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最新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最新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时间:2023-10-12 19:43:02 作者:琴心月最新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通过发言稿,我们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考能力,树立自己的形象和信誉。发言稿的语言要简练明了,避免使用太多的干扰性词语和长句子,让听众能够轻松理解并保持关注。接下来是一些来自各领域专家的发言稿范文,希望能够给您的演讲提供一些灵感。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本课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课文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描写,一次比一次详细。课文通过对人物言行细致入微地刻画,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一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线潜心阅读文本,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这个教学理念出发,在教学中紧扣中心问题——“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相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展开全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到原着,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在学习形式上,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式解词、配乐表演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理解,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有开放性,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1、理解“斥责”“拜见”“恭恭敬敬”等词的意思。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品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大有作为。

1、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2、开放文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

2、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教学准备:投影设备、课件等

课前谈话: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知道相关内容吗?

1、听《三国演义》主题曲。

2、师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豪迈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了历史的情境,教师的叙述把学生自然地领入本课的学习)

一、复习导入——显现主题

1、上节课,我们和历史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两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草屋拜访他,可惜都没有碰到,关羽和张飞都不耐烦了,刘备呢?(不灰心)对,刘备打算三访孔明。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刘备诚心诚意相请诸葛亮?

二、探究刘备言行——品味诚心诚意

1、请你读读2———4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说说你的体会。

读课文,思考: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交流品读(第三节)

(1)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a“半里多路”有多长?(一里等于500 米,半里为250米)你体会到了什么?

b 下马步行:态度恭敬

c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诸葛亮的恭敬态度吗?(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2)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a从“轻轻、恭恭敬敬、等”几个词语中看出刘备礼贤下士。

b 你认为怎样的站才算是恭恭敬敬地站?

(想亲自体验一下吗?我们来学学刘备。让学生恭恭敬敬地站半分钟)

c半分钟的等待,你有什么感受?

半分钟的等待已经让我们心急如焚,那刘备等了多少时间?

(3)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此时刘备会如何拜见,诸葛亮又会说些什么呢?

a 表演相关内容。

b请问刘备,你为什么要用拜见一词呀?

老师知道“拜见”指针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或长辈,感受到什么?

(礼贤下士、虚心求教)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读、思、议、看,借书童之口领学生悟刘备的这份诚心诚意,对课文中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读与说结合,在文章的空白处想象、补白,使学生披文入境,展现了语言文字和人文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认识张飞人物形象——感悟诚心诚意

(一)体会反衬作用

1、同学们除了从刘备的言行中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请你们再读读课文,你们还从哪里也能体会到他的诚心诚意?(张飞的无理)

找出描写张飞言行的句子并出示

a、再读一读,你体会张飞是什么性格?

b、课文不是在写刘备吗?作者为什么要来写张飞,能不能不写他?(四人小组讨论)

(作者采用对比反衬写法,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2、你们认为作者描写张飞是为了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那你们用朗读来告诉我。

对比读(出示刘备张飞的对话,选择合作读——点名读)

理解刘备为什么对张飞要“斥责——大声斥责”?

3、根据录像配音本节内容

(二)丰富张飞形象

2、交流:(桃园结拜、长坂桥上单身吓退曹操十万大军、关羽死后张飞的眼睛都哭出了血。)

3、师:张飞也是个英雄,十分讲义气、英勇、对大哥忠心耿耿。

四、拓展延伸——升华诚心诚意

讨论问题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第四节)

出示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a、“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

b、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c、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d、指名读。

同学们,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议论,更敬佩他了,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请教,就答应了。

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你知道打了哪些胜仗吗?(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2)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逐渐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后来刘备称帝蜀国,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3)理解最后一句话。

(设计意图:拓展教学,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出示: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送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你看这么美的景色,谁能美美地读?指读,齐读并出示相关练习访说 。

五、朗读品味并总结:让我们走向书本,向古人学习,做一个智慧的现代人!

