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试卷分析中教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物理试卷分析(精选5篇)

试卷分析中教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物理试卷分析(精选5篇)

时间:2023-10-08 22:55:18 作者:雨中梧试卷分析中教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物理试卷分析(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试卷分析中教学的反思篇一

一、试卷特点及分析

1、试题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精神,注重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的背景材料新颖,答案比较准确。试题重视基础知识、核心知识、主干知识,试题材料理性回归;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应用,强调学科内综合能力考查;注重开放性设计,考察学生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2、今年的物理题总体难度大于去年,主要难在23题24题30题三道大题的运算上。今年的选择题结构没有变化,仍是8道共48分,都属于必考题,难度小于去年,要求考生只要知道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运算方法,是学生经常练习到的内容,且无偏、难、怪题。

3、在物理计算题部分,分必考题和选考题,难度大于去年。

第 1 页 算量如此之大,这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是没有的。这道题把许多物理学的比较好的学生考倒了,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拿下此题,可就是算不出来。

24题(17分)属于必考题,考查磁场知识是针对中上等学生出的,用到了数学中的余弦定理,但许多同学不会运用,说明今年物理题目对数学的要求也较高。

30题(15分)属于选考题,题目是从理科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的4个选修模块中各选一道。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们今后要认真选择选修模块,并要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深入领会,而不是做到粗略知道。

今年的理综物理部分试卷,考生粗看会觉得题目比较眼熟,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有所不同。立意比较新颖是高考试题的一贯特点,它经常会在考生原来比较熟悉的模型中,从不同角度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活学活用很重要。

二、反思:今后需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1、加强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训练。

2、夯实基础,重视能力

第 2 页 两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师生都必须树立“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所以平时教学中打下厚实的基础,以及培养灵活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3、跳出题海。高考练习题应以夯实基础、追求质量为先,以落到实处为重,量多并非一定取胜,“要精,要举一反三,要实,要注重平时”。

4、要加强实验教学,应重视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5、知识点的复习一定要全面、准确。

6、一定要注意理综试卷答题能力的培养。如今年的23题要远比往年难,这以跳出了先易后难的出题基本顺序。

第 3 页

试卷分析中教学的反思篇二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注重学科内部知识的高度整合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点,在本次试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卷中13、14、15、24、26、27等题。

2、关注生活热点,从物理走向生活。社会、生活、环境、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渗透在整张试卷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了知识、价值与情感的高度统一。本次试题的取材,都普遍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代性较强的问题。如15题,将热机与环境保护相联系,使学生对环保问题有正确的认识。24题磁悬浮列车的通车使用展示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

3、大胆尝试开放性试题,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近年来的命题中都非常重视这类问题的设置,本次试卷中生物和化学涉及这类问题的试题较多,物理不论从实验还是其他类型题目保守性强一些。但36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放性试题。鉴别铝块,在足够工具的条件下可采用多种方法,给学生自主发挥留下较大空间,同时也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思维。没有用固定答案将学生框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极大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能力。因此通过本次试题仍能充分体会出开放性试题将是大势所趋。。

1、更新观念、改变不良的低效的教学方法与陈旧的教学观

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面对大多数学生,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教学中要重视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教学,重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物理知识点为载体,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发散开来,注意同一学科内部的知识整合与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和综合教学,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学,充分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

2、倡导科学探究教学

以立足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突出科学探究,强调学生自身的主动学习是当前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教育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以探究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取得成功,要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构建问题模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充分体现“科学的本质”。

3、注重联系实际与知识的更新

目前综理试卷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增多,这对初中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原因是初中生年龄小,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少,知识面窄,视野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解答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有时会有点力不从心,其能力有待提高。提倡通过多种形式将这些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科学探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无论是从着眼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开发学生智力角度,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是物理教学的努力方向。

总而言之,中考试题力图体现的,就是我们新课程要求体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分析试卷,为我们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教育信息,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取得优异的成绩。

试卷分析中教学的反思篇三

1、注重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

这次的试题秉承了以往试题的一贯特点,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1、2、7、8、13、14、16、17、20、24、32题等,同时也非常关注生物学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的考查,如生态系统、显微镜的使用、开花结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人体五大系统(循环、神经)、遗传变异、传染病、进化等内容,有的知识考查形式有所变化,例如31题回顾知识总结补充填空,对生态系统的考查让学生补画食物链,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考查时让学生完成遗传图解(用染色体、基因和箭头表示)。

