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学前教育历史发展论文 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论文(通用5篇)

学前教育历史发展论文 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论文(通用5篇)

时间:2023-10-07 17:16:01 作者:BW笔侠学前教育历史发展论文 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论文(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学前教育历史发展论文篇一

1数字化图解对历史文化村镇形态保护的支持

1.1表达过程的生成式图解历史文化村镇作为一个事件不断展开,时间将在这里具有积累、绵延的特征,于是形式便具有运动的积累。生成式图解是从某一原始形式或初始形态出发,运用某种方式或规则,逻辑性地变化原始形式,从而形成系列并产生保护策略。比如对历史文化村镇中形态肌理的密度变化进行图解,观察在密度增加或减少过程中,街坊中的空间状况及居民交往状况的变化;或者对同一村镇的不同区域进行密度比较,观察不同街坊密度对历史文化村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风貌状态的影响。这些基于图底关系的分析,可动态链接众多综合变量,其变化过程可直观反映和衡量历史文化村镇在保护过程中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

1.2揭示“场空间”的数字化图解场空间图解概念是基于图解定义的特征,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建筑设计上实现图解概念的具体操作。数字化图解利用数字化软件在虚拟环境中对建筑与场地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内部关系或能量变化进行分析,是场所空间内在逻辑的可视化表达工具。数字化图解首先可以表达对象的区别性关系,通过原初的非局部化关系而发展,得到截然不同的“场空间”特征。比如对街巷界面与尺度进行提取,于内部视点进行动态控制,观察原有街巷在不同网络尺度下的界面特点,从而保持街巷尺度,记录差异性的空间感受。此外“场空间”还对局部化关系进行分解,并与时间联系,设定动态模拟,观察保护对象的场所空间在干涉条件因素发生时候的变化范围和变化趋势目前的数字化图解只做到对每个具体时间点的模拟比较,未来的图解模式会更趋向于描述从一点到另一点之间的变化关系,最终形成类似动画设计中一帧一帧的连续播放。场所表达将不再局限于事后分析,更会真实“同步”进行或者提前预判。

2参数化设计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实践

参数一词源于数学,从定义上来说参数是一种“量(measure)”,定义了系统或函数的特定属性(特征)。参数化定义了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在变量与输出之间建立联系形成衍生关系。它关注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而非事物本身的形式,形式成为目的性的副产品。中国古代的“参数”思想很早就已经产生,在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中以“材”为主的“材分制”,以及“材分八等”制度,就是一种标准化模数形式,或者说是“参数”形式。如今参数化设计借助计算机运算技术和建筑设计软件交互性界面的发展,不仅是能够实现复杂性设计的技术工具,同时也可以优化已有的工作流程。参数化设计本身建立的是一种关系,而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之一就是关联性。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环节引入参数化,其参数设定以及变量关系的建立都需要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信息做出深入了解,故而可使参数化设计以关联性为基础更加关注保护内在特征,而非局限于传统外形的保存。

2.1参数化设计对保护过程的模拟参数化设计可以对复杂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参数方程使物体之间建立相互关联的关系,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可以引起相关物体一系列的自动变化。当参数化设计运用于历史文化村镇,可对其保护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和适应性进行模拟,计算机可以表达历史文化村镇在受到道路开发、环境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下的初期受限状况以及发展后的形态变化趋势,并通过多次参数调整对保护方案做出评估。此外,参数化设计可以分析历史文化村镇中建筑形态的复杂琐碎关系,比如以动态变化观测或预测建筑构件的承压变化趋势、受损破坏时间、保护加固适应性以及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防抵抗能力等等。这使保护人员能够通过调整参数而创造出无限数量的相似状态,从而选择最优方案,以动态替代静态,多样性替代单一性,减少保护措施失误引起的二次破坏。

