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汇总10篇)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汇总10篇)

时间:2023-10-02 05:15:43 作者:BW笔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汇总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一

博士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撰写过程中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思考和琢磨,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次艰苦却值得的旅程。在完成博士论文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深刻体会到撰写博士论文的难题与乐趣。本文将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总结出几个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要点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和问题

一个好的博士论文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和问题。在选择时,要考虑到自身的研究兴趣和潜力,以及对学术界的贡献。在我的经验中,我选择了一个时事热点领域作为研究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和问题是博士论文成功的第一步。

第三段:合理组织和规划写作过程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合理的组织和规划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写作计划,明确了每个章节的内容和进度。其次,我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总结,以保证论文的学术性和准确性。此外,我还注意了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连贯性,严密推敲每个段落和章节的逻辑关系,确保整个论文的清晰易懂。

第四段: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

在我的论文撰写过程中,与导师和同学的合作和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导师的经常讨论可以帮助我解决研究中的难题,提出和完善论文的想法。与同学的讨论和交流则能够帮助我扩大视野,开拓思路。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我的论文的质量和思想深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宝贵的学习机会。

第五段:坚持和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写作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不能被忽视,但坚持和自信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惑和困难,但我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和思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最终会得到回报。同时,内外部的鼓励和肯定也给了我更大的动力和信心。最后,当我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并通过了答辩时,我对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感到由衷的自豪。

总结:博士论文的撰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和问题,合理组织和规划写作过程,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以及坚持和自信,我们可以成功地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随着博士论文的完成,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这个过程不仅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学术界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二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引发了众多学者的热议。笔者以从事高等教育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谈谈学习“钱学森之问”的心得体会。

一博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地位作用

就世界而言,博士研究生培养教育起源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上升时期,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比西方社会晚了几百年。从我国科技队伍人才结构的全局分析,博士研究生是研究型人才、高端人才、精英中的精英。综观历史,我国六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如“两弹一星”的发射升天,“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都与我国老一代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张光斗等世界级精英人才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密不可分。今天,以博士为首的尖端科技人才仍然承担着国内尖端科技研发的重大责任。国内的众多疑难问题和正在攻克的科技难关与重大社会风险也主要是依靠以博士研究生领头的尖端科技人才来支撑和完成的,这是伟大时代赋予博士研究生及其主管部门、单位伟大而神圣的使命。

二对目前我国博士研究教育培养现状的分析

1博士生教育的学位点“泛”

我国博士生教育学位点数量成千上万,有的单独设点,有的联合招生,有的挂靠,形式五花八门。如今,稍有办学历史的大学都获批准设有博士学位点。事实上,这些大学中很多都不具备开展博士生教育的师资条件,其中有部分就属于“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经过拼凑审批下来的博士点。除了大学外,科研机构、党校系统、干部培训单位、大型厂矿企业,等等,都纷纷获批设点招生,这种“天女散花”般的博士学位点设置,直接造成管理难、监督检查难,博士研究生质量参差不齐,是广受社会诟病的重要原因。

2部分博士生导师学识低

众所周知,在读博士生的知识水准与道德情操,通常与博导的科学素养关系极大。社会常有“名师出高徒”之说。当前,我国博导群体的构成参差不齐,实在难如人意。如一些博导却多处、多点挂名带徒传艺,由于科研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博士点教学,致使师生之间互不相识,感情淡漠。以至现在社会上出现“贩猪肉博士”“摆地摊博士”等反常现象。[1]这都从某一方面反映和暴露出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也有学者对此不以为然,著文说什么是“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标志”,笔者却实在难以苟同。

3博士生本身起点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的博士(含在读)队伍,数量庞大,累计大约超过百万之众。这支队伍中确实有真才实学者,成为我国各条战线的专家骨干。同时,也有知识平庸者,观其言谈举止或科研教学能力,还不如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人才。细究起来,有部分博士头衔是靠家庭关系或社会背景获得的,也有一些完全把博士当作一种晋升和捞取名利的手段,这都损贬了博士群体总体形象。

