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认识周长课教案(模板8篇)

最新认识周长课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3-10-13 22:29:14 作者:雨中梧最新认识周长课教案(模板8篇)

大班教案的设计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这些初一教案范文涵盖了不同教学情境和教学目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认识周长课教案篇一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表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

4、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想和创新精神。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线、直尺、皮尺、树叶、课件 预习:

内容:数学书45页。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个子小小的、力气却大大的,能举起自身重量100倍的物体,被称作动物界的大力士,你们能猜到它是谁吗? 生:蚂蚁。

师:同学们太棒了!它就是小蚂蚁淘淘,快跟淘淘打个招呼吧! 生:淘淘好!

师:今天这节课淘淘就和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自学提示

1、描一描

2、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把书打到45页,开始自学上半部分内容 学生汇报交流

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任何一个物体,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边线,如摸一摸桌面的边线、文具盒的边线。

辨一辨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

(二)、量一量。怎样能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

师:淘淘知道你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可是它还想知道自己爬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到底爬了多少厘米?该怎么办?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议一议:

1、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

2、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小组内如何分工? 做一做: 实际测量,师巡视。

说一说:

1、使用了什么测量方法?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指2名学生汇报。

(三)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

2、淘淘看大家这么聪明,他又带来了一道题,想考考大家,练一练第二题。

四总结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周长课教案篇二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的快乐。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圆形实物、绳子、直尺等。

1.认识边线。

我们学校最近正在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准备在校园一角开辟一块花圃,(出示花圃,为了让花圃更美丽,准备给它围上一圈白色的栅栏,你觉得应该围在哪里呢?指名2-3人说。(围在花圃的周围或者是边沿)

请你上来指一指,好吗?你们同意吗?

同学们的意思就是沿着花圃的边缘来围栅栏。边说边演示课件。(花圃的实物隐去,显示花圃的平面图形,同时显示红色轮廓线)

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这圈红线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边线。

板书:边线。

2.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一周的边线吗?指名一个人指。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

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

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不规则图形,四边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

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个?说说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有长有短的。)

板书:曲,直,长,短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周长的知识。

板书:周长。

1.在刚才我们所描出的几个图形当中,你能说一说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吗?五边形呢?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在练纸上列式。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纸上台来说。

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那剩下的两个图形你们怎么没有选择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呢?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2.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请你上台来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圆形的周长的。

板书:(围,滚)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3.p62/4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适当评价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新的知识?

认识周长课教案篇三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表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

4、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想和创新精神。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线、直尺、皮尺、树叶、课件 预习:

内容:数学书45页。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个子小小的、力气却大大的,能举起自身重量100倍的物体,被称作动物界的大力士,你们能猜到它是谁吗? 生:蚂蚁。

师:同学们太棒了!它就是小蚂蚁淘淘,快跟淘淘打个招呼吧! 生:淘淘好!

师:今天这节课淘淘就和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自学提示

1、描一描

2、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把书打到45页,开始自学上半部分内容,学生汇报交流

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任何一个物体,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边线,如摸一摸桌面的边线、文具盒的边线。

辨一辨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

(二)、量一量。怎样能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

师:淘淘知道你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可是它还想知道自己爬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到底爬了多少厘米?该怎么办?同桌讨论,指名汇报。议一议:

1、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

2、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小组内如何分工?做一做:实际测量,师巡视。说一说:

1、使用了什么测量方法?

2、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测量的结果是什么?指2名学生汇报。

(三)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

2、淘淘看大家这么聪明,他又带来了一道题,想考考大家,练一练第二题。

四、总结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周长课教案篇四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悟周长的含义,知道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测量图形各边的长度初步感知计算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周长的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感知周长。

情境引入:同学们,老师在公园里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1、出示媒体:小猫绕花坛跑了一圈、金龟子绕树叶爬了一圈

(1)看到了什么?

像小猫、金龟子绕着花坛、树叶跑了“一圈”,我们也可以说它跑了……的一周。(板书:一圈、一周)

(2)怎么看出来正好跑了一周?

从起点出发,绕着……跑了一周又回到了起点,所以说正好跑了一周。

(3)像这样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媒体配合演示(板书:周长)

(二)理解周长。

1、出示媒体图:钟面 书本封面 三角形、红心图。

(1)找物品图形的周长。

(2)指一指钟面的周长。

(3)描一描图形的周长,完成练习纸上的第一大题。(实物投影反馈核对)

2、抽象出平面图形。(媒体配合滚动一周长度)

什么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3、判断:红线部分是下列图形的周长吗?

