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文旅产业调研报告总结(优秀5篇)

最新文旅产业调研报告总结(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16:47:15 作者:梦幻泡最新文旅产业调研报告总结(优秀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旅产业调研报告总结篇一

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推进文旅融合工作情况报告是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度的重点监督工作。为确保这项工作有序推进, 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会同教科文卫工委在常委会罗卫红和徐小林副主任带领下,认真开展前期准备工作。7月5日和13日,分别赴上城区、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建德市等地开展关于文旅融合工作情况调研,实地查看了严州古城、建德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全季酒店“30秒入住”数字化应用等11处文旅融合点位情况,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市文广旅游局及部分区、县(市)文旅局等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分析交流文旅融合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及机遇前景,收集了相关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对标城市发展定位,坚持文化挖掘、旅游业发展、生态保护互促互进、优势互补,发挥杭州特色风貌优势和历史人文优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有效促进了我市旅游业健康发展。20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285亿元,比上年增长8.2%。今年1-6月份,全市接待游客48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83.2亿元,分别增长73.7%和73.8%,分别恢复至20xx年同期的89%和94.7%。

(一)有效塑造文旅融合软实力。保护传承文化资源,实施西湖、西溪、运河及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工程和“城市记忆工程”,推动丝绸、茶叶、金石篆刻、浙派古琴艺术等东方传统非遗文化元素活态传承,全市已获得世界文化遗产3项,人类非遗代表作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8项。加强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西湖、大运河、钱塘江文化等研究,开展杭州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编撰工程,已编撰出版系列丛书20套。建设提升文旅设施,建成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主题博物馆,规划建设杭州博物馆、杭州音乐厅、杭州美术馆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和文旅综合体项目。积极推进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良渚遗址国家公园、南宋皇城考古遗址公园、吴越文化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和世界旅游博物馆建设。遴选推进全市18张文旅“金名片”等重大项目,努力打造文旅新地标。策划推广文旅线路,围绕大运河、“三江两岸”、千岛湖等山水资源,策划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唐诗之路、京杭运河游,围绕西湖沿线历史遗迹和“最美浙江人”展示馆、五四宪法馆等人文景点,开发爱国文化、修身文化、廉政文化专线。围绕民俗展示和传统体验,推出蚕桑文化之旅、年味江南之旅、国画印学之旅。围绕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三大世界遗产,推动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文化村落串点成线。打造文旅融合ip,举办全球旗袍日、杭州奇妙夜、宋韵杭式生活节、苏东坡文化旅游节、中国大学生旅游节等一系列文旅节庆活动,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文旅融合ip。

(二)不断激发文旅融合创造力。融文博于旅游,实施文物激活推广工程,联合浙江省博物馆等8家重点博物馆(院)推出“杭州宝贝过大年”系列活动。依托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五四宪法馆等,新开发10条“红色走读路线”。整合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等十余项涵盖国家级、省级的非遗项目,打造文旅融合体验基地。打造书香杭州,建成杭州书房68家。融演艺于旅游,围绕“中国演艺之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演艺产业,打造了《宋城千古情》《最忆是杭州》等演艺精品,推出了西溪湿地的《今夕共西溪》、建德的《江清月近人》、淳安的《水之灵》等文旅演艺项目,引进了全球顶尖太阳马戏《x绮幻之境》入驻杭州新天地太阳剧场,形成了“来杭州旅游,看杭州演艺”的良好口碑。融文创于旅游,发挥中国动漫节品牌效应,积极探索“动漫+旅游”模式,将动漫文创产品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推动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推动传统工艺活化利用,推出了万事利丝绸、朱炳仁铜雕等一批文旅产品。融会展于旅游,定期举办杭州文博会、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结合“国际会展目的地城市”建设,拓展办会场地新空间,推出包括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等十大新经济会议小镇,举办“杭州之夜”国际会议目的地等推广活动,挖掘会议大使引会新动能。融数智于旅游,上线“西湖一键智慧游”,覆盖景区近60平方公里区域,将西湖打造成为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数字景区”。依托“城市大脑”文旅系统,推出“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和“长三角旅游pass卡”等五大便民服务应用场景,覆盖全市214个景点场馆和664家酒店宾馆。