板书: 三顾茅庐

张飞—— 刘备 —— 诸葛亮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

一、导入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

2、根据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学感悟

刘备前两次去隆重拜访诸葛亮都未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这次他成功了吗?刘备是怎样打动诸葛亮的?请同学们看学案25页巩固练习“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边读课文边用笔画出有关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作出简单的批注。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

三、讨论交流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内交流展示。

四、点拨引导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1、从“刘备生气地说张飞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

2、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3、是啊,为了诸葛亮,刘备竟然生气地说自己的兄弟。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在第二自然段)

4、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5、同桌互读刘备、张飞的对话部分,进一步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7、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1)刘备在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也可以说明他的诚心诚意。

(2)还有半里地就下马,其实,诸葛亮也看不到,就更说明它是真的诚心诚意的。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轻轻敲门。

刘备轻轻地敲门,“轻轻”表示注意轻敲,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地礼貌和尊重。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1)刘备知道诸葛亮正在午睡,所以尽量放轻脚步,轻轻地走进去,防止惊醒先生。

(2)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的等在房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说明刘备很有诚意。

(3)想一想,谁对谁是恭恭敬敬的?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8、在隆重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重策略,说说策略的内容。

9、刘备听了诸葛亮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后,刘备感到“茅塞顿开,像拨开乌云见青天。”

你知道刘备在见到诸葛亮之前对自己的统一大业处在什么样的迷茫之中吗?

10、所以听诸葛亮这么一分析,他——(学生接读……“茅塞顿开,像拨开乌云见青天。”)

11、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1)师:“茅塞顿开”就是——(生接:拨开云雾见青天)

(2)能使迷茫中的刘备“茅塞顿开”这样的计谋肯定很高。可见诸葛亮很有才华,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雄才大略)

(3)诸葛亮出山后,帮助刘备打了许多胜仗,说说你知道哪些胜仗?

(4)有了这样的体验一定能把刘备的这句话读好!

(5)师: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师引读——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六、布置作业。

写话: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诸葛亮

诚心诚意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1、速读课文,以题目为切入点,训练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2、自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3、透过人物形象,明白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并时刻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

1、自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重点)

2、透过人物形象,明白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并时刻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难点)

一、悬念导入,激兴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为我们造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三国演义》,他以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宏伟的结构,为我们展现了时代条件下的各种纷争、矛盾,叙述了三国时期群英聚集,风云天下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的一个小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抓住文眼,构情节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这个题目,你读出了什么?

2、速读课文,在总览全文的基础上,再次解析题目,用一句话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学法指导: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

小结: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使其答应出山。

三、抓住关键,析人物

质疑:

刘备是如何做到让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的呢?(诚心)

文本探究

(一)刘备之“诚”

3、学生自主散读思考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人物的个性特点,小组互相补充交流。

4、组内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师生互评。

明确:(1)拜访次数?

(2)充分信任

(3)下马步行

(4)等候醒来

(5)批评张飞

刘备:有雄心壮志、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有威望,有号召力,气度宽宏

小结:正是刘备集这些优秀的特质于一身,才能在诚心的拜访后求得大贤。

(二)诸葛亮之“贤”

谁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刘备是这样,诸葛亮也不例外。

明确:雄才伟略、目光长远、胸怀大志、淡泊名利

四、总结归纳,谈收获

从两个人物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五、课后练笔,促提升

请同学们以《理想与成功的距离》为题,写一写自己的学习感受。

六、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诸葛亮

诚贤

雄心抱负

汉室可兴,大业可成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法,读懂张飞和刘备的对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张飞等人物形象,刘备的诚心诚意,能根据文本内涵大胆想象,写其中一位的想法。

3、情感目标: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第 二 教 时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三国》中极为脍炙人口的一个经典故事——《三顾茅庐》,知道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现在,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第二自然段主要写——。课文详写的是“三访孔明”这一部分,也就是“3、4、5、6、”自然段。

2、初读三顾内容,要求:1、长话短说,能否用一句话说说主要写了什么?学生交流

师:老师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刘备诚心的语句划下来,学生默读课文。

1、屏幕出示“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重点点拨“半里多地”,“下马步行”

师:老师不明白了,刘备他们为何不快马加鞭,扬起一路灰尘打马到草堂前呢?学生交流(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高高在上,古人对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板书——下马步行)

哦!原来如此,你们可真懂刘备的心哪。指导朗读,读指名——(点拨:真会读书,在“半里多地,下马步行”这几个词上加强了语气,感觉刘备的心意更诚了,来,我们学着读读这句话。——齐读。

2、出示句子:“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3、第5自然段

(1)从语言中可见身份、地位不同。

(2)“赶紧”板书——下拜谒见

4、、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你不用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3)张飞人称莽张飞,他性格急燥,想法简单,哪里了解大哥一次次恭恭敬敬去拜访诸葛亮的心意呢?不过老师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聪明人,刘备的心思肯定已经被你猜着了八、九分,能说说吗?(…… )指导朗读男读张飞、女同学读刘备,师读其他部分。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懂刘备的心思,但张飞不了解,所以才有先前的“叫”,到后来的“捆”,甚至是“烧”,而他的言谈举止又恰恰反衬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看来,我们今天的研究很有成效,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品质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对人物的理解,自选一段,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味道,读出人物的神韵来。

