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通用8篇)

最新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通用8篇)

时间:2023-10-13 15:50:15 作者:FS文字使者最新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通用8篇)

制定教案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小班教案样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篇一

1、撇开思维方式。把握文章的巧妙与曲折。

2、各种形式的阅读,,感觉文章语言的诗意美。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本文的主题.

4、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了解为什么以“梨花”为标题。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堂导入:

(课前播放轻音乐,播放梨花图片)

我们身边有很多美好,例如我们今天走进的课文,不仅有美丽的文章还有梨花林、美丽善良的哈尼族小女孩,更有高贵的中国品质。这篇文章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的《驿路梨花》。

二、正课:

(一)曲折的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并用“我”第一人称来概括整个故事。

结合课前预习快速进行。

2。把握叙事角度,试图总结整个故事。

例如:

(2)教师点拨:叙述顺序的特点和差异。

3、人物和小茅屋的故事是什么?小屋的主人是谁?

(1)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构思巧妙的写作方法。

(二)赏析品味

1.圈点勾画好词和好句,这些词和好句子最能触动心弦,标记它们或写出你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师的提示:它可以从用词、写作和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得到欣赏。

(1)同桌交流

(2)小组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代表进行点评

教师适当点拨:这篇文章里的语言具有诗的意境,处处如诗如画

2。升值而读,读,读,读出诗歌的美丽感受。

(1)指名学生读;

(2)教师配音范读;

(3)生配音读。

(三)写作背景

1.简要介绍学生对作者的理解

学生在课前结合课文并联系作者的共同知识。

2.教师补充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

展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理解彭荆风的作品。

彭荆风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初中,成为学徒、校对员、记者、副编、文学团体“木叶文艺俱乐部”。他经历了很多苦难,但他坚信自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中入狱7年。“梨花”是他出狱后的第一部作品。在经历了这么多艰难困苦之后,他在他的著作中描述没有怨言,但有些是人性的善与美。正如他自己所写的:在经历了普通百姓难以忍受的折磨之后,当我真诚地面对云南边疆的纯朴的少数民族,呼唤美好的未来时,我不禁表达了我对过去的想法!我只想发现和传播生命的美,这就是为什么我写的梨花。

3.学生联系课文再谈对作者和文章中一系列人物所彰显的传统美德。

(四)思考理解

1.思考“梨花”的梨花的含义,体会梨花精神。

2.明确“驿路梨花”做题目的妙处。

3.读写结合,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种花,它有着怎样的象征含义。

(1)展示

(2)互相点评

小结:你也是雷锋,他也是雷锋,如果我们都是雷锋。那么我们的祖国将是什么样呢?

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篇二

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3.学习优秀人物的向雷锋学习。

教学重点:目的1

教学难点:目的2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古诗三分钟学习

注音

解释

听写

1、看注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题目是一个什么词组?作者写的重心在哪一个词上?

3、找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4、这篇文章真的是写自然界那开满枝头、洁白美丽的梨花吗?

6、实际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可不可以称为梨花呢?

7、要解开这个谜,看来需要弄清楚文章究竟在写什么?

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2、请大家以小屋为线索划分归纳文章段落

3、全文写作以什么为序

4、全文是否用了其它的写作顺序

5、哪些段落是插叙

1、学生朗读,复述“我们”是怎样发现小屋的?

4、“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是一个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四、作业

我们从预习中知道,有一个叫梨花的姑娘出嫁前照顾小屋,我们假设,如果这个梨花姑娘回娘家特意来照顾小屋,在第二天早晨与我们相遇了,这篇文章的情节又将怎样发展呢?请从第27自然段末尾开始用自已的想法续写完,300字以上。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让我们也随着老余的电筒去看一看。读课文。

(一)第12自然段的学习

1、阅读、词组

2、房子的主人是谁呢?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猜测,不敢肯定。

(二)瑶族老人给我们讲了谁是房子的主人?

1、分角色朗读

2、梦中的梨花——虚写梨花

主人真的.是梨花吗?

(三)房子真正的主人是谁?

1、阅读

2、找到了真正的主人吗?

