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科学小论文 荐科学小论文(通用13篇)

科学小论文 荐科学小论文(通用13篇)

时间:2023-10-12 10:11:59 作者:琴心月科学小论文 荐科学小论文(通用13篇)

自我介绍需要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进行灵活调整,让他人更容易与我们产生共鸣。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值得一读的范文范本,它们融合了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科学小论文篇一

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各式各样的眼镜。为什么戴眼镜的人这么多呢?甚至连五、六岁的孩童有些都佩戴上了眼镜。因为在现在我们的生活的这个高科技时代当中,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对着电子产品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眼睛出现问题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眼睛,是人类身体含水量最多的器官。眼睛,是人类感官器官中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知识,都是通过眼睛,然后传输给大脑的。

现在,大多数人的眼睛问题是近视和远视。

近视,眼球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等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轴性近视。

一般来说,近视的原因主要有:

(一)用眼距离过近。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cm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

(二)用眼时间过长。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觉休息,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

(三)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有的青少年充分利用时间,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远视,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远视的原因主要是在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需要拉长,以至于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但如果长时间改变晶状体的状态,就会导致晶状体固定下来,从而导致远视。

保护眼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的环境光线

明亮、柔和的光线对视力非常重要,反之,如果光线不佳(太亮、太暗、眩

光、反光等)、特别是在用眼强度很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环境光线不合适,会明显影响视力。

(二)良好的近距离用眼姿势

近距离用眼姿势是影响近视眼发生率的另一个因素。乘车、躺在床上、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对眼球调节的频度和幅度负担,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用眼时,最好处于静止状态,坐姿要端正,书本放在距眼 30cm左右的地方。

(三)缩短近距用眼时间

在不佳的环境光线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更易导致眼睛调节机能减退,进而导致视力下降。因此,要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等。每次专注用眼的时间最好控制在45-50分钟以内,间隔10-15分钟后再继续。近距离用眼时,一定要确保有个良好的环境光线亮度。

(四)增加户外运动

多一些户外的运动,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还可以帮助放松眼部肌肉和神经,其对视力保护作用不言自明。

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我们所想看到的美丽风景和你的美丽人生。

科学小论文篇二

去年夏天爸爸给我买了两只小巴西龟,它三角型的头上长着两只小黑豆似的眼睛,皮肤呈灰褐色,脖子上有许多褶皱,伸缩的弹性很大。小乌龟背上背着一个椭圆形的硬壳,一共分成十三块,腹部是黄色的还有一些花纹,真像一位将军身上穿的铁甲。

刚买来时把它放在一个很小的玻璃瓶里,活动的空间太少。为了给它一个宽敞的房子,我跟妈妈特意从市场上精心挑选了一个大的玻璃缸,这下它在里面玩的可更欢了,在新居里面跑来跑去,爬上爬下。

夏天的小乌龟就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我每天都把它放出来,让它在地板上、沙发上锻炼身体,有时它爬到阳台上晒太阳;有时候它还会超越自我,有一次我在地板上放了一块乌龟食,它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过去,打破了自己原来保持的记录。还有一次我故意把乌龟四脚朝天的放在地板上,谁知,小乌龟伸长脖子,挺起了肚子,四只脚不停地划着,不一会儿,自己翻了过来,我惊呆了,小乌龟居然这么顽强,我们学习同样也应该有这种不懈的精神。

冬天来了,小乌龟变得懒洋洋的,慢慢的那只活泼可爱的小乌龟就开始冬眠了,这时的他就像一个小婴儿一样在熟睡,无论你怎么动它,他都不睁眼,再好吃的美味它也不吃了。

现在春天来了,小乌龟慢慢动了起来,眼睛也睁开了,也开始蜕皮了,有时我还会帮他一下。

我可爱的小乌龟快点动起来,美丽的春天来了!

科学小论文篇三

鸡蛋是一种好吃又有营养的食物,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以鸡蛋作为主食而制作出的佳肴,煎蛋、煮蛋、炒蛋、蒸蛋…..这些都是最平常的,今天,我们就以蛋为实验主材,来研究“煮蛋”快还是“煎蛋”快。

“煮蛋”快!不“煎蛋”快!“no,我们都不对,应该是这两种方式同样快。”是这样的吗?对于煮蛋与煎蛋,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更快呢?人们都做出了不同的推测与想法,不过,光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以科学的依据来做出判断。今天,请跟随科学的脚步,去从实践中得出结果。

