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2023年李鸿章传读后感(通用5篇)

2023年李鸿章传读后感(通用5篇)

时间:2023-10-07 04:25:47 作者:曼珠2023年李鸿章传读后感(通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一

记得年轻的时候,无论是政治课本,回忆录或者高级口译的听力教材,都记得邓小平关于香港回归与撒切尔夫人的谈话,里面有一句话大意如下:“如果新中国不能按期收回香港,人民就会认为中央政府是晚清政府,是李鸿章,人民就不会愿意再支持这个政府。”

这种感情,随着近来整个舆论的越来越开放或者右倾,越来越清晰,毕竟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毕竟李鸿章创建了北洋集团,也曾经有过新式陆军,铁甲海军和堪称庞大的军事工业集团,纵然李鸿章有各种缺点,难道当时中国换个人就能搞好吗?李鸿章毕竟不是秦桧,不是卖国贼啊。

记得在合肥李鸿章府邸,明显经过了修缮,而且还看到后世很多名人都是李家之后,包括张爱玲和李道豫等等,似乎对李的评价也愈发宽容了。

直到我在成都四川博物馆买了梁启超写的这本薄薄的《李鸿章传》,觉得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才是中肯。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一言蔽之,就是李鸿章的失败完全是因为他不知实事,不学无术。

先就甲午海战的缘起说说吧,朝鲜本来是中国的属国,那么朝鲜的外交权力在中国;可是当西方各国和日本找到李鸿章(他当时梳理总理衙门),请求谈判在朝鲜的商务,口岸开放等事宜,李鸿章居然说朝鲜外交由朝鲜负责,中国该部干预,从此列强就直接与朝鲜谈判。

最后,就是李鸿章经营北洋二十年,最后北洋舰队出发的时候,主力舰只有各个大口径主炮的炮弹居然都不够,天津机械局每年都从德国进口炮弹的啊,而且每年自己也都生产的,这些预算都用到哪里去了,这种腐败即使在封建王朝也是不能容忍的,虽然谁都知道封建王朝必然最后腐败如斯;李鸿章在二十年中,每年都派遣年轻的英才去各个军事先进国家学习,可是这些人回国都只能从事低级职务,指挥职务都是李鸿章在淮军的亲信,无论其人在专业上,操守上是否合格。就拿北洋提督丁汝昌来说,本身也不是海军出身,这样任人唯亲,对后来的军事失败的影响无可估量,这还是要怪李鸿章的。

就凭以上三条,邓小平把李鸿章作为晚清腐败的标签,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他当然不是卖国贼,可是他的确对后来清王朝的外交军事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至于这些影响是否可以消除,看看日本就知道。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二

对于一个处在世界剧烈变革,列强虎视眈眈的时代,支撑着一个破旧不堪,国力日益衰落的王朝,游走于列强之间,为国忍辱负重的老人来说,李鸿章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比李鸿章更煎熬,因为他为那个王朝肩负了太多的责备。他的一生也都在不断的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也在终其一生的实践着。

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位高权重,能够执掌大权40余年。虽有高处不胜寒,却能游走于清廷各派之间;虽国力衰弱,却能周旋于众多列强之间,这足以体现其处事之智慧的高深。临终还能得到了朝廷的褒奖,最终能善始善终,他是幸运的。而这也正是他的不幸,身处一个动荡的年代,又执掌大权,朝野相倾,居然没有成就一番伟业,实属遗憾。他之所以演绎了一幕历史悲剧,其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三

薛光明

望着窗外高楼林立的城市,

回忆里却是满目苍痍的中国,

不读历史,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曾经的中国。

带有遗憾的敬仰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

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态。”

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的结论。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四

李鸿章传读后感1000字,很多人都骂李鸿章,可是却忘了那时候的背景,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李鸿章传读后感,欢迎阅读!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他知道当时为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清廷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于成法,牵于众议,虽欲振奋而未由。

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知道如此又能怎样?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

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人皆说李中堂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他从没有达到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权臣的高度,充其量只是个重臣而已,权臣都在军机处中,权力都在老佛爷那里,那里不会有弄权汉臣的政治舞台,这一点上我是相信老佛爷的实力的。

甲午海战,连日本人都说是李中堂一人与一国之战争,老佛爷要过寿,各地大员不闻不问,仿佛北洋之事只与李中堂一人有关,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若是我,恐怕早负气离职了,但李仍忍辱负重。

任公说李不学无术,说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要李中堂通晓欧美之民主,但在那个群臣掣肘的朝廷里,开展一个纯技术的洋务运动都是磕磕绊绊,要谈体制改革如何可能。

即使是十几年之后任公后来担任北洋政府的各种总长,任公也只能空谈抱负,于实处无计可施了。

难怪乎李中堂说:局外之訾议,不悉局中之艰难。

即使是百年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步履维艰,又能怎样,知易行难而已。

其实李也有开放的一面,维新变法之时,李送几千两白银资助强学会。

庚子之变时,其亦与革命党有共和之议。

八国联军浩劫完毕,被贬的李中堂又被推出来收拾那个烂摊子,谁不知这是千古骂名的事情,但他不避劳苦、不畏谤言。

可谓是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哉。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

