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六上读后感(汇总5篇)

六上读后感(汇总5篇)

时间:2023-10-07 13:35:51 作者:影墨六上读后感(汇总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六上读后感篇一

暑假前,我买了很多书,一直到假期结束只有这本《上课记》被我反复摩挲的有“书”的样子了。

我想书如果有灵魂,她一定不爱自己平整、端正的崭新,而更倾向于纸张的柔软和书香的散发——这才是一本好书该有的样子。跑题了。

作者王小妮老师是一位以诗歌散文见长的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老师。这本《上课记》她自己定位为“教后感”,是从开始,小妮老师在上课的间隙,随手记录下来的与她学生们相处时发现的有趣的部分。

记录和写作的过程,也是审视反省自己的过程——这和我们的教育教学反思是一个道理。从一节课的准备开始到一个学期的终止,不断的自我调整修正,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的角色,这变化没有丝毫被动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更接近一个今天意义下的好老师。

有人说王小妮老师是“朦胧诗”的少数“幸存者”之一,面对此起彼伏的诗歌潮流,她一直保持着舒徐从容的心境。《上课记》她写的一点都不朦胧,但却真的字里行间显示着她的舒徐从容。

因为带着写读后感的任务,我拿着铅笔在书上勾勾画画,想着心有感触的时候能在旁边标注些什么。然而书看了大半,我也未在这墨香中留下只言片语,我想着就是朴实的力量,小妮老师的话说得明明白白不急不躁,无需任何其他的诠释和注解。“朴实”并不是我们年轻时候追求的东西,不只是我们年轻的时候,现在的孩子也不追求甚至还有些鄙视所谓的“朴实”。

然而生活都是庸常的,而日常的才是最本质的,才水注石穿。

在“投入感情是最重要的”中有一篇“好词好句”。王小妮老师写道:“敬业”的中学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们储备一些“好词好句”,万用的。……我提示他们不要展示所谓文采,直接说出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原本的感觉。我真怀疑他们还有没有“原本”的感觉,十二年的语文教育把这些感觉给彻底毁灭掉了?……我认为没有力量的作品,也许能靠好词好句得到化妆品的作用,而扎扎实实的写作恰好相反。

接下来的两篇是“恢复语言原本活力”和“这么些算不算流水账”小妮老师甚至列举了一篇短小,干净,栩栩如生的练习人物小习作,最后她点评道:王书为用细致的描述,写出了父亲不多的言语和动作……虽然,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早进了教科书,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都能发现自己和父亲间的亲切和生动,没有新感受的不断发现,文学当然死路一条。……他写的细腻踏实,没有使用“好词好句”。——点评到此戛然而止,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小妮老师并不着更多的笔墨来强调她的写作理念或者教学观点,不更多的抒发情感。仿若给你一杯茶却不说明产地品级,你若有心可自己品味,掩卷长思。

我在小妮老师的这本作品里看到的是,一个老师的情怀抑或是信念,不受世俗污染的人文思想和理想主义。

一百位老师就有一百种《上课记》,她的《上课记》不是流水账,也不是曲折婉转的故事,更不是艰涩难懂的论文。《上课记》是来自她对学生的关怀,对现实的思索与担忧。有思想的文章,不必是长文大赋。感性一点,灵动一点,真实一点,照样可以达到深一点的效果。

但愿有一天我也能做到深入孩子们的思想和内心,关注到他们的灵魂与未来,那时我也能坦然落笔写下属于自己的《上课记》。

六上读后感篇二

《上课记》,王小妮著,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第一版。

一个好的老师,无论他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无论他教的是懵懂天真的幼童,还是所谓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他最关注的,始终是“人”!但现实中,追求个人成绩的现象,或许是功利心使然,或许是考评机制使然吧!

读王小妮的《上课记》,仿佛看到一幅大学生生态图。让人纠结忧思,又感慨万千。常常思考教师对学生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希望教师不是学生的管束者形象,而是能够共同成长的引导者。

教育行政单位对学校的管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是否也如教师对学生如出一辙?从上至下的思维模式,简单的规则,复杂的程序,对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是否都有足够的关照和尊重?如果教师被伪尊重,学生恐怕很难得到应该的正尊重!

p155“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也许付出努力能启动这些年轻人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许他们能在漫长的日常坚守自己,也许如李提摩太所说,现代教育二十年可见成效。”

六上读后感篇三

看王小妮《上课记》,又燃起了我当老师的梦想。

当老师,不仅仅是要像正午阳光所唱”我想当老师,一辈子都不离开校园“,是对于青春的怀念;也不是要像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那样尽全力帮助学生并考出好成绩,过于现实;更不是要像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功利;在我心目中,当老师,如今的王小妮,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老师就是一个成长者的伴随,像父母、像朋友。

对于青少年,梁任公有少年中国说,毛润之有八九点钟的太阳说,都看得出国家的未来与学生的未来的关系如此密切,而学生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是神圣而崇高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或许,只有像我和王小妮这样喜欢诗歌的人,这么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去当老师。我想,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真是中国青年的损失,中国教育的损失;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中国的未来,两个字:堪忧!

