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对话教学文献综述 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模板5篇)

最新对话教学文献综述 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模板5篇)

时间:2023-09-30 01:50:58 作者:琉璃最新对话教学文献综述 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对话教学文献综述篇一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课第二框题《两代人的对话》。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交往是学校交往、社会交往的基础。如果说上一节课的内容是针对学生在家庭交往中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那么本课的学习内容则侧重学习如何与家长交往,是本课乃至本单元教育的一个落脚点,也是本册教材后续内容的一块奠基石。

2、课标依据

这一框题的内容体现了课程标准“交往与沟通”板块中“1.3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3、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淡化知识的讲授,意在体现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改善亲子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能力目标:主动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知识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及主要策略

4、重点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的有效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的艺术

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自由”因而变得敏感、情绪容易冲动,而家长对子女的期待高、要求严,不可避免地在亲子交往之中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果亲子关系处理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矛盾,架起理解的桥梁,掌握沟通的方法艺术迫在眉睫。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活动法、典型事例分析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在学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加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教学,设计了三个“主题引领,板块教学式”的活动,目的使教学环节简约,教学素材低碳、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益。即:一、关注生活,正视矛盾;二、再现生活,解决矛盾;三、回归生活,增进情感。

生活调查,通过调查本班学生与家长发生矛盾的情况来确定本节课的侧重角度及具体实施措施,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矛盾普遍存在,从而敢于直面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为后面的解决矛盾做好预设。

(二)学习过程:

一、关注生活,正视矛盾

1、请和父母最近发生过矛盾的'同学讲一件你和父母最尖锐的矛盾经历。

2、你是怎样看待和父母之间矛盾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引起共鸣,敢于面对矛盾,认识亲子之间矛盾的危害,从而有意识地去解决和避免矛盾,即树立与父母沟通的意识。

二、再现生活,解决矛盾

活动一、观看视频,探究问题

1、文文对妈妈的指责是用什么方式处理的?

2、分组讨论并归纳:文文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3、你们还能奉献哪些与父母沟通的金点子

设计意图:认识到矛盾可解决,态度是关键;直观学习避免矛盾的做法及技巧,归纳解决矛盾的基本程序,即探索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活动二、情景表演,主动践行

主题:沟通考场——“妈妈,我没有谈恋爱”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巧妙化解即将发生的矛盾,时间不超2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沟通的核心是“爱”,不能急躁,更不能粗暴,否则适得其反。同时也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沟通的快乐,即提高与父母沟通交往的能力。

三、回归生活,增进情感

1、请回顾并讲述父母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

2、请以你最喜欢的方式跨出与父母沟通的第一步。

温馨提示:

可以以交谈、写信、发短信、写小纸条、打电话、赠送礼物等形式。

目的:化解矛盾、消除误会、感动亲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故事中充分感受父母无私而伟大的爱并抓住学生积极与父母沟通的热情,落实沟通行动,增强热爱父母的情感。

总结提升:今天同学们的表现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感动,这就是主动沟通的魅力,父母给我们的爱太多太多,我们却无以回报,在最后一刻,让我们深情地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思想品德课注重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体验,实践作业“让爱永恒”是让亲情沟通活动在生活中延续,让爱的对话成为习惯。

对话教学文献综述篇二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说话水平唯有经过不断练习才能达到。小学正是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将“对话”引入教育教学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说话能力。那么,如何更好地把对话教学引向语文课堂,在潜移黩化中让学生能说会道。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营造对话氛围。

要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教师要做忠实听众,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补充同学的发言,才能将蕴藏心中的疑问、想法毫无保留的向老师、同伴倾诉。教师也要敞开心扉,以欣赏的眼光看、听、点拨。总之,要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的投入到对话中。如我在上《景阳岗》时,引导学生分析武松其人。在背景音乐《水浒传》主题曲下,我让学生先是自由到黑板上用词语武松点评,学生觉得不受拘束,氛围轻松,还能在黑板上写一写粉笔字,表现相当踊跃,黑板上一下子写了二十几个不同的词语。接下来让学生紧扣文本,畅谈对黑板上这些词语的看法,他们更是异常积极。

