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桥边的老人读后感(精选5篇)

桥边的老人读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23-10-09 18:23:18 作者:FS文字使者桥边的老人读后感(精选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桥边的老人读后感篇一

1.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

2.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3.通过叙述视角理解海明威的叙述风格。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2.第一人称叙述对于这篇小说的意义。

【教学设想】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是《外国小说欣赏》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第一课,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揭示战争的残忍、罪恶。然而作者在构思取材上,却非常巧妙和独特,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该课的教学主要扣住对海明威的这篇小说主要内容与题旨的把握及其创作风格的了解,同时渗透话题的相关知识,重在培养学生欣赏外国小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一生都在历险,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付过伤。

他年少时因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

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

他因膝盖被打破,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

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

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

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

他在1954年凭借着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就是海明威。

今天我们带着对海明威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品读他的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

二、自读全文

同桌三人分角色朗读。(“我”、老人、旁白)

三、文本解读

1、请用一个词描述一下这座桥。

(1)学生自由回答,并说明理由。

文中告诉我们的是老人没有过桥,这又是为什么呢?

2、在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座桥串连起了老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下面让我们根据文中的信息,感受一下老人的过去,品味一下老人现在的情感变化,想象一下老人的未来。

(1)再次浏览全文,概括出老人的过去是什么样的,老人的现在是什么样的,老人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的。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老人的过去是。

老人的现在是。

老人的未来是。

(3)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概括的理由。

(4)老人从过去的幸福、快乐到现在的迷惘、无奈,再到未来的悲凉与痛苦。这一变化是由谁造成的?(战争)

3、探究主题

(1)学生自由回答。

(2)老师总结:《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本篇小说没有英雄人物,写的是平民百姓,没有战争场面,可也一样感受战争的残酷。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四、叙述人称

1.文中除了老人,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我”,“我”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作用:增加真实感和亲切感

2.小说的叙述人称除了有第一人称,还有什么?自读课本p7--p8。

五、课外拓展

播放《阿甘正传》《老人与海》的片头,体会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不同作用。

【教学反思】

《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非常典型的一部短篇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内容朴实但不乏深意,非常符合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中提出的“冰山理论”。我就依照这一理论,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探究老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小说的主题。而如何探究这些内容,应该是本课的重点。在问题的设计上不能太琐碎。一琐碎就容易让学生牵着老师走,增加了驾驭课堂的难度。老师上得辛苦,学生听着痛苦。所以整节课就围绕着老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开对文本的解读。但由于课前没让学生充分预习,最后出现了三个问题:

1、整节课的教学任务没完成;

2、对文本的探究不深;

3、学生课堂生成的疑问比较多,教师难以掌控。这些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这就要求我在课前还需要做好三个准备:

1、更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

2、注意对学生的适时引导;

3、要有针对性的布置预习工作。至于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要想在这一个课时里讲清楚是很难的。应该单独开设一个课时,来解读第一单元小说的“话题”。

桥边的老人读后感篇二

“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衣服上尽是尘土的老人坐在路旁。”当我在看小说的时候,这句话不由地映入我的脑海,这位老人?我赶紧往下看: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正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轴。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沉重地走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那里。”

当时,我几乎和小说主人公产生了共鸣,对这位老人的强烈的好奇。随着主人公与老人的对话交谈,我的好奇逐渐地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老人衣衫褴褛,为什么老人不随大伙儿涌向桥的那边而坐在桥边,为什么老人会一直重复着“我在照看动物……它们可怎么办?”为什么……一连串的'问号在我眼前徘徊。

桥边的老人读后感篇三

第一次读桥边的老人只是看到了战争,却不知道它是怎样去描绘战争的场面。

第二次读桥边的老人,看到的是一个受到战争残害的老人,年近花甲,却要因为战争奔波,他能去哪儿呢?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如果仅仅是这样这样的文章会不会有所欠缺。在这里不得不赞扬海明威冰山一角的写作手法,不需要战争激烈的萧杀声,不需要漫天的硝烟,不需要只要一点衣服上尽是尘土,只要一点灰蒙蒙的天气。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战争的的抨击,不仅仅是对老人的同情,还有战争对人性的侵害。