(三)有力推进文旅融合国际化。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举办“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召开“亚洲美食与人类文明”等系列论坛,开展“香约亚运”等特色活动。连续15年举办杭州茶文化旅游博览会,为传承茶文化、推动茶旅游、促进茶经济提供重要载体,形成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民俗体验、运动休闲、养生健身等于一体的茶旅融合新样本。牵头承办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通过积极争取,“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杭州,20xx年5月份将正式举办,进一步提升杭州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构建国际交流推广体系,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中美旅游高层对话等重要国际会议,举办世界旅游联盟“杭州之夜”推荐会。在日本大阪、中国台北设立“杭州文化和旅游展示中心”,先后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旅游促销,积极拓展境外重要客源市场。精心组织城市主题活动,配合“杭州国际日”,策划推出“杭州文化旅游主题馆”,通过非遗体验互动、“数字文旅”成果展示、文创产品展示销售等,展现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魅力杭州”。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搭建长三角城市文旅融合交流平台,促进区域城市文化旅游交流。

(一)对加快文旅融合发展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旅游业投资大、周期长,短期内对gdp、税收贡献不如工业的思想还比较普遍,尚未真正认识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对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未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引领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相较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我市各级政府在资金投入、产业扶持方面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市文旅融合大项目落地较少,市、县两级政府在利用好土地要素保障,编制和调整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促进文旅融合大项目落地方面,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二)文旅融合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我市存在文旅融合缺乏共识、行业壁垒难以打破、文旅资源缺乏共享、创新力量难以汇聚等问题,文旅融合发展机制还不够健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在规模化、整体化有机融合方面还有待加强。文旅融合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也制约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如大运河(杭州段)由市运河综保委、市运河集团及沿线相关区政府等单位管理运营,不利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又如文旅资源在我市分属市文广旅游局、市园文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市文广集团及市文创中心等不同部门管理,较难形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合力。

(三)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我市对整合各地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的统筹力度有待加强,尤其是区、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文旅产业融合统筹不够,总体呈现投资小、散、弱“浅融合”现象。我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力度滞后于部分副省级城市,且还呈现传统功能性的现状,没有充分考虑新时期文旅融合的设计与推广需要,未真正将文化融入旅游开发、服务和体验中。文旅融合的区域连接性不够,存在区、县(市)之间自成一体、单打独斗的现象。文旅项目大部分仍以参观和较为初级的自助式体验为主,沉浸式体验类项目和产品及新业态产品较为缺乏,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新需求。文旅融合产品缺少创意创新,文化内涵、文化元素的展示缺乏新形式、新方法,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不强。

(四)文旅融合的地方文化特色和内涵不够。一方面对杭州历史文化的内涵、人文精神等深挖提炼不够,尚未提炼出最符合我市当前主题性、代表性、根本性的文旅发展特质。我市坐拥独特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历史上璀璨的南宋文化,还有钱塘江诗词文化,更有闻名中外的佛教文化,各种茶文化、饮食文化也已传承千年之久,对这些丰富如同宝藏的历史文化资源,我市深度挖掘不够,尚未形成当前杭州的地域标识。另一方面,对杭州现有的文化资源利用不够。我市坐拥西湖、运河、良渚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文旅资源极具优势,但还没有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标志性文旅融合产品。我市是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市委提出“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现代化发展导向,而文旅融合鲜见互联网及工业现代化类型的产品。相较于国内如长沙、重庆、成都等地打造标识性文旅融合地域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五)文旅融合发展人才支撑不足。目前,我市文旅融合发展各类人才缺乏,不仅缺乏对杭州特色文化进行创新创造,提升旅游品味和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也缺乏文旅融合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企业家等应用型人才,还缺乏文旅融合一线专业化导游、讲解等基础型人才。文旅融合发展缺少智力支持,导致融合发展的内生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杭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具有文旅融合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是杭州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之所在。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文旅融合对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放大文旅融合的综合效应、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在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行动中,构建牢固的文化纽带,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以文旅高质量融合赋能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加强协调统筹,不断夯实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要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在党委和政府的统筹协调下,重点统筹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协调推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文旅融合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区、县(市)成立由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形成全市上下联动的机制。要强化规划引领,立足全市城乡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同步编制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在文化研究、项目创意、景区开发、文物保护、配套建设、旅游营销、形象提升上整体谋划、全面推进。要强化要素保障,要加强文旅融合研究,适时出台支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强对各区、县(市)政府的统筹指导,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加快引进培育文旅融合大项目。要强化智力支持,建立全市文旅产业人才专门数据库,加强文旅专业研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文旅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要挖掘历史资源,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品牌开拓工程。要实施文旅融合品牌引领战略。打造大杭州文旅融合的品牌,提炼出能代表杭州历史文化气质和自然风景特征的响亮口号,构建起由目的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等组成的文旅融合品牌体系。要规划建设一批文旅融合项目。规划建设一批古城遗址、工业遗存、历史遗迹等文化公园,博物馆、民俗馆等文化场馆、非遗传承区和古村古镇等文化原址,为文旅融合提供载体。重点加快推进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打造中国最美山水花园式遗址公园,加快建设吴越文化遗址公园,彰显“千年古城、钱王故里”史迹。要规划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线路。以三大世界遗产为引领,围绕全域文化脉络的梳理,以国际化的视野、数字化的手段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全域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世界遗产”奇迹游。弘扬杭州佛教文化,以灵隐寺、径山寺为重点,有序布局和形成佛教精进遗风和佛学精髓阐释,打造“东南佛国”圣地游。涵养江湖诗词文化,聚合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及西湖、西溪的诗词文集,开发诗意栖居相关产品,提升旅游的参与性和融合度,打造“诗意栖居”休闲游。培育杭州农耕文化,加强对田园综合体、农事体验、创意农业、乡居度假等乡村旅游模式的研究,重点利用好杭州特色茶文化、特色民间艺术等资源,打造“田园牧歌”民俗游。塑造杭州数字文化,围绕杭州“数字第一城”的特点,发挥以阿里巴巴为首的数字产业文化价值,以互联网企业、特色文化小镇、创意产业园为展示载体,打造“文创经济”智慧游。孕育杭州体育文化,借助举办20xx年亚运会的契机,推进体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谋划后亚运时代的场馆利用,打造“亚运赛事”体验游。