首先,准备实验材料与实验工具,我们需要两个差不多大小的鸡蛋,一些油,两个同样大小材质的容器,一碗热水,两个煤气灶,我们把两个鸡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实验。首先,将对照组的鸡蛋放入装有热水的容器,盖上盖子等候;将实验组的鸡蛋打碎,打入装有油的容器等待,为了方便观察,列出了以下统计:

煮蛋

1分钟

发出“磁磁”的响声,蛋白开始凝涸。

表皮开始凝涸,蛋黄蛋白无变化。

2分钟

蛋白开始变成白色,蛋黄变稠。

蛋白有些部分呈块状,蛋黄无变化。

3分钟

蛋白全变白,蛋黄全呈膏状,鸡蛋完全熟透。

蛋白几乎熟透,蛋黄外部已熟,中间部位流液。

4分钟

蛋白熟透,蛋黄的液体还有一些。

5分钟

蛋白蛋黄完全熟透。

从以上列表发现,煎蛋比煮蛋快,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今天我们的科学小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科学小论文篇四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在六年级科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要逐渐的被削弱,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不断的被增强,甚至可以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

科学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这一单元与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生活中也大都有过体验,所以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生活是知识的沃土。只有让知识回到生活中,才能开花结果。在教学《生活中的工具》时,我引导每一位学生回忆叙述:自己在生活中所使用过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干了什么事情;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你能干成吗?等等问题。学生回忆的热情很高,要求回答的也很踊跃。这样以来,学生即体会了工具的作用,又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科学实验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去探究:学生自己选择实验课题;组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观察记录实验数据;讨论小结实验结论;交流汇报实验成果。这样做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是学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知识,同时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教学第一单元要让学生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择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在教学时我出示了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选择工具。例如要打开一个奶粉筒,我给学生了一些工具:手钳、羊角锤、剪刀、螺丝刀。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迅速的找到用螺丝刀开启,即省力又方便。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如果没有螺丝刀,你怎么办?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利用杠杆原理又很快找到了省力的工具。学生在选择工具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科学小论文篇五

论文摘要: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本文阐述了rtk的`原理、系统的组成以及应用范围特点,并对应问题分析。

关键词:gps、rtk、城镇测量、控制

一、引言

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无线电技术和gps测量定位技术为一体的组合系统。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rtk定位精度高,它可以全天侯作业,每个点的误差均为不累积的随机偶然误差。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逐步在测绘中得到应用。rtk测量技术因其精度高、实时性和高效性,使其在城镇测绘中应用愈来愈广泛。

二、rtk技术原理

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定位技术。原理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 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从而减少冗余观测量,缩短观测时间。 rtk测量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gps 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与流动站的接收电台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软件系统具有能够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的功能。rtk 测量技术除具有gps 测量的优点外,同时具有观测时间短,能实现坐标实时解算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的优点,因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rtk技术的应用范围

1、城镇地籍测量

采用gps rtk 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测量界址点坐标,以gps 基准框架网点为基础,架设gps 基准站,可以同时使用 1+ 2 工作模式,用两套rtk流动站进行测量。流动站在第1 次测量时,在一已知点上作rtk 测量,其测量结果与已知点进行比较,从而检查rtk 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及基准站坐标输入是否正确,将rtk获得的所有界址点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计算机,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界址点图形信息,准确地制作宗地图、地籍图,计算宗地面积等,建立地籍数据库。

2、城镇土地勘测定界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址坐标,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在土地分类及权属调查时,应用rtk技术可实时测量权属界限、土地分类补测,提高了测量速度和精度。并且可以与电脑软件连结,金融学论文建立数据库,随时调整用地面积。

3、市政线路工程放样

rtk测量技术用于市政道路工程中线或电力线路中线放样,放样工作只需把基准站架好,移动站一人就可操作完成。将线路参数如线路中线起终点坐标、曲线转角、半径等输入无线电蓝牙手薄中即可放样。放样方法灵活,也可按中桩号进行坐标放样,并可以随时互换。放样时按屏幕上箭头指示偏移量和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误差达到要求为止。

4、航测外业中的像控点测量

像控点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主要工作之一,传统的方法要布设大量的导线来测量部分平高点,内业再进行空三加密。采用rtk技术测量,只需在测区内或测区附近的高等级控制点架设基准站,(若测区内或测区附近无高等级控制点,可先加密) ,流动站直接测量各像控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对不易设站的像控点,可采用手簿提供的交会法等间接的方法测量。像控点的精度要求对于rtk测量来说是不难达到的。与传统作业相比较,它不需要逐级布设控制点,缩短了作业时间,因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5、城镇建筑规划红线放样

建筑物规划放线,放线点既要满足城市规划条件的要求,又要满足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放样精度要求较高。使用rtk进行建筑物放样时需要注意检查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对于短边,其相对关系较难满足。

