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一等奖 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内容(通用5篇)

最新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一等奖 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内容(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11:19:18 作者:BW笔侠最新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一等奖 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内容(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一等奖篇一

一、家庭防火一般包括:火柴、火机、电子炉灶等明火;雷电、静电等造成的自然火源;家具、衣物、床褥等可燃固体;汽油、煤油、植物油等可燃液体;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发胶、空气清新剂等可燃气体。

二、不可随意将烟蒂、火柴杆扔在废纸篓内或者可燃杂物上,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三、不私接乱拉电线,不超负荷用电,插座上不要使用过多的用电设备,不用铜、铁、铝丝等代替刀闸开关上的保险丝。

四、离家切断电源,入睡前,应对用电器具、燃气开关及遗留火种进行检查,用电设备长期不使用时,应切断电源或拔下插头。

五、使用煤气、液化气,要先开气阀再点火。使用完毕,先关气阀再关炉具。不要随意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煤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阀,开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切记不要在燃气泄漏场所拨打电话。

六、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七、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八、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九、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1、不要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

2、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3、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4、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草垛要远离房屋。

5、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6、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7、利用电器或灶塘取暖,烘烤衣物,要注意安全。

8、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9、对液化气钢瓶,严禁用开水加热、火烤及日晒。不准横放,不准倒残液和剧烈摇晃。

10、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11、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12、不在禁放区及楼道、阳台、柴草垛旁等地燃放烟花爆竹。

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紧压柄,干粉即可喷出。

2、1211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压杆就使密封间开启,在氨气压力作用下,1211灭火剂喷出。

3、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二氧化碳即可喷出。

1、干粉灭火器属于窒息灭火,一般适用于固体,液体及电器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属于冷却灭火,一般适用于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的火灾。

3、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措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5%时,会使人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当含量达到20%时,人就会呼吸衰弱,严重者可窒息死亡,所以,在狭窄的空间使用后应迅速撤离或带呼吸器。其次,要注意勿逆风使用。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距离较短,逆风使用可使灭火剂很快被吹散而影响灭火,此外,二氧化碳喷出后迅速排出气体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热量,因此使用中防止冻伤。

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一等奖篇二

一、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的壁橱内。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使用时间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气或慢性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多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经计算,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液化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至35.8时,遇到火种就会产生爆炸燃烧。因此,液化气钢瓶不得放置壁橱内,液化气钢瓶与灶台的安全距离应不少于1米以上。

二、液化气钢瓶用开水烫、用火烤。有些居民在冬季使用液化气,特别是液化气钢瓶内剩气不多,并受气温的影响而不出气时,就用开水烫或用火烤,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钢瓶设计最高温度为60℃,若用开水烫、用火烤,会使液体膨胀,压力上升,若超过了钢瓶的耐压能力,就会发生物理性爆炸,气体泄漏后还可能引起化学性爆炸,因此,液化气钢瓶无论在有气或剩气不多时,严禁用开水烫、用火烤。

三、液化气钢瓶卧放或倒立使用。有些居民家庭人员,由于不懂得液化气钢瓶内的'气体工作原理,为使用方便常常将液化气钢瓶卧放或倒立使用,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为什么不能卧放或倒立使用?因为钢瓶内的液化气下部呈液态,上部是气态。正常情况下,通过减压阀供燃烧的是气态液化气,若卧放或倒立,通过减压阀的都是液体,液体出来后,其体积迅速膨胀近250倍,这样就大大超过了灶具的负荷,从而导致两种情况发生:一是可能窜出很高很大的火焰,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另一种可能是气体来不及完全燃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发生爆炸。

四、乱倒液化气残液。有些居民家庭人员,在使用完液化气钢瓶内的气体后,感觉瓶内还剩有液态气,为减轻钢瓶的重量、增加容量,在到液化气站充灌液化气前,将钢瓶内的液化气残液随处乱倒,这是很危险的。为什么不能乱倒液化气残液?因液化气残液在瓶内虽然很难汽化燃烧,但倒出后极易挥发,一体积的残液挥发后能生成250至300倍的可燃气体,液化气油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着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据统计,近几年来,在全省范围内曾因居民家庭乱倒液化气残液,曾发生火灾爆炸伤人事故25起。因此,液化气残液不能随便倾倒,只能送到液化气站去回收。