师:那么,诸葛亮值得刘备为他如此诚心相邀吗?请读最后一段话,找到理由。

你知道有哪些胜仗?屏幕显示:

(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智降姜维,空城计,草船借箭……)

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了很多很多胜仗,而且最后建立了蜀汉王朝。顺势理解“辅佐”你想,到那时,张飞、刘备、诸葛亮回忆当年三顾茅庐时的情景,心里又会怎么想呢?请你写在书本上。

想起当年三顾茅庐的情景,(张飞、刘备、诸葛亮不禁感慨万千,他想:( )

学生交流,随机补充《出世表》

2、师:是啊,所以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方能成就大业。古时候是如此,在知识就是经济,人才就是财富的今天,就尤为突出了,所以“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到今天也成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代名词了。

完成板书——求贤若渴

三顾茅庐

斥 责 张 飞

诚 下 马 步 行 礼贤下士 阶 下 恭 候 求贤若渴

下 拜 谒 见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1、抓人物言行揣摩、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意。

2、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

3、通过一定的拓展,感悟尊重人才的重要性。

一、激发兴趣,回顾引入。

1、上节课,我们跟随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你了解到了什么?

2、是啊,尽管刘备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让我们随着刘备一起三顾茅庐。

二、自主研读,感悟品质

1、自读课文3-6小节,读读划划,想想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随机交流,朗读感悟

重点句1: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预设感悟点:感悟刘备的(诚心、敬重 仰慕)

1、抓“大声斥责”、“如此无礼”等感受

2、感情朗读刘备、张飞对话。

重点句2: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预设感悟点:抓住“轻轻走” “恭恭敬敬等”等感受刘备的(谦恭 诚心)

1、紧扣“等”的恭敬感受

2、感情朗读,随机点拨

重点句3: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预设感悟点:抓“下马步行“感受刘备的( 礼节 诚心)

1、抓“下马步行”等感受。

2、感情朗读,随机点拨。

重点句4: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见。”

预设感悟点:抓“赶紧下拜”,“谒见”等词感受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1、抓“赶紧”“谒见”感受。

2、感情朗读,随机点拨

3、刘备的这份急于求贤的精神真让人感动!

1、总结:学了整篇课文,想一想是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使他最终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2.、师小结

3、拓展:课外收集、阅读有关三国中尊重人才的故事。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六

三顾茅庐是国标本教材四下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罗贯中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改编而成的,文章任务人物形象描写栩栩如生,文字背后内涵深刻,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紧扣一个 ‘读’子,在读中感悟一个“诚”字,重点处让学生多读、多悟、自读、自悟,力求读出‘诚’,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我在使用本科教材时,将隆中的景色描写置前,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的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学的更加紧凑。

第二、努力让语文教学过程成为主动探究的教学。

我努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体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积极表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重视,享受成功的快乐,这节课始终是以刘备对诸葛亮诚心诚意这条主线来写的,也是唯一的一个中心问题来组织探究学习的,那么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得到了发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是从景入手,以景点人,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出刘备的诚意,感悟刘备的诚意,这正是本科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我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找一找、读一读、演一演刘备的诚心诚意,比如让学生找到表现刘备动作的词和句子,恭恭敬敬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以有的生活经验体验刘备的诚意,在感悟的基础上再度课文,插图的作用不可以忽略,在学生读到刘备轻轻敲门这个环节中,我不失时机的让学生扮演刘备,想象一下此时此刻人物的神态,动作,还有语言,让学生在表演当中拓展读书的空间,读出文本以外的语言,切实的体会刘备之诚,然后再来朗读重点的段落,学生置身文内,实现了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我借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所以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回去以后读一读《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祖国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这是一篇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好课文,同时,这篇课文也能帮助我们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对祖国的优秀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达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在教学的过程适时地插入了片段欣赏:

2、在了解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体会了其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内容,提升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欣赏,我又不失时机地插入了课外阅读欣赏片段。我问学生:刘备这样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创立大业,诸葛亮被刘备的精神所感动,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这以后,诸葛亮忠心耿耿,帮助刘备打了许多胜仗,你们知道有哪些战斗吗?(学生纷纷讲了自己了解的一些故事)如果你们想了解更多的故事,可以自己去阅读一下《三国演义》。学生通过阅读,既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又从中受到了道德情感的教育,增加了语言的积累。

