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选8篇)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选8篇)

时间:2023-10-03 21:22:26 作者:梦幻泡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选8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有一种美丽叫“中国女排”,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我们见证了“中国女排”的伟大力量。

奥运会倒计时第二天,中国女排经历了一路坎坷,终于进入了最后与塞尔维亚的金牌争夺战。两队实力可以说不相上下,所以观看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这将是一场硬仗的心理准备。

上午九点十五分,中国女排上场了,只见她们身穿靓丽的红黄安踏服,这支平均年龄才只有二十四岁的年轻队伍士气高涨。我们的主攻队员朱婷,她可是目前中国单场得分最高的女排队员;还有别名为“惠美丽”的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她可是攻防平衡的实力派;身披8号战袍的张常宁,更是我们中国女排中的“黑马”,被大家称作“得分王”……中国女排真是美丽加实力。

比赛开始了,第一局,塞尔维亚的发球来势汹汹,一下子赢了好几个,但是,中国女排也马上进入比赛状态,特别是我们的拦网能力很强。可最终,塞尔维亚还是赢得了比赛的第一局。

双方队员调整了一下状态,第二局比赛开始了。这一局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在电视机前面咬紧牙默默说:“这局我们一定要赢啊!”果然,第一个球中国女排得分,真是开局大好啊!整个第二局中国女排使尽“洪荒之力”,可以说发球扣球全面开花,最终以25比17赢得第二局。

比赛是五局三胜制,第三局将会是转折点,如果赢,那中国女排将会信心大增,士气上升。可两个队伍水平太相当了,比分紧紧咬住不放,我的小心脏都快要蹦出来了。不过有惊无险,最后中国队以两个球的优势胜出。

坚持是最好的力量。中国女排越打越猛,越打越默契,终于,中国队以3比1战胜了塞尔维亚队,冠军奖杯花落中国。此刻,女排姑娘们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流下了喜悦的泪水。是呀,时隔12年,她们又一次为中国夺得这块宝贵的奥运会金牌,她们是我们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更是这个时代的骄傲。

中国女排之所以有今天的胜利,是因为她们一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我想这就是“铁榔头”精神。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凌晨五点十分,天还没亮,公鸡开始打鸣,间或有一声狗叫,一大片虫鸣声压过来,风在山林间回响,野猫、野狗、蝙蝠还有当地俗称白鼻梁子的果子狸也会出现。校长张桂梅从三楼的一间学生宿舍走出来,打开手电筒,一层层打开楼道里的灯,一有光,这些山里的动物就跑走了。

华坪女高的一天从此刻开始。

学生们五点半起床,上午五节课,下午三节课,中间午休1小时,晚上分三段,一段2小时,11点半到12点之间熄灯,从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是如此。除学习以外,所有其他时间都被尽可能压缩,吃饭不能超过10分钟,跑步往返。张桂梅精心测算过,一分钟约有30个学生打饭,一个年级159人全部打完需要5分钟,最后一个学生也留有5分钟时间吃饭。唯一的休息时间是周日11点到下午2点,这3小时内,学生们被允许外出,享受每周一次的洗澡时光。

乍一看,华坪女高和其他以军事化管理为核心的县中还没有太大差别。在教育资源匮乏的中西部县城里,x中学模式被广泛地复制。在高考这个相对公平的游戏中,对于很多出身社会底层的孩子们来说,以时间换机会是目前看起来最成功、也是现实中唯一有效的思路。

但华坪女高更为成功,或者说更为特殊。在衡中模式里,“名校掐尖”是最关键的前置环节,而女高第一届学生中,很多人中考分数很低,甚至没有达到县城分数线,这些学生在三年后却几乎全部考上本科,本科上线率达到100%。时任x省副省长李江感慨,这个成绩非常了不起,因为女高的入口极低,来者不拒,没有分数限制。

从2008年成立至今,华坪女高在12年内先后将1804名女孩送出大山,一千多个家庭因此脱贫,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最新的2020年战绩显示,女高共有159人参加高考,其中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这些数字共同构成了女高神话,也让校长张桂梅在今年成为焦点。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彭士禄院士年轻时的艰苦学习和学成归国后的赤诚报国之心,也深深地感动了当代大学生,点燃了他们向楷模学习,奋发向上的激情。

广东科技学院学生张嘉伟:“彭老勇于负重,脚踏实地,几十年如一日地服务我国核事业,我真的备感幸福,生活在一个英雄辈出、楷模众多的伟大国家。”

广东科技学院学生谢雯俞:“印象中有两句话是比较深刻的,一句是‘用日积月累去给祖国最好的承诺’,还有一句就是‘只要祖国需要我们,就去贡献我们的一切’,这两句激励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地去学习专业知识。”

延伸阅读: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

1988年9月27日,中国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这是继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于深海中牢牢筑起的第二道核盾牌!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知道他——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彭士禄。

为了祖国核事业,他隐姓埋名数十年,49岁时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晚年只能靠鼻饲提供营养。

2020年1月,他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中,字字铿锵地说:“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贡献一切!”

