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致教育心得体会 新教育读后感(通用8篇)

致教育心得体会 新教育读后感(通用8篇)

时间:2023-10-06 20:29:55 作者:灵魂曲致教育心得体会 新教育读后感(通用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躁热的暑假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同这久久还不散去的暑热一样无法平静。因为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读完了朱永新先生所著的《新教育》。这本书在我的心中点起了一把火,一把让我重新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我所具有的教育理想的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我的人生前进的方向。首先我谈谈我对新教育的理解。“新教育实验”主要内容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方面。

“一”就是一个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二”就是两个目标:即“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三”就是三大改变:即“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四”就是四重教育境界,即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生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五”就是五个基本观点,即“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七”就是七字内涵,即“成长,并且快乐着”。

“八”就是八大理念,即“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九”就是九大教育定律,即“态度决定一切,说你行你就行,体罚近乎无能,读书改变人生,课堂属于学生,性格主宰命运,特色就是卓越,理想创造辉。

“十”就是新教育在十大领域展开“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新教育实验”十分强调行动,而且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

“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其主旨不是提出多少深刻的教育理念,而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是群众性、人人可以乐而为之教育实验”所有的理念、观点、追求的目标都将体现和转化为“六大行动”。借用“小苹果”的一句话:种下希望,就有收获!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可是现实却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这样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数,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这一基本属性特征。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病态的和不完整的。

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改变这一教育问题,让老师们重新关注心灵,重新建构课堂。所以作为一个物理老师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多的加强物理学史、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利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总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我觉得“新教育”不仅仅应该是“爱的教育”,还应该是“信的教育”。相信学生的内心是善良的,相信学生可以做好他们自己的事情,应该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都充满信心!如果,你在校园里听到有学生在叫我们老师的名字,我们首先应该相信孩子们是愿意把我们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应该训斥和打骂他们,因为他们绝无恶意;课堂上,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只要他们认真,他们绝对可以自己学好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而老师只需要适时的点拨;班级管理中,让孩子们自己做班级的主人,小到班级美化,大到班级制度的制定,班级民主生活,都让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树立公民的意识!

“言必信,行必果。”在我看来新教育还是“行动”的教育。在新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新教育实践活动不是来源于网上拼凑几个案例,几段文章,而是来源于我们教师自身的课堂。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新教育,树立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模式,最新的案例,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行动起来,每天有“晨读,午诵,暮省”的习惯,在每天的常规的学习活动中不断进步。让学生走向生活,积极开展与物理学习有关的调查活动,科创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物理学习的兴趣。

这就是我理解的新教育,她是“爱的教育”,即“心的教育”;她更是“信的教育”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学习;她更是“行”的教育,如果说前两者是一种理念,那么最后都会落实到行动中来,这才是真正的新教育。我将会怀揣新教育的理想,践行新教育,实现新教育,做一个幸福的数学老师!

致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开学后,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了"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新教育理念;知道了"只有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的行动论;懂得了"爱心才会产生奇迹"的定律等。新教育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念,为如今有点迷茫的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幼儿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一、 学理想课堂,走教学新路

我认真学习了新教育所阐明的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我深刻领会了这六个度的实质,反思以往的课堂,觉得前五个度还做得较好,但延展度还远远做得不够,通过这次学习,更加坚定以后更应该重视延展度,这样才能拓宽幼儿的视野,才能让幼儿学到更全面的知识。为了构筑理想课堂,我在今后的每堂课中都要全面执行这六个度,课前让幼儿做好预习,在预习本上记录积累学懂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广泛收集资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课堂上,教师根据幼儿的预习情况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人员上台展示成果,教师时时引导,时时给予肯定,给予奖励,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评价,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成功。

二、彰显大语文教学观,让阅读成为悦读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由此可见,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中,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让孩子们养成晨诵,午听,暮省的阅读习惯,最后以活动促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心得交流,小小故事会等。通过这些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读过《新教育》后,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成长与进步的过程,更应该包含教师的成长与进步,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算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应该得到提升,那就从阅读开始吧!

