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条据书信>最新可爱的家教案小班 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汇总5篇)

最新可爱的家教案小班 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汇总5篇)

时间:2023-10-06 02:37:43 作者:文轩最新可爱的家教案小班 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可爱的家教案小班篇一

学习目标:

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

重点:

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区别吗?讲一个小笑话,用普通话讲一遍,再用家乡话讲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话讲一讲,看看与自己的家乡话有什么区别。

3、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之情。

二、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

2、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乡的名人的,夸夸会查资料的同学。

三、可敬的家乡人。

1、在学生查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填写“家乡人光荣榜”先小组填写,再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2、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家乡的人物。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1、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2、设计“我的服务计划”。

五、课堂小结。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的精神,提高热爱家乡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

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奋发图强的精神,为家乡做贡献。

【知识与技能】

可爱的家教案小班篇二

第四课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内容:

一、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二、读谱知识;反复记号。

三、综合训练

1、听辩与感受和声音程的音响效果(和谐及不和谐)

2、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四、欣赏彼得与狼(交响童话)

教学目的:

一、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认识反复记号“d.c.”及其用法。

三、听辩和感受不同的和声音程在音响上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并通过歌曲的合唱部分进行实践。

四、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教育,并从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巩固和运用以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一歌曲:

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是孩子们向往的儿童世界,它有奇妙新颖、情趣各异的游艺设施,还有米老鼠、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等孩子们熟知和喜爱的童话人物。

二读知:

d.c.是反复记号的一种,表示从头反复至有“fine”字样处结束。

三综训:

1、培养对和声的听觉与感受能力的初步练习。听辩上分和谐与不和谐。

2、继续按指定节奏做旋律练习。要求用“doremi”写三条不同节奏的乐曲。

四欣赏: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作品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乐曲的理解表现

教学难点:

乐曲写作听辩音程

课时划分:四课时

一、歌曲读知

二、综训

三、歌曲处理

四、欣赏

教具;

录音机、钢琴、挂图

电教手段:录音机幻灯

第一课时欣赏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学习读谱知识反复记号d.c.

3、综合训练(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起立1313|5―||

2、问好歌

3、坐下5353|1―||

二、发音练习

1、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综合训练

1、出示幻灯,先弹三度,后弹二度,有什么不同?

2、讲解和谐与不和谐感觉。

3、听辩几组和谐与不和谐音程。

4、唱一唱。

5、讲解,做题。

四、新授

美国的笛斯尼乐园是孩子们的世界,这里有各式各样,有趣的卡通人物,充满着真善美,我们也一起去听一听孩子们快乐的歌声吧!

1、听范唱。(打开录音机)

2、提问调式、拍号。

3、唱一唱g大调音阶

4、唱大跳音。

5、视唱合唱部分乐谱(即b乐段)学习d.c.标记

6、视唱齐唱部分乐谱即a段

7、合唱两段。唱出弱起与强起对比及连音与非连音。

8、有表情读词。

9、唱词。

a、高声部先唱合唱部分

b、低声部后唱合唱部分

10、完整演唱合唱部分

11、唱齐唱部分

12、完整演唱,注意气息交换。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真善美的小世界

第二课时综训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起立1313|5―||

2、问好

3、坐下5353|1―||

二、发音练习

1、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综训

1、今天请大家当一次做曲家。

2、出示节奏谱(1),大家读一读。

3、出示音谱:唱一唱?

4、请同学们用这三个音,添到节奏谱上,组成新乐曲。

5、教师示范一小节。

6、提示:

a、上下行节奏一样,旋律也应是变化重复的。

b、最后一个音应落于主音上。

7、请学生唱一唱自己的作品。

8、讲评

9、出示(2)(3)节奏。

10、读一读,找一找相同与不同。

11、自由作曲

12、表演各自曲目,激发兴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做曲家,大家写的都很好!

今后我们还要做一些这样的练习

板书:

作曲练习

课后记:

第三课时歌曲处理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

2、歌曲处理

一、组织教学

1、起立1313|5―||

2、问好

3、坐下5353|1―||

二、发音练习

1、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复习歌曲: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歌叫什么?

2、大家来唱一唱。

3、注意弱起小节。

四、歌曲处理:

1、真善美的小世界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快乐的大家庭,大家应唱出情绪来。

2、速度稍快些,有热烈欢快的情绪,表达出我们在充满友谊和阳光的“真善美的小世界”里共同分享着生活的美好和欢乐。

3、“v”处要换气。再来一遍。

4、老师带来了许多大击乐器,都有什么?