3、在课文上完后,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利用阅读课开展了一次《讲三国故事》的活动,这不仅是对文本的一种升华,而且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在班上刮起了一阵"三国风。"

生字教学的几个层次

生字词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板块。如果生字词的教学不过关,语文素养的提高、情感的熏陶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低年级的字词教学更要抓好、抓实,使学生在学字、学词的过程中学会掌握字词的方法,形成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课标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儿童的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就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自主的识字。教生字,教师常用的几个环节:读文圈画生字——带音读生字——去音读生字——理解生字——识记生字——扩展运用生字——读文巩固生字。这几个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学生认知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形象到抽象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即感知——理解——记忆——运用。各个环节的操作教师注意把握节奏、关注学情、启迪思维、调动情感,做到张弛有度、富有情趣。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七

1、人物形象鲜明是本课的一大特色,这篇课文第三小节开头的一处景色描写也非常好。(教师范读)

[屏显]

[屏显]

[屏显]

谁来说一说“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等词语的意思?

[屏显]

4、同学们,这段景色描写,

[屏显]

先写他们来到隆中,再用一个“只见”写出他们看见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仿照着这样的写法,用上“来到……,看见了……”的句式描写一处景色。

5、这一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背诵课文的3、4两小节,再找一本《三国演义》故事书来读一读。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八

1.说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这些词,你首先会想到谁?(诸葛亮)在中国诸葛亮成了智慧的代名词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为何偏偏选择了当时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呢?这里要引出一个感人的故事——“三顾茅庐”

2.板书课题,理解关键词:顾——拜访;茅庐——茅草屋说说课题的意思

1.分组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再齐读

第一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

第二组:群雄纷争茅塞顿开三分天下

第三组: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2.“三顾茅庐”,顾名思义,快速浏览课文,刘备前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课文都写了吗?(前两次一带而过,详写第三次)

1.师简要介绍背景及前两次拜访的经过

2.读了本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字表达,那会是什么字?(板书:诚)

3.第1自然段中哪些词让你读出了“诚心”?(两次前往,都没见着,但刘备并不灰心,还准备去第三次如果第三次还没见着,会怎样?——也许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直到见到为止)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九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与片头画面,为学生创设意境,再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下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精读感悟,体会诚意

(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刘备是凭他的“诚心诚意”来打动诸葛亮的,红笔板书:诚心诚意)

提示:可以边读课文边用笔划出相关句子,把你深有感触的词语圈出来,在边上写写你的感受,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

(1)出示: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师: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

师:刘备为什么要责备张飞?(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

师: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师:该怎样读好这两个人的对话呢?谁来做一次“猛张飞”?你说说张飞嚷时是怎样的心情?(生气、讨厌、怎么搞的,又要去请?)

师:“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呀!刘备怎么说的?(齐读)

师:让我们配上表情、动作分角色朗读对话。(男生读张飞,女生读刘备)

(二)到隆中,耐心等候。

分析:

生: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生:他怕马蹄惊扰了诸葛亮。

师:刘备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这说明他——(他把诸葛亮当成了自己的老师。)

师: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刘备的诚心诚意?

生:“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轻轻”敲门说明他怕惊醒诸葛亮,对他尊重、诚心。

生:“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侍侯。”

师:刘备为何让他俩在门外等侯?

生:刘备怕他俩打扰诸葛亮,怕张飞闹堂……

师:是啊,刘备是怎样“恭恭敬敬”的?谁来表演一下刘备恭恭敬敬……]

生:一生表演(低头弯腰,双手抱拳)

师:弯腰低头是对一个人的尊敬。这样才能体现对人的虔诚和恭敬。

师:看看书上刘备站了多久,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还有一个时间,半晌是多长时间?“半天”起码也得一个小时,同学们想象一下,刘备恭恭敬敬站了半晌又两个时辰……刘备是什么人?诸葛亮又是什么人?你知道他们年龄吗?……一位47岁的首领,对着一位27岁的毛小伙子站了半晌,一个站一个还躺着。哎呀,了不起啊!

