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论文题目(优质5篇)

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论文题目(优质5篇)

时间:2023-10-09 01:54:12 作者:紫衣梦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论文题目(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论文题目篇一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向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题记

中国梦是我们新时代发展的动力,它开启了我们富强中华梦想的新征程,我们的国家正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前进。而正值青春、朝气蓬勃的我们是未来我们中华民族复兴梦实现的主力,所以,做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梦想,紧跟我们的中国梦,开启我们的青春新时代!

在中国梦大环境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唯有如此,才会有前行的动力。

再想我们的父辈们,他们为了建设四化努力奋斗,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大好的青春年华就在祖国日益强盛中渡过了,他们没有怎么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为了新四化建设的梦想,他们无怨无悔,在苦难的岁月里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的本事。我们的国家有如今的发展与他们这一代人的奉献是离不开的。他们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做为继承他们志向的我们也要用我们自己的青春去谱写新的时代,未来的梦想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开启新航程,就在此时。

中国梦,我们的梦。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不仅仅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这日益蓬勃的新时代我们不能无所事事,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奋发图强。向中国梦进发!

那么,我们该如何用自己的梦助力新中国的梦呢?

要想实现伟大中国梦,首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要锤炼高尚品格,准备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梦想从学习开始。古人说:“学习如弓弩,才如剑镞”,我们要自觉加强学习,多读书,多了解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汲取新鲜的养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谈兵终无用,要学会学以致用,深入实践。

让我们在这青春新时代张开理想的翅膀,带着我们的青春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翱翔在碧海蓝天!

梦之蓝,中国蓝。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启青春新时代,梦想新航程!

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论文题目篇二

风雨同舟,披荆斩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采取各种“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未感染群众”也准备抱着“试试看”“反正街上没人”“出去晒晒太阳”的心理去“以身试毒”。如何抵挡“麻痹”“侥幸”“焦躁”的“心理飞沫”,守住全民战疫阶段“战果”,还需各地政府和党员干部继续压实责任,多措并举,为群众戴好“护心口罩”,直到这场“疫情阻击战”取得最终胜利。

拴紧为民“两端系带”,抵挡“麻痹心理飞沫”。连日来,在各级政府、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管制、居家隔离已成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蔓延的有效手段。但随着管制和隔离时间的延长,很多群众也没有了武汉“封城”之初的惊慌,慢慢放松了警惕,“反正我没事”“有什么可怕的”心理也有所显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窗口期”,全民提高警惕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中央决策部署要求落实到最末端,把自己与群众的“两端系带”拴紧拴好,“软硬结合”抓好宣传与排查,切实克服麻痹思想,把“反正”心理彻底消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紧压醒民“金属护条”,抵挡“侥幸心理飞沫”。随着季节的变换,春天真真切切踱步而来。居家隔离一段时日,再见春日暖阳,恍若隔世,一些人也开始有了“出去晒晒太阳”的想法。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初期“没有证据显示人传人”,到目前指出“可能造成持续的人传人”,甚至可能发生变异。所以,迫切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审慎态度,把疫情看得严重一些、把疫情蔓延的风险估计得大一些,坚持“点面并重”,紧压防控“金属护条”,让“耍大胆”“不设防”的“侥幸心理飞沫”无法“入体”。深入动员群众彻底抛弃幻想,把防控措施落实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严严实实织好全民“防控网”。

拉开困民“中间褶皱”,抵挡“焦虑心理飞沫”。近些天,很多人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然后浏览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新增多少确诊病人、官方发布的确诊病人行动路线、医疗物资是否充足,每遇“重点”赶紧看看自己是否“入列”,甚至有的人只是平常感冒也不敢出户,怕“被隔离”。加之不能走亲访友,不能逛街旅游,甚至怕口罩不够用,出门散步都是能免则免,“忐忑不安”“看报道就流泪”的焦虑心理也有所见。所以,需要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力量,坚持线上与线下咨询相结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安定并重、确诊患者与疑似人员心理辅导相结合,做好战疫期大众心理干预工作,把困扰群众心的“中间褶皱”拉开,聚力增强“镇定感”,确保安稳“过关”。