五、电线不穿管预埋。城镇居民家庭,在装修过程中,为了追求装修的美观,往往将电线不经穿管保护而直接预埋于墙体中。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家用电器的增多,一旦线路故障或损坏,你想要维修整改也找不着门路,轻者造成短路影响家用电器安全,重者则会引起火灾。

六、家用电器不拔插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遥控器一拿,轻轻一按,开关自如,殊不知,家用电器在设计时,有些电源开关设计在电源变压器的副线圈一侧,当你使用遥控器关闭电视机等时,变压器的原线圈一侧仍在通电,虽然它通过的电流很小,但长时间通电,电流会使用电源变压器持续升温,电源变压器的线圈和绝缘体就会因短路或炭化而起火,或者“吸引”雷电的侵入,引起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短路过载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七、阳台做仓库。家庭总有一些不肯舍弃的杂物和日常需要使用的物品。因此,阳台也成了有些家庭的杂物仓库,有的甚至把油漆、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都放在阳台上,使阳台成了火险丛生之地。夏季阳光的直射以及小孩玩火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阳台火灾。同时,现代家庭几乎都装有防盗门窗等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万一门窗等逃生通道受阻,阳台就成了最好的避难之地,因此,不应将阳台作为杂物仓库。

八、楼道内堆放物品。有一此居民图方便,经常将自行车、摩托车或其他物品停放在楼梯出口或低层楼道上。这种情况在一些老式楼房内尤为突出,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通行。万一火灾发生时,通道的阻塞便影响人员疏散,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一等奖篇三

(一)火灾的概念

凡失去控制的燃烧叫火灾。火灾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

1、特大火灾指:烧死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火灾。

2、重大火灾指:烧死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火灾。

3、不具备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二)火灾的分类

1、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4、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钴、锂、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

1、可燃物质。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氢气、钠、镁等。

2、有助燃物质。凡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质。如:空气、氧、氯、过氧化钠等。

3、要有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叫做着火源。如:明火、赤热体、火星、聚焦的日光、机械热、雷电、静电、电火花等。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3个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但是某些条件下,除要具备了燃烧的三要素外,还要有一定的条件:

第一、要有足够的可燃物质。若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浓度不够,燃烧就不会发生。例如: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汽油,能立即燃烧,但若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柴油,却不能燃烧。

第二、要有足够的助燃物质。燃烧若没有足够的助燃物,火焰就会逐渐减弱,直至熄灭。如在密闭的小空间中点蜡烛,随着氧气的逐渐耗尽火焰会最终熄灭。

第三、要让引火源达到一定的温度,并具有足够的热量。如火星落到棉花上,很容易着火,而落在木材上,则不易起火,就是因为木材燃烧需要的热量较棉花为多。白磷在夏天很容易自然着火,而煤则不然,这是由于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温度很低(34oc),而煤所需的燃烧温度很高(3652oc)。

逃生的方法因火场上的火势大小、被围困人员所处的位置和使用器材不同而有所不同。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立即离开危险区

一旦发现自己处在火场的最危险地区,生命受到威胁时,要立即停止一切工作,争分夺秒,设法脱险。脱险时,要观察、判断火势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和方法。

(二)选择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选择逃生路线,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简便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措施。如楼房着火时,首先要选用安全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消防楼梯等,特别是防烟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更为安全可靠,在火场逃生时应充分利用。

若以上通道被烟火封锁,可考虑利用阳台、窗口、屋顶、落水管、避雷针等脱险。

(三)使用简便防护器材

火场上的烟雾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的粒子,因此逃生时要注意隔开浓烟,可用湿毛巾、湿口罩捂住口鼻,若无水时,使用干毛巾、干口罩也可以,在穿过烟雾区时,要将口鼻捂严,还要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爬行。