致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这个暑假整理书柜时,又看到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想起几年前读这本书时的震撼,于是又捧起书,再一次读起来。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

想起年轻时的自己,怀着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忆及此事,看着自己这种违背了“爱的教育”的做法,惭愧不已。

如今的自己,不断地调整心态和做法,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同时也仔细地聆听学生的需求。为了学生,愿意多付出一份关心、爱心与真心,发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让自己在辛苦的工作之余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幸福的滋味。真的是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掩卷沉思,想起这句话: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致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读完《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陶行知先生许多独特的教育观点与开拓性地教育实践便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内心,他让我看到了教育更为广阔与深远的内涵,他也让我有了太多值得思考与借鉴的实践范例。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涵盖所有社会生活的,教育也是贯穿整个人生历程的,他突破了学校教育的有限范畴,认为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展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教育是要教人们更好地生活,教人们一切对实际有用的东西。陶行知先生将其总结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虽然只有简单的15个字,但这15个字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并不那么容易。

当前社会,无论是学生、老师、家长还是主管、老板、政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形成与陶行知先生相类似的观点,他们希望孩子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能够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能够懂得为人处事之道,能够完成各种工作内容,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只懂课本的书呆子。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在现实面前却显得特别的无力,大部分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忙碌地参与各种兴趣班,然后是学业的提高班、补习班……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来接触生活、感受生活、学习生活,自然有很多孩子在长大以后难以适应生活,难以满足老师、家长、或是用工单位的殷切希望。

面对如此的困境,或许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完满的解决方案,但我从陶行知先生身上学到的一些东西,也许能够为改善这样的困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想要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需要对教育实情作出全面的调查与了解。陶行知先生当年提出理论,开展办学是在对中国教育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之后进行的,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论文是《中国教育哲学与新教育》,其中描述了中国当时的教育形势,包括教育人口的构成、比例,学校开办的数量、地域……。正是因为拥有了事实与数据,陶行知先生才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去坚持自己的教育观念,这些客观的东西会告诉他,也会告诉那些阻碍他的人什么是真相,什么是对的。如今,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形势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信息的爆发使得人们对于许多立场不同的观点难辨真伪。如果没有踏实的研究,那么我们的话语就会没有底气,我们的尝试就会容易放弃,我们的改革就会迷失方向,这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展开调查,收集数据,仔细分析,耐心推理,提出方案,检验成果,不断调整。我们也应当借助许多学者的力量,阅览文献,甚至与一些学者合作开展研究,用事实说话。许多教师有时是有想法的,但担心自己的教学尝试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绩与升学,面对这样的疑虑,如果能给予这些老师一些相关的实践数据与结果,那么他们也许就能够更清楚自己的尝试是否是合理的,又是否有尝试的必要,鼓励这些教师勇于实验,也帮助这些教师规避风险,在不断地尝试与反馈中,相信我们就能逐渐找到最为合适的教育模式。

想要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还需要根据社会现状调整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方式。纵观陶行知所做出的各种教育尝试,可以发现他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侧重是不同的,早期在普及乡村教育时为了保证乡村可以更快地传播教育,陶行知办了晓庄师范,培养能够干农活,能和农民做朋友的乡村教师。来到上海,陶行知组建山海工学团,组织所有的家庭、农村、工厂、监狱进行集体学习,开展普及教育。后期在战时,陶行知又投身国难教育,号召所有民众抗击日本侵略,一起保家卫国,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由。陶行知眼中的教育是多变的,他倡导教育者、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教育所在的时间、地点、教育对象、教育资源的具体情况开展适合的,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教育,不同时代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教学方式应当是随之发生变化的。在陶行知的时代,在农村孩子会干农活,不善文化,所以要多普及文化知识。在现代,在一些大型城市,例如上海,孩子们普遍接受较好的家庭及学前教育,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所以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与做家务的能力。相应的,由于教育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兴趣话题的不同,所使用的教育素材和教育方法也要随之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这些教育都是要培养孩子能够了解社会规律,适应社会生活,掌握社会技能,促进孩子服务社会发展。对于需要应对统考制度的学生与老师来说,教学内容似乎必须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与统考内容相适应的,但“有”并不意味着“全部”,作为教师,还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教育与学习的目的,在课内或课外适当拓展教育的内容,帮助孩子更为全面地成长。

想要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更需要教育管理体制的改变与教育管理者的支持。陶行知在晓庄师范的教育尝试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曾经令他的大学老师克伯屈教授都赞叹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理想学校。晓庄师范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影响力与陶行知本人的领导和其独特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密不可分的。晓庄师范目的是要培养适合农村的乡村教师,它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农村实情,参与农村劳作,实际地指导乡村居民进行科学地生产、工作与生活,在入学选拔时就十分特别地加入了农活考试,要求参加者进行垦荒。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陶行知又不拘一格地设置了许多乡村服务的活动课程,紧密地与当地乡村进行融合,不断地通过实践开展学生的学习。这些都与当时学校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也因此取得了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社会效应。当前的教育受制于统考制度,为了保证孩子在统考中的多门科目中获得良好成绩,学生必须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这些学科上,有些可能就因此放弃了其他内容的学习,甚至可能放弃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才能。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制度上作出合理的调整,在依旧保持公平的基础上,减少公共科目的数量,注重学生特长方面的考察,降低学习负担,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陶行知的教育实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涉及整个学校体制的变革是由陶行知以校长的身份主导进行的。当前的教育也是如此,中国整体教育制度的改变是需要教育管理者有所作为的,即使不是最终改变的提出者,但教育管理者应当允许与支持各地开展更多的教育实验,在更自由的环境下进行更多地尝试,直至找到最佳的方式。