2.2参数化设计对传统构造的解读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尝试过从传统建筑构件中寻求参数作为设计依据,而保护人员同样可以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建筑式样反推,总结传统建筑构造中的各项参数,并通过一系列不同的参数配置,表达历史文化村镇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参数化可以根据历史文化村镇本土地理气候特征,结合现代物理数据,对构件进行参数设定,总结变量区间,对不同历史文化村镇的建筑比例、山墙曲线、门窗大小、斗拱柱座等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总结。在参数化设计过程中,设计的是参数而非形体,这一过程类似于寻找传统建筑构件与自然或环境的特有联系,并且将这种联系以数据的形式传达出来。位于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的兰溪庭,其建筑屋顶轮廓是对连绵山峰婉转河流的模仿。建筑墙体采用传统烧制的青砖,用参数化技术改造砌砖工艺,对面向园林的墙进行透空处理。在光影下,砖的纹理具有水的流动感,也被称为“水墙”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2号的瓦“幕墙”也有参数化技术的参与,利用拱形受力特点,借鉴传统的漏窗做法,最终形成了编织状的表皮。

3智能技术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互动

数字信息技术还体现在信息传播和互动上。新的媒介力量释放人们对保护工作的观念以及对保护工作的重视。保护、宣传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和保护意义,是当前主要的任务。增强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归属感,可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提供内在动力。数字技术可使建筑界面不再是真实的表达,更可倾向于虚拟景象。电子装置和设备的叠加让建筑材料也不仅仅存在于结构、装饰中。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说明了媒介不仅在于传播什么,更在于如何传播。智能技术可使历史文化村镇中建筑内部、外界环境、建筑与人为活动等因素关联互动,以非线性的保护策略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提供新思路。

3.1虚拟技术的重现作用智能技术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虚拟技术的参与。虚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构建的三维数字模型,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从而使用户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沉浸于特定环境的感觉。它与传统的三维动画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而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环境。目前中国部分博物馆已开设虚拟技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故宫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馆、西安博物馆等机构,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电脑前欣赏名画与雕塑。历史文化村镇已建立网络平台数据库,对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和动态监测,这只是智能技术参与保护工作的第一步。随着数据技术发展,用户未来可以通过控制和视频装置影响感官,使用鼠标、游戏杆或者数据服装,戴上三维头盔和数据手套等设备,随意“行走”在历史文化村镇中或进入建筑内部,甚至可以从天空角度俯视村落整体形态。

3.2智能互动的媒介作用智能技术另一常见模式是媒体墙类型。这不是简单安装一面led背景墙,而是指在建筑外表皮将光电板和感应器整合在一起。比如对历史文化村镇中已不复存在且无法复原的珍贵建筑,可将场地四周现存建筑的表皮作为界面,装置媒体墙做虚拟展示,墙体的画面可根据人们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实时更替,为人们重现历史文化村镇当时的情景。由于除媒体墙外,周边建筑均为真实存在,人们获得的感官感受必然比虚拟世界更为深刻。智能技术还可以与人们进行互动,例如在建筑构件上安置小的感应片,以背后的连接系统对外界人为活动进行感应和互动。意大利及日本的遗产保护场所均有此类装置,鼓励人们挑选不同模型构件搭建遗产建筑,构件上的感应芯片可实时介绍部件不同作用并提示正确与否;日本的科技馆中还有模拟地震时传统屋架受力特征的智能装置,使人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传统建筑文化。成都宽窄巷子入口处充分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提出了“呼吸瓦墙”的设计,强调观者的参与性,很多游客在“瓦墙”上制作了自己感兴趣的图案,游客与“瓦墙”的互动让墙体更具生命力。虽然宽窄巷子没有叠加智能要素,但通过互动加强媒介效果的初衷是相同的。随着科技进步,智能互动可以参与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比如鼓励人们观察斗拱的搭建、院落的组合以及聚落的发展等等,从而加强参观者的参与热情、增加体验。

4结语

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研究,受传统文化和保护思路的影响,多偏向低技的考究与总结。但技术不断创新是这个时代的进步,数字信息技术为当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了更为积极和理性的探索,生态可持续的理念也与历史文化村镇和谐统一的有机哲学不谋而合。虽然目前数字信息技术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研究探索更多停留在以案例与试验为支撑的概念模式框架上,但今后两者的结合点必将越来越多,数字信息技术也必将为历史文化村镇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从而使历史文化村镇更具活力。

