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八上平方根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9篇)

最新八上平方根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9篇)

时间:2023-10-03 17:49:20 作者:碧墨最新八上平方根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八上平方根教案篇一

1.经历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

2.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方程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人体,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

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kg和15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分别求这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你能找出这一问题中的所有等量关系吗?(分组交流)

如果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kg,那么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是________kg。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全长600km的普通公路,另一条是全长480km的高速公路。某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h,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

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如果设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h,那么它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h。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列出方程.

上面所得到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有什么区别?

(3)根据分式方程编一道应用题,然后同组交流,看谁编得好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八上平方根教案篇二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环节:

活动1:复习引入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1)7/9×13-7/9×6+7/9×2=;

(2)-2.67×132+25×2.67+7×2.67=;

(3)992–1=。

设计意图: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

p165的探究(略);

2.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活动3:探究新知

看谁算得准:

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2)(a+b+c)=;

(3)(+4)(-4)=;

(4)(-3)2=;

(5)a(a+1)(a-1)=;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a+b+c=;

(2)3x2-3x=;

(3)2-16=;

(4)a3-a=;

(5)2-6+9=。

在第一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一组式子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归纳、得出新知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a(a+1)(a-1)=a3-a

a3-a=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八上平方根教案篇三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无限不循环小数;求算术平方根的更一般的方法---用有理数估算、用计算器求值.

2.内容解析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2.目标解析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梳理旧知,引出新课

问题1 (1)什么是算术平方根?怎样表示?

(2)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

设计意图: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通过设问,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问题探究,学习新知

问题2 能否用两个面积为1d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d的大正方形?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展示剪拼方法.

追问(1) 拼成的这个面积为2d的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师生活动:学生自行解答,教师对解答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追问(2) 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图形,不难回答,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就是大正方形的边长d.

问题3 有多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探究“在哪两个整数之间呢?”

追问(1) 那么是1点几呢?你能不能得到的更精确的范围?

3.用计算器,求算术根

例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精确到0.001)

设计意图:使学生会使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练习教科书第44页练习1.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4.综合应用,巩固所学

现在我们来解决本章引言中的问题.

问题4 (1)你会表示出, 吗?

(2)用计算器求, .(用科学记数法把结果写成的形式,其中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师生活动:学生理解题意,根据公式,可得,,将,代入,利用计算器求出,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问题5 利用计算器计算下表中的算术平方根,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利用夹逼法来求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的依据是什么?

(2)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或近似值吗?

(3)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4)怎样的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6.1第6、9、10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求的整数部分.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的估算能力.

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12;(3)与.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的估算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3.若,,那么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算术平方根概念以及有关规律的理解.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算术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上平方根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神五”的成功发射这一伟大壮举,竟然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本章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算术平方根的必要性。

请看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教科书第160页的问题

问题一:

很容易算出画布的边长等于5dm。

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边问边展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通过幻灯片的演示,直观的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为学习算术平方根提供背景和素材,进而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出示自学提纲:

1、算术平方根以及有关概念

2、为什么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为0。

3、自学例1,先试做后对照。

4、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它的值 是多少?用等式怎样表示?

5、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怎样用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 1、2、3、4、5、(4分钟)

小组交流 1、答案  2、提出疑难问题

注意:每个小组作好纪录(4分钟)

全班展开交流 提出疑难问题

八上平方根教案篇五

知识技能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2.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3.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

数学思考

1.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通过探究的大小,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了解两个方向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

1.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

2.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情感态度

1.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感受无理数

难点:探究的大小的过程

教学过程与流程设计

活动1创设情景,引入算术平方根

20xx年10月16日,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宇宙在脱离地球轨道进入正常运行轨道的速度要满足一个条件,即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之间,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分别满足:第一宇宙速度v1(米/秒):,第二宇宙速度v2(米/秒):

小欧还要准备一些面积如下的正方形画布,请你帮他把这些正方形的边长都算出来:

面积191636

边长1346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活动2通过一些简单例题,进一步了解算术平方根

1、你能求出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吗?

2、请同学们同桌之间合作,一位同学说一个正数,另一位同学说出这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3、16的算术平方根等于________

4、的值等于_________

5、的算术平方根等于_________

活动3动动脑,动动手,探究的大小

你能用两个面积为单位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吗?

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得的新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新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讨论:

你知道有多大吗?

的估算:

如此进行下去,可以得到的近似值,还可以发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活动4财富大统计

1、你认为小欧要解决他参加美术作品比赛中遇到的问题 。

八上平方根教案篇六

1.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

第10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2.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渗透将来未知转达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问题。

2.彻底理解题意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建立模型。

1.怎样设未知数?

2.找本题等量关系?从哪句话中找到的?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写答案。

思考:怎样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比较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谁更容易?

三、练习。

1.根据问题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甲、乙两数和是40差是6,求这两数。

(2)80班共有64名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求这个班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3)已知关于求x、的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2.p38练习第1题。

四、小结。

小组讨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哪些基本步骤?

五、作业。

p42。习题2.3a组第1题。

后记: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第11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1.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彻底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新课。

探究: 1. 你能画线段表示本题的数量关系吗?

2.填空:(用含s、v的代数式表示)

设小琴速度是v千米/时,她家与外祖母家相距s千米,第二天她走2小时趟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时她离家距离是______千米;她走5小时走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时她离家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写出答案。

讨论:本题是否还有其它解法?