陶行知先生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伟人,他在多年以前所作出的伟大尝试是我们现在所不能想像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他的思想,借鉴他的经验。面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关注实际,大胆思考,勇于创新,将教育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受教育者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生活”。

致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杏坛的新教师,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班级管理经验的欠缺,教育科研能力的不足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用时间去弥补、去学习。放寒假之前我们学校放给了每一位老师一本书,这本书是我们学校校长徐锦生的著作,里面融合了许许多多走在教育一线的老教师的工作经验、方式和理念。在教育领域,我在他们面前就像是一位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而他们是巨人,高大的巨人。我记得有人对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你是天才,而牛顿只是淡淡的回答道:"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而已。"对,登高才能望远,作为新教师的我也想望的更远,所以,我怀着这样一颗炙热的心开始了阅读。

我看书有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习惯,那就是先看目录,挑选一些自己比较感性趣的章节开始阅读。一页、两页、三页…突然有那么几个字印入了我的眼帘---什么比分数更重要。为什么我对这几个字印象那么深刻呢?因为从我们进入金师附小开始,我们就时时刻刻的接受着这个理念的熏陶。那什么比分数更重要呢?徐校长常说"学生兴趣的激发比分数更重要;习惯的养成比分数更重要;方法的习得比分数更重要;能力的形成比分数更重要;个性的张扬比分数更重要。"对呀,只有五育并举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呀,我们细细回味一下这句话,这里强调的是更重要,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书中指出分数是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项指标;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坐标;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所以说,分数重要但是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就拿兴趣和个性来说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只是一味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那么时间一久就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然而,如果我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做,那么不管时间多长都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会像红酒越放越香一样变得越来越感兴趣,这点很重要,特别是对我们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心理学上我们都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就算集中了时间也不会长久,最多坚持十五至二十分钟,但是他们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了,那么这个时间的持久性就很难估计了,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在上阅读课的时候我曾经观察过,一个孩子在自顾自的玩耍,他的玩具很简单就是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对我们大人来说这些东西没有办法玩的起来,可是他就"坚持"了很久,远远超过了理论上的时间,我想这就是兴趣的力量,感兴趣了他才会去做,所以说兴趣的激发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

再说说个性,我们教师培养的不是统一规格的"零部件",我们培养的是有感情有思想有个性的祖国花朵,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变成"乖乖儿",我们要使他们在共性中体现出个性,很多事实证明,个性张扬怪异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蠢材,他们也可能是天才,在鸡窝里孵蛋的爱迪生、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的爱因斯坦等等,他们只是在看待问题的视角上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所以碰到这类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耐心一定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他们弄不好就是未来的爱迪生亦或是爱因斯坦。

总的来说,我们在评价和看待一个孩子的时候不能陷入"唯分数论"当中,我们要全面客观的看待,"术业有专攻"仅此而已。

致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木兰诗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木兰诗读后感(一)

一提到“花木兰”,大家都会想起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木兰诗读后感。

花木兰集大忠、大孝、大勇、大智于一身,为中国妇女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并说明了一个事实:妇女一样能够尽忠,一样能够为国家效力。现代男女都平等了,花木兰们都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了!

花木兰的故事能流传千古,显示了人们对花木兰的喜爱、敬仰以及这位奇女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木兰诗读后感(二)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木兰诗读后感(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每当吟诵这诗句时,我就感到了木兰的勤劳与懂事。当她看到征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看看木兰,再想想自己。自己从小就生活在温馨的生活环境中,从来没有关心过父母,更没有为他们做点家务。想到木兰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为父亲去征战,我感动不已。

她不要天子的重金奖赏,也不要做大官,只要回到家乡去看望年迈的父母。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木兰,如何告别父母。驰骋战场。累立战功,最终光荣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希望能帮助您!

