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最新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最新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时间:2023-10-12 12:12:06 作者:曼珠最新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范文是一种具有指导作用的文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学习如何写作。职位:研发工程师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篇一

战国时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大国吞并小国,那是平常而又平常。有一天,秦国想用方圆500里的土地来换方圆50里地的安陵国。其阴谋那是显而易见的。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小小的安陵国如何自保,安陵国的命运有会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雎不辱使命》,一起去感受两千年前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1、学生自由大声读文,提出读不懂的字音、节奏等问题。

2、订正字音、节奏,强调重点句子的读法。

3、指生逐段读文,检查朗读的效果。

4、齐读全文。

读了几遍课文后,大家能谈一谈你们的初读感受吗?请试着用以下两种方式来谈:

1、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吗?

2、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这个故事吗?

生谈之并适当点评。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揭穿秦王易地的阴谋,出色完成出使任务的事。(对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适当的点评,但不可浪费太多的时间,以致耽误下面的教学。但对于确实不知道该如何概括的要指导:人、事、果。要注意全面、完整等原则)

这到底是一次怎样的出使,在秦国的朝廷上又有着怎样的`一场谈判?请大家疏通文章,看文章是怎样一步步给我们展示整个过程的。

可以采用自己翻译,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一人读大家翻译)翻译各节。

翻译完一节概括一节的内容。(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接力,可以采用其他有趣的方式)

1、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2、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3、唐雎一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以“布衣之怒”反击“天子之怒”,并以死相拼。

4、唐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或秦王屈服。敬服)

在这场针锋相对的斗争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点,你能谈一谈吗?

学生找,并谈感想。

师相机点拨:

1、你觉着最能震撼你的一句话是?最能震撼你的一个动作是?

2、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你能体会出当时他的语气和心理吗?

4、你能读给大家听么?

5、老师改造一下,大家再评一评好吗?(如果学生不能体会出来,就用替换的方法,改语言,加修饰语,让学生体会。如:唐雎战战兢兢的说:“安陵君岂敢轻视大王,平时想巴结还没有机会,只是那地是他爸爸六给他的,希望大望就开开恩,不要再换了吧!”。唐雎哆哆嗦嗦地说:“俺想问问大王可以吗?你知道布衣发怒吗?”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

6、读,让生读,再找生读。边读边板:大义凛然、不畏强暴等等。

声自由发言。

通过秦王的表现,我们也更能体会唐雎形象的高大。这就是对比、衬托。(主要是文章的最后一节,可以让学生读之,思考可以看出什么,来引)

你能再举出其它外交官的么?能讲讲有关他们的小故事吗?

《晏子使楚》相关练习。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篇二

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作文方法。

3、熟读背诵全文。

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提高诵读能力。力求读出节奏感。读,得流利,读出感情。

2、课外搜索战国七雄,与“士”的相关资料,学会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习惯。

3、体会本文,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鲜明表现各自性格特点的写法。领悟全文。

4、体会唐雎言之有节,言之有句,言之有力的说话技巧。

[德育目标]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精神品质。

1、理清行文思路,读出人物性格,背诵课文

2、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理解关键语句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

2、体会秦王与唐雎这两个对立人物性格上的反衬作用。

1、文献法。组织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2、朗诵法。引导学生在多角度,多层次朗读中。理解文意,感受其美好情操。

多媒体

1课时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掌握基本文言词语;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多角度朗读背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概括人物形象;赏析文章祥略得当,语言个性鲜明的特点。

{一}.导语设计:

{二}熟悉时代背景:

1、出示《战国七雄形势图》

2、学生联系初中国历史知识,分析战国七雄的形势

3、老师总结介绍:本文讲叙的故事在战国哪个阶段呢?从文中灭韩之魏一词看应发生在秦王灭六国之前,此时赵燕齐楚四国都奄奄一息,亲统一天下大势已定。在这种形势下,魏的附属国安陵芨芨可危,此时秦王提出易地要求,安陵君会答应吗?安陵君的命运如何?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吧!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板书课题。

{三}扫清障碍: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音,并订正其读音错误。

2.老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正确读出下列字的读音

3.同学们在订正字音和字义的过程中能做到音正字准,可惜缺乏文言文的音律美。

4.请听示范朗读。

老师播放多媒体配乐朗读课件。同学们听后讨论示范朗读有那些优点。同学们练习朗读各段。

请同学们想象描绘一下你心中的秦王,唐雎,安陵君分别是什么形象?