在放样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点位的pdop值,如果pdop值大于1.5的情况下,强制测量则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点位误差。在pdop值小于1.5情况下,用rtk进行规划放线一般能满足要求。必要时,用rtk在建筑周围放适当的控制点,配合全站仪和钢尺来完成。

6、城镇控制测量

为满足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测绘的需要,城镇控制网需要控制面积大、精度高、点位多。城镇中的等级导线网控制点大多设立于地面,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这些点常被破坏,影响了工程测量的进度,如何快速精确地提供控制点,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率。常规控制测量如用全站仪布设的导线测量,要求点与点间必须通视,大致等距,费工费时,且精度不均匀。gps 静态测量,点间不需通视且精度高,但需观测结束后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如内业发现精度不符合要求则必须重测。应用rtk技术无论是在作业精度,还是作业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随时知道测量成果是否符合要求。

7、其它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

rtk技术还可用于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水域测量、城镇管线测量、地籍测量、矿山测量等方面。用rtk测地形时可不用布设图根控制,仅依据少量的基准点,即可直接测定地形地物点坐标,用专业测图软件,通过电子手簿记录和现场草图绘制,由电子机算机即可实现数字化测图。在矿山测量中可进行勘探线剖面测量,地质工程放样与联测,为地质普查和详查矿区提供及时可靠的资料,避免以往因视线不通影响的大面积砍树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麻烦。

四、rtk的精度分析

rtk技术是采用求差法降低了载波相位测量改正后的残余误差及接收机钟差和卫星改正后的残差的影响,使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一般rtk标准精度为:平面位置10mm+2ppm,高程为20mm+2ppm,通过对此仪器的实践和应用,完全能达到此精度。

1、平面精度:在5半径公里的范围内,观测结果能达到较高精度,(用全站仪检查其中误差在5厘米之内),只要接收的卫星达5颗以上,获得固定解就能达到标准精度。

2、高程精度:当卫星个数超过5颗,精度因子在2以下时,观测精度最好,在2与4之间时,略有误差,但能达到标准精度。

五、rtk测量中应注意的几点

rtk在控制测量以及施工放样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比传统的测量仪器的相比,它有着省时省工且精度高等特点,但其在碎部测量中的还有一定的限制。应注意:

1、作业过程中, 基准站选择要在比较中心、位置空旷开阔的至高点上,且周围无磁场的影响。

2、对于一些要求高精度的点位,必须使用三脚架或快速对中支架,提高对中点精度。

3、为确保精度的可靠性,移动站和基准站距离不能太远,应控制在2公里之内。

4、在作业区应避开建筑物密集,大面积水面、高压线等观测信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严小平,gps rtk 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 ,城市勘测,2003,3。

[2] 王国祥, 梅熙 ,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四川测绘,2001.5。

[3]闫志刚,张兆龙, gps-rtk作业模式原理及其实用技术,2001。

科学小论文篇六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且制度严格的岗位,因此,领导在对管理人员进行挑选时,需要对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确保这些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管理素质以后,才能够留在企业进行培训。为进一步提高这些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指派专业的管理负责人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聘用专业管理人员以后,需要对这些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测试,按照其能力范围进行岗位分配,确保合理的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

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完善个人信息,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为保证对各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归纳,要将档案管理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派负责特定档案信息的管理人员,并严格遵守保密协议。另外,引用外国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对于管理方法,特别是对于管理流程的把控,要多进行交流和模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分类和归档,在查询这些档案时能一目了然。同时,要建立统一和快捷的登录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要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更要使信息的查询和利用变得高效、方便。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保证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分档处理工作,并不断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企业内部应定期举办培训班,有针对性的提高这些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个人进步较小、管理能力逐步减弱的人员,将撤离其本岗位,并指派更有能力的人员完成岗位人员交替工作,确保企业在长期发展时拥有坚实的后盾。

科学小论文篇七

星期天,看见爸爸那双满是灰尘的皮鞋忍不住叹气‘‘唉,看来又是我做‘苦力的时间了’我拿起爸爸那双满是灰尘的皮鞋涂上鞋油仔细的擦了一遍皮鞋又重现‘青春’这是为什么呢?我不经疑惑。

于是我就去问爸爸得知:皮鞋表面原本就不是绝对光滑的,如果是旧皮鞋就更加不平了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方向上产生反射,看上去没什么光泽。但鞋油中的一些小颗粒正好填补在皮鞋的凹坑中,如果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的更平均,就使皮鞋表面更光滑,平整光线反射更强。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得秘密了