致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爱的教育读后感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爱的教育读后感》的内容,具体内容:《爱的教育》里到处都体现了爱。现在请欣赏我带来的。(一)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最近读了《爱的教育》一书,我的心久久被感动包围着。《爱...《爱的教育》里到处都体现了爱。现在请欣赏我带来的。

(一)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最近读了《爱的教育》一书,我的心久久被感动包围着。

《爱的教育》是一本净化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是那平实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感人至深。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进了恩里科的生活,看到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以及怎样去爱的。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是一次永远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行,一路上经历着许许多多或快乐,或忧伤,或感动,或幸福的风景。它让你感受到人生的绚丽多彩。教育中有爱,才会真正让孩子,让教师拥有更加丰盛的心灵。

(二)我最爱看的书是《爱的教育》。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三遍了,但我还想多看几次,越看越有滋味,越看越受教育。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是三年级的一个意大利小孩—安利柯。这本书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安利柯所见所闻的感人故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看护着》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乡下少年去看望爸爸却阴差阳错认错了爸爸,但在这个年轻人知道真相后还好心地照料这个"爸爸",直到这个老人家去世。故事太感人了,年轻人的爱心真伟大。

这本书中我最崇拜的人是卡隆,他善解人意,还乐于帮助同学,充满智慧和正义感。我以后也要向他那样,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而美好。

(三)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爱,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爱,是一本教育我终生的书!看了这本风行全世界的书,那如春风般的故事,我的心被震撼了,仿拂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这是其中的一个故事:安利柯的朋友一不小心把一位老人打伤了,那位朋友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鼓励下去向老人道歉,并把自己最心爱的邮票册送给了他,过了几天老人的病好了后,他不仅亲自去学校看砸伤自己的人,还把邮册还给了他。

这就是爱,是爱使他勇敢承认错误,是爱使老师同学给予他鼓励,是爱使老人原谅了他。没有爱就没有这一切。这一霎那,我忽然觉得爱深不可测,高尚无比,似乎"爱"这个字的每一笔划都是一个爱的哲理,她们也像一个拉环把每一个人的距离拉近,让他们相互爱护;爱让世界更精彩。

(四)自从读了《爱的教育》这篇文章,里面的日记让我深受感动,我要学习里面的东西。

《爱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记的形似,讲述一个叫恩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十个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师讲的动人的每月故事。

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

《爱的教育》里到处都体现了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每月故事——万里寻母记,讲述了主人公马尔可的妈妈为了让家里付起债务,便远渡重洋,孤身一人来到了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富人家去做女佣,后来断绝了联系。13 岁的主人公马尔可,不顾去美洲的危险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亲的请求。这件事一开始虽没成功,可两天后他父亲的一个船长朋友听说了这件事后,便去找到了他父亲告诉他可以免费带马尔可去美洲。于是,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掩卷沉思,马尔克是这样的爱妈妈,为了妈妈,他甚至不顾一切危险,远渡重洋,从热那亚来到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真另人佩服。并且每当他来到母亲曾经住过的地方,见不到母亲时,心是多么难受,但他并没有放弃,依旧没有抛开母亲,真叫人感动。

我有时和马尔克一样爱母亲:每当母亲吩咐我时,我总会去做。在母亲生日那天,我还给她写了一封信,洗了一次脚呢!当然,我有时会犯错,每当母亲打骂我的时候,我对妈妈的那些尊敬的地方顿时无影无踪。回想起来真不应该。

让我们深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手共起,一起乘上爱的小舟。

爱教育读后感简短

爱教育读后感200

爱教育读后感文档

爱教育读后感100

《爱教育》读后感111

致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读《爱的教育》后,我走入他们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我觉得安利柯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泼,我发现,在他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关怀他的好朋友,经常鼓励他,安慰他,他才可以顺利成长。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卖炭者与绅士》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皮斯的爱,诺皮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皮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皮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皮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皮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皮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我看这本书,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关爱和照顾,我也从中知道老师对同学的关爱和教导。这让我想起我的老师们,她们漂亮,对我们很好,就像安利柯的班导师一样的慈祥、温柔、用心的在教导我们,关心我们!读到这些,我非常的受感动。读这些故事真是让自己受益匪浅,我想我们也应该以身作则,在学校、家庭中学习这种关爱他人,用自己的爱心来关心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相关范文推荐
  • 10-06 2023年拉拉谷东西 警犬拉拉读后感(模板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
  • 10-06 再遇见读后感(模板6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
  • 10-06 2023年电影美人皮观后总结(汇总7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 10-06 2023年背影读后感(实用10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
  • 10-06 2023年浅析李白诗中的美酒意象 李白诗选读后感(汇总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
  • 10-06 飘读后感读后感题目(实用7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
  • 10-06 最新妹妹的冰项链读后感(精选6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
  • 10-06 最新告白读后感(大全9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6 嗯读书有感 周易读后感读周易有感周易读书笔记(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 10-06 读后感的感想(实用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