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2023年上海交大培训心得体会医学院(实用5篇)

2023年上海交大培训心得体会医学院(实用5篇)

时间:2023-10-03 22:43:36 作者:纸韵2023年上海交大培训心得体会医学院(实用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上海交大培训心得体会医学院篇一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多渠道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8〕14号)有关规定,2019年我校将继续进行自主招生工作,特制定本简章。

上海交大培训心得体会医学院篇二

1、我校2019年自主招生计划为180人,实际招生计划数以教育部核定计划为准。

2、对于上海考生,我校将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初审,并将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呈现给面试专家作为面试评分中的重要参考。

3、获得我校自主招生认定资格的考生需按照所获的认定资格在各省自主招生批次填报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专业志愿需与认定的专业保持一致。

4、考生须承诺提交的所有材料客观、真实。如有虚假内容,将取消今年自主招生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由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照相关规定取消今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视情节轻重暂停1-3年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

5、高考体检不符合国家规定者,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消录取资格或调整至适合专业。

6、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考生,由考生申请,我校审核批准后,资助部分交通费。(申请表格见附件)

7、我校未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上海交大培训心得体会医学院篇三

亲爱的儿子:

你好!

再过几小时就是你十九岁的生日了。在这里爸爸祝你生日快乐!

这封信本来是想用传统的书信方式传递,而双节前开了个头却又搁笔了,想这样做,也并非因为保守,也不是别出心裁,而是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传达作为一个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之际的感怀。而这种感情是古老的,深沉悠远,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地在父亲们的心中涌动。

三国时代魏国的大司农郎中令(农业部长)王修曾给他远别的儿子写过一封信,信不长,主要的一段话是:“人之居时,怱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达,若年大不可少也。与汝早之,必读书,并学做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举动之宜,校高山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王修叮嘱千里之外的儿子的,不是注意衣食,而是要珍惜光阴,学会做一个“高山远节”的“善人”。从王修的信可见,成人远行,是儿子进入社会,独立扮演角色的开始。()在父亲的心中,作为一个成年人,儿子不仅应当自食其力,而且应当完善心智,提升人格,完成一番事业,才不负大丈夫的身份。每一个父亲,对自己的儿子都有一个成人的梦。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在他的自传中说,他当选美国总统是他父亲的梦。在古代农业社会,要成就一番事业,都要离家远行,这就是“奔前程”。在今天的现代社会,远行不再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仍然以“前程”来代指未来的事业或事业的发展呢?我认为,这不仅是自动延续了一个传统的用语,而且“前程”这个概念很好的指明了个人事业的发展,总是需要自己独立去开拓——是面向未来(远方)的行为。而这种对独立开拓事业的自觉承担,正是一个人成为成年人的内在标志,换句话说,当代社会以年满18岁为成年人的标志,不仅确认你的生理成熟,更确立你的心理得成熟。成熟就意味着离开对父母的`依靠,而独立开创自己的未来。

父亲对儿子成人的根本忧虑,是儿子能否真正独立承担起自己人生的未来,能否开创一个有价值的人生。王修说:“父欲令子善,惟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他的意思是说,除了不危害生命,一个人就应当无保留地将自己奉献给完善自我的人生理想—“善”。望子成龙是人们普遍熟悉的说法,但我赞同王修所说的“欲令子善”。望子成龙是一个外在的目标要求,而“欲令子善”是从内及外的要求,要求儿子独立成长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但是,我不只是期待你走向成人的成熟和完善,同时,我还期待你在成人之后还永葆孩童的真挚、自然、欢悦,在成年人的人生中保存一份童心,是不容易的,但也是美好的成人生活不可缺少的,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去童心,便失却真心。”也就是说永远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十九岁了,我们要给自己人生一个好好的规划,再过一个十九年,爸爸妈妈将近古稀之年,我们什么也不可能给予你们了,反而还要打扰你们了。人生能有几个十九年,而决定人生命运的,又有几年呢?我希望你像初中、高中时一样,心中存着一个远大的理想,一个宏伟的目标。

好儿子,我们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健康的体魄,同时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本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要养成活泼开朗、越挫越奋、越挫越勇的性格。

另外,再说说网络。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把它当成工具,不要把它一直当做玩具。用好了,它是我们的朋友,否则,它会伤害我们。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儿子会用好它,会物尽其用的。

关于你交朋友的问题,我认为目前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要太用心,否则会给你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烦恼,甚至会影响你以后的生活、前途,这点你可以慢慢去体会、思考......

