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优质6篇)

2023年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优质6篇)

时间:2023-10-03 22:54:22 作者:梦幻泡2023年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优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篇一

1月28日中午,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北关街道张辛庄社区工作人员正忙着入户排查、站岗执勤,根本顾不上考虑午饭怎么吃。

这时,电话铃响起,一名女子说:“你们每天在一线执勤很辛苦,我把饭菜做好了,这就送过来。”不到5分钟,居民刘瑞荣就将热饭送到了社区居委会。

工作人员接过热腾腾的饭,心中充满感激,这是他们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吃到的第一顿热乎饭。

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篇二

缺的是,有危机意识的民众

“岁月是静好的,但风险一直在我们身边,将来我们还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人类是一直被欺负的,但中国的卫生系统已经浴火重生,我们已经有了处置的能力。”

张文宏主任再度被提起,是网络上出现他08年的一个公开课视频。

短短18分钟,预示着今天,也敬告明天。

传染性疾病与人类的战争从未停止。

只是,每当灾难过去,人们便开始习惯性遗忘。

针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人类从来没有万全之策。

被治愈的非典患者尚有后遗症无法康复,20__年的新型肺炎就到了眼前。

20__年,非典之后,年轻的张文宏和他当时的科主任一起,写了中国的第一本《严重性呼吸综合征》。

他们告诉所有人,“新出现的传染病已经被治愈,但人类仍然缺乏对其的深刻认知。”

20__年,张文宏讲了一堂公开课。

他告诉所有人,“传染性疾病没有因为非典的治愈消失,被打败的疫情不知什么时候依旧会卷土重来。”

庆幸的是,现在中国已经有了全副武装应对的能力。

这是焦虑万千的张文宏心中,最值得欣慰的地方。

哪怕传染性疾病再度出现,充足的防护设备也能给与医护人员应对的时间与抢救的机会。

时势造就英雄,可更重要的是,哪怕这个时代再艰难与危险,英雄从未放弃努力。

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篇三

__,男,青海湟川中学高三(12)班学生。

座右铭: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__同学奋发向上,争当表率,品学兼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__年青海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__年9月,作为学生代表在“青海省第34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发言。始终将诚信作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养成了良好的诚信习惯,积极投身诚信青海建设实践,主动为诚信社会代言。__年11月,成为__年度青海省守信联合激励对象,首批被列入青海省守信联合激励“红名单”。

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篇四

汗克孜·玉散依木,女,维吾尔族,1995年7月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学习护理专业,1996年1月参加工作,现在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卫生院玉斯屯克库拉斯村卫生室工作。多年来,汗克孜·玉散依木长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切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职责。

汗克孜·玉散依木自从在村卫生室工作以来,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十几年前,在艰苦的条件下,没有通讯工具,没有交通工具,就靠步行到农户家里为他们看病,给他们讲解医疗知识,虽然条件艰苦,但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相信,终有一天医疗条件会好,就这样一个坚定地信念,使她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她这样坚定的信念,任劳任怨,深得群众好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不忘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不熟悉的病情,她认真询问患者,并用本子记下来,回来以后,查阅资料,请教老医生,直到把问题解决她才能安心休息。她从来没有埋怨过,勤奋好学不断克服困难,逐渐当起了“乡村医生”这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

2016年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地区、县委政府要求标准规范村卫生室建设,实现诊疗室,候诊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乡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她积极开展合作医疗门诊统筹,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汗克孜·玉散依木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

汗克孜·玉散依木以她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她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

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篇五

习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

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习总书记说,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总书记强调3个“学习”: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知识分子。他说,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今年全国的会议,总书记参加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联组会时,对广大知识分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他说,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既是对黄大年一生事迹的高度概括,更是习总书记对广大知识分子的重托。

事迹简介和事迹材料篇六

徐丽琴一家专心经营“小家庭”的同时,用心服务社区这个“大家庭”,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友爱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7月31日上午,当记者来到昆山市周市镇澳宇花园的徐丽琴家中时,她正在给两个双胞胎儿子讲述着孔子谦虚守礼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在正值暑假,孩子们都在家里,我就给他们讲讲传统文化故事,相信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都会有帮助的。”徐丽琴笑着对记者说。

早在14年前,徐丽琴从皖南老家来到昆山,后与丈夫欧阳源结婚生子,2009年9月正式担任起全职妈妈的角色。从那时开始,徐丽琴就经常在家中讲一些故事给孩子们听。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丈夫的支持下,徐丽琴还邀请了社区里其他家庭的孩子,一同来到家中听她讲故事。

徐丽琴一家不仅家庭幸福美满,还坚持公益事业,他们家庭的故事已经传遍整个社区。一有时间,徐丽琴就去社区里讲故事给孩子们听,慢慢地成为睦和社区的“故事阿姨”,而丈夫欧阳源对妻子的公益事业更是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

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徐丽琴的空余时间多了起来,欧阳源主动鼓励妻子:“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听你讲故事,那你为何不去学校讲故事,这样,应该会有更多的孩子可以听到你讲的故事。”在丈夫的建议下,徐丽琴参加了培本实验小学的“故事妈妈”团,从此开始在课堂上定期给学生讲故事,受到学生的欢迎。

此外,欧阳源还和妻子一起加入睦和社区志愿者行列。2012年开始,夫妻俩一有时间便积极参与各项社区活动,协助社区做好活动的宣传策划、布置场地等工作。2014年7月,在睦和社区的推荐下,夫妻俩还参与了在睦和社区落地的昆山第三届公益创投项目“新二代”家庭成长环境优化系列活动,协助项目负责人参与整个项目的问卷调查、宣传组织和策划工作,成为不拿工钱的“社工”。

在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夫妇俩参加活动的时间常会与陪伴家人的时间相冲突。去年,社区里给独居老人过生日,而那一天正好又是大儿子的家长会,徐丽琴因此缺席了。在得知妈妈因做公益活动需要请假时,儿子主动去学校跟老师做了沟通,还让老师把会议要点单独发给妈妈。“妈妈用心帮助每一个人,我们也要向她学习,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徐丽琴的两个儿子坚定地说。

“我们会专心经营好家庭,也会尽己所能帮助社区居民,我们相信,只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善行会永存。”徐丽琴如是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