四是要推进智慧应用,引领文旅融合业态转型升级。结合全市数字化改革工作,深入梳理文旅融合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三张清单”,进一步拓展城市大脑智慧文旅系统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提高智慧应用水平。通过“吃住行游购娱”数据流量关联文化公园、文化街区、博物馆、民俗馆、演艺城等文旅设施,实现无缝连接;关联文旅产品营销,实现杭州特色饮食、特色产品、购物及娱乐消费场所便捷查询、消费指引,通过数据联通和系统协同为支点,打通文旅融合全消费链路,增强智慧文旅体验获得感。以数智文旅建设引领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业态转型升级,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旅产业调研报告总结篇二

为充分了解我县文化发展特色资源,找准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近期,县政协组成工作调研组,深入相关文化院团、文化企业、旅游景区、学校,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高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境内有田野文物保护点16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骆驼城古遗址、许三湾古城遗址及墓群、汉明长城),省级4处,县级保护文物47处。骆驼城古遗址始建于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距今1832年,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唐古遗址之一。许三湾古墓葬群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密集型古墓群之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

我县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文旅联姻、企业经营、市场运作、依法管理、竞争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大政策引导、市场管理力度,使文化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我县现有文化事业单位4个,即:高台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工团,在职职工44人。国有文化企业2个,即: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现有职工10人。文化产业经营单位83家,从业人员200多人,经营面积15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约1700多万元,其中文化传媒公司2家,网吧9家,kvt娱乐场所10家,音像制品零售经营户8家,电脑打字复印43家,印刷企业3家,图书零售(出租)8家,祁连玉奇石馆2家,还有一些分散的文化产业经营户,如字画装裱、手工编织、艺术根雕、器乐制作等。总体来说,我县文化产业仍处于摸索徘徊、低层次、低水平始发阶段,规模小、结构单一,对经济的贡献率很低,xx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81.3万元,占全县gdp的0.85%,除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和旅游外,其它文化产品销售、广告印刷复制业、互联网经营与娱乐、工艺美术品加工销售等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21.5万元,仅占全县gdp的0.4%,与全国2.75%和全省1.8%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为推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县在xx年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红色带动工程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近年来,我们按照确定的目标、既定的任务,总体谋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抢抓党的**届六中全会决定、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争取和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项目。近年来,我县黑河湿地公园建设、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二期工程、祁连葡萄庄园旅游服务项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骆驼城遗址环境整治和出土文物陈列馆建设、月牙湖公园游乐项目配套建设、博物馆新建及大湖湾风景区崇文楼、会议中心、垂钓中心等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了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景区。依托我县特有的红色旅游景观、悠久的历史文物古迹、丰富的水域湿地资源、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深度开发、培育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为龙头的红色游,以黑河湿地公园(含大湖湾风景区)、月牙湖公园为主的湖泊水面游,以骆驼城古遗址、许三湾古墓葬群为代表的文物古迹游,以祁连葡萄庄园为中心的生态观光游以及许三湾—罗城段沙漠探险游,努力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扩充、改造、完善、提高”的思路,深入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塑造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健全景区功能,提升景区档次和水平。

