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 感动中国毛卓云事迹心得体会(大全6篇)

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 感动中国毛卓云事迹心得体会(大全6篇)

时间:2023-09-30 06:41:03 作者:雁落霞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 感动中国毛卓云事迹心得体会(大全6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一

2007年初,宁波市看守所设立艾滋病监区,专门关押犯罪嫌疑人中的艾滋病患者。当时省里并没有先例,也无经验可借鉴,所领导正发愁找谁接手管理时,毛卓云主动请缨,“你给我6个月时间,管好了我继续,管不好你另请高明”。

上任前,看守所给毛卓云买了防护装备,可以从牙齿“武装”到脚趾,但毛卓云坚决不穿,“艾滋病在押人员很敏感,只有‘零距离’接触,他们才会对你交心。”这些防护装备一次没用就进仓库积灰了。

毛卓云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他自学了大量艾滋病医学知识、特殊群体心理及心理疏导干预方法等,每一次谈话、心理疏导,他都将对方的反应、情绪等记录在册。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写了5大本十几万字的工作日记,还总结出了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工作“五心法”。

靠着这套方法,毛卓云走进了艾滋病在押人员的心里,“慢慢地,他们不再有对抗情绪,还愿意主动跟我聊天了”。不过,危险依然随时出现。有一次,在押人员王强(化名)突然发狂,这个29岁的小伙子感染艾滋2年,曾因吸毒过量产生幻觉,在大街上持刀行凶,还刺伤了民警。在押期间,他的状态极不稳定,时不时攻击医生和管教民警。眼看他情绪崩溃,龇牙咧嘴想咬人,毛卓云上前一把抱住了他,轻抚他后背。王强安静了下来,并从此对毛卓云打开了心扉,也开始遵守看守所纪律。

毛卓云的妻子徐爱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丈夫的“新工作”。某天,她在报纸上读到一则关于艾滋病监区的报道,里面写了一位“毛警官”的事迹,配图是毛卓云的背影照。徐爱英心里咯噔一下,回家在毛卓云那里得到确认后,第一反应就是劝他换岗,“这工作太危险了”。毛卓云将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管教方法详细解说给妻子听,并再三保证会好好保护自己,徐爱英这才勉强同意。

下一页查看更多

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二

“踏实做人、规矩做事、平淡生活。”在毛卓云的办公桌旁,有这样一幅自己写下的毛笔字,一直勉励着他。每到深夜,毛卓云会记下工作的所思所感所想,并经常温习总结。

在毛卓云的工作日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2013年9月9日凌晨,小王(化姓)因吸毒过量产生幻觉,再加上有精神分裂症,做出伤害巡警的事。入所时的小王全身沾染鲜血,又拒不配合民警,大吵大闹,情绪失控。毛卓云无法与其交流,就学着小王坐在地上,看着他哭,陪着笑,为帮助他发泄情绪,允许他大声叫喊。

某天,小王边哭边喊:“毛领导,毛领导,他们都不要我了,你也不要我了吗?”毛卓云闻讯赶来,看着孩子一样无助又嚎啕大哭的小王,冒险进入监室,把他抱入怀中,小王在“毛领导”的怀抱中渐渐地平和下来。

高墙之内,囹圄之中,“毛领导”从“心”出发,用善意真情点亮了迷途的灯、温暖了冰封的内心、感化了回归的心灵。

通过多年的积累,毛卓云归纳出艾滋病管教工作“五心法”,包括走近内心的“近心法”、用知识净化心灵的“正心法”、合理宣泄压抑的“劳心法”等。他撰写的10多万字心得体会,总结出数十个代表性案例,填补了监管业务研究的“空白区”。也是去年,“毛卓云工作室”获得公安厅命名授牌,为全省特殊监管对象管理工作提供经验遵循。记者在现场看到,监区里还挂着一块“红丝带工作室”的牌子。宁波市看守所相关负责人说,本来工作室是以毛卓云的名字命名,但毛卓云很谦虚,坚持改成了“红丝带工作室”。

在毛卓云眼里,这些在押人员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更是病人。他们惧怕病魔,更害怕冷漠;他们渴求被治愈,也渴求被关爱。有“艾”而没有“爱”,他们就是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定时炸弹”,而毛卓云凭着韧劲,甘做“艾”的守护者、默默无闻的“拆弹人”。

下一页查看更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三

12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法治人物颁奖礼》落下帷幕,宁波市看守所民警毛卓云作通过层层评选推荐,当选为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