六上读后感篇四

终于看完王小妮的《上课记》,这是一本对我来说比较沉重的书。中间有两个星期左右停下都不是很想再看。

这本书是王小妮从06到上过的课,以及所带学生的一个真实记录。她记录的这段时间恰巧跟我上大学的时间是重叠的,所以比较熟悉,也存在比较。

海南大学,如果不是这本书提起,我压根就没有想到过有这么一个学校,并且也想不到这样一所学校里还有影视专业。作者记录的是相对来说活在社会底层农民们的儿女在上大学的故事。贫困补贴,打工,端盘子,挣钱。这些字眼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对于我来说,我仅限于知道有这么一些事情,认知上,他们存在电视里,也活在身边,活得很不容易。

面对这群人艰难的生活现状,人们第一件事情必然是批判社会,换成以前的我肯定第一件事必然是投向整个社会。但是最近我却在想,社会社会,社会也是因为有人活着才能构成社会,它今日扭曲成这等模样,不也是人本身造成的么?有何可怪责?就算怪责岂不是也是怪责人自身罢了。

大学生的单纯和善良,总是可贵的,等他们迈入社会变成这样那样的人之后,会有人叹息,会有人批判,这是社会造成的。这会这个大染缸,让这些小白鱼无力抵抗被漂染成了这样那样的颜色。但是现在社会里的这些人他们当初难道就不是像如今的大学生单纯么?那为何今日都成了这种龌龊的田地呢?我想不是社会病了,是人们都病了。

六上读后感篇五

读了王小妮老师的作品《上课记》,我很受触动。心里想到很多,很杂乱,无从说起。

这本书只是记录了几年间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很客观的记录,没有任何主观评论。但是就从这些平实的记录里,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很多东西:年轻学子心灵的真诚、纯净,他们的梦想,迷茫,对未来的茫然……还有王小妮老师对学生深切的关怀,对每个学生背后的家庭都保持着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她对教育现实的思索和担忧!

书里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作者与学生之间关于“好文章”的观念上的冲突。王小妮老师写道:“敬业”的中学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们储备一些“好词好句”,万用的。……我提示他们不要展示所谓文采,直接说出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原本的感觉。我真怀疑他们还有没有“原本”的感觉,十二年的语文教育把这些感觉给彻底毁灭掉了?然而很多学生却很疑惑,甚至是质疑:没有好词好句的文章能算是好文章吗?那不是成了流水账吗?可见,多年的应试教育真的让孩子的思想都模式化了。这让我想起了不知从哪里看到过的一句话,一句评价我们的教育的话——我本是一只蝴蝶,你减掉了我的翅膀,还埋怨我没有兔子跑得快!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一直自认为是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可是,我现在却深深的怀疑,我是不是也在参与着这个“剪翅膀”的行动。我们不管孩子的志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都规定他们必须要达到语文课、数学课上的要求,否则就一遍又一遍地教,一遍又一遍地让他们练习,直到他们都达到要求为止,才觉得自己的责任尽到了,任务完成了。仔细想来,我们真的是像工厂的流水线加工产品一样在进行教学。相信天性爱玩的孩子们都是很厌烦这种学习模式的,但是他们没有选择,我们也没有选择,因为我们有所谓的“质量”指标。这一点上,我很羡慕王小妮老师奉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学观点和行事原则,也真希望自己能做到!就像书中说的,“一个人的力量渺小,却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做。”

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从心灵上去引领他们,就像书中说的,我们的孩子“不是中国古人在诗词里空泛赞颂的莲花,没理由要求我们的孩子们身上不沾污秽,但是,发现了再微小的纯净,也一定要讲出来,说给他自己和更多的人知道”。并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一定要当精英,当伟人,我们更多的人是要做一个平凡的好人,这也是我们社会更需要的。你努力,我努力,大家一起努力,也许现在这样让人失望的教育现状就会慢慢改变!

相关范文推荐
  • 10-07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精选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
  • 10-07 最新读了不起狐狸爸爸心得体会(模板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
  • 10-07 最新水浒传读后感言 水浒传读后感(大全7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
  • 10-07 最新英语读后感带翻译(通用8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
  • 10-07 小猪唏哩呼噜和蛇的读后感(汇总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7 太阳系读后感 太阳系历险记读后感(模板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
  • 10-07 最新蜜蜂的读后感 昆虫记蜜蜂读后感(通用7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
  • 10-07 小学课外书读后感 小学生课外书读后感(大全9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
  • 10-07 青少年法律读后感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读后感(优质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
  • 10-07 最新老虎与兔子英文绘本 李尔王读后感英文版(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