(三)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为把文化特色有机融入旅游业态,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共促共赢,近年来,我县利用节庆日、纪念日,依托县域内各旅游景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节庆活动、民俗活动和旅游文化艺术节,全面提升了我县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从xx年开始,我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持续推进黑河湿地公园和湿地新区生态城市的共融建设,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家园的坚强决心,也是文化与旅游、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集中体现;组织开展的红色旅游文化艺术节紧紧围绕打造“红色高台、北凉古都、沙漠绿洲、戈壁水乡”这一文化旅游名片,组织开展了全省钓鱼大赛、端午游湖、龙舟赛、红歌会、红色经典音乐演奏会、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展、民间旅游文化产品展销会、全民健身展示等11项文体活动,通过文化与旅游的互补融合,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集中展现了我县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成果、积淀深厚的民间民俗文化、各具特色的乡镇文化、原创生动的红色音乐、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从xx年以来,通过认真策划、精心组织,连续三年举办了“红色旋律”、“红旗颂”、“红西路军精神永存”大型主题歌会和音乐歌舞剧,现已打造成为我县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每年在大湖湾国家3a级风景区举办的端午游湖暨龙舟赛活动,“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活动也已成为我县一项特色品牌旅游节会,是传承民俗文化、展现高台风貌的重要平台。广泛开展的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节、新社火调演、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灯展、读书活动、节庆文化活动等,既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也成为对外展示我县文化旅游形象的有效载体,为旅游强县这一目标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四)探索发展文化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以“一轴两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月牙湖、黑河湿地公园桥头景观区至大湖湾风景区沿线为中轴,祁连葡萄庄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骆驼城许三湾古城遗址、许三湾-罗城段沙漠探险旅游观光带为南线,黑河北岸现代农林业观光示范带、正义峡并连接石头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北线)为基本脉络,深入挖掘优势文化资源,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具有浓郁西北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彰现文化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后发优势。具体包括依托红西路军纪念馆打造红歌会品牌、与甘肃画院合作开发出版以红西路军征战河西为主题的“铁流西渡”系列连环画、文物精品的复制与推广、“乐善”秦剧的深入挖掘和品牌包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为主的各类民间民俗产品、旅游纪念品以及民间艺术品制作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五)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市场管理。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县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实行有计划、有重点开发战略,严禁无序竞争、掠夺式开发。凡从事文化旅游开发的集体或个人,都必须遵从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拟建或待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须报县级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二是严抓文化市场的.监管。针对文化市场点多面广、经营人员混杂、个别经营户违法经营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对网吧、ktv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采用日常检查、临时抽查、夜间巡查、联合执法等多种执法手段,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大力推广网吧实名制管理、“净网先锋”等技防手段,有效的促进了网吧、ktv等娱乐场所的依法合规经营。同时本着褒先促后的原则,在文化市场经营户中广泛开展“以德治店守法经营”评选活动,着力营造守法经营的文化市场经营氛围。

文旅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文旅产业调研报告总结篇三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区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9月底围绕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研究小组参观了屯溪胡开文墨厂、安徽展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黄山华都媒体企业,并召开了研讨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研究报告如下:

近年来,屯溪区政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坚持文化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一体化转型升级,制定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9月底,全区旅游接待量987.19万人次,同比增长47.09全市增幅排名第二,旅游总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67.41%,全市排名第一。

(一)文化旅游业配套设施

全区有4家电影院、1家图书馆、1个文化中心、1个博物馆、2个名人纪念馆(戴震馆、程大位珠算馆)、4个综合文化站、44个农村文化活动中心、1个省级旅游示范村(南溪南村);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个,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0人;文化规范企业7家,其中文化高新技术企业2家。