科学小论文篇八

以现代自然科学观点看道家之“道”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本源的认识越加困惑,却找不到合适的哲学思想加以诠释。然而,道家思想却是个特例,它不但没有随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苍白,反而因科学的发展而愈发生动。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本,而现代自然科学正可予“道”一个很好的注解。以现代自然科学观点来看“道”的本质、“道”的性质、“道”的运动和发展,以及人所持之道,既是新的视角,又是新的发展。

关键词:道家;道;自然科学

很多自然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十分关注道家思想。他们往往把自己的研究领域或科学发现同老子的“道”相联系,并称从道家思想处获益匪浅。例如,著名英国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对道家思想不吝笔墨,仅《道家与道家思想》这一章就约15万字。并在其引言中说:“道家思想中属于科学和‘原始’科学的一面,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194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也曾声言,“他正在对三十多种基本粒子背后的基本物质到底是什么而为难”时,由于想到《庄子应帝王》中关于“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的寓言时才想到这基本的物质可能就类似于混沌。“它可以分化为一切基本粒子,但事实上还没有分化”。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则指出:“中国古代对物质结构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最基本的结构是粒子,粒子是可以数得出来的;另外一种看法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是连续性的。粒子的观念起源就是阳和阴。连续观念的起源是公元前600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他认为最基本的东西是永远摸不清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自然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钟情于道家思想呢?以笔者之见,正如英国当代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言:“哲学已经跟不上科学的发展。”[3]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突飞猛进,一方面向人类揭示出更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自然奇观,另一方面也让大多数原有的哲学思想变得苍白无力。特别是现代物理学,过去100年间将原有的理论大厦推倒又重盖,对“万物之理”的研究越深入,对自然本源的困惑也越多,然而却找不到可将其加以诠释的思想武器。但是,道家思想却是个特例,它对“道”的阐述不但神奇地可以与科学前沿相挂搭,而且“道”的影子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愈发清晰。这不得不令我们惊叹于古人对自然哲学的伟大成就。以下笔者试着以自然科学的观点,对道家的“道”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道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庄子曰:“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很明显,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然而,纵有一万个人读《道德经》,恐怕也会有一万种对“道”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道”就是老子抽象出来表示产生万物的精神力;还有的学者认为“道”就是“道理”,类似于朱熹的“理在事先”,即产生物质的是唯心的“理”。“唯心论”或许有一定道理,但若以现代科学的逻辑,“唯心论”却是说不通的。为什么呢?我们先从科学之“理”来说起。

首先讲什么是科学。《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以霍金的解释,科学其实就是人企图通过一系列规律及定律来解释世界。这与宗教有本质区别,因为科学之理超脱于神而存在。说上帝创世“只是增加了上帝由谁创造的问题而已”。在西方,一般认为最早企图为自然立法的是爱奥尼亚人(属古希腊文明)[3]。而中国则早在5000年前就有了阴阳八卦等朴素唯物主义学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5]而对于道家,至少有两个论点是贯穿始终的:第一,对于“道”这一世界规律存在和可理解性的坚信,否定宇宙由神权支配;第二,天地万物和人类虽然纷繁万端,但皆以“道”为最大共性和本源,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统一性[9]。也就是说,道家与科学的观点一样,都主张自然之本是通过客观规律对世界进行支配的。

那么,“道”是不是“理”呢?笔者认为不是。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注意,老子认为道是“物”,而且“先天地生”。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既然生万物的是道,有生于无,而不管“一”、“二”、还是“三”,都是“有”,那么“道”只能是“无”。