同学们自由发表见解以后,老师出示课件:唐雎,秦王,安陵君的形象图。

{四}整体感悟:

1.针对题目你可能提出哪些问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2.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出答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在文中划出可以理解回答这些问题的原句。

3.学生默读课文思索问题。

{五}深层探究:

1、唐雎的使命是什么?

{1}同学齐读第一段,一名同学用原文回答: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述:秦王以易地为诱饵企图吞并安陵遭拒绝,秦王不悦,安陵国危在旦夕。

老师点评后并指出这是情节开端。除了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用对白交代了事情起因。

{2}老师提问;这段表现出秦王,安陵君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那些词语能体现出他们的性格?

{3}老师指导学生分组朗读:三组读秦王,一组读安陵君,老师点拨:三组同学应读出秦王的专横,一组读出安陵君的不卑不亢。

2.唐雎怎样不辱使命的?

{1}学生讨论回答斗争应分三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第二段}唐雎义正严辞的驳斥秦王“轻寡人“的理论。

{2}老师指出这是情节发展,并安排同学分组朗读。2组读秦王,2组读唐雎

{3}老师强调应读出此阶段秦王的气势汹汹和唐雎的针锋相对。

第二回合{第三段}唐雎以布衣之怒与秦王天子之怒相对挺剑而起。

老师指出这是情节高潮,并将四组学生分成3组读唐雎,一组读秦王。要读出秦王的骄横狂妄。

第三回合{第四段}侧面描写“秦王色挠,长跪谢之”点明主题,教师指出这是情节结局。

老师安排一组学生朗读体会秦王的色历内荏,贪生怕死,外强中干。

教师总结:本文较短,但围绕着“唐雎不辱使命”这么一个中心事件,形成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自然紧凑,严谨完整。

{六}重现历史:

1、请同学按照情节分组,全文朗读,回味本文,自然紧凑的情节。在朗读中体会秦王,唐雎,安陵君的人物性格。

2、用一句话概括唐雎,秦王的人物性格。

3、教师课件演示:

唐雎:不畏强暴,忠君爱国,有勇有谋。

秦王:色历内荏,外强中干,贪生怕死。

老师总结:

这篇文章绘生绘色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各自性格,我们也应在朗读中读出这种性格。

{七}作业:

模仿《战国策》体例特点,设想唐雎出使回国后,唐雎,秦王,安陵君之间的故事。

{八}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篇三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结合语境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

2.通过朗读表演、品析语言、改写段落等方式,体会唐雎的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初步体会作者运用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以“读”贯穿课堂,读顺、读通、读懂。

2.以“写”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理解。

3.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唐雎作为弱国小臣不畏、大义凛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读通文章,读懂句意,读懂人物。

2.通过品味词语、扩写段落,体会唐雎的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语言特点,学习说话技巧。

三、教学策略

1.本文内容相对简单,在学习文言词语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注释与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达到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的目的。

2.本文情节生动,富于戏剧性,采用“读—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理解人物性格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删减词语、揣摩潜台词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请学生介绍完璧归赵、图穷匕见的故事。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二)疏通文意

1.读通文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二遍,划出读不通、读不顺、读不懂的句子,先利用书下注释理解词句,然后生生互助完成对字词句的初步学习。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共同问题。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1)教师出示重点字的读音辨析,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准确掌握判断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及一些易错的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互读课文,达到流畅的程度。

