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 新年手抄报三年级内容(通用8篇)

最新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 新年手抄报三年级内容(通用8篇)

时间:2023-10-01 20:13:24 作者:薇儿最新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 新年手抄报三年级内容(通用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篇一

其实在我眼中,春节是一个热闹团圆的日子。每年春节前夕,即使是离家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在除夕之前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辛劳了一年的人们扛着大包小包奔向机场、火车站,他们的脸上都挂着无法掩饰的笑容,从他们匆匆的脚步中,我感受到了家对于他们的巨大吸引力和他们对于家的无限眷恋之情。我仿佛看到了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同看“春晚”、吃饺守岁的热闹场面,欢声笑语洋溢着快乐的节日气氛。

我觉得春节也是一个喜庆祥和的日子。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彩旗飘飘,红灯高挂;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福”字、春联或者年画,祈求着来年的幸福生活。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手里拎着各种各样的礼品,走亲访友去拜年,互相传递着美好的新春祝福。

其中春节还是一个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快乐的日子。每到春节,孩子们都会穿上父母为自己买的新衣,都会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他们可以在除夕夜和大人们一起守岁,可以提着花花绿绿的灯笼去放爆竹和烟花,可以吃到各种美味的佳肴,还可以由大人带着去逛各种有特色的`庙会。当夜晚来临,美丽的烟花绽放在天空中的时候,它们和孩子们的笑脸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节日图景。

春节更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人们纷纷赶在年前打扫干净房屋,种上水仙花,好让它们在春节期间盛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用声声的爆竹驱散一年的烦恼和晦气。听妈妈说,有的地方还有“扔鞋避邪”的习俗呢!当人们告别即将过去的一年,以崭新的面貌、愉悦的心情憧憬未来,勾画明天,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时,新的生活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人们个个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去开创属于他们的崭新的未来。

啊,春节,你让人们嗅到了春的气息,听到了春的脚步。在我眼中,你就是春天的使者,带领人们走进美好的生活!

1.鸡鸣晓旦,燕舞阳春

2.万事胜意,合家幸福

3.业兴来者,龙有传人

4.六畜兴旺,二气雍和

5.同奔四化,共奉一心

6.乾坤正气,日月光华

7.韵耐春风,清宜夜雨

8.梅香鹊韵,柳绿春风

9.鼎新革旧,豫立亨通

10.三阳启泰,四化兴邦

其中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春节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期盼已久的春节即将来临,爸爸忙忙碌碌地贴上了蛇年吉祥、恭喜发财的漂亮年画。

六点钟,团圆饭开始了,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火锅。“啪啪的鞭炮声不断,还有远远近近的烟花不时在天空中绽放出七彩的光亮。我们也立刻换上新装,兴高采烈地捧着早祝爸爸工作顺利”、“祝妈妈心想事成”……我和表哥争先恐后地端着酒杯向长辈们祝福新年,他们也亲切地祝我们学习进步,阿姨还乐呵呵地掏给了我一个大红包呢。

我们正在欢天喜地地看春晚,零点的钟声响了,外面噼噼已准备好的烟花,飞奔到楼下广场,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啊!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篇二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对手抄报都不陌生吧,借助手抄报可以培养我们动手、动脑的习惯。手抄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年新计划手抄报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时间过得真快呀!拦也拦不住。转眼间,我们送走了有趣的2022年,又迎来了崭新的2023年。话说新年新计划,我也该给自己订一份计划了呀!

在过去的2022年里,我没有取得令我满意的成绩,所以我想在新的2023年中定下计划,朝着目标前进!

先说下阅读吧,我一向喜欢有故事情节的书,而不喜欢那死板的,无故事情节的书,比如说:历史书,但是正因为我不喜欢历史书,所以很多历史我都不知道,导致我的历史是一个非常失落的成绩。我想在新的2023年里,改掉这个坏毛病,并喜欢上历史这一科目,也希望能得到骄傲的成绩!