(四)讨论

这房子的真正主人是谁?

建造、照顾房子的人。解放军——梨花姑娘——小姑娘——瑶族老人——我们——……

问:现在让我们再倒过来看题目,题目中的梨花究竟有哪些含义?

1、自然界的梨花

2、哈尼姑娘梨花

3、用美丽梨花象征的雷锋精神

花美、人美、雷锋精神更美

象这种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文章你学过吗?请举例。(《小橘灯》)

问:那么“驿路梨花处处开”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五)学习对小屋的描写

找出——朗读——评议

(六)课后练习一

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

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篇三

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3.学习优秀人物的向雷锋学习


古诗三分钟学习

注音

解释

听写

(一)解题

1、看注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题目是一个什么词组?作者写的重心在哪一个词上?

3、找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4、这篇文章真的是写自然界那开满枝头、洁白美丽的梨花吗?

6、实际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可不可以称为梨花呢?

7、要解开这个谜,看来需要弄清楚文章究竟在写什么?

(二)阅读,熟悉课文,配合朗读

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2、请大家以小屋为线索划分归纳文章段落

3、全文写作以什么为序

4、全文是否用了其它的写作顺序

5、哪些段落是插叙

(三)分层学习

1、学生朗读,复述“我们”是怎样发现小屋的?

4、“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是一个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我们从预习中知道,有一个叫梨花的姑娘出嫁前照顾小屋,我们假设,如果这个梨花姑娘回娘家特意来照顾小屋,在第二天早晨与我们相遇了,这篇文章的情节又将怎样发展呢?请从第27自然段末尾开始用自已的想法续写完,300字以上。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让我们也随着老余的电筒去看一看。读课文。

(一)第12自然段的学习

1、阅读、词组

2、房子的主人是谁呢?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猜测,不敢肯定。

(二)瑶族老人给我们讲了谁是房子的主人?

1、分角色朗读

2、梦中的梨花——虚写梨花

主人真的`是梨花吗?

(三)房子真正的主人是谁?

1、阅读

2、找到了真正的主人吗?

(四)讨论

这房子的真正主人是谁?

建造、照顾房子的人。解放军——梨花姑娘——小姑娘——瑶族老人——我们——……

问:现在让我们再倒过来看题目,题目中的梨花究竟有哪些含义?

1、自然界的梨花

2、哈尼姑娘梨花

3、用美丽梨花象征的雷锋精神

花美、人美、雷锋精神更美

像这种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文章你学过吗?请举例。(《小橘灯》)

问:那么“驿路梨花处处开”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五)学习对小屋的描写

找出——朗读——评议

(六)课后练习一

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

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篇四

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3.学习优秀人物的向雷锋学习。 

教学重点:目的1 

教学难点:目的2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兴趣学习 

古诗三分钟学习 

二、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注音 

解释 

听写 

三、课文学习 

(一) 解题 

1、 看注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 题目是一个什么词组?作者写的重心在哪一个词上? 

3、 找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4、 这篇文章真的是写自然界那开满枝头、洁白美丽的梨花吗? 

6、 实际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可不可以称为梨花呢? 

7、 要解开这个谜,看来需要弄清楚文章究竟在写什么? 

(二)阅读,熟悉课文,配合朗读 

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2、请大家以小屋为线索划分归纳文章段落 

3、全文写作以什么为序 

4、全文是否用了其它的写作顺序 

5、哪些段落是插叙 

(三)分层学习 

1、学生朗读,复述“我们”是怎样发现小屋的? 

4、“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是一个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字词复习 

二、课文学习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让我们也随着老余的电筒去看一看。读课文。 

(一)第12自然段的学习 

1、阅读、词组 

2、房子的主人是谁呢?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猜测,不敢肯定。 

(二)瑶族老人给我们讲了谁是房子的主人? 

1、分角色朗读 

2、梦中的梨花——虚写梨花 

主人真的是梨花吗? 

(三)房子真正的主人是谁? 

1、阅读 

2、找到了真正的主人吗? 

(四)讨论 

这房子的真正主人是谁? 

问:现在让我们再倒过来看题目,题目中的梨花究竟有哪些含义? 