【设计意图】掌握重点字词句,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句意的能力。

(三)感受人物形象

1.读一读,演一演。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总结。

唐雎:沉着冷静、不畏、敢于斗争、忠君爱国、凛然正气。

安陵君:有见识,能看透秦王的伎俩,说话委婉。

秦王:贪婪、骄横狂暴、色厉内荏、阴险狡诈。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抓住重点语句精读。

(1)想一想,下列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盼安陵君许。”

教师总结:关注秦王的自称“寡人”,注意虚词在文中的语气作用。

(2)请你写出下列句子的潜台词。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教师总结:读出言外之意。

(3)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想一想唐雎的.语言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唐雎的语言形式上简短,语意连贯、语气强烈,有气势,能表现出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表现出唐雎不畏,大义凛然的特点。阅读时要读得一气呵成,铿锵有力。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品析重点语句,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通过重点字词体会人物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怎样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写一写。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唐雎“不辱使命”的原因,感受人物形象。

(1)第三段是唐雎与秦王斗争的高潮,扣人心弦。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扩写这一段,再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学生扩写。

学生:唐雎挺剑而起,秦王就会直接面临死亡,所以唐雎的行动有一定的震慑力量,表现了唐雎视死如归、斗争到底的精神和维护安陵国土完整的决心。光有语言,没有行动,也不能起到震慑秦王的作用。

教师:这是一把有形的剑,但是文中字里行间还有一把无形的剑震慑着秦王。

教师示范:唐雎的胆识如同一把利剑,我觉得这个胆识是一种见识,能认识到布衣之怒的力量。

学生阅读思考:

唐雎的忠君爱国如同一把利剑:不辱使命,不能辜负安陵君的信任,不能辜负安陵百姓的重托,这个信念激励他无往不前,无坚不摧。

唐雎的智慧如同一把利剑:一下就能识破秦王的恐吓,威胁。

唐雎的勇敢如同一把利剑……

唐雎的沉着冷静如同一把利剑……

教师总结:唐雎展示的是一把人格魅力之剑。虽然有人说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唐雎是根本不可能带剑觐见秦王的,但是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塑造这样两个人物,是对当时“士”这个阶层维护国家的利益的赞颂,是对“暴秦”的一种反抗。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5.拓展。

教师导入:林则徐有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古至今,为了国家利益,不辱使命的外交家比比皆是。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杰出的外交家。

师生交流,学习外交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忠诚、大义凛然等精神。

6.再次进入情境充满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学习唐雎作为弱国小臣沉着冷静、有胆有识、忠贞爱国、不畏、敢于斗争的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

(四)体会语言技巧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会,不要求学生回答完整,鼓励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或者是自己的生活体会,感受说话的技巧。

语言:

言辞委婉,言之有理:表明安陵君宁“守”不“易”的态度。

针锋相对,言之有据:列举三个史实,警告秦王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

以行证言,言之有力:挺剑而起,付诸行动,彻底打败秦王。

2.语言实际运用练习。

【设计意图】体会语言的重要性,增强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的意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唐雎,一个弱国小臣,在朝堂上,三寸之舌斗君王,胆为剑心退秦师,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语言,一个锐利的武器,在生活中,巧妙运用它,能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明确文章主旨

(六)布置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完整排演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

2.阅读:《战国策》《使臣不辱使命》,谈谈你对“士”的认识。

【设计意图】1.以排演课本剧为依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拓展阅读,加深对“士”的精神等方面的认识,对这一阶层形成较为成熟的看法。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篇四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人物个性特征,品味古人凛然气节

教学内容

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周恩来与派克钢笔的故事导入,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的句子入题——凛然气节,板书标题。

二、课文内容理解

1、归纳故事情节

2、勾画出随着情节发展的推进人物情态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设计图表展示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别找出秦王和唐雎说的话(原文复述)