三对改进与加强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意见与建议

当然,江河奔流,泥沙俱下不足为怪。但关键在于要重视问题,解决矛盾,而不能遮掩回避,以无谓态度敷衍待之。大力整顿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环境与秩序,大力改革和完善其体系制度,实在刻不容缓。如何整顿和改革,笔者提出“砍、收、强、变、导、严、细”七项建议。

1“砍”——弃芜取精,去伪存真

著名教育家,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教授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现状作了一个中肯的评价“博士生教育太滥太乱,即主张双‘砍’”,即将现有博士教育学位点和招生人数都砍掉一半。[2]笔者认为,这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六七十年代还是“一穷二白”,而不过短短40余年,我国博士生教育学位点就发展至数千个,招生人数也以万计,从数量来看均为世界第一。这种快速增长客观上导致学位点教学秩序混乱,学习质量难以保证,有违精英人才办学初衷,故实行一定程度的缩减政策是必要的。

2“收”——收权精审、集中管理

鉴于目前博士学位点存在诸多滥乱无序的问题,建议国务院学位办办公室严格整顿验收,将留下来的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暂时(如五年)一律收回,改由国务院学位办直接管理,所在地区和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只有支援协办权力,随时接受国务院学位办的监督检查。包括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均由学位办审核决定,并将保持五年左右的相对稳定。

3强——强固基础理论,强化社会应用

科技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导致学科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以至今天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课程门类众多,教材内容繁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其结果是导致基础学科薄弱,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牢,严重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研能力。博士教育学位点设置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目录为参照,不能过细过散。有必要继续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博士学位点的建设,并继续加强国际关系,国防军事、农林水利、畜牧水产、地质矿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化学化工以及工程机械等应用学科专业博士生学位点,努力提高通识和应用技术型高级人才的质量水平,以适应世界时局的.发展变化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变”——变革招生录取方式,注重能力水平测试

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录取,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在测试操作过程中,通常更重视笔试成绩。相对而言面试所占的份量严重不足。为此,笔者建议可改考国文、外语、数学和专业理论四科,试题内容应在深度、广度与难度上适中,着重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外语运用与信息交流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面试时,学生应能迅速回答本学科的发展现状、水平和趋势,要能简述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国内外最有名的两位以上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并用外语回答两个以上专业问题。面试过程可由两位以上的著名学者主持,集体评价讨论,将考生全面素质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真正为国选才。

5导——名至实归,在位谋事

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博士研究生质量水平如何,与导师直接相关。如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李四光、黄汲倩、陈国达等所以世界闻名,除了其自身努力,也是其拥有世界级科学泰斗的导师辛勤培育出来的。综观这些前辈大师们的教书育人成才的成功经验,有着以下几个共同点,(1)德:德是人格人品,是奋斗方向和成功动力,“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都是衡量德的最高境界;(2)严:严肃态度,严厉作风,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带头垂范,真正做到“严师出高徒”;(3)奇:方法奇特,上课以引导为主,注重启发与答疑,变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线性思维、多向思维、形成敏捷有序的网状思维,集思广益,求真改讹;(4)实,科学求实,注重实践,倡导“实践出真知”,切勿投机取巧、速成速胜。总之,在位谋事,名至实至是当前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对于博士生导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迫切要求。

6“严”——严格章程,照章办事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无论文官武将都是靠政纲法纪治国理政治军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亦不例外,必须建章立制,循规蹈矩,严格管理与育人。在博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也要像大庆人那样,做到“三老四严”:即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肃作风、严明纪律、严谨办事、严格管理。为了提高博士学位点的办学质量和诚信,建议参照钱伟长教授主张,国家应不吝财力、物力和人力,将所有博士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包括答辩,博导指导意见,参与答辩专家的评审意见,统统出版,交由同行审阅评议,对事不对人,评议结果在教育网上公布,严格实施择优汰劣政策。