总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全民之战,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引领群众在疫情应对上不“麻痹”、不“侥幸”、不“焦虑”,出“实招”“硬招”防止出现掀开“护心口罩”随处“裸跑”的现象,真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在这场“疫考”中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心得【篇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给了青年人更多新平台、新机会,新时代,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望过去,从缀满甲骨文的钟鼎到布满烽火印记的长城,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历史的书写从未离开过青年的热血、责任与担当。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也离不开一代代年轻人的永续奋斗。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之关键所在。

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立鸿鹄之志,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迈向新时代,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做中华文化的坚实弘扬者。广大青年唯有坚定信仰,坚执信念,坚持信心,方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当愈来愈多的中国青年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表达、陈述自我时,中华儿女已然在全世界面前奏响前进的序章。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当代青年应当树立“先天下人之忧而忧”的责任与担当,紧跟时代、肩负使命、不断学习和吸收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坚守文化传承、扛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塑造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理念。当代青年更要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理念,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青年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起引领中国发展和复兴的青年精神、青年价值和青年力量。

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论文题目篇三

我是一名世纪宝宝,从国家、小家、到我自身,时时刻刻让我感受到的都是幸福、快乐、自豪。

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发射成功,从举办奥运会到自主制造航空母舰,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成长,我们这一代人认识了见证了祖国进一步的辉煌与发展,安全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日益递增。

祖国的科技文化日益繁盛。高铁方面,我们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c919大型飞机试飞成功,以及墨子号的成功发射,都显示了我们科技强国的梦想进一步实现。

我国的制造业也飞速发展,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从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如今的科技密集型产业,我国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以及出口的数量进一步增多。

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制造产品就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实力,确实如此。从一开始用一次就坏掉的一次性打火机,到如今可以多次磨损耐用的高质量打火机。从“madeinchina”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在外国人的眼里我们国家的实力确实突飞猛进了。古时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这些“新四大发明”的靓丽名片,便捷了生活,惊艳了世界,也让中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脱颖而出!

中国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有人说中国的美食就是中国最硬的软实力,我认为也是如此。我国的美食一直是全世界最棒。这几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中国美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吸引着各种各样的外国游客来中国品尝美食、体验文化。

我国对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发展和弘扬。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纷纷成立,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让更多外国友人成为中国文化迷。

在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制造强国、科技大国中成长,我感到非常的骄傲与自豪。在祖国坚实的臂膀上长大,我感到非常的踏实,信心满满。到2020年,我坚信我们会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当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为祖国做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我希望我的梦想可以在中国梦的实现中得到实现。

以上,就是可圈可点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全部内容,可圈可点一直关注学习资料,为大家提供优质文章,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论文题目篇四

在语文笔试中,写作分值占比极大,是拿高分的重要题型,但同样也是失分最多的题型。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作文写作情况分析,在写作过程中会面临较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立意与写作内容确定等多个方面。以下将以个人写作中总结的技巧为切入点,重点阐释新时代高中作文写作技巧,希望有所帮助。

一般来讲,高中作文写作技巧的特征主要包括:1)立意独特,能够先声夺人。在高中作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表达,而立意在写作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只有立意正确且独特,才能够提高写作的质量与效果。2)语言独创性。语言独创性在高中作文写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写作中应突出语言独创性,灵活运用所累积的写作素材,能够有效创新写作内容与形式。

(一)注重累积写作素材

由于我们的生活阅历与经验不丰富,所以在写作素材储备方面就不丰富。为提高写作水平,需要通过对教材进行大量阅读的方式,借鉴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与思想内容。但在写作方面,不应仅将重点放在教材的写作板块方面,也不能够照搬阅读单元写作要求完成作文写作。而是要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内容,将其作为典型,通过阅读内容适当延伸并学习其写作技法。在写作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作文迁移训练,在写作中掌握并巩固写作技巧,对有价值的内容加以吸收。

(二)写作形式不应过于拘泥

高中作文写作的时候,老师会根据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为我们布置写作任务,所以很容易使我们写作思维和想象力被约束,难以确定切入点。而且在写作要求的限定下,文章千篇一律,不利于写作创新能力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就不应过于拘泥于教材要求,应当自由创作,选择擅长的写作文体。而在自由写作环境中,我们可以自由发挥和抒发个人情感,进而不断提高写作的兴趣,优化写作能力。