12月5日,由省公安厅组织,市公安局承办的毛卓云同志媒体座谈会在市公安局召开。

会上,毛卓云向省市各级媒体记者分享了他参评的所见所闻和获奖心得体会。宁波市司法系统代表、市看守所“毛卓云工作室”民警、艾滋病防治医疗系统代表、派出所基层民警等人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毛卓云,如何用法律、温情关爱艾滋病在押人员,如何用实际行动书写宪法精神、传递法治力量。

一谈起毛卓云,许多身边的同事、朋友都感慨“非常不容易”。

“能拿奖非常不容易,全国有280多万民警。”省公安厅宣传处副处长俞涛说。

市司法局冯群敏处长也感慨道:“法治宁波建设十三年,毛卓云是第一位全国法治人物,荣誉背后,离不开他自身的咬牙坚持和家人的全力支持。”

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支队长裘敏华列举了一串数据,全市民警1万多名,其中监管民警600多人,平均年龄40多岁,像毛卓云这样工作20至30年的监管民警有70多人。

而毛卓云从事男性艾滋病在押人员专职管教工作,是监管工作中风险最大的一环。

“不容易。按在押人员的说法,他们判的是有期徒期,几年就出去了,但许多像老毛一样的监管民警在这里工作一辈子,是‘无期徒刑’。”

裘敏华说,许多艾滋病在押人员出去后给毛卓云写信,前后有几百封,很多人称呼毛卓云“毛爸爸”“毛老师”“毛领导”。他还建了微信群,给他们介绍最新的治疗信息,鼓励他们重新做人,“他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逸留给别人,令人尊敬。”

宁波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研究所副主任医生李怀亮和毛卓云认识十多年,他说多年前宁波曾出现过艾滋病小偷,因为过去没有集中关押场所,经常是被抓后没多久又回来了。

后来设置了集中关押场所,总得有人去干,毛卓云主动去做这件事。“艾滋病跟普通传染病不一样,它不能治愈,谁都怕有个万一。我很佩服他。”

而后,市看守所的两位年轻民警易招、戴亚洲也表示,自己从事管教工作时间不长,毛卓云老师的事迹增强了他们的工作信心,他们立志用行动来传承毛卓云老师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

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篇四

这时,毛卓云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给我6个月时间,管好了我继续,管不好另请高明。”

把艾滋病病毒感染在押人员收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全部了解清楚后,毛卓云第一次打开了艾滋病监室的门。

透过厚厚的钢化玻璃防护罩,毛卓云看到在押人员无精打采地坐着,看他的眼神里满是鄙夷。

“他们用打湿的毛巾甩监室顶上的灯泡,用身体不停撞击防弹钢化玻璃门,我不敢进去,但又不得不去做工作,于是我想到写信,我把信贴在玻璃上让他们自己看,内容很简单,几句话,就是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写给里面的人看。”毛卓云用心写下一字一句,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贴在监室的门板上,劝导在押人员遵守行为规范,为了自己和家人好好治疗。

这个办法很有效果,在押人员对毛卓云有了信任感后,就开始和他们面对面地谈话,有人感动地对毛卓云说:“毛警官,自从我得艾滋病以来,亲朋好友都拿我当瘟神,而你却敢这样和我面对面交谈!”

监区从成立之初关押两人到现在日均关押28人,年收押量从开始的30人发展到如今近100人,毛卓云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同时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危险。

一次,毛卓云与一名在押人员谈话时,对方毫无征兆地一拳打在毛卓云身上。而更危险的一次,暴力袭警的艾滋病患者王某情绪失控,疯狂攻击管教和狱医,毛卓云二话没说叫同事打开监室大门径自走向近乎癫狂的王某,张开双臂把他紧紧抱住。

事后回想起来,毛卓云坦陈自己真是有些后怕,“要是被他突然咬一口呢?真的是害怕!”案件判决后,在被送往监狱前,王某流着泪给毛卓云深深地鞠了个躬。

,毛卓云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将办公室搬到了监室里,摆上一张办公桌,方便开展管教谈心谈话,和在押人员一谈就是一上午,一坐就是一整天。

“作为一名管教,不一定要有什么新招、奇招、怪招,但要有经常总结的习惯。”毛卓云边实践边总结,积攒了5大本十几万字的工作日记,总结出数十个代表性案例,归纳总结出艾滋病管教工作“五心法”——近心法、正心法、劳心法、破心法、宁心法,为全省特殊监管对象管理工作提供经验遵循,在全省公安监管系统推广。