如果出口被烟火封住,冲出险区有危险,可以将身上浇冷水,或者用湿床单、湿棉被等将身体裹住,有条件的可穿上阻燃服,然后快速冲出危险区。

(四)自制简易救生器材

当各个通道全被烟火封锁,难以冲出时,千万要保持冷静,并想方设法自制简易救生器材逃生。高楼层着火时,可利用各种结实的绳带,或将被褥、床单、窗帘布等撕成长条,拧成绳,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窗框、床架或室内其他牢固物件上,再沿绳缓缓滑到地面或下层的安全区域,若情况紧急,低楼层或不高的地方,地面十分柔软,可以跳下逃生,但地面硬时,要先抛掷一些棉被等铺垫,以减少伤害,但在高楼层处千万不能跳楼,否则伤亡情况严重。

(五)寻求暂时避难

在所有通道均被烟火严密封锁又无人救助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场所。利用设在电梯间、走廊末端等避难间或卫生间,躲避烟火的侵害,应关闭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若发现有烟进入室内,要赶紧把窗户关上,用手巾等织物堵住漏烟的门窗缝隙,向高温处或地面洒水,坚持到逃生机会的到来。

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一等奖篇四

消防无小事,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时时注意消防安全,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而且,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二三年级消防安全手抄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最早的象征;当最初的普罗来修斯把它带到人间,毋庸置疑,给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光明。是火,帮助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是火,帮助人类点亮昏天暗地的世界;也是火,帮助人类步入了文明。不可否认,火对人类进程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随着火的广泛使用,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森林起火,房屋起火,人体的烧伤……一个个例子、一次次教训,不停地为人类敲起警钟,而火灾大数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的“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可能就一节未熄的烟嘴,便可爆发出熊熊烈火,不焚尽一切决不罢休;可能就因为一个忘拔的充电器,便燃起不可挡的大火,不烧毁所有便不停息。因为火灾,多少人永远离开了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再也享受不到慰心的爱,再也体味不了星空的璀灿,生活的多姿。一切都化作了灰烬……而真实的数据却令人更触目惊心。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火灾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竟达数千亿美元,死亡人数竟达上百万人!火啊,火啊,你多无情,多少个家庭因为你而破碎,多少条生命因为你而丧生,你多可怕,多少眼泪因你而流。

而令我的欣慰的是,有很多人对此十分观注。消防演练、公益广告、消防手册随处可见。那是不是这就足够呢?是不是安全风险就降到最低了?不!不是的!虽然经过众多的努力,人们的消防意识被忧患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仍有很多人仍持“不以为意”的态度对待,这就给社会留下一些安全隐患,使火蠢蠢一欲动,伺机而发。我们不能让悲剧再一幕一幕地频频上演,更不能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家破人亡。大火肆意并不是我们的愿景,我们所希望的是一家合乐和举国欢庆。

为此,我们仍须努力,首先,我们要克服“不以为意”、“事不关已”的麻痹心理,以严肃的心态来看待,增强防火意识。其次,我们仍需掌握一些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手段,如:油锅着火时,不能浇水,而要用锅盖盖上;人员离开房间时要将电器电源关掉;在野外时,无必要情况时,尽量少用最好不用火;火灾无法控制时,拨打火警警报电话119等等。我们足以相信,只要我们增强消防意识,为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从我做起,我们还是会主宰火的。

重新回头审视,火灾是可怕的,使世界生灵涂炭,更使人生离死别。但同时,火灾又不是可怕的,火灾的出现,却让人们心连心,手牵手,团结一致,让彼此疏远的心变得更紧密起来。这让我们足以相信人类在火灾面前并不是渺小的,不是孤军奋战,也不是独自承受。我们背后还有更多的群众,还有数不尽的牵挂,更有那可爱的,值得尊敬消防队员们,他们是人们最坚强最勇敢的卫士。

扑灭不该生灭的火苗,让烈火不再灼伤你我的心。只要我们人人都关心消防,从我做起,团结一致,那么肆意的火海也不再出现,疯狂的火重归温顺,这众所期盼的愿景才终将实现。我们才可幸福生活,举国欢畅!

