糖蒜,这之前我便是一直怀疑它那个叫作“糖蒜”的名字的。后来才知道,人家那“糖蒜”的名字并没有起错,只是我家穷,舍不得放那许多的糖和醋去进行腌制。所以,我家的腌糖蒜只能算作是“腌蒜”罢了。

一罐腌蒜,我们时时惦记着。今天你掀开坛口扒开看看,明天他又拿小手在里面翻着找找,从那蒜瓣儿颜色刚刚露出一点点儿红意开始,我们便不停地翻找着,寻得一头颜色通红的蒜便如获至宝,急拿了到外面去炫耀。而所炫耀的对象,则是周围四邻那些和我们一样的小伙伴儿。他们同样也拿了玉米面馍,手里捏一头始才透出红意的糖蒜。大家便都坐在院场里的石头上,显露着吃得滋滋有味的神情,咬一点儿糖蒜,在极力掩饰糖蒜那辣意的同时,而后再咬上一口玉米面馍,脸上透出满足的笑容,并不忘夸说自己的糖蒜有多红多好吃云云。在那时的我们眼里,这有糖蒜就馍吃,便是最最幸福的生活。

其实在腌糖蒜之前,乡人们家家户户于春天香椿上市时节,都会腌制茴椿菜。这腌茴椿菜相对简单,就是将香椿的嫩叶洗过晾晒后,用盐搓洗了杀去水分,而后入坛密闭腌制。因为盐分极重,又不与外界接触,只要不沾油腥,便极少有坏的可能。腌的若多,吃到来年春天都不是问题。

在腌蒜薹或是腌糖蒜尚不能吃的时候,我们偶尔也会去菜坛里捞些腌茴椿菜来吃。通常我们会挑那些香椿的嫩梗,因为它更筋道和有嚼头,香味也更浓。那被腌成深红褐色的嫩梗是大家翻找的对象,找到一根,捏了叼在嘴里,复将那坛口盖好。拿了玉米面馍,找块儿石头坐下,咬一截儿茴椿菜,吃上一大口馍,倒也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只需要注意的是:去腌菜坛子翻找挑菜时,一定要用清洗干净的筷子,不得沾一丁点儿油,以防把整坛的菜都弄坏。要知道,这坛菜可几乎是一家人的“战备物资”,用来备着在无菜及农忙时节时食用。

在各家的“战备物资库”里,还有一种咸菜是必不可少的,那便是腌芥菜。

这腌芥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擦子擦成丝,晾晒至半干后,撒入盐、加少量酱油、花椒等味料,搅匀入酝封闭,放置些时日便可,吃时只需要调些醋、香油,切点儿葱花碎调味拌匀便能食用;另一种方式,则是将那芥菜头直接切成四至六瓣儿,晾晒后置入菜坛,加熬煮后的花椒盐水,放几颗大料,多倒些酱油在里面,那芥菜头在坛中完全就浸在了这酱汁中,最后腌好时就成了酱紫色。这样的腌芥菜头平时可以切成丝拌着吃,但在出远门时就成了路上的干粮伴侣。路途之上饿了,就着这样的.咸菜疙瘩,吃点儿自家蒸的玉米面馍馍,再喝上一碗水,便算是一餐果腹饭食,简单而实惠。这样的咸菜疙瘩我是吃过的,不过不是出远门,而是在农忙时节的自家田头,为了抢收抢种,这腌芥菜疙瘩就玉米面馍,再搭上一罐自家煮的金银花茶,便是一家人的“工作餐”。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生活得简单而又快乐。以至于后来上小学时,看到课本里讲:以后人们的生活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且能够吃面包、喝牛奶!我便天真地以为,这就是我们要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生活。于是,怀着对这样美好未来生活的愿景,我常常在想:这样的幸福生活要是早一点儿到来那该有多好啊!