在一些人看来,“无”就是什么都没有,这似乎与道是“物”的观点相矛盾。但是,若以现代物理学观点来看,则不难找到解答。第一,“无”本来就是个相对的概念。就算我们能抽走一个密闭容器内的所有分子,那么容器中依然会有各式各样的辐射和能量,还有无孔不入的中微子;就算我们能抽走这个容器内的所有物质,那么这个容器内的空间依然会不断地出现不停互相湮灭的正负粒子,即“真空涨落”。另一个例子,我们在地球上能用天文望远镜望见色彩斑斓的猎户座星云,但如果你真能实地探查一番的话,必定会发现那里什么也没有,因为那里物质的密度比我们能在地球上制造的最空的“真空”还要低。第二,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认为“无中生有”并非不可能。霍金认为,宇宙很可能就是起源于一个膨胀超过临界点的混沌粒子[4]。以m理论为例,宇宙的可能性不止一个,事实上有无限多种可能性“合成”了现在的宇宙,宇宙起源于更高维“膜”上,“膜”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物质[3]。多重的宇宙本来应该是无限,然而它们却并不为实体所见,正是有无相生关系的最好注解。由上,“道”虽然是“无”,但它依然是物质,好比数字零表示“没有”,但作为一个字符,它依然是“有”,不可忽略。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道”字,在老子生活的时代,道已经有了“路”的意思。笔者认为,老子的“道”正是取的“路”的意思。那么,“无”也会有“路”吗?以现代物理观点,答案是肯定的。在量子力学中有一个很难解的效应,即两个分出自同一粒子的粒子,对其中一个粒子施加作用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而不论两者的距离dd即使是相距上百亿光年也一样。这种“不可理喻”的效应被爱因斯坦称为“幽灵”。现在来看,这种“幽灵”不正是一种无形的“路”吗?而这种“路”存在于不确定性主导的量子领域,正如老子所言:“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何况现代物理还认为万物的信息都储存在超维“全息图”中,即使物体落入黑洞信息也不会丢失[3](霍金为此打赌还输了一本百科全书)。如此,这样的“全息图”还真是通往万物奥秘之“路”,正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道的性质与运动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令笔者想起了《易经》中的数理变化(二的零次方是一……二的.三次方是八,即八卦),如果没有“道生一”这句,确实颇有毕达哥拉斯“数即万物”的意味。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道家认为道是万物本源,然而要形成万物,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数理变化,也就是“道”通过“理”来实现自己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说的“道理”,应该是“道之理”,而不是“道即是理”(事实上,《道德经》中将道的功能称为“德”)。《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我们将外在世界看作是“道”,也即“常道”,将科学看作“可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道=客观世界;可道=科学。这个公式表明:一方面,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可道”,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另一方面,这种同时包含了客观与主观属性的“可道”又是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的必然方式,除此以外别无他途[10]。

道既“可道”,而又非“常道”。联系上文提到的公式,也就是说科学可以认识世界却又不能订立普适稳恒的道理。老子似乎认为人的认识有一个限度,科学也一样,它不是全能的。相对于爱因斯坦毕生都致力于寻找可以解释万物的“大统一理论”,量子力学领域则接受了微观世界的不确定原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指出:“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告诉我们还不曾被测量的量子系统处于一个真正不确定的状态,说它处于一个特殊的未知状态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在量子力学领域,没有什么是确定的,粒子的行为只能以概率描述。不确定性原理正符合了道家“道法无常”理念。难怪曾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博士说:“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中国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

量子力学另一个颠覆性的理论是其主观性,也就是说,观测者可以影响到客观实验的结果。用海森堡的话来概括就是:“在我们与自然的科学关系中,当我们必须处理只有用最精巧的工具才能深入进去的那部分自然时,我们本身的活动就变得很重要了。”对此,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觉得无所适从,甚至陷入到主观唯心的怪圈当中。事实上,中国传统哲学自始至终都没有陷入物我两分的僵化境地,这点在道家体现的尤为明显。因而在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这一问题上,道家往往可以给今人以深刻启示。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人类世界里存在美与不美、善与不善、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相对事物,对此我们都习以为常,但老子却认识到这些现象的本质。假设有一座十层楼房与一座平房,无论是否有人看到过它们,它们仍然会实实在在地矗立在地面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的认识不会对外在世界或称作实在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然而当我们用高和矮去认识它们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尽管“高楼房”与“矮平房”仍然客观地存在于原来的处所,与它们被认识之前相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高”与“矮”却是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附加其上的主观因素[10]。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本来就在“道”之内,而且人本来就是一种“测量工具”,何况我们观测时往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精密仪器,这就注定我们不可能纯粹客观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大概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真谛吧。

老子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也即是,道不随任何主客观事物而改变,它不断运动而永不停息。然而后面几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看起来晦涩难懂,而且随各人理解不同译法不一。那么,这个“大”、“逝”、“远”、“反”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笔者认为,既然有“字之曰道”一句,那么后一句必然是老子给“道”下的定义,也就是“强为之名曰大”。上文说过,道虽是“无”却无所不包,独立于天地而延展至无限,所以说“大”,一点都不为过。但是,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用形容词来命名“物”,不太恰当,实非不得已,故称:“强为之”。后面好几个“曰”字,应该可以理解为逻辑递进,但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考虑到道是“天地母”“先天地生”,所以这句应该说的是道的本质,道的逻辑衍生关系。“大”这个词,本来形容的是物质与空间,从现代自然科学角度来理解,宇宙的本初基质就是空间,上文提到空间貌似无物而实际上却也是一种无所不包的物质,是无限的“大”。不过,光有空间却是无意义的。自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对论以来,人们知道时空是不可分割的一体。试想,如果没有空间事物的变化,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呢?子曰:“逝者如斯夫。”“逝”字明显指的是时间,有了空间的变化,才会有时间的意义。时空一体,永恒发展,延伸至无穷,故曰“远”(“远”字既可以形容空间也可形容时间)。时空无限发展,于是我们遇到了“反”。