1、 自然界的梨花 

2、 哈尼姑娘梨花 

3、 用美丽梨花象征的雷锋精神 

花美、人美、雷锋精神更美 

象这种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文章你学过吗?请举例。(《小橘灯》) 

问:那么“驿路梨花处处开”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五)学习对小屋的描写 

找出——朗读——评议 

(六)课后练习一 

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 

三、课后练习四,自由讨论 

四、作业 

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篇五

1,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写人方法。 

2, 作者巧妙的构思。 

3, 雷锋精神影响。 

预习要求: 

1,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 给下列字注音。 

撵  驿路  陡峭.  竹篾  简陋  悠闲 恍惚  修葺 

教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2,板书课题:《驿路梨花》 

解释:驿路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学生快速地阅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2.这些人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人物        事情                   目的  

“我”和老余 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来   方便过路人  

哈尼小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  

(解放军)   建造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梨花)     照料小茅屋    方便过路人  

3,指导学生总结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明确: 

按时间顺序复述: 

疏导:注意课文的注释 1 

解释驿路,驿站 

解释题意 

板书: 

总结并明确: 

明确: 

疏导: 

一开始就知道茅屋的主人的好还是最后知道茅屋主人好? 

课文顺序复述: 

总结第一课时: 

思路,基本内容,雷锋精神就像盛开的梨花,绽放在祖国的边疆, 

布置课后作业: 

1, 找出课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并认真体会它们的作用 

2, 课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写了几次误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总结:明确: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明确:倒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新课: 

二, 讨论一下一些问题: 

1,文章为了吸引读者设置了悬念,找出文中的悬念? 

总结,明确: 

两次想知道茅屋的主人,三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几次写道梨花?哪一次是实写,哪一次是虚写? 

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赞美雷锋精神,衬托人物心灵的美好。 

3,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小茅屋的?茅屋的设施反映了茅屋主人怎样的品质? 

由远及近  由外到内 

4,讨论以诗句结尾的好处 

明确:点名中心,赞美雷锋精神。 

集体订正 

疏导: 

1, 查字典,了解什么是悬念? 

2, 老师举例说明悬念。 

3, 指导学生口头作文,使用设置悬念的方法。 

指导:讨论课后练习二的第3题。 

指导:讨论课后练习二的第一题 

三,总结全文,讨论课后思考题。

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篇六

1、朗读体会,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方法。

3、学习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的精神。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1、听写上节课学过的字词,检查上节所学字词的掌握情况。

2、提问:文章在开头部分描写哀牢山的环境有何作用?(指名回答)

边分析边板书:

草顶竹蔑泥墙

漆黑没灯没人声

门从外扣白木门板黑炭字请进

火塘灰冷竹床简陋

装满水的大竹筒

墙上有几行粗大的字……

3、快速阅读13-27自然段。

我们猜测小屋的主人可能是守山护林的老人,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一位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来了,他手提明火枪,肩扛一袋米。我和老余都认为他就是茅屋的主人。于是我和老余同时抓住他的手,抢着说感激的话。

提问:这些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些加点的词语表达了我们对茅屋主人的感激之情。

提问:瑶族老人是小屋的主人吗?他来干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明确:瑶族老人不是小屋主人。因为小屋主人在老人打猎又累又饿之时为他提供了帮助,所以老人送米来报答小屋主人,同时也给过路人提供方便。

一次的误会激起了小小的浪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提问: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有感情地齐谈第27段。

提问:这样描写梨花美景有何作用?

明确:用梦境中的梨花美景来赞美梨花姑娘的人美心更美。

3、我们和瑶族老人给屋顶加草,挖排水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感激。

提问:我们正劳动时,遇到了谁?她是小茅屋的主人吗?

指名朗读28----36自然段。

明确:一群活泼可爱的哈尼小姑娘。

(年纪)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寥寥数语便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天真、活泼、美丽。

提问:我们和瑶族老人见到她后,产生了怎样的误会?

