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农村三资管理方案(实用5篇)

最新农村三资管理方案(实用5篇)

时间:2023-10-07 11:29:00 作者:笔砚最新农村三资管理方案(实用5篇)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三资管理方案篇一

为切实搞好本辖区的环境卫生工作,促进本村环境建设和区文明卫生城市建设相协调,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全员卫生素质,创造一个整洁、清新、优美、有序的办公场所,本着“爱护卫生人人有责”的理念,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搞好村委会责任区环境卫生,树立文明形象,积极参与卫生大扫除等公益性活动。

(二)认真落实环境卫生制度,坚持每天上班开始工作前打扫办公场所卫生,值班领导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做到窗明地净,办公桌椅摆放整齐,无杂物。厕所、走廊、楼道清洁,做到楼梯扶手、门、窗无灰尘,保持办公场所清洁、明亮、整洁、优美。

(三)村委会环境卫生实行值班制度。工作人员每天轮流值日,发现卫生不整洁现象及时清扫,全天常态保持公共办公场所卫生干净、清洁。各办公室场所卫生由各中心办公人员共同清理,做到室内物品摆放整洁有序,办公桌椅设施、窗台玻璃无灰尘,地面无脏迹等。

(四)检查督办。带班领导负责组织人员对办公室和单位公共场所卫生的值日情况进行日检,周五抽出一定时间集中人员对单位的办公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作好检查记录,并及时向第一书记汇报。对拒不清理卫生的人员或不按要求清理的人员按不服从领导安排工作为由,按村规民约及相关法规制度进行经济处罚处理。

(五)讲究公共卫生,注意保洁,办公区及厕所卫生无乱倒、乱吐、乱扔现象。

(六)爱护办公设施及村委会办公楼内花草树木及开水用具、电器设备。

(七)村委会办公场所、楼梯、走道及厕所内外,要求无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影响环境卫生整洁的现象。

(八)厕所内要保持清洁,无污水,无粪水外溢,无蚊蝇滋生地;村委会分管办公区域的室外卫生要保持无杂草、废弃物等;水源周围要保持清洁,防止水源污染,影响单位人员的`身体健康。

农村三资管理方案篇二

市创建和谐新农村活动情况汇报

中共××市委

各位领导:

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精神和铁书记在焦作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要认真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的讲话要求,我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惠及农民群众的高度出发,在全市大力开展了创建和谐新农村(城区村街创建和谐新社区)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足新起点,科学规划夯基础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到去年底,三农”工作的基本态势是: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2.9%;五年来累计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9.57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46.1%,人均纯收入是五年前的1.5倍;13个乡镇(办事处)中有9个财政收入超千万;去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固定投资78.9亿元;城区建成区面积、城市经济和辐射带动功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完全具备了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两个趋向”的条件。而且,呈现出非农产业比例、非农人口比重、民间富裕程度、农村工业化活跃度、群众市场意识和小城镇建设内在动力等相对较高和强化的地域性特征。但和兄弟县市一样,我市也存在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组织化上层次、农民增收上效益、劳务经济上规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上覆盖、农民素质上水平、农村基层组织上台阶等发展瓶颈。一些村街还存在着上学难、社会保障难、行路难、看病难、吃水难、建房难、享受文化服务难等情况。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立足沁阳市情,提出了创建“和谐新农村”的总体思路,作为我市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力争在农民增收上取得新突破,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农村建设上出现新气象。致力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尊重农民利益、意愿的和谐,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和谐,共同富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和谐。