(二)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1.推进管理,优化文旅市场服务。调整充实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拟定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为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完善“四送一服”工作机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对业绩良好的中小型文旅企业的培育,帮助文旅企业积极入规入统;运用“旅游+互联网”高效智能化载体,为游客及旅游企业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2.文旅融合,扎实开展特色活动。树立全域旅游整体营销观念,统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化与景区景点、文旅协会和重点企业等的合作,巩固全域旅游创建成果。筹划开展屯溪食神大会、非遗购物节、田园赞歌、黎阳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打造屯溪“景城相融,秀雅屯溪”活动品牌。围绕节日举办民俗踩街、汪满田渔灯巡演、“笔墨飘香迎新春”“糕饼甜庆余年”“纳凉节”等节庆活动。

3.立足长远,促进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围绕旅游空间结构总布局,打造屯溪核心旅游带,由黄山不夜城、屯溪夜市、新安夜市构成三大夜间经济片布局;禾谷耕舍、徽女杨梅园、大方圣园无花果基地被评为首批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制“屯溪旅游乡村宝典”,并同步微信电子版,用创意、创新、创造激发文旅资源潜质潜能。

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疫情造成多方面影响。按市里的任务目标,今年我区需要申报1—2家文化规上企业,但就目前文旅企业摸排情况来看,大多规模小、效益低,且受疫情影响成长速度放缓,对照入规标准有一定距离。由于全国各地仍有零散疫情发生,旅游接待量也遭遇很大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虽有程颐、程灏、戴震、程大位等历史名人和红色及非遗项目品牌文化亮点,但缺乏创意和突破,文化资源没有充分转化为可以深度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的文化推介不足,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有景少文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项目少,游客多是旅游观景的状态。同时,旅游商品开发不足,很少能让游客带走的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实现深层次的文化游。

三是乡村文化旅游相比周边区县是短板,虽有以农事体验、景区、民宿以及艺术创意等为依托的四种形态,但开发中主要还是集中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乡村文化传统和民俗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产业链条过短,活力不强,吸引力不够,导致游客流失到其它区县,经济效益不高。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结合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抓当下“全方位融杭接沪”的目标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尽快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质升级文旅产业;要树立“大旅游”理念,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做好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落实我区文旅产业发展;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做好现有规上文旅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积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自然资源,加大招商力度,推进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狠抓产品打造,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挖掘我区生态、红色、农业、历史、非遗等特色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将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特产等融入其中,“无”中生“有”,打造竞争力强的个性化文旅产品,开发彰显徽韵的伴手礼,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更好满足各类游客需求;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强化集散地和服务功能,依托花山谜窟、两大夜市及不夜城,提升打造黎阳老街、屯溪老街特色街区,以夜宴、夜演、夜游等形式,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为游客营造夜间精神文化盛宴,真正成为“江浙后花园”;确立文旅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思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加速旅游业智能化的发展,举办线上文化旅游消费专题系列活动,促进业态转型升级,以“新兴文旅”弥消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加强红色基地、研学基地建设,依托我区现有的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徽州红色及研学产品,着力提升红旅、研旅品质。

三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规划引导凸显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邀请专业团队结合我区镇、村地域特点,挖掘不同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内涵,拓宽“旅游+”内容,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策划精品乡村文旅“打卡点”,形成一镇一村一品,以一日游、周末游、主题游等线路,催动我区文旅产业“内循环”变为内外循环相促进。

四是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强化宣传营销力度。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杭州都市圈新一轮总体规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方式,通过借势借力举办大赛事、大活动,精心组织地方特色活动,持续提升我区文化旅游的影响力、辐射面;要重视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文创商品开发力度,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文旅产业发展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推动全区文旅产业更好地向好向强发展。

文旅产业调研报告总结篇四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将对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审议。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于9月底围绕该项工作展开了深入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屯溪胡开文墨厂、安徽展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黄山华度传媒企业,并召开汇报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屯溪区政府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转型升级,拟定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旅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9月底,全区旅游接待量987.19万人次,同比增长47.09 %,增幅排全市第二名,旅游总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67.41%,全市排名第一。

(一)文旅产业配套设施情况

全区现有电影院4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2个名人纪念馆(戴震馆、程大位珠算馆),4家综合文化站以及44家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省级旅游示范村1个(南溪南村);全区共有21个项目列入各级非遗名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120人;文化规上企业7家,其中文化类高新企业2家。