1. 安全编织幸福的花环,违章酿成悔恨的苦酒。

2. 平安你我他,消防连万家。

3. 国泰民安,消除火患。

4. 生命是璀璨的珍珠,安全是守护珍珠的蚌壳。

5. 校园是一潭清澈的水,请不要让火与之相融。

6. 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社会安全。

7. 关爱弱势群体,共创平安和谐。

8. 消防常识永不忘,遇到火情不惊慌。

9. 安全没有节假日,预防没有星期天。

10. 报警早,损失少,火警电话要记牢。

11. 中国红红火火,你火我火千万别着火。

12. 儿童玩火最危险,家长老师要严管。

13. 人防物防更要心防,防火防灾牢记心上。

14. 关注消防消除火患,珍惜生命减灾避难。

15.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16. 遭遇火情免不了,注意逃生最重要。

17. 保护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

18. 学一分消防知识,多十分平安保障。

19. 认真学习消防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20. 消灾解难,真情奉献。

21. 做好防火工作,全家幸福快乐。

22. 珍惜生命,远离火灾;全面动员,杜绝火患。

23. 防火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严密防范。

24. 家家户户管火种,日日夜夜保平安。

25. 宁愿费心除隐患,不愿花钱买教训。

26. 多一些消防知识,少一分火灾威胁。

27. 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全民预防和抵御火灾能力。

28. 筑牢防火墙壁,携手打造平安家园。

29. 楼道畅通好习惯,危急时刻好疏散。

30. 消防工作,人人有责。

31. 遵守消防法规保障幸福安全。

32. 树木可以做火柴,火柴也能烧树木,请小心用火。

33. 挣金山,挣银山,消防安全是靠山。

34. 预防和扑救火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5. 爆竹烟火庆欢乐,谨慎远离易燃物。

36.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保障自身消防安全。

37. 乱堆杂物火险大,楼道畅通保平安。

38. 防范胜于救灾,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

39. 人人防灾防火,家家平安快乐。

40. 防火比救火更重要。

41. 想他人所想,建文明社区,做文明燃放人。

42. 齐心协力除火患,国泰民安事业兴。

43. 为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请时刻注意防火。

44. 为生命让行,请勿堵塞消防通道。

45. 人生短,爱生命;遇火灾,要镇定,开开心心过人生。

消防安全三年级手抄报一等奖篇五

(一)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明辨安全出口方向。

公共场所人员相对集中,人员结构眼佼复杂,失火时不容易协调指挥,容易造成挤伤踩伤事故。因此。只有保持清醒的知茵,明辨安全出口方向,才能掌握主动,减少人员伤亡。

(二)用水打湿衣服捂住口腔和耳孔低姿行走。

减少烟气伤窖穿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窒息。用湿棉被、衣物裹在身上,将身体浸在水中(利用浴缸)防热。如果身上若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里的衣物压住火苗将火扑灭。

(三)寻找避难处所,等待救援。如果只有少量出口,不要盲目从众。可躲进烟火不易俊入的房间、楼层平顶等待救援二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延时间,并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四)听从服务人员引导,切不可盲目疏散。要听从公共场所有关人员和广播引导,不可盲目疏散,一旦脱离险境切记莫重返火场。不要乘坐电梯,如果下层楼梯已冒出浓烟,不要硬行下逃二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

二、发生火灾如何引导疏散

(一)引导疏散应包括两个方面:

1.正确通报,防止混乱:应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然后视情况进行通报。即全面性通报,区域性通报。

2.制止脱险人员重返火场。因贪恋财物或救人。

(二)组织疏散的原则:

1.生命第一原则

2.右行原则

3.7米原则(高度超过7米不应该采取跳楼的方法)

(三)引导疏散的方式:

1、口头引导疏散:

2、广播引导疏散,通过广播告知如下情况:

(1)火灾的部位、蔓延的范围:

(2)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安全区域;

(3)疏散的路纱湘方向:

(4)告诉被困人员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及逃生方法。

3、强行疏散。火势大,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影响疏散时采取

(四)引导疏散注意事项:

1、保持安全疏散秩序。秩序和安全是里点。

2、应遵循的疏削l回字。先着火层:后上各层:再下各层。

3、疏散、控制火势、火场扫胭,原则上同时进行。

4、禁止使用普通电梯运载人员。应迅速关闭普通电梯。

5、不要滞留在没有消防设施的场所。

6、注意安全疏散标志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