反馈核对、媒体更正。

(三)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1、出示三角形。

(1)怎么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三角形的周长其实就是它三条边的长度和。

(3)测算三角形的周长。

反馈核对,纠错。

2、完成第二大题另外三题。

正六边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小结:平面图形几条边的长度总和就是它们的周长。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认识周长课教案篇五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课件、绳子,直尺等、

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课件出示(树叶、甲虫) 问:这是什么

让学生仔细观察:它在树叶上是怎样爬的 沿着什么路线爬的 (树叶的边线)

请问: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又叫做树叶的什么 (周长)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认识周长

1、下面老师先带同学们到儿童游泳池去看看(课件出示游泳池图片)

谁愿意上来指出池口的边线 它是从哪里到哪里 刚才这位同学指出池口黑色边线的长也就是池口的什么 (周长)

其实,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看,出示数学书、

2、让学生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举例:你还能指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 (如桌面,三角板等)

有谁愿意把你描好的边线展示给大家看看、(展示学生作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你们描的这些图形边线的长其实也就是这些图形的什么 (周长)

那么谁愿意上来指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周长,那么老师现在想知道一些物体的周长

4、出示树叶

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开始测量,并记录下来、指名汇报

刚才同学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测量出物体的周长,那现在我想知道这张明信片的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指名说)

计算图形的周长

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快知道这个图形的周长 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 (周长)其实周长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欣赏短片: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谈话: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认识周长课教案篇六

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2、使学生建立周长的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白板课件、圆形钟、笔筒、两根同样长的绳子、没有包边的镜子。

学具:若干平面图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形、月牙形、树叶形)棉线、直尺

一、利用白板课件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入新课。

1、师:小动物们准备举行一次运动会,这几天,小动物们都忙着锻炼呢!(白板课件演示:小动物跑步画面)

预设:形状不同。有的是五角星形、有的是圆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月牙形。

师: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观察,小动物们是怎样跑的?(白板课件动画演示:小动物绕各自的跑道跑一周)

预设1:小动物是沿着图形的边跑的。

预设2:它们是从哪儿开始还是回到哪儿。

预设3:绕图形的边跑了一圈。

师:小动物们呀,就是绕着这些图形跑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2、揭题并板书: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周长”。(白板课件播放毛毛虫在树叶上爬一周的动画并用白板的淡入效果显示“周长”这一课题。)

二、感知周长

1、理解周长的意义

师:有谁认识周长?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预设1:图形一圈的长度。

预设2:图形所有边的长度。

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这是你们对周长的理解,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并把你在书上看到的内容说给同桌听。(利用白板的拖拉标签拖拉出提前隐藏的“周长的定义”。并用放大镜效果突出关键词。)

师:对于周长的定义,你有什么想问或想说的吗?预设:什么是封闭图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抓住了关键,这样吧,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1:封闭图形就是封住口的图形。

预设2:封闭图形就是一点缝隙都不留的图形。

预设3:密封起来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

白板课件出示:两组缺口和不缺口的图形(也可以试着让学生在白板上用书写笔画一画。)

师:这两组图形有什么不同?

预设1:第一组图形有缺口,而第二组图形没缺口,是完整的。

预设2:第一组图形有开口,第二组图形是封闭的。

师:对!像第二组这样首尾相接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教师用书写笔在白板上画三角形解释首尾相接)

2、指一指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

师:刚才认识了周长,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周长。

(1)出示:圆形钟、笔筒

师:谁来指钟面的周长和笔筒底面的周长?

抽生上前指。

师:谁能说说指周长时应注意什么?

预设1:从哪儿开始还是回到哪儿。

预设2:首尾相接。

师:对!指周长时一定要注意从哪儿开始还是回到哪儿,也就是首尾相接。

三、探究测量方法

1、设疑

预设1:看谁绕的弯多。

预设2:我觉得要量出它们的周长。

师:那用什么办法来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呢?想不想亲自动手量一量这些图形的周长?

生:(异口同声)想

2、六人小组合作,探究测量方法。

要求:拿到图形后,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测量最好?然后再动手测量。

学生小组合作

3、汇报:你测量的是哪个图形的周长?你是怎样测量的?

4、比较归纳

生:像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都有直直的边就可直接用直尺量,像圆形、月牙形、树叶形边是弯的就得先拿绳子绕一圈。

5、小结

师:一个图形的边比较平直就可以直接用尺子来量它的周长,没有直直的边就得先用绳子绕一周。

四、拓展练习

1、用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围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谁的周长长?

2、给圆形小镜子包边。

认识周长课教案篇七

《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面积及面积的计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把握此课教学,我在研读本课教材的基础上观看了本课的配套课例录像。在课例中,教师整个教学的预设是很精心的,体现了:

1、通过多种活动感知周长的含义。

2、给予充分的空间,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值得我在教学中学习的方面。在学习经验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节数学课的主要探究活动“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能如何发挥探究学习的实效性?由此对探究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个探讨。

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

生1:长方形、三角形都可以用尺子量出来。

圆形可以用线绕一圈作个标签,再量绳子有多长。

师:他刚才说了两种测量方法,一种用尺子量,一种用线量。你想不想自己量一量?