(二)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1.推进管理,优化文旅市场服务。调整充实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拟定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为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完善“四送一服”工作机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对业绩良好的中小型文旅企业的培育,帮助文旅企业积极入规入统;运用“旅游+互联网”高效智能化载体,为游客及旅游企业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2.文旅融合,扎实开展特色活动。树立全域旅游整体营销观念,统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化与景区景点、文旅协会和重点企业等的合作,巩固全域旅游创建成果。筹划开展屯溪食神大会、非遗购物节、田园赞歌、黎阳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打造屯溪“景城相融,秀雅屯溪”活动品牌。围绕节日举办民俗踩街、汪满田渔灯巡演、“笔墨飘香迎新春”“糕饼甜庆余年” “纳凉节”等节庆活动。

3.立足长远,促进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围绕旅游空间结构总布局,打造屯溪核心旅游带,由黄山不夜城、屯溪夜市、新安夜市构成三大夜间经济片布局;禾谷耕舍、徽女杨梅园、大方圣园无花果基地被评为首批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制“屯溪旅游乡村宝典”,并同步微信电子版,用创意、创新、创造激发文旅资源潜质潜能。

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疫情造成多方面影响。按市里的任务目标,今年我区需要申报1—2家文化规上企业,但就目前文旅企业摸排情况来看,大多规模小、效益低,且受疫情影响成长速度放缓,对照入规标准有一定距离。由于全国各地仍有零散疫情发生,旅游接待量也遭遇很大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虽有程颐、程灏、戴震、程大位等历史名人和红色及非遗项目品牌文化亮点,但缺乏创意和突破,文化资源没有充分转化为可以深度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的文化推介不足,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有景少文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项目少,游客多是旅游观景的状态。同时,旅游商品开发不足,很少能让游客带走的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实现深层次的文化游。

三是乡村文化旅游相比周边区县是短板,虽有以农事体验、景区、民宿以及艺术创意等为依托的四种形态,但开发中主要还是集中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乡村文化传统和民俗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产业链条过短,活力不强,吸引力不够,导致游客流失到其它区县,经济效益不高。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结合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抓当下“全方位融杭接沪”的目标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尽快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质升级文旅产业;要树立“大旅游”理念,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做好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落实我区文旅产业发展;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做好现有规上文旅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积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自然资源,加大招商力度,推进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狠抓产品打造,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挖掘我区生态、红色、农业、历史、非遗等特色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将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特产等融入其中,“无”中生“有”,打造竞争力强的个性化文旅产品,开发彰显徽韵的伴手礼,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更好满足各类游客需求;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强化集散地和服务功能,依托花山谜窟、两大夜市及不夜城,提升打造黎阳老街、屯溪老街特色街区,以夜宴、夜演、夜游等形式,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为游客营造夜间精神文化盛宴,真正成为“江浙后花园”;确立文旅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思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加速旅游业智能化的发展,举办线上文化旅游消费专题系列活动,促进业态转型升级,以“新兴文旅”弥消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加强红色基地、研学基地建设,依托我区现有的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徽州红色及研学产品,着力提升红旅、研旅品质。

三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规划引导凸显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邀请专业团队结合我区镇、村地域特点,挖掘不同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内涵,拓宽“旅游+”内容,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策划精品乡村文旅“打卡点”,形成一镇一村一品,以一日游、周末游、主题游等线路,催动我区文旅产业“内循环”变为内外循环相促进。

四是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强化宣传营销力度。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杭州都市圈新一轮总体规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方式,通过借势借力举办大赛事、大活动,精心组织地方特色活动,持续提升我区文化旅游的影响力、辐射面;要重视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文创商品开发力度,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文旅产业发展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推动全区文旅产业更好地向好向强发展。

文旅产业调研报告总结篇五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要点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将对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审议。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于9月底围绕该项工作展开了深入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屯溪胡开文墨厂、安徽展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黄山华度传媒企业,并召开汇报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屯溪区政府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转型升级,拟定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旅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9月底,全区旅游接待量987.19万人次,同比增长47.09%,增幅排全市第二名,旅游总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67.41%,全市排名第一。

(一)文旅产业配套设施情况

全区现有电影院4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2个名人纪念馆(戴震馆、程大位珠算馆),4家综合文化站以及44家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省级旅游示范村1个(南溪南村);全区共有21个项目列入各级非遗名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120人;文化规上企业7家,其中文化类高新企业2家。