去年12月,我市成立了创建和谐新农村工作指挥部,通过狠抓“四个落实”,夯实了创建工作基础,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全面铺开。一是落实创建标准。在深入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我市提出了“经济实力强、生活条件好、文明程度高、村容整洁美、管理讲民主”的创建目标。同时,坚持“四重四不”原则。即重效果,不搞“花架子”;重实际,不乱铺“新摊子”;重特色,不强求“一个样子”;重引导,不上下插“一竿子”。突出“三不同”,即平原村和山区村标准不同、农业村和工业村标准不同、市区村和偏远村标准不同,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人居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等9个方面制定了16条标准,件件关系民生,项项体现民情。二是落实创建规划。根据全市329个行政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和谐新农村创建“2223”规划,即、、各有20%的村达到创建标准,有30%的村达到创建标准,进行回头看,对所有创建村重新考评,查漏补缺,确保创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逐步推进。三是落实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利用上级政策争取一部分;市财政拨付一部分;分包市直局委资助一部分;乡镇配套一部分;村街筹集一部分;由村街在外人士和企业家捐赠一部分等多形式的筹资办法,为和谐新农村创建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四是落实考评奖惩。我市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并纳入目标管理体系,明确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建立了创建和谐新农村评定管理机制,在考评中,先由乡镇(办事处)组织各村(街)按标准开展自评、初评,再由市创建办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市里命名表彰,在村口树立“和谐新农村”柱牌;对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办事处)和分包局委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帮助完成创建任务。

二、建立新机制,台帐管理抓规范

为推动创建和谐新农村工作深入扎实开展,我市建立了工作台帐制度,统一印制下发了“沁阳市创建和谐新农村(社区)工作台帐”。台帐内容包括创建村居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每月创建措施、帮建措施和问题销号情况等内容,明确了完成时限和乡、村、帮建单位责任人。台帐一式四份,创建村(街)、乡镇(办事处)、帮建单位、市创建办各一份。同时,为确保创建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我市坚持四项制度,强化台帐管理。一是坚持排查入帐。村(居)两委干部、乡镇(办事处)和帮建单位有关人员,通过登门入户走访、设立征求意见箱、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调查摸底,排查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及时将排查出的问题,梳理后纳入创建台帐。二是坚持按期销号。对纳入创建台帐上的问题,认真分析,结合实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乡、村和帮建单位具体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对于已经解决和到完成时限的问题,村里提出销号申请,乡镇(办事处)和市创建办进行检查验收,合格的销号。不合格的,责令重新办理。三是坚持动态管理。市、乡、村和帮建单位都明确专人负责台帐管理工作,定期对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随时入帐,问题解决随时上报销号,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坚持跟踪问效。市创建办公室组成专项工作督查组,不定期深入创建村(街),对照乡、村台帐,走访调查,跟踪督导,及时掌握问题解决进展情况,对已经办结销号的问题,市乡两级定期回访,防止问题反弹,确保创建效果。