四把加强博士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的横向联系作为重要的改革举措

目前博士研究生学位点教育培养目标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办学经费投入日益昂贵,而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也倍感难以适应,标准要求和现实条件落差日益增大。这就需要主办单位与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超大型的公司企业通力协作联合办学,建立学、研、产联合体,把创新思维、科技研究、新产品开发和高端人才教育培养融合成新的官、学、研、产四位一体的联合体,开拓一条学干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快速成才之路。诸如国外的一些大型公司、企业,纷纷与博士学位点联合,搞“订单培养”,“借脑袋”发财、“科学园区”、“技术走廊”、“硅谷”、“光谷”、“咨询公司”、“公司办事处”等等,都相互整合,互为依托。大学和公司企业的这些举措,均都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正在由世界向中国扩展,我国知名大学也纷纷效仿且成效卓然。如我国知名高校集中的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武汉东湖、广东珠三角、浙江杭州和长沙岳麓山等地,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如“三一重工”的掌门人梁稳根,就是其中杰出代表。这种新型办学模式对于我国博士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一代杰出人才,可能在这一办学模式中大批地茁壮成长。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所说:“大学科学园是‘孵化厂’,不但要在这里孵化出小鸡,而且要使其中一些成为能下金蛋的鸡”。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三

站在毕业的尾巴上回头看,读博期间经历了高低起伏,酸甜苦辣,心里却满了感恩。

感谢恩师郑教授。在郑老师的悉心设计、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博士课题。郑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勤勉,对科研有独到的见解和洞察力。“教书育人”,郑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实验室里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生活中也关心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感谢郑老师在我读博期间如慈母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博士生涯虽然即将终止,但师生情谊历久弥香。

感谢余副教授在课题上提供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周副教授、陈副教授在我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何教授、冯教授等对我课题设计提供的建议。感谢实验室的同学在我读博期间给予我的支持、帮助和陪伴。

最后,感谢我挚爱的家人,谢谢你们在这条人生路上与我分担辛苦、共享喜乐,给我无私的爱和无条件的支持、鼓励。还有亲爱的师长和朋友们,虽然无法在这里一一提名致谢,但想起你们就觉得温暖,谢谢你们纯真的情谊。

直博生涯即将结束,这五年时间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和财富。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四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博士论文撰写是博士生学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对自身能力和研究成果的充分展示。在撰写过程中,我充分领悟到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我深刻体悟到了一些撰写心得和方法,希望与大家分享,共同提升写作能力。

第二段: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约200字)

博士论文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对于选题,我坚持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这样能够保持热情并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我还深入调研和阅读相关文献,避免重复研究,寻找创新点和研究空白,从而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第三段:构建有效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约300字)

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一个有效的研究框架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我将研究框架分为理论框架和方法框架。理论框架是指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围,而方法框架是指明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在构建框架时,我尽量精简、明确、系统,使整个研究逻辑清晰、有序。另外,合理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工具,既提高了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又提升了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第四段:严格论文写作规范(约300字)

博士论文是一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高标准的写作规范是必须的。首先,我注意规范论文的格式和结构,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确保论文的整体布局和层次感。其次,我严谨处理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的使用,遵循相关的学术规范,并及时更新参考文献。此外,我还注意语言表达清晰、精准,避免冗长、啰嗦的句式和单词,提升论文的可读性。

第五段:反思与展望(约200字)

博士论文的撰写过程不仅是总结,也是对自身的反思和成长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请教导师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我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继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

结尾(约100字)

博士论文撰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也是对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检验。通过这一过程,我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提高了学术研究能力。希望我的心得和体会,能够对即将撰写博士论文的同学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五

摘要:博士论文撰写是博士研究生期间的重要任务,也是对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一次考验。本文通过总结自己在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些心得和建议,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引言:博士论文是研究生期间的重中之重,是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撰写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不仅需要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深入的分析思考,更需要良好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的组织结构。在我自己的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本文将从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论文结构等方面分享我的心得和感悟。

一、选题:选一个有充分研究价值和意义的课题是博士论文撰写的首要任务。在选择题目时,要注意市场和学术的需求,尽量选取当前热门和前沿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确保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选题之后,要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了解已有研究进展,看是否有突破口和创新的空间。只有选对了题目,才能保证后续的研究工作有足够的价值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博士论文撰写的基础和起点,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空白。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要注意广度和深度的结合,不仅要梳理已有研究,还要分析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此外,还要注意权威性和时效性,尽量选择近几年的高水平文献,以确保综述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文献综述的质量和深度直接影响后续研究的启示和创新点,是博士论文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三、实验设计:实验是博士论文中的核心部分,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和解释性。在实验设计阶段,要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并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案和流程。要注意实验参数的选择和样本的取得,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控制变量和质量控制。同时,还要合理利用实验方法和工具,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实验的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严谨和周密的实验设计才能够支撑和证明研究的结论。