今天是你的生日。愿我们的儿子开心无限,快乐无边;祝我们的儿子健康永远,爱心永恒。一九九零年的十月二十二日凌晨2:00点,是个难忘的时刻。十九年前的这个时刻,你在夜深人静时,送来一声嘹亮的啼哭,向这个世界报到;十九年后的今天,我在凌晨时分,为你写下生日寄语,送去我们的一片心语,心香一瓣。谢谢你,儿子!谢谢你十九年来伴我们走过的每一天。是你的降临,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务;什么叫父爱如山,什么叫母爱如歌……谢谢你,儿子!是你,让我们对博大精深的爱有了全方位的理解与阐释。只因心中充满了爱,我们才会如此地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身边所有的人和事;只因心中充满了爱,我们才能如此地善待亲人,善待朋友,善待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十九载雨雪风霜,十九年寒署更迭。岁月风尘,涤荡你幼稚的心灵,磨砺你坚强的意志。

如今,你已长成一个沉稳、干练的棒小伙子,爸妈以你为荣!我们希望,我们恒久不变的浓浓的爱,能化作你发奋求知的动力,助你达到理想的彼岸。你能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总之,千言万语说不尽我们思念你的心,也不知说些什么。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好好学习,珍惜这美好时代、美好时光。

写到这里,已是你十九岁生日的凌晨了。窗外是一片深色的沉寂。此时,我们期待你美好未来的心,正如这幽暗的夜空盼待数小时后动人的黎明一样,宁静而执着。

愿儿子步步为“赢”!

为儿子十九岁的生日祝福!

深爱你的爸爸、妈妈

200x年10月22日凌晨

上海交大培训心得体会医学院篇四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家长代表们,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六月的初夏,又值一年毕业时。近一个月来,大家沉浸在浓郁的毕业氛围之中。我也几乎每天都会关注医学院微信推送的“我们师徒最有范儿”毕业生和导师的合影,惊叹于同学们自己设计的具有医学院特色的毕业明信片。两周前,你们精心策划的毕业生红毯秀和热闹非凡的毕业晚会,留下深刻记忆。其间,我也通过09级临五三班同学的微信圈,深切的感受了你们的不舍和留恋。今天置身毕业典礼现场,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毕业”的节奏。

今天,于交大医学院而言,于在座各位同学、师长而言,都是一个盛大欢欣、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参与和见证1717名毕业生人生历程中神圣而又庄严的时刻。在此,我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体医护教职员工,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衷心的祝福。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那一年,你们带着一纸录取通知书踌躇满志步入校园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瞬,眼前的画面已切换到身披学位服,手捧毕业证,追忆似水年华,不禁让人慨叹“时间去哪了”。在这个至关重要的人生十字路口,转身回望一路走来的足迹,深深浅浅,记录着成长与蜕变的每一个印记,承载着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情谊。我清楚的记得,在去年的毕业典礼上,我希望我们交大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适应外界的同时,内心一定要有所坚守,能守住人类道德的底线,守护灵魂深处的净土,守望人性本质的光辉,做一个感恩、厚道、善良的人。此刻,我依然提议,让我们一起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年来生活路上陪伴你们、无私付出的亲人;成才路上引领你们求知向善、不断进步的师长;求学路上与你们志同道合、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们,以及成长路上素昧平生却给予过你们支持帮助的社会爱心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几年前,你们选择了交大医学院,从此便与这座学府命运相连,息息相关。作为学院的主人翁,你们是学院改革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是你们的优秀,造就了学校的辉煌;是你们的努力,成就了学校的事业,因为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为了明天的医学事业。在此,我也深深地向你们表示感谢。我曾经说过,在毕业季里,不要放弃思考,更要静下心来,认真地总结过去,反思过去。回味过往能让我们学会回忆、学会思考、学会珍惜、学会取舍、学会沉淀、学会奋进;让我们从成就和胜利中思考“得失”,让我们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营养’。思考的一切是为了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为了你明天的腾飞!这里,我无意和大家一起回忆过去,只想说:你们用心、用情、用责任、用担当,传递了正能量,展示了青春风采。你们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作为你们的院长、导师、班导师以及朋友,我要为你们手动点赞!

前不久,《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事情再小,坚持就是伟大》的报道,说的是我们交大医学院的一名学生从临床实习开始,每天坚持将实习中所见所想写成日志,记录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同时在网上与学弟学妹们进行分享和交流。我在最近一期的院刊《医源》杂志上读到了他的《实习医生日记》。没有“高大上”,只有“信望爱”,这当中,我看到有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解读与思考,有来自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任与理解,有治愈病痛带来的喜悦与幸福,有面对生离死别的无力与痛心,有医学前辈对后辈的鞭策与激励,还有发自内心对医学的热爱与持守。文字的背后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生命温度。当被问及坚持写实习日记的动力时,这位同学说“学医是我一直以来不变的梦想,希望从实习生的视角出发,记录那些让自己坚持医学的理由和对医生职业的审慎,以此坚定内心,坚定自己学医的初衷,坚定自己行医的热情。写日记需要坚持,做医生更得每日坚持,而且这么一坚持就得是一辈子。”今天,这位孙清磊同学也在现场,他是我们2019届毕业生中的一位,他也是我们众多在医学道路上持之以恒、坚韧前行的医学生的代表。我很受感动,感动于他的日志,感动于他的言语,更感动于他那份难能可贵的坚持。因此,今天, 我想将“坚持”作为临别赠言,对大家提几点希望,与君共勉。

