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读完长征的读后感(优秀5篇)

2023年读完长征的读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3-10-07 13:22:17 作者:紫衣梦2023年读完长征的读后感(优秀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完长征的读后感篇一

只为旭日东升,遥想当年,万里长征,势如破竹,将军英姿犹在眼前。

——题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每当读到毛主席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词时,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云雾缭绕,轻烟未散的崇山峻岭,一条坎坷曲折的泥路上,一行浩瀚的队伍,如一条蜿蜒的巨龙一般步履蹒跚的行进着;水流湍急,汗水和江水交融着,身负重担的红军将士们在汹涌的大江中艰难跋涉……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如同华夏大地上一条飘扬的红飘带,成为中华民族坚强无畏的象征。王树增先生为著《长征》,花费六年时间整理资料,并数次重走长征路,在阅读《长征》的过程中,我跟随他的脚步,重新踏上漫漫征程,走遍千山万水,感受风霜雨雪,走进真实的长征。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从于都出发,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期间,雄关漫道,险象环生,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4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穿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的放牧地区有些地方中国军队十几年都没有去过。他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这些令人望而却步的绝望险境,却被红军以滚烫的`热血与钢铁的意志征服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红军怎能有如此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坚强意志?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日复一日的饥寒交迫中矢志不渝的前进?一定是每一位红军战士渴望拯救民族危亡的信念与理想,使得他们在这漫长的艰苦困境中怀着初心,坚定地前进。我想起茅盾先生的《子夜》里的一句话:“天亮之前,有一个时间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我想,漫漫长征路就如同这黎明前的黑暗,每个红军战士都有着坚定地意志,因为他们知道,不久之后,旭日将会摆脱云的禁锢,缓缓升起,露出绯红的面颊,在华夏大地上放射出无限的光芒!他们,只为旭日东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已经过去,虽然如今是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依旧需要虔诚的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宁所说:庆祝伟大革命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如同红军等待新中国成立的旭日照亮华夏大地一般,我们也要为伟大复兴的旭日能闪耀中国而努力奋斗。我们,只为旭日东升。

读完长征的读后感篇二

读了《七律·长征》这篇作文后,时我无比敬佩红军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红军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的正确引导下,取得了四次胜利。以后,由于在王明路线的错误引导下,第五次"围剿"以失败告终。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长征全程二万五千里,这期间,红军翻越了连绵起伏的五岭山、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经过了11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越了24条大河,最后,穿越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在长征胜利结束以后,毛泽东同志以及其轻快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满怀豪情的《七律·长征》。这首是浓缩了长征途中的艰险、曲折和悲壮,震撼了我的心灵。

毛主席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声。1935月10月,毛主席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朗诵了这首诗。

《七律·长征》这首诗,是我领略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的气质,更让我敬佩红军战胜艰难险阻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读完长征的读后感篇三

我的思绪随着文章而波动了,慢慢的飞向远方,飞向那个时代,七十年前的事,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一样般历历在目,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还有那一张张疲惫而又坚毅的脸。

长征时期,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时期,随处都可听见战炮的轰鸣声。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无数个中国人站了起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肝胆相照,只为了一个梦想而拼搏。

长征中没有食物,战士们只能啃树皮,吃草,野菜,皮带,多么艰苦呀!更惨的是,在爬雪山时,有些战士还穿着单衣,狂风怒吼着,雪花飞舞着。不少战士在默默的倒下了。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这样还要行军打仗,多辛苦呀!

在无数人的响应下,在无数人的拼搏下,我们胜利了,长征胜利了。结束了那痛苦不堪的局面,也结束了别人看不起中国,看不起中国人的目光。我们用实力证明了中国,证明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长征路漫漫,生活极其艰苦,却造就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梅花香之苦寒来”人生亦是如此,现在有的同学的生活条件优越了,却不思进取,人停留在原地。经理长征时期的人伟大坚强,和平年代,我们怎能意志薄弱呢?我们要继承长征精神,坚强不屈。

世界竞争如此激烈,先辈们成功了,我们也能成功。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我们一定能创造新的奇迹!

读完长征的读后感篇四

红军的长征路是指策略转移,在《红军长征胜害》这篇文章中,重要写了夹金山中年积雪,兵士们硬是底着风雪翻了从前,红军开端功草地,这是长征途中最艰巨的行程,红军断粮时,他们就煮皮带掘家菜,找树根。这面还有一个故事,有三个小红军生了胃病,炊事班长情急生智,用针钓鱼给小红军吃小红军的病恶了,炊事班长由于吃了他们剩下的鱼骨头,不够充饿,所以就义了,在1936年10月,红军长征成功停止。

在文章中的红军不怕甜不怕乏,皆是替了报效祖邦,为国民服务。在咱们生涯中消防官兵也是这样杀人越货的。

在去年,我野对点的楼着火了,在不到二分钟后,消防车火快赶到了现场,一望到火势来势凶悍,有的消防队员也没穿,就拿着灭火器上了楼,有多少个队员翻开了电子门却始终击不启防匪门,他们硬是用楼讲的钢筋将防窃门撬开了,这时,他们发明墙角里有个小孩,立刻抱伏孩子就返外跑,剩下的持续在屋子里找人,过了一会,一位消防队员腹没一集体,即将孩子和大我用120迎去病院急救。消防队员谦脸是灰,他们基本瞅不上这些,继承觅找灭火的逝世角,力争将火势片面点燃,决不让死灰复焚,很钝他们美满实现了此次灭火义务,个个满脸灰尘,拖着疲软的身材上了车,跟着警报叫响声凯旋而往。

啊!太英勇了!他们让我瞅到了消防官兵的渎职绝责,看到了国度的“虔诚卫士”和人官财产的“守护神”的大无畏的精力,这使我想讫,无论是反动时代的红军战士,仍是该代的公安干警、武警消防官兵等,都是这么不辞辛苦地为人民服务,他们才是我们最尊敬的人!

这样的名例举不胜举,他们所干的所有无奈用语言去形容一言半语汇成一句话:“感激你们,尔作尊重的己――――私安干警、武警消防民卒跟结抬军们”。

读完长征的读后感篇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毛泽东爷爷写的关于红军长征的诗歌,写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暑假,我读了《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书中一个又一个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让我心痛,令我感动,更使我敬佩。

我被红军的无所畏惧,必须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感动了。他们互帮互助,艰苦奋斗,为了战友宁可牺牲自己,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勇敢”。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我总是怕这怕那的,缺少勇气和自信。比如每次妈妈让我做口算,我心里就紧张、害怕,感觉自己一定会很慢,就磨蹭着不愿意动手。现在,我想到了红军战士,想到他们面对那么艰难的环境都无所畏惧,我对自己说,我也要勇敢,学会坚持不懈。我深深地倒吸了一口气,努力奋斗,对自己说要勇敢,口算没有那么可怕。

我又想起爸爸妈妈说的:勇敢,能坚持的孩子最棒!红军战士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要胸怀勇气,坚持不懈,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