四、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结果分析阶段,要注意分析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解读。要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以及相应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如图表和图像。同时,还要注意对比和对照组的选择,以及数据的可信度和重复性。结果分析的目的是提取关键发现和结论,对研究问题进行解答和证明。只有准确和科学的结果分析,才能够让读者信服和理解研究的成果。

五、论文结构:博士论文的结构是论文撰写的框架和脊梁,它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组织能力和思维深度。在论文结构的设计中,要注意整体性和连贯性,确保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要注意层次分明和论证有力,每个章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组织结构。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和篇幅要合理安排。只有良好的论文结构,才能让读者有条不紊地理解和阅读博士论文。

总结: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论文结构是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合理和科学安排,才能够撰写出优秀的博士论文。在我自己的经验中,我发现勤奋和耐心非常重要,而且多听导师和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完成博士论文。通过总结和反思,在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希望以上的心得和体会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和帮助,让你们在撰写博士论文的道路上更加顺利和成功。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六

自论文大纲、开题、搜集资料、访谈问卷录音、整理,是时,终于写下了三百多张稿纸,近十八万字。斯时,强烈台风“泰利”正疯狂肆虐中部,窗外风狂雨骤,呼呼强风撼着窗格,像要撕裂整片大地;完成论文初稿,心头感触万千,有喜悦中夹着感伤,情绪复杂莫名。

回想高等教育学习路,雾峰山上的孤星冷月,大肚山上的凄风苦雨,凌晨即起,飞越海峡,黄昏到厦门,不分寒暑,这些日子都在记忆深处镂刻,斑斑血迹,一点一滴不能忘记,我好胜、好强、自负、自傲,硕博士的求学路,印证我是“世界第一等”。

感谢一路走来,陪我走过许多路的恩人;母校“东海”欧信宏教授,是“硕士”启蒙师,更鼓励我敲开“博士”大门,做第一等人,是我的大恩人;硕士指导史教授,打下我研究治学的根基;吴教授,名扬两岸,推荐我考厦大,黄兄帮我搜集许多论文资料,获益匪浅。厦大政法所柳教授,在“东海”担任客座教授,引荐我追随林教授学习,是拉拔我回祖国大陆,福建故乡读博士的大恩人。博士导师林教授,学识渊博,有大家风范,名重两岸,有缘塑造师徒情谊,更是我生命中的奇迹创造者。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七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余来金陵攻博已近四年也。忆往昔,求学之路多有坎坷。离巴渝,走长安,奔夏口,屡不第,恢恢乎如败军之将,惶惶乎似惊弓之鸟。求学之艰辛,身心之疲惫,岂能一言以尽之。

壬辰之秋,赴考金陵,幸得拜恩师王公门下,而今已三载有余。恩师博通中外,蔚为大家。授学之术,深入浅出,探幽索微,妙趣横生,学生无不如沐春风。恩师育人,教吾明明德,做人在先,行事于后,此诚良师益友也。恩师之性,儒雅谦和,睿智幽默,师生相处,其乐融融,此诚人生一大幸遇也。想吾当年,初入师门,才疏学浅,耻寸无功,然先生不以余愚钝,激以励志,悉心指导,寄以厚望。先生之德才,若高山仰止,非庸庸如吾辈者所能望其项背。吾何德何能?反受此殊遇,感激涕零,不可报也!

六朝古都,钟灵毓秀,虎踞龙盘;金陵南大,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诚朴雄伟,巍巍大学之道尽在其中;励学敦行,赫赫明人之德皆存其里。吾之小成,亦得益众师之润泽也。桑公之博识,龚公之睿智,冒公之内敛,及张、汪、余教授等众皆德高望重之师,悉以言传身教,谆谆教诲如阳光普照,雨露滋润似久旱逢春!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抑辞师门,而必常怀反哺之义,跪乳之恩,感激之情,一言难表也!