从而升华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生命是不朽的主题,是最崇高,只有从一个个生命开始,才会有今天的家园。

桥边的老人读后感篇四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二、教学过程

(一)准备与预习

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出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二)体验与建构

1、赏析作品

(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

2、叙述分析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结合”准备与预习“第三题,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

《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2)《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三)应用与拓展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桥边的老人读后感篇五

一个有着理想的青年,一个“硬汉”式的青年,还是一名勇敢的侦察兵。对于他,战争这一字眼早已斯通见惯,他在观察着敌人的前进,他在等待着飞机大炮的到来,他也随时准备着流血牺牲。而他又可能成为老人最后的倾听者,倾听老人所牵挂的那些动物,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文中的确反应了战争的残酷,可又是那一次战争不是流血牺牲,又是那一次战争不是家破人亡,而又是哪一次战争不是让人们伤心流泪的?战争这一性质早已定位,只是那些统治者却有着太多的私心,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私,想要拥有整个世界的土地,但能得到整个世界的灵魂吗?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性才是最为重要的的东西。难道世界的人类成为和和睦睦的一家人不好吗?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可是有些人的自私却是改变不了的。老人的两只山羊,一只猫,四对鸽子。在战争的面前只不过是一些不起眼的家畜,在统治者的眼里只不过是一顿丰盛的晚餐,而在老人的心里却是一群实实在在的好朋友!这难道不值得人类对战争的反思吗?在战争的世界了人类也只是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蚂蚁了,在炮火的蹂躏下变得焦灼罢了。

让人欣喜的是文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一种人与人,人与动物的关爱,这是文章最为可贵之处,也是文章所包含最值得让人值得思考的一处。都说大难面前显大爱,那么无论是老人,还是“我”,觉得都是一种大爱,而且这种大爱超越了时空,让读者也能深深德尔体会到。我在体会到了文章中的两处人性的温暖让我不能遗忘。孤独老人在战争的面前无时无刻而又无处不在的关心那些动物,这种关心也早已跨过了现实,早已展现出人性的善良,人性的温暖了。还有“我”,在这即将硝烟四起的大桥上聆听着老人最后的牵挂,成为老人最后内心的倾听者,并且能够在这种时候,这种环境下留意注这样一个普通而又不寻常的老人,那的确也是“我”内心深处隐藏的一种人性的善良。

文章的开头让我眼前出现了一幅大众式的逃亡准备战斗的场景,战士急忙的身影,是为了保卫祖国:百姓急忙的身影,是为了逃避灾难。而地里的农夫们,却在田地了徘徊着,为心爱的庄稼感到不舍之情,而此刻人们又不得不将这些遗忘,因为它是避免不了的,也是一种必然了。还有那位孤独老人,疲惫的坐在桥头,头朝着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最美丽的回忆:心牵挂着那些动物,因为动物是他世上唯一的朋友。

文章让人最意味深长的是一个永远的镜头,那是老人的微笑。这是文章中仅有的微笑,也是紧张年代难得的微笑,因为老人的故乡就在圣卡洛斯,那个美丽的城市。

相关范文推荐
  • 10-09 湘西散记读后感(通用9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
  • 10-09 2023年政治类书籍读后感 科普类书籍读后感(优质8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
  • 10-09 最新早起读后感精彩语段(大全9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10-09 最新落日读后感句子(汇总5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
  • 10-09 最新机务转正个人总结(大全8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总结书写有哪些
  • 10-09 读射雕英雄传有感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实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 10-09 健康有益意思 健康成长的读后感(优秀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10-09 2023年中国孩子教养读后感(模板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
  • 10-09 西游记的读后感万能(精选9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
  • 10-09 夸别人读后感写得好 领导讲话读后感领导讲话读后感(优质10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