三、瞄准新目标,特色创建求实效

全市动员会后,我市329个行政村街纷纷行动,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围绕生产发展好的目标,各村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二、三产业,着力发展经济。怀庆办事处自治街利用地处城区的优势,投资800余万元,建成了花卉市场。他们还与郑州隆发置业有限公司联手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占地1.8万平方米的家具建材广场。沁园办事处联盟街包装材料厂投资400余万元,新上5条生产线。联盟纸业有限公司投资120余万元,开发生产新闻纸,提高了产品档次,增强企业竞争发展能力。山王庄镇盆窑村发挥临近晋煤外运咽喉、地处焦克路沿线的区位优势,引资100万元建立集车辆维修、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焦克路综合服务区,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太行办事处西沁阳村党员干部为保证农田水利建设进度,不顾严寒,坚持奋战在清淤第一线,清挖利涝河道5000余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赢得了群众称赞。围绕“生活条件好”的目标,各村努力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西向镇二街、五街请来专家,规划设计了现代化的别墅和欧式建筑风格的农民社区,现已建成200余座。常平乡投资10余万元新建的山村敬老院焕然一新,投资230万元的深山移民工程房屋主体已经封顶,5个深山村通上了柏油路,沁丹路、尚富路改造工程正在建设。沁园办事处廖屯村支部多方面筹集资金20万元,为村里打了一眼144米的深水井,将井水引入群众的家中,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围绕“文明程度高”的目标,各村修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成立民间协会。西万镇西万村发挥文化广场和体育中心作用,投资6万元组建了震天锣鼓队,丰富了春节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还请来城里的舞蹈专家,创作了“农民街舞”。联盟街投资200余万元兴建融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高档次联盟文化广场,目前已经开始动工建设。并做好辖区路面硬化、围墙改造、绿化等工作,进一步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紫陵镇紫陵村投资6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广场。围绕“村容整洁美”的目标,各村纷纷行动,清理垃圾,绿化道路。紫陵镇在创建中,组织党员开展了“五带五引”活动,即带头认真学习,引领群众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带头勤劳致富,引领群众共同富裕奔小康;带头执行政策,引领群众遵纪守法促稳定;带头移风易俗,引领群众破除迷信树新风;带头吃亏奉献,引领群众创建和谐新农村。该镇紫陵、赵寨、范村、长沟等村的党员干部清淤河道、整修河渠,宋寨、王村、窑头等村的党员干部深入渠边、地头、坡地开展冬季植树造林等活动。西万镇景明村王爱心等四名党员每人出资400余元,对村内道路进行整修,整修道路余米,整修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在党员的带动下,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西向镇私营企业老板和农民,为支持新农村创建活动,纷纷慷慨解囊,共捐款40多万元用于道路建设。沁园办事处廖屯村外出务工党员赵志刚出资20000元为村里购置了16套健身器材。西万镇西万村、山王庄镇万北村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围绕“管理讲民主”的目标,各村(街)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四民主、两公开”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深入开展了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活动,并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一年之际在于春。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柏香镇伏背等村(居)利用年终岁首时间,召开发展计划“诸葛亮会”,议增收、摆门路、话民生、聚民气。并重新修定了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印制成册发放到农户,切实保障了村民对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了民主自治的程度,使新农村创建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常平乡杨庄河村建立了财务审议制度,每年召开两次村民代表大会,对村集体收支情况进行审议。

四、找准新载体,凝聚合力共创建

在各村街大力开展创建工作的同时,市委市政府组织社会各界对创建和谐新农村工作进行帮扶,形成了共同关注、帮助、支持创建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实行结对帮建。为解决创建活动中乡村在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困难,我市实行了分批帮建工作责任制,组织69个市直部门和前两批创建和谐新农村的69个村(居)结成“帮建对子”,帮助农村开展创建活动,直至通过检查验收。在帮建工作中,各联系单位普遍都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带领2~3名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具体从事帮建工作,确保了帮建工作顺利进行。2月21日,我市专门召开了第一批创建村(居)结对单位帮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听取了各单位帮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对下步帮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帮建工作落到实处。市教育局出资2万余元为柏香镇李桥村硬化了村内道路,安装了路灯,购置了一台电脑,并从市职业中专抽调专业教师到该村举办了三期外出务工培训班,现已有120余人外出务工。市民政局为王曲乡南鲁村硬化道路500米,为两户特困户兴建6间新房。市交通局为崇义镇赵儒村投入2万元修建了灯光球场,安装了路灯,春节前出动2辆装载机清理了村内垃圾。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崇义镇南山村打饮水井、铺水泥路,还为三位孤寡老人修建了新房,开展了扶贫助教等活动。市农村信用联社帮助紫陵镇赵寨村规划了自来水工程,并计划为其提供150万元低息贷款。市水利局帮助柏香镇小葛村等村街的1万名群众吃上了安全水。二是丰富活动内涵。为激发创建工作形成合力,我市组织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开展了一场“创建和谐新农村差距在哪里”大讨论;向外出务工党员发了一封公开信,组织他们开展了以“传递一条信息,提出一项建议,促成一项合作,兴办一个项目,带富一个农户”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家乡比贡献”主题活动;在市电视台设立了一个《创建和谐新农村大家谈》栏目,目前已播出8期;在全市开展了一次“我眼中的和谐新农村”征文活动;组织了一次义务劳动。三是外出参观学习。西向镇、西万镇去年底组织全镇和谐新农村创建村和部分村街党支部书记、村(街)主任39人,赴洛阳、南阳等地12个乡镇进行了为期5天的参观考察。参观回来后,参加考察的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纷纷表示要学习借鉴外地在小城镇建设和村街发展的经验,尽快把本村建设成全镇乃至全市和谐新农村的典型。四是破解发展瓶颈。为解决我市农村信息闭塞,技术落后、项目匮乏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问题,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百村千厂万民科技上网工程”。截至目前,沁阳科技成果网和13个乡镇(办事处)以及100个重点村(街)科技成果推广网络平台全线开通运行,实现了全市乡镇(办事处)、市直机关和重点企业的网络连接,加快了我市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五是形成创建合力。市网通公司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农户优惠政策,规定入户率达60%以上的村,村内通话费全免;入户率达到70%以上的村,乡镇内通话费全免;入户率达到80%以上的村,本网市内通话费全免等优惠政策,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目前,已达成意向的村有22个,今年3月份将全部建成。柏香镇拿出6万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奖励基金”,设立了6个大奖,36个单项奖,以此来激励村街加快创建步伐。