二、调动情感,激发对话欲望。

有情感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学生只有情感融入其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对话欲望,实现师生思想的碰撞、灵感的引发和火花的绽放。如我在上《火的节日》一文时,首先带给了学生一首《火把节之歌》,轻快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也随之欢乐。我又为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同时配以背景音乐,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了课文意境中。再由图片进入文本,通过抒情性语句的朗读感染,学生的情感也推向了高潮。他们已充分体会到了火把节的的欢快与热烈,再来说自己将在火把上缀什么时,个个妙语连珠,充满了生活情趣。

三、加强引导,提高对话能力。

教师既是课堂对话的参与者,更应该是对话的推动者。在课堂的瞬间万变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对话中个性化思维主张和火花思维灵感,加以引导,同时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质疑。同时,还要将对话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有效的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小组的对话中互相交流,彼此争论,共同提高。

四、鼓励创新,提升对话价值。

对话教学的最终是要让学生实现知识与应用的对话。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实践与创新,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从而提升对话的价值。如上《将相和》时,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编成课本剧,课堂分组进行表演。学生积极性高,在表演实践中,既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对话能力。如上《我的第一首诗》时,我让学生模拟现场采访,以主持人和嘉宾的身份设置问题,互问互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问题设置有深度,回答问题也巧妙。课堂上的新颖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他们的视野更广阔,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他们的对话也更有价值。

语文课堂的“对话”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网络结构,我们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对话,不断探索,学生的说话能力定然会不断提高,我们的课堂也会春意盎然。

作者邮箱:yeer128@

[在对话教学中让学生能说会道(网友来稿)]

对话教学文献综述篇三

1、能借助字典认识三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感受阅读的乐趣,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

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地说(不会时,老师加以引导)(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如:大树教育小树苗要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地与风霜雨雪作斗争等)

(设计图图:培养口头表达力和想象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的小树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呢?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

林的资料。指名回答。学生交流,介绍季羡林

板书:苗苗季羡林

(设计意图:了解被采访者的主要事迹,为了解课文内容、入采访角色做准备。)

2、设想如果你要采访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爷爷,你会问他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小组长做好记录,再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中激发对文本的阅读和学习兴趣,为文本打好基础。)

3、同桌讨论一下,在采访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看看小作者是怎样采访这位酷爱读书、知识渊博的老爷爷,听听季爷爷对读书的见解。

听录音,课文朗诵。学生看书。

(设计意图:养成听读的习惯,边听边思考。)

三、品读课文,感悟读书之道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准字音。

ppt出示:生字词(水浒传、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起码、滚瓜烂熟、能文能理、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古文观止、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闲书)(设计意图:检查读音)

3、同桌分角色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一老一少都谈论了哪些问题?读完后同桌互相简单的

说一说。

(设计意图:角色朗读,初步了解人物的对话。)

4、组织讨论:

a、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板书:多看书三贯通学古文

回答问题,并说出对季老提出的要求说出自己的见解。

b、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板书:访谈录

(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访谈录?)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与二人名字相关;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题目的精妙。)

(设计意图:揣摩人物的特点)

3、自由读课文,把对话的内容记清楚,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4、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并全班对其评价。

6、师生表演“现场采访”,再进行评价。全部学生演苗苗。

7、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与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请你评价。

五、课文总结,梳理文章脉络

从课文的谈话中,同学都得到了读书和学习的启示了吧。

六、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如老师、同学、家长或亲友,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对话教学文献综述篇四

1、了解与通用机器人“对话”的途径;

2、掌握如何与通用机器人“对话”,学会用logo语言编写程序指挥通用机器人运行。

用机器人能够识别的语言编写程序,并运用仿真程序进行测试。

机器人跳舞视频

(一)引入:

2、揭示课题:第十课与机器人“对话”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么样和机器人“对话”

(二)讲授新课

1、给机器人请一个“翻译”:

2、给机器人发布命令

1)进入通用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通用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吧!步骤:单击“开始——程序——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通用机器人”

2)带问题自学教材76—79页要求:

a、了解“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窗口由哪几部分组成?

b、怎样在编辑窗口中编写程序

c、了解:机器人走一步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d、试着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走边长是50厘米的正方形”

4)学生活动:参看教材上的方法,运行编写的logo程序

5)探究活动师:在第七课中我们学过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编写die程序,尝试让机器人画一只蝴蝶吧!指导学生探究活动。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点评学生的程序编写情况。