2、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商讨并归纳人物各自特点,老师适时点拨

3、总结人物刻画的主要描写手法

语言描写,并且使用了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力量,体现了本文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色。

四、感受人物个性

1、分角色朗读,并要很好揣摩人物个性特征

2、朗读评价(师生兼评)

五、拓展训练

假如本文中两个人物都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训练,老师点评)

六、小结

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拼死一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唐雎确实不辱使命。我们要学习他为真理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

八、作业

当堂背诵精彩对话(第三段)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篇五

战国时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大国吞并小国,那是平常而又平常。有一天,秦国想用方圆500里的土地来换方圆50里地的安陵国。其阴谋那是显而易见的。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小小的安陵国如何自保,安陵国的命运有会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雎不辱使命》,一起去感受两千年前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二、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1、学生自由大声读文,提出读不懂的字音、节奏等问题。

2、订正字音、节奏,强调重点句子的读法。

3、指生逐段读文,检查朗读的效果。

4、齐读全文。

四、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意。

读了几遍课文后,大家能谈一谈你们的初读感受吗?请试着用以下两种方式来谈:

1、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吗?

2、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这个故事吗?

生谈之并适当点评。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揭穿秦王易地的阴谋,出色完成出使任务的事。(对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适当的点评,但不可浪费太多的时间,以致耽误下面的教学。但对于确实不知道该如何概括的要指导:人、事、果。要注意全面、完整等原则)

五、深入理解

这到底是一次怎样的出使,在秦国的朝廷上又有着怎样的`一场谈判?请大家疏通文章,看文章是怎样一步步给我们展示整个过程的。

可以采用自己翻译,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一人读大家翻译)翻译各节。

翻译完一节概括一节的内容。(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接力,可以采用其他有趣的方式)

1、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2、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3、唐雎一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以“布衣之怒”反击“天子之怒”,并以死相拼。

4、唐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或秦王屈服。敬服)

六、细部探究

在这场针锋相对的斗争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点,你能谈一谈吗?

学生找,并谈感想。

师相机点拨:

1、你觉着最能震撼你的一句话是?最能震撼你的一个动作是?

2、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你能体会出当时他的语气和心理吗?

4、你能读给大家听么?

5、老师改造一下,大家再评一评好吗?(如果学生不能体会出来,就用替换的方法,改语言,加修饰语,让学生体会。如:唐雎战战兢兢的说:“安陵君岂敢轻视大王,平时想巴结还没有机会,只是那地是他爸爸六给他的,希望大望就开开恩,不要再换了吧!”。唐雎哆哆嗦嗦地说:“俺想问问大王可以吗?你知道布衣发怒吗?”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

6、读,让生读,再找生读。边读边板:大义凛然、不畏强暴等等。

声自由发言。

通过秦王的表现,我们也更能体会唐雎形象的高大。这就是对比、衬托。(主要是文章的最后一节,可以让学生读之,思考可以看出什么,来引)

七、总结拓展

你能再举出其它外交官的么?能讲讲有关他们的小故事吗?

八、练习:

《晏子使楚》相关练习。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篇六

一、课时目标:

1、掌握第二、第三段的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归纳段意。

2、初步感悟秦王和唐雎的语言个性。

二、重难点

掌握第二、第三段的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

三、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情况。(2min)

2、深入理解第二段课文:(14min)

(1)这两个自然段记叙了秦王与唐雎的斗争过程,两人的可以分为两个回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回合(第二段)。首先分角色进行朗读,第一第二组读扮演秦王,第三第四组扮演唐雎。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尽量表现人物性格。秦王的质问、蛮横无理,唐雎的不卑不亢,沉着冷静。

(3)自译互译:学生解决重点字词后,小组内互相翻译,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进行纠正,教师点拨。

3、深入理解第三段课文:(18min)