明确:都认为她是小屋的真正主人。于是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面前,深深弯下腰行了个大礼,这些描写表现了瑶族老人对小屋主人的深深感激和敬意。

(见课后练习题二)

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他们都有着一颗为人民服务、方便过路人的雷锋精神,这正是文章所要赞美的。

4、齐读第37自然段。

思考:文章结尾再写梨花美景,并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结尾再写梨花是对人物美好品质的赞美。引用诗句结尾,照应题目,深化主题,喻意深刻。它喻指雷锋精神不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大,而且雷锋精神之花将开遍祖国大地,常开不败。

(备学生)以上操作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在纸上,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抽查或指名回答。

(备学生)见仁见智,让学生畅所欲言。

1、立意深刻,构思巧妙,巧设悬念增加文章的波澜。

2、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解放军和梨花始终没有出场,但通过写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从侧面表现出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目标3)

3、标题巧妙,富有诗意。

1、抄写这节课所学的字词。(a)

2、熟读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并认真体会它们的作用。(b)

3、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一个人物片段。(c)

文档为doc格式

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篇七

阅读短文《驿路梨花》,回答后面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3.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1.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2.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道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3.(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2)“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

驿路梨花教案一等奖篇八

小屋的帮助解决饥饿疲劳,悬念的步步深化,两个误会的穿插和最后彻底解开悬念,抒情结尾的作用。

1.由分析过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板书:小屋助解饥饿疲劳)。

(1)“我们”接着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们”看到:“门是从外面扣着的”,屋内“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小屋“好多天没人住过了”;门板上写着“请进”,屋内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并且用几行“粗大的字”告诉来人“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表现出小屋主人专诚热情地帮助行路的人,准备得非常周到(板书:屋主专诚热情 准备周到)。

(2)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表现出并不在屋的屋主帮助素不相识的“我们”解除了旅途当中的疲劳和饥饿,帮助了深山行路的人(板书:助解旅途饥疲 帮助路人)。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两人猜测起了屋主是干什么的,既表现出对这家主人的感激之深,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设出的悬念;“可能”,语气并不肯定,实又深化了前设的悬念(板书:猜测屋主职业 深化悬念)。

2.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板书: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和老余在老人进屋后的反应:“‘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一心以为老人就是主人,“同时抓住”、“抢着说”,表现出急切要向主人道谢的感激心情。老人说“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表明了把他当作主人是个误会。写出这个误会,既构成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我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再次深化了悬念(板书:误认小屋主人 再深悬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段语言具有插叙故事的作用,表现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既表现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的心情,又有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似乎已经解开了这个悬念(板书:说出屋主的名字 似解悬念)

(3)小说写出“我”在这天夜里什么样的梦境?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写出“我”在梨树林中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环境是多么美好;“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美好的环境烘托出梨花姑娘,自然界的梨花衬托着梨花姑娘,表现出梨花姑娘的无限美丽。情深才会成梦,这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对她的衷心赞美(板书:梦见梨花姑娘 衷心赞美)。

3.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板书: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结合着“我”和瑶族老人的误认,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的。“我们正在劳动,突然从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听这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的“我”,马上想到“她一定是梨花”;老人更“立即走到她们面前”,弯腰行礼致谢,感谢她们盖了这间小屋;“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再次发生了一个误会(板书:哈尼姑娘出现 再生误会)。写出这个误会的发生和解开,又在行文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小姑娘讲出盖房人是解放军,但解放军为什么在这里盖房子?为什么传说梨花姑娘是小屋主人?为头的小姑娘是否就是梨花?这就在讲出了盖房的是什么人的同时,又生出了新的悬念(板书:讲出盖房之人 又生悬念)。

(2)小说怎样彻底解开了悬念?这样安排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由小姑娘说明原委的语言,彻底解开悬念的。这段具有插叙作用的人物语言表明:原来是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林中过夜淋了雨,“为了方便过路人”,次晨砍树割草盖起了小屋;梨花看到很受感动,就经常照料小屋,梨花出嫁以后,她的妹妹继续照料小屋。这就彻底解开了悬念,盖造小屋的解放军,照料小屋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都是小屋的主人(板书:姑娘说明原委 解开悬念)。