让学生利用学具开始小组活动。

活动中教师提示:完成的小组想想还有别的测量方法吗?想想怎么汇报。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生1:用绳子绕一圈,再量绳子的长。

生2:用尺子量出一条边长,再乘以4。

师追问:这是抓住了正方形的什么特点?(四边相等的特点)

生3:用尺子分别量出三条边的长,加起来。

生4:量一条边,数有几条边就乘以几。

生5:沿尺子滚动就可以流量出周长(操作一遍)。

师追问:所有图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吗?

生齐答:可以。

师让生尝试用此方法测量,证明可以。推测也可以。

师又出示,引导学生发现: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不适合。

师:刚才我们用尺子、用绳子、用滚动、用计算的方法测量出周长。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师小结:在测量时,用哪种方法都可以,选择比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测量比较准确。

在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预设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共同指向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正确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预设与生成的不同作用,恰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善于抓住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才能发挥自主探究的应有作用。

1、科学预设活动程序

教者科学分组、科学分工,科学选材,认真预设师生互动的程序,一切预设都讲究策略方法,其生成的结果必然是: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合作学习开展有条不紊,每个组员各尽其责,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整个过程都在教师预设的范围内,教学效果才会显著。可见,有怎样的预设就会有怎样的生成。

在本课例中,在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时,小组成员懂得分工协作,活动有序,由此可体现科学分组和科学分工。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测量周长的图形形式多种,有规则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也有不规则的月亮形、树叶形等。这样科学选材就自然生成了学生的多种测量周长的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了用尺子量、绕绳子、滚动法等测量周长的有效方法。

2、及时捕捉生成促进预设

在课例中,学生上台汇报交流所测量周长时,有两处生成教师捕捉得很好。一处是对正方形周长的测量。当学生发现只用测量一条边乘以4就可以得周长时,教师及时提升这一方法的原理就是“抓住了正方形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周长计算作好了铺垫。第二处是学生操作汇报圆形可以用滚动法测量时,教师及时追问:所有图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吗?引导学生继续讨论滚动法测量的适用性。由此引出“有凹凸不平的图形就不适合用滚动法测量”的结论。这正是教师恰当把握学生的生成,从而能将预设问题推向更有科学性和深度的结论。

但是在本课例的探究活动中,也有几处让我们斟酌的。当学生在动手操作测量时,学生的很多操作是不科学规范的,而教师只提示“完成的小组想想还有别的测量方法吗?想想怎么汇报。”。这就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生成,错过了科学指导的机会。还有当学生发现五角星、月亮形不适合用滚动法测量后,教师在总结测量周长方法时,也没有将生成的结论加以提升运用,只是泛泛而谈“选择比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测量比较准确”。由此可见,课堂上的生成是可以在预设之外的。

因为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思维、知识、经验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在学习活动中会呈现丰富性、多变性,这就决定了教学生成可以是丰富的,多变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加大力度研究儿童的认识规律,个性特征,心理发展规律及已有知识经验;加深对教材的研究,反复推敲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生成反过来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教学活动预设的发展。

认识周长课教案篇八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1、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4.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准确地测量并能正确地计算物体周长的方法。

教具、学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卷尺、直尺、绳子、一些图形的卡片等。

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为学校设计了美丽的花坛,并且想帮他们围上护栏,今天,我们就当一回小小采购员,为其中的两个花坛安装护栏(板书:小小采购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学生从图中找出信息

2.要当小小采购员,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护栏周长多少米,需要多少钱)

3.解决长方形周长

(1)出示8米

4米

(指名到板前指一指长方形的周长)教师用红色粉笔沿长方形的周长画一周。

(2)独立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完成后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教师板书,在汇报时,说明自己的理由。

学生在汇报的同时教师可以进行课件动画演示

学生可能这样计算:8+4+8+4=24(米)

长方形一周的长等于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8+4+8+4=24(米)。

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么计算?

2×4+2×8=24(米)

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

2×(8+4)=24(米)

启发学生讨论、探索、参与知识的形成,不死记算法。

(3)引导学生比较算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觉得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4.长方形花坛护栏需要8元/米的甲种护栏,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

小结:在今天当小小采购员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到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板书)

三、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花边,需要多少厘米花边?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订正。(两生板演)

四、课堂检测

(一)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米,宽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出示本班同学的一张长方形的美术作品:

长4分米,宽2分米,给它裱上漂亮的边框,至少应该买多少边框材料呢?

请同学上台反馈,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周长的简便计算。

五、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自主练习1、2题。

七、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花坛周长多少米?

8+4+8+4=24(米)

2×4+2×8=24(米)

2×(8+4)=24(米)

长方形花坛护栏需要多少钱?

24×8=192(元)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