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篇五

,毛卓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将办公室搬到了监室里。

妻子觉得他太傻,同事觉得他很疯。甚至,曾经的在押人员,如今在十里丰监狱服刑的犯人郭佳乐(化名)也写信劝他:“你年纪也大了,要注意身体,该马虎的就马虎下,还有两三年功夫就退休了,不要太执着了。”

毛卓云这份工作有些特殊——他负责艾滋病在押人员管教任务。这些在押人员,不仅仅是艾滋病人,其中许多还是“瘾君子”,更不乏一些重大刑事案犯。

他们当中,有的才二十出头,有的已年过半百,有的很自闭孤僻,有的暴躁易怒。毛卓云就像是一根纽带,紧紧维系着每一个人。他们都服他,见不到他就朝门口张望:“毛领导呢?毛领导呢?”听说记者要来采访毛卓云,大家很激动,七嘴八舌地讲“毛领导”的故事。

因为,毛卓云在这里干了整整12年,没人比他更熟悉艾滋病管教工作。

他摸索出了艾滋病管教工作“五心法”,在全省公安系统中得到了推广。他获得了“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浙江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等称号,而他说,“我很普通,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已。”

“给我六个月时间,管好了我继续,否则另请高明。”

年初,宁波市看守所设立艾滋病监区,专门关押犯罪嫌疑人中的艾滋病患者。

当时省里没有先例,所以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领导正愁找谁接手管理时,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影就闯了进来。“你给我六个月时间,管好了我继续,否则另请高明。”当过军人的毛卓云说一不二!当年,他44岁。

上任前,所里给他买了防护服,从牙齿武装到脚趾。

可毛卓云觉得,这些装备“太过隔阂”:“你说穿得和宇航员一样,他们连我的脸都看不见,心理的距离太遥远了。”从此,这些防护装备就进仓库积灰了。

但他低估了艾滋病在押人员的对抗情绪。“严重时,他们用脑袋撞门、撞防弹玻璃。有些人正处于发病期,对未来不抱一丝希望。”

刚开始时,毛卓云会经常一身冷汗地在半夜惊醒,看看手机有没有亮,确认监室没出事,才放心地躺回去睡觉。

妻子徐爱英直到在报纸上看到“毛警官”的事迹,才知道老毛的工作究竟有多危险。“能不能不去?”妻子问。“我不去,总要有人去,对不对?放心,我一定注意安全!”毛卓云再三保证不会被感染。

毛卓云对妻子的承诺并非说说而已。自从接下了这个重担,他自学了大量艾滋病医学知识、特殊群体心理及心理疏导干预方法,每一次谈话、心理疏导,他都将对方的反映、情绪等记录在册。到现在,他已经写了五大本十几万字的工作日记。

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篇六

前,在“谈艾色变”的年代,面对高风险的艾滋病监区,他胆壮心雄、直面恐惧,主动请缨,担起艾滋病在押人员的管教工作,给予在押人员教化改造的希望。

他就是毛卓云,宁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队民警、三级高级警长。至今,他累计管教艾滋病在押人员511名,工作零失误,归纳总结出艾滋病犯管教工作“五心法”,为全省特殊监管对象的管理工作和经验探索提供有力助益。

昨天下午,毛卓云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宁波凤凰剧院举行,全市700多名民警和辅警代表现场聆听了毛卓云的故事。

本报记者王颖第一个上台,从媒体从业者的角度,和大家分享多次采访毛卓云的感受,介绍记者眼中的老毛:高墙里的一股暖流。

随后,毛卓云在市看守所的领导和同事,以及在市公安局大榭开发区分局当民警的儿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毛卓云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生动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不忘初心、忠诚使命的价值追求。

毛卓云在接受主持人访谈时,也讲述了几个小故事,言语之间表达了他的初心之诺、感恩之情,以及对公安监管事业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昨天恰逢毛卓云的妻子徐爱英的生日。在昨天的报告会上,毛卓云第一次给妻子送上了生日鲜花,不善言辞的徐爱英只说了一句话:“祝愿你平平安安,也祝愿所有公安民警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毛卓云同志是我市公安战线涌现出来的又一先进典型。”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黎伟挺说,毛卓云是宁波公安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真实质朴、震撼人心、直指灵魂、可敬可学,是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黎伟挺号召全市公安机关向毛卓云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本色,学习他迎难而上、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学习他刻苦钻研、善学善行的工匠精神,学习他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