今年3月22日12时36分,彭士禄院士因病逝世。

近日,中宣部决定追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

“小乖乖”

彭士禄是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参与、见证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的全过程。他负责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他的一生经历起伏跌宕,为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这个工作中被人称为“彭大胆”“彭拍板”的钢铁汉子,却是父亲的“小乖乖”。

彭士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次子,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1928年彭士禄的母亲蔡素萍英勇就义,1929年父亲彭湃在上海牺牲。这一年,4岁的彭士禄成了孤儿。

作为彭湃的儿子,小小的彭士禄被国民党视为“斩草除根”的目标之一,成为国民党在全国悬赏搜捕的通缉犯。

8岁时,彭士禄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阴森恐怖的牢房里,饭里有虫子,身上有虱子,不仅如此,敌人还逼供让他承认自己的身世。

“一个漆黑的夜里,奶妈背着我逃难。”这是彭士禄最早的人生记忆。唯一的一张与父亲和哥哥彭绛人的合影,对于他来说,弥足珍贵。照片上有彭湃亲手写的字:“彭湃及他的小乖乖”。

1950年,25岁的彭士禄第一次看到父亲彭湃的照片,内心百感交集。他默默地在照片背面写下了:“这是中国革命英勇的斗士!这是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我的爸爸——彭湃同志!”

彭士禄说,“我不能给我爸丢脸,当不了革命家,但我能当专家,我要在核动力领域,做出名堂来。”所以,他用一生来践行他的诺言。

“彭老六”

工作上废寝忘食、敢于拍板、勇于承担的“彭大胆”,在生活中却是个老顽童。虽然童年过得颠沛坎坷,但他却一直是个乐观的人。

在家里,彭士禄有很多绰号,彭老乖、彭老帅、彭老六、老朋友……其中,“彭老六”的由来,与家庭成员的“地位排序”有关。

家里面,夫人永远是第一位,大家都必须听她的;女儿排第二,因为她是夫人的追随者,永远支持夫人;外孙女排第三;保姆排第四;女婿排第五;自己则排第六。

彭士禄调侃,“我在家最没地位,人人都可以管我。要规定我几点睡觉,要管我吃饭,不让抽烟喝酒。”因此,彭士禄经常一回家就问:“老五回来没有?”颇有点“难兄难弟”的意思。

“我小朋友回来没有?”彭士禄管外孙女叫“小朋友”,外孙女就叫他“老朋友”,都是玩笑称呼。年纪越大,越喜欢开玩笑。他的同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也说,“他就是一位爱笑的老人。”

“中国好爸爸”

年轻时的彭士禄一直忙于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但退休后一家人一起生活得很幸福。

彭士禄95岁时,女儿彭洁专门给他颁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中国好爸爸”奖。当时制作门店的老板还说,这是他第一次制作这样的礼物。

女儿彭洁经常与父亲说说笑笑,还给他颁了一个“最帅老爸”奖。

晚年住院后,女儿常来医院看彭士禄,有时还带客人来。每次探视完了,他总是坐着轮椅坚持送客人到电梯口。等客人上了电梯后,他冲着人们挥手,有时还调皮地跟女儿说“see you tomorrow”,最后还来一个飞吻。这是他跟女儿之间特有的互动。

女儿彭洁说,“我觉得我父亲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觉。他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爸爸。”

“拓荒牛”

在彭士禄家中的橱窗内,摆放着他最爱的三件“宝贝”: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成功纪念盘、核电站核岛模型和拓荒牛雕塑。彭洁说,父亲最爱的是第三件。“很多同事说他像一头拓荒牛。这是他最好的人生写照。”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选派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1956年获得苏联颁发的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正当他准备毕业回国时,正在苏联访问的陈赓大将将彭士禄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陈赓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彭士禄几乎是脱口而出:“我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彭士禄常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彭洁说,“他一生都在为祖国的核动力事业奋斗……他希望和核潜艇永远相伴,永远守卫海洋。”

2021年3月30日,在《英雄核潜艇》的歌声中,彭士禄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骨灰撒向大海,永远守护祖国的海洋。

从烈士的遗孤到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他默默走完了为祖国“深潜”的一生。一辈子太短,短到他只为祖国做成了两件事;一辈子又太长,长到他把生命熔铸进新中国核事业基座上的磐石。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她是xx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20年10月,x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传说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一个人,总有感动的时候,世上永远不缺少令人感动的人。中央电视台在芸芸众生中,寻找出10个中国最令人感动的人,在每年的春天通过《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向大家介绍这些人和他们令人感动的事迹。《感动中国》已经开展了10年,可我却只看了一期,就是今年的这期。