生:还有这里也能体现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刘备站在台阶下等候。”封建社会是分等级的。大臣参见皇上的时候是站在阶下,而此时,刘备是首领,诸葛亮不过是一介村民,刘备却站在阶下,可见他诚意。

读读看,看谁能读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谁就是小刘备。

生齐读:“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才悠然醒来。……”

转折

生:刘备想见诸葛亮。

生:刘备见诸葛亮醒来很兴奋,想马上进去和他讨论国家大事。

师:谁能用一个成语形容他此刻的心情?(迫不及待)

(三)见面后,茅塞顿开。

师:噢,刘备真是求贤若渴,那诸葛亮到底值不值得刘备这样“诚心诚意”地去请呢?读读最后两节。

生:读最后两节。

师:刘备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诸葛亮,想要听他的高见,诸葛亮有何高见?(生回答)

之后播放ppt

师:(出示图片)当时曹操在北,孙权在南,诸葛亮要刘备先拿下荆州为家,再夺取西川建立基业,和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之势,最后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隆中决策”。

师:刘备没见到诸葛亮前,他对天下形势是怎样的一种感觉?现在呢?

出示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师: “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

师: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了什么?这就叫(板书:拔云见日)

生齐读这句话。

师:作者这样描写刘备当时的心理,对表现诸葛亮起到了什么作用?(板书:雄才大略)

师: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师引读——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你读了有何体会,刘备为何“三顾茅庐”你看出来了吗?

生:他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水一样,这叫什么成语?(如鱼得水)

师:噢,我刘备是条再大的鱼,没有水又有何用啊!

师:诸葛亮一出山就在博望大败夏侯淳,接着又在新野把曹军烧得焦头烂额(即“火烧新野”)草船借剑的成功;巧设空城计等故事都证实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旷世奇才,他——(学生接一些成语)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夸诸葛亮)

诸葛亮辅助刘备“实现统一中原”的目标,竭尽全力,最后战死疆场,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对刘备有多么重要,再读读这句话。

生:待人诚恳,谦虚

生:不要摆架子

生:对人要尊重……

师: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干一番大事。(板书:尊重人才   礼贤下士)

师:课文有一处秀丽的环境描写,你找到了吗?请看刘备在前往隆中的路上所看到的风景。

出示:(生读)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这里又有一句——(生接: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诸葛亮)

师:人们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

师小结: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

师:隆中美不美?

师: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美?

生:交流(交流时教师把握:写了哪几个景物?它们各有那些特点?)

师小结:山冈蜿蜒、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竹林青翠,这些景象与隐居其中的诸葛亮的品格多么协调啊!因为诸葛亮为人刚毅,执法严明,敢于抗争,从不苟且,正直无私,正好与山冈、松柏、清流、翠竹相媲美;尤其是将山冈的蜿蜒起伏比喻为宛如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又和“卧龙先生”扣合,暗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略。这在写作上叫——(环境烘托)让我们美美地再读这一段文字。

生读,读出美感。(配上画面)

师:我们也来写一处景色!

生:学生交流,交流中抓住要点:这一处景色有哪几个重点景物?它们各有那些特点?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后学生习作。

三、拓展延伸

归纳: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旷世奇才,他为辅助刘备“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来赞美这则历史故事,齐读:

刘备三顾茅庐喜得孔明如虎添翼创大业

诸葛卧龙出山幸会明主大展宏图扬美名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十

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这是一篇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好课文。

1、初读,读正确,读通顺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重点品读第三次拜访,通过一“行”、一“站”、一“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

通过一“行”、一“站”、一“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

组织谈话:

1、师:听说我们同学都很爱读书,读过《三国演义》吗?

2、生交流。

3、师:老师也最喜欢诸葛亮,还搜集了一些跟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

课件出示歇后语,引导自由读一读。

4、小结过渡:的`确,诸葛亮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各诸侯国都想请他出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三顾茅庐》,来了解诸葛亮是怎样被请出山的。

1、板题:三顾茅庐

2、指生读,正音:庐

3、齐读。

4、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生字,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有困难的请教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2、指导读正确生字词。

1)出示:仰慕 大贤 谒见

恳请 辅佐

草舍 数九寒天

2)指生读,强调两个多音字。

3)请一学困生读,读对了,表扬;有困难,帮助改正后,大家跟读。

4)齐读词语。

3、引导理解词义。

1)大贤:文中谁是大贤?怎样的人才称之为大贤?

引导怀着仰慕之情写一写“大贤”这个词。

2)谒见:谁谒见谁?谒见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谒见”是怎样的拜见?

引导学生诚心诚意地写“谒见”。

4、组织再读课文,用“——”划出事情的起因、结果。

1)读文划句。

2)交流所划的句子。

5、引导联系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课文大意。

1、交流。

2、板书:诚

3、刘备诚心相请,一顾茅庐——(失望而归),二顾茅庐——(怏怏而回),直到第三次,才请得诸葛亮出山。相信他的诚心诚意的确感诸葛亮至深。

下边,就让我们学习第三次拜访,感受刘备的至真至诚。

(二)、读文品句,感受“诚”

1、读第三次拜访,用波浪线划出刘备诚心相请的句子。

2、交流。

3、品句:

a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1)读正确句子。

2)找“诚“的体现。

3)联系:电影电视中,有没有见过类似的情况?