而现在,我们早已经住进了楼房,别说是电灯电话,就连以往最被人看不起的那些收破烂的人,现如今都拿着智能手机在不停地“喂,喂”着联系业务,而那面包、牛奶更成了普通食物。这样的快速发展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可惜的是,当我们今天终于实现了那些昔日连想都不敢想的梦想时,我们并未曾感觉到自己有多幸福,还时常感叹这个不好吃,那个多不香。在感叹这些的同时,却又开始怀念往昔那只能玉米面馍就咸菜的时光,感怀于一块儿小咸菜都能让我们幸福异常。这样的结果,怕是我们当初所从不曾料到的吧!

姥姥的作品篇五

亲爱的姥姥:

您看见您的孩子,孙子,还有外孙了吗?我们都跪拜在您的灵前哭的泣不成声…..

我要说,姥姥您是位很伟大的母亲:您有5个孩子,还有一干女儿,一干儿子。

在当时那种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您为了能让孩子吃饱饭,穿的暖。

您就没日没夜的干活,看到孩子在抗头上垒“鸡窝,猪窝”,您强忍着痛苦笑了,因为您没让自己的孩子受罪。

可是您为什么就不替自己想想啊?如此大的劳动强度,您的身体怎么能承受的了啊?

我还要说,姥姥您是位有着菩萨心肠的好人:您不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总是坦城的面对周围的人。

您总是在帮助他人,即使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委屈或是不好的影响。

接着我还要说姥姥您是位很了不起的姥姥:不分内外您总共有十个孙儿。

您从来都不嫌我们这些孙儿烦,即使吵的您睡不着觉。

姥姥您听见我说的话了吗?姥姥,您若在天有灵的话,一定记得不要再让自己太劳累了,不要只为他人着想而忘了自己的上痛。

姥姥,您若听见我门的话,就请给我们托梦,让我们继续在您讲的故事里快乐生活……姥姥,您真的很伟大,这不是我说的,是众所周知的。

姥姥,在天堂里不要忘记我们啊,我们会很想您的,我们会经常到您的坟前看望您的。

如果您需要什么,切记不要委屈自己,一定要告诉我们啊!

姥姥,我们不打扰您了,你就安息吧!姥姥,我们爱您,我们想您!

姥姥的作品篇六

亲爱的姥姥,您在那边还好吗?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您离开我们有11个年头了。今天是清明节,我更加想念我的姥姥。每当听到小外甥嫩声嫩腔地喊他的姥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时不时地会浮现您的身影,我时刻在想:假如我的姥姥还在我们身边,那该多好啊!

好了,姥姥,先给您汇报二个好消息吧!您的小孙子如您所愿考上大学了,我们为他感到庆幸,也为您感到高兴,因为您曾预言过,他将来会有出息的,姥姥,我打心眼里佩服您。还有另外一件喜事,我保您听会合不笼嘴,那就是——您当老奶奶了,您的大孙子给您添了个可爱的大胖小子,长得和您大孙子小时侯差不多。姥姥,此刻我仿佛看到您开心的笑容了,姥姥,那我们就把满满的祝福送给您的重孙吧!祝他健康,快乐!

姥姥,您还记不记得发生在我身上的那件“怪”事呢?我只要一想起来,就会禁不住笑起来,我的小姨只长我六岁。可想而知,小小的我让一个小孩子看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只要一哭,小姨居然把我抱到屋外去晒太阳,还说晒晒太阳不长虫子,她太有创意了吧!到今天我还会无意间“埋怨”小姨,原来我今天长得黑,是她的功劳啊!

我妈也时不时地给我讲起我出生的场景,要是没有我的姥姥,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了。那时早产的我口吐白沫,我妈当时都以为我不行了,是您不放弃我,始终按医生嘱咐不停地给我喂水,喂了吐,吐了喂,不厌其烦的一次,一次……在您连续三天三夜的悉心照料下,我脱离了危险,您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姥姥,您对我的那份爱,那份深情,我一辈子也不会忘!