今年,每个人物的事迹都十分令我感动。像朱光亚爷爷,他一心研究原子弹,率领科研人员研究了整整10年。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终于研究成功了,他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像胡忠和谢晓君夫妇,他们放弃在城市里的优良条件和工作,到山区的孤儿院去教书。这一教,就是12年。他们经常因为过度疲劳而昏倒,但他们还是坚持在那里教书。在这其中,无臂的钢琴师刘伟最打动我的心。

“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句话是刘伟的励志名言。的确,他精彩地活着。刘伟在10岁的时候,因为一场事故被截去了双臂,可他没有放弃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人生的希望。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坚强地挺了下去。从10岁—12岁,从失去双臂到踏上维也纳的大厅,他创造出了无数的奇迹,他时时刻刻都在努力。

刘伟令我感动的,是他那种相信自我的心情和他那坚持到底的精神。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平时,我很少有坚持不懈做到底的事情,常常是做到一半时,觉得太难了,太累了,就不做了。就拿我跳绳来说吧。前几个星期,妈妈对我说,跳绳对身体的健康有好处,于是我规定自己每天跳绳500个。坚持了几天,就做不下去了,因为跳完绳后,很累,气喘吁吁的,十分不舒服。我心想:这太累了,我还是放弃吧。很快,放弃就战胜了坚持。

现在,我看了刘伟的事迹,我认为,刘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遇到了许多困难,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相信自己,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刘伟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感动中国”的人物的精神,我都要学习。《感动中国》让我知道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让我知道了许多值得我去学习的人。《感动中国》,一个让人感动的舞台!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如约而至,守在电视机前的我看着荧幕中的一个个人,听着一件件事,不自觉的便红了眼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八十七岁的孙家栋爷爷已经年过古稀,少年勤学的他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家栋”——家国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他的传奇,孙家栋爷爷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紧密相连,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课返回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总工程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在他领导下发射的卫星竟奇迹般地占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镜头前两鬓斑白的老人眼角湿润,泪光闪烁。眼中满含的是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熊熊火光闪耀灵魂。20__年五月十八日凌晨,一场大火猛烈的袭击着一座居民楼,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义无反顾的三次冲进火海救人,二十多位邻居无一伤亡,可是从火场出来的王锋,已经被烧成了“炭人”浑身漆黑,神志已经不清醒。在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王锋的伤情似乎有所好转。正当所有人都盼着这位英雄能早日康复时,十月一日下午,他却悄然走远,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他的无私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心中永生。

诲人不倦无私奉献。支月英是江西省澡下镇的一名老师,一九八零年,只有十九岁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来到离家百里远的泥洋小学。这里山高路险,支月英却丝毫没有退缩,毅然决然的留了下来,成为了一名深山女教师,三十六年以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山村的讲台上,几十年如一日,从“支姐姐”变成了“支妈妈”,培育了大山深处的一代又一代人。

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你跋涉了许多路,却终是围绕大山,吃了许多的苦,但给孩子们的却总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却白了你的麻花辫。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优秀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人民不会忘记你!生者奋疾砥砺,逝者安息千古!”看到有关黄文秀事迹的报道后,市委政研室驻壶关县龙泉镇清流村第一书记马继红将自己的心声通过微信朋友圈与大家分享。他说:“黄文秀舍小家为大家,把贫困群众当亲人,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敢于迎着困难上,朝着坚毅走,把宝贵的青春年华永远定格在了大山之间。她的言行操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她是扶贫干部的骄傲,也是砥砺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

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为百坭村的脱贫攻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我们向她滚烫的初心和高尚的灵魂致敬!”连日来,黄文秀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市脱贫一线的干部群众,大家纷纷表示,黄文秀是扶贫干部的优秀代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很多优秀的同志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要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坚守初心,担当奉献,将青春和热血书写在大地上,书写在人民心中。

共产党员就应该向文秀同志一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文秀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克难攻坚的斗志和力量,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期绝不气馁,要团结起来把文秀没走完的长征路走完。

文档为doc格式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冬奥会超级新秀苏翊鸣与亚洲飞人苏炳添的互动,近几天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令人欣喜的是,在苏翊鸣登顶之时,他的偶像也迎来运动生涯的高光时刻: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确认,英国田径运动员乌贾违反了兴奋剂规定,他所在的英国队在东京奥运会获得的男子4x100米接力银牌将被没收,加拿大队、中国队分别被递补为亚军、季军。

有必要提醒的是,这枚奖牌,不仅是苏炳添运动生涯的第1枚奥运会奖牌,也是中国接力队乃至中国短跑队在奥运赛场奖牌零的突破。

天生条件的差异,让黄种人的短跑能力不及白种人,更是大大地落后于黑种人。

我们不妨翻开历史资料做一番对比:1982年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为9秒95秒,当时的全国纪录仅为10秒52,差距真的不小。