通过开展创建和谐新农村活动,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解决了一批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在创建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三是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各村街都组织群众对农业生产设施进行了维修,居民生活区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创建和谐新农村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豪情壮志,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创建和谐新农村工作的顺利推进。近期,我们一是召开创建和谐新农村工作现场会,组织13个乡镇办事处党政负责人和前两批创建村街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到我市先进村街参观学习,交流经验。通过分层次,树标竿,抓典型,话差距,激发创建动力,对这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二是将组织第一批35个创建村到省内先进村街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信心、增加动力;三是召开帮建单位座谈会,督促市直帮建单位加大帮建力度,齐心协力共建和谐新农村;四是加大督查力度,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确保第一批创建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

农村三资管理方案篇三

本学期我班的班训依然是“今日事今日毕”。只有按时、保质地完成好今日的一切工作,才能保证第二天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新任务、新挑战。

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在上一年制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增加。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

本学期由积分的选票和同学无记名投票相结合,分数包括:学习、卫生、纪律、活动、好人好事……等多方面的考核。得分满50分可换得选票一张,学期末选票最多的为本学期末的“三好标兵”,如有同数量的同学投票选举。依次类推。表现不好的在得分里面扣掉。这样一来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挣上分,大大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

首先发挥班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严格要求他们,要以身作则。培养干部团结协作。

其次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实行“一人一岗制度”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体现学生小主人地位。尽可能给每个学生树立“班级主人翁思想”,让每个学生知道班级就是自己的家,让班里学生尽量能做到各有安排,人尽其用,每个人都在班集体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对班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现在已有大组长4名、正组长12名、副组长12名、值日班长15名、喊队员4名、管队员4名、锁门2名等,大到班长,小到摆水壶。这些职位让更多的孩子都得到锻炼。

本学期继续围绕学校计划开展应急演练、秋季运动会、卡拉ok比赛、诵读比赛、演讲比赛、欢庆元旦等活动。本学期班内除了继续开设围棋小组、乒乓球小组、篮球小组、毽球小组等兴趣小组之外还增加了竖笛小组、象棋小组、跳棋小组。这些兴趣小组不仅能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还能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能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本学期继续实行小组合作、管理制度。每小组6人,其中a人为班内较优秀的学生为正组长,b为副组长,依次为cdef、组成六人小组。搭配(a—fb—ec—d),这样a可以给f做榜样,并时刻提醒他、监督他。b可以给e做榜样,并时刻提醒他、监督他。c和d可以互相比赛、帮助。a小组长管理大家,大家监督小组长。组长给大家积分,大家时刻查看、检查小组长的工作。可以做到“每天一查、每周必报、每50分必奖”,每3个小组为一个大组,全班共有4个大组。大组长将对自己管辖的三个小组评选,表现好的进入当天的“光荣榜”,我及时进行不同的奖励;表现不好的则进入当天的“黑名单”,我也会及时进行反激励奖励。在小组中除了设立正副组长之外,六位同学还有自己的优势来为自己的小组服务,分别为:记、背、摘、文、读、写。这样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大家既是学习小组也是活动小队,在以后的队活动中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初步使学生走向了自我管理的道路。

