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反思(优质5篇)

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反思(优质5篇)

时间:2023-10-03 01:27:51 作者:纸韵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反思(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篇一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也是难点,难度大,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足,不好理解,尤其是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计算方面,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我们通过利用实验演示、观察动画,计算比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利用课本中楼房的采光问题加以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本节学完后要把地理的自转结合起来考虑,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难度大,我们讲课时放慢进度,同时结合练习进行讲解说明,理解地理的运动和地理意义。对本节课做一总结:

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中,由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故通过简易的模型,在讲台上模拟演示了地球公转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不同位置特点,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这一现象,再通过flash的模拟,找到特殊点,最终完成对这一知识点的落实。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也让学习更具趣味性。

地理,以图说理。在本节课中,我大量运用图示,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图中找规律,用图解释原理。比如说,用光照图来解决确定房屋的朝向、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楼间距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等问题是地球运动常考的`知识,用一系列的图示,解决了很多问题。以图说理,更显得直白明了,同时也更加凸显出图在地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读图用图的观念。

地球公转的意义,看似非常理论高深的问题,而事实上,这一现象与我们生活实际非常贴近。日影长短的问题,房屋朝向的问题,楼间距问题,太阳能热水器问题……这些都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大量的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们体验到更为生动的地理知识,从而树立了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用地理的思维生活”的观念。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在本节中占有重要一席,而这一知识点也较为抽象,所以在这点的学习过程中,我运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特殊时间下,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图示,让学生找特殊,然后有特殊推广到普遍。显然,这一方法在本次学习过程中发挥很好,学生们很好的投入到讨论探究中,也能够找到特殊情况,并且组内多人的智慧最终得出相应的结果。

综观本节课,虽然知识点较为难懂,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化难懂为简单,化理论为生活,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而本节课中亦存在不足,及对知识点的难度把握不够充分,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

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篇二

在问题化学习与“一四六”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分组演示地球公转时,几个小组的学生出现了问题,有的小组公转演示中,没有自传,有的方向弄反了,这些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演示地球公转。

在近期的问题化学习实践中,从学科的角度看,地理学科比较适合开展问题化学习,因为很多地理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容易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规范提问就可以了。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既要处理专业知识的问题,又要解决课堂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的课堂调控能力,问题化学习的课堂调控难度很大,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在“一四六”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提问的时间往往太长,导致巩固环节、达标检测环节的时间不足;其次,七年级学生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班级中的人数太多,老师忙不过来;在合作探究中,这部分学生就更跟不上了;尝试组内互助,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全班交流反馈中,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这时应该是进行了深度思考,产生了追问,在解决学生的追问中,完成了学习目标中的难点问题的解决,体现了问题化学习的深度思考,体现了问题化学习与“一四六”课堂教学环节的融合,体现了问题化学习与“一四六”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

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篇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地球公转一周后,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能力训练点

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变化。

2.难点:太阳直射概念。

3.疑点: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

4.解决办法:图解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通过自己一步步绘图逐渐理解知识内容。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攻破难点:不同方位的太阳直射概念。2.突出重点: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3.了解五带和24节 气。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解直射概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直射,特别是变换角度的直射概念不清楚,影响了后面一系列的知识理解和学习,此处宜作为重点讲解内容。)方法:

(1)画两个如图的弧形a弧、b弧,在弧上各找一点表示一人所在的地理位置p1、p2;请学生画出此人所在的地平线(过切点画切线);讲明直射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是90度,请学生画出太阳光线。

(2)在图2上把弧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圆,并画上地轴(垂直线)、赤道(水平线),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

(3)把图2旋转一个角度(黄赤交角),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此点平行于赤道画一条纬线,思考这条纬线的特点(太阳直射的最北点――北回归线,此线上各点一天中都有直射机会)

(4)思考: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否移动,观察二分二至图,认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练习: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2.昼夜长短变化

请每位学生画一张夏至日(12月22日)光照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用以订正。在图上标出南北回归线、晨昏线,把夜半球涂成阴影。

(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a.教师在图中南北半球各画一条纬线(例图中b、d所在纬线),学生注明昼弧和夜弧长,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的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相反。

b.教师在北半球再添加一条纬线(例图中e所在纬线),学生观察同一半球不同纬线上的昼夜长短情况,得出结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c.请学生用纬线标出极昼和极夜范围――极圈概念(例图中a.f点所在纬线)。

(2)思考:有无全球同时昼夜平分的时候,什么时候?演示春秋分时太阳直射的位置。

理论上:晨昏圈过极点时,全球纬线被平分,此时为春秋分。

实际中:夏季的昼长转为冬季的昼短的那一天。

3)练习:12月22日下列地区昼长的是b、d,昼最长的是d。

a.伦敦b.悉尼c.北京d.好望角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练习:6月22日(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以北各地,达最小值的地区是赤道以南各地。

分析:绘图,注明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以北任选一点a,发现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离此点最近,此点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故未达最大值。赤道以南和南回归线以南各选一点b、c,发现此时太阳直射点离所选点最远,故赤道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

思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变化与一年中的气温高低变化有关吗?画图说明。你能解释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了吧。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4.五带划分:(图略)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5.四季

(1)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一季三个月,请写出天文四季的春夏秋冬所包含的月份。

春______夏______秋______冬______

(2)思考: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季含义是什么(气温的高低)。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______夏______秋______冬______

(3)了解24节 气的概念与四季的关系

24节 气是将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分24份,从春分点开始,角度每隔15度为一个节 气,约为15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 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三)总结、扩展

思考:你知道为什么4年一润吗?

