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通用5篇)

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14:50:34 作者:XY字客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篇一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知道沸腾现象,能描述沸腾前后的情景,知道什么是沸点。

3、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与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

2、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会画水的沸腾图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魅力。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具与学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12套)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回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回忆思考)

(二)设置情景,引入新课:实验与发现

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学生观察现象,并闻一闻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酒精消失,而在冷水中变瘪了,酒精又出现,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解释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与气压有关。

师给予肯定,并说明在以后会继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生3:沸腾要吸热。

(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师:指导学生观察图像,得出沸点的定义。(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让学生发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

5.评估、交流与合作。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可以别出心裁地讲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2.请学生谈谈本堂收获与体会。

3.作业:导学案“巩固提升”

4.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从生活到物理。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蒸发和沸腾通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要吸热 .

2、知道蒸发现象,体验蒸发过程要吸热.

3、知道沸腾现象,能描述水沸腾前后的情景.

4、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与特点.

能力目标

1、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

2、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会画水的沸腾图像.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魅力.

2、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有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设计实验、观察蒸发和沸腾现象

学习难点:归纳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交流回忆]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回忆思考)

[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将棉球蘸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好“大家好”三个字,请同学们观察酒精 的变化.(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酒精变少了,有的看不见了.)

问:减少的酒精哪里去了?(由液态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

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板书)

你们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学生讨论,抢答举例: 地上积水变少,晒麦子,湿衣服变干,等等.)

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将纸点燃,后用准备好的纸片叠成小纸锅烧水,你们看到了 什么?纸锅中的水烧开后过一会儿会变少吗?(学生观察:纸燃烧了起来.用纸锅 烧水,纸锅中水烧开,纸没有燃烧.过一会儿水变少了.)

这说明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像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在物理上称做蒸发: 一种像水烧开后会变少的现象叫沸腾.(学生理解识记.)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板书)

一、蒸发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同学们思考:在晒粮食时,要使粮食干的快些,怎么办? (学生抢答:在太阳晒下、推开晒、在通风处粮食会干的快些.)

为什么在阳光下,通风处摊开晒,粮食干的快呢?(学生讨论回答:在太阳晒下粮食中 的水温度高;推开晒时水的表面积大;在通风处粮食上面空气流动快些,加快蒸 发,所以粮食干快些)

同学生们看这是半试管酒精要想使它蒸发快些,我们采用哪些措施?(学生抢答: 加热、吹风、摊开等等.)

谁能总结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要减慢液体蒸发应采取哪些措施?

通过以上研究谁能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学生交流总结:液体的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2、蒸发的特点

同学们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那么冬天温度低,水能蒸发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总结:水能蒸发,蒸发的比较慢,这说明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

都能发生,并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蒸发吸热

小实验:在学生手背上涂酒精,有何感觉?(学生体验:手背感到冷.)

用蘸些酒精的棉花包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观察:温度计示数降低.原因是:蒸发吸热.)

大家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社会.

放映课件:“火洲”里的坎儿井(学生观看课件:“火洲”里的坎儿井)

介绍坎儿井工程可以与长城媲美,它的.建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通过观看,坎儿井用到了哪些知识?(思考回答)

二、沸腾

同学们能解释为什么能用纸锅烧开水了吗?(学生讨论回答,互相补充:给纸锅

加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达不到纸的着火温度,所以水能沸腾,而纸不

燃烧.)

1、条件

水沸腾的过程中,你们是否对水加热?停止加热,水还沸腾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续吸热.)

条件: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且继续吸热.

2、沸点

水在一定的温度下沸腾,我们把液体沸腾时温度称做沸点.请同学们阅读几种液 体的沸点表,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思考液体沸腾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回答达 到沸点,继续吸热.)

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知道了水沸腾时的特点,那么它与蒸发有什么不同之处?又 有哪些相同之处呢?教师可适时点拨,让学生概括.(学生讨论、交流得出:

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吸热.

不同点:

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 现象.

2、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

3、蒸发是缓慢汽化,沸腾是剧烈的汽化.)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汽在生产上有没有应用呢?请同学们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自学,并思考回答.)

[归纳小结]

让学生说出本节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

[巩固练习]

1、夏天在室内洒一些水会觉得凉快些,这是因为水__了,并在这个过程中__ (填“吸热”和“放热”).

3、水沸腾时将炉火拿开,水的沸腾现象__.要使水继续沸腾,需要__.

[分层作业]

1、课堂作业:《课课练》 第1、2题.

2、课后作业:查阅资料,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的形状及作用.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篇三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水槽、塑料口袋、冰棍、苹果;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24套)

一、实验与发现

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看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

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

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在这个演示实验中,并不先告诉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探究与发现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与气压有关。

师:肯定,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

(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3:沸腾要吸热。

(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像,得出沸点的定义。

(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

让学生发现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

5.评估、交流与合作。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忘记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生活与发现

提供以下现象,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归类。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演示);

b.打湿的衣服干了;

c.冰棍周围冒“白气”(演示);

d.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e.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

学生分类,教师肯定,并且说明:在物理学上称b、e这一类物态变化叫蒸发,它属于汽化现象,而a、c、d这一类物态变化叫液化。

1.蒸发。

(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

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

(3)学生分小组“想想做做”。

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致冷。

(4)请学生解释图4.3-5。

(5)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

2.液化。

(1)请学生讨论a、c、d现象是属于液化外,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冷、温度低。

教师点拨并设问: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

生:降低温度。

(2)教师演示:给密封的乙醚气体加压。

学生观察现象,小组讨论,总结出在常温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教师介绍液化石油气和火箭燃料。

2.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

3.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

4.请学生谈谈本堂收获与体会。

5.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从生活到物理。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对弱势学生关注的不足。)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篇四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学习重点、难点】

沸腾的条件

【前置学习】

1、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汽化。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需要_________,蒸发有__________作用。

3、沸腾是在_______________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_______.