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

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

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

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

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

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

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

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

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

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

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

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

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

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

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

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

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

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

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

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

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李鸿章传读后感篇五

读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半个月了,想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启笔。但是不写,却又觉得憋得慌,这也是奇怪了。

不知什么缘故,我从小对历史就没什么兴趣,读书时历史总考不及格,记得最高一次考了73分,老师还表扬了好半天。对于历史,我学过跟没有学过差不多,对于年代,人名我常常是晕的。正因如此,这次看李鸿章传,还像是第一次读史,兴许是岁数大了的缘故,这次读完李鸿章传,心情异常的沉重。有种感觉,如果早点喜欢历史,读点历史,可能我的人生会大不相同。

传记一开始梁启超说“普天之下只有那些平庸的人既不会遭人唾骂,也不会得到他人的赞誉。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骂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遗臭万年的大奸雄了;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赞美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流芳的英雄豪杰了。但是,说这些话的人几乎全是平庸之人,在他们之中找不到一个有见识、有才华的人,如果让平庸之人去评论超乎寻常的人,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可信。”

“先不说这样的人到底是奸雄还是豪杰,就他所处的位置和层次而言,并非平庸之人目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平庸之人随便张口胡说的。只有能够理解我说话意思的人,才可以真正读懂我的这本《李鸿章》。”

梁启超一开场没有说李鸿章是奸雄,也没有说李鸿章是豪杰,他对李鸿章暂定义为一个“非凡的人”。对梁启超的这个开场,我倒是感慨万千,我们作为一平庸之辈,而且是后世之辈,是没有资格对那些“奸雄”也好,“豪杰”也好妄加评价的,更不可胡说瞎吹。可是,从小到大,身边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人,好像他们跟“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共事过似的,总喜欢评头论足,头头是道的,常常让人觉得那些“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还不如他们,如果是他们,难道能力挽狂澜。想想这些自以为是的人也是挺可怕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警觉,你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道听途说的,我们不要随便去评价任何一个人,更不要随便去评价那些历史的人物。做人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目中无人”。“了解一个人,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些“妄自批评李鸿章,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过是一群只能指手画脚,图口舌之快的旁观者罢了”。工作中也会遇见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什么都不干,却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的。大概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平庸的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对一些人或事进行指责,却没有很好地去考虑环境、个人等因素,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读《李鸿章传》,又重温了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甲午风云》,模糊的记忆里除了海上战舰战火纷飞以外,还记住了一个人——邓世昌,他是“致远”号的舰长,他的勇猛刻骨铭心,梁启超对甲午战争的文字描述也是精彩、精准的。当年电影院里小小的我,根本不知道这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割地赔款,主权沦丧,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读李鸿章传记还绕不开的就是那一堆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让李鸿章在当时乃至到现在都背负了世人的种种指责与谩骂。就在他快八十岁的时候,重病在身,快咽气的前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催促他画押,当读到李鸿章“手捂胸口,口吐鲜血”,只是“咬牙切齿”地说“可恨啊,毓贤把国家耽误到这个地步。”。然后又长叹道:“皇帝和太后不肯回京”,随即闭目死去。不由感叹,国将不国,死不幂目啊,可悲,可叹,可怜,可恨。似乎一个时代的衰败,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其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梁启超笔下的那个真实的、立体的、多维的李鸿章就这样在悲愤无奈中闭上了眼睛。

看完书,心情沉重,无法想象,晚清四十年,祖国大地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各国列强在祖国大地上随意践踏,有种强烈的感觉:“没有一个好东西”。突然想起历史老师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落后是要挨打的”,人不能落后,国家一样,更加不能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

从8月23日起,澳大利亚政府在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禁止华为和中兴为其规划中的5g移动网络供应设备起,华为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3月,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会上向外界透露,美国政府涉嫌攻击华为的服务器,窃取邮件和源代码。稍早前,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重要声明:决定起诉美国政府。20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将华为及其68个附属公司加入限制名单。年5月20日,美国宣布对华为禁令推迟90天实施。还有孟晚舟被捕,海思“备胎”计划,到“鸿蒙”操作系统等等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国际反响。深深感觉企业同样肩负着国家强大的重任和使命。我们每个人中国人又怎么能够懈怠呢,还是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强大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支持国产品牌,宣传国产品牌,使用国产品牌。

当然,国产品牌也一定要有良心、有品质、有实力、有核心竞争力。

相关范文推荐
  • 10-07 最新读书读后感(优质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 10-07 名著的读后感(优秀10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
  • 10-07 飞鸟读后感 飞鸟集读后感(优质7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
  • 10-07 最新红鲤鱼的故事简介 小鲤鱼跳龙门读后感(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
  • 10-07 最新人格理论读后感 九型人格读后感(汇总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 10-07 最新论教育学读后感(优质6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
  • 10-07 读芭比公主故事读后感(通用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
  • 10-07 2023年教学论读后感(汇总7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
  • 10-07 最新冰心的笑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模板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
  • 10-07 最新创造读后感共个字 刘墉创造自己读后感(通用7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