什么是“反”?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反”是道的动力。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这事物的本质属性却滋生了事物演化的动力。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物质都会向从有序到无序、由低熵向高熵发展。现代宇宙学也认为,宇宙初始阶段是低熵有序,而终结于高熵无序,两者互为反面。这正是任何事物都会向其反面发展的例证之一。同时,“反”在古文中有“返”的意思,也就是说,道的运动是周而复始,再加上上面提到的正反“箭头”,道便成了螺旋状行进的力量。纵观整部《道德经》,处处都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三、人之道

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肯定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也就是“四大”之一,但是这“四大”却并非平级。其中,“四大”最高一级的是“道”,上文说过,道是万物本源,所以万物必须循道而行,人自然也不例外。老子曰:“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尊道”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以求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9]。而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正是科学的精神。回过头来,我们或许会问:为什么先要法地、法天,然后才能法道呢?古人不比现在能掌握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他们不知道地球外还有什么。但是,身处农耕社会的古人会更深刻地意识到人对于土地的依赖,而且在低污染的环境下会体会到其它生物对大地的依赖。笔者认为,老子的“地”,可以看成现代名词“生物圈”,可以看成古人对生态系统的意像。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主张生物与环境是协同进化的关系;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破环生态系统其中一环,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响应。同样,身为生物圈一员的人类,如果不尊重这些规律,随意破坏,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界的强烈反弹。人改变不了自己的生物属性,那么人就必须依存于生物圈,人就必须遵守生态学规律。所以“人法地”,人必须先顺应自己所处的大地,然后才是“天”(气象、天文等),因为“天”的影响,是通过“地”(生物圈)引起的。近代出现的全球变化问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人类未来应该怎样做,才是“顺天应道”呢?道家主张人应当“返璞归真”。庄子曰:“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也就是说,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本真,不强求妄为。那么,人究竟应该怎样守卫“本真”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莫里斯认为:“科技进步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人类进化的速度,以至于人类根本来不及去适应它。”[8]莫里斯指出,人类的行为已经随现代环境而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适应于我们经过千百万年进化的机体。于是,无怪乎现代人多半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我们的本性并不适合坐办公室看电脑,并不适合坐在铁皮里开车……我们的身体更适合山野间奔跑,丛林间采果……总之,我希望人类未来的发展能更多照顾我们的自然属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自然母亲,因为那里有我们的“本真”。

综上,以现代科学思想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道家思想,道家这个古老的思想体系就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出来。以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来看道家之“道”,会让我们以全新的方式来理解“道”之精髓,体味“道”之奥妙,并在当今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发扬“道”之精神。因为“道可道”正是科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m].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董光壁.当代新道家[m].华夏出版社,1991.

〔3〕史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大设计[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史蒂芬霍金.果壳中的宇宙[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c].商务印书馆,1977.

〔6〕周德丰,陆信礼.中国传统哲学历史观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j].国内哲学动态.1985,(11).

〔7〕海森堡.物理学与哲学:现代科学中的革命[m].科学出版社,1974.

〔8〕德斯蒙德莫里斯.裸猿[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9〕吕锡琛.论道家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哲学研究,2000,(4).

〔10〕韩吉绍,张鲁君.爱因斯坦、量子力学与道家[j].青海社会科学,2009,(3).

〔11〕丁原明.道家对于科学的价值[j].人文杂志,2006,(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科学小论文篇九

由于在长期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会堆积不同年份不同人员的档案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完善和管理的时候,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的能力,并具有长期工作的意识,保证按照管理体系内容,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分配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领导所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能让管理办法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并对许多人员有一定的管理和制约作用,这也进一步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与可靠性。档案信息需要及时被利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而在应用之前,需要指派专业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及时整合最新的资讯内容,完善原有的档案信息。上级管理部门应对档案工作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并要求管理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以免重要档案资料外漏,对企业的长久发展造成影响。

科学小论文篇十

学习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此刻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纸”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很少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一样类型的纸。那么你统计过吗?你每一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人类是无情的,电锯声中,几十年长成的大树轰然倒地。那些木材,运往造纸厂,变成了一张张纸。纸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给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树木不仅仅能够用来造纸,还能够带给木材。大面积的森林能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我们也就无处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此刻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我们都拎着工具去植树。我国此刻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这是人类改过自省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但是,虽然森林覆盖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类永远的任务。此刻已步入冬季,虽然已经过了植树的最好时节,但我们能够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我们能够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为我们遮风挡雨。节约纸张,从我做起。

文档为doc格式

科学小论文篇十一

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我找来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呢?