同学之情,爱如姐弟,亲同手足。同窗几秋,论人生之理想,评教育之得失,荐兴学之举措,争学问于学堂,赏风光于田野,其乐无穷。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兄王飞之勤学,师姐红惠之潜心,同窗玉山之雅问,皆有所长,惟吾榜样。其余诸君,皆为真才实学之士,多有广益,受益匪浅,谨表谢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贤哉吾母,勤劳齐家,艰辛备历,为人处世,身心表里,惟善惟良,高洁之风,遍传邻里,虽弥留之际,仍嘱儿修身之道、齐家之法、治事之理。母之大爱,犹巍巍高山之博大,似浩瀚大海之广阔,恨儿几生非能报之。悲夫,然天不假年,慈母未享一日之清福而撒手人寰,地倾一角,寸断肝肠!呜呼吾母,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谨拟此文,谢师恩,叙学情,感母爱,学生不胜受恩感激,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八

1、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

2、汉日动物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

3、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

4、司马辽太郎咱歴史小説研究

5、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

6、现代日语可能表达研究

7、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

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格助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9、韩日语助词共现对比研究

10、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

11、日本近代言文一致问题初探

12、韩日越汉字本土化过程研究

13、汉、朝、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对比研究

14、韩日禁忌语对比研究

15、汉日比较视野下的汉语对比对生性研究

16、汉日隐性性别词语对比研究

17、日语复句句式变化研究

1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中日同形近义词产出难易度影响因素研究

19、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20、日语多义感觉形容词的语义分析研究

21、基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日语指示体系研究

22、中日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研究

23、日汉否定表达的对比研究

24、关于中日同形类义词的研究

25、日本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报告

26、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7、浅谈日语寒暄语表现

28、翻译补偿视角下的《雪国》汉译研究

29、川端康成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和接受

30、《罗生门》与《鼻子》的汉译本对比研究

31、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

32、关于日语中“猫”惯用句的研究

33、从日语教学的角度谈母语迁移现象

34、从语用学角度对日语会话中省略表达的研究

35、从语境看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隐匿性表达

36、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的研究及其教育指导

37、日语外来语的特征及其教育指导

38、关于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导入的考察与教育指导

39、《伊豆的舞女》中文译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40、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41、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4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广告语言对比研究

4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日流行语的对比研究

44、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运用

45、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产品说明书翻译

46、从《探求中国的山水》汉译本看游记类文本的翻译策略

47、中日色彩语「青」侦娭偡傞対照研究

48、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

49、关于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对比研究

50、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

51、从《伊豆舞女》中文译本看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52、《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

53、关于中日色彩词的对照研究

54、中日惯用语中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

55、中日耻意识及其在言语表达上的体现

56、惠普日语客服的翻译实践报告

57、关于低碳增长的日语学术论文翻译实践报告

58、「偪傛偮偲」的暧昧性及其原因

59、中日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与信息再现

60、时尚类杂志文本的日译汉翻译实践

61、新闻类稿件的翻译策略研究

62、关于日语中食感表达的研究

63、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语中以“心”为中心的惯用句意义

64、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翻译技巧探究

65、星新一小说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应用

66、太宰治《人间失格》汉译本的比较研究

67、对加译和倒译技巧的研究

68、日汉翻译技巧-加译在实例中的运用和分析

69、日译汉实践报告-《日本人和中国人这里不同》中常用翻译方法的应用分析

70、日语长句的翻译方法-《日本人与中国人这里不同》翻译实践报告

71、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日译汉句子结构调整

72、常用翻译技巧的应用

73、日语中“手”的概念隐喻意义研究

74、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译日分析

75、根据目的论分析字幕翻译方法

76、莫言和川端康成作品中色彩词的对照研究

77、中日职场中称呼语使用的对照研究

78、职业导向商务日语专业多元立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79、从流行语看日本企业文化的变化

80、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81、关于日本报纸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报告

82、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

83、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

84、中日言语行为差异与心理交际距离关系研究

85、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

86、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

87、翻译美学视域下的科技日语汉译

88、从文化视角来看商务日语中的暧昧表达

89、从接受美学看译者的文学翻译

90、动漫文化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

91、目的论视角下的《骆驼祥子》日译本研究

92、试析女性用语的特征

93、应用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翻译实践报告

94、小说翻译中的加译技巧

96、从“同化异化”视角看电视剧的日文字幕翻译

97、小说中人物肖像描写的翻译

98、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

99、日源回流借词的中日比较研究

100、日语敬语表达式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101、以形容动词为中心考察中日同形同义词