田径是拥有40多个奥运项目的一个大家庭,绝大多数项目是“单打独斗”,比赛中运动员必须依靠个人的能力与对手拼争。

相比之下,接力比赛称得上田径赛场的一朵“奇葩”,参赛的4名运动员需要通过接力棒的传接来完成比赛,要想在赛场上克敌制胜,除了一流的速度,还需要一流的交接棒流畅度,接力项目的这一特点给中国队带给了不小的上升空间。

事实上,40年来中国男子接力队屡屡在亚洲赛场甚至世界赛场演绎不可思议的“东方极速”,为中国田径乃至中国体坛增添了不少荣光。

对于资深体育迷来说,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应该记忆犹新,那是中国男子接力队的成名之战。

当时,由蔡建明、余壮辉、何宝栋、袁国强组成的中国队,跑出了39秒82的亚运会新纪录,并摘取冠军,为中国亚运代表团夺得历史上的第一个接力项目金牌。

4年后的汉城奥运会,到最后一个比赛日开始时,中国和韩国代表团均夺得93枚金牌,最后举行的男子4x100米决赛便成为决定双方金牌榜位次的终极对决。

关键时刻,中国队四将携手创造了39秒17的亚洲新纪录,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奠定胜局的1枚金牌,中国代表团因此连续第2次坐上亚运会金牌榜头把交椅。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堪称中国男子接力队的第一王朝期,那段时间中国接力队不仅称雄亚洲赛场,还频频在世界大赛露脸。

198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x100米决赛,当时由李涛、蔡建明、李丰、郑晨组成的中国队,跑出了39秒05秒的亚洲新纪录,以小组第四的身份晋级决赛,最终获得第7名。

三年后在家门口举行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男子接力队再创佳绩,国手以敲开39秒大关的优异成绩实现亚运会三连冠,创造了中国男子接力队的第一个辉煌期。

时隔20年,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激情上演。

广州亚运盛会的田径赛场,沉寂20年的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再度发威,陆斌、梁嘉鸿、苏炳添、劳义4位中国飞人奉献出38秒78的亚运会新纪录,击败老对手日本,赢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战。

这场胜利,标志着中国男子接力队第二王朝的开启。

随着张培萌、苏炳添、谢震业等亚洲顶尖飞人的先后崛起,此后几年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的竞争力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2014年仁川亚运会,由陈世伟、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99的成绩再次打破亚洲纪录,并成功卫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的37秒99夺冠成绩排在当年的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牙买加、英国和美国队,即便放在任何一届奥运会上,这个成绩都可以获得奖牌。

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男子接力队,在不断突破自我的奔跑中,逐渐从亚洲顶尖层面跃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5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四将在接力赛连续发力,他们先后两次跑出惊人成绩。

中国接力队先是在预赛以37秒92的成绩刷新我们自己保持的37秒99的亚洲纪录,当晚又以38秒01夺得世锦赛银牌,创造了亚洲队伍在世锦赛百米接力的历史最高名次。

更令人骄傲的是,这也是有史以来亚洲运动员在世界大赛该项目的历史最佳战绩。

客观的说,这段时间属于男子接力队的亚洲荣光,不仅仅来自于中国队,还有同样优秀的日本队。

五六年前,新星辈出的日本接力队也上升到世界一流水平,这支团队在2016年奥运会、2017年世锦赛、2019年世锦赛分别夺得银牌、铜牌、铜牌,并将原写在中国队名下的亚洲纪录提升到37秒43的惊人高度。

当然,苏炳添领衔的中国接力队,这期间仍然是中国田径队的主要亮点,他们仍然保持在世界一流强队之列,先后获得16年里约奥运会第4名、17年世锦赛第4名、19年世锦赛第6名。

和中国田径队其他径赛类项目比较,这些都是令人惊叹的闪光业绩。

日本接力队的崛起,意味着男子4x100米接力的中日斗法,其影响力不再局限于亚洲赛场,已经成为世锦赛乃至奥运会的一道风景线。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属于亚洲体坛新的荣耀和光彩。

当然,苏炳添和他的队友们,他们的最高目标不仅仅是中日之间的斗法,而是力争在世界更高赛场以干干净净的一流成绩击败强劲的对手,为中国田径乃至中国体育赢得更高的荣誉。

半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他们在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跑出37秒79,又一次显示出这支团队的世界一流水平。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昨天的裁决,让中国男子接力队终于获得半年前就该属于自己的1枚奥运奖牌。

虽然这份荣誉来的有些迟,但终究是真实战胜了虚假。

祝贺中国男子接力队迈上新的台阶!他们今后必将带来更多的荣誉!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