学前教育历史发展论文篇二

大连历史悠久,早在60前,祖先就开发了大连,18开始称大连。中国的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之影响研究

问题的提出

传统职业教育,指中国古代

就已存在的本土的原创性职业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对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阶段性总结,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

对照《意见》的理念,不难发现,我国古代已经存在职业教育,其在实践性、职业性方面卓有成效。

古为今用,借鉴本土原创性的职业教育为我国今天的职业教育改革之用,显然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历史悠久的中国职业教育并没有完成现代化,近现代的工业文明连同职业教育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其症结何在?以史为鉴,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中国古代已经形成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社会分工、文字的发明等因素,必定导致生产经验的间接传授,因而产生了职业教育。

早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产生,如神农氏传授耕种方法,伏羲氏传授“拘兽以为畜”,螺祖传授育蚕、治丝茧方法等等。

分析发现,本土原创的职业教育其实颇多值得借鉴的内容。

(一)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强调“立德树人”、“育人为本”

《意见》提出职业教育的前提是“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也非常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

历史上各行各业均要求从业者必须甘于奉献,为事业献身,要爱国利民,有仁人之心。

重视人的培养是中国传统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

在《墨子·尚贤》篇中,墨子为墨家弟子制定的道德标准就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中医授徒非常重视医德的传授,提出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准则。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用医术救民于水火,而不愿留居官府为权贵效命,坚持不为名利所诱、不为威武所屈的崇高医德。

护镖也是一种职业,武术行业非常重视学徒的道德水准,要求学武不能伤人,学武要用于锄强助弱,要有侠义之心,要爱国爱民。

当官者也有职业道德,古代流传着一种成文的“官箴”,有劝人坚持民本思想的,如《牧鉴·接人》中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有劝人坚持为官保持清廉的,如徐榜《宦游日记》中提出“一朝点污,终身玷缺”;有要求摒弃以清廉博取名声的虚伪行径的,如《从政遗规》中提出“居官不可作受用之想”。

又如,东汉时期的张衡一生做出了“地动仪”、“浑天仪”等发明成果,在多个职业技术领域有很高的地位,张衡就曾提出“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伙,而耻知之不博”的从业格言。

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古代的职业教育在这些方面值得借鉴。

(二)重视高素质的职业技能

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高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求技能训练必须精益求精。

《庄子·养生主》对庖丁解牛的技能做了记载,庖丁可以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

因此,牛刀虽已用了,而其锋利仍“若新发於硎”。

庖丁甚至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精神享受,“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完成操作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文中对职业技能还根据其水平进行了等级划分:“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庄子》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之高可见一斑。

北宋政治家、教育家欧阳修记载了一个卖油翁酌油的精湛技能:“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其原因“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对职业技能培养的认识,实际上体现了结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三)艺徒制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及职业性理念

艺徒制是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的流行最广泛的职业教育方式。

徒弟在生产中接受职业技能的传授,或一师一徒,或一师带几个徒弟,通常是边学边干,学以致用。

艺徒制的形式几乎存在于任何行业,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高水平的能工巧匠,他们创造了一件件精品,如冶金业方面的“越王勾践剑”,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弄清其高性能的机理;建筑业方面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如故宫的宫殿;陶瓷、工艺品行业贡现了大量国宝,创造这些精品的高超技艺往往与艺徒制的培养模式有密切的关系。

做为一种教育模式,艺徒制有很多优点,首先是坚持言教身传,并且教学过程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相示以巧,相陈以巧”。

学徒一般要熟悉掌握所有的生产岗位,要对整个行业有全面的了解,以保证技艺的专业水平,培养出的人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造精神。

其次是以生产现场学习为教学场所,以生产性实习为主要教学形式。

熟练的技艺是要动手实践后才能掌握的。

徒弟先在现场看师傅干,了解了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后,徒弟可帮助师傅做一些简单的辅助性工作,辅助工作参与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最后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逐步过渡,从需要师傅指导开展工作到能够独立开展工作。