(三)写作要规范

一般情况下,在高中作文写作中,很多同学的作文成绩都很难提高。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写作基本功底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书写习惯,难以合理组织段落,所以会影响到作文写作的质量。另外,也有很多同学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且凌乱,涂改痕迹严重,造句也不用心,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随意写作。而且,也有同学的构思能力不强,所以在写作中很容易出现思路中断的情况,影响卷面的效果。在写作中,也存在标点运用不合理的情况,会直接影响文章的架构与组成,也使得情感表达不到位,难以准确表达写作感情与态度。所以,必须要保证标点的合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写作内容更具情感,增强写作质量与效果。

(四)写作立意要准确

在高中作文写作的过程中,确定立意十分关键,是写作内容切题的主要方法。可以从整体把握命题材料,确定文章中心思想。但是,仍存在很多学生在写作构思方面仍选择一个侧面或者是一个角度。在看到命题作文的时候,即便题干已经明确指出准确选择角度,但学生的关注度并不高。通常,在高中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更习惯使用自我熟悉字词亦或是语句对命题材料进行表达,所以写作偏题与跑题的几率会提高。另外,也有很多学生虽然看到写作命题要求确定写作立意,但构思的时候仍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作文材料语言环境,尽可能把握材料中心思想。通常情况下,文章中心就是材料内涵与中心人物、事件等,同样也是命题人思想。而对于角度而言,指的就是文章中人物与事件侧面立意,只需要通过文章部分语言所含思想即可与主题思想贴近。

所以,我们在确定写作立意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审清题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立意的准确性,以免出现写作跑题的情况。

(五)注重写作细节以达到以小见大写作目的

以小见大,指的就是通过小的材料内容展现写作的大主题。在高中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从小处着手,通过微小角度将作文的主题体现出来。而这种写作技巧需要通过日常生活小事与细节加以体现,所以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应将情感与讨论的内容融入到文章中,进而揭示社会意义。但在写作中,仍有很多同学并不了解书写记叙文的方法,受个人阅历与经历不丰富的影响,很难充实写作的内容。然而,在高考作文试题中,题目一般与社会事件的联系很紧密。为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真实地抒发个人情感,即便是微小且常见的事情,也能够将真实情感体现出来,但掌握丰富的大材料也很重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材料都是小材料,所以必须要具有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写作技巧。

综上所述,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为灵活运用写作技巧,最关键的就是要在写作中累积更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不应局限在写作形式中,而是要进行自由写作。在写作期间,我们要合理表达个人情感,确定写作立意,保证写作方向的准确性。此外,也应当重視细节材料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写作的能力与水平。通过上文对高中作文写作技巧的总结与分析,希望为其他同学的作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不断提高写作的质量,取得理想的写作成绩。

参考文献:

[1]刘嘉月.浅析高中作文写作的技巧[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6):前插5.

[2]胡侠.研究关于常见高中语文作文写作的技巧[j].课外语文(下),2015(7):122.

[3]王丹.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j].未来英才,2017(11):148.

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论文题目篇五

摘要: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塑造完善人格。高中思想政治课诸多内容与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密切相关。教学中理应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端正劳动态度,树立劳动观念,强化劳动精神,促使其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劳动精神;学科核心素养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已成为当前高中生的“惯病”。全国教育大会把“劳”与德智体美并列为“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劳动教育”要有效开展起来。“劳动精神”的培养是劳动教育的关键,不仅需要专门的劳动课程,更需要各学段、各学科齐抓共育。作为高中德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很多教学内容与“劳动”密切相关,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做一个“崇尚劳动”的有心人,积极创设“劳动”情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就会助力学生养成“劳动精神”,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彰显价值,激发“爱劳动”热情

综观“小康一代”的中学生,作为家庭的“宝贝”,集“六亲”宠爱于一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此养尊处优,不劳动就成为一种习惯,不爱劳动成为一种性格。以笔者所在高中为例,多数学生的脏衣服是周末拿回家,由家人料理,其中有自己不会洗,也有不愿意洗,还有认为家人代劳是“理所应当”。这种“不爱劳动”虽是习惯使然,症结却在于“劳动精神”的缺失。使学生思想上重视劳动、价值上认同劳动,是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使命所在。

**“不爱劳动”的难题,先要改造学生的“价值观”。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劳动的重要意义,才能为其“爱劳动”找到充分理由。人教版《经济生活》对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综观各类具体“商品”,关键要素是“用于交换”和“劳动产品”,这里是引发学生对“劳动价值观”深度思考的“总开关”。也就是说,人们花钱购买的商品,首先是“劳动产品”,自然物品因“人化”的劳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包括货币(钱)本身所代表的价值,也是劳动的体现。以此拓展,学生若想过上“富足”生活,前提是提高“身价”,这样才能享有社会给予的待遇。这就激励着当代高中生,唯有奋发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劳动潜能”,才会奠定实现未来梦想的基础。