医学之路,道阻且长,需要不懈的付出与经久的坚持。在上月发布的2019级转专业学生名单中,医学院有55位学生在医学面前选择了退出。这一新闻,唤起了无数的理性思考,也获得了无数的跟风吐槽。坦诚地说,在社会固化结构早已被打破,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后天奋斗取代先赋环境的现实中,我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使命是培养和造就卓越医学创新人才,而成为“卓越”的基本前提是热爱医学并乐于奉献。交通大学医学院非常庆幸,我们有更多的医学生依然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坚持行进在医学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上下求索。尽管学医的这些年,要面对应接不暇的考试,要手捧厚实沉重的教材,要强记纷繁众多的知识,要日夜颠倒查房问诊,要深居实验室挑灯夜战,要“文章不厌千回改”一遍遍修改paper,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若非经历这番淬炼与打磨,如何才能成长为未来医学界的中流砥柱?如何才能守护生命、捍卫健康?同学们,当下有一句话很火,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们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依然充满着挑战,我希望你们从医学前辈的身上汲取力量,鞭策自己永不停歇,铭记选择医学时的那份初心,在医学的道路上义无返顾,坚定地走下去!

大医精诚,以解救人民于疾苦为“大”,“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要有“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操守和“纤毫勿失”的诊治,这是为医之道,也是医学的真谛。曾经有人把医者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就是努力治好病人的疾病,但这充其量只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不仅努力治好病,还有悲天悯人之心,能做到时刻关心病人;第三重叫精神慰藉,也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对于交大医学院培养的学生来说,我希望你们在努力达到这三重境界的同时,能够达到第四重境界,成为学术型医学大家,通过临床实践,造就一批临床成果,将自己的智慧更多的写在人类健康上。我相信,更加期待你们在日后的从医生涯中能不断修行砥砺,达到医者的最高境界。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临床医学泰斗威廉奥斯勒曾说过:“行医,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对待医学,当具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当肩负“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重任,当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当履行“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道义。希望大家“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医路漫漫,学医不易,行医更不易,且行且珍惜。

不可否认,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频发,给中国整体的医疗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考验着每一颗热爱医学的心,对有志于医学事业的青年造成了心灵冲击。的确,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因为人生活在环境中,总是会受到环境制约。无论你是否愿意,理想必将碰撞现实,热情必将遭遇冷峻。我始终相信,也希望你们能够相信,最终能有何种人生状态,关键就看在特定环境中的选择。无论前面的世界是黑暗,还是海阔天空,都不要质疑与彷徨,不要动摇自己的信念,即使身处艰难的环境,请大家依然保持内心的明辨与慎独,坚持医者的正义与本真。面对当前错综复杂、令人纠结的医疗环境,大家不要只看到困难,更要看到长远的发展,更要把握成才的机会,拿出勇气和远见,排除万难,迎刃而上,用实际行动肩负起历史赋予你们的使命,努力开创医学事业的明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上个月,应宣传部之邀,我在学校《医学人生》作过一次讲座,当时我跟在场的同学们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保持良好心态,不管外界风雨还是阳光,都要维持内心世界的平和,不妄自菲薄,也不自高自大。”今天,我依然要跟大家说这句话。“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诚如曾国藩所言:“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未来的人生路上,希望大家守得住志向,平凡不平庸,耐得住寂寞和艰辛,经得住诱惑和挫折,扛得住压力和痛苦,hold住小节和大局,认准目标,不畏浮云,保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要怨天尤人、自甘堕落,因为如此随遇而退,注定会日子越过越潦倒。不要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因为随遇而安者必然越过越无为。不管在哪里都要扎根奋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一个内心宁静而强大的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享受沿途的风景,感受生命的厚重。只有这样随遇而进,才会赢得出彩人生。

同学们,今天,你们就要离开母校,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游历五洲,建树八方。不管你们身处何方,请牢记,“你可以吐槽而不允许别人谩骂”的母校永远是你们人生征途上的精神家园,你们的成功与辉煌将是母校最大的荣耀和骄傲。无论你们走到哪里,即便待你长发及腰,母校,依然会以最深情的目光,注视着你们,关切着你们,祝福着你们!希望毕业之后,母校的公众号依然是你们不变的关注对象,“师徒范儿”的合影依然是你们经常回味的记忆。

同学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最后祝愿同学们鹏程万里,前程似锦,永远幸福!祝各位家长、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19年6月24日

上海交大培训心得体会医学院篇五

获得我校自主招生认定资格的考生,在高考自主招生志愿中填报我校(上海交通大学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具体志愿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在高考录取时可以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其高考成绩不低于当地同科类一本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自主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且达到以下要求则按照公示专业予以录取:

1)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自主招生人选中的非上海、浙江考生,高考成绩分别达到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当地同科类本科一批(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采用普通本科批)的最终模拟投档线下20分内(含20分)。对于高考总成绩不是750分的省份,不需要折算优惠分值。最终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测算生成。

2)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自主招生人选中的上海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上海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30分(含),浙江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浙江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50分(含)。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自主招生人选中的上海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上海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20分(含),浙江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浙江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40分(含)。

注:江苏自主招生考生的两门选测科目等级需达到1a1b。少数特别优秀的考生,优惠分值可适当放宽。对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达到生源所在省(区、市)同科类本科第一批次控制分数线者(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自主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予以优先录取。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