本学期继续采用多种方式和家长及时进行沟通,用好校讯通,时刻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状态,和家长一起共同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农村三资管理方案篇四

农村文化市场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迅猛发展过程。在农村文化市场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也越发明显,如何有效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已成为当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2016年8月22日—26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县区文化市场、乡镇文化站及乡村文化市场等地对全市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基层实地调研,了解了真实情况,提取了第一手资料,也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文化市场也在迅速发展状大,市场门类日益齐全,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包括网吧、娱乐、图书、音像、报刊、印刷(复打印)、演出、电影放映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市场体系。经统计,全市分别有网吧529家,娱乐场所476家,印刷企业(含复打印)221家,音像制品78户,出版物经营单位153个,电影放映经营单位8家,其中乡镇有网吧184家,娱乐场所120家,印刷企业(含复打印)82家,音像制品36户,出版物经营单位28个,分别占比35%和25%、37%、46%、18%。六盘水市文化市场中乡镇总占比31%。

相对城市文化市场,农村文化市场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文化经营单位种类相对较简单,经营规模小。相对城区文化市场而言,农村文化市场经营种类相对简单,以网吧、ktv为主,而出版物类经营单位呈萎缩态势;从业人员少且文化素质较低,经营方式单一。(如:目前六盘水市区网吧正步入转型升级时期,部分新型网吧经营内容包括书吧、奶茶吧、休闲吧等多种经营模式。而乡镇网吧依然以单一上网消费为主,且相对较易出现违规经营情况。)

二是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平衡。文化市场发展与地方经济关系较大。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农村文化市场种类丰富,消费档次较高;经济基础弱、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文化市场种类相对单一,消费档次较低。自2014年网吧审批政策放开以来,条件较好的乡镇及村寨申请办证较多,而经济相对落后乡镇依然有文化市场为空白的.现象。

三是监管难度大。由于偏远地区文化素质普遍低于城镇水平,法律意识淡薄,易出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且经营单位过于分散,给日常检查带来较大难度。

目前,农村文化市场在总体经营管理上还不够规范。如:在一些乡镇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现象依然严重;无证经营现象时有发生;流动摊贩利用庙会、乡场摆点销售非法音像制品、图书杂志甚至违禁出版物现象仍然存在;非法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等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还对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文化市场涉及的内容也正在从娱乐、音像制品、图书等传统市场向网络化、信息化新兴市场领域拓展,一些新的违法经营活动不断出现。究其原因:

一是对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工作重视不够。农村文化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在当地经济中处于较低层次,而部分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抓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上,故对文化市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经营者普遍法律意识淡薄,有的甚至置法律、法规于不顾,从事违法违规经营活动。首先是经营者文化素质低,加上全社会普法教育宣传不到位。

(二)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力震慑。其次是行政主管部门针对业主的职业道德及法规培训不够,不到位。

三是市场监管不到位,有缺位现象。

(一)执法机构主观能动性不够,工作没有尽职尽责。

(二)执法力量薄弱,四个县区执法机构长期存在有编无人,在编不在岗现象。

(三)战线分布过散。我市地形以山区为主,县区执法大队从县城往返一个乡镇需1—3小时,农村文化市场日常检查,一组执法人员1天至多能检查4个乡镇(路线一至的情况下),所有乡镇转一圈大概半个月,再检查同一个乡镇时已有最少半个月的监管空档期,执法效率低下。

(四)执法设备严重不足,特别是执法车辆无法得到保证。四个县区执法机构除钟山区大队有一辆相对固定的执法车辆外,其余三个县区大队均无固定执法车辆,市场检查时临时借局机关或其他单位车辆使用。