102、日译汉中的语序转换问题

103、介词“对”与“对于”的日语译法

104、关于日语感情形容词的研究

105、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

106、接续词“偦傟侦”榓“偦咱偅伟”的比较研究

107、日中同形词翻译的研究

108、功能翻译理论在日汉翻译中的应用

109、关于日语接尾词“的”的研究

110、日语动物谚语中隐喻的汉译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九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度过了丰富且有意义的四年求学生涯。这四年的博士研究生生活让我体会到了会计学学科的博大精深,同时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使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前进方向。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天西教授。张老师以其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默默的奉献精神时刻感染着我,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奋发进取。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张老师对我的毕业论文始终给予了认真和耐心的指导,使我顺利地进入毕业论文研究阶段并成功地撰写了毕业论文。四年来,在张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使我能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协调处理好学习、工作、家庭三者的关系。尊敬的张老师,谢谢您!

衷心感谢在过去四年时间里为我们辛勤授课的安泰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正是老师不辞辛苦的教学,使我们能够不断地成长与进步。他们开拓了我的视野,为我的论文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感谢在百忙之中牺牲宝贵时间评阅和评审本文的各位老师和专家。

四年的求学生涯,我认识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同窗好友,大家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在美丽的上海交大,我们创造了充实快乐的博士生活,结成了惺惺相惜的同学情谊。衷心感谢王天东、郝东洋、李志建、黄玮婷等同门同窗在学习上给与的诸多指点和帮助。同时还要衷心感谢涂武根、邱轶等同事在工作上给我的关心与照顾。

一直以来,我的家人都给予我最无私的温暖和关怀,正是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使我充满勇气去迎接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挑战。首先感谢我的母亲、岳父和岳母,没有她们的`任劳任怨的奉献,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将难以追求并完成学业;其次感谢我的妻子姚蓓馨女士,她的理解、宽容和尊重是我重要的精神之柱;最后,最最要感恩的是上帝赐予我的一双儿女----可爱的王嘉怡和王嘉祺小朋友,他们是我一生永远乐观向上,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篇十

20**年9月,我有幸考入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攻读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许庆豫教授。在我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许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使我获益良多。博士论文从立意选题、结构安排、观点把握、材料取舍,许老师都耐心指导、悉心点拨。在论文成稿后的多次修改过程中,许老师都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而且还对行文作了认真仔细的推敲。许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厚的胸怀将使我铭记终生。

有幸就读于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这里我完成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在我学习期间,教育学院的诸位老师精心授业,耐心解惑,使得我获益良多,为我的论文写作及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向周川教授、母小勇教授、崔玉平教授、赵蒙成教授、尹艳秋教授、唐斌博士、宋维红博士等诸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要感谢我苏州科技学院领导和教务处的同事:杨新海教授、张毅教授、吴健荣教授、吴红耘教授、付保川教授、徐宗宁副研究员等老师,正是由于他(她)们的鼓励、帮助和关心,使我能够在工作同时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也要感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韦洪涛教授和孙长安老师,他们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我诸多指导与帮助。

同时,要感谢接受访谈、问卷调查的南京大学汪霞教授,东南大学喻文才教授,苏州大学周毅、李晓峰等教授,苏州科技学院祝曙光、王建明等教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单强教授,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蔡跃进主任,苏州市人事经理协会会长周海波总经理,苏州力点激励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沈国彬ck),苏州市桃园酒店管理总公司符德成总经理,以及参阅的文献资料的编着者,你们的工作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原谅我不能把你们的名字一一列出。

学业的完成,离不开亲人的支持与理解。在我读博生涯里,妻子徐银香女士一直予以全力的支持;读博期间女儿出生了,女儿快乐成长给了我很多完成论文的动力;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岳母,他(她)们为我工作之余的潜心写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衷心感谢家人的大力支持和鼓励着我,是你们的无私付出,才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本人才疏学浅,论文中难免有很多小失误,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