艺徒制是最充分地体现了职业教育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的教育模式。

(四)中国古代职业教育重视先进的教学模式

除了艺徒制,中国古代文化中广泛存在重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例子。

鲁班,是木工的鼻祖,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鲁班学艺的传说是古代文化重视先进教学模式的典型例子。

传说中,师傅先是给鲁班已长满锈的斧子、刨子、凿子,鲁班用七天七夜磨好。

师傅又给鲁班满屋子精致的各种亭台楼阁模型,让鲁班把所有模型拆开,又安装起来,如此反复,足足研究了3年,鲁班在实践教学中掌握了木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最后成为中国木工的鼻祖。

这虽然是传说,但却是传统文化中职业教育理念的反映,鲁班学艺的过程完全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只有如此,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鲁班这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宗师。

项目教学法等教育教学方法竟然在中国古代已具雏形。

(五)墨家先进的职业教育发展观

墨翟是墨家创始人,在春秋战国时期首先提出了重视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职业教育思想。

墨翟强调科学和技术教育,包括生产知识教育、军事科学知识教育、自然科学和技术技艺等知识教育。

在职业教育方面强调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创新,他一反往常只注重人文教育、道德教育而忽视科技教育及忽略下层社会人民接受教育的权利的做法,创造了先秦时代科学领域的最高成就,足以与西方古代自然科学相媲美;他一反师道尊严,提出“强说教”的思想,有效地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甚至可以说,墨家的发展道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特征,只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墨家连同其教育思想发了芽,但没有结果。

尽管中国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成果斐然,但是,在晚清洋务运动之前,中国没有出现现代工业,职业教育没有形成社会化教育系统,没有产生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中国生了根,但没有结果。

因此,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束缚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形成束缚

(一)科举考试对职业教育发展形成束缚

科举考试以“学而优则仕”为出发点,对官员选拔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逐步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导向。

官员选任资格严格地局限在科举出身的士子中,而传统社会个人身份是相对固定的,通过科举考试改变社会地位,对绝大多数平民百姓而言几乎是唯一途径,社会各方面甚至皇帝本人对科举考试进行大肆渲染,影响了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学前教育历史发展论文篇三

而且从建立法治国家的长远目标来看,法律监督更是一个必须加强的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等待着人们去探讨和解决。

一、中国古代监督制度的产生、发展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官制上就已经有了御史之称。

御史当时是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档案和记事的工作,同时还兼有监督官吏执法的职责。

御史在后。

”虽然那个时期的御史监察制度不具备现代监督的基本特征,但在当时封建社会“诸法合体”、审判权和公诉权不分的情况下,却已经包含了现代法律监督制度的因素。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其主要职责是“典正法度”,即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工作,同时,还掌管图书文件。

这时,御史大夫地位列于“三公”之中,处于国家中枢地位。

但是,此时的御史大夫还不是完全的监察官,而是对内实行监察权,对外实行行政管理权的兼任官,即行政官兼任最高监察官。

到了两汉时期,国家逐步制定了一些有关监督的法规,最主要的有《监御史九条》、《刺史诏六条》。

由这两个法规来看,两汉的监察法规主要是监督官吏在司法审判中违法渎职的行为。

而此时,国家的言谏制度也得以发展,这就初步形成了御史制度和言谏制度相互配合的封建监察制度格局。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中国已经形成组织完善、分工清楚、职责明确的监察机构和谏官组织。

其监察机构格局为,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下设台院、殿院和查院分别掌管弹劾中央百官、纠察违礼之事及监察地方官吏等监察事宜。

其谏官组织在唐代称为御史台,专职监察弹劾行为。

到了宋朝时期,监察制度较之唐代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其言谏机关由过去的对君主的过失行为进行劝谏扩大到对大臣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谏正,使封建言谏制度发展到了高峰期;二是御史台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对违法失职的官吏不仅可以监察纠举,而且有权侦训,增加了司法职能。