四是文化市场执法体制机制不合理。

(一)县区文化市场执法力量在乡镇无“脚”,能勉强沾得上边的乡镇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也是一个乡镇一个样,且任务杂乱繁重,同时没有明确的文化市场管理职责,更没有行政执法权限。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工作不彻底、不顺畅。县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解决了编制、机构规格等问题,但没有解决人员参公的身份问题,造成执法人员工资待遇不公现象(既拿不了行政工资,也拿不了事业单位职称工资),人心不稳。

(三)工作目标考核设置不合理,乡镇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在目标考核工作中没有得到重视,日常管理工作也就得不到乡镇的重视。

五是文化市场执法经费投入没有保障。

(一)文化市场执法没有专项经费(除“扫黄打非”工作有一点),无法组织更多大规模的专项行动,无法购买执法车辆及更换其他执法设备。

(二)执法人员出差(就餐)补助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影响工作积极性。

六是部门联动不够,没有形成监管合力。文化市场特别是乡镇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没有建立合理的联合管理制度,有的县区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也形同虚设,没有形成监管合力。

针对全市农村文化市场的特点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监管建议及对策措施:

一是加大对执法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职业操守和业务素质。加强机构内部学习制度建设,强化业务学习,结合现场检查和案件办理流程,不断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努力争取名额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执法培训,拓展工作眼界,学习好的执法经验,结合实际创新管理方法。

二是提高重视程度,实行目标考核。各县、特区、区政府将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列入对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大分值比例;与乡镇签订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对没有落实责任书责任的进行问责;各乡镇(街道办)明确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主任是所辖区域文化市场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并对其进行考核。

三是创新率先全面实行委托乡镇执法工作。具体模式是由各县区法制办牵头,组织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委托乡镇执法的形式与乡镇签订《行政执法委托书》,乡镇得到委托授权后开展日常监管工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培训等协助工作。行政许可权仍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

四是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为依托,在全省统筹下,紧跟统一步调,各级各部门抓住机遇,从根本上解决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改革及队伍建设、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等问题。

五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监管合力,最大化提高监管效率。建议由政府主持,文化、公安、工商、经信、环保、城管等部门共同组成联席会议,调度各方监管力量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特别要重视调度乡镇派出所参与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将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纳入乡镇派出所日常工作范畴。

六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除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外,应根据农村特点,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化市场法律法规知识入脑入心,在广大农村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法律氛围。

农村三资管理方案篇五

为了全面规范我市农村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打击非法出版物,净化演出市场,杜绝电子游戏和游艺场所违规经营和在非法定节假日接纳未成年人以及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促进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定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对我市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加强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成立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依法对全市农村文化市场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使农村文化市场严格依法经营,让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违法未违规经营现象基本得到解决,各种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消除。

工作重点:

1、全面查封取缔无证经营从事电子游戏娱乐经营场所、“黑网吧”,收缴、销毁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取缔非法演出市场,查处电子游戏和游艺场所设置违规机型、机种,超时经营和在非法定节假日接纳未成年人,杜绝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2、对消防通道不畅通和存在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要坚决予以关闭。

1、动员部署暨自查自纠阶段(6月22日至6月30日)。根据上级有关管理工作的要求,对农村文化经营场所调查摸底,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行自查自纠。

2、管理整治阶段(7月1日至8月31日)。集中整治农村文化市场违法经营活动,净化农村文化市场环境。

3、检查验收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推进农村文化市场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整治工作成果,防止反弹。对列为重点整治的农村文化场所和重点地区,要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迎接上级检查组进行检查验收。

在开展农村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要求做到:

1、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2、密切配合,强化协作。加强与公安、工商部门交流沟通,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治工作的合力。

3、严格纪律,落实责任。

4、大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营造依法经营的市场环境。

5、及时报告,畅通信息。对重大案件和紧急情况要及时、全面、准确上报上级对口部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