我也会时刻想起,姥姥教我用算盘打小九九的场景,“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您是如此的耐心,直到我学会为止!过去的点点滴滴,如同昨日,不仅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也给我留下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回忆和甜蜜的苦涩。

姥姥的作品篇七

看完《家在黄岛》文友刘润爱老师写的《三姥娘》,不禁想起了我的姥姥。

姥姥一共有四个孩子,我大舅,小舅,小姨还我娘。娘排行老大,17岁就嫁给了我爹。听姥姥说,因为姥爷是娘的后爹,姥姥怕我娘在家受委屈,就给娘找了个好人家,早早地我娘嫁人了。

娘说,姥姥结婚后的第二天姥爷便去参了军。姥姥日日等,夜夜盼,也没能将姥爷盼回来。在农村,没个男人,日子是没法过下去的,但就是这样,姥姥还是等了姥爷十年,在别人的闲话中度过了很多难捱的日子。

后来,姥姥不得已选择了另嫁他人,日子也算是过得去。因为我娘长得比较瘦小,姥姥总怕遭别人欺负,到了娘出嫁的年龄,姥姥给娘选择了一个同村的男人。娘说,姥姥是有私心的,她是怕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又可以方便自己的女儿照顾外孙。因为爷爷奶奶死的早,爹过着既是男人又是女的人日子,姥姥看中了爹的能干和本分,所以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将我娘嫁给了我爹。

在那个年代,吃饱饭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儿。印象中爹和娘总是在地里干活儿,而且总也干不完,天天都是很晚才回家。每次放学,门总是锁着。好在离姥姥家近,放学就可以去我姥姥家,每天都有饿肚子感觉,放学后总是想方设法先找吃的。记得姥姥家一个专门盛饭食的小橱子,里面有一个泥盘,黑色的,有很多的孔,里面总是有半盘子地瓜干。我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到家就用手抓一大摞,直到吃饱了才罢休。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姥姥为了下一顿准备的。因为我吃了一些,他们只能少吃了。

有一年冬天我病了,发烧的很厉害,爹娘没有时间照顾我,我一个人在家里。姥姥知道后,就去照顾我。姥姥摸着我的头,心疼的直掉眼泪。因为发烧,我一直迷糊着睡觉,嘴唇也干裂的厉害,也不知道姥姥从哪里变出来的苹果(那个时候穷,吃个苹果是很困难的事儿),因为没有苹果刀,姥姥小心的用牙齿一圈一圈的将苹果皮啃掉,只咬掉薄薄的一层。姥姥在啃皮的时候,我眼巴巴地看着,嘴巴不时的张开,恨不得一下子能吃到。等姥姥将苹果递给我的时候,我一下迫不及待的就咬了一大口,那个甜啊,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味道。姥姥微笑着看着我,对我说,曼儿,慢点,别咽着,吃完好降降温。

我高中的时候,每个月回一次家,姥姥就会包好我爱吃的水饺,看我吃的津津有味,姥姥总是开心的不得了:慢点吃,多着呢……其实姥姥总会包成两种颜色的,一种是白的,也就是小麦面;另一种是颜色黑一点的,是地瓜面的。姥姥总是舍不得吃白面饺子,把最好的留给了我。每次吃的时候,我总是把最幸福的泪水咽到心里,能看到姥姥开心的笑,我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

那年,我回家看姥姥,原来身体硬朗的'姥姥开始拄着拐杖了,我心里一阵酸疼——姥姥老了。她知道我爱吃“墙扁豆”,所以每年栽种上一些。秋天以后,墙上就会挂满红的和绿的扁豆,我回家或蒸或炒,吃的有滋有味。以往,都是姥姥提前给我摘好了放在袋子里,这次,姥姥说:曼儿,你自己摘吧,都摘了去,我不喜欢吃这个。其实我知道,她不是不喜欢吃,而是更喜欢把它留给我吃。她拄着拐杖看着我摘扁豆的样子,脸上挂满了微笑,还不时的说我是“馋曼儿”。

这之后没有多久,娘打电话告诉我,说姥姥最近不太爱吃东西,我问是不是病了,是不是需要到医院看一下。姥姥坚持说没有毛病,在舅舅、小姨还有姐姐的坚持下,姥姥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让我们每一个心碎——胃癌。