同时还实现了“台谏合一”制度,强化监察机关对权力的监控职能。

明清两代改御史台为监察院,其基本监察制度相对前朝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在组织设置及实施方面更加严密。

二、监督制度存在的意义

儒家学者认为,社会各阶层人等,按照礼的要求各守其位、各安其分,天下之治即可实现。

因此,对于作为社会和谐安定的一种辅助机制的监察必然会以“礼”为标准来实施监督。

故我国古代御史监察的主要对象有:无礼失敬行为;侵害百姓行为;恃强霸朝行为;贪腐行为;泄密枉法行为;违法司法行为。

正是从监察的主要对象――人们的行为是否合乎“礼”的要求――出发,我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形成了以“王权至上”为核心,并以“礼”为约束的监督理论。

而纵观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无论是对哪一个阶级群体进行监察,还是对哪一种行为进行监察,它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缓和阶级之间以及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从而确保封建王朝的统治屹立不动。

首先,封建社会都是实行专制统治,那时的君主把握着立法、司法、行政等国家的最高权力。

在这种统治制度中,皇帝一人处于最高层,其下是层层官僚机构及其官吏,最下层才是广大劳动群众,皇帝是万万人之上的最高统治者。

皇帝在治理国家时,需要各级官僚机构及其官吏忠实地贯彻自己的意图,尽力为自己效劳,这就决定了御史监察的必要性。

因为上文提及的六种监察对象都会有损于统治者的形象,以至于最终危机封建专制统治。

然而,由皇帝一人对数量庞大的官吏进行监督是很难的,因此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国家机构代替皇帝来行使监督权,而御史台及其相关部门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机构。

特别是在一个朝代的特殊时刻,御史通过肃清贪官污吏、惩戒违法行为、追究侵害百姓权益的行为等等来确立封建统治阶级的良好形象,稳固社会秩序,最终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

其次,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都必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在阶级矛盾比较尖锐时,皇帝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必然会要求御史采取一定的行动,对官吏进行监察以削弱官吏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

早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的统治者就已经意识到了百姓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

因此,他们认为要安抚百姓,必定要从统治者自身抓起,也就是说,必须约束统治阶级的一些“非法”行为。

这就必然导致皇帝建立御史监察机制来实现这一目的。

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他们相互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相互对立。

当一方的权力极度膨胀时,就必然会产生恃强霸朝等违反礼法的行为。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皇帝必然需要御史对官吏进行监察,并根据监察结果随时对权力分配的格局进行调整。

三、监督制度存在的弊端

当然,从我国的御史监察制度来看,由于它受到王权与礼的约束,它也就当然的会存在一定的弊端。

第一,御史为了在朝廷中生存并获得权力,他们必然要依附于权贵(或是皇帝,或是当朝重臣)。

因此,他们的监察行为也必然要受制于他所依附的权贵。

皇帝讨厌的官吏如稍有犯规则深究其则,甚至株连九族,而皇帝欣赏的官吏即使犯下弥天大罪也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监督者们对直接侵害最高统治者利益的职务犯罪从严追究,而对于侵害百姓利益的职务犯罪则听之任之或者从轻发落。

第二,御史在行使监察权时,为了不得罪权贵,必然会明哲保身,从而导致其监察行为的不彻底性。

他们的监察行为只针对阶级地位低、官职小的官吏,与他们利益及关系疏远的官吏,而很少甚至从不会针对阶级地位高、官职大的官吏,与他们利益及关系密切的官吏。

四、历史文化对我国现今监督制度的影响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逐步引入了西方国家那种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人认为我们已经把“礼”约束权力的监督模式所抛弃,但是它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国的法律监督制度。

(一)历史文化对我国现今监督制度的消极影响

1.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机构的设置受到“王权至上”的影响。

法律监督权是为了保证国家权力在合法的轨道上正常运行,是为了保障法律在正常的范围内统一正确地被实施。

这是一种超然的、完全独立的国家权力。

因此,作为行使这种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也就必须出于一种超然的、完全独立的地位。