说到习惯,我就想起了我起床不叠被子,写完作业不整理,离开房间不关灯等等一系列的坏习惯,妈妈看到这些后,总是说我不像个女孩,而像个男孩,大大咧咧的。我觉得2023年了,我长大了,也慢慢进入了青春期,这些不好的习惯总该改了吧!

再讲到脾气,总有些像牛魔王的脾气,老是脾气很暴躁,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我的脾气似的。在2023年,我的这个牛魔王脾气也该改改了。

最后再说说我的字吧。字写的还算比较工整,可就是没有笔锋。说像楷体不像,说像行楷不像,说像草书更不像(开个玩笑,我的字没那么丑),我觉得更像处于楷书和行楷之间,算半个行楷,半个楷书吧!2023年里,可要改改了,学学同学的字吧!

2023年,调整好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计划奋斗吧!加油

创大业千秋昌盛;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春归大地人间暖;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事兴

国泰民安己岁乐;运丰财茂亥春兴 横批:万事亨通

荣华富贵财源广;吉祥如意喜临门 横批:新春快乐

燕衔喜信春光好;牛拱财门幸福长 横批:户纳千祥

爆竹升天送狗岁;春花遍地缀牛年 横批:吉星高照

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门迎富贵平安福;家庆祥和康乐年 横批:吉星高照

景象升平开泰运;金牛如意获丰财 横批:福喜盈门

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欢度春节

瑞雪纷飞清玉宇;花牛起舞贺新年 横批:欢度春节

桃符早易朱红纸;春帖喜题吉庆词 横批:阖家欢乐

鸟鸣花艳春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横批:国泰民安

瑞气满门吉祥宅;春风及第如意家 横批:福禧临门

吉星永照平安宅;五福常临积善家 横批:喜迎新春

家过小康欢乐日;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门臻百福

阶前春色浓如许;户外风光翠欲流 横批:春回大地

接天瑞雪千家乐;献岁梅花万朵香 横批:阖家欢乐

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 横批:春意盎然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孟浩然《田家元日》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文征明《拜年》

6.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皇甫冉《春思》

7.一年滴尽莲花漏。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8.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9.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叶颙《已酉新正》

10.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孔尚任《甲午元旦》

11.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范成大《卖痴呆词》

1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白居易《除夜》

13.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14.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文天祥《除夜》

15.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瞿佑《屠苏酒》

16.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17.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18.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9.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20.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是中国春节习俗,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国春节习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这是中国春节习俗。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篇三

1、愿你来年工资加“新”,少做“新”苦事,多领新票子;生活更新,买栋新房子,开辆新车子;心情舒“新”,听听新曲子,看看新片子;元旦快乐心想事成。

2、冬至也好,平安夜也罢,不变的是牵挂;圣诞节也行,元旦又来临,连连惊喜送不停!弹指一挥间,时钟又走过多少圈?对你的祝愿一如从前,祝你快乐天天!

3、辞岁迎新同欢乐,欢庆时刻送祝福。快乐好运全涌来,财源滚滚挡不住。平安健康把你绕,幸福美满把你罩。短短信息深祝福,浓浓情意把你围。祝你元旦节快乐!

4、也许联系有点少,思念却不曾更改。你我友情依然在,千山万水难阻碍。新年到,旧貌换新颜,不管居家还是出门在外,都愿你快乐安泰,过得幸福精彩!

5、愁烦随着缓缓时光,慢慢溜走,悲伤随着辞岁迎新,彻底消失;快乐伴着璀璨烟花,彻底绽放;好运伴着美酒,绵绵无期;问候随着短信,温馨送到;祝福伴着真挚,甜你心间。亲爱的朋友,祝你元旦快乐,福星高照!

6、年终岁末,承前启后。总结过去,烦恼丢掉。一年辛劳,圆满结束。放飞梦想,继续起航。新年进步,再接再厉。祝你开心,幸福快乐。元旦吉祥,万事如意。

7、牵挂把你我的距离缩短,问候将冬天变得温暖,祝福从心中飞出一串一串,短信飞越万水千山,带着祝愿和期盼,送给你吉祥和圆满。祝你元旦幸福!