在最后的时间,我的姥姥受尽了病痛的折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姥姥便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到我姥姥家的门前站一会,看一眼老屋,想念一下亲人,一切依然,诸物都在,唯人不在。以住,我一推门就会大声喊“姥姥,我回来了”,姥姥也总是掂着小脚笑盈盈出来接我,而如今,姥姥不在了,喊声只能留在了心里。

姥姥门前的那盘老磨石依然的矗立在哪里,小时候总喜欢在它的周围蹦来跳去,累了坐在上面休息,姥姥也常常坐在上面看我们几个小孩子疯来疯去。我抚摸了一下它,轻轻在坐在了上面,记忆的河水漫过了思念的岸,不觉中泪已两行。

姥姥的作品篇八

去年的今日我接到父亲的电话,他说:“你姥姥没了。今儿个凌晨三点多的时候走的。你还是请假回来一趟吧,送她最后一程。”听到这个噩耗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母亲之前已经打电话告诉我说姥姥病情严重,在病床上没日没夜地疼痛呻吟,估计着时日不多了。

我放下电话后去找领导请假,他说姥姥九十岁去世也算喜丧,劝我节哀。他看了看表,说中午有个饭局希望我也去,我没有推却,在推杯换盏之间也放怀豪饮。豪饮之后匆匆奔丧回家。今天是姥姥逝世的一周年,我静坐在椅子上眼泪不由自主地滚落。

我赶回家的时候已经日落,昏沉的暮色笼罩了大地。我和家人开车到舅舅家。到的.时候天色已经黑暗,唢呐队在门口吹奏着唢呐,声音时而低沉哀婉,时而激扬嘹亮。灵堂两边坐满了人,头上裹着孝布。在司仪的喊礼声中,我们三跪九叩首。供桌上摆着姥姥的遗像,趁着白烛的光照我望到遗像中的姥姥皱纹纵横,满脸微笑。

我想她以后永远是这个样子了,苍老而快乐。礼毕之后我缓步到堂屋。姥姥静静地躺在里面,前方亮着一盏青油灯。母亲穿着一袭孝衣屈膝跪在姥姥的遗体旁,见我过来抬起头,泪眼汪汪地望着我,用喑哑的嗓子说:“你姥姥走了……”我静默片刻,和母亲一起屈膝跪在地上。我总觉得这一幕场景是虚妄浮夸的,只会发生在噩梦里。我木然地跪在那里,没有落下一滴眼泪。姥姥微笑的面庞在我眼前浮现。

第二天姥姥出殡的时候我们站在灵柩前。舅舅毕恭毕敬地用清水为她净面。母亲在旁边喃喃自语说:“妈,你走好。你一直惦念着黄河岸边的老家,你就一路向北走,去找姥姥和姥爷……”我望着姥姥的面庞,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姥姥了,泪水滚落下来。

送葬的路上我想到春节和中秋节姥姥拄着拐杖在门口翘首等我们,想到小时候在庙会上姥姥给我买棉花糖、豌豆糕,想到在柿子园里她给我采摘熟透的红柿子,想到我最后一次去看望她,她躺在病床上对我微笑的情景……我大把大把地抹着眼泪,放声哭了起来。

夕阳渐渐沉落在了地平线上,黑夜即将来临。母亲坐在姥姥的坟前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我搀扶起她说:“妈,咱们走吧。姥姥安息了,再不会受病痛的折磨。她希望我们过得更好,我们要好好地活着,让她高兴。”母亲缓缓站起来,脸色苍白,说:“你姥姥在病床上疼痛难忍的时候我真想过让她死,死了之后就不会疼痛。

如今她真的去了。刚才我看到人们往她的墓坑里填土,泥土盖着了棺材,我心里很痛。我想人要是一粒种子该多好,埋进土里还会生根发芽重新长出来。”说着,我和母亲都泪如泉涌。浓黑的夜色苍茫而来,覆盖了大地,覆盖了村庄,似乎也覆盖了漫无边际的过去。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