科学小论文篇十二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我独自一人在家里的阳台上做作业。突然,门“哐当”一声被打开了,原来是父亲买了一袋大米回来了,等他把大米背上四楼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了,进门之后,他就急匆匆地将米袋搁到了厨房里的小方桌上。但见他又突然弯下腰,好像又发现了什么现象。我知道老爸是个科学迷,我想他一定是被什么科学现象迷住了而在仔细研究呢。

果然,过了一会儿,父亲兴奋地喊我:“敏敏,快来!我给你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极不情愿地走了过去,心想:真是的,我还有家庭作业没完成呢!只见父亲指指桌上的米袋对我说:“你看,在那上面的米袋角并没有被米盛住,但在这个米袋角的石棉袋上却为什么粘着许多大米粒呢?”我不以为然地说:“那是因为大米有粘性吧。”“大米是有粘性,但必须是在受潮了以后。而这大米是由晒干的稻谷加工而成的,不可能有这样大的粘性的呀。如果这样潮湿的话,我背大米的肩膀上的衣服为什么没有湿呢?”我被父亲这话问住了,只得哑口无言了,但又不甘心,还是追问说:“那又是为什么呢?”只见父亲神秘地一笑,举起一根手指慢慢靠近那粘有大米粒的袋角,还没等父亲的手指接触袋子,粘在袋角上的大米粒像受到魔力似的,纷纷快速逃离了袋子而掉到了下部的米堆里。这时,我被看得惊呆了。

为了探个究竟,我央求老爸再给我看一次。父亲笑着答应了,只见他把米袋一个角的外面用一只手使劲搓了两三分钟,然后把那只角快速地拎了起来,展现在我面前的情形让我大为疑惑不解——有许多米粒都像被米袋牢牢吸在了上面了,等父亲的手指接近米袋,但还没有接触的时候,那些粘在米袋内面的大米竟像着魔似的纷纷逃离了米袋,父亲的手指移到哪里,哪里的大米就接连不断地往下“逃跑”。我连忙问:“父亲,这是为什么呀?是不是经过你的摩擦之后产生了什么东西?”父亲笑笑说:“这是静电。”“静电!”我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接着老爸娓娓动听地给我介绍了有关静电的知识,使我大开了眼界。原来,只要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摩擦就会产生电,驻留在物体表面的电我们就叫它“静电”。静电有正电和负电之分,并且当同种电荷相互接近时会产生排斥现象,当异种电荷相互接近时会产生吸引现象。而人体有时也往往会带有一定的静电。当老爸将大米从楼下背到四楼上的过程中,袋中的大米在不断地与袋子进行摩擦,大米和米袋就产生了不同的静电,所以将米粒牢牢地吸引在袋子上。当人体所带的静电与大米所带的静电属于同种电荷时就发生了排斥现象。在明白了道理之后,我们一大一小两只手轮番在米袋上摩擦,比拼在米袋上“驱赶”大米粒的本领,玩得不亦乐乎。煞是有趣。我睁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今天我真开心,真正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真奇妙!

科学小论文篇十三

摘要:科学与哲学之争历来已久,对于二者之关系,牟宗三先生分别从中西方哲学家思想中去找寻。通过辨析,他将哲学与科学做了较为明确的区分,指出了自近现代以来,人们对哲学概念的错误理解。同时,也进一步阐释了哲学对科学所产生的引导意义,开启了当代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心思哲学科学

一、“哲学底科学之误”

1.科学的兴盛与哲学的萎靡

用“底”这个助词来表示所属,已是一些哲学家的所爱。“哲学底科学”,即哲学是依附于科学而诞生、发展的。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学习哲学的人来说,真乃大谬。他们真不知哲学。那么,何为哲学?哲学与科学又有何关系?此间,又回到何为哲学该问题上来。牟宗三认为:“科学是为人之学,哲学是为己之学。己以外即为物,我以外之人也是物。科学在忘己而取物。”此处,他虽没有很具体、明确的给哲学下定义。然而,却以比较的方式,将哲学与科学做了细致、明白的划分。这种区分就表现在“内外的划分与物我的合离”。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科学多是与思(意识)有关,哲学则和“心”同在。依科学而言,对象是思维运行的前提条件,对象不现,思维便无法运行,目的就不可能达到,科学的意义也荡然无存。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看,思,无不是无时无刻都在运动的。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交往最密切的仍是无限量的物(外)或对象。因次,在急需物欲的社会之中,一些人“预言”哲学将会消失。然而,就事实来看,哲学并不因科学的繁华、压制而退出历史舞台。