师讲述北宋时期满朝文武百官路过杨家天波府,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的典故。

4)小结:一“行”见诚心!

b 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1)找“诚”的体现。

2)品“轻轻”:为什么要轻轻走?

3)品“恭恭敬敬地站”:他可以怎样等?

他是怎样地站?(请一生试着站一站)

师:恭恭敬敬地站是指目不能——(斜视),手不能——(摆来摆去),身子不能——(晃动)等。

4)指导朗读(请一学困生)

试读。

通过评价引导一遍又一遍读。(评:“读正确了!”“再轻些就更好了!”“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恭敬!”)

再请其他学生读,组织互评。

5)师:这一等,等了多久?

引导找到两个“过了好长时间”,师讲述:这一站,可能站了一个时辰,也可能是两个时辰,三个时辰,四个时辰。

引导:过了一个时辰,刘备——(生说),他还是恭恭敬敬地站着;过了两个时辰,刘备——(生说),他还是恭恭敬敬地站着;过了三个时辰,可刘备还是恭恭敬敬地站着,一直到诸葛亮醒来。这一“站”让刘备的诚心表露无遗!

6)再引导感情读句子。

c 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1)齐读句子。

2)什么时候需下拜?

刘备何许人也?

此时的诸葛亮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介绍:刘备是汉室的皇叔,一方诸侯,曹操曾说过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两个;诸葛亮纵有满腹经纶,而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介草民。何况,三顾茅庐时,刘备已47岁,诸葛亮只有27岁。

所以,这还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拜吗?

这一拜,拜出了什么?

这一拜,又拜得什么?

小结:这一“拜”,把刘备的诚心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d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

1)理解“恳请”。

2)想象写话:会怎样恳切地请求?(注意想象他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来体现刘备的诚心诚意。)

1、师:刘备的诚心终于打动了诸葛亮。来,让我们再来回顾刘备的诚心诚意。

2、引导齐读四个句子。

3、组织写下自己读了这几个句子后想说的话。

五、师:刘备的诚还体现在一顾、二顾中,我们下节课再学。

三顾茅庐

刘备 诚 诸葛亮

相关范文推荐
  • 10-12 端午节短信祝福语短语送给老师(实用16篇)
    创新驱动,引领未来创造一个成功的企业标语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策略,需要找到一个能够突出企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切入点。下面是一些利用幽默和诙谐元素的企业标语,它们能够
  • 10-12 最新给家长倡议书(汇总15篇)
    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没有奋斗就没有收获。然后,要分析自己在奋斗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接下来是一些激励人心的奋斗事迹,让我们一起来
  • 10-12 2023年个人运输协议书(优质8篇)
    答谢词是一种礼貌和文化传统的体现,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写答谢词时,可以适当参考一些经典的答谢词范例,借鉴其中的优秀表达方式。答谢词范文中的例子和句型可以让我们更加
  • 10-12 工厂员工辞职申请书(模板18篇)
    党员转正申请书是党员与党组织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个桥梁,通过书面表达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态度。附上一些转专业申请书的常见问题和解答,希望对大家在写作过程
  • 10-12 2023年六年级语文教育教学随笔总结(优质10篇)
    通过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识点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六年级语文教育教学随笔总结篇一在这次“重读语文
  • 10-12 音乐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模板13篇)
    年终总结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反思过去,总结经验,从而为将来的发展做出更加明确的计划。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成功的审计实践和案例研究。音乐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篇一自
  • 10-12 最新咬文嚼字的教案(大全8篇)
    小班教案是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和评估的工具,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下面是一些中班教案的范本,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编写教案的参考依据。咬文嚼字的教案篇一导学
  • 10-12 2023年舞蹈学期对学生的总结(优质19篇)
    军训总结是对我们在军训期间所学到的军事技能和战术应用的一次总结和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识点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10-12 2023年公务员辞职报告(实用9篇)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撰写各种各样的报告,以便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撰写整改报告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公务员辞职报告篇
  • 10-12 兽医个人总结(精选8篇)
    考试总结是对我们学习效果的一种评估和检验,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下是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学习总结,他们记录了自己的学习历程和成果,值得我们学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