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2023年孔子读书笔记摘抄 孔子读书笔记(大全5篇)

2023年孔子读书笔记摘抄 孔子读书笔记(大全5篇)

时间:2023-10-09 17:17:20 作者:MJ笔神2023年孔子读书笔记摘抄 孔子读书笔记(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孔子,每当看到这两个字眼,我心中总会涌起深深敬佩之情。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人民称为孔圣人,万世师表,即使到如今这发达的时代,孔子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十分深远的,他的话语仍令我们受益匪浅。《孔子的故事》让我两次深刻地领会到孔子的思想。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在62岁时已带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险,但却曾未受到重用,但孔子却未因此而退缩,仍是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

“安贫乐道”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之间,他宁可承受贫穷的生活也不会放弃道义,他的高尚品德依旧深深打动首我们。然而孔子也并非完全不求富贵,只求道义,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才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人生之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任何知识都十分有兴趣,因此他博学多才。孔子不仅勤奋好学还十分谦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名句都是孔子授予我们宝贵的学习经验。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常常帮别人改正错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这都是孔子做人的准责,而我们做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也应学习孔子的精神。

在《孔子的故事》中我学会待人善良,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引领我从一个幼稚的'孩童成为一个明理的学生。孔子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孔子的故事》真是一本受益匪浅的书。

孔子读书笔记摘抄篇二

快乐的寒假,我像飞出笼子里快乐的小鸟,坐在刺桐公园的石椅上,掏出吴祚来写的《孔子学堂》,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

多么引人入胜的经典古文呀,我稚嫩的心灵跟着《论语》简练深奥的文字,与孔子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在朴实的生活之中和道德对话里得到荡涤。

从《孔子讲道》我明白只有追求真理,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从《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感受到仁爱、智慧、勇敢是真正的伙伴;从《知之为知之》我感悟到:只有刻苦、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收获知识的果实。

其中,我最喜欢《君子(上)》这篇论述。孔子告诉弟子:“君子无所事。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凡事不能与别人争执不下,即使在比赛中,也应该互相谦让,这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修养。看来,我也算是“君子”。

春节将至,购票大队排成了头不见尾,尾不见头的长队。我和爸爸从早上8点排到了下午2点,终于望见售票窗口的`影子,我深吸一口气说:“爸爸,我到旁边去运动一下。”刚刚走出几步,我看见离我们二三十米远的地方有一个老爷爷,正颤悠悠地拄着拐杖,无精打采地排着队。我想:这位老爷爷一定排很久的队,开始体力不支!怎么办呢?我跟爸爸小声商量:“我们跟老爷爷换一换位置吧!”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真是一个懂得尊老、谦让的好孩子。”我和爸爸重新站到队伍后面排队,但看到老爷爷买完票高兴地样子。我一点也不后悔。

“君子明白正义,小人只知道利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的语录像是冬天的阳光,带来无比的温暖;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像是甘甜的泉水,带来心灵的滋润。

孔子读书笔记摘抄篇三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国学诵读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两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意愿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三、《孔子世家》检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孔子适郑

形状,末也。

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

予始殷人也

2、翻译下面句子

汝来何其晚也

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四、文本思考

1、诵读文章,请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五、《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为国以礼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4)唯求则非邦也与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六、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孔子读书笔记摘抄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1~5节。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

4、学习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虚词。

2、学习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

一、导入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为何能享此殊荣?令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孔子世家》,了解他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史的影响。

二学生自学阶段

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

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

3、共同归纳1~5节的文言知识,以便上黑板展示。

三知识预设

(一)通假字:

1、由是反鲁(“反”通“返”)

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有”通“又”)

3、师襄子辟席再拜(“辟”通“避”)

4、几然而长(“几”通“颀”)

(二)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先:祖先)

2、祷于尼丘得孔子(祷:祈祷,向神求福)

3、字仲尼,姓孔氏(仲:排行老二之意。孔子有异母兄名孟皮)

4、及长,尝为季氏史(尝:曾经)

5、尝为季氏史,料量平(料:计算。量:量具。平:公平,精确)

6、请与孔子适周(与:同,跟。适:到,往)

7、仁人者送人以言(仁人:道德高尚的人)

8、窃仁人之号(窃:窃取,这里是自谦语,偷用、冒用。号:名称)

9、为人子者毋以有己(毋以有己:忘掉自己)

10、弟子稍益进焉(稍:渐渐。益进:增多)

11、与齐太师语乐(语:谈论)

12、眼如望羊(望羊:又作“望洋”,仰视的样子。一说远视的样子)

13、师襄子辟席再拜(再拜,拜两拜)

(三)词类活用

1、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不同)

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聪明深察,形容词用作名词,聪明深察的人。

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拢,靠近)

3、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博辩广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博学善辩的人。

危,形容词用作动词,危害)

4、孔子学鼓琴师襄子(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四)特殊句式

1、其先宋人也(判断句)

2、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被动句)