2.现当代的“玄学”

此处所言之“玄学”并非魏晋时期的玄学,而特指科学之后之对象之学。言科学之后,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推论出在目前已发现的最新之物(对象)之背后必然还“有”(隐藏)着一个“对象”。只是该“对象”在目前之科学的能力下尚不可破解。因此,将其悬起而称之为“玄”。也即是该“对象”还看不见,摸不着。―――“存而不实有,内而不外现。”比如:在物理学中,已能通过数学方法推出“超旋”的表达公式。然而,就目前物理学的情况来看,其尚无能力凭借实验、作用以将其找出。因此,超旋也暂时被赋予“至小”的概念。但若仅仅从理论上来推断,那么,则又可分析出在超旋之下必也有更小之“对象”而将其构成,使其成为可能。由此,这些只可通过理论推出但仍无法科学验证的“存在”――“科学之后之对象”便成为所谓的“玄学”或“哲学”领域的.分子。依此言说,那么,此处所谓之“哲学”实质与科学无异。这就好比是“已开花但尚未结果之大树一般”;“开花之树”为科学,“未结果”则为“哲学”。因此,牟宗三说:“但以为整个哲学即在依附,则不是好事。因为依附科学,从科学的根据上抽绎出道理,这无异于锦上添花,仍是锦耳,于锦之本质并无所增益。同样,于科学根据上抽绎道理,亦仍是科学耳,于科学本身并无所增益。”

二、上下合一,一体平铺

此处言“上下”是指形而上与形而下。《周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将科学划归为形而下,而把哲学归于形而上则未有不可。目前,人们对“道、器”的解释不少,取任何一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结合本文,“形”可作为“两境”之界线。“两境”――即形上之世界与形下之世界,“形”暂定为具体事物。其,上可归宗于其之所以存在之依据,保障(向内);下可探究为对其他存在所发挥之功用(向外)。冯友兰讲:“一物之存在是以整个宇宙作为其存在之依据、背景。每一事物之本身功用又反作用于整个宇宙。”正所谓:万物一体,彼此联系,互为因果。犹如亚马逊“蝴蝶效应”――亚马逊蝴蝶扇动翅膀,美国西海岸将产生飓风。若依此说法,那么将会陷入一个不可调和之境。先设一命题:你以非你作为你存在之保障;我以非我作为我存在的依据。那么,按照数学原理将“你”与“我”做一个交集,得出的结果即是独立的“你”与“我”。因为,除你与我之外,其他均为一致。亦即是从“非你”之中抽出“我”之后所剩下的部分完全等同于从“非我”之中抽出“你”所剩余的那部分。这是从形式逻辑上来推的。毕竟“我”与“你”都是所属于大全宇宙。正如熊十力所言:即体即用,体用不二,不可分而别论之。然,为了便于说明也只能依形式的方式展开。由此,所分离出来的“我’与“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体”,而非生物之我(意识)之你。因为,他们(思)都是科学的产物,不是真我。故而,对真我的感悟则如牟先生所言,须:“主客不离,一体平铺,物我双忘,然而,我们不讲认识则以,即讲认识,则不能不抬高主体,即不能不特显主体的特殊性能。而且若不显主体的特殊性能,亦不能达到最后境界的一体平铺,到处皆是。”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对象的构造以及其变化发展之规律。使人们明白,什么是什么。这主要强调的是自然科学的作用。而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则往往表现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如:被就业、被买房等等。然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是:客体的彰显,主体的隐退。主体即是作为认识的我,客体就是被认识的“他”。目前,对客体的追溯与主体本身的遗忘,已成为当今人类的现状,它占据了人们的整个思维空间。同时,也相对的屏蔽了人们本来所固有的“性体”“本心”。使得本来就难得被人们所显之“主体”被埋藏的更深、更隐秘。因此,对主体的彰显便成为了当今学科的任务,思想的革命。彰显主体不仅可以填补空虚的精神世界,更可以调节、平衡已失衡的客体世界与主体境界的结合,使其回到和谐的状态之中。以至人类与自然界能更好的、有序的、健康的发展。然而,受科学学科本身性质的影响,其在对主体的彰显方面似乎“无能为力”。哪怕是所属于其的心理学也只能是做向外的认识,而无法行“自我”的内显。所以,只能由专注于向内的哲学来予以分解,参悟其中之根本,彰显主体的自我,最终让科学与哲学达到高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牟宗三.《寂寞中的独体》[m].北京:新星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

[2]熊十力.《体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