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给予了明确的定位。

该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此后,虽然我国宪法又多次修订,但对于检察机关的这一清楚明确的定性和定位却没有再作任何改变。

但是在实际中,行政机关对于检察院干预甚至侵犯却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司法界人们早已认识到的,行政机关掌握着监察机关人、财、物的配备、调拨权,没有物质保障的法律监督是难以对立行使的。

从历史上考虑,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一直强调“王权至上”。

御史的权力来源于王权、服务于王权、受制于王权。

并且他们的升迁、奖励、俸禄,甚至生死完全取决于王权所有者的决定。

学前教育历史发展论文篇四

[摘要]中国的古典园林经历了园林的生成期——殷、秦、汉,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园林的成熟期——明清。

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进便是这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在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的自我调节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发展文化艺术

中国的古代园林,或称为中国传统园林或古典园林。

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鲜明,而又多彩多姿,极其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中国的古典园林经历了园林的生成期——殷、秦、汉,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园林的成熟期——明清。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的造园开始于商周,在这时的园林称为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囿是专门用来养殖禽兽像一个大形的天然的动物园。

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獀猎,所以也叫游囿。

商周时的王、诸侯、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通称为“贵族园林”。

他们未完全具备皇家园林的性质,但却是后者的前身。

他们之中,文献记载最早的两处是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灵沼”,时间在公元11世纪。

台,即是用土堆筑成的方形高台,台的最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还可以登高远眺,观风景,周代的天子、诸侯“美宫室”、“高台榭”逐成为一时的风尚。

台的“游观”价值亦逐渐上升,成为一种主要的的宫苑建筑物,并结合于绿化种植而形成以它为中心的空间环境,有逐渐向着园林的雏形的方向上转化了。

囿和台是中古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前者是有关圈养禽兽,后者是有关通神、望天。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园林的发展亦与此时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园林”。

其中以阿房宫为代表的形象则是为淮南的构筑中心,往南一直延伸到终南山,往北与都城咸阳成为一体。

他的“复道”连接北面的咸阳宫和东面的骊山宫,复道为两成的廊道,上层为封闭,下层为敞开。

新的复道有结合于原先建成的甬道系统,形成以阿房宫为核心的的交通网络。

也是天星体象的摹拟:从天极星座经阁道星座、在横过天河而抵达了营室星座。

可见阿房宫是多么的壮丽宏伟。

气魄之见于山川之间,回荡在整个王宫。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帝王游媳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

宣帝得到“乐游园”等。

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

从敦煌莫莫高窟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而且规模很大。

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苑囿,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其中的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的基础上扩建的,其中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的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

生产期是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生产期的持续时间较长,但园林的演变很缓慢,经历的时间长始终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它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的主要是“皇家园林”园林的功能主要是狩猎、通神、求仙。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时期。

造园开始在明间园林主要转向满足人的本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

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的普通风尚。

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许多名篇,都是这一时期问世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经济、政治、文化产生大量的隐士,王羲之“即官去,于东士人士尽山水之游,戈钓为娱。

又于道士许迈游遍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之:“我卒死当以乐死”,陶渊明辞官归隐,家境虽然贫穷,亦“三宿水滨,乐饮川界”。

他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眷恋是那么的一往情深。

真正大批的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还是在隋唐。

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的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于情,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上水阶段,推进到谢意于山水园阶段。

唐朝的王维是当时一位倍受推崇的一位,他辞官归隐到蓝田县,相地造园,园内山水溪流,堂前小桥亭台,都是依照他所描绘的画图布局建筑,如诗画的园景,正表达出他那诗与画作的风格。

苏轼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而他创作的园林艺术,也正是这样的。

倪瓒在我国绘画史上也是有名的山水大师,出于他手的造园艺术品自然不同凡响,清朝乾隆帝南巡到苏州时,看到也称赞不已。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后期的转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加上当朝的皇帝荒淫奢糜,造园之风大兴。

隋炀帝“亲自看天下山水图,求胜地造宫苑”。

在城市与乡村日益隔离的情况下,那些身居繁华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的达官贵人,为了逍遥玩赏大自然的景色,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不出家门,却能享“主入山门绿,水隐湖中花”的情趣。