串铃、三角铁、碰铃、双响筒

5、分配乐器。

6、设计乐器节奏:

7、打击乐器,并演唱。

五、小结:

我们进一步演唱了《真善美的小世界》,并用乐器伴奏,希望大家多复习!

板书:

真善美节奏谱

小世界

课后记:

第四课时欣赏

教学内容:

1、复习《真善美的小世界》。

2、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起立1313|5―||

2、问好

3、坐下5353|1―||

二、发音练习

1、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复习歌曲

四、欣赏

1、复习以前学过的西洋乐器。

2、这些乐器会讲故事,今天他们要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童话《彼得与狼》。

3、[初听]听一听这些乐器象是谁在讲话:

长笛吹奏快速流动的曲调――小鸟叫声

双簧管吹奏妆饰音――鸭子走路形态

单簧管吹奏断音――猫上窜下跳

大管吹奏慢速音调――爷爷形象

三支圆号吹不和谐音――大灰狼

小提琴优美旋律――彼得

4、跟唱彼得的主题片段。

5、完整听全曲。

6、由学生来复述乐曲的内容

7、分组:

一组学生做小鸟

二组学生做鸭子

三组学生做小猫

四组学生做爷爷

五组学生做大灰狼

六组学生做彼得

8、[复听]我们听音乐时,听到谁的声音,那组同学做吹奏乐器动作。

9、通过这课学到了什么?

10、做课后题

五、总结

今天我们听了《彼得与狼》,它告诉我们团结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斗争,就会战胜凶恶的敌人!

板书:

彼得与狼

小鸟爷爷

鸭子大灰狼猎人

猫彼得

课后记:

可爱的家教案小班篇三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

2、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

学习重点:

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学习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区别吗?讲一个小笑话,用普通话讲一遍,再用家乡话讲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话讲一讲,看看与自己的家乡话有什么区别。

3、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之情。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

2、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乡的名人的,夸夸会查资料的同学。

三、家乡的骄傲

1、在学生查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填写“家乡人光荣榜”。先小组填写,再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2、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家乡的人物。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1、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2、设计“我的服务计划”。

五、美丽的传说

1、听老师讲“飞来峰的传说”,谈谈自己的体会。

2、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家乡的传说。

六、浓浓的家乡情

1、古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他们写了不少有关思乡之情的作品。欣赏古诗《静夜思》。

2、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吧。

3、学生各自练写。

4、写后交流

七、课堂小结。

可爱的家教案小班篇四

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

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同学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发生自豪感。

教学挂图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区别吗?讲一个小笑话,用普通话讲一遍,再用家乡话讲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话讲一讲,看看与自身的家乡话有什么区别。

3、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之情。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

2、让同学夸夸自身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他人有协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乡的名人的,夸夸会查资料的同学。

1、在同学查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同学讨论填写“家乡人光荣榜”

先小组填写,再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2、让同学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家乡的人物。

1、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2、设计“我的服务计划”。

1、听老师讲“飞来峰的传说”,谈谈自身的体会。

2、同学讲一讲自身知道的有关家乡的传说。

1、古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他们写了不少有关思乡之情的作品。

欣赏古诗《静夜思》

2、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身对家乡的感情吧。

3、同学各自练写。

4、写后交流

可爱的家教案小班篇五

作者宋曦教材:沿海版第一册,第八课

课题:《可爱的家》

年级:初中一年级

执教:北大附中南山校宋曦

一、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弱起小节,反复跳跃记号

(2)欣赏:《可爱的家》的mtv

(3)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导入新课:

1.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四、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五、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六、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

1.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跃记号:::在::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接唱

七、熟悉歌曲

1.请学生把电子琴调到风笛的音色,一起来演奏。

2.教师把电子琴的节奏调成4/4拍,要求学生跟着节奏用事打节拍,做试唱练习,可以变化多种变化多种形式,知道熟悉乐谱。

3.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教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欣赏。

4.再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诵,下面的学生一部分用电子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名伴唱。

5.请同学们边演唱边弹琴。

6.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音乐,用心来感受,同时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表演

1.请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2.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加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九、教师作课堂总结。

来源北大附中南山校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