8、元旦到,饮美酒。将年的不快倒进酒杯,饮尽这杯岁月酒,将烦恼统统忘在脑后;将年的幸福斟满酒杯,饮尽这杯祝福酒,让好运永远跟随。元旦快乐到,愿你享受幸福,好运常在,吉祥伴随,笑口常开!

9、在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朋友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晶莹的琥珀停留。祝最好的朋友新年快乐!

10、元旦马上来到,提前将你骚扰;微信祝福开道,扫除一切烦恼;新的一年安康,心情绽放美好;工作轻松无恼,工资愈涨愈高。祝你元旦欢笑,福星高照!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篇四

一元复始新年到,二龙戏珠春意闹,

三阳开泰恭喜你,四季发财赚钞票,

五福临门快进来,六六大顺步步高,

七星捧月就是你,八面威风志向高,

九霄云外是烦恼,十全十美最最好,

百折不挠祝福你,千言万语都嫌少,

万紫千红春光美,你在花丛眯眯笑。

《过年红》

红红的对联门上挂,大红的福字墙上贴;

红红的鞭炮震天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

红红的笑脸迎新年,家家户户过年红!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篇五

贴对联,汉族传统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门神,汉族民间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萘、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萘、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篇六

春节是指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守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贴对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燃爆竹---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篇七

“正月舂堂闭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这是广西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壮家流传的一首古谚。唐代刘询在其《岭表录异》中曾生动地记载了舂堂的舞韵:“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两边,约排了柠,男女立以舂稻梁,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今天,代替舂竹的是农家的扁担,木板代替了大木槽,古老的舂堂以打扁担的娱乐形式焕发了生机。

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喜庆佳节的打扁担活动,更是热闹非常。场上长形的竹筒和锣鼓与之伴奏,围观的群众不时地传出唱彩声,节日气氛特别热烈。

在打扁担的人群中,你可以发现两髻斑白的老人和稚气十足的孩子,有的全家挥扁担上阵,有的母子同场打扁担,你赛我、我赛你,整个打扁担活动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赶圩路上,山民们腿走酸了,肩挑累了,就把担子一放,打起扁担,不一会儿疲劳便在扁担声中消失了。赶墟路上的打扁担活动即兴而起,尽兴而散。打扁担真是壮乡的一种轻巧而方便的文体活动。

“打扁担”的舞蹈语汇,具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色彩,舞蹈造型与农耕劳作密切相关,表演内容有:耙田插秧、戽水耘田、收割打场、舂米尝新等。艺术形象的生活化、劳动化特点极为突出,它牢牢扎根于壮家土壤,必将生命长青。

依然冰封雪盖,依然山寒水冷,但时令已是早春。

季节的接替从来都不会有一个明显的分割线,早春的时候,柳芽儿尚未破枝,小草还在泥土中沉睡,一切朝气的景象都还朦胧着,没有斑斓的景色安慰我们的视觉,然而,只是“春天”这个词,便已让人觉得心里暖和了不少。虽然寒风还在不时地吹着,但已没了冬天时的料峭,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明媚,看到到了暖意,看到了天空纯净的蓝,看到了彩色晚霞的身影。

徜徉在公园的人工湖边,初春的风拂在未褪去的棉衣上,还有着些许的薄凉,许是天气尚冷的缘故,湖边的游人寥寥可数,垂柳的枝上还未有一丝绿意,湖里水面上的冰厚厚的,湖水在冰层下静静的躺着,大概水里的鱼儿还在睡眠吧,一缕缕轻烟,穿过湖边枯黄的草,从地表袅袅升起,笼罩了那些枯黄。

踏着厚厚的、软软的草地,脚步时而缓缓时而轻快,心中了无杂念,仿佛平日里的烦恼都飞到了天外,脚下毛绒绒、灰黄色的`草柄碎了一地。猛然间意识到,我们的感觉迟钝了些,裹着沉重的棉衣,我们的心情还被禁锢在冬天的萧杀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会感受一种温暖的东西四处弥漫,它们让远处的模糊比近处的清晰更让人心动。看到小树和枯黄的草轻轻晃动,那是风在慢行。我知道那些晃动的风的下面,将会有一些翠绿翻开泥土,一点点的蔓延开来,我知道,那些翠绿最终将会淹没这无边的枯黄。