2、强化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从试卷来看,简答题、探究实验题型中的每道题都不是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如31题的考点有七年级上册的植物体的构成、七年级下册的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呼吸、消化;又如34题,既考查了七年级下册的人体内物质运输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又考查了人体的营养;31题、34题、35题等都有相当的综合度。可见试题虽然是基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3、加大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生物实验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生物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有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试题加强了实验考查的力度,共占18分,本次实验题的考查强调基础实验,注重实验分析,对实验题的设置主要从实践或实验的主题活动中考查实验原理、装置和操作、实验的功能和操作目的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

试卷注重生物与现实的对话,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生活,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大都采用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情境进行设问,如第5题,将鲜蒜腌制成糖醋蒜的原因;第12题,收获的粮食成堆发热的原因;第18题,分析人体的异常生理状况;第29题,外出游玩为情境,考查学生急救知识;第27题,通过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充分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功能。

例如第3题,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但从答题情况看,许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虽然了解,但掌握不够准确,造成选择错误。又如第32题(4)正确答案是:人们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和鸟类,会造成鼠和昆虫的大量繁殖,学生的试卷上有许多填“老鼠”、“昆虫”等答案,不全面准确也不能得分。考卷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仅仅因为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或表达不准确等原因造成丢分。

3、学生对生物学核心主干知识理解不到位

1、有效利用教科书教科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平台,教科书既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又有审查专家的意见,教师要努力营造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不能将教材扔在一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观察思考、演示实验、实验及讨论题和练习题等都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讨论、动手实验,发挥教科书的扩张效应,同时避免学生在学习中脱离教材。

2、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正确严谨

生物学科作为科学课程要求正确严谨。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力求使自己的语言严禁准确,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来表述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表述不准确的知识,教师要及时的提醒。如果一位教师的语言既严谨准确,同时又鲜活、生动令人爱听,那他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3、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生物考试题,对于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的考查都是以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科学发展和实际为出发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虽然有的学生能够背下来生态系统的组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知识,但是遇到具体的情境进行分析时,如分析资料中描述的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有哪些生物?资料中所叙述的属于是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等问题时学生就不会了。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把学生知道的、关心的问题引进课堂,让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驱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4、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

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开展的一直不够理想,课堂上始终有教室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捧着书背实验的现象。为了突出生物实验的地位,今年的试卷虽然加强了实验的考查力度,但因为是第一次考查实验,所以试题相对比较简单。今后的实验考查力度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老师要创造条件组织好教材中的每一节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使生物课堂呈现出独有的生机和活力。

6、将习题引进课堂

试卷分析中教学的反思篇四

物理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 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分析与总结, 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 但愿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试卷特点及分析 试题重视基础知识、核心知识;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应用,强调学科内综合能力考查;注重开放性设计,考察学生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只要知道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运算方法就能考好, 是学生经常练习到的内容, 且无偏、难、怪题。

二、反思:今后需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1、夯实基础, 重视能力 今年的命题重点考察学科重点和主干知识。所以要想考出好的成绩,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试题中能力的考察总是以知识为载体, 通过灵活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实现, 而这两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师生都必须树立“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所以平时教学中打下厚实的基础,以及培养灵活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2、跳出题海。平时练习题应以夯实基础、追求质量为先, 以落到实处为重, 量多并非一定取胜, “要精, 要举一反三, 要实, 要注重平时”。

3、要加强实验教学, 应重视学生动手实验, 培养实验技能。

4、加强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训练。

5、知识点的复习一定要全面、准确。

6、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凡事都要抓住学生,抓住学生的思想,抓住学生的内心,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试卷分析中教学的反思篇五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段考,难易适中。基础知识紧扣课本,考查拼音识字书写、成语理解、病句修改、古诗词默写等。阅读理解课内课外相结合,浅显易懂,可读性强,且文质兼美,寓教育于其中。无作文,时间为1小时。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基础知识部分的读音与字形题答得很不好,明明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大功夫,但效果就是不尽人意; 病句选择题也是错的太多。

第二篇阅读〈〈躺在母亲身边〉〉,学生的生活体验似乎真的很少,体会不出文中作者的心情,做得不理想。此外,阅读题还存在审题不明,概括不全面,语言不够简练的现象。

三、改进措施

1、书写是语文的基本功,也是语文试卷考查的重要元素,但许多考生的卷面书写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清晰,不工整,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需要进一步强化书写。

2、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大检查力度,充分利用好基础训练习题,争取基础题不失分。

3、学以致用,将课本中涉及到的语言现象及时加以训练,加强语言的表达应用。

4、扩大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及相应的答题技巧,提高紧扣文本概括信息及语言的规范表达等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