唐太宗“励精图治,国运昌盛”,社会进入了一种盛唐时代。

当年的唐太宗在西安的骊山所建的“汤泉宫”,后来别唐玄宗改作“华清池”。

这里的宫室殿宇楼阁,“连接成城”,唐王在这里“缓歌慢舞凝丝竹,且尽君王看不足”。

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而到达了全盛的局面,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文人参与造园的活动,把士流园林推向文人化的境地。

宋朝元朝造园也有一个兴盛的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很大的发展。

宋微宗在“丰享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

他对绘画有一些造,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的对象。

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后有在苏州添设了“应丰局”专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

“寿山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

此外,还有“琼花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园。

现今开封的相国寺里展出的几块湖石,形体确乎奇异不凡。

这期间,大批的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林的创作意境。

明代的大内御苑有六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万岁山、西苑、兔园、东苑。

清朝的皇家园林宏大规模和皇家气派,比明代表现更加的明显。

皇家园林创建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造园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

私家园林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的'成就,有“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

同时还在明末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他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作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作手法。

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重要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

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

大型园林不但模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中国的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体现它的出现,园林的规模,由大而小,园林的景观由单纯的粗放宏观逐渐发展成为经济的微观经济为主,创作手法由单纯的写实和与自然相结合,它是以追求自然山水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的目的,从而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园林的设计讲究顺应协调、和谐共生、差异互补、对比反衬,情景交融,融合为统一、动静结合,中国园林是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园林艺术体系,是东方园林艺术的主要代表,在世界园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造园风格和手法,不仅影响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而且对西方国家的造园也有一点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张家骥.中国造园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陈从周.园林丛谈.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

学前教育历史发展论文篇五

在全球经济中,美国所占的比例在近些年一直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同时美国的国债问题更是成为了世界人们的关注点,由此可见,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强烈的冲击。又由于美国的金融市场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导致全球的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这么多的挫折造成美国的世界地位不断地下降。我们正式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中国家也在这背景之下不断地增强经济,尤其是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

一、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之间的关系

第一,金融创新对于金融风险并不能做到完全的规避。金融风险并不能规避全部的金融风险,有一部分的金融风险是能够借助金融创新进行管理的,有一部分的金融风险却只能通过其它的方式进行规避。比如,金融机构所产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大部分都是内部的工作人员自己或是与他人合伙共同作案。这样的金融风险是无法通过金融创新来进行规避的,所以只能通过相应的法律手段或是制度上的创新来进行规避;第二,金融创新在规避金融风险的过程中有效加强了各主体的规避能力。从金融风险直接规避的角度来讲,具有金融风险的主体能够借助金融创新的使用来避免损失的产生和增多。从金融风险间接规避的角度来讲,规避直接风险的做法已经有效减少了间接金融风险的出现机率,所以可以说金融创新对于间接金融风险的规避具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一种有效规避银行贷款风险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第三,金融创新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金融创新的本源来看,金融创新最初的诞生就是为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所以通过金融创新的发展阶段能够表明,金融创新最快的发展阶段就是金融风险最为严重的阶段。出现金融创新的原因也是多元化的,同时与金融风险的增多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的金融创新措施

1.协调发展好各个角度和各个方面

金融创新是一个具有系統性、复杂性的发展过程,所以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协调发展好各个角度和各个方面,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内容:第一,人才是创新金融产品的基本,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能够进行金融创新活动的人才是非常稀缺的。所以,必须重视此类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大培养力度,进而对创新金融产品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加大金融监管法制制度的创新力度。保证金融市场公平竞争以及高效运行的根本是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也是有效监管金融市场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创新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应不断地创新相关的监管制度,进而有效发挥出监管制度的作用;第三,适当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活动。创新金融产品也需要适度进行,否则就会产生反效果,要与投资者以及市场的产品需求、接受能力等相符合,还要与监管能力相协调,并且风险收益也要有所体现,进而避免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2.加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自主能力