一个季节的到来或离去,你单凭眼睛去看,单凭耳朵去听,都会显得迟钝。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它最初的脚步,常常踩着你的感觉。我相信自然与心灵总是感应着、呼唤着、共鸣着的,不是吗?当初秋的绿枝头落下第一片叶时,树干会隐隐震动,枝头的颜色也会随之慢慢黯淡下来,古人说一叶知秋,夏天的魂魄就在那一刻飘逝了。冬去春来,当脚步蹒跚的冬老人气喘吁吁地把长跑的接力棒交接给春姑娘时,冬天便已在不知不觉间离我们而去了。这些,你看不到、听不见,全凭的是感觉。春天,总能给人希望的感觉。我们期待着杂花生树飞鸟穿林燕子在檐下呢喃,期待着满目的葱绿和那万绿丛中灿烂的花红,但这些景色现在还看不到,早春二月,没有锦绣的景色满足我们视觉享受,但却开启了我们感悟人生的大门,生活的乐趣蕴含在我们的心里,蕴含在我们周围的点滴中。

这是梅花凋零化春泥的时节,这是冰消雪融的时节,这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春晖寸草,春和景明,春色撩人,春意阑珊,春天真的来了!

早春,出去走走,走在湖边,走在空旷的原野上,放松呼吸,放飞心情,把发黄的心事交给清风交给流水,向远去的雾霭行个注目礼,任清风佛面,向白云颔首,我仿佛看到春风正暖暖地吹醒了冬的梦魇,冰雪晶莹地闪亮着,湖水在慢慢解冻,暖暖的阳光中,新绿的柳枝儿在春风的吹拂下舒展了身姿,孩子般顽皮的晃悠着,仿佛看到那一湖的春水在荡漾着,小船儿划在湖面上,姑娘的清脆笑声随春风飘向远处,湖水清亮亮的,湖畔的垂柳,湖边的亭台回廊都清晰地倒映在那清亮里,映在人们的心底。

原来,自然和人是一同生长着的,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你就拥有了整个春天。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简单篇八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春节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大年初一早晨,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每户人家都要起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红爆竹,即做爆竹的纸必须是红色的,保证爆炸以后红的纸屑能够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 这就是“开门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燃放完爆竹以后,每家的男子都要做一件事情,即挑水。男人们用扁担挑着水桶去水井旁打水,而且一定要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水。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唐朝时期。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由于燃放爆竹,引发了一场大火灾,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来灭火,导致大火烧掉了很多的物资,以至于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恐惧。因此在以后的春节,每家每户都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去挑水,以防备再有那样的火灾出现。后来演变成了春节的一种习俗。也有的解释是说这样做是因为聚财,因为水满缸,可以看作是家里的钱财满盈的表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习俗一直在广大的农村还保留至今。不过,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农村里的水井也已经不怎么多了,这种习俗已经快要消亡了。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现在则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而没有原有的“门簿”之类的做法。 在初一这一天,人们都早早起来,吃完饭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人便使用各中贴片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网络视频百年等方式。

拜年时有很多的规矩要遵守的。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表明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相关范文推荐
  • 10-01 入党申请书自传的格式(通用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 10-01 有法律效力的承诺书样本 承诺书的效力个人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
  • 10-01 工程类专业面试自我介绍(实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10-01 2023年迎新年最佳趣味活动方案策划(汇总5篇)
    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
  • 10-01 教育信息化教师研修培训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
  • 10-01 促消费举措 申请奖学金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
  • 10-01 最新社会暑期实践总结报告(模板6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社会暑期实践总结报告篇
  • 10-01 最新大学毕业给指导老师的感谢信(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大学
  • 10-01 最新金正昆讲礼仪心得体会(模板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
  • 10-01 一年级缺点 一年级学生评语优缺点(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