(二)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1.推进管理,优化文旅市场服务。调整充实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拟定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为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完善“四送一服”工作机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对业绩良好的中小型文旅企业的培育,帮助文旅企业积极入规入统;运用“旅游+互联网”高效智能化载体,为游客及旅游企业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2.文旅融合,扎实开展特色活动。树立全域旅游整体营销观念,统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化与景区景点、文旅协会和重点企业等的合作,巩固全域旅游创建成果。筹划开展屯溪食神大会、非遗购物节、田园赞歌、黎阳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打造屯溪“景城相融,秀雅屯溪”活动品牌。围绕节日举办民俗踩街、汪满田渔灯巡演、“笔墨飘香迎新春”“糕饼甜庆余年”“纳凉节”等节庆活动。

3.立足长远,促进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围绕旅游空间结构总布局,打造屯溪核心旅游带,由黄山不夜城、屯溪夜市、新安夜市构成三大夜间经济片布局;禾谷耕舍、徽女杨梅园、大方圣园无花果基地被评为首批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制“屯溪旅游乡村宝典”,并同步微信电子版,用创意、创新、创造激发文旅资源潜质潜能。

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疫情造成多方面影响。按市里的任务目标,今年我区需要申报1—2家文化规上企业,但就目前文旅企业摸排情况来看,大多规模小、效益低,且受疫情影响成长速度放缓,对照入规标准有一定距离。由于全国各地仍有零散疫情发生,旅游接待量也遭遇很大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虽有程颐、程灏、戴震、程大位等历史名人和红色及非遗项目品牌文化亮点,但缺乏创意和突破,文化资源没有充分转化为可以深度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的文化推介不足,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有景少文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项目少,游客多是旅游观景的状态。同时,旅游商品开发不足,很少能让游客带走的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实现深层次的文化游。

三是乡村文化旅游相比周边区县是短板,虽有以农事体验、景区、民宿以及艺术创意等为依托的四种形态,但开发中主要还是集中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乡村文化传统和民俗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产业链条过短,活力不强,吸引力不够,导致游客流失到其它区县,经济效益不高。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结合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抓当下“全方位融杭接沪”的目标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尽快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质升级文旅产业;要树立“大旅游”理念,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做好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落实我区文旅产业发展;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做好现有规上文旅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积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自然资源,加大招商力度,推进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狠抓产品打造,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挖掘我区生态、红色、农业、历史、非遗等特色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将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特产等融入其中,“无”中生“有”,打造竞争力强的个性化文旅产品,开发彰显徽韵的伴手礼,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更好满足各类游客需求;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强化集散地和服务功能,依托花山谜窟、两大夜市及不夜城,提升打造黎阳老街、屯溪老街特色街区,以夜宴、夜演、夜游等形式,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为游客营造夜间精神文化盛宴,真正成为“江浙后花园”;确立文旅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思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加速旅游业智能化的发展,举办线上文化旅游消费专题系列活动,促进业态转型升级,以“新兴文旅”弥消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加强红色基地、研学基地建设,依托我区现有的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徽州红色及研学产品,着力提升红旅、研旅品质。

三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规划引导凸显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邀请专业团队结合我区镇、村地域特点,挖掘不同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内涵,拓宽“旅游+”内容,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策划精品乡村文旅“打卡点”,形成一镇一村一品,以一日游、周末游、主题游等线路,催动我区文旅产业“内循环”变为内外循环相促进。

四是进一步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强化宣传营销力度。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杭州都市圈新一轮总体规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方式,通过借势借力举办大赛事、大活动,精心组织地方特色活动,持续提升我区文化旅游的影响力、辐射面;要重视文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文创商品开发力度,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文旅产业发展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推动全区文旅产业更好地向好向强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 10-03 最新暑假综合评价家长写评语(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 10-03 最新酒店客房实训心得体会(大全5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那么你知道心
  • 10-03 最新计算机产品经理需要会 简历标准简历(通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 10-03 2023年对论语的感悟(大全7篇)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10-03 小学四年级读书心得体会(大全9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
  • 10-03 2023年教师民族团结工作心得 教师民族团结心得体会(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 10-03 最新军训的心得和体会(模板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 10-03 2023年健康促进医院建设设计方案(优质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
  • 10-03 2023年晚会抽奖串词活跃气氛 晚会活动抽奖串词(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
  • 10-03 2023年工程造价管理实训报告总结(优秀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