3、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判断句)

4、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判断句)

5、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省略句)

(五)难句解释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明确:聪明深察,形容词用作名词,聪明深察的人。近,形容词用作

动词,靠拢,靠近。博辩广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博学善辩的人。危,形容词用作动词,危害。这两句译文:聪明深察的人向死亡靠拢,是由于他好非议别人。博学善辩的人危害到自身,是因为他好揭发他人坏事。

四、问题探究

第一部分:孔子身世及从政情况初识孔子

第二部分:孔子适周问礼、适齐闻《韶》、在鲁学琴

明确:(1)孔子出身贫贱,但才貌双全;(2)孔子具备从政为政才能,施政效果显著;(3)孔子一生谋求从政为政的生涯,但仕途坎坷,屡遭“斥”“逐”,不能如愿。作者把自己的认识评价与客观的叙述有机融合在一起。

2、课文第五段写了孔子在鲁学琴的经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过程?

明确: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分析:这段叙述,一是表现孔子的乐学好学,学琴十日而不进,仍乐此而不疲,勤奋而钻研;二是表现孔子的善学会学,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由浅入深,深思善悟,扎实有序。这段文字,有对话描写,也有情态描写,有对孔子的直接描述,也有师襄子的侧面映衬,写得十分传神。)

五、课堂小结

这一课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初知了孔子的一些情况:孔子的身世和从政经历,以及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事迹。至于孔子的其它情况,留待下一节课了解。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习课文6-11节。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学习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

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实虚词。

2、感受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人格魅力。

教学环节

一、复习巩固

检查有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具体见第一课时学案)。

二、学生自学阶段

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

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

3、共同归纳6-11节的文言知识,以便上黑板展示。

三、知识预设

(一)通假字

1、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匪同“非”)

2、意者吾未知邪(知同“智”)

3、夫子盖少贬焉(盖同“盍”)

4、赐,而志不远矣(而同“尔”)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楚救陈,军于城父。(军:军队临时驻扎。)

2、陈、蔡大夫谋曰。(谋:商量。)

3、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讥:讽剌。疾:弊病。)

4、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设行:指施政。)

5、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徒役:服劳役的人。)

6、从者病,莫能兴。(病:筋疲力尽。)

7、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道:思想,主张。)

8、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丑:耻辱。)

9、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有国者:享有国家的人,即国君。)

10、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使:假使。)

11、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兴师:调动军队。)

(三)词类活用

1、楚救陈,军于城父。(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子能修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纲、经、统、理,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制定法度、整治、制定纲要、治理的意思。)

(四)特殊句式

1、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被动句)

2、子路愠而见曰。(省略句)

3、予一以贯之。(宾语前置句)

4、吾何为于此?(宾语前置句)

5、人之不我信也。(宾语前置句)

6、人之不我行也。(宾语前置句)

7、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被动句)

8、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被动句)

9、不容然后见君子。(被动句)

四、课堂探究

明确: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情况危急,身边的弟子们都“病”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至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和怨愤。这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

明确:(1)子路认为孔子的思想和主张中有不仁不智的因素,因而导致众叛亲离;子贡认为孔子的思想和主张过于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只有颜回,认为孔子的思想和主张是尽善尽美的,不能得到社会认可和民众支持的原因是统治者不愿求美向善。子路、子贡主张对孔子之道加以改造、调整,颜回却主张坚持、决不改变决不动摇。

(2)这段对话反映的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是:

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直言相诲;

子路:坦诚直率、敢于质疑;

子贡:小心谨慎、讲用务实;

颜回:信念坚定、能言善辩。

五、课堂小结

文章的6-11节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前两节介绍孔子被困的原因、被困的窘境、被困时的行为和心理。接着三节分别写孔子与子路、子贡、颜回的谈话。最后一节,写被围陈蔡之间的困境被解除,这一事情结局的介绍,似不经意,但却暗示孔子头清晰,处理问题举重若轻。

六、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掌握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典故。

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教学环节

一、复习检查

检查有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具体见第二课时学案和文下注释)。

二、学生自学阶段

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

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

三、知识预设

(一)通假字

1、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缪,同“穆”。)

2、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监,同“鉴”。)

3、孔子语鲁大师。(大,同“太”。)

4、所慎:齐,战(11),疾。(齐,同“斋”。)

5、约其文辞而指博。(指:同“旨”。)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书上不曾有或不清楚的。)

1、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书传》:即《尚书》之传。)

2、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文:指文采。质:指质朴。)

3、吾从周。(从:遵行。)

4、古者《诗》三千余篇。(司马迁关于古代有《诗》三千余篇的说法缺乏根据,目前不少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5、孔子晚而喜《易》。(易:《易经》,又称《周易》,我国古代用于占、卜的书。全书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由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文字组成。)

6、假我数年。(假:借。这里是给与的意思。)

7、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指礼、乐、射、御、数、术,为孔子教授弟子的内容。)

8、绝四。(绝:杜绝。)