(三)总结:师生回顾学习心得:通过在“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教学系统”中编写logo程序,我们已经可以让通用机器人画“走正方形”和“画蝴蝶”了,其实机器人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掌握了它的编程语言,就能够教会它按我们的命令做事。

第十课与机器人“对话”

一、器人的“翻译”

二、机器人发布命令

1、进入通用机器人的编程环境

2、给机器人编写程序运行机器人程序

对话教学文献综述篇五

1、知道写人物对话的要求、格式和一些技巧。

2、通过仔细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根据对话人的动作、神态、表情等,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来写好提示语。

3、明白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话,写出的对话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年龄特征,符合人物的职业身份,揭示人物的思想面貌。

4、能够写一些简单的对话,并且格式正确,书写工整。

5、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力争文通句顺,标点使用正确。

指导学生怎样写个性化的语言和提示语,学生在习作中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1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而人离不开说话。你可知道,一个人每分钟大约说多少个字?(120个。)这一天下来,少则几十句,多得就有成百上千句了。这么多话怎么写下来呢?今天我们就来个人物对话的描写。(板书:人物对话)

二、习作指导。

(一)大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中的片段,了解对话。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这个片段学过吗?它的课题是什么?(《陶罐和铁罐》。)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片段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人物的语言,也就是对话)这个片段共9个自然段,除了一头一尾两个自然段没有写人物的对话外,其余的全是对话。

2、仔细观察这个人物对话,你又什么发现?(说话的人放在了后面。)这话是谁说的,怎样说的就是提示语。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喜欢把提示语放在前面。而作家在写文章的时候,根据需要把提示语放在了不同的位置,这叫变化。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根据写作需要有时把提示语放在前面,有时放中间,有时放后面。当两个人对话时,可以省略不写。因为不写我们读者也知道是谁说的。

3、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提示语的。看第2自然段,这话是谁说的,他是怎么问的。“傲慢地问”表现出了铁罐的什么?再看第4自然段,当陶罐谦虚地回答后铁罐又说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我们看到了一个骄傲、自以为是、狂妄的铁罐。所以我们写人物对话就要写出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想想是什么样的人,他会说什么话。

4、看大屏幕,读了上面的句子,你能猜出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吗?个性鲜明的语言,能够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等特征。

(1)甲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并高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

(2)乙悄悄地抿着嘴笑了,还羞涩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3)丙沉思了良久,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这个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

(4)丁亲切地拍了拍他的头,柔和地说:“孩子,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才行!”

甲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乙是个文静、害羞、谦虚的孩子,丙是个沉稳、严肃的大人,丁则是个亲切、温和的长者。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已经表现了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所以不同的人会说不同的话。千万不能说千篇一律的话,看着就让人不舒服。

5、我们除了写好人物的语言外,还要写好提示语。你看,他们每说一句话,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藏,总会伴随一些动作和神态,这些动作和神态往往同说话的内容是一致的。因此,在写对话时对提示语作一些适当的描写,不但增强了对话的表现力,而且更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6、提示语的位置在变化,那它后面的标点符号变化了没有?当提示语在前面时,我们用——冒号;在中间时,我们用——逗号;在后面时,我们用——句号。

(二)小练笔。

1、一生表演其余学生写:一生大步走进教室,大声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班被评为优胜班级了!”

2、请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投影出示,看提示语放在什么地方,标点用对了吗?

三、习作。

1、导入:在刚才的小练笔中,大家表现得可真出色,我们现在增加点难度好不好?请看大屏幕。

【妈妈在做晚饭,没有盐了,叫我去买。我不肯。妈妈非要我去买。我只好去。】

2、请大家评判,这段话写得怎样?(不具体。)

3、想象一下。有人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写作文实际上考的是你的想象力。请大家想象:妈妈叫我买盐,她是怎样叫我的?她会说什么?想好了举手。

我不肯。我会怎么做,会说些什么?妈妈后来又说了什么?我又是怎样回答的?每个人的妈妈不一样,你要写出你妈妈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也不一样,你要写出你的与众不同的回答。

4、想好了没有?会想象的人,才会写好作文。习作两个要求:一是写好提示语,二是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

5、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作文。

2、自己念自己的作文。用心念。反复地念,反复地修改。

3、生上台念自己的作文,投影出示,师生交流,讲评,予以打分。

五、总结。

请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同学们,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会关注人物对话,会关注作家是怎么写对话的。我更相信,你们描写的人物对话会越来越精彩。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