4、液体沸腾前吸热,温度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沸腾时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_;气泡__________;声音________。

5、物质由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做液化。液化______(吸热/放热)。

6、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

组内交流课前预习答案,之后班级展示。

【合作探究】

(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变化?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做汽化。

(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袋中又出现了________态的酒精。此过程酒精由________态又变为________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活动二: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有什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分析与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应用:蒸发致冷,用酒精和温度计做一下89页的想想做做,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后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活动四: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如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使其液化的。

活动五:阅读90页电冰箱,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达标拓展】

1、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d.以上都不对

7、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a.一直升高b.一直下降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8、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9.夏天撒到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____现象.

11.实验表明:在常温下用____的方法也可以使某些气体液化,家庭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这种方法贮存在钢罐中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气体液化后_____便于_____。

12.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13.秋冬季节,有时有雾生成而影响交通或班机起飞,雾的实质是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而成的,这一过程中要____热。

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使病人不感觉到冷

15.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1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

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17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雪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b.雾是由水汽化而成的

c.露水是由水液化而成的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18.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19.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b.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d.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教学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组内合作任务完成情况:

3、达标练习完成情况:

【学后反思】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蒸发和沸腾通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要吸热.

2、知道蒸发现象,体验蒸发过程要吸热.

3、知道沸腾现象,能描述水沸腾前后的情景.

4、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与特点.

能力目标

1、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

2、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会画水的沸腾图像.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魅力.

2、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设计实验、观察蒸发和沸腾现象

学习难点:归纳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交流回忆]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回忆思考)

[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将棉球蘸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好“大家好”三个字,请同学们观察酒精的变化.(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酒精变少了,有的看不见了.)

问:减少的酒精哪里去了?(由液态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

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板书)

你们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学生讨论,抢答举例:地上积水变少,晒麦子,湿衣服变干,等等.)

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将纸点燃,后用准备好的纸片叠成小纸锅烧水,你们看到了什么?纸锅中的水烧开后过一会儿会变少吗?(学生观察:纸燃烧了起来.用纸锅烧水,纸锅中水烧开,纸没有燃烧.过一会儿水变少了.)

这说明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像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在物理上称做蒸发:一种像水烧开后会变少的现象叫沸腾.(学生理解识记.)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板书)

一、蒸发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同学们思考:在晒粮食时,要使粮食干的快些,怎么办?(学生抢答:在太阳晒下、推开晒、在通风处粮食会干的快些.)

为什么在阳光下,通风处摊开晒,粮食干的快呢?(学生讨论回答:在太阳晒下粮食中的水温度高;推开晒时水的表面积大;在通风处粮食上面空气流动快些,加快蒸发,所以粮食干快些)

同学生们看这是半试管酒精要想使它蒸发快些,我们采用哪些措施?(学生抢答:加热、吹风、摊开等等.)

谁能总结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要减慢液体蒸发应采取哪些措施?

通过以上研究谁能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学生交流总结: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2、蒸发的特点

同学们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那么冬天温度低,水能蒸发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总结:水能蒸发,蒸发的比较慢,这说明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

都能发生,并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3、蒸发吸热

小实验:在学生手背上涂酒精,有何感觉?(学生体验:手背感到冷.)

用蘸些酒精的棉花包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观察:温度计示数降低.原因是:蒸发吸热.)

大家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社会.

放映课件:“火洲”里的坎儿井(学生观看课件:“火洲”里的坎儿井)

介绍坎儿井工程可以与长城媲美,它的.建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通过观看,坎儿井用到了哪些知识?(思考回答)

二、沸腾

同学们能解释为什么能用纸锅烧开水了吗?(学生讨论回答,互相补充:给纸锅

加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达不到纸的着火温度,所以水能沸腾,而纸不

燃烧.)

1、条件

水沸腾的过程中,你们是否对水加热?停止加热,水还沸腾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续吸热.)

条件: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且继续吸热.

2、沸点

水在一定的温度下沸腾,我们把液体沸腾时温度称做沸点.请同学们阅读几种液体的沸点表,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思考液体沸腾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回答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知道了水沸腾时的特点,那么它与蒸发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呢?教师可适时点拨,让学生概括.(学生讨论、交流得出:

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吸热.

不同点:

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2、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

3、蒸发是缓慢汽化,沸腾是剧烈的汽化.)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汽在生产上有没有应用呢?请同学们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自学,并思考回答.)

[归纳小结]

让学生说出本节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

[巩固练习]

1、夏天在室内洒一些水会觉得凉快些,这是因为水__了,并在这个过程中__(填“吸热”和“放热”).

3、水沸腾时将炉火拿开,水的沸腾现象__.要使水继续沸腾,需要__.

[分层作业]

1、课堂作业:《课课练》第1、2题.

2、课后作业:查阅资料,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的形状及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 10-03 最新男方结婚答谢词 结婚男方父母答谢词(大全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 10-03 最新补充合同与原合同的关系(优秀5篇)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签订合同能够较为有效的约束违约行为。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
  • 10-03 2023年祝福的教学设计新课标 祝福网友来稿(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10-03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理念(大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
  • 10-03 2023年高考百日誓师学生演讲 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学生发言稿(模板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 10-03 最新高考宣传语课件(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 10-03 最新创建卫生城市宣传标语 创建卫生城市标语(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 10-03 学生处分月度个人总结(优秀6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关于总结格式
  • 10-03 2023年财务个人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大全8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
  • 10-03 2023年震撼人心的高考标语有哪些 震撼人心的高考标语(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