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揣测。必:武断肯定。固:固执。我:指自以为是。)

10、所慎:齐,战,疾。(齐:同“斋”,斋戒。战:战争。疾:疾病。)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角落。这里可释为一个道理或一个方面。)

12、则弗复也。(弗复:不再重复。)

13、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弗乎:犹言“不行”。病:担忧。没世:指死亡。)

14、乃因史记作《春秋》(因:依据。)

15、约其文辞而指博。(指:同“旨”,宗旨,内容。)

16、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可与人共:可以与人商量斟酌。)

17、弗独有也。(独:独自决断。)

18、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罪:责备,怪罪。)

(三)词类活用

1、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序,名词为动用法。)

2、推此类以绳当世。(绳,名词用作动词。)

(四)古今异义

孔子语鲁大师。(大师,古义:太师,即乐官之长。今义: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五)特殊句式

1、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宾语前置句)

2、天王狩于河阳。(介词结构后置句)

(六)成语典故

1、韦编三绝

2、举一反三

四、课堂探究

1、概括文章这一部分(第四部分)所写的事件及影响。

明确:这一部分介绍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的情况。孔子整理文献,使《诗》《书》《礼》《易》得以流传后世;从教授业,使他的弟子众多,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生活;撰写《春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春秋笔法”成为后世史家常用的笔法。

明确:这段话的意思是:“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越觉得它无比崇高,越是钻研探讨,越觉得它坚实深厚。看见它是在前面,忽然间又在后面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人,用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仪来规范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力,我现在也好像有所建树,但老师的学问却依然高立在我的面前。虽然我也想追赶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从这段话中可见孔子的学识高深、育人有方、教育理念先进(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并重)。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了解孔子的影响和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

4、总结全文。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虚词。

2、背诵课文第22节。

教学环节

一、复习检查

检查有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具体见第二课时学案和文下注释)。

二、学生自学阶段

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

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

三、知识预设

(一)通假字

1、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同“向”。)

2、余祗回留之不能去。(祗回,同“低回”)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以:在。卒:死,去世。)

2、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服:服丧,守丧。)

3、相诀而去。(诀:告别。)

4、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百有余室:一百多家。室,家。)

5、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以时:按时。)

6、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谒:拜祭。)

(三)词类活用

1、唯子贡庐于冢上。(庐,名词用作动词,造庐。)

2、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家,名词用作动词,安家。)

3、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名词用作动词,祭祀。)

4、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祠:名词用作动词,祭祀。)

5、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宗,名词用作动词,尊奉。)

(四)古今异义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折中,古义:取正,作为准则。今义: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

(五)特殊句式

1、孔子葬鲁城北泗上。(省略句)

2、唯子贡庐于冢上。(介词结构后置句)

四、课堂探究

1、概括文章第五、第六部分的中心意思。

明确:第五部分(20、21节):写孔子的去世和他死后的影响。

第六部分(22节):是作者对孔子的赞词,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极度仰慕、崇敬和赞美。

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这几句话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赞颂孔子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1)作者是从孔子至高的社会地位和巨大的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赞颂孔子的。

(2)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五、课文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的哪些情况?孔子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明确:(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孔子的身世、学习的经历、坎坷的仕途、著书立说的情况和死后的巨大影响。

(2)孔子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对待知识学而不厌;教书育人方面能做到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直到晚年还著书立说,体现了他的“生无所息”的人生理念。因此,对于司马迁的“至圣”的称号,孔子是当之无愧。

(板书:家庭身世、学习经历、仕途坎坷、著书立说、死后影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生无所息。)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孔子读书笔记摘抄篇五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是孔子读书的名言。其实我很早就知道孔子这个人了,就是对他不够了解,只是学习过程中,一直没有学到这个人,眼看就要上六年级就要毕业,我还以为我再也学不到孔子的'文章了,出乎意料的是6b23课学到了孔子这个人。

我们学到孔子的文章是《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孔子带弟子们支游赏泗水河畔迷人的景色,孔子借水谈志向。其实这篇文章表面写孔子和弟子游赏,实际是写孔子借水和弟子们谈怎样做人。其中,孔子说的话令我映象最深的是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民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这句话表达了四层意思。1、水仁厚无私;2、水温文尔雅;3、水百折不挠;4、水求真求善求美。这句话并不是孔子在正直赞美水,而是孔子借水的品质希望弟子们能做一个像水这样的人,做一个真君子。

通过我学这篇课文,我了解了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肖479)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从《两个小儿辩日》我知道了孔子是位待人平等的人。

通过学习《孔子游春》这篇课文知道了孔子是位富有智慧,善施教化的人,其中富有智慧我是从孔子带弟子们游玩,教育弟子们看出来的,他把自己想教的东西通过实践来表现出来,陆游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孔子也是这样想的,他想要在特殊的情况下,弟子们才会记得更牢。

真不愧说孔子是“千古圣人,万世师矣”呀!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