(1)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回合。分角色进行朗读,第一第二组读扮演唐雎,第三第四组扮演秦王。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尽量表现人物性格。读懂秦王语气中的威胁,读出唐雎语气的气势。

(2)第二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小组合作自学:学生根据教师的ppt提示以及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相互讨论质疑。讨论后提出疑问,同学解答或教师解答。 怫然 尝 伏 流 布衣 抢 耳 庸夫 士 之 仓 休祲 若 与 镐素 挺)

(3)自译互译:学生解决重点字词后,小组内互相翻译,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翻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进行纠正,教师点拨。

4、小结(1min)

唐雎在秦王的步步逼问下没有被吓倒,在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中反守为攻,一举将秦王折服。文章中没有一句直言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但是其语言十分富于个性化。请同学们回去后找出能表现唐雎和秦王个性的句子,并根据这些句子归纳秦王和唐雎的形象特点。我们下节课一起来谈论。

5、课堂检测(5min)

语文共学案与第二、第三段相关的练习。

四、板书设计

秦王:不悦 质问 怫然怒 色挠

唐雎:出使 沉着应对 反击 挺剑而起

五、作业

1、预习第三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和翻译重点语句。

2、思考秦王和唐雎的形象,用形容词进行描述。

3、完成相关的练习。

第三课时(40分钟)

一、课时目标

1、学习第四段的重点词句和翻译重点语句。

2、通过分析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把握唐雎、秦王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见目标一

2、难点:见目标二

三、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三段课文:(10min)

(1)检查预习: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第四段重点字词的预习情况,注重纠正。(挠 谢 谕 徒 以)

(2)请两位同学根据重点词句来翻译最后一段。(重点句:秦王……谢之。 徒以有先生也)

2、完成课课清中的第二第三题(通假字以及一词多义),借助《共学案》小结文章词语。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文章中富于个性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归纳秦王阴险狡诈、蛮横无理、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形象以及唐雎沉着冷静、有勇有谋、应变力强、英勇无畏的形象。小组展示后教师总结。(ppt板书)(25min)

人物 语言 神态 动作 特质

秦王 安陵君其许寡人也 不悦 谓

安陵君不停寡人,何也? 谓 蛮横无理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阴险狡诈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怒 谓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色挠 长跪,谢 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唐雎 否,非若是也。

此庸夫之怒,非…殿上。 沉着冷静

与臣而将四矣。 有勇有谋

今日是也。 挺剑 英勇无畏

安陵君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谦虚婉转

弗敢易。 坚决

4、小结《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精彩的记叙文,全文对于秦王、唐雎的人物形象没有直接的描写,通篇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推进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其语言富于人物个性,同学们在写作中也应多多学习这篇文章的语言描写。(5min 剩下时间答疑)

四、板书设计(同上)

五、作业:完成语文共学案剩下的全部练习。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文言字词。

2、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3、学习唐睢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精神。

4、探讨唐睢不畏强权,为国赴难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战国时期历史背景,了解《战国策》。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段名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不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大诗人李白也有诗云:“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一位英雄豪杰——唐睢。

二、整体感知:

1、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2、正音,范读。检查预习。再读。

3、请同学结合注释默读课文,弄懂文意。请至少两至三位同学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指导学生翻译课文按三步走:

1、不看注释根据自己文言积累翻译课文,不懂地方做上记号。

2、结合书底下注释再译课文。

3、借助参考书规范译文

4、学生概括,归纳。师进而点出全文故事情节。

指导学生围绕中心事件抓标志性词语理清故事情节。

文章写了秦王赢政向安陵君挑衅。以换地为名企图挑起战争。安陵君的大臣唐睢出使秦国,表示愿意牺牲自己来刺杀秦王赢政,终于使秦王赢政屈服的事。

故事情节:开端(第一段)秦王设下骗局,唐睢临危出使。

发展(第二段)秦王严厉指责,炫耀实力;唐睢重申立场,断然拒绝。沉着应对。

高潮(第三段)秦王威吓,唐睢反击。针锋相对。

结局(第四段)秦王长跪而谢,唐睢不辱使命。前倨后恭。

三、分段再读课文。串解文意。注意重点字词。

对于重点字词要指导学生归纳积累。

穿插写作的背景,《战国策》。简明扼要。书中的专诸、要离、聂政资料,可加以引用一点,以提高兴趣。

四、问题探讨。

根据课后习题一,全面理解内容。并会用原文回答。

五、品读。注意语气。

根据课后习题二,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要把握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战国策》论证说理周密严谨,笔锋犀利。《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人物性格。

三、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蛮横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亲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雎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的完成了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兵分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以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得心理。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4、文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言外之意是我亲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让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8、文中亲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妄、狡诈、色厉内荏。唐雎:沉着、镇定、坚强无畏、有胆有识、正气凛然、不畏强*。

四、拓展延伸。

唐睢的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的精神,在我们的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联系实际谈谈。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设计篇八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人物个性特征,品味古人凛然气节

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1课时

一、导入

周恩来与派克钢笔的故事导入,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的句子入题——凛然气节,板书标题。

二、课文内容理解

1、归纳故事情节

2、勾画出随着情节发展的推进人物情态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设计图表展示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别找出秦王和唐雎说的话(原文复述)

2、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商讨并归纳人物各自特点,老师适时点拨

3、总结人物刻画的主要描写手法

语言描写,并且使用了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力量,体现了本文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色。

四、感受人物个性

1、分角色朗读,并要很好揣摩人物个性特征

2、朗读评价(师生兼评)

五、拓展训练

假如本文中两个人物都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训练,老师点评)

六、小结

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拼死一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唐雎确实不辱使命。我们要学习他为真理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

八、作业

当堂背诵精彩对话(第三段)

相关范文推荐
  • 10-12 2023年房地产销售主管工作总结与计划(通用8篇)
    统计是一种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它能够提供有关某种现象或情况的数量和趋势信息。这些财务工作总结范文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参照和借鉴,相信对我们的财务工作会有所
  • 10-12 采购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大全9篇)
    在培训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推荐一些政务管理的优秀学者和专家,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采购部个人年终工作
  • 10-12 最新毕业典礼的祝福语(实用16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想到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如果你正在准备一份优秀的个人简历,下面的范文将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毕业典礼的祝福语篇一1、月光的温柔,比不上同学的
  • 10-12 2023年新郎新娘婚礼致辞 新郎新娘答谢词(模板11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者和写作者的指南和助手,可以引导我们在写作中避免常见的错误和问题。如果你需要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不妨先看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示例范文
  • 10-12 2023年美容师培训后的总结(实用8篇)
    通过学期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潜力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提升。请大家参考以下收集的考试总结范文,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
  • 10-12 2023年北魏太和碑 初访太和碑补碑第一人散文(大全8篇)
    岗位职责的明确可以减少沟通和协调成本,提高工作流程的畅通性。接下来是几个常见的自我介绍例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北魏太和碑篇一在我的家乡山东省平度市有块著名的碑,
  • 10-12 2023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会议记录(实用19篇)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现状,我们就需要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决策过程。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自我介绍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会议记录篇一为预
  • 10-12 2023年开学安全教育校长讲话(精选8篇)
    自我介绍时要注意形式和场合的适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展示自己。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开学安全教育校长讲话篇
  • 10-12 2023年车间普通员工的工作总结报告 车间普通员工工作总结(优质14篇)
    教研是以教学为核心,以课题为纽带,以实践为基础的一种专业活动,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下是一些导游工作总结的实例,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车间普通员工的工
  • 10-12 2023年学校运动会工作方案(通用8篇)
    整改措施的制定应该立足于整体发展和长远目标,不能只重视眼前利益的转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整改措施案例,供大家参考。学校运动会工作方案篇一9月30日上午,校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