实现尊严,调动“想劳动”愿望

好逸恶劳、不愿劳动是当代高中生潜在的另一种“个性”。经过走访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劳动意识”淡漠,认为劳动有等级之分。不少城市学生认为,他人(家人)代劳,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自己动手“劳动”,则有失“尊严”。还有不少学生心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或表现在生活中,或反映在思想政治课堂上。

在教授“新时代的劳动者”时,不少学生对教材中“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示不太理解。对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表现不以为然;很多同学认为就业太过“保守”,创业才算“时尚”,以为创业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就会“一夜暴富”。这些片面的认识,根源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也集中体现出内心排斥艰辛劳动的意愿。

尊严和幸福要靠努力奋斗,奋斗必然要付出艰辛的脑力或体力劳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合法的生产经营性活动,无论以什么“商品”形态呈现,只要实现了交换,就会实现其价值。基于此,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时,除了明确就业的竞争性和多种方式外,更要强化“自主择业观”,帮助学生树立自力更生意识,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未来新生活;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的职业,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是社会所必需的,都是光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收获幸福,激发“肯劳动”动力

深究“不想劳动”的根源,有其家庭因素,也有其社会的误导。综观“富二代”现象,由于其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可谓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房有房,自幼养尊处优,使其感到一切财富“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样的家庭孩子很少能下“苦功”,学习上得过且过,行为上懒散不羁,坐享父母艰辛打拼的“江山”。却不知,未曾清贫难成人,从来富贵入凡尘,不肯劳动的“新一代”岂能跳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家长的期盼、个人的幸福终因不愿劳动而“一场空”。

“劳而有获”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体现。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平衡,经济成分多样,与之配套建立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社会公平。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劳有所获,多劳多得,这是社会正义之必须。依据这样的分配逻辑,若想未来有理想的所得,就要有更多的付出,这就倒逼着当代高中生要不断加强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培养必备的劳动技能,摒弃“懒惰”习性,做一个“肯劳动”的社会有用之人。

“劳必有获”是法律授予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章节中,教材明确指出:在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着力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这样的表述,不仅为学生标明了“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地位,更表明国家将下大力气,构建“公平、平等”的劳动就业环境,倡导“诚信、敬业”的劳动态度,这为当代青年施展才能提供了大好机遇。

传承文明,保持“勤劳动”本色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亿万大众辛勤劳作史。在《文化生活》中,教材通过大量图文资料,全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无论是彩陶青铜、茶叶丝绸,还是“四大发明”、世界奇迹,抑或三峡大坝、青藏铁路,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接续奋斗的可贵品质。可以说,中国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凝聚着国人的心血付出,浸透着辛勤汗水,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潜移默化地感召着当代高中生,唯有传承“勤劳精神”,才能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需要艰苦。无论是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还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劳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毛泽东曾说:“世界上一切坏事,都是从不劳动开始的。”爱迪生也说:“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青年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这些“劳动感言”都成为至理名言,成為一种无形精神财富,激发一代代青年人智慧立业、勤劳创业。

促进发展,培养“会劳动”技能

“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是当代高中生劳动教育的最大困惑。要**这种“劳动难题”,除了要打通其“思想观”,更要设法为学生创设劳动的“机会”,并教会一定技能和方法。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之一的“公共参与”,就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劳动,提供了广阔的机会。比如,“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综合探究内容,笔者提前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尝试做一份兼职,经过从业“体验”,不少同学在课堂上分享体会,不再是“夸夸其谈”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让学生知道劳动的滋味,唯有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劳动。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关内容,教师如果适当地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家庭劳动、公益劳动、集体劳动以及社会实践,则可以达到深化认识、提升技能的双赢效果。比如,在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时,不妨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购物,学生有了购物的“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就更加真切地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还有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时,与其说教什么是“友善”,倒不如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义务植树”“环保见行动”等公益劳动,在劳动中强化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护环境观念,将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劳动精神。相信在思想政治教师的倡导和努力下,“劳动精神”这粒种子,必将根植学生心中,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奠基其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