三、练习。

1.建立方程模型。

(1)两在相距280千米,一般顺流航行需14小时,逆流航行需20小时,求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的速度。

2.p38练习第2题。

3.小组合作编应用题:两个写一方程组,另两人根据方程组编应用题。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

八上平方根教案篇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含义,会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本节内容基本能按照事先设计上下来,学生的反应良好,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地新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不是很多,这是学好算术平方根的关键,也为后面学习立方根及运用平方根进行基本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语言不够流畅,对学生关注不够;未能从多方面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时间把握不够理想。

3、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讲解不够详尽。

以上存在的问题,使我今后教学需要努力改正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一些典型的错题进行分析讲解,通过练习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注意这些问题,确保每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听懂。

八上平方根教案篇八

多媒体投影一组图片,让同学们从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多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活动一:阅读教材p19。

小组讨论:结合具体图形说出多边形的边、内角、外角?

反思小结:多边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多边形的对角线

活动二:(1)十边形的对角线有35条。

(2)如果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36条对角线,这个多边形是39边形。

反思小结:当n为已知时,可以直接代入求得对角线的条数,当对角线条数已知时,可以化为方程来求多边形的边数。

小组讨论:如何灵活运用多边形对角线条数的规律解题?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活动二:阅读教材p20。

小组讨论:判断一个多边形是否是正多边形的条件?

反思小结:由正多边形的概念知:满足各边、各角分别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是:

1、多边形、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

2、凸凹多边形的概念。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每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c、每个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d、每条边、每个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2、小学学过的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正多边形的是(d)

a、三角形b。正方形c。四边形d。梯形

3、多边形的内角是指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多边形的外角是指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多边形的内角和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关系。

4、已知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比为1∶2∶3∶4,求这个四边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八上平方根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学习二等分的方法。

2、操作目标:通过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给图形二等分,体验等分中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

3、能力目标:探索对不同图形进行二等分。

发散点:

运用不同的等分线对图形进行等分。

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色纸片若干、多项操作学具、棋盘若干,记录单,剪刀,铅笔、手偶

活动过程:

(一)等分图形

1、以情景引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生活化地展现生活的数学,更加易于幼儿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师问:“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兴了,有什么烦恼吗?”平平(教师扮):“今天早上吃早点,我发现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来分享,小朋友,你们快帮我想想我该怎么办呢?”

(3)师:“谁想到好办法了?”幼儿:“把面包片分成两份不就行了吗!”

(4)平平(教师扮):“可是分完了会有大有小,怎么办?”

(5)教师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纸片,提问:“面包片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正方形的。”教师:“那我们就用正方形的纸来代替面包片帮平平姐姐来分成两块一样大的!”

2、提供幼儿正方形纸和剪刀,请幼儿操作。提供给幼儿尝试的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尝试各种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将其剪开的方法便于幼儿验证两部分是否相等。

3、小结:

(1)师:“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块什么形状,你是怎样分的?”

(2)师:“有几种分的方法”(对角和对边折)

(3)师:“怎样证明这两块一样大呢?”(比一比)

(4)师:“怎样分才能一样大呢?”

(5)教师于幼儿共同总结:只要找到了中心线,就可以将一个分成两个一样大的。进一步引导幼儿掌握二等分的关键要点。

(二)运用学具进一步探索。只用纸来等分,以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比较精确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对角和对边折两种,运用学具,抓住学具有洞洞点的特点,可以让幼儿进一步尝试以各种折线为中心线进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够保证精确性。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在明确等分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地尝试二等分的多种方法。此环节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同时渗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道理。

1、师:“你们用了两种办法,还有没有更多的方法呢?”

2、请幼儿运用学具进行尝试,并准确找到不同形状的中心线,探索检验的方法。检验能够证明所分的两部分是一样大的,检验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为幼儿投放了与一块学具板相同的作业单的目的就是能够在记录等分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剪开记录后的作业单进行比较证明。除此方法还可以比较等分线两侧的洞洞子每排数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针对寻找不同的中心线以及检查的办法进行指导,并引导幼儿记录、检验。

4、小结:展示幼儿作业单,谁来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了等分,你是怎样指导它们是一样大的。请幼儿将有创新的分法介绍给其他的幼儿,并展示不同检验相等的方法。让幼儿能够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并且结合大班幼儿集体学习的特点,鼓励幼儿创新。

相关范文推荐
  • 10-03 2023年项目代理合同协议书(优质7篇)
    合同内容应包括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与职责、工作时间与休假、薪酬与福利、劳动保护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合同书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 10-03 2023年荒山闲置土地租赁合同书(实用5篇)
    现今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合同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合同范文
  • 10-03 最新委托律师调解收多少费 委托代理律师合同书(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委托律师调解
  • 10-03 2023年居间代理合同离职 代理居间合同(通用5篇)
    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那么大家
  • 10-03 最新中秋联欢晚会主持开场白(实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
  • 10-03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教案(大全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
  • 10-03 最新十一国庆快乐祝福语(优秀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十一国庆快乐祝福
  • 10-03 2023年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初中 中小学生以感恩为话题国旗下讲话稿(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 10-03 教师初中个人师德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师德总结(模板7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
  • 10-03 学生会新生入学工作计划(实用6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下面是小编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