金融创新的大部分活动在我国都是通过政治直接主导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规避作用,就需要不断加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自主能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之下,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应不断通过进行创新来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满足社会上来自于各个角度和方面的需求,这样有助于金融机构健康地、可持续地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所以,金融机构应不断发展和完善激励创新的机制,并且制定出衡量创新绩效合理科学的标准,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纳入创新业务的内容,进而有效促进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此外,为了防止刻意追求高收益和高风险的金融创新项目出现,必须从长远发展的眼光进行金融创新,合理分配好金融资源,并且科学管理资产流动习惯和资产负债,保证金融创新活动可以在良好的资本环境中平稳严谨地进行。

3.解决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由再一次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出,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是紧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也就很难得到实现,这时就必须解决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之下,我国金融创新的重点是发展实体经济,让科技创新、中小企业以及“三农”都能够享受到金融创新的服务。首先,完善和创新“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按照农村和农业在金融方面的服务需求制定和发展相关的金融项目,例如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等,进而形成一个基于多方共赢原则以及功能互补、产权明晰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其次,根据生产需求来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寻找促进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探索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同时,保证金融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健全促使直接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成为了大型企业发展的重要融资方式。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金融业务中最薄弱的项目就是融资,所以金融机构应对此项业务给予一定的重视,树立长期的创新和研发意识。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策略

1.构建金融监管预警系统

金融创新产品中的大部分都具有金融风险隐蔽、扩展速度快等问题的存在,这主要是因为产品自身的透明度较差、渗透性较强以及自由度较大等特征造成的。需要通过不断地管理和监督金融运行状态来减少创新再监管环节中的空白程度,进而有效降低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机率,同时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应构架金融监管预警系统,与原有的监管信息系统共同完成监管任务,实现预警指标的直接生成,这样就可以实时监控各个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以及日常运行情况等。

2.加强金融机构运营风险的监管力度

目前,国际上的银行业呈现出一个日渐激烈的竞争状态,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也开始有所好转,这也就向我国的银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有效加强经营的国际化能力以及风险管理水平。金融风险监管在金融机构中具有关键的金融风险管理作用。但是,我国商业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公司管理机制,进而造成了经营业绩一直下降、经营风险不断增加等的问题出现,所以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出金融风险监管的作用,重视金融风险监管在金融创新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应加强金融机构中的流程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监督运营风险的工作水平,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金融风险,做好防控的措施,进而有效加强金融机构运营风险的监管力度,减少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3.建立金融风险协调管理机制

金融创新活动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地发展,开始逐渐出现跨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也就要求人们开始重视跨部门协调监管的重要性。所以,应按照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與权利的对等原则,建立金融风险协调管理机制,将监管各方的义务和责任在其中得到明确的分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监管空白以及重复监管的现象出现。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应不断完善金融监管的会议联席制度,促进各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协调。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我国金融业会逐渐向混业经营以及监管的趋势发展,这就要求形成更好的分业监管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能够通过金融创新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进而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的质量,有效提高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不可以一味地只注重金融创新,却忽略了监管金融创新产品与工具的风险,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所以,在进行金融创新的时候,同时进行风险监管,不可以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监管和市场导向的,进而为我国的金融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 10-07 最新财政所个人工作总结(汇总8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
  • 10-07 最新公司培训演讲(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
  • 10-07 最新中心小学班子成员工作计划(通用5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变化。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
  • 10-07 监狱警察初任培训自我鉴定表 初任处级培训自我鉴定(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 10-07 最新自我鉴定思想政治方面(汇总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
  • 10-07 最新华博酒店培训心得体会 酒店培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那么心得体会
  • 10-07 电工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优质5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变化。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
  • 10-07 最新敬业奉献担当演讲稿 勇于担当敬业奉献服务演讲稿(精选5篇)
    演讲中的抑扬顿挫,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音乐需要节拍,演讲也需要节拍,你应该让你的演讲充满节奏感,节奏就是你口头表达进度的度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
  • 10-07 幼儿园手工扇子美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美工区活动计划(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 10-07 2023年辅导员自评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