这样几经曲折,最后解开悬念,并由梨花之问引出解放军“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之答,既表现出解放军在学习雷锋,又表现出哈尼小姑娘在解放军的影响下也在学习雷锋;更在文中写出“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梨花之妹在讲述小屋的来历时,又先说明那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这就表明了学习雷锋的人甚多,而且经久不衰。

4.引导学生分析第五部分(板书: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小说怎样结束全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从姑娘和梨花并提、引用诗句结束全篇的。“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并提,互相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料小屋、帮助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板书:梨花衬托姑娘 心灵纯美)。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是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板书:引句开拓境界 深化主题)。

5.引导学生分析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的特点和表现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体会到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不是按事件发生顺序从解放军盖起、梨花照料小屋写起,顺叙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在顺叙“我们”宿在小屋的得解饥疲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两段插叙文字表明过去的盖起和照料小屋。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这个故事核心,先设悬念,穿插两个误会,三次深化悬念,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从而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突出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板书: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结构形式回环递进 突出主题)。

6.引导学生分析本篇间接描写人物的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7.引导学生体会本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联系作品来体会,本篇标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标题为“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

8.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缓急轻重得当,读出感情色彩。

进一步体会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的特点和作用。

驿 路 梨 花

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山峦层叠日暮 作好铺垫

山陡人稀天晚 担心露宿

意外看到梨花 产生希望

小屋无灯无人 设出悬念

小屋助解饥饿疲劳

屋主专诚热情 准备周到

助解旅途饥疲 帮助路人

猜测屋主职业 深化悬念

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误认小屋主人 再深悬念

说出屋主名字 似解悬念

梦见梨花姑娘 衷心赞美

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

哈尼姑娘出现 再生误会

讲出盖房之人 又生悬念

姑娘说明原委 解开悬念

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梨花衬托姑娘 心灵纯美

引句开拓境界 深化主题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结构形式回环递进

突出主题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2023年元旦节目串词幼儿园(实用18篇)
    在工作中,时常需要向上级请示,以确保我们的决策和行动符合公司的规定和期望。请示时要注重细节和准确性,避免让上级产生任何疑虑和误解。下面是一些优秀请示的样本,展示
  • 10-13 八年级语文积累与运用专项的答案 积累运用三教案设计(优质16篇)
    条据书信应该注重文体和语言的规范,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或不当的词汇和用法。准备写作条据书信前,我们需要对所要呈现的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作为接收方,在收到条
  • 10-13 2023年医院的自荐信(大全8篇)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标语起到了关键的宣传和推广作用。借鉴其他行业和企业的标语创意,也可以通过创新和突破来设计独特的标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企业标语范例,
  • 10-13 2023年春节日记日记(实用12篇)
    春节日记日记篇一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鞋子。我们看了好多,都没找到我喜欢的鞋子。然后,我们就失望的回家了。妈妈想网上的鞋子多,让我在网上选,后来,我在网上选
  • 10-13 202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人教版教案(大全8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参考教材和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的覆盖和连贯性。这是一份精选的高二教案范文集,包含了多种类型和专题的教案,供教师们选择和借鉴。小学六年级语文课
  • 10-13 最新物理总结反思(大全16篇)
    学期总结是一个自我评估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知识点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物理总结反思篇一在这次期中考
  • 10-13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总结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工资工作总结(优秀8篇)
    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执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请查阅以下政务管理手册,获取更多政务管理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总结篇一一是加大检查
  • 10-13 2023年高中毕业学生鉴定班主任评语 高中毕业鉴定班主任评语(实用9篇)
    人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旅程,我们应该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目标和追求自己的理想。写一篇精彩的人生总结,要注意哪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以下是一
  • 10-13 最新小学国旗下的演讲几分钟(实用12篇)
    通过欢迎词,我们可以向来宾们表达我们的热情和欢迎之意。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开场白技巧和范文,帮助大家写出更具有影响力的开头。小学国旗下的演讲几分钟篇一节
  • 10-13 2023年会计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大全8篇)
    通过提纲,我们可以在写作时更加集中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提高我们的写作效果和质量。提纲是写作的骨架,我们可以在制作提纲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整篇文章或报告的连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