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另有其它历法计算余、损数值。

六、布置作业

题1 读右图”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45e,0

(此图所画半球逆时针旋转,为北半球,北极圈里是极昼,此日是夏至6月22日)

(2)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bc段。(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此图逆时针旋转,地球上各地在ab弧处由昼进入夜,在bc弧处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是a15时,b6时,d21时,e12时。

(太阳最高点为正午12点,纬线周长被均分为24小时。)

(4)此时a、e昼夜长短是a24小时昼,e12小时昼。

(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什么初秋季节 (三个月后,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移向赤道,并将继续向南半球移动。)

题2 设计一个表盘,从中可以读出不同纬度任意一天的太高度角。

教师指导:盘1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从2326n――2326s。

盘2太阳高度角范围。

盘3地理纬度值,三盘叠加在一起。

七、板书设计

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篇四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也是难点,难度大,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足,不好理解,尤其是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计算方面,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我们通过利用实验演示、观察动画,计算比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利用课本中楼房的采光问题加以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本节学完后要把地理的自转结合起来考虑,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难度大,我们讲课时放慢进度,同时结合练习进行讲解说明,理解地理的运动和地理意义。对本节课做一总结:

一、实验演示,直观深刻

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中,由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故通过简易的模型,在讲台上模拟演示了地球公转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不同位置特点,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这一现象,再通过flash的模拟,找到特殊点,最终完成对这一知识点的落实。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也让学习更具趣味性。

二、以图说理,简洁明了

地理,以图说理。在本节课中,我大量运用图示,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图中找规律,用图解释原理。比如说,用光照图来解决确定房屋的朝向、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楼间距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等问题是地球运动常考的知识,用一系列的图示,解决了很多问题。以图说理,更显得直白明了,同时也更加凸显出图在地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心中树立了读图用图的观念。

三、生活案例,生动贴切

地球公转的意义,看似非常理论高深的问题,而事实上,这一现象与我们生活实际非常贴近。日影长短的问题,房屋朝向的问题,楼间距问题,太阳能热水器问题……这些都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大量的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们体验到更为生动的地理知识,从而树立了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用地理的.思维生活”的观念。

四、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在本节中占有重要一席,而这一知识点也较为抽象,所以在这点的学习过程中,我运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特殊时间下,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图示,让学生找特殊,然后有特殊推广到普遍。显然,这一方法在本次学习过程中发挥很好,学生们很好的投入到讨论探究中,也能够找到特殊情况,并且组内多人的智慧最终得出相应的结果。

综观本节课,虽然知识点较为难懂,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化难懂为简单,化理论为生活,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而本节课中亦存在不足,及对知识点的难度把握不够充分,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

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篇五

从教参上看,人类认识地球在公转经历了长期而有艰难的过程,虽然我们的学生多数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是到底人们是怎么发现地球在公转?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在公转?学生知道的只是一个纯粹的结论,而不知道该结论从何而来,这也正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让学生经历人类发现地球公转的过程,寻求地球公转的证据,又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公转的历史,让他们知道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漫长的过程,科学结论的得出切实可靠的有效证据,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结论的得出可能有多种形式和证据。

在这节课前,我问你认为地球在公转吗?几乎90%的学生都认为地球在公转,他们的知识多数来源于科普书籍或家庭教育,但这种先前知识中几乎不存在提供科学证据证明地球公转,更多地在描述地球公转的特征(我从一些科普书上看到一般包括包括轨道、方向、周期等等)知识信息,既然学生多数已经知道该问题的结论了。因此重点也就放在寻找科学证据上证明上,体验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在处理模拟实验这个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了第一副图中在不同位置观察星星会有哪些不同?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看书尝试说说这个模拟实验该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在这里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如用什么代替星星比较合适?模拟地球公转时怎么站位?为什么要被对着太阳?观察几次比较合适等等,更要提示学生及时做好记录。这个环节里面,我觉得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两颗星星的位置间距多少比较合理?离地球公转轨道的距离多少?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观察到的星星之间形成的偏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学生观察到的数据都是自己估计出来的',误差比较大。当然实验后,学生都能观察到星星之间的视差,并且随着星星距离我们位置的不同,视差也发生变化。

相关范文推荐
  • 10-03 单位检讨书自我反省 工作自我反省检讨书(优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 10-03 校内志愿者面试自我介绍 志愿者面试自我介绍(实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
  • 10-03 最新春游踏青活动策划书(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 10-03 2023年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心得精彩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心得(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
  • 10-03 最新应聘老师面试自我介绍优缺点(汇总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 10-03 应聘个人公司面试自我介绍(实用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10-03 最新保证书骂老师(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 10-03 2023年留守儿童教案名称 关爱留守儿童班会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
  • 10-03 最新学生逃课检讨书自我反省(优秀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 10-03 小学生的运动会加油稿(汇总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